CN219938825U -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8825U
CN219938825U CN202321127639.7U CN202321127639U CN219938825U CN 219938825 U CN219938825 U CN 219938825U CN 202321127639 U CN202321127639 U CN 202321127639U CN 219938825 U CN219938825 U CN 2199388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frequency converter
frame
fixed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76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永
徐伟东
余苏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Fullwill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Fullwill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Fullwill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Fullwill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76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88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88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88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包括前壳和后壳,后壳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换热结构,且一侧的换热结构设置于间隔板的背面,换热结构中包括两组前杆和两组内杆,前杆和内杆形成一个上下无面的框架结构,每组内杆的顶端均开设有卡缝,每组卡缝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有簧片,通过设置换热装置,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变频器框架在内设置变频器之后,其产生的热量会与两侧的多组翅片接触,而翅片被进管贯穿,在进管中高速流淌着冷却介质,将每组与高热环境接触的翅片的表面温度进行降温,保持低温状态,较与现有的风冷结构,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变频器框架内的温度,进而实现降温的作用,其内部也会减少灰尘堆积。

Description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利用电力半导体器件的通断作用将工频电源变换为另一频率的电能控制装置。随着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不断地成熟起来,原来一直难于解决的高压问题,近年来通过器件串联或单元串联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高压大功率变频调速装置被广泛地应用于大型矿业生产厂、石油化工、市政供水、冶金钢铁、电力能源等行业的各种风机、水泵、压缩机、轧钢机等。
高压变频器在工作时,内部结构通常为产生较多热量,导致变频器壳体内温度升高,对于一些度温度较为敏感的电子元件来说,温度升高会影响其正常工作,并且其他一些结构长时间在热空气中工作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要对变频器内部进行散热;目前的散热结构通常为散热槽或散热窗等,为了提高散热,也会在散热槽或散热窗处设有散热风扇,但是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空气不断进入变频器内,容易在进风口的滤网上积附较多灰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通过设置换热装置,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变频器框架在内设置变频器之后,其产生的热量会与两侧的多组翅片接触,而翅片被进管贯穿,在进管中高速流淌着冷却介质,将每组与高热环境接触的翅片的表面温度进行降温,保持低温状态,较与现有的风冷结构,采用液冷(或其他介质)的方式,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变频器框架内的温度,进而实现降温的作用,其内部也会减少灰尘堆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后壳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换热结构,且一侧的换热结构设置于间隔板的背面,所述换热结构中包括两组前杆和两组内杆,所述前杆和内杆形成一个上下无面的框架结构,每组所述内杆的顶端均开设有卡缝,每组所述卡缝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有簧片,前后两组所述簧片之间设置有翅片结构,每组所述翅片结构均包括翅片本体、固定于翅片本体底端的底台和固定于底台两侧的定位块,每组所述前杆的两侧均向内开设有卡孔,所述内杆的外侧固定有外侧杆,每组所述翅片本体两侧均贯穿进管,且所述进管的两端与液箱内的水泵保持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壳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前杆的中部通过内六角螺栓和螺母与定位孔实现紧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外侧杆的内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与定位块数量和尺寸相适配的卡槽,其两侧固定有卡孔数量和尺寸相适配的突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簧片均为向中部突出的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组所述液箱均固定于后壳的外侧,且外侧壁开设有液面可视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间隔板的中部开设有多组散热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装置中,通过设置换热装置,前壳和后壳组成的变频器框架在内设置变频器之后,其产生的热量会与两侧的多组翅片接触,而翅片被进管贯穿,在进管中高速流淌着冷却介质,将每组与高热环境接触的翅片的表面温度进行降温,保持低温状态,较与现有的风冷结构,采用液冷(或其他介质)的方式,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变频器框架内的温度,进而实现降温的作用,其内部也会减少灰尘堆积。
2、本装置中,通过设置的前杆、外侧杆和内杆结构,使用者可以将翅片结构与内杆中的卡缝进行组合连接,在连接时,可借助两组簧片结构实现大于翅片结构的卡设固定,而底台上的定位块结构可与外侧杆上的卡槽进行卡设固定,而突块可与前杆上的卡孔进行卡设固定,而前杆可通过内六角螺栓和螺母与后壳上的定位孔进行卡设固定,实现紧固,进而本装置较与现有结构,可与现有的变频器框架结构进行组合固定,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亦方便对翅片本体结构的更换和维护,延长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壳和换热结构的结构拆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换热结构拆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翅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前壳;2、后壳;21、间隔板;22、定位孔;3、换热结构;31、前杆;311、卡孔;32、外侧杆;321、突块;322、卡槽;33、内杆;331、卡缝;332、簧片;34、翅片结构;341、翅片本体;342、底台;343、定位块;35、进管;36、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包括前壳1和后壳2,后壳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换热结构3,且一侧的换热结构3设置于间隔板21的背面,换热结构3中包括两组前杆31和两组内杆33,前杆31和内杆33形成一个上下无面的框架结构,每组内杆33的顶端均开设有卡缝331,每组卡缝331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有簧片332,前后两组簧片332之间设置有翅片结构34,每组翅片结构34均包括翅片本体341、固定于翅片本体341底端的底台342和固定于底台342两侧的定位块343,每组前杆31的两侧均向内开设有卡孔311,内杆33的外侧固定有外侧杆32,每组翅片本体341两侧均贯穿进管35,且进管35的两端与液箱36内的水泵保持连通;通过设置换热结构3,前壳1和后壳2组成的变频器框架在内设置变频器之后,其产生的热量会与两侧的多组翅片接触,而翅片被进管35贯穿,在进管35中高速流淌着冷却介质,将每组与高热环境接触的翅片的表面温度进行降温,保持低温状态,较与现有的风冷结构,采用液冷(或其他介质)的方式,可在短时间内降低变频器框架内的温度,进而实现降温的作用,其内部也会减少灰尘堆积。
在其他实施例中,后壳2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22,前杆31的中部通过内六角螺栓和螺母与定位孔22实现紧固连接,每组外侧杆32的内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与定位块343数量和尺寸相适配的卡槽322,其两侧固定有卡孔311数量和尺寸相适配的突块321,每组簧片332均为向中部突出的结构;通过设置的前杆31、外侧杆32和内杆33结构,使用者可以将翅片结构34与内杆33中的卡缝331进行组合连接,在连接时,可借助两组簧片332结构实现大于翅片结构34的卡设固定,而底台342上的定位块343结构可与外侧杆32上的卡槽322进行卡设固定,而突块321可与前杆31上的卡孔311进行卡设固定,而前杆31可通过内六角螺栓和螺母与后壳上的定位孔22进行卡设固定,实现紧固,进而本装置较与现有结构,可与现有的变频器框架结构进行组合固定,方便使用者对其进行拆卸,亦方便对翅片本体341结构的更换和维护,延长使用时间。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组液箱36均固定于后壳2的外侧,且外侧壁开设有液面可视窗,设置与外侧的液箱36结构,可减少后壳2的开孔数量,进而减少灰尘进入。
在其他实施例中,间隔板21的中部开设有多组散热槽,设置于内部的间隔板21结构,可通过散热槽结构进行热量传递,提高翅片结构34与内部高热气体的接触速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包括前壳(1)和后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换热结构(3),且一侧的换热结构(3)设置于间隔板(21)的背面,所述换热结构(3)中包括两组前杆(31)和两组内杆(33),所述前杆(31)和内杆(33)形成一个上下无面的框架结构,每组所述内杆(33)的顶端均开设有卡缝(331),每组所述卡缝(331)的前后侧壁上均固定有簧片(332),前后两组所述簧片(332)之间设置有翅片结构(34),每组所述翅片结构(34)均包括翅片本体(341)、固定于翅片本体(341)底端的底台(342)和固定于底台(342)两侧的定位块(343),每组所述前杆(31)的两侧均向内开设有卡孔(311),所述内杆(33)的外侧固定有外侧杆(32),每组所述翅片本体(341)两侧均贯穿进管(35),且所述进管(35)的两端与液箱(36)内的水泵保持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2)的内壁开设有定位孔(22),所述前杆(31)的中部通过内六角螺栓和螺母与定位孔(22)实现紧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外侧杆(32)的内侧壁中部均开设有与定位块(343)数量和尺寸相适配的卡槽(322),其两侧固定有卡孔(311)数量和尺寸相适配的突块(3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簧片(332)均为向中部突出的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液箱(36)均固定于后壳(2)的外侧,且外侧壁开设有液面可视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板(21)的中部开设有多组散热槽。
CN202321127639.7U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Active CN2199388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7639.7U CN21993882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7639.7U CN21993882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8825U true CN219938825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502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7639.7U Active CN219938825U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88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3025B (zh) 一种浸没式冷却装置
CN210605614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用散热装置
CN219938825U (zh) 一种带有散热基座的变频器框架
CN205648307U (zh) 一种用于冷却电子设备的水冷设备
CN104851855A (zh) 半导体液冷散热装置
CN102297538A (zh) 采用液体金属散热的空调制冷系统
CN218672462U (zh) 半导体制冷系统
CN217274934U (zh) 一种igbt模块冷却装置
CN204578962U (zh) 一种通信产品用节能散热器
CN212380485U (zh) 一种风冷散热的蓄电池
CN210892782U (zh) 一种翅片式换热器
CN211792617U (zh) 一种超声波发生器高效散热机构
CN219121162U (zh) 一种化工用换热器
CN214959313U (zh) 一种等离子电源整流模块结构
CN218678157U (zh) 一种便于调温的封闭式电柜箱
CN2490637Y (zh) Cpu冷却器
CN216146211U (zh) 轨道牵引用油冷机座
CN216812078U (zh) 一种多级干式真空泵机组循环冷却结构
CN218450986U (zh) 一种可控硅驱动模块
CN221127591U (zh) 一种smt焊接冷却装置
CN220119563U (zh) 一种空调机组散热装置
CN219042408U (zh) 一种带有散热装置的机柜
CN221946916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环形变压器
CN217976512U (zh) 一种空压机的热能回收利用机构
CN219301044U (zh) 一种微型制冷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