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1767U -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1767U
CN219921767U CN202222113064.5U CN202222113064U CN219921767U CN 219921767 U CN219921767 U CN 219921767U CN 202222113064 U CN202222113064 U CN 202222113064U CN 219921767 U CN219921767 U CN 2199217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xygen inhalation
air outlet
sheath
fixing s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130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柯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221130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17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17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17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包括送气主管、连接送气主管的两条支管以及连通两条支管前端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支出设有两个出气管,所述支管上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支管过盈套接且可相对滑动,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上设有粘胶层和设于粘胶层上的离型纸。本申请通过可调节位置的固定座的设置,从而可以将出气管稳定地固定在耳后,固定座可以沿支管滑动也可以相对支管转动,不同的患者都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位置。患者使用舒适、自如,从而保证吸氧量和吸氧效果,提高了使用吸氧双鼻导管的舒适性和灵活性。离型纸可设置超出贴合面的启撕部便于将离型纸撕除。

Description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吸氧双鼻导管就是在主管上连接两条支管,然后通过一个带有两个出气管的连接套管将两条支管连接,然后将出气管一一对准鼻腔对患者进行送氧。这种吸氧双鼻导管的没有特殊的固定方式,只是通过将两条支管分别绕过患者耳朵,通过耳朵对支管的阻挡来对出气管进行限位,从而保证出气管在鼻孔内,这样的限位稳定性差,病人的转头或转身都易将支管从耳后根脱出,也易将出气管从鼻腔内拉出。这样的吸氧导管是目前医院里的最常的吸氧结构,由于易脱落,所以陪护人员或医护人员都需要时刻监护或患者自己也需要不断的在脱落时重新调整吸氧导管,确保继续吸氧,患者在吸氧时为防止支管脱出,也会尽量减少转动身体,从而对身体活动的自由性也受到限制,特别是患者睡着后更易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包括送气主管、连接送气主管的两条支管以及连通两条支管前端的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支出设有两个出气管,所述支管上套设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套管,所述套管与所述支管过盈套接且可相对滑动,所述固定座上还设有贴合面,所述贴合面上设有粘胶层和设于粘胶层上的离型纸。
本申请通过可调节位置的固定座的设置,从而可以将出气管稳定地固定在耳后,固定座可以沿支管滑动也可以相对支管转动,不同的患者都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位置。患者使用舒适、自如,可以自由转头也不易使出气管从鼻腔脱出或整个支管脱落,从而保证吸氧量和吸氧效果,提高了使用吸氧双鼻导管的舒适性和灵活性。离型纸可设置超出贴合面的启撕部便于将离型纸撕除。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为柔性或弹性材料的固定座。从而提高也耳外转皮肤的贴合度,使用更加舒适和牢固。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呈与人体的耳朵上部外轮廓相适配的挂钩形,所述贴合面为朝向于人体耳后皮表的内表面。
挂钩形的设计更适合平时正常使用吸氧导管的结构,支管与耳轮廓更服贴,使用时更稳定、舒适、不易脱落。当然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挂钩形,也可以是直线形或弯弓形,只是挂钩形与耳外围轮廓更适配,支管更不易翘起。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座位于挂钩形结构钩内的一侧设有抵靠面。使用时更舒适和稳定。抵靠面可以做成弧形面,与耳外围贴合度更好更舒适。
作为优选,所述出气管外套设有鼻护套,所述鼻护套前端敞口用于出气,所述鼻护套包括芯套管和具有弹性的外护套,所述芯套管与所述出气管对接,所述外护套设于所述芯套管外,所述外护套外表面呈弧形,所述芯套管和外护套中至少外护套为弹性护套。
现有的出气管主要是相对硬的管材且前端是简单的平切面,管端的外缘尖锐,管质硬,进入鼻腔后经常发生与病人鼻腔黏膜碰触,导致病人鼻腔黏膜充血受损。本申请在出气管上套设一个具有弹性的鼻护套,从而在进入鼻腔内后与鼻腔黏膜之间无硬质或尖锐的接触,可以很好地保护鼻腔黏膜,防止受损,也避免了传统出气管与鼻腔内壁之间的硬触感。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鼻护套可以是硅胶或软塑材质。本申请的出气管可设计的相对现有的出气管短一些且外径小一些。只要保证鼻护套能够稳定套接即可,也确保入鼻的舒适性和出气量。鼻护套也可以应用到现有的吸氧双鼻导管上,例如耳塞的耳套一样,可选择性地需要且合适时将鼻护套套到出气管上,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作为优选,所述芯套管与所述外护套一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芯套管与所述出气管套接且所述芯套管前端超出所述出气管的前端,所述芯套管超出的部分内径与所述出气管的内径大小相同且管壁齐平。上述一体连接的结构即鼻护套是一个简单的外套管套在出气管。鼻护套的整体外径可以尽量的小一些,只要保证鼻护套前端无尖锐边缘且前面超出出气管即可,鼻护套的外围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可。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前部外径小于后部外径,且前部外径由前向后逐渐变大。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外护套更多的是有弹性且柔和的外周面与鼻腔黏膜接触,从而接触面更舒适、柔和。
作为优选,所述外护套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所述外护套为簿壁套结构,所述外护套的内表面与所述芯套管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空腔相通。贯穿孔的设置使得鼻护套入鼻后依然具有较好的通气性。
所述鼻护套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套管的管径。
本申请还可以将出气管直接设置成具有弹性的硅胶或软塑材质,与支管进行插接,出气管伸入鼻腔的前端边缘倒角。由于出气管较短小,并不需要太长,选择合适的弹性和硬度的材料即可保证送气的通畅性又能保证使用者鼻腔触感的舒适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通过可调节位置的固定座的设置,从而可以将出气管稳定地固定在耳后,固定座可以沿支管滑动也可以相对支管转动,不同的患者都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位置。患者使用舒适、自如,可以自由转头也不易使出气管从鼻腔脱出或整个支管脱落,从而保证吸氧量和吸氧效果,提高了使用吸氧双鼻导管的舒适性和灵活性。
2、本申请在出气管上套设一个具有弹性的鼻护套,从而在进入鼻腔内后与鼻腔黏膜之间无硬质或尖锐的接触,可以很好地保护鼻腔黏膜,防止受损,也避免了传统出气管与鼻腔内壁之间的硬触感。
3、本申请使用方便、可灵活调节使用或选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抵靠面为弧形面的固定座端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芯套管与外护套一体连接的鼻护套与出气管配合剖示结构示意图;
图5为芯套管与外护套之间具有空腔的本申请局部剖示结构示意图。
1、送气主管,2、支管,3、连接套管,4、出气管,6、固定座,61、套管,62、粘胶层,63、离型纸,64、抵靠面,5、鼻护套,51、芯套管,52、外护套,521、贯穿孔,65、贴合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包括送气主管1、连接送气主管的两条支管2以及连通两条支管前端的连接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3支出设有两个出气管4,所述支管上套设有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套管61,所述套管61与所述支管2过盈套接且可相对滑动,所述固定座6上还设有贴合面65,所述贴合面上设有粘胶层62和设于粘胶层上的离型纸63。所述固定座6为柔性或弹性材料的固定座。从而提高也耳外转皮肤的贴合度,使用更加舒适和牢固。
本申请通过可调节位置的固定座的设置,从而可以将出气管稳定地固定在耳后,固定座可以沿支管滑动也可以相对支管转动,不同的患者都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位置。患者使用舒适、自如,可以自由转头也不易使出气管从鼻腔脱出或整个支管脱落,从而保证吸氧量和吸氧效果,提高了使用吸氧双鼻导管的舒适性和灵活性。离型纸63可设置超出贴合面的启撕部便于将离型纸撕除。
实施例二: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固定座6呈与人体的耳朵上部外轮廓相适配的挂钩形,所述贴合面65为朝向于人体耳后皮表的内表面。
挂钩形的设计更适合平时正常使用吸氧导管的结构,支管与耳轮廓更服贴,使用时更稳定、舒适、不易脱落。当然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挂钩形,也可以是直线形或弯弓形,只是挂钩形与耳外围轮廓更适配,支管更不易翘起。
实施例三: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固定座位于挂钩形结构钩内的一侧设有抵靠面64。使用时更舒适和稳定。抵靠面可以做成弧形面,与耳外围贴合度更好更舒适。
实施例四: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出气管4外套设有鼻护套5,所述鼻护套5前端敞口用于出气,所述鼻护套5包括芯套管51和具有弹性的外护套52,所述芯套管51与所述出气管4对接,所述外护套52设于所述芯套管51外,所述外护套52外表面呈弧形,所述芯套管51和外护套52中至少外护套为弹性护套。
现有的出气管主要是相对硬的管材且前端是简单的平切面,管端的外缘尖锐,管质硬,进入鼻腔后经常发生与病人鼻腔黏膜碰触,导致病人鼻腔黏膜充血受损。本申请在出气管上套设一个具有弹性的鼻护套,从而在进入鼻腔内后与鼻腔黏膜之间无硬质或尖锐的接触,可以很好地保护鼻腔黏膜,防止受损,也避免了传统出气管与鼻腔内壁之间的硬触感。提高了使用的舒适性。鼻护套可以是硅胶或软塑材质。本申请的出气管可设计的相对现有的出气管短一些且外径小一些。只要保证鼻护套能够稳定套接即可,也确保入鼻的舒适性和出气量。鼻护套也可以应用到现有的吸氧双鼻导管上,例如耳塞的耳套一样,可选择性地需要且合适时将鼻护套套到出气管上,提高患者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五: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芯套管51与所述外护套52一体连接。
实施例六: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芯套管51与所述出气管4套接且所述芯套管51前端超出所述出气管4的前端,所述芯套管51超出的部分内径与所述出气管4的内径大小相同且管壁齐平。
上述一体连接的结构即鼻护套是一个简单的外套管套在出气管。鼻护套的整体外径可以尽量的小一些,只要保证鼻护套前端无尖锐边缘且前面超出出气管即可,鼻护套的外围具有一定的弹性即可。
实施例七: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外护套52前部外径小于后部外径,且前部外径由前向后逐渐变大。
上述结构的设置使得外护套更多的是有弹性且柔和的外周面与鼻腔黏膜接触,从而接触面更舒适、柔和。
实施例八: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所述外护套5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521,所述外护套52为簿壁套结构,所述外护套52的内表面与所述芯套管5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贯穿孔521与所述空腔相通。贯穿孔的设置使得鼻护套入鼻后依然具有较好的通气性。所述鼻护套的最大外径小于所述连接套管3的管径。一方面鼻护套方便入鼻,另一方面保证通气性以及出气对准鼻腔深处。
实施例九: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处在于本申请还可以将出气管4直接设置成具有弹性的硅胶或软塑材质,与支管2进行插接,出气管4伸入鼻腔的前端边缘倒角。由于出气管4较短小,并不需要太长,选择合适的弹性和硬度的材料即可保证送气的通畅性又能保证使用者鼻腔触感的舒适性。
本申请通过可调节位置的固定座的设置,从而可以将出气管稳定地固定在耳后,固定座可以沿支管滑动也可以相对支管转动,不同的患者都可以调节至舒适的位置。患者使用舒适、自如,可以自由转头也不易使出气管从鼻腔脱出或整个支管脱落,从而保证吸氧量和吸氧效果,提高了使用吸氧双鼻导管的舒适性和灵活性。本申请在出气管上套设一个具有弹性的鼻护套,从而在进入鼻腔内后与鼻腔黏膜之间无硬质或尖锐的接触,可以很好地保护鼻腔黏膜,防止受损,也避免了传统出气管与鼻腔内壁之间的硬触感。

Claims (8)

1.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包括送气主管(1)、连接送气主管的两条支管(2)以及连通两条支管前端的连接套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3)支出设有两个出气管(4),所述支管上套设有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上设有套管(61),所述套管(61)与所述支管(2)过盈套接且可相对滑动,所述固定座(6)上还设有贴合面(65),所述贴合面上设有粘胶层(62)和设于粘胶层上的离型纸(63),所述固定座(6)为柔性或弹性材料的固定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呈与人体的耳朵上部外轮廓相适配的挂钩形,所述贴合面(65)为朝向于人体耳后皮表的内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6)位于挂钩形结构钩内的一侧设有抵靠面(6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4)外套设有鼻护套(5),所述鼻护套(5)前端敞口用于出气,所述鼻护套(5)包括芯套管(51)和具有弹性的外护套(52),所述芯套管(51)与所述出气管(4)对接,所述外护套(52)设于所述芯套管(51)外,所述外护套(52)外表面呈弧形,所述芯套管(51)和外护套(52)中至少外护套为弹性护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套管(51)与所述外护套(52)一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套管(51)与所述出气管(4)套接且所述芯套管(51)前端超出所述出气管(4)的前端,所述芯套管(51)超出的部分内径与所述出气管(4)的内径大小相同且管壁齐平。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52)前部外径小于后部外径,且前部外径由前向后逐渐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52)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孔(521),所述外护套(52)为簿壁套结构,所述外护套(52)的内表面与所述芯套管(51)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腔,所述贯穿孔(521)与所述空腔相通。
CN202222113064.5U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Active CN2199217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3064.5U CN21992176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13064.5U CN21992176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1767U true CN219921767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97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13064.5U Active CN219921767U (zh) 2022-08-11 2022-08-11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17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85837A (en) Strap for combining tracheotomy tube and moist air mask
US6675796B2 (en) Lightweight oxygen delivery device for patients
JP2003533296A (ja) 患者用酸素供給システム
AU2017290742A1 (en) Cannula device for high flow therapy
CN219921767U (zh) 一种吸氧双鼻导管结构
JP2018501918A (ja) ガス送達装置
AU2001256033B2 (en) Patient oxygen delivery system
CN214912215U (zh) 一种固定牢靠防脱落鼻氧管
CN204543189U (zh) 气管插管固定支架
AU2001256033A1 (en) Patient oxygen delivery system
CN214129819U (zh) 一种通气鼻塞
CN215653195U (zh) 一种心内辅助呼吸器
CN221061418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鼻氧管
CN211301585U (zh) 带有自然呼吸通道的吸氧双鼻塞装置
CN215386688U (zh) 一种可调型鼻氧管组件
CN215275184U (zh) 一种可用于降低异物感的鼻氧管鼻塞组件
CN213312695U (zh) 可拆卸式氧气鼻塞
CN220175801U (zh) 一种方便换气的单孔输氧管
CN219941497U (zh) 一种舒适简易版的鼻导管
CN217162800U (zh) 一种提高佩戴者舒适度的鼻氧管
CN218944078U (zh) 一种吸氧管组
CN220588712U (zh) 一种优化舒适顺应性的医用吸氧管
CN219847722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面罩的硅胶假下巴
CN216258649U (zh) 一种一次性使用鼻氧管连接器
CN218305733U (zh) 一种佩戴舒适的吸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