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8727U -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8727U
CN219918727U CN202321190352.9U CN202321190352U CN219918727U CN 219918727 U CN219918727 U CN 219918727U CN 202321190352 U CN202321190352 U CN 202321190352U CN 219918727 U CN219918727 U CN 2199187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voltage
load
outpu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035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Hefei Shi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Hefei Shi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Hefei Shiy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s Thec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035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87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87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87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Voltage And Current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公开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负载可调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假负载电路及假负载控制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可电连接辅路输出电路,根据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采样电压,基准电压电路可响应外部电压,产生基准电压,假负载电路可与主路输出电路电连接,假负载控制电路分别与电压采样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及假负载电路电连接,可响应采样电压及基准电压,控制假负载电路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因此,本实施例可自适应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控制假负载电路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以调整主路输出电路的等效负载,有利于调整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存在多路输出的开关电源,其中一路输出的负载变化通常会导致其它路输出的输出电压不稳定,从而影响供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可调电路,包括:
电压采样电路,用于电连接辅路输出电路,根据所述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采样电压;
基准电压电路,用于响应外部电压,产生基准电压;
假负载电路,用于与主路输出电路电连接;
假负载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假负载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及所述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用于响应所述采样电压及所述基准电压,控制所述假负载电路作为负载接入所述主路输出电路。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电路,包括如上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
在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包括如上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
在第四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路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可调电路中,负载可调电路包括电压采样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假负载电路及假负载控制电路,电压采样电路可电连接辅路输出电路,根据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采样电压,基准电压电路可响应外部电压,产生基准电压,假负载电路可与主路输出电路电连接,假负载控制电路分别与电压采样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及假负载电路电连接,可响应采样电压及基准电压,控制假负载电路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因此,本实施例可自适应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控制假负载电路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以调整主路输出电路的等效负载,有利于调整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从而有利于辅路输出电路正常供电。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仅作为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电路。电源电路可以为诸如显示板、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控制芯片等任意电路模块或设备供电。
请参阅图1,电源电路1000包括变压器100、控制芯片200、吸收电路300、主路输出电路400、反馈电路500、辅路输出电路600及负载可调电路700。
变压器100与控制芯片200电连接,可被施加直流电源VBUS,变压器100可在控制芯片200的控制下,利用输入电源VBUS进行能量耦合以产生交流电。
变压器100包括原边绕组及副边绕组,其中,原边绕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绕组,副边绕组包括一个或多个绕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变压器100包括第一原边绕组np1、第二原边绕组np2及第一副边绕组ns1,第一原边绕组np1可被施加输入电源VBUS。
控制芯片200与第一原边绕组np1电连接,可控制第一原边绕组np1储能或将第一原边绕组np1储存的能量传输至第一副边绕组ns1,以使第一副边绕组ns1耦合第一原边绕组np1的能量,从而在第一副边绕组ns1产生交流电,同时第二原边绕组np2也会耦合第一副边绕组ns1的能量,从而在第二原边绕组np2产生交流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芯片200主要由控制器及开关管组成,开关管分别与控制器及第一原边绕组np1电连接,控制器可向开关管施加控制信号来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关断,开关管导通时,第一原边绕组np1储能,开关管关断时,第一原边绕组np1将储存的能量传输至第一副边绕组ns1。
吸收电路300分别与第一原边绕组np1电连接,可在第一原边绕组np1储存的能量传输至第一副边绕组ns1时,为第一原边绕组np1的漏感能量提供泄放回路,以吸收漏感能量,减小在开关瞬间对开关管的电压冲击,避免漏感能量直接加在开关管上,导致开关管击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吸收电路300包括二极管D1、电阻R1、电阻R2及电容C1。
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原边绕组np1的同名端电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阻R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的一端及电容C1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2及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原边绕组np1的异名端电连接。
主路输出电路400与第一副边绕组ns1电连接,用于对第一副边绕组ns1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得到所需的电压V1。其中,通过调整第一副边绕组ns1与第一原边绕组np1的匝数比和控制信号的占空比,可调整第一副边绕组ns1产生的交流电,从而调整电压V1。
电压V1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V1的电压为12V,用于为诸如显示模块等有高功率供电需求的电路模块或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主路输出电路400包括电阻R3、二极管D2、电容C2、电容C3及电容C4。
电阻R1的一端及二极管D1的阳极共同与第一副边绕组ns1的同名端电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3的一端及电容C4的一端共同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另一端及第一副边绕组ns1的异名端接地。
电阻R3、二极管D2及电容C2用于对第一副边绕组ns1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以在电容C2、二极管D2的阴极、电容C3及电容C4的连接节点输出直流电,电容C3用于储存电能或释放电能,电容C4用于对输出的直流电进行滤波处理。
反馈电路500分别与主路输出电路400及控制芯片200电连接,用于将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反馈给控制芯片200,当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大于电压V1时,控制芯片200可控制变压器100的能量耦合来降低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当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小于电压V1时,控制芯片200可控制变压器100的能量耦合来提高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从而确保主路输出电路400稳定输出电压V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反馈电路500包括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容C5、电容C6、稳压二极管ZD1及光耦PC1,其中,光耦PC1包括发光二极管VD1及光电三极管VT1。
电阻R4的一端、电阻R5的一端及电容C5的一端与主路输出电路400电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VD1的阳极及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发光二极管VD1的阴极、电阻R6的另一端、电容C6的一端及稳压二极管ZD1的输出端电连接,电容C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稳压二极管ZD1的公共端、电阻R8的一端及电阻R9的一端共同电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电容C5的另一端电连接,电阻R9的另一端及稳压二极管ZD1的输入端接地,光电三极管VT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200电连接,光电三极管VT1的发射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当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大于12V时,流经发光二极管VD1的电流较大,发光二极管VD1的发光强度也较大,使得光电三极管VT1的内阻较小,反馈给控制芯片200的电压较小,从而使得控制芯片200中的控制器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减少,进而使得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降低。
当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小于12V时,流经发光二极管VD1的电流较小,发光二极管VD1的发光强度也较小,使得光电三极管VT1的内阻较大,反馈给控制芯片200的电压较大,从而使得控制芯片200中的控制器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增加,进而使得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输出电压升高。
辅路输出电路600包括第一输出单元61、第二输出单元62及稳压输出单元63。
第一输出单元61与第二原边绕组np2电连接,用于对第二原边绕组np2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得到所需的电压V2。
电压V2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V2的电压为18V。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输出单元61包括二极管D3、电阻R10、电容C7及电容C8。
二极管D3的阳极分别与电阻R10的一端与第二原边绕组np2的同名端电连接,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电容C7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二极管D3的阴极及电容C8的一端共同电连接,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0、二极管D3及电容C7用于对第二原边绕组np2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以在二极管D3的阴极、电容C7及电容C8的连接节点输出直流电,电容C8用于储存电能或释放电能。
第二输出单元62与第二原边绕组np2电连接,用于对第二原边绕组np2产生的交流电进行整流滤波处理,得到所需的电压V3。
电压V3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V3的电压为5V,用于为控制芯片200等电路模块或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输出单元62包括二极管D4、电阻R11、电容C9及电容C10。
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二原边绕组np2的同名端电连接,电阻R1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的阳极电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电容C9的一端、电容C10的一端及控制芯片200电连接,电容C9的另一端及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二极管D4的阴极、电容C9及电容C10的连接节点可输出电压V3。
稳压输出单元63用于对第二输出单元62的输出电压V2进行降压稳压处理,以产生电压V4及电压V5。
电压V4及电压V5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此处不作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压V4的电压为15V,电压V5的电压为5V,电压V4用于为诸如变频IPM等电路模块或设备供电,电压V5用于为控制芯片200等电路模块或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稳压输出单元63包括电容C11、电容C12、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降压芯片U2及降压芯片U3。
电容C11的一端及降压芯片U2的输入端与第二输出单元62电连接,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2的一端、电容C13的一端及降压芯片U3的输入端电连接,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容C14的一端及电容C15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电容C12的另一端、电容C13的另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及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
降压芯片U2、电容C11、电容C12及电容C13用于对电压V2进行降压稳压处理,以在降压芯片U2的输出端输出电压V4。
降压芯片U3、电容C14及电容C15用于对电压V4进行降压稳压处理,以在降压芯片U3的输出端输出电压V5。
由于对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电压可引入反馈调节,因此,当主路输出电路400接入的负载变化时,通过反馈调节,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电压也能够稳定在电压V1。然而,由于电源电路1000有多路输出,其中一路输出的负载变化将会对其它路输出的输出电压造成影响,例如,当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相对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负载减轻时,虽然对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电压影响不大,但是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V2将会降低,当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相对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负载加重时,虽然对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电压影响不大,但是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V2将会升高,而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不稳定将会对稳压输出单元63的输出电压造成影响,从而导致供电异常。
负载可调电路700分别与主路输出电路400及辅路输出电路600的第一输出单元61电连接,用于自适应第一输出单元61的输出电压,调整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等效负载,从而调整第一输出单元61的输出电压,有利于第一输出单元61的电压稳定在电压V2,从而有利于稳压输出单元63正常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负载可调电路700包括电压采样电路71、基准电压电路72、假负载电路73、及假负载控制电路74。
电压采样电路71用于采样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得到采样电压Vs。此处,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为第一输出单元61的输出电压V2,采样电压Vs可以等于电压V2,亦可以与电压V2成比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电压采样电路71包括电阻R12及电阻R13。
电阻R12的一端与辅路输出电路600电连接,电阻R12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3的一端及假负载控制电路74电连接,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2和电阻R13用于对第一输出单元61的输出电压V2进行分压处理,以在电阻R12和电阻R13的连接节点产生采样电压Vs,采样电压Vs=V2*R13/(R12+R13),从该式子可以看出,采样电压Vs与电压V2成比例,Vs:V2=R13:(R12+R13),通过调整电阻R12的取值与电阻R13的取值,可调整采样电压Vs与电压V2的比例关系。
基准电压电路72可被施加外部电压,响应外部电压,产生基准电压Vref。外部电压可以为任意合适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外部电压为稳压输出单元63的输出电压V5。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准电压电路72包括分压电路721及电压跟随电路722。
分压电路721可被施加外部电压,并根据外部电压,产生基准电压Vr,基准电压Vr为对外部电压进行分压处理后的电压。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分压电路721包括电阻R14及电阻R15。
电阻R14的一端被施加外部电压,电阻R14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15的一端及电压跟随电路722电连接,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
电阻R14和电阻R15用于对外部电压(电压V5)进行分压处理,以在电阻R14和电阻R15的连接节点产生基准电压Vr,基准电压Vr=V5*R15/(R14+R15),从该式子可以看出,基准电压Vr与电压V5成比例,Vr:V4=R15:(R14+R15),通过调整电阻R14的取值与电阻R15的取值,可调整Vr与电压V5的比例关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电压跟随电路722包括运算放大器U4。
运算放大器U4的同相输入端与分压电路721电连接,运算放大器U4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运算放大器U4的输出端及假负载控制电路74电连接,可跟随输出基准电压Vr。
通过运算放大器U4构建电压跟随器来跟随输出基准电压Vr,可提供低输出阻抗及高输入阻抗,有利于提高基准电压Vr的准确性。
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电连接,可作为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时,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加重,当假负载电路73未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时,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无变化。
假负载电路73可以包括一个电阻,亦可以包括多个电阻,当假负载电路73包括多个电阻时,多个电阻可以采用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连接。通过调整一个电阻或多个电阻的阻值,可调整假负载电路73的负载,从而可调整主路输出电路400接入假负载电路73后的负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负载电路73包括多个并联连接的电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多个并联连接的电阻提供可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不仅可降低电路总电阻,还方便调整电路的电阻值,并且还可提高电路的容错能力,即使一个电阻损坏,其余电阻仍可发挥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假负载电路73包括电阻R16、电阻R17及电阻R18,电阻R16的一端、电阻R17的一端及电阻R18的一端共同连接于主路输出电路400,电阻R16的另一端、电阻R17的另一端及电阻R18的另一端共同与假负载控制电路74电连接。
假负载控制电路74分别与电压采样电路71、基准电压电路72及假负载电路73电连接,可响应电压采样电路71产生的采样电压Vs及基准电压电路72产生的基准电压Vr,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此处,假负载控制电路74可根据采样电压Vs及基准电压Vr来检测第一输出单元61的输出电压,当第一输出单元61的输出电压不为电压V2时,假负载控制电路74可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以调整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等效负载,从而调整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当第一输出单元61的输出电压为电压V2时,假负载控制电路74可控制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断开,此时假负载电路73未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
如前所述,由于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变化会导致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不稳定,因此,本实施例可自适应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以调整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等效负载,有利于调整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从而有利于辅路输出电路600正常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负载控制电路74用于当基准电压Vr大于采样电压Vs时,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假负载控制电路74用于当基准电压Vr小于采样电压Vs时,控制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断开。
当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较轻而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负载较重时,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较低,采样电压Vs也较低,若此时基准电压Vr大于采样电压Vs,则假负载控制电路74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提高主路输出电路400的负载,从而有利于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升高至正常水平。
当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达到正常水平时,使得采样电压Vs较高,若此时基准电压Vr小于采样电压Vs,则假负载控制电路74控制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断开,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断开后,若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无明显变化,基准电压Vr还是小于采样电压Vs,则假负载控制电路74控制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保持断开状态,若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降低而使得基准电压Vr大于采样电压Vs时,则假负载控制电路74重新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
因此,一方面,本实施例可避免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出现明显降低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正常时假负载电路73无需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因此,本实施例不会引入额外功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假负载控制电路74包括开关控制电路741及开关电路742。
开关控制电路741分别与电压采样电路71及基准电压电路72电连接,可响应基准电压Vr及采样电压Vs,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可以为任意类型信号,例如,控制信号为电平信号,其中,电平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亦可以为低电平信号。
开关电路742分别与开关控制电路741及假负载电路73电连接,可响应控制信号,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例如,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开关电路742控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开关电路742控制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开关控制电路741包括比较电路7411及隔离电路7412。
比较电路7411分别与电压采样电路71及基准电压电路72电连接,可响应基准电压及采样电压,输出驱动信号。其中,驱动信号可以为任意类型信号,例如,驱动信号为电平信号,其中,电平信号可以为高电平信号,亦可以为低电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比较电路7411包括比较器U5。
比较器U5的同相输入端与基准电压电路72电连接,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与电压采样电路71电连接,比较器U5的输出端与开关电路742电连接。
由于比较器U5的同相输入端被施加基准电压Vr,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被施加采样电压Vs,因此,当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Vr大于反相输入端的采样电压Vs时,比较器U5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信号,当同相输入端的基准电压Vr小于反相输入端的采样电压Vs时,比较器U5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信号。
隔离电路7412与比较电路7411电连接,可响应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例如,如前所述,当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隔离电路7412响应高电平信号,输出高电平信号,当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隔离电路7412响应低电平信号,输出低电平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隔离电路7412包括光耦PC2及光耦驱动电路74121。
光耦驱动电路74121与比较电路7411电连接,光耦PC2包括发光二极管VD2及光电三极管VT2,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被可施加外部电压,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与光耦驱动电路74121电连接,光电三极管VT2的集电极可被施加外部电压,光电三极管VT2的发射极与开关电路742电连接,发光二极管VD2可产生光线,光电三极管VT可接收光线。
施加在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的外部电压和施加在光电三极管VT的集电极的外部电压可以为任意合适电压。在一些实施例中,施加在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的外部电压为电压V5,施加在光电三极管VT的集电极的外部电压为电压V1。
在本实施例中,光耦驱动电路74121响应比较电路7411输出的驱动信号,控制发光二极管VD2的发光状态,以使光电三极管VT2根据发光状态,输出驱动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阅图4,光耦驱动电路74121包括NPN型三极管Q1、电阻R19及电阻R20。
电阻R19的一端与比较电路7411电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电连接,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电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当驱动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NPN型三极管Q1处于导通状态,使得发光二极管VD2也处于导通状态而产生光线,光电三极管VT2接收到光线时处于导通状态,从而向开关电路742提供高电平信号,当驱动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NPN型三极管Q1处于截止状态,发光二极管VD2未能产生光线,使得光电三极管VT2也处于截止状态,从而向开关电路742提供低电平信号。
由于电压V1是在变压器100副边一侧的电压,其余电压为变压器100原边一侧的电压,因此,隔离电路7412可隔离不同电压信号,避免不同电压信号之间相互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隔离电路7412还包括限流电路74122。
限流电路74122与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电连接,可限制流经发光二极管VD2的电流,避免发光二极管VD2流经大电流而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限流电路74122包括电阻R21。
电阻R21的一端可被施加外部电压,电阻R21的另一端与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电连接。其中,外部电压为电压V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隔离电路7412还包括抗干扰电路74123。
抗干扰电路74123分别与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及光耦驱动电路74121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抗干扰电路74123包括电阻R22。
电阻R22的一端与发光二极管VD2的阳极电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分别与发光二极管VD2的阴极及光耦驱动电路74121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电阻R22作为泄放电阻,可提供弱电流通路,避免弱电流流经发光二极管VD2而导致发光二极管VD2误导通,另一方面,电阻R22可限制发光二极管VD2两端的电压,避免发光二极管VD2两端的电压过高,有利于保护发光二极管VD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开关电路742包括电阻R23、电阻R24及NPN型三极管Q2。
电阻R23的一端与开关控制电路741电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分别与电阻R24的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电连接,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假负载电路73电连接,电阻R24的另一端及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时,NPN型三极管Q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假负载电路73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当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时,NPN型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此时假负载电路73与主路输出电路400断开。
为了详细阐述本实施例提供的负载可调电路700的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4对负载可调电路700进行阐述。
当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V2小于17.5V时,基准电压Vr大于采样电路Vs,即比较器U5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大于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电压,此时比较器U5输出高电平信号,NPN型三极管Q1响应高电平信号而处于导通状态,于是,发光二极管VD2处于导通状态而产生光线,光电三极管VT2接收光线而处于导通状态,使得在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处产生高电平信号,NPN型三极管Q2响应高电平信号而处于导通状态,此时电阻R16、电阻R17及电阻R18并联后作为负载接入主路输出电路400而使得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等效负载加重。
当辅路输出电路600的输出电压V2大于17.5V时,基准电压Vr小于采样电路Vs,即比较器U5的同相输入端电压小于比较器U5的反相输入端电压,此时比较器U5输出低电平信号,NPN型三极管Q1响应低电平信号而处于截止状态,使得发光二极管VD2也处于截止状态,从而使得光电三极管VT2也处于截止状态,进而在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处产生低电平信号,NPN型三极管Q2响应低电平信号而处于截止状态,此时电阻R16、电阻R17及电阻R18与主路输出电路400断开而使得主路输出电路400的等效负载减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路板,电路板包括如上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其中,电路板可以为独立的一块电路板,亦可以为多块电路板拼接而成的电路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路板。
最后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在本实用新型的思路下,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负载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压采样电路,用于电连接辅路输出电路,根据所述辅路输出电路的输出电压产生采样电压;
基准电压电路,用于响应外部电压,产生基准电压;
假负载电路,用于与主路输出电路电连接;
假负载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假负载电路、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及所述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用于响应所述采样电压及所述基准电压,控制所述假负载电路作为负载接入所述主路输出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负载控制电路包括:
开关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及所述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用于响应所述基准电压及所述采样电压,输出控制信号;
开关电路,分别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及所述假负载电路电连接,用于响应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假负载电路作为负载接入所述主路输出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控制电路包括:
比较电路,分别与所述电压采样电路及所述基准电压电路电连接,用于响应所述基准电压及所述采样电压,输出驱动信号;
隔离电路,与所述比较电路电连接,用于响应所述驱动信号,输出控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
光耦,包括发光二极管及光电三极管,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被施加外部电压,用于产生光线,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用于被施加外部电压,所述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开关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光线;
光耦驱动电路,分别与所述比较电路及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用于响应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状态,以使所述光电三极管根据所述发光状态,输出驱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限流电路,所述限流电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用于限制流经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还包括抗干扰电路,所述抗干扰电路分别与所述光耦驱动电路、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及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压电路包括:
分压电路,可被施加外部电压,根据所述外部电压,产生基准电压;
电压跟随电路,分别与所述分压电路及所述假负载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于跟随输出所述基准电压。
8.一种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
9.一种电路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可调电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路板。
CN202321190352.9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99187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0352.9U CN21991872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0352.9U CN21991872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8727U true CN21991872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4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0352.9U Active CN21991872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87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4745B (zh) 交流直流轉換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US7339359B2 (en) Terminal for multiple functions in a power supply
US7525259B2 (en) Primary side regulated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 constant current output
US5638262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solated power sourced from bleeder current
US7167028B2 (en) Voltage detection circuit, power supply unit and semiconductor device
JP5554108B2 (ja) 過電流防止式電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JP5579477B2 (ja) 過電流防止式電源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照明器具
KR20120080098A (ko) 정전류 제어 기능을 구비한 발광다이오드 조명용 스위칭-모드 전원공급장치
KR101872627B1 (ko) 플라이백 쾌속시동 구동회로 및 구동방법
US9065342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19990085361A (ko) 대기 모드를 가지는 스위칭 모드 파워 서플라이
CN102195487B (zh) 电源设备和成像装置
CN111629485A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照明电路及照明灯具
US20090097291A1 (en) Universal power supply for a laptop
CN219918727U (zh) 一种负载可调电路、电源电路、电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2211460U (zh) 一种低待机功耗照明电路及照明灯具
US20230119541A1 (en) Switch-mode converter,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and control circuit for the same
CN216852448U (zh) Led驱动电源及灯具
JPH11308857A (ja)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US20210351580A1 (en) Power adapt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22586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200403819Y1 (ko) 대기전력 절감 전원제어회로
CN218850620U (zh) 一种软启动电路、软启动装置以及开关电源系统
CN111315076B (zh) 一种led电源系统及装置
JP7279511B2 (ja) 点灯装置、電源装置および照明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