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8547U -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 Google Patents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8547U
CN219918547U CN202320756311.5U CN202320756311U CN219918547U CN 219918547 U CN219918547 U CN 219918547U CN 202320756311 U CN202320756311 U CN 202320756311U CN 219918547 U CN219918547 U CN 2199185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ght line
stator
layer
coil structure
ph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5631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晶
方元
朱秋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du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5631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85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85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85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包括:包括:定子铁芯,开设有若干个定子槽,每个定子槽均沿圆周状定子铁芯径向由内至外设有数量为双数的若干层,若干层中每连续两层形成一个层组;线圈结构,线圈结构分别具有外层直线段和内层直线段,且外层直线段内嵌于第x号定子槽的一层组外层,内层直线段内嵌于第x+y号定子槽的同一层组内层;位于同一定子槽且同一层组的外层直线段与内层直线段之间电接固定;且若干个线圈结构串联之后的两个单独外层直线段分别形成单相入线端和单相出线端;分层跨线桥,两个单独内层直线段之间通过分层跨线桥相接。解决了现有电机采用整数槽绕组构成的定子结构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绕组架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高功率密度以及高效率要求电机中,普遍采用整数槽扁铜线绕组构成的定子结构,能够实现既定驱动功能,但使用该定子结构仍存在诸多缺点:
1、整数槽电机受电机本身的槽极数配合影响,存在较大的转矩波动,一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采用转子斜极以及转子表面复杂辅助槽设计,由此导致电机磁性能利用率下降以及制造成本上升;
2、整数槽电机导致电机定子齿部存在低频电磁力问题,容易造成电机定子齿部振动,进而产生明显的电磁噪音;
3、整数槽扁铜线电机中,为了降低电机反电动势谐波畸变率,扁线绕组多采用短距设计,这种设计需要制造两种跨距的线圈才能有效连接;同时为了抑制多支路设计时电机相内环流问题,在定子槽内多跨距线圈之间连接复杂,跨线间又有很高的绝缘需求,导致生产效率以及合格率提升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以解决现有电机采用整数槽绕组构成的定子结构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包括:
定子铁芯,为圆周状设置,且所述定子铁芯沿其圆周内壁分布开设有若干个定子槽,每个所述定子槽均沿圆周状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由内至外设有数量为双数的若干层,若干层中每连续两层形成一个层组;
所述电机包括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多相绕组,且每相所述绕组均包括一一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层组的至少一条支路,每条所述支路均包括若干个相串联设置的线圈结构;所有不同相和/或同相不同支路的所述线圈结构,均按照相同的方向,内嵌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定子槽中;
线圈结构,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均沿同向内嵌于所述定子槽,所述线圈结构分别具有外层直线段和内层直线段,所述外层直线段与所述内层直线段之间的跨距为y,且所述外层直线段内嵌于第x号所述定子槽的一层组外层,所述内层直线段内嵌于第x+y号所述定子槽的同一层组内层;位于同一所述定子槽且同一层组的所述外层直线段与所述内层直线段之间电接固定;
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之间相串联,且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串联之后位于同一层组的两个单独所述外层直线段分别形成单相入线端和单相出线端;
分层跨线桥,位于同一层组的两个单独所述内层直线段之间通过所述分层跨线桥相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线圈结构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跨距边、直线段、扭线段和焊接段。
两个所述直线段分别一一对应稳定内嵌于两个所述定子槽,且两个所述直线段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跨距边的两端之间相接;两个所述扭线段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线段的另一端之间相接,且两个所述扭线段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焊接段的一端之间相接。
两个所述直线段分别对应形成所述外层直线段和所述内层直线段;所述线圈结构的两个所述扭线段之间相背且基于两个所述直线段对称扭曲。
任意一个所述线圈结构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的跨距均为y,所述跨距即为所述线圈结构的所述跨距边的两端之间距离;扭曲后的同个所述线圈结构的两个所述焊接段之间距离为K=2y+1或K=2y-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焊接段距离各自相连的所述直线段距离为k,k=(y+1)/2或者(y-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位于同一相的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串联之后位于同一层组外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分别形成一个单相入线端和一个单相出线端,且位于同一相且位于同一层组内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通过所述分层跨线桥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分层跨线桥包括线桥基板与分别固接于所述线桥基板两端的适配扣座。
两个所述适配扣座分别一一对应与位于同一层组内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之间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
独立引线部件,具有若干组引线主体,若干组所述引线主体分别一一对应与若干相的所述单相入线端之间相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同一相中,一层组的第一个线圈结构的位置与其下一层组的第一个线圈结构的位置相同。
同一相中,在一层组绕线完成时,最后一个线圈结构的单相出线端与其下一层组的第一个线圈结构的单相入线端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通过架构之间相配合能够有效实现无需采用复杂的转子表面开槽设计或是转子斜极的方式即可有效解决电机转矩波动大的问题,使得电机运转更为平稳,提升了电机磁性能利用率,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提升了电机定子齿部的电磁力频率,降低了幅值,以此减小了齿部振动,进而能够有效抑制齿部振动造成的电机噪音;此外,新设计的跨线结构,使得在分布式分数槽电机中能够有效实现扁铜线绕组的运用,整个电机主体线圈仅需一个跨距参数即可满足整个电机的排线需求,提升了电机效率,增强了功能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对应一侧方向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对应另一侧方向的整体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中单个线圈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中单个线圈结构在定子铁芯对应一侧方向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中多个线圈结构在定子铁芯对应另一侧方向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中单相线圈结构在定子铁芯对应一侧方向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中分层跨线桥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中分层跨线桥组在三相线圈结构对应一侧方向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中独立引线部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基于3相27槽8极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定子铁芯1:定子槽11;
线圈结构2:跨距边21、直线段22、扭线段23、焊接段24、外层直线段25、内层直线段26;
分层跨线桥3:线桥基板31、适配扣座32;
独立引线部件4:引线主体41;
单相入线端A1,单相出线端A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包括定子铁芯1、线圈结构2、分层跨线桥3和独立引线部件4,用以通过上述结构相配合有效实现无需采用复杂的转子表面开槽设计或是转子斜极的方式即可有效解决电机转矩波动大的问题,使得电机运转更为平稳,提升了电机磁性能利用率,并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提升了电机定子齿部的电磁力频率,降低了幅值,以此减小了齿部振动,进而能够有效抑制齿部振动造成的电机噪音;此外,新设计的跨线结构,使得在分布式分数槽电机中能够有效实现扁铜线绕组的运用,整个电机主体线圈仅需一个跨距参数即可满足整个电机的排线需求,提升电机效率,增强了功能实用性。具体设置如下:
请参考图1至图2,所述定子铁芯1为圆周状设置,且所述定子铁芯1沿其圆周内壁分布开设有若干个定子槽11,每个所述定子槽11均沿径向由内至外设有若干层,且每个所述定子槽11的层数n均为2的整数倍,即2、4、6……,且沿径向由内至外设置的若干层中每连续两层形成一个层组,例如,所述定子槽11沿径向最为靠近圆周状所述定子铁芯1的轴线第一层(即最内层)和第二层为第一层组,第三层和第四层为第二层组。每个层组均由靠近圆周状所述定子铁芯1轴线的内层与其相邻外层组成,以此形成分布式分数槽结构,使得不需要复杂的转子表面机构以及转子分段结构即可实现抑制转矩波动,具备更高的最小齿槽公倍数,能够减少气隙磁导突变,并有利于抑制转矩波动。
所述电机包括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1的多相绕组,且每相所述绕组均包括一一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层组的至少一条支路,每条所述支路均包括若干个相串联设置的线圈结构2;所有不同相和/或同相不同支路的所述线圈结构2,均按照相同的方向,内嵌于所述定子铁芯1的所述定子槽11中。
具体的是,请参考图3至图5,每个所述线圈结构2均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跨距边21、直线段22、扭线段23和焊接段24;其中,两个所述直线段22分别一一对应稳定内嵌于两个所述定子槽11,且两个所述直线段22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跨距边21的两端之间相接;两个所述扭线段23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线段22的另一端之间相接,且两个所述扭线段23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焊接段24的一端之间相接;任意一个所述线圈结构2的两个所述直线段22之间的跨距均为y,且两个所述直线段22分别对应形成外层直线段25和内层直线段26,所述跨距即为线圈结构2的跨距边21两端之间的距离,或者可以表达为两直线段22之间的定子槽11数,其中一条直线段22为所述外层直线段25内嵌于第x号所述定子槽11的外层,另一条直线段22为所述内层直线段26内嵌于第x+y号所述定子槽11的内层。
任意一个所述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和外层直线段25均分别一一对应内嵌于跨距为y且位于同一层组的两个所述定子槽11的内层和外层,用以以此达到满足同一相且同一个层组支路上的两个线圈结构2的焊接段24之间沿定子铁芯1径向方向相邻排列;如此,仅需将相邻排列的两个焊接段24之间相连,即可实现两个线圈结构2之间的串联,以此能够在运用扁铜线线圈绕组的基础上,使得架构更为简单,且操作更为方便。
优选地,为节省空间和材料,所述线圈结构2的两个所述扭线段23之间相背且基于两个所述直线段22对称扭曲,扭曲后,同个所述线圈结构2的两个焊接段24之间距离为K=2y+1或K=2y-1,则两个所述焊接段24距离各自相连的所述直线段22距离为k,k=(y+1)/2或者(y-1)/2。扁铜线线圈中跨距边21和扭转段23中节距不相等,跨距边21为y,扭转段23为(y+1)/2或者(y-1)/2,通过扭转段23节距形成的位差构成同相同支路中可连接的焊接段24,用以以此有效避免当扭转段23节距为y/2,两个线圈直线段22之间构成y节距,而导致的线圈连接错位,无法正常连接的情况。
请参考图6至图8,根据三相电机基础相位分组要求,确认某一相需串联的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2,并按顺序依次连接串联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2的焊接段24,该相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2串联之后位于同一层组外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24分别形成一个单相入线端A1和一个单相出线端A2,且位于同一层组内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24通过所述分层跨线桥3相接。
具体地,所述分层跨线桥3包括线桥基板31与分别固接于所述线桥基板31两端的适配扣座32;两个所述适配扣座32分别一一对应与位于同一层组内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24之间相接,用以以此完成同相若干个线圈结构2之间串联或并联,并留出由单相入线端A1和单相出线端A2形成的相连接端。
当所述定子槽11的层数大于2层时,即为4、6、8……层时,各层组各相线圈的绕线逻辑及各相所述线圈结构2对应内嵌的所述定子槽11位均相同。
比如,以其中一相是A相为例,定义任意起始定子槽11槽位为x,A相在第一层组中的线圈结构2的一条直线段22内嵌于x定子槽11的第一层组内层(1层)或外层(2层),另一条直线段22内嵌于x+y定子槽11的外层(2层)或内层(1层),在第二层组中的线圈结构2以相同逻辑,一条直线段22内嵌于第二层组x定子槽11的内层(3层)或外层(4层),另一条直线段22内嵌于第二层组的x+y定子槽11的外层(4层)或内层(3层),如此类推第三、四...层组。同一相中,某层组的第一个线圈结构2的位置与其下一层组第一个线圈结构2的位置相同,且同一相在第一层组绕线完成时,最后一个线圈结构2的单相出线端A2通过跨线方式与下一层组(第二层组)该相第一个线圈结构2的单相入线端A1之间相连。
请参考图9,所述独立引线部件4具有若干组引线主体41,若干组所述引线主体41分别一一对应与若干相的所述单相入线端A1之间相接,用以以此实现利用独立引线部件4对电机绕组进行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定子绕组架构的各个连接点使用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激光、电阻、锡焊、线扣。
请参考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3相27槽8极的电机定子绕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过程:
电机每相每极槽数q=27/(3*2*4)=9/8,节距y=3,线圈采用相背对称的扭线方式扭曲扭线段23,形成焊接段24与其相连直线段22之间距离为k=(y+1)/2=2。
以电机任意定子槽11作为起始定子槽11,标记为第一定子槽11,以逆时针或者顺势针方向为排列方向,本例以顺时针方向为实施说明方向,为方便说明,本例中仅以电机定子铁芯1径向方向排布两层绕组为例。
第一个线圈结构2标记为X1,线圈结构2跨距为3,X1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内嵌于第一定子槽11,内层直线段26内嵌于第四定子槽11。
第二个线圈结构2标记为X2,X2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内嵌于第二定子槽11,内层直线段26内嵌于第五定子槽11。
依次类推,第n个线圈结构2标记为Xn线圈结构2,Xn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内嵌于第n定子槽11中,内层直线段26内嵌于第n+3定子槽11。
n最大为槽数,n+3最大为n,数值超过n后重新由1开始。
即,第27个线圈结构2标记为X27,X27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内嵌于第27定子槽11,内层直线段26内嵌于第三定子槽11。
根据上述三相电机绕线规则,X1,X2,X5,X8,X12,X15,X18,X22,X25线圈结构2为A相;X4,X7,X10,X11,X14,X17,X21,X24,X27线圈结构2为B相;X3,X6,X9,X13,X16,X19,X20,X23,X26线圈结构2为C相。
以A相为例,根据规则,X1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逆时针扭转后焊接段24节距为2,处于第26定子槽11的位置,X1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顺时针扭转后焊接段24节距为2,处于第六定子槽11的位置。
Xn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逆时针扭转后焊接段24节距为2,处于第n-2定子槽位置(以定子槽11数27为循环),X1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顺时针扭转后焊接段24节距为2,处于第n+3+2定子槽位置(以定子槽11数为循环)。
具体排布方式如下:
X1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作为A相单相入线端A1;
X1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8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六定子槽11位置;
X8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15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3定子槽11位置;
X15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2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20定子槽11位置;
X22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27定子槽11位置;
X2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通过分层跨线桥3与X12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连接;
X12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5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0定子槽11位置;
X5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5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三定子槽11位置;
X25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18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23定子槽11位置;
X18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作为A相单相出线端A2。
依次焊接第3(三),6(六),10,13,20,23,27定子槽11位置对应的焊接段24以及分层跨线桥3焊接点,X1→X8→X15→X22→X2→X12→X5→X25→X18串联连接,线圈结构2构成完整A相。
X10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作为B相单相入线端;
X10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17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5定子槽11位置;
X17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4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22定子槽11位置;
X24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4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二定子槽11位置;
X4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11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九定子槽11位置;
X11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通过分层跨线桥3与X21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连接;
X21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14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9定子槽11位置;
X14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7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2定子槽11位置;
X7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7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五定子槽11位置;
X27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作为B相单相出线端。
依次焊接第2(二),5(五),9(九),12,15,19,22定子槽11位置对应的焊接段24以及分层跨线桥3焊接点,X10→X17→X24→X4→X11→X21→X14→X7→X27串联连接,线圈结构2构成完整B相。
X19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作为C相单相入线端;
X19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6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24定子槽11位置;
X26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6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四定子槽11位置;
X6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13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1定子槽11位置;
X13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0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8定子槽11位置;
X20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通过分层跨线桥3与X3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连接;
X3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23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一定子槽11位置;
X23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16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21定子槽11位置;
X16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与X9线圈结构2的内层直线段26对应的焊接段24在同一位置,即第14定子槽11位置;
X9线圈结构2的外层直线段25对应的焊接段24作为C相单相出线端;
依次焊接第1(一),4(四),11,14,18,21,24定子槽11位置对应的焊接段24以及分层跨线桥3焊接点,X19→X26→X6→X13→X20→X3→X23→X16→X9串联连接,线圈结构2构成完整C相,至此线圈结构2绕组完成。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定子铁芯,为圆周状设置,且所述定子铁芯沿其圆周内壁分布开设有若干个定子槽,每个所述定子槽均沿圆周状所述定子铁芯径向由内至外设有数量为双数的若干层,若干层中每连续两层形成一个层组;
所述电机包括装配于所述定子铁芯的多相绕组,且每相所述绕组均包括一一对应于至少一个所述层组的至少一条支路,每条所述支路均包括若干个相串联设置的线圈结构;所有不同相和/或同相不同支路的所述线圈结构,均按照相同的方向,内嵌于所述定子铁芯的所述定子槽中;
线圈结构,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均沿同向内嵌于所述定子槽,所述线圈结构分别具有外层直线段和内层直线段,所述外层直线段与所述内层直线段之间的跨距为y,且所述外层直线段内嵌于第x号所述定子槽的一层组外层,所述内层直线段内嵌于第x+y号所述定子槽的同一层组内层;位于同一所述定子槽且同一层组的所述外层直线段与所述内层直线段之间电接固定;
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之间相串联,且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串联之后位于同一层组的两个单独所述外层直线段分别形成单相入线端和单相出线端;
分层跨线桥,位于同一层组的两个单独所述内层直线段之间通过所述分层跨线桥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圈结构包括一体成型设置的跨距边、直线段、扭线段和焊接段;
两个所述直线段分别一一对应稳定内嵌于两个所述定子槽,且两个所述直线段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所述跨距边的两端之间相接;两个所述扭线段的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直线段的另一端之间相接,且两个所述扭线段的另一端分别一一对应与两个所述焊接段的一端之间相接;
两个所述直线段分别对应形成所述外层直线段和所述内层直线段;所述线圈结构的两个所述扭线段之间相背且基于两个所述直线段对称扭曲;
任意一个所述线圈结构的两个所述直线段之间的跨距均为y,所述跨距即为所述线圈结构的所述跨距边的两端之间距离;扭曲后的同个所述线圈结构的两个所述焊接段之间距离为K=2y+1或K=2y-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焊接段距离各自相连的所述直线段距离为k,k=(y+1)/2或者(y-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其特征在于,
位于同一相的若干个所述线圈结构串联之后位于同一层组外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分别形成一个单相入线端和一个单相出线端,且位于同一相且位于同一层组内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通过所述分层跨线桥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层跨线桥包括线桥基板与分别固接于所述线桥基板两端的适配扣座;
两个所述适配扣座分别一一对应与位于同一层组内层的两个单独所述焊接段之间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独立引线部件,具有若干组引线主体,若干组所述引线主体分别一一对应与若干相的所述单相入线端之间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其特征在于,
同一相中,一层组的第一个线圈结构的位置与其下一层组的第一个线圈结构的位置相同;
同一相中,在一层组绕线完成时,最后一个线圈结构的单相出线端与其下一层组的第一个线圈结构的单相入线端相连。
CN202320756311.5U 2023-04-07 2023-04-07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Active CN2199185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6311.5U CN219918547U (zh) 2023-04-07 2023-04-07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56311.5U CN219918547U (zh) 2023-04-07 2023-04-07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8547U true CN21991854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4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56311.5U Active CN219918547U (zh) 2023-04-07 2023-04-07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85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59764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distributed armature winding
JP5418686B2 (ja) ステータ及びステータ製造方法
US10461591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with armature coil end top portions displaced in a radial direction
US8575809B2 (en) Stator for an energy converting apparatus and energy conver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EP2224578A1 (en) Stator winding scheme of a permanent magnet machine
US20160268860A1 (en) Armature for an electric machine
US20220094228A1 (en)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CN105406629A (zh) 电机定子、永磁发电机
JP2008278677A (ja) 連続捲きコイル及びステータ
JP5525069B2 (ja) コイル部材およびステータ
US20220094230A1 (en) Axial flux electrical machine
CN219918547U (zh)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
JP2012157183A (ja) ユニットコイル、コイルアセンブリ及びコイルレスタイプリニアモーター
CN116247850A (zh) 基于分布式分数槽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架构及方法
CN211183582U (zh) 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多相绕组
CN220291757U (zh) 一种扁线电机的绕组结构
JP5172439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TWI811814B (zh) 扁線波繞線、多相電機及三相電機
WO2023109885A1 (zh) 一种同槽层多线的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CN220797914U (zh) 一种皇冠端出线的定子组件及扁线电机
CN219918519U (zh) 一种内层扩口的定子组件及电机
CN210867325U (zh) 一种永磁电机定子多相绕组
WO2022264588A1 (ja) モータ
CN117254617A (zh) 多支路紧凑出线的定子绕组
WO2024037817A1 (en) A fractional slot winding structure and a fractional slot 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