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6686U -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6686U
CN219916686U CN202321165928.6U CN202321165928U CN219916686U CN 219916686 U CN219916686 U CN 219916686U CN 202321165928 U CN202321165928 U CN 202321165928U CN 219916686 U CN219916686 U CN 219916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driving
level
signal
driving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6592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震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6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66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43Details of the generation of driving signa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4Details of driving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09G2370/045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using multipl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e.g. parallel and seri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对应至少一个灯串,驱动芯片接收驱动信号,驱动芯片用于依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对应的灯串;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与对应的灯串的正极连接,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灯串的供电信号供电。本申请能够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

Description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本申请要求于2023年03月2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2310280055.1、申请名称为“驱动芯片、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装置是具有显示用户可观看图像的功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如应用于手机、电脑或电视中。在一些显示装置中,如MiniLED或MicorLED,配置有多个用于提供背光的灯光灯条,每个背光灯条中包括基板及安装在基板上的驱动电路及成行排布的灯珠,驱动电路多个驱动芯片,每个驱动芯片与至少一个灯珠对应,驱动芯片用于控制其对应的灯珠。
相关技术中,每个背光灯条外接供电信号,以向背光灯条上中的驱动芯片供电,外接的供电信号通常需要通过柔性扁平电缆(Flexible Flat Cable,简称FFC)接入驱动芯片,然而显示装置中的背光灯条的数量较多,这样则需要使用较多的FFC,FFC的体积及成本都相对较高,而目前的显示装置又有轻薄的要求,这样则大大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
因而,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是重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旨在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对应至少一个灯串,所述驱动芯片接收驱动信号,所述驱动芯片用于依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对应的灯串;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与对应的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灯串的供电信号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接收所述驱动芯片的驱动信号;所述供电控制模块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为工作信号时,建立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以及在所述驱动信号不为工作信号时,断开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一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将所述驱动信号过滤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的预定电平时,所述驱动信号为工作信号;所述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的预定电平时,所述驱动信号为待机信号;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灯串的供电信号,并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及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建立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以及在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断开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单元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波单元还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线性整流器,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集成有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使能引脚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建立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的连接,以及在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断开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的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用于在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导通,以及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低于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电压时断开;第二线性整流器,所述第二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NMOS管,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接收固定电压;所述MOS管用于在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控制所述三极管导通,以及在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控制所述三极管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驱动电路。
本申请提供的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中,将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与对应灯串的正极连接,驱动电路中的驱动芯片直接通过对应的灯串的供电信号进行供电,这样驱动电路的驱动芯片则不需要外界供电信号,而由于驱动芯片和对应的灯串都在一个基板上,不涉及板与板之间的连接,因而可以不使用FFC,故而能够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的原理。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概念。
图1为一示例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示例中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另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又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又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又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本申请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并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例如能够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图示或描述中给出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电路”,是指任何已知或后来开发的硬件、软件、固件、人工智能、模糊逻辑或硬件或/和软件代码的组合,能够执行与该元件相关的功能。
图1为一示例中显示装置的架构图,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2、控制模块10及背光模块11及供电电路13,其中显示面板12用于显示图像,基于不同的技术显示面板12可以分为液晶显示面板LC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LED及MiniLED等。显示面板12与控制模块10连接,控制模块10作为显示装置的主控制,主要用于接收计算机或其他视频源的信号,将其转化为可供电显示装置使用的格式,作为示例,控制模块10可以为二进制开关码控制器(Binary Code ON,简称Bcon)。控制模块10与供电电路13及背光模块11连接,其中,供电电路13用于向控制模块10及背光模块11供电,背光模块11中包括LED灯板30及驱动电路20,工作时,控制模块10用于基于接收的视频数据生成对应的驱动数据,发送至驱动电路20中的驱动芯片,驱动芯片与灯板30中的灯串连接,驱动芯片依据驱动数据驱动对应灯串发光,以为显示面板12提供背光,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2显示对应的图像。
图2为一示例中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为配合显示装置的行扫描,通常将灯板中的每行灯珠与对应的驱动电路安装在同一基板上,作为一个背光灯条,驱动电路多个驱动芯片,每个驱动芯片与至少一个灯珠对应,驱动芯片用于控制其对应的灯珠。
相关技术中,每个背光灯条外接供电信号,以向背光灯条上中的驱动芯片供电,外接的供电信号通常需要通过FFC接入驱动芯片,然而显示装置中的背光灯条的数量较多,这样则需要使用较多的FFC,FFC的体积及成本都相对较高,而目前的显示装置又有轻薄的要求,这样则大大增加了显示装置的制造难度及制造成本。
因而,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是重要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内容,旨在解决相关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方案能够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各术语应在本领域内做广义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3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驱动电路包括:
至少一个驱动芯片212,驱动芯片212对应至少一个灯串,驱动芯片212接收驱动信号,驱动芯片212用于依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对应的灯串;
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与对应的灯串的正极连接,驱动芯片212通过灯串的供电信号供电。
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中,继续参照图3,多个驱动芯片212及其对应的灯串312安装在基板311上,作为一个背光灯条31。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与灯串的正极连接,其中灯串为多个串联的LED灯珠,灯串的正极则为LED灯珠的正极,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的驱动电路中的驱动芯片212直接通过灯串312的供电信号VLED进行供电,这样驱动电路中的驱动芯片212则不需要外界供电信号,而由于灯串312和驱动芯片212都在一个基板上,不涉及板与板之间的连接,因而可以不使用FFC,故而能够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
实际应用中,由于灯串采用阶梯供电的方式,使得显示装置在待机状态下,仍然提供供电信号,这样驱动芯片也会在待机状态下持续供电,这样则会导致能耗过高。为此一个示例中,图4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另一种驱动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驱动电路还包括:
供电控制模块60,供电控制模块60接收驱动芯片212的驱动信号;供电控制模块60与灯串的正极连接,供电控制模块60的输出端与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连接;
供电控制模块60用于在驱动信号为工作信号时,建立灯串的正极与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的连接,以及在驱动信号不为工作信号时,断开灯串的正极与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的连接。
本示例中设置了供电控制模块60,通过供电控制模块实现显示装置工作状态下,将灯串的供电信号接入驱动芯片,以及在显示装置待机状态下不输出灯串的供电信号,这样则能够降低待机状态下,驱动芯片的能耗。
另一个示例中,图5为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供电控制模块60包括:
滤波单元61,滤波单元61一端接收驱动信号,滤波单元61用于将驱动信号过滤为第一电平;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的预定电平时,驱动信号为工作信号;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的预定电平时,驱动信号为待机信号;
控制单元62,控制单元62接收灯串的供电信号,并与滤波单元61的另一端及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连接;
控制单元62用于在滤波单元61输出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建立灯串的正极与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的连接,以及在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断开灯串的正极与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的连接。
实际应用中,驱动信号通常基于BMC编码技术生成,输出的信号以高低电平的形式输出,本示例中采用滤波单元61对于驱动信号进行滤波,以输出有效的第一电平。工作信号的第一电平高于待机信号或关机信号的第一电平,因而本示例中可以通过将第一电平与预定电平进行比较,确定当前显示装置的工作状态。
预定电平可以相当于控制单元62的开启电平,即达到预定电平,控制单元62将灯串的供电信号接入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低于预定电平,控制单元62断开灯串的正极与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之间的连接,因而能够实现显示装置不工作时,不向驱动芯片212供电,从而能够节省电耗。
作为示例,继续参照图5,滤波单元61包括:
第一电阻R1,第一电阻R1的一端接收驱动信号DIN,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与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及控制单元62连接。
其中第一电容C1为滤波电容,工作时,驱动信号DIN为高电平时,第一电容C1充电;驱动信号DIN为低电平时,第一电容C1向第一电阻R放电,因而通过第一电容C1的充放电将驱动信号过滤为有效的第一电平,从而能够基于第一电平判断显示装置的当前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6为另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滤波单元61还包括:
第二电阻R2,第二电阻R2的一端接收驱动信号DIN;
第一二极管VD1,第一二极管的正极VD1与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VD1的负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连接。
其中,第二电阻R2为分压电阻,防止驱动信号中的电压过高,击穿第一电容C1。第一二极管VD1能够防止第一电容C1反向供电,以避免对上游设备造成损害。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及图6所示,控制单元62包括:
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集成有第一开关元件,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使能引脚与滤波单元6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输入端与灯串的正极连接,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输出端与驱动芯片212供电引脚连接。
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用于在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通过第一开关元件建立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输入端与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输出端的连接,以及在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通过第一开关元件断开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输入端与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的输出端的连接。
本示例中的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对灯串的供电信号进行整流,以使灯串的供电信号满足驱动芯片212的供电要求。此外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还集成有开关功能,并通过使能引脚与滤波单元61连接,若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达到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内部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启电平,则将灯串的供电信号接入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反之,若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未达到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内部的第一开关元件的开启电平,则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不输出灯串的供电信号。本方案通过带开关功能的第一线性整流器LD01控制灯串的供电信号的接入或不接入,不需要其他元件,使得电路结构简单。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图7为又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控制单元62包括:
第二开关元件Q2,第二开关元件Q2的控制端与滤波单元6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开关元件Q2的一端与灯串的正极连接;第二开关元件Q2用于在滤波单元61输出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导通,以及滤波单元61输出的第一电平低于第二开关元件Q2的导通电压时断开;
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的输入端与第二开关元件Q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的输出端与驱动芯片212的供电引脚连接。
本示例中的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只具有线性整流功能,而不具有开关功能,而是通过另设的第二开关元件Q2控制灯串的供电信号接入或不接入驱动芯片212,其中第二开关元件Q2可以场效应管或其他晶体管。
工作时,继续参照图7,预定电平可以设置为第二开关元件Q2的导通电压。当滤波单元61输出的第一电平未达到第二开关元件Q2的导通电压,则第二开关元件Q2断开,灯串的供电信号未接入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当滤波单元61输出的第一电平达到第二开关元件Q2的导通电压,则第二开关元件Q2导通,灯串的供电信号接入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经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整流后输出驱动芯片212的供电信号VCC,从而对驱动芯片212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8为又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第二开关元件Q2为PNP型三极管,三极管的发射机与灯串的正极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与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的输入端连接;
控制单元62还包括:
NMOS管,NMOS管的栅极与滤波单元61的另一端连接,NMOS管的源极接地,NMOS管的漏极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接收固定电压;MOS管用于在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控制三极管导通,以及在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控制三极管断开。
工作时,当滤波单元61输出的第一电平达到预定电平时,NMOS管Q3导通,D点的电压为0,则三极管导通,灯串的供电信号VLED接入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当滤波单元61输出的第一电平未达到预定电平时,NMOS管断开,D点的电压为V0,则三极管断开,灯串的供电信号不接入第二线性整流器LDO2。
本示例中第二开关元件为三极管,并通过NMOS管控制三极管的开断,而NMOS管为电压控制,这样在工作状态下NMOS几乎不耗电,固定电压V0的耗电较小,因而基于本电路能够降低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9为又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控制单元62还包括:
第三电阻R3,第三电阻R3的一端与NMOS管的源极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基极连接。第三电阻R3为分压电阻,用于防止电压过大,击穿三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单元62还包括:
第四电阻R4,第四电阻R4的一端与灯串的正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
其中,第四电阻R4也为分压电阻,用于防止电压过大损坏线性整流器。又一示例中,供电控制模块可以包括:
第四开关元件,所述第四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
解码器,所述解码器的一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解码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解码器用于解析所述驱动信号,确认所述驱动信号是否为工作信号;并在所述驱动信号为工作信号时,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导通,以及在所述驱动信号为不工作信号时,控制所述第四开关元件导通断开。
本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电路中,将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与灯串的正极连接,驱动电路中的驱动芯片直接通过对应的灯串的供电信号进行供电,这样驱动电路的驱动芯片则不需要外界供电信号,而由于灯串和驱动芯片都在一个基板上,不涉及板与板之间的连接,因而可以不使用FFC,故而能够减少显示装置中FFC的使用数量。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背光灯条,包括上述任意一方案中的驱动电路及灯珠。
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示例中的驱动电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对应至少一个灯串,所述驱动芯片接收驱动信号,所述驱动芯片用于依据接收的驱动信号驱动对应的灯串;
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与对应的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驱动芯片通过所述灯串的供电信号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
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接收所述驱动芯片的驱动信号;所述供电控制模块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供电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供电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驱动信号为工作信号时,建立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以及在所述驱动信号不为工作信号时,断开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包括:
滤波单元,所述滤波单元一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滤波单元用于将所述驱动信号过滤为第一电平;所述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的预定电平时,所述驱动信号为工作信号;所述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的预定电平时,所述驱动信号为待机信号;
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接收所述灯串的供电信号,并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及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建立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以及在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断开所述灯串的正极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包括:
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及所述控制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波单元还包括:
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接收所述驱动信号;
第一二极管,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一线性整流器,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集成有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使能引脚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供电引脚连接;
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用于在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建立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的连接,以及在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使能引脚接收的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通过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断开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
第二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端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一端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用于在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导通,以及所述滤波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低于第二开关元件的导通电压时断开;
第二线性整流器,所述第二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线性整流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芯片的供电引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元件为PNP型三极管,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灯串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线性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NMOS管,所述NMOS管的栅极与所述滤波单元的另一端连接,所述NMOS管的源极接地,所述NMOS管的漏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并接收固定电压;所述MOS管用于在第一电平不低于预定电平时控制所述三极管导通,以及在第一电平低于预定电平时控制所述三极管断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
第三电阻,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与所述NMOS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驱动电路。
CN202321165928.6U 2023-03-21 2023-05-15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219916686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2800551 2023-03-21
CN202310280055 2023-03-2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6686U true CN219916686U (zh) 2023-10-27

Family

ID=8778629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45206.1A Active CN116682339B (zh) 2023-03-21 2023-05-15 数据通讯方法、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310547465.8A Pending CN116682340A (zh) 2023-03-21 2023-05-15 数据通讯方法、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321165928.6U Active CN219916686U (zh) 2023-03-21 2023-05-15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45206.1A Active CN116682339B (zh) 2023-03-21 2023-05-15 数据通讯方法、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02310547465.8A Pending CN116682340A (zh) 2023-03-21 2023-05-15 数据通讯方法、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66823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26596B2 (en) * 2012-10-05 2017-11-21 Apple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brightness of a display backlight
US20210343254A1 (en) * 2013-09-10 2021-11-04 Elbit Systems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rolling backlight
JP6245019B2 (ja) * 2014-03-25 2017-12-13 株式会社Jvcケンウッド 表示装置
KR101609320B1 (ko) * 2014-09-17 2016-04-20 주식회사 넥시아 디바이스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용 통합칩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 시스템
US20180254004A1 (en) * 2017-03-06 2018-09-06 Novatek Microelectronics Corp. Integrated circuit for driving display panel and fan-out compensation method thereof
CN110223643B (zh) * 2018-03-01 2022-0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组件及系统、显示装置
CN109285514B (zh) * 2018-10-31 2021-01-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9487136U (zh) * 2018-12-28 2019-10-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分区背光驱动电路、装置和电视机
CN111326120B (zh) * 2020-04-08 2021-08-24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背光调光电路及调光方法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2218293B (zh) * 2020-10-22 2023-04-18 山东纽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安全通信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5807B (zh) * 2020-10-26 2023-06-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系统、电子板、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CN115240604A (zh) * 2021-04-22 2022-10-2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驱动装置、图像显示设备和背光驱动方法
CN113516953B (zh) * 2021-06-23 2022-05-1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的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4334935A (zh) * 2021-12-28 2022-04-12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源及其制造方法
CN115035866A (zh) * 2022-06-30 2022-09-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分区背光控制模块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5037419B (zh) * 2022-08-11 2023-01-31 德州鲲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芯片测试过程中的不定长编码数据串行传输的方法
CN115497425A (zh) * 2022-09-23 2022-12-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的驱动数据的传输方法、电路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682339A (zh) 2023-09-01
CN116682340A (zh) 2023-09-01
CN116682339B (zh) 2024-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23493B1 (ko)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표시소자
KR100945205B1 (ko) 발광소자 구동 장치 및 그들을 이용한 휴대 장치
US7557520B2 (en) Light source driving circuit
KR101539593B1 (ko) 표시 장치
US20070171180A1 (en) Light source driving circuit, lighting apparatus, display apparatus, field sequential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appliance
CN1540613A (zh) 电光学装置、电光学装置的驱动方法和电子仪器
US7531971B2 (en) Backlight units and display devices
CN112669765B (zh) 断点自修复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5331618B (zh) 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877646B (zh) 一种显示电路及显示器
CN100428312C (zh) 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219916686U (zh) 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11312185B (zh) 显示控制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US20060209058A1 (en) Display
CN216957398U (zh) 像素驱动电路以及显示面板
US723224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0405424C (zh) 带有调整过的电源电压的显示装置
CN105810154A (zh) Led背光模块、显示装置及led背光驱动方法
CN115527483A (zh) 像素电路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CN101793370B (zh) 发光模块、二极管的驱动方法与显示装置
CN114639347A (zh) 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197643B (zh) 像素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CN102800273B (zh) 像素结构及具有该像素结构的显示系统
CN218886803U (zh)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显示面板及显示设备
WO2024108403A1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电路、驱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