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6612U -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6612U
CN219916612U CN202320483648.3U CN202320483648U CN219916612U CN 219916612 U CN219916612 U CN 219916612U CN 202320483648 U CN202320483648 U CN 202320483648U CN 219916612 U CN219916612 U CN 2199166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ontrol
control board
led display
board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8364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安佰军
陈军
薛俊好
刘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8364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66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66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66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显示一体机,其至少包括:多个灯箱模块,多个灯箱模块沿矩形阵列分布;灯箱模块包括壳体、HUB板、电源模块、以及灯板;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灯板安装在壳体上,并位于容置腔的前侧;HUB板和电源模块均安装在容置腔内;下横梁,其位于多个灯箱模块的底部,下横梁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控制板单元,其包括主控板、以及接口板;主控板安装在灯箱模块内;接口板安装在安装腔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LED显示一体机,主控板和接口板分别设置在容置腔和安装腔之中,从而能够减小灯箱模块和下横梁的高度和厚度,使壳体和下横梁的高度和厚度能够得到协调,进而使LED显示一体机的外形能够得到协调,从而优化机体外观的形态。

Description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背景技术
LED直显作为下一代显示技术,将取代LCD或OLED进入家用和其他通用显示领域。由于终端用户对LED直显要求更高的显示性能,以及原有电视行业庞大的产业链规模和开发优势这两点考虑,在原电视行业中普遍使用的ASIC控制方案被引入到LED直显一体机中,这种方案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潜在的规模低成本优势。
但受到主芯片及外围电路尺寸的限制,主控板的最小尺寸一般要大于120mm,并且如果像现有方案一样,将主控板放到下横梁中,那么下横梁的高度至少要大于140mm。这样的产品方案和外形,不仅浪费下横梁的材料,浪费其安装空间,还会对外观形态造成严重影响,从而无法满足LED直显的产品设计需求和用户需求。另外,如果将尺寸最大的主控板部件从下横梁移出,放置到箱体后面的单独的盒子中,虽然可以将下横梁的高度限制在与现有方案一致的范围内,但是主控板盒子放置在箱体后面,会导致一体机无法进行前维护操作,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且不能在嵌墙安装。同时设置在机体后面的盒子会形成凸包,严重影响机体的外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显示一体机,其要解决优化主控板的安装并协调机体的外观形态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LED显示一体机,其至少包括:多个灯箱模块,多个所述灯箱模块沿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灯箱模块包括壳体、HUB板、电源模块、以及灯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前侧;所述HUB板和所述电源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下横梁,其位于所述多个灯箱模块的底部,所述下横梁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控制板单元,其包括主控板、以及接口板;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灯箱模块内;所述接口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安装有所述主控板的所述灯箱模块贴合在所述下横梁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接口板的上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竖直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源模块竖直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主控板沿左右方向并列;所述HUB板竖直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主控板的前方,以使所述HUB板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落于所述主控板上。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用于对主芯片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主控板的前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HUB板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避让部、以及用于避让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位于所述主控板的前方,所述第二避让部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前方。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显示一体机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连通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接口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横梁的顶部设置有接线通孔,以穿设所述连接线。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背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灯板的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呈矩阵分布。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穿设所述安装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显示一体机至少还包括扩音器组件,所述扩音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灯箱模块设置有壳体、HUB板、电源模块以及灯板,并且壳体内部设置有容置腔,HUB板和电源模块安装在容置腔,灯板安装在壳体的前部,以封装容置腔,并对壳体内部的HUB板和电源模块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多个灯箱模块沿矩阵分布,并位于下横梁的上方,以使多个灯箱模块能够拼接成LED显示一体机由的显示屏幕。同时,控制板单元设有主控板和接口板,以减小控制板单元整体的体积。此外,下横梁内设置有安装腔,主控板和接口板分别设置在容置腔和安装腔之中,从而能够减小灯箱模块和下横梁的高度和厚度,使壳体和下横梁的高度和厚度能够得到协调,进而使LED显示一体机的外形能够得到协调,从而优化机体外观的形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LED显示一体机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的LED显示一体机的侧视图。
图4是图1的LED显示一体机的下横梁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B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1的LED显示一体机的灯箱模块的示意图。
图7是图6的C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6的D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6的E处的放大图。
图10是图1的LED显示一体机的灯箱模块的正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灯箱模块;20-壳体;21-容置腔;22-安装部;30-HUB板;31-第一避让部;32-第二避让部;40-电源模块;50-下横梁;51-安装腔;52-接线通孔;60-控制板单元;61-主控板;62-接口板;70-连接线;80-扩音器组件;611-散热器;612-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原有的LED直显一体机中,受到主芯片及外围电路尺寸的限制,主控板的最小尺寸一般要大于120mm,并且如果像现有方案一样,将主控板放到下横梁中,那么下横梁的高度至少要大于140mm。这样的产品方案和外形,不仅浪费下横梁的材料,浪费其安装空间,还会对外观形态造成严重影响,从而无法满足LED直显的产品设计需求和用户需求。另外,如果将尺寸最大的主控板部件从下横梁移出,放置到箱体后面的单独的盒子中,虽然可以将下横梁的高度限制在与现有方案一致的范围内,但是主控板盒子放置在箱体后面,会导致一体机无法进行前维护操作,不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且不能在嵌墙安装。同时设置在机体后面的盒子会形成凸包,严重影响机体的外观。因此,现提出一种LED显示一体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其方案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和描述,以一体机竖向使用时的状态为参考,竖向方向为上下方向,面向用户的方向为前,背向用户的方向为后。
图1是本申请的LED显示一体机的前视图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图。图3是LED显示一体机的侧视图。图4是下横梁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施方式的一种LED显示一体机包括多个灯箱模块10、下横梁50以及控制板单元60,其中,多个灯箱模块10沿矩阵分布,并拼接成一个整体,且固定于下横梁50的顶部。下横梁50内设置有安装腔51,控制板单元60设置有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以减小控制板单元60的单个的体积。同时,主控板61安装在某一个灯箱模块10内,接口板62安装在下横梁50内,即下横梁中只需要单独放置接口板,从而能够减小灯箱模块10和下横梁50的高度尺寸和厚度尺寸,并优化灯箱模块10和下横梁50的外观,进而优化LED显示一体机的整体外观。
图5是图4的B处的放大图。图6是LED显示一体机的灯箱模块的示意图。图7是图6的C处的放大图。图8是图6的D处的放大图。图9是图6的E处的放大图。图10是LED显示一体机的灯箱模块的正视图。
如图5至图10所示,灯箱模块10包括壳体20、HUB板30、电源模块40、以及灯板,且壳体20内设置有容置腔21。其中,壳体20用于安装灯板、HUB板30以及电源模块40。同时,也用于安装主控板61。灯板为LED灯板,附图中未标示。HUB板30用于承接LED灯板的排线,以维持LED灯板的稳定。电源模块40为LED显示一体机提供电能,以维持LED显示一体机的运行。
在本实施例中,HUB板30和电源模块40均安装在容置腔21内,并固定在壳体20的背部(即容置腔的后侧壁)上。灯板安装在壳体20上,并封装在容置腔21的前侧,以对安装在容置腔21内的HUB板30和电源模块40进行防护,避免HUB板30和电源模块40受到外部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主控板61也安装在容置腔21内,且主控板61沿竖直方向固定在壳体20的背部,以减小壳体20的厚度。同时,电源模块40也竖直安装在容置腔21内,并与主控板61沿左右方向并列。HUB板30竖直安装在容置腔21内,并位于主控板61和电源模块40的上方,且位于主控板61的前方,以使HUB板30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落于主控板61上,从而使HUB板30和主控板61在前后方向上有部分区域进行堆叠布局,从而减小壳体20的高度和宽度。
如图6所示,壳体20的背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灯板的安装部22,多个安装部22呈矩阵分布。在本实施例中,灯板通过卡接或螺钉连接等方式,连接在安装部22上,以使灯板能够固定在壳体20的背部,并使灯板位于容置腔21内。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0的背部设置多个安装部22,且多个安装部22呈矩阵分布,能够稳固地对灯板进行支撑,并使灯板受力均匀,防止因支撑点过少而造成灯板弯曲变形,进而影响LED显示一体机的显示屏幕的平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主控板61也安装在容置腔21内,因此为了避免主控板61与壳体20上的安装部22产生干涉,主控板61上设置有避让孔612,如图6、图8所示。避让孔612用于穿设安装部2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设置在容置腔21内的HUB板30上,也设置有用于避让安装部22的避让孔,
如图6、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20的背部还设置有加强筋23,加强筋23连接在各个安装部22之间,以增强壳体20背部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安装有主控板61的区域内,加强筋23设置有缺口24,以降低区域的加强筋的高度,在满足壳体20结构强度的前提下,使主控板61更好地贴合在壳体20的背部,降低主控板61在壳体20内占据的体积,从而降低灯箱模块10的厚度尺寸。
参阅图6和图10,主控板61上设置有用于对主芯片进行散热的散热器611,散热器611安装在主控板61的前方。HUB板30设置有用于避让散热器611的第一避让部31以及用于避让电源模块40的第二避让部32,第一避让部31位于主控板61的前方,第二避让部32位于电源模块40的前方。
散热器611用于对主控板61上的主芯片进行散热和降温,防止芯片的温度过高而对主控板61造成损坏。在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611为铝片式散热器。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散热器611也可以设置为散热风扇、液冷散热器等,以满足对主芯片进行散热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铝片式散热器的高度较高,因此为了避免HUB板30与散热器611产生干涉,在HUB板30上设置有第一避让部31,以避开散热器611,防止散热器611与HUB板30产生安装干涉,并避免散热器611产生的热量对HUB板30产生危害。
同时,HUB板30上还设置有用于避让电源模块40的第二避让部32,以防止电源模块40产生的热量影响HUB板30。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下横梁50位于多个灯箱模块10的底部,且下横梁50内设置有安装腔51。在本实施例中,下横梁50还起到支撑和固定多个灯箱模块10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接口板62上设置有USB接口621等插接口,如图5所示。USB接口621用于方便LED显示一体机与其他设备进行连接和数据交换。此外,接口板62安装在安装腔51内,能够方便用户通过接口板62对LED显示一体机进行操作,且满足用户的使用习惯。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接口板62也可以设置在灯箱模块10内,即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分别设置在不同的灯箱模块10内,且接口板62设置在位于LED显示一体机边缘的灯箱模块10内,从而方便用户对接口板62进行操作。如此,亦可以避免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设置成一体化而造成其体积过大,进而影响LED显示一体机整机外观的问题。
参阅图1和图6,LED显示一体机还包括连接线70,连接线70用于连通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以使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之间能够进行数据连通。
如图4所示,下横梁50的顶部设置有接线通孔52,以穿设连接线70。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0上也设置有通孔24,如图6、图9所示。通孔24用于穿设连接线70,使容置腔21和安装腔51能够进行连通。
参阅图1,安装有主控板61的灯箱模块10贴合在下横梁50的顶部,并位于接口板62的上方,以缩短连接在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之间的连接线70的长度,并降低安装难度。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有主控板61的灯箱模块10也可以不贴合在下横梁50的顶部。
参阅图1,LED显示一体机至少还包括扩音器组件80,扩音器组件80安装在安装腔51内。其中,扩音器组件80用于产生声音信号。
综上可知,在本实施例中,将影响LED显示一体机结构外形的控制板单元60分成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并将主控板61和接口板62分别安装在容置腔21和安装腔51内,以降低壳体20和下横梁50的高度尺寸和厚度尺寸,从而使LED显示一体机的厚度更薄,更符合外形设计的潮流。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灯箱模块10的数量25个,且25个灯箱模块10沿矩阵分布相互拼接成一矩形形状的显示屏。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LED显示一体机中的灯箱模块1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如30个、36个、42个等等,并使多灯箱模块10能够拼接成以矩形的显示屏。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
多个灯箱模块,多个所述灯箱模块沿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灯箱模块包括壳体、HUB板、电源模块、以及灯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灯板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前侧;所述HUB板和所述电源模块均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
下横梁,其位于所述多个灯箱模块的底部,所述下横梁内设置有安装腔;以及
控制板单元,其包括主控板、以及接口板;所述主控板安装在所述灯箱模块内;所述接口板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主控板的所述灯箱模块贴合在所述下横梁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接口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竖直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电源模块竖直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与所述主控板沿左右方向并列;所述HUB板竖直安装在所述容置腔内,并位于所述主控板和所述电源模块的上方,且位于所述主控板的前方,以使所述HUB板沿前后方向的投影落于所述主控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用于对主芯片进行散热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主控板的前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HUB板设置有用于避让所述散热器的第一避让部、以及用于避让所述电源模块的第二避让部;所述第一避让部位于所述主控板的前方,所述第二避让部位于所述电源模块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一体机还包括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用于连通所述主控板和所述接口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的顶部设置有接线通孔,以穿设所述连接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背部设置有多个用于安装所述灯板的安装部,多个所述安装部呈矩阵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穿设所述安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显示一体机至少还包括扩音器组件,所述扩音器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CN202320483648.3U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Active CN2199166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3648.3U CN219916612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83648.3U CN219916612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6612U true CN219916612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9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83648.3U Active CN219916612U (zh) 2023-03-14 2023-03-14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66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44545Y (zh) 固定支架及具有该固定支架的电子设备
KR20060031906A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219916612U (zh) 一种led显示一体机
CN205693549U (zh) 开关电源
CN212965937U (zh) 一种具有散热风腔隔离的笔记本电脑
CN210244901U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211405842U (zh) 变频器
CN111083899B (zh) 车载娱乐主机箱及车载娱乐主机
CN217506479U (zh) 用于cpu、gpu的高密度4u服务器
CN207652891U (zh) 一种高散热型多媒体导航主机机箱
CN216852668U (zh) 一种假双面印刷线路板
CN220271701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725083U (zh) 一种模组背板组件及电视机
WO2021124665A1 (ja) ヒートシンク、および電子機器ユニット
CN218728935U (zh) 一种新型散热模组
CN213880683U (zh) 散热组件和机箱
CN219247880U (zh) 一种风电控制系统用接入交换机
CN213365414U (zh) 一种便于散热和防尘的工控机
CN219019296U (zh) 一种新型电源管理终端
CN220983816U (zh) 强散热电脑机箱
CN211509169U (zh) 一种新型数字高清混合矩阵
CN220855583U (zh) 机箱结构
CN220188933U (zh) 一种基于jetson开发板的机箱外壳
CN221009031U (zh) 一种车载电池充放电电源结构
CN217607711U (zh)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