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07711U -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 - Google Patents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607711U CN217607711U CN202221645132.6U CN202221645132U CN217607711U CN 217607711 U CN217607711 U CN 217607711U CN 202221645132 U CN202221645132 U CN 202221645132U CN 217607711 U CN217607711 U CN 2176077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converter
- power
- wall
- rectifier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t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电源输入组件,设于壳体内部,电源输入组件包括整流器;导电组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整流器电连接,导电组件包括接电部,接电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的上方,接电部位于壳体上方的端部,相对于壳体的前壁,靠近于壳体的后壁。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接电部位于壳体的外部的一端靠近后壁,远离前壁,进而在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安装在变频器中时,可以通过接电部和外界的电源连接,外界的电源导线无需再绕到壳体的前壁处,使得变频器中的走线更简,减少导线的投入,降低成本。其中,接电部可以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一种变频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变频器中的功率单元的接电部在功率单元的前面板处,进而在接电时,需要将电路绕到功率单元前面板处,才能够实现对功率单元的接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变频器中功率装置的布局不合理,导致功率装置接电电路复杂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变频器的功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变频器。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安装孔;电源输入组件,设于壳体内部,电源输入组件包括整流器;导电组件,穿设于第一安装孔,和整流器电连接,导电组件包括接电部,接电部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的上方,接电部位于壳体上方的端部,相对于壳体的前壁,靠近于壳体的后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包括壳体、电源输入组件和导电组件,壳体具有顶壁、前壁和后壁,前壁位于顶壁的前方,后壁位于顶壁的后方,电源输入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导电组件的部分位于壳体的内部,并且,导电组件和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以引入外界电源。
具体地,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导电组件通过第一安装孔穿设在壳体上,并且,电源输入组件包括整流器,导电组件包括接电部,导电组件和整流器电连接,导电组件的接电部的部分或全部位于壳体的外部,其中,接电部位于壳体的外部的一端设置在壳体的上方,也就是接电部位于壳体的外部的一端设置在壳体的顶壁的上方,并且,接电部位于壳体的外部的一端,相对于壳体的后壁远离壳体的前壁,也就是,接电部位于壳体的外部的一端靠近后壁,远离前壁,进而在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安装在变频器中时,可以通过接电部和外界的电源连接,外界的电源导线无需再绕到壳体的前壁处,使得变频器中的走线更简,减少导线的投入,降低成本。其中,接电部可以穿设在第一安装孔中。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散热器,整流器设于散热器,壳体包括风道,散热器的至少部分位于风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源输入组件包括整流器和散热器,整流器设置在散热器上,从而散热器可以对整流器进行散热,并且,壳体的内部具有风道,散热器的至少部分设置在风道中,进而气流通过风道的过程中,可以带走散热器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包括:隔板,设于壳体内部,电源输入组件和隔板沿着前壁到后壁的方向并排设置,隔板和散热器在壳体内分隔出风道,前壁设有第一散热口,后壁设置有第二散热口,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对应于散热器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隔板,隔板和电源输入组件沿着前壁到后壁的方向并排设置,也就是,隔板和电源输入装置立设在壳体的内部,隔板和电源输入装置中的一个靠近前壁,另一个靠近后壁,以及,前壁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口,后壁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口,进而第一散热口、风道、第二散热口依次连通。
并且,第一散热口和第二散热口都对应于散热器设置,进而在气流通过第一散热口、风道和第二散热口时,可以快速地带走散热器上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导电组件还包括:第一转接部,第一转接部的一端和整流器电连接;熔断器,熔断器的一端和第一转接部的另一端电连接,熔断器的另一端和接电部电连接,熔断器位于风道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电组件还包括和接电部相连接的熔断器,以及和熔断器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进而通过熔断器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进行保护,其中,第一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整流器,另一端连接熔断器,熔断器的另一端和接电部电连接,从而提升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保护。
并且,熔断器位于风道的内部,降低其他部件对熔断器的干扰,并且,风道的内部部件较少,降低熔断器的安装难度,以及,熔断器被保护在壳体的内部,降低外部对熔断器的破坏的可能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整流器包括:整流主体;第二转接部,设于整流主体,第二转接部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散热器的上方;其中,第二转接部的数量为多个,由前壁到后壁的方向,多个第二转接部的高度依次降低;第一转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和第二转接部一一对应的电连接;熔断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熔断器和第一转接部一一对应的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整流器包括整流主体和第二转接部,第二转接部连接在整流主体上,导电组件和第二转接部相连接,并且,第二转接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散热器的上方,进而便于导电组件和整流器的连接,使得导电组件和整流器的连接更简洁。
第二转接部和第一转接部的数量均为多个,从而实现多项供电,并且,多个第二转接部由后壁到前壁的方向,高度依次增加,进而多个第一转接部由顶壁到底壁的方向依次排布,从而使得多个第二转接部和多个第一转接部不相交,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并且,熔断器的数量也是多个,一个熔断器设置在一个第一转接部上。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接电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接电部位于壳体外部的端部,沿着壳体的第一侧壁到壳体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相间隔的并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导电组件还包括和接电部相连接的熔断器,以及和熔断器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进而通过熔断器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进行保护,其中,第一转接部的一端连接整流器,另一端连接熔断器,熔断器的另一端和接电部电连接,从而提升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保护。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设于散热器,位于整流器的下方,和整流器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散热器上的功率半导体器件,功率半导体和整流器设置在散热器的同一面,从而通过散热器对功率半导体器件和整流器散热,并且,整流器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连接,实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正常运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第三转接部,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连接,并穿出前壁。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连接第三转接部,第三转接部穿出前壁,形成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输出部,并将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接电部和输出部分开,从而便于变频器的内部的走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电容组件,设于壳体内部,位于隔板背离风道一侧,并和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电容组件,电容组件和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例如:电容组件和功率半导体器件并联的和整流器相连接,从而实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正常功能,并且,电容组件设置在隔板背离风道的一侧,从而使得风道畅通,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布局更合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控制组件,设于壳体内部,位于电源输入组件背离风道一侧,和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和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例如:控制组件和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连接,从而实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正常功能,并且,控制组件设置在电源输入组件背离风道的一侧,从而使得风道畅通,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布局更合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控制组件和电容组件沿着前壁到后壁的方向并排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控制组件和电容组件并排设置,控制组件和电容组件沿着壳体的前壁到壳体的后壁的方向分布,进而使得控制装置、电源输入组件和电容组件分列在壳体内部的不同部分,从而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布局更合理,易于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装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接触器组件,设于壳体内部,位于电源输入组件背离风道一侧,并和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
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的接触器组件,接触器组件和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并且,接触器组件设置在电源输入组件背离风道的一侧,从而使得风道畅通,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布局更合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定位件,设于后壁,后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定位件设于第二安装孔。
在该技术方案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壳体的后壁上的定位件,进而可以通过定位件,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对接电部进行定位,从而便于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外界电源的连接,提升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安装精度,降低装配难度。
在壳体的后壁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定位件插设在第二安装孔中,进而降低壳体的加工难度,节省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变频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变频器,因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因此,具有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提出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源输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源输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源输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源输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电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18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10壳体,112顶壁,1122第一安装孔,114底壁,116前壁,118后壁,1182第二安装孔,120电源输入组件,122整流器,1222整流主体,1224第二转接部,124散热器,126功率半导体器件,128第三转接部,130导电组件,132接电部,134第一转接部,136熔断器,140隔板,142风道,146第一散热口,148第二散热口,150电容组件,152电容元件,154电容支撑件,156第四转接部,160控制组件,170接触器组件,180定位件,192第一侧壁,194第二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18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和变频器。其中,在图1至图18中,U表示上方,D表示下方,F表示前方,B表示后方,L表示左方,R表示右方。
如图1至图8和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安装在变频器中,具体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和设置在壳体110内的电源输入组件120,并且,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穿设在壳体110的导电组件130,导电组件130的一端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另一端用于和外界电源电连接,并且导电组件130的一部分在壳体110的外部,一部分在壳体110的内部。
其中,壳体110包括顶壁112、前壁116和后壁118,前壁116设置在顶壁112的前方,后壁118设置在顶壁112的后方,并且,顶壁1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22,导电组件130穿设在第一安装孔1122中,进而部分导电组件130位于顶壁112的上方,还有部分导电组件130位于顶壁112的下方。
并且,导电组件130包括接电部132,接电部132用于与外界电源电连接,接电部132的至少部分位于顶壁112的上方,也就是接电部132可以全部位于顶壁112的上方,或者接电部132的部分可以位于顶壁112的上方,并且,由前壁116到后壁118的方向上,接电部132暴露在壳体110的外部的端部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小于接电部132暴露在壳体110的外部的端部和前壁116之间的距离。
以及,电源输入组件120包括整流器122,导电组件130和整流器122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包括壳体110、电源输入组件120和导电组件130,壳体110具有顶壁112、前壁116和后壁118,前壁116位于顶壁112的前方,后壁118位于顶壁112的后方,电源输入组件120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导电组件130的部分位于壳体110的内部,并且,导电组件13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以引入外界电源。
具体地,顶壁112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122,导电组件130通过第一安装孔1122穿设在壳体110上,并且,电源输入组件120包括整流器122,导电组件130包括接电部132,导电组件130和整流器122电连接,导电组件130的接电部132的部分或全部位于壳体110的外部,其中,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的外部的端部设置在壳体110的上方,也就是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的外部的端部设置在壳体110的顶壁112的上方,并且,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的外部的端部,相对于壳体110的后壁118远离壳体110的前壁116,也就是,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的外部的端部靠近后壁118,远离前壁116,进而在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安装在变频器中时,可以通过接电部132和外界的电源连接,外界的电源导线无需再绕到壳体110的前壁116处,使得变频器中的走线更简洁,减少导线的投入,降低成本。其中,接电部132可以穿设在第一安装孔1122中。
其中,变频器的进线位置通常位于变频器的顶部或后方,进而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接电部132设置在壳体110的顶壁112上方,并且靠近后壁118的位置,便于变频器上电路的布置,无需绕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壳体110的前壁116处。
并且,整流器122为整流桥。
其中,接电部132位于顶壁112上方的部分可以和顶壁112通过螺钉和绝缘件等部件连接。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源输入组件120包括整流器122和散热器124,整流器122设置在散热器124的一侧,壳体110的内部还形成有风道142,散热器124的至少部分设置在风道142中。
在该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组件120包括整流器122和散热器124,整流器122设置在散热器124上,从而散热器124可以对整流器122进行散热,并且,壳体110的内部具有风道142,散热器124的至少部分设置在风道142中,进而气流通过风道142的过程中,可以带走散热器124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散热器124的一侧具有翅片,整流器122设置在散热器124翅片的背侧,翅片设置在壳体110的风道142中,进而气流在风道142中流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翅片,从而带走散热器124上的热量,达到对整流器122降温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组件120包括整流器122和散热器124,整流器122设置在散热器124翅片的背侧,从而散热器124可以对整流器122进行散热,并且,壳体110的内部具有风道142,散热器124的翅片的至少部分设置在风道142中,进而气流通过风道142的过程中,可以带走翅片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
如图3、图4、图6和图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的隔板140,电源输入组件120和隔板140并排设置,并且,两者沿着前壁116到后壁118的方向分布,其中,隔板140和散热器124在壳体110的内部形成风道142,前壁116上设置第一散热口146,第一散热口146和风道142相连通,后壁118上设置第二散热口148,第二散热口148和风道142相连通,并且,第一散热口146和第二散热口148都是对应于散热器124设置的。
在该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的隔板140,隔板14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沿着前壁116到后壁118的方向并排设置,也就是,隔板140和电源输入装置立设在壳体110的内部,隔板140和电源输入装置中的一个靠近前壁116,另一个靠近后壁118,以及,前壁116上开设有第一散热口146,后壁118上开设有第二散热口148,进而第一散热口146、风道142、第二散热口148依次连通。
并且,第一散热口146和第二散热口148都对应于散热器124设置,进而在气流通过第一散热口146、风道142和第二散热口148时,可以快速地带走散热器124上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
具体地,散热器124的翅片的背侧和隔板140分隔壳体110的内部,其中,散热器124和隔板140立设在壳体110中。也就是散热器124靠近前壁116或者散热器124和前壁116相抵,进而前壁116上的第一散热口146直对散热器124的翅片,散热器124的顶部靠近顶壁112或者散热器124的顶部和顶壁112相抵,散热器124的底部靠近底壁114或者散热器124的底部和底壁114相抵。或者散热器124靠近后壁118或者散热器124和后壁118相抵,进而后壁118上的第二散热口148直对散热器124的翅片,散热器124的顶部靠近顶壁112或者散热器124的顶部和顶壁112相抵,散热器124的底部靠近底壁114或者散热器124的底部和底壁114相抵。
并且,隔板140和顶壁112以及底壁114相抵或连接,若散热器124靠近前壁116或者散热器124和前壁116相抵,则隔板140和后壁118相抵或和后壁118相连接,若散热器124靠近后壁118或者散热器124和后壁118相抵,则隔板140和前臂相抵或和前臂相连接。
其中,壳体110还包括第一侧壁192和第二侧壁194,第一侧壁192和第二侧壁194相对,分别设置在顶壁112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其中,第一侧可以是左方,第二侧可以是右方。
隔板140和第一侧壁192以及第二侧壁194大致平行的设置,电源输入组件120和第一侧壁192以及第二侧壁194大致平行的设置。
进一步地,壳体110还包括安装部,安装部和隔板140并排设置,电源输入组件120安装在安装部上。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导电组件130包括接电部132、第一转接部134和熔断器136,接电部132和第一转接部134通过熔断器136电连接,熔断器136的一端和第一转接部134电连接,熔断器136的另一端和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内部的部分电连接,整流器122与第一转接部134电连接。
其中,第一转接部134可以是条状结构。
在该实施例中,导电组件130还包括和接电部132相连接的熔断器136,以及和熔断器136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进而通过熔断器136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进行保护,其中,第一转接部134的一端连接整流器122,另一端连接熔断器136,熔断器136的另一端和接电部132电连接,从而提升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保护。
并且,熔断器136位于风道142的内部,降低其他部件对熔断器136的干扰,并且,风道142的内部部件较少,降低熔断器136的安装难度,以及,熔断器136被保护在壳体110的内部,降低外部对熔断器136的破坏的可能性。
具体地,第一转接部134为第一铜排,接电部132为接电铜排,导电组件130包括接电铜排、第一铜排和熔断器136,接电铜排穿设在壳体110的第一安装孔1122内,接电铜排和第一铜排通过熔断器136电连接,整流器122与第一铜排电连接,其中,熔断器136位于壳体110的内部。
如图4、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整流器122包括整流主体1222和第二转接部1224,第二转接部1224和整流主体1222相连接。
具体地,第二转接部1224的至少部分位于散热器124的上方。
在该实施例中,整流器122包括整流主体1222和第二转接部1224,第二转接部1224连接在整流主体1222上,导电组件130和第二转接部1224相连接,并且,第二转接部1224的至少部分位于散热器124的上方,进而便于导电组件130和整流器122的连接,使得导电组件130和整流器122的连接更简洁。
具体地,第一转接部134和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也就是,第一转接部134的一端和第二转接部1224的一端电连接,第一转接部134的另一端和熔断器136电连接。
其中,第二转接部1224为第二铜排,整流器122包括整流主体1222和第二铜排,第二铜排和整流主体1222相连接。
具体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电连接,也就是,第二铜排和第一铜排的一端电连接,第一铜排的另一端和熔断器136的一端电连接,熔断器136的另一端和接电部132电连接。
如图1至图1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第二转接部1224的数量为多个,由前壁116到后壁118的方向,多个第二转接部1224的高度依次降低,第一转接部134的数量为多个,和第二转接部1224一一对应的电连接。
具体地,多个第二转接部1224中最靠近前壁116的一个高度最高,距离前壁116最远的一个高度最低。多个第一转接部134沿着从顶壁112到底壁114的方向间隔设置。
以具有三个第二转接部1224和三个第一转接部134为例进行说明。靠近前壁116的第二转接部1224最高,中间的第二转接部1224次之,距离前壁116最远的第二转接部1224最低,和靠近前壁116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距离顶壁112最近,和中间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距离顶壁112的距离,大于和靠近前壁116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和顶壁112的距离,和距离前壁116最远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和顶壁112的距离,大于和中间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距离顶壁112的距离。
并且,距离顶壁112最近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间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中间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顶壁112最远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
熔断器136和第一转接部134一一对应地安装连接。
如图1、图2、图3、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接电部13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端部,沿着壳体110的第一侧壁192到壳体110的第二侧壁194的方向相间隔的并排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接电部132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端部沿着壳体110的第一侧壁192到壳体110的第二侧壁194的方向相间隔的设置,并且,多个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端部并排设置,从而接电部132位于壳体110外部的端部在同一排上,易于和外部的导线相连接,降低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和外界电源的接线难度。
第二转接部1224和第一转接部134的数量均为多个,从而实现多项供电,并且,多个第二转接部1224由后壁118到前壁116的方向,高度依次增加,进而多个第一转接部134由顶壁112到底壁114的方向依次排布,从而使得多个第二转接部1224和多个第一转接部134不相交,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以具有三个第二转接部1224、三个第一转接部134和三个接电部132为例进行说明。靠近前壁116的第二转接部1224最高,中间的第二转接部1224次之,距离前壁116最远的第二转接部1224最低,和靠近前壁116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距离顶壁112最近,和中间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距离顶壁112的距离,大于和靠近前壁116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和顶壁112的距离,和距离前壁116最远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和顶壁112的距离,大于和中间的第二转接部1224电连接的第一转接部134距离顶壁112的距离。
并且,距离顶壁112最近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大于中间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中间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顶壁112最远的第一转接部134和后壁118之间的距离。
在第一转接部134朝向后壁118的一侧电连接熔断器136,接电部132和熔断器136电连接,并向着顶壁112的方向延伸,穿过第一安装孔1122。第一安装孔1122可以和接电部132对应的设置为多个,一个接电部132穿设在第一安装孔1122中,还可以是多个和第一转接部134穿设在同一个第一安装孔1122中。
接电部132在穿过第一安装孔1122后,距离后壁118最近的一个接电部132向着第一侧壁192折弯,之后再向后壁118折弯,中间的接电部132向着第一侧壁192折弯,之后再向后壁118折弯,并且,中间的接电部132和第一侧壁192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后壁118最近的一个接电部132和第一侧壁192之间的距离,距离后壁118最远的接电部132向着第一侧壁192折弯,之后再向后壁118折弯,并且,距离后壁118最远的接电部132和第一侧壁192之间的距离,小于距离中间的接电部132和第一侧壁192之间的距离。
以及,三个接电部132在同一排的位置向着背离顶壁112的方向翘起,从而便于接电部132和外部电源的电连接。接电部132翘起的部分上设置有通孔,以便于电路的连接固定。
具体地,接电部132在向着第一侧壁192折弯呈大致90度,并和顶壁112大致平行地延伸,之后向着后壁118折弯大致90度,同样和顶壁112大致平行地延伸,进而接电部132折弯的形状大致成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
从而三个接电部132的末端在沿着第一侧壁192到第二侧壁194的方向上并排排列。
如图9、图10、图11和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电源输入组件120包括整流器122、功率半导体器件126和散热器124,整流器122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都设置在散热器124一侧上。
并且,整流器122位于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的上方,且整流器122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流的传输。
进一步地,散热器124的一侧具有翅片,整流器122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设置在散热器124翅片的背侧,翅片设置在壳体110的风道142中,进而气流在风道142中流动的过程中,会通过翅片,从而带走散热器124上的热量,达到对整流器122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降温的作用。
在该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组件120包括整流器122、功率半导体器件126和散热器124,整流器122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设置在散热器124翅片的背侧,从而散热器124可以对整流器122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进行散热,并且,壳体110的内部具有风道142,散热器124的翅片的至少部分设置在风道142中,进而气流通过风道142的过程中,可以带走翅片的热量,提升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电源输入组件120还包括: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电连接的第三转接部128,第三转接部128穿出前壁116。
在该实施例中,电源输入组件120还包括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电连接第三转接部128,第三转接部128穿出前壁116,形成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输出部,并将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接电部132和输出部分开,从而便于变频器的内部的走线。
具体地,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功率半导体器件126沿着顶壁112到底壁114的方向排布,两个第三转接部128分别和两个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电连接,并且,两个第三转接部128穿设在前壁116上,以供其他部件取电。
其中,第三转接部128为第三铜排,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功率半导体器件126沿着顶壁112到底壁114的方向排布,两个第三铜排分别和两个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电连接,并穿设在前壁116上,以供其他部件取电。
并且,功率半导体器件126为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如图1、图2、图5、图13、图14、图15和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的电容组件150,电容组件150设置在隔板140背离风道142一侧,并且电容组件15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部的电容组件150,电容组件15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例如:电容组件150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并联的和整流器122相连接,从而实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正常功能,并且,电容组件150设置在隔板140背离风道142的一侧,从而使得风道142畅通,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布局更合理。
具体地,电容组件150和隔板140沿着第一侧壁192到第二侧壁194的方向并排的设置。
进一步地,电容组件150包括电容元件152、电容支撑件154和第四转接部156,其中,电容元件152安装在电容支撑件154上,并通过第四转接部156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
具体地,电容元件1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容元件152安装在电容支撑件154上,并且,通过螺钉实现电容元件152和电容支撑件154的固定,可以是螺钉穿过电容支撑件154和电容元件152的底部相螺接,第四转接部156将多个电容并联的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
其中,第四转接部156为第四铜排,电容元件15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电容元件152安装在电容支撑件154上,并且,通过螺钉实现电容元件152和电容支撑件154的固定,可以是螺钉穿过电容支撑件154和电容元件152的底部相螺接,第四铜排将多个电容并联的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部的控制组件160,控制组件160设置在电源输入组件120背离风道142一侧,并且,控制组件16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部的控制组件160,控制组件16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例如:控制组件160和功率半导体器件126电连接,从而实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正常功能,并且,控制组件160设置在电源输入组件120背离风道142的一侧,从而使得风道142畅通,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布局更合理。
具体地,控制组件16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沿着第一侧壁192到第二侧壁194的方向并排的设置。
控制组件160包括电路板和控制器等。
如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控制组件160和电容组件150沿着前壁116到后壁118的方向并排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60和电容组件150并排设置,控制组件160和电容组件150沿着壳体110的前壁116到壳体110的后壁118的方向分布,进而使得控制装置、电源输入组件120和电容组件150分列在壳体110内部的不同部分,从而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布局更合理,易于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装配。
具体地,隔板14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立设在壳体110的内部,并且,位于第一侧壁192和第二侧壁194之间。风道142位于隔板14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以及第二侧壁194之间,电容组件150和控制器组件位于隔板14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以及第一侧壁192之间。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内部的接触器组件170,接触器组件170设置在电源输入组件120背离风道142的一侧,并且,接触器组件17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的内部的接触器组件170,接触器组件170和电源输入组件120电连接,并且,接触器组件170设置在电源输入组件120背离风道142的一侧,从而使得风道142畅通,使得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布局更合理。
具体地,接触器组件170可以设置在控制组件160的下方,或者和控制组件160并排设置。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时中,进一步地,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上的定位件180,其中,定位件180设置在后壁118。
在该实施例中,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10的后壁118上的定位件180,进而可以通过定位件180,对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进行定位,从而能够对接电部132进行定位,从而便于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和外界电源的连接,提升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安装精度,降低装配难度。
具体地,定位件18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件180设置在后壁118上。并且,多个定位件18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三个定位件180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布。
其中,定位件180为定位柱。
如图4、图5、图6和图17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在后壁118上设置第二安装孔1182,定位件180穿设在第二安装孔1182内。
在该实施例中,在壳体110的后壁118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182,定位件180插设在第二安装孔1182中,进而降低壳体110的加工难度,节省成本。
具体地,定位件180的数量为多个,第二安装孔1182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定位件18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三个定位件180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布,第二安装孔1182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三个第二安装孔1182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布。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频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频器,因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因此,具有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陈述。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顶壁设置有第一安装孔;
电源输入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输入组件包括整流器;
导电组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整流器电连接,所述导电组件包括接电部,所述接电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所述接电部位于所述壳体上方的端部,相对于所述壳体的前壁,靠近于所述壳体的后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
散热器,所述整流器设于所述散热器,所述壳体包括风道,所述散热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风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电源输入组件和所述隔板沿着所述前壁到所述后壁的方向并排设置,所述隔板和所述散热器在所述壳体内分隔出所述风道,所述前壁设有第一散热口,所述后壁设置有第二散热口,所述第一散热口和所述第二散热口对应于所述散热器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
第一转接部,所述第一转接部的一端和所述整流器电连接;
熔断器,所述熔断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转接部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熔断器的另一端和所述接电部电连接,所述熔断器位于所述风道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包括:
整流主体;
第二转接部,设于所述整流主体,所述第二转接部的至少部分延伸到所述散热器的上方;
其中,所述第二转接部的数量为多个,由所述前壁到所述后壁的方向,多个所述第二转接部的高度依次降低;所述第一转接部的数量为多个,和所述第二转接部一一对应的电连接;所述熔断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熔断器和所述第一转接部一一对应的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电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接电部位于所述壳体外部的端部,沿着所述壳体的第一侧壁到所述壳体的第二侧壁的方向相间隔的并排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
功率半导体器件,设于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整流器的下方,和所述整流器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输入组件还包括:
第三转接部,和所述功率半导体器件电连接,并穿出所述前壁。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容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隔板背离所述风道一侧,并和所述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电源输入组件背离所述风道一侧,和所述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触器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部,位于所述电源输入组件背离所述风道一侧,并和所述电源输入组件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定位件,设于所述后壁,所述后壁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第二安装孔。
13.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频器的功率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45132.6U CN217607711U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645132.6U CN217607711U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607711U true CN217607711U (zh) | 2022-10-18 |
Family
ID=83589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645132.6U Active CN217607711U (zh) | 2022-06-29 | 2022-06-29 |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607711U (zh) |
-
2022
- 2022-06-29 CN CN202221645132.6U patent/CN2176077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701933B (zh) | 一种逆变装置 | |
CN112152475B (zh) | 逆变装置 | |
JP5704760B2 (ja) | 急速充電器 | |
CN209283106U (zh) | 电源控制器 | |
CN217607711U (zh) | 变频器的功率装置和变频器 | |
CN219087025U (zh) | 一种大功率伺服驱动器 | |
CN215872320U (zh) | 安装板组件、电控盒和空调器 | |
CN217240571U (zh) | 变频器功率单元 | |
CN111836121A (zh) | 一种板卡连接架构及具有该架构的通信设备 | |
JPH05260763A (ja) | 板金構造のインバータ装置 | |
CN210898843U (zh) | 滚筒洗衣机的电机系统和滚筒洗衣机 | |
CN210608899U (zh) | 变流器功率单元 | |
CN211127537U (zh) | 一种带新型复合母排结构的功率模块 | |
JP2013085399A (ja) | 急速充電器 | |
CN219042343U (zh) |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电盒组件 | |
CN220067196U (zh) | 壳体装置、储能变流装置及储能逆变组合设备 | |
CN113099645B (zh) | 一种交流稳压器的开关装置 | |
CN219107123U (zh) | 一种高功率密度的ups模块 | |
CN209963592U (zh) | 一种可快速安装的配电箱 | |
CN112152476A (zh) | 一种逆变装置 | |
CN213754289U (zh) | 储能变换器集成装置 | |
CN214626776U (zh) | 矿用功率模块 | |
CN219181957U (zh) | 一种中央计算平台的硬件结构及车辆 | |
CN221162346U (zh) | 一种功率分配单元及群充电系统 | |
CN220545363U (zh) | 模块化散热安装架及储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