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4122U -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4122U
CN219914122U CN202321377985.0U CN202321377985U CN219914122U CN 219914122 U CN219914122 U CN 219914122U CN 202321377985 U CN202321377985 U CN 202321377985U CN 219914122 U CN219914122 U CN 2199141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
cutting notch
heat exchanger
width direction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79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夫峰
于海峰
唐华
李成恩
裴虎
苏明泽
郑永煜
李日新
孙晓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79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41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41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41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翅片为矩形,翅片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具有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二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翅片,从而减少翅片四个拐角处的面积,保证了翅片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换热器中,换热管为多排结构,对于有些小型的空调而言,多排换热管结构的换热器中的换热管利用率低,且多排换热管结构的制造成本高,但在有限的空间中,设置单排换热管结构又无法满足性能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换热器的翅片,所述换热器的翅片可以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包括上述的翅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换热器组件,包括上述的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所述翅片为矩形,所述翅片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具有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通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二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1,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1,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2,且满足:1/4≤L1/(L11+L12)≤3/4;和/或,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2,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1/4≤L2/(L11+L21)≤3/4;和/或,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1,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2,且满足:L1=L2;和/或,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2,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1,且满足:L31=L32;和/或,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2,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1,且满足:L41=L4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上具有用于换热管穿过的多个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多个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上呈一排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贯穿孔之间的距离为P,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2,且满足:1/4≤L42/P≤7/4;和/或,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2,且满足:1/4≤L32/P≤7/4;和/或,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1,且满足:1/4≤L41/P≤7/4;和/或,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1,且满足:1/4≤L31/P≤7/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中的至少一个的轮廓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二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二直线段在翅片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二直线段沿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直线段的远离第二倾斜段的一端与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第二倾斜段的远离第二直线段的一端朝向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一倾斜段的远离第二倾斜段的一端朝向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一直线段沿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直线段的远离第一倾斜段的一端与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中的至少一个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直线段、第三倾斜段和第四直线段,第三直线段、第三倾斜段在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第三直线段沿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直线段的远离第三倾斜段的一端与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第三倾斜段的远离第三直线段的一端朝向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四直线段沿翅片宽度方向延伸,第四直线段的远离第三倾斜段的一端与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包括:翅片本体;翻边,所述翅片本体沿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翻边,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一端与所述翅片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翻边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翅片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翻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的远离所述翅片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翅片本体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翻边沿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A1,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1/(L21+L22)≤0.1;和/或,所述第一翻边沿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A3,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3/(L21+L22)≤0.1;和/或,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之间的角度为B,且满足:100°≤B≤16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开的桥片,所述桥片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桥片与所述翅片本体宽度方向的最小距离为A2,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2/(L21+L22)≤0.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翅片上具有朝向所述翅片厚度方向一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为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的翅片,所述翅片为间隔开的多个;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每个所述翅片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设置上述的翅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二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器依次拼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通过设置上述的换热器,设置上述的翅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二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的上端和所述中换热器的上端拼接,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所述后换热器和所述中换热器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所述前换热器的上端和所述中换热器的下端拼接,所述前换热器的下端向下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通过设置上述的换热器组件,设置上述的换热器,设置上述的翅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二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和第三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位于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的侧视图,其中,翅片上设有桥片;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的截面图,其中,翅片上设有凸出部,且翅片未完全显示;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翅片的俯视图,其中,表示的换热器翅片的各尺寸标注;
图7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8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3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0、空调室内机;
100、换热器组件;
10、翅片;
1、第一裁切缺口;11、第一直线段;12、第一倾斜段;13、第二倾斜段;14、第二直线段;
2、第二裁切缺口;21、第三直线段;22、第三倾斜段;23、第四直线段;
3、第三裁切缺口;31、第五直线段;32、第四倾斜段;33、第六直线段;
4、第四裁切缺口;41、第七直线段;42、第五倾斜段;43、第八直线段;
5、贯穿孔;
6、翅片本体;
7、翻边;71、第一翻边;72、第二翻边;
8、桥片;81、第一段;82、第二段;83、第三段;
9、凸出部;91、第四段;92、第五段;
20、换热器;201前换热器;202、中换热器;203、后换热器;204、第二换热器;200、壳体;300、进风口;400、出风口;500、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10。
如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10,翅片10为矩形,翅片10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具有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翅片10为矩形是指翅片10的整体轮廓基本为矩形,例如在不考虑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时基本为矩形。
具体地,参考图3、图7和图8,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分别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
可以理解的是,为避免换热器20在安装时,翅片10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通常采用减少翅片的长度来实现,同时增加换热器中沿翅片宽度方向的换热管的排数来保证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但增加换热器中沿翅片宽度方向的换热管的排数,容易导致换热管利用率不高,造成浪费,且成本高。
由此,通过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的设置,可以减少翅片10四个拐角处的面积,从而减小了翅片10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1000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10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20中沿翅片10长度方向的换热管有足够的数量保证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翅片10,通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分别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10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10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1000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10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之间具有沿翅片10宽度方向延伸的翅片10边缘,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之间具有沿翅片10宽度方向延伸的翅片10边缘,可以通过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以及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之间的翅片10边缘实现相邻的换热器20之间的翅片10连接,同时保证了翅片10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之间的间隔段沿翅片10宽度方向延伸,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之间的间隔段沿翅片10宽度方向延伸。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之间具有沿翅片10长度方向延伸的翅片10边缘,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之间具有沿翅片10长度方向延伸的翅片10边缘,由此,可以减小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的裁切缺口面积,从而保证了翅片10的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1,第一裁切缺口1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1,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2,且满足:1/4≤L1/(L11+L12)≤3/4,如L1/(L11+L12)可以为1/4、1/2、3/8或3/4等。
可以理解的是,若L1/(L11+L12)>3/4,会使得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对应的拐角处面积过大,易造成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从而不利于保证翅片10的长度,若L1/(L11+L12)<1/4,易造成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过小,从而使得相邻的换热器20之间的翅片10的连接面积减小,不利于相邻的换热器20之间的翅片10的连接。由此,1/4≤L1/(L11+L12)≤3/4,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长度,保证换热管数量,从而保证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也有利于相邻的换热器20之间的翅片10的连接,同时可以减小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安装干扰。
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2,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1/4≤L2/(L11+L21)≤3/4,如L2/(L11+L21)可以为1/4、1/2、3/8或3/4等。
若L2/(L11+L21)>3/4,会使得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对应的拐角处面积过大,易造成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从而不利于保证翅片10的长度,若L2/(L11+L21)<1/4,易造成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过小,从而使得相邻的换热器20之间的翅片10的连接面积减小,不利于相邻的换热器20之间的翅片10的连接。由此,1/4≤L2/(L11+L21)≤3/4,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长度,保证换热管数量,从而保证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也有利于相邻的换热器20之间的翅片10的连接,同时可以减小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安装干扰。
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1,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2,且满足:L1=L2。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2,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1,且满足:L31=L32,第一裁切缺口1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2,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1,且满足:L41=L42。由此,使得翅片10更加的对称,结构更加简单,便于生产制造。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翅片10上具有用于换热管穿过的多个贯穿孔5,多个贯穿孔5沿翅片10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多个贯穿孔5在翅片10的宽度方向上呈一排设置。由此,使得换热管为单排设置,不仅简化了翅片10的结构,也减少了换热管的设置,从而减小了成本。
多个贯穿孔5可以使得多个换热管穿过,提高了换热效率。例如在图3所示的示例中,贯穿孔5为6个,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贯穿孔5可以为更多个,如7个、8个、9个或10个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6所示,相邻两个贯穿孔5之间的距离为P,第一裁切缺口1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2,且满足:1/4≤L42/P≤7/4,L42/P可以为1/4、1/2、1或7/4等。
若L42/P<1/4,会使得第一裁切缺口1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短,从而使得翅片10此处的拐角处的面积过大,易造成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的安装干扰,从而不利于保证翅片10的长度,换热管数量下降,从而影响换热效率。若L42/P>7/4,会使得第一裁切缺口1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长,易导致翅片10上设置贯穿孔5的空间减小,导致无法安装换热管。
由此,1/4≤L42/P≤7/4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长度,保证换热管数量,从而保证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换热管的安装穿设。
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2,且满足:1/4≤L32/P≤7/4,L32/P可以为1/4、1/2、1或7/4等。
若L32/P<1/4,会使得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短,从而使得翅片10此处的拐角处的面积过大,易造成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的安装干扰,从而不利于保证翅片10的长度,换热管数量下降,从而影响换热效率。若L32/P>7/4,会使得第二裁切缺口2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长,易导致翅片10上设置贯穿孔5的空间减小,导致无法安装换热管。
由此,1/4≤L32/P≤7/4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长度,保证换热管数量,从而保证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换热管的安装穿设。
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1,且满足:1/4≤L41/P≤7/4,L41/P可以为1/4、1/2、1或7/4等。
若L41/P<1/4,会使得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短,从而使得翅片10此处的拐角处的面积过大,易造成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的安装干扰,从而不利于保证翅片10的长度,换热管数量下降,从而影响换热效率。若L41/P>7/4,会使得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长,易导致翅片10上设置贯穿孔5的空间减小,导致无法安装换热管。
由此,1/4≤L41/P≤7/4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长度,保证换热管数量,从而保证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换热管的安装穿设。
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1,且满足:1/4≤L31/P≤7/4,L31/P可以为1/4、1/2、1或7/4等。
若L31/P<1/4,会使得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短,从而使得翅片10此处的拐角处的面积过大,易造成翅片10和空调室内机1000内壁之间的安装干扰,从而不利于保证翅片10的长度,换热管数量下降,从而影响换热效率。若L31/P>7/4,会使得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长度方向的长度过长,易导致翅片10上设置贯穿孔5的空间减小,导致无法安装换热管。
由此,1/4≤L31/P≤7/4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长度,保证换热管数量,从而保证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同时也有利于换热管的安装穿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的两个、三个或四个)的轮廓包括第一直线段11、第一倾斜段12、第二倾斜段13和第二直线段14。第一倾斜段12、第二倾斜段13和第二直线段14在翅片1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第二直线段14沿翅片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直线段14的远离第二倾斜段13的一端与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第二倾斜段13的远离第二直线段14的一端朝向翅片10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一倾斜段12的远离第二倾斜段13的一端朝向翅片10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一直线段11沿翅片10的宽度方向延伸,第一直线段11的远离第一倾斜段12的一端与翅片10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合理布置翅片10裁切缺口的外轮廓,有利于使裁切缺口的形状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安装空间相匹配,便于在安装时增大换热器20相互之间的角度,也能避免两个翅片10相互拼接后其中一个翅片10与安装在另一个翅片10上的换热管产生干涉。同时,在保证换热性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了翅片10的用料并保证换热管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例如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裁切缺口1的内壁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直线段11、第一倾斜段12、第二倾斜段13和第二直线段14。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的两个、三个或四个)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直线段21、第三倾斜段22和第四直线段23,第三直线段21、第三倾斜段22在翅片1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第三直线段21沿翅片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直线段21的远离第三倾斜段22的一端与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第三倾斜段22的远离第三直线段21的一端朝向翅片10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四直线段23沿翅片10宽度方向延伸,第四直线段23的远离第三倾斜段22的一端与翅片10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例如在图8所示的示例中,第二裁切缺口2的内壁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直线段21、第三倾斜段22和第四直线段23。
另外,如图7所示,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的两个、三个或四个)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直线段31、第四倾斜段32和第六直线段33,第四倾斜段32和第六直线段33在翅片1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第六直线段33沿翅片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六直线段33的远离第四倾斜段32的一端与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第四倾斜段32的远离第六直线段33的一端朝向翅片10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五直线段31沿翅片10宽度方向延伸,第五直线段31的远离第四倾斜段32的一端与翅片10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例如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第三裁切缺口3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五直线段31、第四倾斜段32和第六直线段33。
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中的至少一个(可以是其中的一个,也可以是其中的两个、三个或四个)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直线段41、第五倾斜段42和第八直线段43,第七直线段41、第五倾斜段42在翅片10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第七直线段41沿翅片10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七直线段41的远离第五倾斜段42的一端与翅片10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第五倾斜段42的远离第七直线段41的一端朝向翅片10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八直线段43沿翅片10宽度方向延伸,第八直线段43的远离第五倾斜段42的一端与翅片10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例如在图7所示的示例中,第四裁切缺口4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七直线段41、第五倾斜段42和第八直线段43。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合理布置翅片10裁切缺口的外轮廓,有利于使裁切缺口的形状与空调室内机1000的安装空间相匹配,便于在安装时增大换热器20相互之间的角度,也能避免两个翅片10相互拼接后其中一个翅片10与安装在另一个翅片10上的换热管产生干涉。同时,在保证换热性能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了翅片10的用料并保证换热管的数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翅片10包括翅片本体6和翻边7,翅片本体6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翻边7,翻边7包括第一翻边71和第二翻边72,第一翻边71的一端与翅片本体6连接,第一翻边71的另一端朝向翅片本体6厚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第二翻边72的一端与第一翻边71的远离翅片本体6的一端连接,第二翻边72与翅片本体6平行。由此,增强了翅片10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翅片10的使用寿命,并且能够起到扰流的作用,提高换热效率。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从翅片本体6延伸至翻边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和图4所示,第二翻边72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A1,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1/(L21+L22)≤0.1,A1/(L21+L22)可以为0.05、0.07、0.08或0.1。
若A1/(L21+L22)<0.05,则会使得第二翻边72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过小,从而使得翅片10的结构强度过低,若A1/(L21+L22)>0.1,则会使得第二翻边72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过长,在一定的翅片10宽度、一定的L21和一定的L22的情况下,会使得翅片本体6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过小,从而减小设置贯穿孔5的空间,不利于换热管的穿设。由此,0.05≤A1/(L21+L22)≤0.1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使得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贯穿孔5,方便换热管的穿设。
第一翻边71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A3,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3/(L21+L22)≤0.1。
若A3/(L21+L22)<0.05,则会使得第一翻边71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过小,从而使得翅片10的结构强度过低,若A3/(L21+L22)>0.1,则会使得第一翻边71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过长,在一定的翅片10宽度、一定的L21和一定的L22的情况下,会使得翅片本体6沿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过小,从而减小设置贯穿孔5的空间,不利于换热管的穿设。由此,0.05≤A3/(L21+L22)≤0.1既可以保证翅片10的结构强度,又可以使得有足够的空间设置贯穿孔5,方便换热管的穿设。
第一翻边71和第二翻边72之间的角度为B,且满足:100°≤B≤165°,B可以为100°、120°、140°或165°等。若90°≤B<100°,会使得第二翻边72的沿翅片10厚度方向的高度过高,从而增加每个翅片10的安装空间,从而增加换热器20的安装空间,不利于安装,若B>165°,则会使得第二翻边72的沿翅片10厚度方向的高度过小,从而无法起到有效的增强结构的效果。由此,100°≤B≤165°,既有利于换热器20的安装,又使得翅片10的结构得到有效的增强。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和图9所示,翅片本体6厚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开的桥片8,桥片8沿翅片10的长度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桥片8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段81、第二段82和第三段83,第一段81和第三段83在翅片本体6长度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段81和第三段83均沿翅片本体6厚度方向延伸,第二段82沿翅片本体6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段82的一端与第一段81连接,另一端与第三段83连接,由此增加了翅片10与气流热交换面积,从而增加了换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4所示,桥片8与翅片本体6宽度方向的最小距离为A2,第三裁切缺口3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第四裁切缺口4在翅片10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2/(L21+L22)≤0.1。若A2/(L21+L22)<0.05,则会使得桥片8与翅片本体6宽度方向的最小距离过小,在一定的翅片本体6的宽度和一定的桥片8之间的距离下,需要设置更多的桥片8,制造成本高。若A2/(L21+L22)>0.1,则会使得桥片8与翅片本体6宽度方向的最小距离过长,从而使得翅片本体6的沿宽度方向两侧的换热面积不足,不利于提高换热效率。由此,0.05≤A2/(L21+L22)≤0.1,换热效率高,成本较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5所示,翅片10上具有朝向翅片10厚度方向一侧凸出的凸出部9,凸出部9沿翅片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为沿翅片10的宽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可以理解的是,每个凸出部9的垂直于翅片本体6宽度方向的横截面轮廓为沿翅片10厚度方向延伸的第四段91和第五段92,第四段91和第五段92的远离翅片本体6的一端朝向彼此倾斜且连接,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
多个凸出部9构成翅片本体,供换热管穿过的贯穿孔5设置在多个凸出部9上。翅片10还包括设于翅片本体的在翅片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个边缘处的折边,折边相对于凸出部9的斜面弯折。折边可以是平面形的,同一个翅片10的两侧端的折边可以共面。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设于多个凸出部9构成上翅片本体6并延伸至折边。
下面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2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20,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的翅片10和换热管,翅片10为间隔开的多个,换热管穿设于每个翅片10上。可以理解的是,换热管为冷媒进行冷热交换的装置,翅片10例如翅片本体6上具有贯穿孔5,从而使得换热管可以穿设于翅片10上,翅片10用于增大换热管和气流的换热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20,通过设置上述的翅片10,通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分别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10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10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1000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10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换热器20为多个,多个换热器20依次拼接,由此,提高了换热器组件100的换热效率。在图1和图2所示的示例中,换热器20为3个,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换热器20可以为更多个,如4个、5个、6个或7个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组件100,通过设置上述的换热器20,设置上述的翅片10,通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分别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10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10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1000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10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换热器20包括前换热器201、中换热器202和后换热器203,前换热器201的上端和中换热器202的上端拼接,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后换热器203和中换热器202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前换热器201的上端和中换热器202的下端拼接,前换热器201的下端向下延伸。
可以理解的是,空调室内机1000装配完成后朝向用户的一侧为前,朝向墙壁的一侧为后,进风口300设置在换热器组件100的上侧,出风口400设置在换热器组件100的下侧,前换热器201、中换热器202和后换热器203依次拼接后,前换热器201、中换热器202和后换热器203围成一个安装空间,安装空间内具有风轮500,风轮50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300流向出风口400,通过前换热器201、中换热器202和后换热器203上述连接方式后,风轮500可以更好的驱动气流从进风口300流向后换热器203、中换热器202和前换热器201后再流向出风口400,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组件100的换热效率。
如图1所示,多个换热器20可以均为上述的换热器20,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多个换热器20也可以是上述的换热器20和第二换热器204的组合,例如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后换热器203和中换热器202为上述的换热器20,前换热器201为第二换热器20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热器204为矩形翅片10,且翅片10的拐角处均没有裁切缺口,由此,简化了结构,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组件100。
当换热器组件100应用在空调室内机1000,空调室内机1000包括壳体200、风轮500以及换热器组件100。其中,壳体200具有进风口300和出风口400,进风口300设置在壳体200的上侧,出风口400设置在壳体200的下侧,风轮500设在壳体200内,换热器组件100设在壳体200内且位于风轮500的进风侧。可以理解的是,风轮500驱动气流由进风口300流向出风口400,换热器组件100设在风轮500的上游。在空调室内机1000工作时,电机驱动风轮500转动,在风轮500的作用下,驱动气流由进风口300流向出风口400,气流进入进风口300后与换热器组件10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气流在风轮500的作用下流向出风口400,从而与风轮500吸入的空气进行换热,实现空调室内机1000的制冷或制热效果。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空调室内机1000可以是挂壁式分体空调器的室内机或其他空调器的室内机或室内单元,风轮500可以是贯流风轮或轴流风轮等其他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1000,通过设置上述的换热器组件100,设置上述的换热器20,设置上述的翅片10,通过设置第一裁切缺口1、第二裁切缺口2、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二裁切缺口2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三裁切缺口3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分别位于翅片10长度方向的两端,第一裁切缺口1和第三裁切缺口3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第二裁切缺口2和第四裁切缺口4位于翅片10宽度方向的同一端,从而减少翅片10四个拐角处的面积,减小翅片10的四个拐角和空调室内机1000之间的安装干扰以及相邻两个换热器的翅片10之间的安装干扰,保证了翅片10的长度,从而保证了换热器20的换热效率,有利于减小换热管的排数,结构简单,提高了换热管的利用率,降低了制造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为矩形,所述翅片的四个拐角处分别具有第一裁切缺口、第二裁切缺口、第三裁切缺口和第四裁切缺口,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分别位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位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同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1,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1,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12,且满足:1/4≤L1/(L11+L12)≤3/4;
和/或,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2,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1/4≤L2/(L11+L21)≤3/4;
和/或,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和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1,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上的间隔距离为L2,且满足:L1=L2;
和/或,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2,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1,且满足:L31=L32;
和/或,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2,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1,且满足:L41=L4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上具有用于换热管穿过的多个贯穿孔,多个所述贯穿孔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间隔开,且多个所述贯穿孔在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上呈一排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贯穿孔之间的距离为P,
所述第一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2,且满足:1/4≤L42/P≤7/4;
和/或,所述第二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2,且满足:1/4≤L32/P≤7/4;
和/或,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41,且满足:1/4≤L41/P≤7/4;
和/或,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长度为L31,且满足:1/4≤L31/P≤7/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缺口、所述第二裁切缺口、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中的至少一个的轮廓包括第一直线段、第一倾斜段、第二倾斜段和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倾斜段、所述第二倾斜段和所述第二直线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所述第二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二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二直线段的一端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二倾斜段的一端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一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一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缺口、所述第二裁切缺口、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和所述第四裁切缺口中的至少一个的轮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直线段、第三倾斜段和第四直线段,所述第三直线段、所述第三倾斜段在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第三直线段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三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三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边缘连接,所述第三倾斜段的远离所述第三直线段的一端朝向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四直线段沿所述翅片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直线段的远离所述第三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翅片长度方向的边缘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包括:
翅片本体;
翻边,所述翅片本体沿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翻边,所述翻边包括第一翻边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一翻边的一端与所述翅片本体连接,所述第一翻边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翅片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倾斜延伸,所述第二翻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翻边的远离所述翅片本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翻边与所述翅片本体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边沿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A1,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1/(L21+L22)≤0.1;
和/或,所述第一翻边沿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A3,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3/(L21+L22)≤0.1;
和/或,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之间的角度为B,且满足:100°≤B≤165°。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本体厚度方向的一侧设有多个间隔开的桥片,所述桥片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桥片与所述翅片本体宽度方向的最小距离为A2,所述第三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1,所述第四裁切缺口在所述翅片宽度方向的宽度为L22,且满足:0.05≤A2/(L21+L22)≤0.1。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上具有朝向所述翅片厚度方向一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沿所述翅片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为沿所述翅片的宽度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13.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的翅片,所述翅片为间隔开的多个;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每个所述翅片上。
14.一种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为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器依次拼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换热器包括前换热器、中换热器和后换热器,所述前换热器的上端和所述中换热器的上端拼接,在自上而下的方向上,所述后换热器和所述中换热器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所述前换热器的上端和所述中换热器的下端拼接,所述前换热器的下端向下延伸。
16.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换热器组件。
CN202321377985.0U 2023-05-31 2023-05-31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99141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7985.0U CN219914122U (zh) 2023-05-31 2023-05-31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7985.0U CN219914122U (zh) 2023-05-31 2023-05-31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4122U true CN219914122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4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7985.0U Active CN219914122U (zh) 2023-05-31 2023-05-31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41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97530B2 (en)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heat exchanger
WO2020062729A1 (zh) 热交换组件、热交换器以及空调装置
WO2013108519A1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
JP309183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9914122U (zh) 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换热器组件和空调室内机
JP2604722B2 (ja) フインチユーブ型熱交換器
CN109813146B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111306640A (zh) 换热器组件、风管机及空调器
CN211425174U (zh) 用于管翅式换热器的翅片、管翅式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11739303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JP323355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0119132U (zh) 用于换热器的翅片、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JP3261932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5372843U (zh) 空调器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01628426U (zh) 三折蒸发器及具有其的壁挂式空调器
JP3170545B2 (ja) 空気調和機
JP3257743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739321U (zh)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9914070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9977160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7817077U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20083746U (zh) 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器
JP325554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116358321B (zh) 换热组件、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器
CN220707478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