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11297U -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11297U
CN219911297U CN202321262001.4U CN202321262001U CN219911297U CN 219911297 U CN219911297 U CN 219911297U CN 202321262001 U CN202321262001 U CN 202321262001U CN 219911297 U CN219911297 U CN 2199112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tor
shell
fixedly connected
air
turb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6200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伟方
王行高
苏博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an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an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an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anfeng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6200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112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112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112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安装减震单元和电机散热单元;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两个支撑斜架;安装减震单元包含减震橡胶座、电动机、控制器、滤气棉圈、涡轮壳和连接环套,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偏右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座,所述减震橡胶座的上端为弧形结构且承托在电动机的下侧,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朝右设置且安装固定有风叶涡轮;电机散热单元安装在电动机的左侧。本实用新型能对电机进行承托减震,减少泵体运行中的震动,且通过漩涡离心的作用能够高效地对空气进行打出并收集,且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有效散热,保证电动机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背景技术
气泵是从一个封闭空间排除空气或从封闭空间添加空气的一种装置。电动气泵是以电力为动力的一种气泵,通过电力不停压缩空气,产生气压,主要用于打气、电镀鼓气、隧道通风等,能够对工人的施工作业起到非常大的帮助;
现有技术中的空气泵多通过电机以及传动装置驱动活塞进行打气,而活塞在单次推进打气过程中伴随有回程阶段,不能持续有效地打出气体,从而导致打气的效率较低,且装置在工作时的震动较大,电机在持续工作时也会产生较大热量,从而在长时间运行时会面临损坏的风险,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能对电机进行承托减震,减少泵体运行中的震动,且通过漩涡离心的作用能够高效地对空气进行打出并收集,且具有可靠的电机散热单元,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有效散热,保证电动机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包括安装板、安装减震单元和电机散热单元;
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两个支撑斜架;
安装减震单元:包含减震橡胶座、电动机、控制器、滤气棉圈、涡轮壳和连接环套,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偏右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座,所述减震橡胶座的上端为弧形结构且承托在电动机的下侧,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朝右设置且安装固定有风叶涡轮,且在电动机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盆状的涡轮壳,所述涡轮壳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套,所述连接环套的外端设有螺纹,所述电动机输出轴端部的风叶涡轮设置在涡轮壳内,所述电动机朝前一侧且靠右位置处安装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涡轮壳靠近电动机的一侧嵌设有滤气棉圈,所述滤气棉圈紧密卡在涡轮壳的内部,所述电动机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电机散热单元:安装在电动机的左侧。
支撑斜架用于对安装板进行支撑,安装板用于减震橡胶座的安装,减震橡胶座用于对电动机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控制器用于接通外部电源并控制电动机的启停运转,连接环套用于涡轮壳和旋接前盖之间的旋紧连接,涡轮壳和旋接前盖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电动机通过带动输出端的风叶涡轮转动,进而使空气以漩涡离心的方式送入到上方的储气筒中,滤气棉圈用于使外部气体进入到涡轮壳内部并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杂物,电机散热单元用于对持续工作的电机进行吹风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减震单元还包含旋接前盖和储气筒,所述连接环套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旋接前盖,所述涡轮壳的上端安装有纵向朝后的储气筒,所述储气筒的前端与旋接前盖和涡轮壳夹合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储气筒内部的直向风道与涡轮壳内部的环形风道形成相切的效果。旋接前盖能够旋转拆下,从而方便对涡轮壳内部进行检修,储气筒用于对风叶涡轮形成风力进行收集。
进一步的,所述安装减震单元还包含调压阀和充气管口,所述储气筒的后侧安装有调压阀,所述调压阀的后侧输出端口出固定连接有充气管口。充气管口用于排出气体,调压阀用于调节气体排出的量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散热单元包含防护壳、连接块、螺钉、散热片和防尘网,所述电动机的左侧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的左侧中部嵌设安装有防尘网,所述防护壳的右端内部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螺钉与电动机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与电机外壳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电动机外壳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的散热片。防护壳用于防尘网的安装,从而防止灰尘进入到电动机内部,散热片用于电动机的散热,螺钉用于防护壳的固定,连接块用于将防护壳固定在电动机的外壳上。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散热单元还包含散热扇和安装旋帽,所述电动机的左侧伸出有小段的输出轴,且在其端部套装有安装旋帽,所述安装旋帽的圆周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设置在防护壳的内部。安装旋帽用于散热扇的安装,散热扇以电机转轴为动力形成风力,并从防护壳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缝隙吹向散热片,从而完成对电动机的散热,保证电动机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
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架和固定螺栓,所述电动机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L形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水平端与安装板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固定架通过水平段上侧的两个固定螺栓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固定螺栓用于固定架和安装板之间的固定,从而对电动机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旋涡式离心风泵,具有以下好处:
1、具有可靠的安装减震单元,能对电机进行承托减震,减少泵体运行中的震动,且通过漩涡离心的作用能够高效地对空气进行打出并收集:减震橡胶座用于对电动机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控制器用于接通外部电源并控制电动机的启停运转,涡轮壳和旋接前盖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电动机通过带动输出端的风叶涡轮转动,进而使空气以漩涡离心的方式送入到上方的储气筒中,且储气筒内部的直向风道与涡轮壳内部的环形风道形成相切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风叶涡轮的送风效率,储气筒用于对风叶涡轮形成风力进行收集,充气管口用于排出气体,调压阀用于调节气体排出的量的大小,滤气棉圈用于使外部气体进入到涡轮壳内部并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杂物,旋接前盖能够旋转拆下,从而方便对涡轮壳内部进行检修;
2、具有可靠的电机散热单元,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有效散热,保证电动机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散热片用于电动机的散热,螺钉用于防护壳的固定,防护壳用于防尘网的安装,安装旋帽用于散热扇的安装,散热扇以电机转轴为动力形成风力,并从防护壳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缝隙吹向散热片,从而完成对电动机的散热,保证电动机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
3、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的安装减震单元,能对电机进行承托减震,减少泵体运行中的震动,且通过漩涡离心的作用能够高效地对空气进行打出并收集,且具有可靠的电机散热单元,能够对电动机进行有效散热,保证电动机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安装板、2支撑斜架、3安装减震单元、31减震橡胶座、32电动机、33控制器、34滤气棉圈、35涡轮壳、36连接环套、37旋接前盖、38储气筒、39调压阀、310充气管口、4电机散热单元、41防护壳、42连接块、43螺钉、44散热片、45防尘网、46散热扇、47安装旋帽、5固定架、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包括安装板1、安装减震单元3和电机散热单元4;
安装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两个支撑斜架2;
安装减震单元3:包含减震橡胶座31、电动机32、控制器33、滤气棉圈34、涡轮壳35和连接环套36,安装板1的上端偏右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座31,减震橡胶座31的上端为弧形结构且承托在电动机32的下侧,电动机32的输出端朝右设置且安装固定有风叶涡轮,且在电动机32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盆状的涡轮壳35,涡轮壳3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套36,连接环套36的外端设有螺纹,电动机32输出轴端部的风叶涡轮设置在涡轮壳35内,电动机32朝前一侧且靠右位置处安装固定有控制器33,涡轮壳35靠近电动机32的一侧嵌设有滤气棉圈34,滤气棉圈34紧密卡在涡轮壳35的内部,电动机32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器33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电机散热单元4:安装在电动机32的左侧。
支撑斜架2用于对安装板1进行支撑,安装板1用于减震橡胶座31的安装,减震橡胶座31用于对电动机32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控制器33用于接通外部电源并控制电动机32的启停运转,连接环套36用于涡轮壳35和旋接前盖37之间的旋紧连接,涡轮壳35和旋接前盖37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电动机32通过带动输出端的风叶涡轮转动,进而使空气以漩涡离心的方式送入到上方的储气筒38中,滤气棉圈34用于使外部气体进入到涡轮壳35内部并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杂物,电机散热单元4用于对持续工作的电机进行吹风散热。
安装减震单元3还包含旋接前盖37和储气筒38,连接环套36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旋接前盖37,涡轮壳35的上端安装有纵向朝后的储气筒38,储气筒38的前端与旋接前盖37和涡轮壳35夹合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储气筒38内部的直向风道与涡轮壳35内部的环形风道形成相切的效果。旋接前盖37能够旋转拆下,从而方便对涡轮壳35内部进行检修,储气筒38用于对风叶涡轮形成风力进行收集。
安装减震单元3还包含调压阀39和充气管口310,储气筒38的后侧安装有调压阀39,调压阀39的后侧输出端口出固定连接有充气管口310。充气管口310用于排出气体,调压阀39用于调节气体排出的量的大小。
电机散热单元4包含防护壳41、连接块42、螺钉43、散热片44和防尘网45,电动机32的左侧安装有防护壳41,防护壳41的左侧中部嵌设安装有防尘网45,防护壳41的右端内部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块42,连接块42通过螺钉43与电动机32的外壳固定连接,防护壳41与电机外壳之间留有缝隙,电动机32外壳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的散热片44。防护壳41用于防尘网45的安装,从而防止灰尘进入到电动机32内部,散热片44用于电动机32的散热,螺钉43用于防护壳41的固定,连接块42用于将防护壳41固定在电动机32的外壳上。
电机散热单元4还包含散热扇46和安装旋帽47,电动机32的左侧伸出有小段的输出轴,且在其端部套装有安装旋帽47,安装旋帽47的圆周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扇46,散热扇46设置在防护壳41的内部。安装旋帽47用于散热扇46的安装,散热扇46以电机转轴为动力形成风力,并从防护壳41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缝隙吹向散热片44,从而完成对电动机32的散热,保证电动机32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
还包括固定架5和固定螺栓6,电动机32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L形的固定架5,固定架5的水平端与安装板1的上端相贴合,固定架5通过水平段上侧的两个固定螺栓6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固定螺栓6用于固定架5和安装板1之间的固定,从而对电动机32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的安装减震单元3,能对电机进行承托减震,减少泵体运行中的震动,且通过漩涡离心的作用能够高效地对空气进行打出并收集:固定螺栓6用于固定架5和安装板1之间的固定,从而对电动机32进行固定,减震橡胶座31用于对电动机32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控制器33用于接通外部电源并控制电动机32的启停运转,涡轮壳35和旋接前盖37形成一个内部空间,电动机32通过带动输出端的风叶涡轮转动,进而使空气以漩涡离心的方式送入到上方的储气筒38中,且储气筒38内部的直向风道与涡轮壳35内部的环形风道形成相切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风叶涡轮的送风效率,储气筒38用于对风叶涡轮形成风力进行收集,充气管口310用于排出气体,调压阀39用于调节气体排出的量的大小,滤气棉圈34用于使外部气体进入到涡轮壳35内部并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杂物,旋接前盖37能够旋转拆下,从而方便对涡轮壳35内部进行检修。本实用新型具有可靠的电机散热单元4:散热片44用于电动机32的散热,螺钉43用于防护壳41的固定,防护壳41用于防尘网45的安装,安装旋帽47用于散热扇46的安装,散热扇46以电机转轴为动力形成风力,并从防护壳41与电机外壳之间的缝隙吹向散热片44,从而完成对电动机32的散热,保证电动机32能够稳定持续地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控制器33控制电动机32工作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1)、安装减震单元(3)和电机散热单元(4);
安装板(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前后两个支撑斜架(2);
安装减震单元(3):包含减震橡胶座(31)、电动机(32)、控制器(33)、滤气棉圈(34)、涡轮壳(35)和连接环套(36),所述安装板(1)的上端偏右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减震橡胶座(31),所述减震橡胶座(31)的上端为弧形结构且承托在电动机(32)的下侧,所述电动机(32)的输出端朝右设置且安装固定有风叶涡轮,且在电动机(32)外壳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盆状的涡轮壳(35),所述涡轮壳(3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环套(36),所述连接环套(36)的外端设有螺纹,所述电动机(32)输出轴端部的风叶涡轮设置在涡轮壳(35)内,所述电动机(32)朝前一侧且靠右位置处安装固定有控制器(33),所述涡轮壳(35)靠近电动机(32)的一侧嵌设有滤气棉圈(34),所述滤气棉圈(34)紧密卡在涡轮壳(35)的内部,所述电动机(32)的输入端通过控制器(33)与外部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
电机散热单元(4):安装在电动机(32)的左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减震单元(3)还包含旋接前盖(37)和储气筒(38),所述连接环套(36)的右端螺纹连接有旋接前盖(37),所述涡轮壳(35)的上端安装有纵向朝后的储气筒(38),所述储气筒(38)的前端与旋接前盖(37)和涡轮壳(35)夹合形成的内部空间相连通,且储气筒(38)内部的直向风道与涡轮壳(35)内部的环形风道形成相切的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减震单元(3)还包含调压阀(39)和充气管口(310),所述储气筒(38)的后侧安装有调压阀(39),所述调压阀(39)的后侧输出端口出固定连接有充气管口(3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单元(4)包含防护壳(41)、连接块(42)、螺钉(43)、散热片(44)和防尘网(45),所述电动机(32)的左侧安装有防护壳(41),所述防护壳(41)的左侧中部嵌设安装有防尘网(45),所述防护壳(41)的右端内部圆周阵列固定连接有四个连接块(42),所述连接块(42)通过螺钉(43)与电动机(32)的外壳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41)与电机外壳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电动机(32)外壳的前后两侧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的散热片(4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散热单元(4)还包含散热扇(46)和安装旋帽(47),所述电动机(32)的左侧伸出有小段的输出轴,且在其端部套装有安装旋帽(47),所述安装旋帽(47)的圆周外侧固定连接有散热扇(46),所述散热扇(46)设置在防护壳(41)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架(5)和固定螺栓(6),所述电动机(32)下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个L形的固定架(5),所述固定架(5)的水平端与安装板(1)的上端相贴合,所述固定架(5)通过水平段上侧的两个固定螺栓(6)与安装板(1)固定连接。
CN202321262001.4U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Active CN2199112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2001.4U CN219911297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62001.4U CN219911297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11297U true CN219911297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357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62001.4U Active CN219911297U (zh) 2023-05-24 2023-05-24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112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906808U (zh) 一种具有主动散热功能的液晶拼接屏装置
CN111472985B (zh) 一种减震降噪的离心通风机
CN212774940U (zh) 一种散热减震离心泵
CN219911297U (zh) 一种旋涡式离心风泵
CN102035303A (zh) 变频发电机组内部的冷却系统
CN211715363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降噪型风机
CN210240016U (zh) 一种汽车磁力增压冷却辅助电子水泵
CN202348679U (zh) 螺杆式空压机
CN115573932A (zh) 低噪节能型风机及其叶轮组件
CN209083688U (zh) 一种散热性能良好的离心风机
CN215498629U (zh) 一种多功能的快速降温的防爆电机
CN109002154B (zh) 一种可调节的计算机用散热辅助装置
CN209800314U (zh) 一种可移动式节能风扇
CN214577755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水冷机用离心泵
CN219827276U (zh)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气泵
CN212627474U (zh) 一种罩极电机的降噪装置
CN213711279U (zh) 一种高气密抗形变空压机壳体
CN220646313U (zh) 一种方便安装的离心泵
CN215377542U (zh) 一种动力电池系统支架
CN217849157U (zh) 一种串激电机
CN214698409U (zh) 虹吸降温高温风机
CN217080877U (zh) 一种改进型降噪风机扇叶
CN211623780U (zh) 一种降噪型高压风机
CN219865240U (zh) 具备降噪功能的柴油机消防泵组
CN219570419U (zh) 一种具有密封性好的风机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