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9888U -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 Google Patents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9888U
CN219909888U CN202320947304.3U CN202320947304U CN219909888U CN 219909888 U CN219909888 U CN 219909888U CN 202320947304 U CN202320947304 U CN 202320947304U CN 219909888 U CN219909888 U CN 2199098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wer crane
operation platform
wall
platform
rectangular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473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其琛
王远航
朱黎明
贾佰渠
韩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First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Bureau Firs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473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98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98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98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add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包括:连接件,与爬模架体连接;平台框架,与连接件连接;爬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平台框架上;多个踏板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框架内;其中,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作业人员能够在踏板组件上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本实用新型中设置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并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悬挂固定在爬模架体的下方。这样使得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当需要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时,可以在对应位置的踏板组件上进行作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塔吊标准节距离建筑物较远时无法完成附墙操作等问题。从而扩大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施工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塔吊是不可或缺的搬运工具,爬模工艺也得到广泛运用。塔吊的高度要随着建筑物的高度提升。当塔吊的自由端高度超过规定值时,就要设置附墙件来减少自由端高度,使塔吊能够安全使用。在设置附墙件时,通常做法是在塔吊标准节上设置操作平台,以方便作业人员安全作业。
目前公告号为CN110937525A、CN210944613U、CN112647708B均公开了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且操作平台均设置于塔吊标准节上。
但是上述现有操作平台存在以下缺陷:
1、该操作平台均设置于塔吊标准节上,当标准节距离外墙过远时站在平台上将无法完成附墙操作;
2、每次附墙都需要搭设一次操作平台,安全风险大,附墙效率低,且施工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解决了将操作平台安装在标准节上所导致的标准节距离外墙过远时,站在平台上将无法完成附墙操作的问题,以及每次附墙都需要搭设一次操作平台,安全风险大,附墙效率低,且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位于爬模架体的下方,其包括:连接件,与爬模架体连接;以及平台框架,与连接件连接;以及爬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平台框架上;以及多个踏板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框架内;其中,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作业人员能够在踏板组件上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平台框架包括:矩形框架结构,连接件与矩形框架结构的顶端连接;以及封板,设置在矩形框架结构的底部;其中,爬梯设置在矩形框架结构的内侧,多个踏板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矩形框架结构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矩形框架结构包括:四根支撑立杆,间隔设置,且布置在矩形的四个角部位置;以及多组矩形框,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四根支撑立杆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矩形框包括四根支撑横杆,每根支撑横杆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支撑立杆之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多个踏板组件一一对应地翻转设置在多组矩形框上。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踏板组件包括:踏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与第一连接端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端;以及折页,其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端上,其另一端与矩形框的内侧连接,踏板通过折页与矩形框翻转连接;以及卡接件,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卡接件上设置有通孔;以及弯折螺杆,其一端与述矩形框的内侧连接;当卡接件放置在矩形框上时,弯折螺杆的另一端从通孔穿设出;以及螺母,与弯折螺杆穿设出通孔的一端螺纹连接。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卡接件上设置有条形限位槽,条形限位槽贯穿于通孔,螺母采用蝶形螺帽,当蝶形螺帽与条形限位槽平行时,其能够从条形限位槽和通孔通过。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邻的两个矩形框中,位于上方的矩形框上设置有直螺杆,当位于下方矩形框内的踏板翻转至竖直位置时,直螺杆穿设在通孔内,其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挡脚板,挡脚板分别设置在矩形框的四个边缘处,用于防止踏板上的物件从边缘处掉落。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防护网,防护网设置在平台框架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并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悬挂固定在爬模架体的下方。这样使得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当需要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时,可以在对应位置的踏板组件上进行作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塔吊标准节距离建筑物较远时无法完成附墙操作等问题。从而扩大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而且,由于本申请中无需在标准节上搭设塔吊附墙操作平台,从而避免了安全风险大,附墙效率低,且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踏板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踏板组件与矩形框架结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平台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爬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连接件;11、爬模横梁;12、支撑工字钢;20、平台框架;21、矩形框架结构;211、支撑立杆;212、矩形框;2121、支撑横杆;22、封板;30、爬梯;40、踏板组件;41、踏板;42、折页;43、卡接件;431、通孔;44、弯折螺杆;45、螺母;50、条形限位槽;60、挡脚板;70、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第一方向为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高度方向。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位于爬模架体的下方,包括连接件10、平台框架20、爬梯30和多个踏板组件40。其中,连接件10与爬模架体连接,平台框架20与连接件10连接;爬梯30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平台框架20上。多个踏板组件4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平台框架20内。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作业人员能够在踏板组件40上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
上述设置中,设置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并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悬挂固定在爬模架体的下方。这样使得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当需要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时,可以在对应位置的踏板组件40上进行作业。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塔吊标准节距离建筑物较远时无法完成附墙操作等问题。从而扩大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适用范围。而且,由于本申请中无需在标准节上搭设塔吊附墙操作平台,从而避免了安全风险大,附墙效率低,且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平台框架20包括矩形框架结构21和封板22。其中,连接件10与矩形框架结构21的顶端连接;封板22设置在矩形框架结构21的底部。爬梯30设置在矩形框架结构21的内侧,多个踏板组件4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矩形框架结构21内。这样在矩形框架结构21的长度范围内有多个踏板组件40,每个踏板组件40可以对应一个施工位置,从而方便对附墙施工。进而提高了塔吊附墙操作平台的作业范围。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矩形框架结构21包括四根支撑立杆211和多组矩形框212。其中,四根支撑立杆211间隔设置,且布置在矩形的四个角部位置;多组矩形框212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四根支撑立杆211上。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立杆211可采用标准方钢。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矩形框212包括四根支撑横杆2121,每根支撑横杆2121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支撑立杆211之间。
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横杆2121可采用标准方钢。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踏板组件40一一对应地翻转设置在多组矩形框212上。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踏板组件40包括踏板41、折页42、卡接件43、弯折螺杆44和螺母45。其中,踏板41具有第一连接端和与第一连接端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端;折页42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接端上,其另一端与矩形框212的内侧连接,踏板41通过折页42与矩形框212翻转连接;卡接件43与第二连接端连接,卡接件43上设置有通孔431;弯折螺杆44的一端与述矩形框212的内侧连接;当卡接件43放置在矩形框212上时,弯折螺杆44的另一端从通孔431穿设出;螺母45与弯折螺杆44穿设出通孔431的一端螺纹连接。
上述设置中,当踏板41不使用时,可以翻转至竖直位置,与矩形框212固定连接,作为防护板,对作业人员进行防护。当踏板41使用时,可将其翻转至水平位置,方便作业人员在上进行施工作用。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卡接件43上设置有条形限位槽50,条形限位槽50贯穿于通孔431,螺母45采用蝶形螺帽,当蝶形螺帽与条形限位槽50平行时,其能够从条形限位槽50和通孔431通过。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的两个矩形框212中,位于上方的矩形框212上设置有直螺杆,当位于下方矩形框212内的踏板41翻转至竖直位置时,直螺杆穿设在通孔431内,其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挡脚板60,挡脚板60分别设置在矩形框212的四个边缘处,用于防止踏板41上的物件从边缘处掉落。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护网70,防护网70设置在平台框架20的外侧。
下面结合图1至图5,阐述一下本申请的一个完整的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集成于爬模架体下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包括爬模横梁11、支撑工字钢12(连接件10包括爬模横梁11和支撑工字钢12)、爬梯30、挡脚板60、防护网70、踏板41、平台框架20;支撑工字钢12分别与爬模横梁11、平台框架20焊接连接形成整体支撑体系;爬梯30与平台框架20焊接连接;挡脚板60与平台框架20连接且与支撑横杆2121保留一定距离,保证C形槽能扣进支撑横杆2121;防护网70与平台框架20焊接连接;踏板41通过折页42与支撑横杆2121连接,通过调节C形卡槽(卡接件43上设置有C形卡槽)、折页42、蝶形螺帽可实现踏板90度翻转固定,使得踏板41即可作为脚踏支撑,又可实现防护作用。
具体地,平台框架20分别由支撑横杆2121、支撑立杆211、封板22焊接形成,支撑横杆2121、支撑立杆211材料为方钢,封板22材料为钢板;完成平台框架整体焊接后进行爬梯30、防护网70的焊接。
具体地,踏板组件40由面板(踏板41)、卡接件43、折页42、蝶形螺帽、弯折螺杆44组成;弯折螺杆44焊接于支撑横杆2121底面,折页42焊接于支撑横杆顶面及面板顶面,可实现踏板90度翻转;卡接件43开设蝶形孔,通过蝶形螺帽固定面板;所有踏板组件40安装完成后进行挡脚板60的安装。
具体地,操作平台整体安装完成后,吊装至爬模平台,支撑工字钢12与最上沿支撑横杆2121焊接连接形成整体;
由于附墙操作平台需下挂至爬模平台,需对爬模平台进行开孔,开孔位置需根据塔吊附墙预埋件位置确定,开孔完成后下放操作平台,通过支撑工字钢与爬模横梁焊接固定,形成整体结构。
具体地,附墙操作平台跟随爬模整体提升,当附墙操作平台提升至塔吊附墙预埋件范围内时需及时进行附墙操作。
本实施例的塔吊附墙操作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通过爬梯30进入塔吊附墙操作平台,根据塔吊附墙预埋件位置,确定操作理想位置,通过扭转蝶形螺帽,使其与C型槽上的蝶形孔平行,放下踏板41,使卡接件43卡进支撑横杆2121,后进行附墙操作;当附墙操作完成后,将踏板41拉起,通过扭转蝶形螺帽,使其与C型槽上的蝶形孔垂直,固定踏板41;在进行塔吊附墙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将安全绳扣至爬梯30的横杆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同样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位于爬模架体的下方,其包括:
连接件,与所述爬模架体连接;以及
平台框架,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以及
爬梯,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上;以及
多个踏板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内;
其中,所述塔吊附墙操作平台能够随所述爬模架体在塔吊框架内爬升,作业人员能够在所述踏板组件上对塔吊附墙进行作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框架包括:
矩形框架结构,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顶端连接;以及
封板,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底部;
其中,所述爬梯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结构的内侧,多个所述踏板组件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架结构包括:
四根支撑立杆,间隔设置,且布置在矩形的四个角部位置;以及
多组矩形框,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四根支撑立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框包括四根支撑横杆,每根所述支撑横杆设置在相邻的两根所述支撑立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踏板组件一一对应地翻转设置在多组所述矩形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组件包括:
踏板,具有第一连接端和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端;以及
折页,其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端上,其另一端与所述矩形框的内侧连接,所述踏板通过所述折页与所述矩形框翻转连接;以及
卡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端连接,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通孔;以及
弯折螺杆,其一端与所述矩形框的内侧连接;当所述卡接件放置在所述矩形框上时,所述弯折螺杆的另一端从所述通孔穿设出;以及
螺母,与所述弯折螺杆穿设出所述通孔的一端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上设置有条形限位槽,所述条形限位槽贯穿于所述通孔,所述螺母采用蝶形螺帽,当所述蝶形螺帽与所述条形限位槽平行时,其能够从所述条形限位槽和所述通孔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矩形框中,位于上方的所述矩形框上设置有直螺杆,当位于下方所述矩形框内的所述踏板翻转至竖直位置时,所述直螺杆穿设在所述通孔内,其穿出端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脚板,所述挡脚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矩形框的四个边缘处,用于防止所述踏板上的物件从所述边缘处掉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吊附墙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网,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所述平台框架的外侧。
CN202320947304.3U 2023-04-24 2023-04-24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Active CN2199098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7304.3U CN219909888U (zh) 2023-04-24 2023-04-24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47304.3U CN219909888U (zh) 2023-04-24 2023-04-24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9888U true CN219909888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6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47304.3U Active CN219909888U (zh) 2023-04-24 2023-04-24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98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499713U (zh) 一种全钢型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14786179U (zh) 一种工具式悬挑水平安全网
CN219909888U (zh) 塔吊附墙操作平台
CN218881677U (zh) 钢结构建筑施工的立面防护装置
CN110817709A (zh) 一种高层塔吊司机攀爬装置
CN215666760U (zh) 一种用于施工升降机的滑动式水平附墙装置
CN216196742U (zh) 一种用于高低跨位置的墙板安装装置
CN214899827U (zh) 高空户外电缆终端作业平台
CN214034706U (zh) 一种用于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上的塔吊人行安全通道
CN211923448U (zh) 一种钢结构的施工装置
CN113202281A (zh) 一种建筑模板操作平台
CN220621173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的临边防护装置
CN212866968U (zh) 一种便于安全网挂设的脚手架
CN215907351U (zh) 一种吊篮悬挂机构
CN219539294U (zh) 一种便捷悬挂安全带的装置
CN213269025U (zh) 一种钢结构工程安全绳专用固定支架及专用钢结构
CN221095956U (zh) 悬挑平台外立面防护结构
CN220014399U (zh) 一种吊篮固定结构
CN221027087U (zh) 一种悬挂式施工电梯防护门
CN217782775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脚手架
CN214462523U (zh) 一种液压爬模用导轨结构
CN217897238U (zh) 一种全钢封闭式附着升降脚手架
CN213626582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建筑施工爬架
CN220645086U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可调节的施工安全工作架
CN215631489U (zh) 一种建筑模板操作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