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03243U -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 Google Patents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03243U
CN219903243U CN202320840891.6U CN202320840891U CN219903243U CN 219903243 U CN219903243 U CN 219903243U CN 202320840891 U CN202320840891 U CN 202320840891U CN 219903243 U CN219903243 U CN 2199032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ntrol
control module
module
motor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4089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雪飞
李梦鑫
王喜炜
郭锐
钱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uichuan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4089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032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032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032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驱动装置及注塑机,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其中,驱动装置包括温度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电机连接的输出端口;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加热线圈连接的端口。通过将驱动装置设置为包括温度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电机连接的输出端口,温度控制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加热线圈连接的端口;驱动装置将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在内,即将温度控制模块进行了集成;与注塑机具有独立的电机驱动装置以及独立的温度控制模块相比,驱动装置能够减小整体的占用空间,有助于注塑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背景技术
注塑机至少包括注塑、开合模、储料、顶出四个轴,四个轴对应四台电机。同时注塑机的料筒需要有加热线圈来加热原材料。
在全电力注塑机中,电机通过驱动装置(变频器或伺服控制器等)进行驱动,加热线圈的温度通过固态继电器进行控制并需要独立的壳体。其中,固态继电器占用较大体积且固态机电器与电机的驱动装置分散设置。在固态继电器、电机的驱动装置安装到注塑机的机电柜时,固态继电器与驱动装置所形成的整体在机电柜内占用空间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驱动装置,旨在减少占用空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驱动装置包括温度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电机连接的输出端口;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加热线圈连接的端口。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散热装置抵接。
可选地,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的同一侧。
可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功率器件与所述散热装置抵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路板垂直于所述散热装置。
可选地,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功率器件通过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散热装置抵接。
可选地,所述导热件呈凹字形或一字型,所述导热件垂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所述导热件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抵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源板,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注塑机,所述注塑机包括至少一个电机和上述驱动装置,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将驱动装置设置为包括温度控制模块和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模块,电机驱动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电机连接的输出端口,温度控制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加热线圈连接的端口;驱动装置将温度控制模块包括在内,即将温度控制模块进行了集成;与注塑机具有独立的电机驱动装置以及独立的温度控制模块相比,驱动装置能够减小整体的占用空间,有助于驱动控制系统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一实施例的主视图(隐藏部分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一实施例中温度控制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可设置为变频器或者伺服驱动器,该驱动装置可应用于注塑机。
参照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驱动装置包括温度控制模块200和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模块110。
电机驱动模块110可用于改变输出至注塑机的电机的输出功率,如电机驱动模块110设置为包含逆变电路等。可选的,电机驱动模块包括功率器件。
温度控制模块200,温度控制模块200设置有用于与注塑机的加热线圈连接的端口,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注塑机的加热线圈的发热功率,比如,温度控制模块200设置为包含IGBT器件(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进而通过IGBT器件的通断时间而改变加热线圈的发热功率。
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驱动装置设置为包括温度控制模块200和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模块110,电机驱动模块110设置有与注塑机的电机连接的输出端口,温度控制模块200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加热线圈连接的端口;驱动装置将温度控制模块200包括在内,即将温度控制模块200集成到驱动装置中;与注塑机具有独立的电机驱动装置以及独立的温度控制模块相比,该实施方式中的驱动装置能够减小整体的占用空间,有助于注塑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小型化。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400,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120均与散热装置400抵接。
示例性地,该散热装置400可设置为金属散热器或水冷换热器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200均与散热装置400抵接,在驱动装置集成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200的同时,提高了驱动装置的散热效率;温度控制模块200与电机驱动模块110共用一个散热装置400,减少了独立的散热装置400的数量,降低了散热成本。
此外,温度控制模块200通过与电机驱动模块110共用散热装置400来进行散热,更便于集成在驱动装置内,有利于提高驱动装置的集成度,减少使用者的选型负担。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图3,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200设置在散热装置400的同一侧,比如,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200均设置在图2中所示的散热装置400的上侧。在该实施方式中,电机驱动模块110、温度控制模块200和散热装置400的排布较为紧凑,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驱动装置整体的占用空间。
可选的,温度控制模块200包括第一电路板210和功率器件220,功率器件220设置在第一电路板上,功率器件220与散热装置400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功率器件220与散热装置400的抵接包括间接抵接和直接抵接两种方式;其中,间接抵接是指通过其他部件进行抵接,直接抵接是指功率器件220与散热装置400直接接触。
示例性地,第一电路板210可设置为PCB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刷电路板)等,第一功率器件220可设置为上述IGBT器件。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电路板210垂直于散热装置400。
在一个例子中,参照图3,第一电路板210可设置为整体平行于图中的Y2-Z1平面,此时,第一电路板210与散热装置400(以散热装置400的顶面作为参考基准,该顶面平行于图中的X-Y1平面)形成的第一夹角参照图中的角度A1所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电路板210垂直于散热装置400,该垂直包括一定的偏差,如图3中的角度A1大于等于80度且小于等于100度,即第一电路板210与散热装置400形成的第一夹角大于等于80度且小于等于100度。
参照图3,温度控制模块200(包含第一电路板210)与散热装置400垂直设置,温度控制模块200与散热装置400形成的夹角空间内还能安装其他具有一定高度的部件(如电容等),从而使温度控制模块200充分利用驱动装置的高度空间,进一步提升驱动装置的结构紧凑程度。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2,温度控制模块还包括导热件230,功率器件220通过导热件230与散热装置400抵接。在该实施方式中,功率器件220既可以利用导热件230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导至散热装置400而提高温度控制模块200的散热效率,又能够降低装配过程中散热装置400撞伤功率器件200的风险。
其中,参照图2、图3,导热件230可设置为呈凹字形或一字型,导热件230垂直于第一电路板210设置,导热件230的侧面与第一电路板210抵接。
示例性地,当导热件230设置为呈凹字形时,导热件230可设置为包括导热段231和支撑段232,导热段231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支撑段232,故而导热件230整体呈凹字形。导热段231和支撑段232沿第一电路板210的同一板面延伸设置,支撑段232的延伸方向与导热段231的延伸方向之间设有第二夹角(如图中所示的角度A2)。如在图3中,支撑段232的延伸方向与导热段231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Y2-Z2平面,且形成如图3所示的夹角A2。支撑段232具有朝向第一电路板210的第一旁侧面,第一旁侧面与第一电路板210固定连接,如采用螺钉连接、卡扣连接等形式,从而实现导热件230的侧面与第一电路板210抵接。此时,在第一电路板210垂直于散热装置400时,凹字形的导热件230能够对第一电路板210的板面进行支撑,通过上述支撑段232进行支撑,降低第一电路板210发生翻折、弯折的风险,提高温度控制模块200的连接可靠性及使用寿命。
示例性地,支撑段232与导热段231一体成型,支撑段232和导热段231均由导热材料制成,如采用铝浇铸、铝块加工、铜铸造或铜块加工等方式制造而成,从而提高制造效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板120和控制板,驱动板120与电机驱动模块110电连接,控制板与驱动板120电连接。
在一个例子中,电机驱动模块与温度控制模块共用控制板,即控制板与驱动板120电连接,控制板与温度控制模块电连接。通过电机驱动模块与温度控制模块共用控制板,可以降低驱动装置的成本,提高集成度。
在另一个例子中,电机驱动模块与温度控制模块不共用控制板。
其中,当电机驱动模块110的数量大于1个时,驱动板120的数量可设置为小于电机驱动模块110的数量,至少两个电机驱动模块110连接至同一个驱动板120。
示例性地,驱动装置可设置一个驱动板120和四个电机驱动模块110,四个电机驱动模块110分别对应注塑机中注塑、开合模、储料、顶出四个轴对应的电机;这四个电机驱动模块110均连接至同一个驱动板120。
当然,本实施例对于电机驱动模块110、驱动板120的数量不加以限制。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相连接的驱动板120的数量小于电机驱动模块110的数量,至少两个电机驱动模块110连接至同一个驱动板120,驱动装置能够减少驱动板120的数量,提高驱动装置的集成度,减少驱动装置的占用空间及成本。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参照图3、图4,驱动装置还包括壳体300(图3中仅示意壳体300的一部分),壳体300用于将驱动装置安装至注塑机的机电柜内。
上述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200设置在壳体300内。在该实施方式中,既能够减少温度控制模块200对应的独立壳体而节省结构成本,又能够使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200成为一个整体的模块,便于将电机驱动模块110和温度控制模块200进行整体存放、整体运输或整体拆装等操作。
可选的,壳体300可设置为包括底板,该底板朝向散热装置400的一侧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301,第一开口301与至少部分电机驱动模块110相对设置;比如,电机驱动模块110对应伸出第一开口301或者间隔设置。第一开口301沿导热段23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如沿图3中的Y1方向间隔设置。壳体300的底板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301之间的连接段302,即连接段302属于底板的一部分。导热段231背向第一功率器件220的一侧(如图3中的下侧)设有至少一个容纳凹槽233,连接段302设置在容纳凹槽233内,即部分导热段231能够穿过第一开口301而与散热装置400抵接。此时,壳体300的底板既能够通过第一开口301而为电机驱动模块110、导热段231提供抵接散热装置400的机会,又能够通过连接段302提高结构强度,降低变形而挤压到电机驱动模块110的风险,提高驱动装置的整体耐用性。
其中,容纳凹槽233与连接段302相对设置的槽壁面(如图中靠上的壁面部分)可设置为与连接段302间隔设置,此时能够避免壳体300变形而挤压到导热段231、第一功率器件220,降低了第一功率器件220的引脚的损伤风险。当然,容纳凹槽233也可以设置与连接段302相对设置的槽壁面(如图中靠上的壁面部分)与连接段302抵接,从而对导热段231、第一功率器件220提供支撑力,降低导热段231、第一功率器件220意外移位的几率。
进一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源板130,电机驱动模块110与电源板130电连接。
当驱动装置包括壳体时,电源板、控制板、控制板位于壳体内,与电机驱动模块、温度控制模块共用壳体。
示例性地,电机驱动模块110的供电线路(如母线部分)可设置为与电源板130连接。
当电机驱动模块110的数量大于1个时,电源板130的数量可设置为小于电机驱动模块110的数量,至少两个电机驱动模块110的供电线路连接至同一个电源板130,即电机驱动模块110能够共用电源板130,进一步提高驱动装置的集成度。由于第一电路板210可设置为垂直于散热装置400,电机驱动模块110能够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10与散热装置400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提高空间利用率。
其中,电机驱动模块110的供电线路可设置为包括导电柱111,即导电柱111属于供电线路的一部分。该导电柱111可以设置在电机驱动模块110的电力输入侧或电力输出侧,导电柱111的两端分别与电源板130和电机驱动模块110连接。驱动板120可设置为包括第二电路板121,第二电路板121上设有第一贯穿结构122(参照图3,第一贯穿结构122可设置为通孔或者缺口),电源板130和电机驱动模块110分别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21的两侧,导电柱111穿过第一贯穿结构122。相对于驱动板120而言,电源板130和电机驱动模块110发热量相对较高;电源板130和电机驱动模块110分别设置在第二电路板121的两侧,能够使驱动装置的温度场更均衡,有利于提高驱动装置的整体散热效率。
其中,电机驱动模块110、驱动板120和电源板130均可以设置为至少部分设置在壳体300内,如电机驱动模块110可设置为部分伸出壳体300内。参照图2,壳体300内设有壳体支撑板310,电源板130与壳体支撑板310固定连接;壳体支撑板310上设有第二贯穿结构,壳体支撑板310设置在电源板130和第二电路板121之间,导电柱111穿过第二贯穿结构。此时,驱动装置既能够通过壳体支撑板310提高电源板130的连接稳定性,又能够通过壳体支撑板310、电源板130和第二电路板121之间的排布而提高空间利用率。具体而言,上述导电柱111可由铜柱制成,以使多个电机驱动模块110在共用该导电柱111时(如将该导电柱111设置为母线的至少一部分),提高导电柱111的承载能力并提高对于电源板130的支撑稳定程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注塑机,注塑机包括至少一个电机和上述驱动装置,如包括注塑、开合模、储料、顶出四个轴对应的电机,电机与电机驱动模块110对应连接。该驱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注塑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注塑机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电机连接的输出端口;
温度控制模块,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有与注塑机的加热线圈连接的端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均与所述散热装置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的同一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电路板和功率器件,所述功率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所述功率器件与所述散热装置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垂直于所述散热装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还包括导热件,所述功率器件通过所述导热件与所述散热装置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呈凹字形或一字型,所述导热件垂直于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所述导热件的侧面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抵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驱动板和控制板,所述驱动板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驱动板电连接,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温度控制模块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电源板,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源板电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和所述温度控制模块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11.一种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机包括至少一个电机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驱动装置,所述电机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连接。
CN202320840891.6U 2023-04-14 2023-04-14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Active CN2199032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0891.6U CN219903243U (zh) 2023-04-14 2023-04-14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40891.6U CN219903243U (zh) 2023-04-14 2023-04-14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03243U true CN219903243U (zh) 2023-10-27

Family

ID=88421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40891.6U Active CN219903243U (zh) 2023-04-14 2023-04-14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032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544167B1 (en) Load controller and electric vehicle having the load controller
US7652902B2 (en) Integrated-inverter electric compressor
CN111800986B (zh) 一种基于分立器件的电机控制器
CN112367763B (zh) 控制器以及电动代步车
CN219903243U (zh) 驱动装置及注塑机
CN219087025U (zh) 一种大功率伺服驱动器
US8477510B2 (en) Fixing structure of 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14498223A (zh)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CN211019662U (zh) 一种电子控制器机箱装配结构
CN219068051U (zh) 变频器机芯及变频器
CN113556916A (zh) 数据处理装置
CN112616246A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结构及电路板
CN217036243U (zh) 一种控制器及电动汽车
JP2002368191A (ja) 電気車用制御装置
JP6863307B2 (ja) インバータ
CN218125037U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压装结构
CN219181957U (zh) 一种中央计算平台的硬件结构及车辆
CN211959746U (zh) 控制器
JP2019017250A (ja) 電力変換装置
CN220022592U (zh) 一种基于伺服驱动器的逆变模块
CN216861225U (zh) 一种电池自加热和dcdc集成系统
CN109104050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和电动汽车
CN220123293U (zh) 散热支架及储能设备
CN217741984U (zh) 一种复合式电路板
US20180301772A1 (en) Power storage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