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8799U -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8799U
CN219888799U CN202320795554.XU CN202320795554U CN219888799U CN 219888799 U CN219888799 U CN 219888799U CN 202320795554 U CN202320795554 U CN 202320795554U CN 219888799 U CN219888799 U CN 2198887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inlet
pipe
inlet branch
branch pipe
valv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9555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忠东
杨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Tiancheng Ba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Tiancheng Bao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Tiancheng Bao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Tiancheng Bao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9555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87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87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87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alve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通过所述进水主管、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连接的所述旁路出水管形成第一层阀体结构,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连接的所述旁路出水管形成第二层阀体结构,前述的两层阀体结构通过所述纵向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连接实现整体管路的联通,从而形成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通过多路阀体结构的错层布置,形成更加紧凑的多路阀体结构,缩小多路阀体的体积,节约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面积的浇灌场地中,通常需要将一路水管分接出多路,以实现对大面积场地的均匀浇灌,而常见的从主管上引出分路的方法是通过三通管或者四通管,通过热熔等方法进行固定连接,这种分路方法安装较为不便,并且无法拆卸,因此,使用多路阀体进行分路是更为简单快捷的方法。
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有一体式或者分体式的多路阀体,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331056.0,名称为水管以及包含该水管的多路阀的实用新型,该新型包括进水连管以及出水连管;多根所述出水连管固定在一起或一体设置,进水连管以及出水连管用于与控制水路的多路阀连接。多路阀包括阀体与水管;所述阀体内设有进水管路以及多条出水管路;所述进水管路以及所述出水管路分别连接进水连管以及出水连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水管以及包含该水管的多路阀,由于多根出水连管固定在一起或者一体设置,能够使得水管的整体结构更加简洁,有效防止因管路分散而造成连接困难。
上述现有技术的多层结构较为臃肿,加上外壳体之后整体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包括进水主管、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纵向连接管和旁路出水管;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平行设置;所述纵向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前侧连接,所述纵向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后侧连接;所述旁路出水管有多个,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两端连接;所述进水主管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所形成的平面且其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上侧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上侧;
所述旁路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均竖直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纵向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中部垂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连接管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并通过超声焊进行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快装连接结构,所述快装连接结构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快装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插接部件、第二插接部件、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和/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出水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和/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出水端沿管路方向向外延伸有所述第一环部;所述旁路出水管的进水端沿管路方向向外延伸有所述第二环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环部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插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插接部件均有多个,且两者为互相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第一环部与所述第二环部为互相配合的套接结构;所述第一环部与所述第二环部相互套接时,所述第二环部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插接部件与所述第一环部上的所述第一插接部件进行插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锁紧部,所述锁紧部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的进水端。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部、卡槽、叶轮和水流传感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的两侧,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的一侧,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内,所述水流传感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后,其传感端放置于所述卡槽内,用于感应所述叶轮的旋转。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有壳体、电路板和控制面板,包括有上述的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多路阀体结构的进水主管和所述多路阀体结构的旁路出水管分别贯穿所述壳体并伸出外部;
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多路阀体结构的多个电磁阀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多个所述电磁阀的开关。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所述进水主管、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以及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连接的所述旁路出水管形成第一层阀体结构,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以及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连接的所述旁路出水管形成第二层阀体结构,前述的两层阀体结构通过所述纵向连接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连接实现整体管路的联通,从而形成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通过多路阀体结构的错层布置,形成更加紧凑的多路阀体结构,缩小多路阀体的体积,节约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的结构立体爆炸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的结构正视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的结构后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的结构俯视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的结构仰视图;
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的结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进水主管;
11、第一横向进水支管;
12、第二横向进水支管;
20、纵向连接管;
30、旁路出水管;
201、第一连接部;
202、第二连接部;
40、电磁阀;
50、固定部;
51、卡槽;
52、叶轮;
53、水流传感器;
60、快装连接结构;
61、第一插接部;
62、第二插接部件;
63、第一环部;
64、第二环部;
70、锁紧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类“或”的逻辑关系。
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用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实际的数量、主次或顺序等关系。
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在本申请中,语句中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或者其他类似的表述,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这些表述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还可以存在另外的要素,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产品中不仅可以包括那些限定的要素,而且还可以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或者产品所固有的要素。
与《审查指南》中的理解相同,在本申请中,“大于”、“小于”、“超过”等表述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表述理解为包括本数。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与之类似的与“多”相关的表述亦做此类理解,例如“多组”、“多次”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表述,诸如“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垂直”“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具体实施例或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或便于读者理解,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位置、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或限定,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用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所述“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设置;其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信连接;其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其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用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到图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包括进水主管10、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纵向连接管20和旁路出水管30,上述各部件均可以采用塑料、金属材质。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平行设置,基于此首先确定一个水平基准面,所述纵向连接管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的前侧连接,所述纵向连接管2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后侧连接,显然,所述纵向连接管20也处于所述水平基准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前侧、后侧是基于图1中的相对方位。所述旁路出水管30有多个,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30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两端连接,优选的,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30均垂直朝下设置,即垂直于所述水平基准面并且其出水端朝下设置;所述进水主管10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所形成的平面且其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的上侧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上侧。如图1所示,以所述进水主管10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且所述旁路出水管30有四个为例,所述进水主管10、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以及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连接的所述旁路出水管30形成第一层阀体结构,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以及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连接的所述旁路出水管30形成第二层阀体结构,前述的两层阀体结构通过所述纵向连接管20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连接实现整体管路的联通,从而形成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所述旁路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40。在该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的长度比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长度短,两者的长度差距可以是大于两倍的管外径,基于此种情形,能够进一步缩短所述纵向连接管20的长度,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缩小体积。
本实施例通过将多路阀体结构错层布置,形成紧凑的多路阀体结构,缩小多路阀体的体积,节约空间。
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连接管20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纵向连接管20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中部垂直连接。当所述旁路出水管30为四个时,该实施例的阀体结构能够形成对称结构,整体结构更加整齐美观。
在实际生产中,若整体结构采用注塑一体成型的工艺,生产成本较高且较为困难,有必要将整体结构进行拆分设计,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纵向连接管20包括有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02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02相互套接,并通过超声焊进行密封连接。超声焊即超声波焊接技术,是一种快捷、干净、可靠性高的装配工艺,该工艺速度快,效率高,且通过合理的塑件设计足以使超声焊达到防水效果。
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每一个旁路的水流流通,在某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30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40。优选地,多个所述电磁阀40均相同,便于生产组装,并且后期的维护与更换较为便利。
在某些实施例中,为了检测水流量,还包括固定部50、卡槽51、叶轮52和水流传感器53,所述固定部50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10的两侧,所述卡槽51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10的一侧,所述叶轮52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10内,所述水流传感器53与所述固定部50连接后,其传感端放置于所述卡槽51内,用于感应所述叶轮52的旋转。所述水流传感器53为霍尔传感器,其传感端包括霍尔元件,所述叶轮52为携带磁性转子的叶轮52。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有快装连接结构60,所述快装连接结构60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30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以及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连接处。即每个所述旁路出水管30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快装连接结构60,每个所述旁路出水管30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所述快装连接结构60。通过快装连接结构60,提高生产组装效率,并且便于后期的维护与配件更换。优选地,所述快装连接结构60包括第一插接部61件、第二插接部件62、第一环部63和第二环部64;所述第一插接部61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和/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出水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和/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出水端沿管路方向向外延伸有所述第一环部63;所述旁路出水管30的进水端沿管路方向向外延伸有所述第二环部64,所述第二插接部件62设置于所述第二环部64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插接部61件与所述第二插接部件62均有多个,且两者为互相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第一环部63与所述第二环部64为互相配合的套接结构;所述第一环部63与所述第二环部64相互套接时,所述第二环部64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插接部件62与所述第一环部63上的所述第一插接部61件进行插接。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环部63和第二环部64实现将旁路出水管30与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或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快速套接,完成套接后,通过旋转第一环部63带动第一插接部61件或者旋转第二环部64带动第二插接部件62同步进行旋转,从而使得第一插接部61件与第二插接部件62进行插接,从而实现旁路出水管30与第一横向进水支管11或第二横向进水支管12的连接,需要拆卸时,反方向旋转即可实现分离,装卸全程方便快捷,有效提高生产组装过程的效率,便于后期的维护更换。
在某些实施例中,还包括锁紧部70,所述锁紧部70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10的进水端,用于将外部管路与所述进水主管10进行锁紧,保证密闭性。
通过结合上述实施例中的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本新型还提供一种水流控制装置,包括有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所述电路板和所述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进水主管10和所述旁路出水管30分别贯穿所述壳体伸出外部;所述电路板分别与多个所述电磁阀40以及所述水流传感器53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多个所述电磁阀40的开关。本实施例可以通过设置电源接口,通过外接市电获取电源,也可以使用电池供电。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主管、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纵向连接管和旁路出水管;
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平行设置;
所述纵向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前侧连接,所述纵向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后侧连接;
所述旁路出水管有多个,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两端连接;
所述进水主管垂直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所形成的平面且其下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上侧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上侧;
所述旁路出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均竖直朝下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中部垂直连接,所述纵向连接管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中部垂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连接管包括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套接,并通过超声焊进行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快装连接结构,所述快装连接结构分别设置于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装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插接部件、第二插接部件、第一环部和第二环部;所述第一插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和/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出水端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横向进水支管和/或所述第二横向进水支管的出水端沿管路方向向外延伸有所述第一环部;所述旁路出水管的进水端沿管路方向向外延伸有所述第二环部,所述第二插接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环部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一插接部件与所述第二插接部件均有多个,且两者为互相配合的插接结构;所述第一环部与所述第二环部为互相配合的套接结构;所述第一环部与所述第二环部相互套接时,所述第二环部旋转带动所述第二插接部件与所述第一环部上的所述第一插接部件进行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部,所述锁紧部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的进水端。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旁路出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部、卡槽、叶轮和水流传感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的两侧,所述卡槽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的一侧,所述叶轮设置于所述进水主管内,所述水流传感器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后,其传感端放置于所述卡槽内,用于感应所述叶轮的旋转。
10.一种流量控制装置,包括有壳体、电路板和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
所述电路板和所述的一种错层布置的多路阀体结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多路阀体结构的进水主管和所述多路阀体结构的旁路出水管分别贯穿所述壳体并伸出外部;
所述电路板分别与所述多路阀体结构的多个电磁阀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且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控制面板通过所述电路板控制多个所述电磁阀的开关。
CN202320795554.X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Active CN2198887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5554.XU CN21988879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95554.XU CN21988879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8799U true CN219888799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95554.XU Active CN219888799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87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52793U (zh) 一种水泵结构及多桶洗衣机
KR102310814B1 (ko) 전기 작동식 밸브
CN219888799U (zh) 一种错层布置的阀体结构及其流量控制装置
WO2003093707A3 (en) Shut-off valve
CN201858389U (zh) 多路排水控制阀
CN219888790U (zh) 一种单层的多路阀体结构和多路水流控制装置
CN211474452U (zh) 一种直流增压泵
CN202674389U (zh) 三通阀门
CN215062886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12690924U (zh) 一种泛用型多路旋转阀
CN106195333B (zh) 一种切换阀及热水器
CN207126226U (zh) 一种集成水路板的外部接口结构
CN210800131U (zh) 一种水路控制组件
CN220204810U (zh) 双边电控燃气阀
CN219510182U (zh) 六通阀及温度控制系统
CN216715302U (zh) 控制阀、换热系统及汽车
CN219317695U (zh) 十二通阀、冷却系统及汽车
CN202007952U (zh) 旁通直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CN204852468U (zh) 一种电动换向阀总成
CN219452958U (zh) 一种水阀
CN108266556B (zh) 一种磁力推吸开关接头
CN106319871B (zh) 一种能投放洗涤剂的进水盒
CN210600299U (zh) 一种集成多路阀
CN214276167U (zh) 水管组件和热水器
CN202228719U (zh) 分流控制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50007 3rd and 4th Floor, No. 2 Factory Building, No. 71 Yangqi Road, Gaishan Town,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after: Fujian Tiancheng Baod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7 3rd and 4th Floor, No. 2 Factory Building, No. 71 Yangqi Road, Gaishan Town, Cangshan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Patentee before: FUJIAN TIANCHENG BAOD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