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8278U -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8278U
CN219888278U CN202320901662.0U CN202320901662U CN219888278U CN 219888278 U CN219888278 U CN 219888278U CN 202320901662 U CN202320901662 U CN 202320901662U CN 219888278 U CN219888278 U CN 21988827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pump body
auxiliary
rod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16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海平
郭海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Coal Industry Nanyang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Coal Industry Nanyang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Coal Industry Nanyang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Coal Industry Nanyang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016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827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827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827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包括排水泵、连接头、电源线、底盘、辅助排水管,连接头设置在排水泵顶端,本实用新型进行煤矿井下排水工作时,首先通过电源线的驱动配合使得排水泵进行运转,其中排水泵内部的辅助杆座与电源线连接,辅助杆座则会产生倒吸动力将排水泵外部的废水吸入泵身内部,顺着泵身内部的通水道流至出水道处,再配合辅助排水管将废水排出,若出现泥沙堆积堵塞的情况时,泵身下方的清砂装置便会对泥沙进行清扫拨开,避免泵身下方进水处出现堵塞的情况,解决了排水设备堵塞无法使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排水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排水泵是用来排出积水池或者大型储液罐中的液体,其工作原理是:依靠高速旋转的叶轮,液体在惯性离心力作用下获得了能量以提高了压强,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防止气蚀现象发生,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源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排水工作,而矿用排水泵主要用于煤矿的中央泵房排水、煤矿受水淹灾害后的抢险排水或复矿排水,保证煤矿井下安全环境;
现有的煤矿井下的积水中存在大量泥沙,其自动排水泵进行排水工作时,在水中会产生强力的倒吸力,首先将水流吸入排水泵内,而在水中的泥沙会在倒吸作用下,会随水流被吸到排水泵内,若是小部分泥沙正常排水泵也能够进行正常工作,但由于大量的泥沙同时受到倒吸效果,这些泥沙则会堆积在排水泵的过滤网处,造成过滤网堵塞,使得排水泵排水效果弱甚至出现无法排水的问题出现;
因此迫切需要重新设计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包括排水泵、连接头、电源线、底盘、辅助排水管,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排水泵顶端,所述电源线固定连接在连接头上方,所述底盘焊接连接在排水泵底部位置,所述辅助排水管设置在排水泵最下方,所述排水泵包括泵身、防护座、连接顶盖、通水道、出水道、辅助杆座、清砂装置,所述防护座设置在泵身内部,所述连接顶盖法兰连接在泵身顶端,所述连接顶盖顶部与连接头相连接,所述辅助杆座设置在泵身内部,所述清砂装置活动卡合在泵身内部侧方位置,所述通水道设置在泵身内部,且处在辅助杆座侧方,所述出水道设置在泵身最下方,且与通水道相联通。
优选的,所述辅助杆座与排水泵顶端的连接头与电源线相连接,所述辅助排水管与出水道相联通,所述出水道呈环状结构,且与清砂装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清砂装置包括流通座、支撑杆、底座、辅助滚动机构、驱动机构、清理刷,所述流通座设置在泵身内部最下方位置,且与出水道相联通,所述支撑杆活动卡合在辅助滚动机构与驱动机构之间,所述清理刷固定连接在支撑杆侧方,所述底座设置在泵身底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清砂装置通过流通座与出水道活动卡合,所述驱动机构与辅助杆座相连接,所述出水道外侧设置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滚动机构包括轮座、轴环、滚珠,所述轴环活动卡合在轮座内部,所述滚珠活动卡合在轮座外部,所述轴环与支撑杆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珠设置不少于十六处,且以轴环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轮座外部,所述辅助滚动机构配合支撑杆活动卡合在底座内部。
优选的,所述轮座包括联动环座、活动槽、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焊接连接在联动环座上下两端,所述联动环座外部设置有活动槽,且活动槽与滚珠活动卡合。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环座、齿座、连接线、滚齿、联合杆,所述环座设置在泵身内部,且处在支撑杆上方,所述齿座固定连接在环座内部,所述联合杆嵌固连接在支撑杆内部,所述滚齿活动卡合在联合杆上方,且与齿座啮合配合,所述连接线与滚齿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行煤矿井下排水工作时,首先通过电源线的驱动配合使得排水泵进行运转,其中排水泵内部的辅助杆座与电源线连接,辅助杆座则会产生倒吸动力将排水泵外部的废水吸入泵身内部,顺着泵身内部的通水道流至出水道处,再配合辅助排水管将废水排出,若出现泥沙堆积堵塞的情况时,泵身下方的清砂装置便会对泥沙进行清扫拨开,避免泵身下方进水处出现堵塞的情况,解决了排水设备堵塞无法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排水泵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清砂装置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辅助滚动机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轮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排水泵-1、连接头-2、电源线-3、底盘-4、辅助排水管-5、泵身-11、防护座-12、连接顶盖-13、通水道-14、出水道-15、辅助杆座-16、清砂装置-17、流通座-171、支撑杆-172、底座-173、辅助滚动机构-174、驱动机构-175、清理刷-176、轮座-1741、轴环-1742、滚珠-1743、联动环座-a1、活动槽-a2、固定环-a3、环座-1751、齿座-1752、连接线-1753、滚齿-1754、联合杆-175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包括排水泵1、连接头2、电源线3、底盘4、辅助排水管5;
连接头2设置在排水泵1顶端,电源线3固定连接在连接头2上方,底盘4焊接连接在排水泵1底部位置,辅助排水管5设置在排水泵1最下方,排水泵1包括泵身11、防护座12、连接顶盖13、通水道14、出水道15、辅助杆座16、清砂装置17,防护座12设置在泵身11内部,连接顶盖13法兰连接在泵身11顶端,连接顶盖13顶部与连接头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辅助杆座16设置在泵身11内部,清砂装置17活动卡合在泵身11内部侧方位置,通水道14设置在泵身11内部,且处在辅助杆座16侧方,出水道15设置在泵身11最下方,且与通水道14相联通。
本实施例中辅助杆座16与排水泵1顶端的连接头2与电源线3相连接,辅助排水管5与出水道15相联通,出水道15呈环状结构,且与清砂装置17相配合,当在进行煤矿井下排水工作时,首先通过电源线3的驱动配合使得排水泵1进行运转,其中排水泵1内部的辅助杆座16与电源线3连接,辅助杆座16则会产生倒吸动力将排水泵1外部的废水吸入泵身11内部;
顺着泵身11内部的通水道14流至出水道15处,再配合辅助排水管5将废水排出,若出现泥沙堆积堵塞的情况时,泵身11下方的清砂装置17便会对泥沙进行清扫拨开,避免泵身11下方进水处出现堵塞的情况,解决了排水设备堵塞无法使用的问题。
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清砂装置17包括流通座171、支撑杆172、底座173、辅助滚动机构174、驱动机构175、清理刷176,流通座171设置在泵身11内部最下方位置,且与出水道15相联通,支撑杆172活动卡合在辅助滚动机构174与驱动机构175之间,清理刷176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72侧方,底座173设置在泵身11底部位置;
本实施例中清砂装置17通过流通座171与出水道15活动卡合,驱动机构175与辅助杆座16相连接,出水道15外侧设置有过滤网,当过滤网出现泥沙堆积堵塞的情况时,首先通过电源线3的电源传导,使得清砂装置17顶端的驱动机构175进行运转,此时驱动机构175将会配合支撑杆172与辅助滚动机构174,因出水道15呈环状结构,而清砂装置17是活动卡合在出水道15之间,从而支撑杆172便会带动清理刷176进行旋转,对堵塞在过滤网上的泥沙进行清理,解决了泥沙堆积堵塞,使设备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滚动机构174包括轮座1741、轴环1742、滚珠1743,轴环1742活动卡合在轮座1741内部,滚珠1743活动卡合在轮座1741外部,轴环1742与支撑杆172相连接;
本实施例中滚珠1743设置不少于十六处,且以轴环1742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轮座1741外部,辅助滚动机构174配合支撑杆172活动卡合在底座173内部,其滚珠1743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者减少,当驱动机构175进行驱动运转时,将会带动支撑杆172配合辅助滚动机构174进行滚动配合,其中辅助滚动机构174内部的滚珠1743活动卡合在底座173内部,而支撑杆172连接在轴环1742上方,从而清理刷176会在支撑杆172的带动下,对过滤网进行清扫工作,对堵塞在过滤网上的泥沙进行排除。
请参阅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轮座1741包括联动环座a1、活动槽a2、固定环a3,固定环a3焊接连接在联动环座a1上下两端,联动环座a1外部设置有活动槽a2,且活动槽a2与滚珠1743活动卡合,其中,滚珠1743配合活动槽a2活动卡合在联动环座a1内部,在轮座1741进行旋转时,滚珠1743会配合轮座1741在底座173进行旋转,从而提高了福州滚动机构174的滚动能力,为泥沙清理提供了一定的辅助效果。
请参阅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175包括环座1751、齿座1752、连接线1753、滚齿1754、联合杆1755,环座1751设置在泵身11内部,且处在支撑杆172上方,齿座1752固定连接在环座1751内部,联合杆1755嵌固连接在支撑杆172内部;
本实施例中滚齿1754活动卡合在联合杆1755上方,且与齿座1752啮合配合,连接线1753与滚齿1754相连接,其中驱动机构175与底座173皆设置在流通座171上下两端,且与出水道15相配合,呈环形结构,在进行驱动工作时,滚齿1754会在连接线1753的驱动下,使得滚齿1754在齿座1752上进行啮合运作,同时滚齿1754下方设置有联合杆1755,联合杆1755与支撑杆172相连接,从而滚齿1754在移动过程中,支撑杆172也会同时移动,此时便可以对堵塞在过滤网的泥沙进行清理,解决了设备因堵塞难以运行的问题。
工作原理如下:
当在进行煤矿井下排水工作时,首先通过电源线3的驱动配合使得排水泵1进行运转,其中排水泵1内部的辅助杆座16与电源线3连接,出水道15呈环状结构,且与清砂装置17相配合,辅助杆座16则会产生倒吸动力将排水泵1外部的废水吸入泵身11内部;
顺着泵身11内部的通水道14流至出水道15处,再配合辅助排水管5将废水排出,若出现泥沙堆积堵塞的情况时,泵身11下方的清砂装置17便会对泥沙进行清扫拨开,避免泵身11下方进水处出现堵塞的情况,解决了排水设备堵塞无法使用的问题;
其中出水道15外侧设置有过滤网,当过滤网出现泥沙堆积堵塞的情况时,首先通过电源线3的电源传导,使得清砂装置17顶端的驱动机构175进行运转,其中驱动机构175与底座173皆设置在流通座171上下两端,且与出水道15相配合,呈环形结构;
在进行驱动工作过程中,滚齿1754会在连接线1753的驱动下,使得滚齿1754在齿座1752上进行啮合运作,同时滚齿1754下方设置有联合杆1755,联合杆1755与支撑杆172相连接,从而滚齿1754在移动过程中,支撑杆172也会同时移动;
进行驱动运转时,支撑杆172将会配合辅助滚动机构174进行滚动配合,其中滚珠1743配合活动槽a2活动卡合在联动环座a1内部,滚珠1743设置不少于十六处,且以轴环1742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轮座1741外部,辅助滚动机构174配合支撑杆172活动卡合在底座173内部,其滚珠1743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定,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加或者减少;
随后滚珠1743会配合轮座1741在底座173进行旋转,从而提高了福州滚动机构174的滚动能力,为泥沙清理提供了一定的辅助效果,而支撑杆172连接在轴环1742上方,从而清理刷176会在支撑杆172的带动下,对过滤网进行清扫工作,对堵塞在过滤网上的泥沙进行排除,解决了泥沙堆积堵塞,使设备运转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包括排水泵(1)、连接头(2)、电源线(3)、底盘(4)、辅助排水管(5),所述连接头(2)设置在排水泵(1)顶端,所述电源线(3)固定连接在连接头(2)上方,所述底盘(4)焊接连接在排水泵(1)底部位置,所述辅助排水管(5)设置在排水泵(1)最下方;
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1)包括泵身(11)、防护座(12)、连接顶盖(13)、通水道(14)、出水道(15)、辅助杆座(16)、清砂装置(17),所述防护座(12)设置在泵身(11)内部,所述连接顶盖(13)法兰连接在泵身(11)顶端,所述连接顶盖(13)顶部与连接头(2)相连接,所述辅助杆座(16)设置在泵身(11)内部,所述清砂装置(17)活动卡合在泵身(11)内部侧方位置,所述通水道(14)设置在泵身(11)内部,且处在辅助杆座(16)侧方,所述出水道(15)设置在泵身(11)最下方,且与通水道(14)相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杆座(16)与排水泵(1)顶端的连接头(2)与电源线(3)相连接,所述辅助排水管(5)与出水道(15)相联通,所述出水道(15)呈环状结构,且与清砂装置(17)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砂装置(17)包括流通座(171)、支撑杆(172)、底座(173)、辅助滚动机构(174)、驱动机构(175)、清理刷(176),所述流通座(171)设置在泵身(11)内部最下方位置,且与出水道(15)相联通,所述支撑杆(172)活动卡合在辅助滚动机构(174)与驱动机构(175)之间,所述清理刷(176)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72)侧方,所述底座(173)设置在泵身(11)底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砂装置(17)通过流通座(171)与出水道(15)活动卡合,所述驱动机构(175)与辅助杆座(16)相连接,所述出水道(15)外侧设置有过滤网。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滚动机构(174)包括轮座(1741)、轴环(1742)、滚珠(1743),所述轴环(1742)活动卡合在轮座(1741)内部,所述滚珠(1743)活动卡合在轮座(1741)外部,所述轴环(1742)与支撑杆(172)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1743)设置不少于十六处,且以轴环(1742)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在轮座(1741)外部,所述辅助滚动机构(174)配合支撑杆(172)活动卡合在底座(173)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1741)包括联动环座(a1)、活动槽(a2)、固定环(a3),所述固定环(a3)焊接连接在联动环座(a1)上下两端,所述联动环座(a1)外部设置有活动槽(a2),且活动槽(a2)与滚珠(1743)活动卡合。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175)包括环座(1751)、齿座(1752)、连接线(1753)、滚齿(1754)、联合杆(1755),所述环座(1751)设置在泵身(11)内部,且处在支撑杆(172)上方,所述齿座(1752)固定连接在环座(1751)内部,所述联合杆(1755)嵌固连接在支撑杆(172)内部,所述滚齿(1754)活动卡合在联合杆(1755)上方,且与齿座(1752)啮合配合,所述连接线(1753)与滚齿(1754)相连接。
CN202320901662.0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Active CN21988827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1662.0U CN219888278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1662.0U CN219888278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8278U true CN219888278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6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1662.0U Active CN219888278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827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43163U (zh) 一种水利工程清淤设备
CN109098270B (zh) 一种用于市政的污水抽取装置
CN113136939A (zh) 一种立式城市餐厨废弃物排污井堵塞清淤设备
CN219888278U (zh) 一种煤矿井下自动排水设备
CN113860569A (zh) 一种火电厂输灰系统废水综合处理装置
CN110600158B (zh) 残留泥浆回取装置
CN112502174A (zh) 一种深基坑快速降水装置
CN214653892U (zh) 一种滤池反洗设备
CN211314562U (zh) 一种具有排污性能的离心泵
CN210660638U (zh) 一种具有清砂功能的深井泵
CN114319566B (zh) 一种自清洁预处理预制泵站
CN219308109U (zh) 一种反冲洗设备
CN220814082U (zh) 一种自动化泵站控制系统
CN219072168U (zh) 一种煤矿井下水仓淤泥真空抽吸旋流收集装置
CN215762296U (zh) 一种新型潜水排水泵
CN219195794U (zh) 一种水利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CN117655837B (zh) 一种混凝土地坪施工用的研磨抛光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3744018U (zh) 一种多功能防堵塞排污泵
CN220658630U (zh) 一种储罐清淤泥系统
CN116531836A (zh) 一种整浆并联合机用废水除杂装置及方法
CN219186018U (zh) 油井小修作业环保装置
CN215102314U (zh) 一种超滤膜污水处理埋地装置
CN220768308U (zh)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排水装置
CN218421190U (zh) 一种污废水提升装置
CN220666331U (zh) 一种水库淤泥清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