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6848U -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6848U
CN219886848U CN202320241509.XU CN202320241509U CN219886848U CN 219886848 U CN219886848 U CN 219886848U CN 202320241509 U CN202320241509 U CN 202320241509U CN 219886848 U CN219886848 U CN 219886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undation pit
steel sleeve
pile
support column
column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150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安
陈位洪
杨磊三
马少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Original Assignee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filed Critical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dong Province
Priority to CN20232024150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6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6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6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包括多根上下垂直布置的预制管桩,最底部的预制管桩插入至基坑的底部持力层,部分预制管桩插入至基坑底部内,最顶部的预制管桩位于基坑底部的上方,且最顶部的预制管桩与位于基坑底部地平线处的预制管桩的外侧套接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的顶部采用端板封堵好,钢套筒的外侧面分布有多个上下并排间隔设置的注浆孔,钢套筒与基坑底部对接处灌注有一圈以钢套筒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咬合旋喷桩,所述咬合旋喷桩的桩顶与基坑底部平齐。本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本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立柱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高,施工周期快,性价比高。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背景技术
基坑内支撑分混凝土内支撑和钢管内支撑。无论哪种支撑形式,当其超过一定长度时,需在支撑中间部位设置立柱以减小其跨度。立柱受力主要为受压。考虑稳定性的需要,现有基坑内支撑立柱形式主要为不小于800mm的灌注桩基础+钢立柱,其结构如图1所示,即现在基坑底部以下灌注混凝土桩基础100,然后再在混凝土桩基础100的上方设立钢立柱200。该结构虽然安全及稳定性满足要求,但一是灌注桩施工及凝固时间较长,影响工期,对于有些工期很赶的项目不是理想的选择;二则灌注桩成本相对较高,成桩质量受地质影响较大,稳定性相对较差,故综合性价比不是很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立柱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高,施工周期快,性价比高。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包括多根上下垂直布置的预制管桩,最底部的预制管桩插入至基坑的底部持力层,部分预制管桩插入至基坑底部内,最顶部的预制管桩位于基坑底部的上方,且最顶部的预制管桩与位于基坑底部地平线处的预制管桩的外侧套接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的顶部采用端板封堵好,钢套筒的外侧面分布有多个上下并排间隔设置的注浆孔,钢套筒与基坑底部对接处灌注有一圈以钢套筒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咬合旋喷桩,所述咬合旋喷桩的桩顶与基坑底部平齐。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实际施工时,首先在地表用机械将预制管桩压(锤击)至持力层,对预制管桩的头部截桩确保桩顶标高位于设计标高,再将钢套筒扣在最顶部预制管桩正上方压入,待最顶部的预制管桩的桩头顶住钢套筒的端板时即可停止。为确保钢套筒底部有足够的稳定性能,特在钢套筒与基坑底部对接处施打一圈以钢套筒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咬合旋喷桩,进行基底硬化,大大提高了立柱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能。然后开挖基坑,遇到注浆孔出露时则高压注入C20水泥浆以固化钢套筒与预制管桩之间的缝隙,确保钢套筒与预制管桩紧密粘结在一起。
优选的,所述钢套筒的外侧还设置有牛腿,牛腿可以作为基坑内支撑管的支点,方便基坑内的横向加固施工。
优选的,所述牛腿上可放置内支撑管,内支撑管用于基坑内的横向加固。
优选的,所述预制管桩为直径不小于500mm的PHC预制管桩,PHC预制管桩单桩承载力高,抗弯性能、抗拔性能好,而且成本低,整体性价比高。
优选的,所述钢套筒的内径比预制管桩的外径大100mm,方便钢套筒的套入。
优选的,所述钢套筒深入基坑底部的距离不小于1.5m,确保钢套筒底部稳定。
优选的,所述咬合旋喷桩深入基坑底部的距离不小于3m,以便提高对钢套筒固定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钢套筒的外侧面上下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的距离为1m,开挖基坑时每相隔1m露出注浆孔时就可以通过注浆孔向钢套筒与预制管桩之间的缝隙高压注入C20水泥浆,确保钢套筒与预制管桩紧密粘结在一起。钢套筒的外侧面上下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的距离分隔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钢套筒与预制管桩之间混凝土凝固时间过长,钢套筒与预制管桩之间的粘结力下降,影响工期,钢套筒的外侧面上下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的距离分隔也不宜过小,否则,注浆操作过于频繁,费时费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质量有保证、施工工期快、成本较低的预制管桩+钢套筒形式,通过钢套筒顶部端板与预制管桩桩头顶在一起确保钢套筒整体不会受压下沉,通过预留注浆孔注浆使钢套筒与预制管桩紧密粘结一起。并可在钢套筒任何高度部位焊接钢牛腿以作为基坑内支撑管的支点。为确保钢套筒底部有足够的稳定性,在钢套筒周边施打一圈咬合旋喷桩进行基底硬化,大大提高了立柱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能,达到了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基坑内支撑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预制管桩;2、咬合旋喷桩;3、钢套筒;4、牛腿;5、内支撑管;6、注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包括多根上下垂直布置的预制管桩1,所述预制管桩为直径不小于500mm的PHC预制管桩,PHC预制管桩单桩承载力高,抗弯性能、抗拔性能好,而且成本低,整体性价比高,其中最底部的预制管桩1插入至基坑的底部持力层,中间部分的预制管桩1插入至基坑底部内,最顶部的预制管桩1位于基坑底部的上方,且最顶部的预制管桩1与位于基坑底部地平线处的预制管桩1的外侧套接有钢套筒3,所述钢套筒3深入基坑底部的距离不小于1.5m,确保钢套筒3底部稳定,所述钢套筒3的内径比预制管桩1的外径大100mm,方便钢套筒3的套入,所述钢套筒3的顶部采用端板封堵好,钢套筒3的外侧面分布有多个上下并排间隔设置的注浆孔6,上下相邻两个注浆孔6之间的距离为1m,开挖基坑时每相隔1m露出注浆孔6时就可以通过注浆孔6向钢套筒3与预制管桩1之间的缝隙高压注入C20水泥浆,确保钢套筒3与预制管桩1紧密粘结在一起。钢套筒3的外侧面上下相邻两个注浆孔6之间的距离分隔不宜过大,否则易造成钢套筒3与预制管桩1之间混凝土凝固时间过长,钢套筒3与预制管桩1之间的粘结力下降,影响工期,钢套筒3的外侧面上下相邻两个注浆孔6之间的距离分隔也不宜过小,否则,注浆操作过于频繁,费时费力;
钢套筒3与基坑底部对接处灌注有一圈以钢套筒3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咬合旋喷桩2,所述咬合旋喷桩2的桩顶与基坑底部平齐,咬合旋喷桩2深入基坑底部的距离不小于3m,以便提高对钢套筒3固定时的稳定性,通过在钢套筒3与基坑底部对接处施打一圈以钢套筒3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咬合旋喷桩2,进行基底硬化,可以确保钢套筒3底部有足够的稳定性,大大提高了立柱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能;
钢套筒3的外侧还焊接有牛腿4,牛腿4上可放置内支撑管5,牛腿4可以作为基坑内支撑管5的支点,方便基坑内的横向加固施工,内支撑管5用于基坑内的横向加固。
本实施例中,实际施工时,首先在地表用机械将预制管桩1压(锤击)至持力层,对预制管桩1的头部截桩确保桩顶标高位于设计标高,再将钢套筒3扣在最顶部预制管桩1正上方压入,待最顶部的预制管桩1的桩头顶住钢套筒3的端板时即可停止。为确保钢套筒3底部有足够的稳定性能,特在钢套筒3与基坑底部对接处施打一圈以钢套筒3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咬合旋喷桩2,进行基底硬化,大大提高了立柱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能。然后开挖基坑,遇到注浆孔6出露时则高压注入C20水泥浆以固化钢套筒与预制管桩之间的缝隙,确保钢套筒与预制管桩紧密粘结在一起。
本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质量有保证、施工工期快、成本较低的预制管桩+钢套筒形式,通过钢套筒3顶部端板与预制管桩1桩头顶在一起确保钢套筒3整体不会受压下沉,通过预留注浆孔6注浆使钢套筒3与预制管桩1紧密粘结一起。并可在钢套筒3任何高度部位焊接钢牛腿4以作为基坑内支撑管5的支点。为确保钢套筒3底部有足够的稳定性,在钢套筒3周边施打一圈咬合旋喷桩2进行基底硬化,大大提高了立柱整体的安全及稳定性能,达到了安全经济、绿色环保的目的。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包括多根上下垂直布置的预制管桩,其特征在于:最底部的预制管桩插入至基坑的底部持力层,部分预制管桩插入至基坑底部内,最顶部的预制管桩位于基坑底部的上方,且最顶部的预制管桩与位于基坑底部地平线处的预制管桩的外侧套接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的顶部采用端板封堵好,钢套筒的外侧面分布有多个上下并排间隔设置的注浆孔,钢套筒与基坑底部对接处灌注有一圈以钢套筒中心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咬合旋喷桩,所述咬合旋喷桩的桩顶与基坑底部平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的外侧还设置有牛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上可放置内支撑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管桩为直径不小于500mm的PHC预制管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的内径比预制管桩的外径大100m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套筒深入基坑底部的距离不小于1.5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咬合旋喷桩深入基坑底部的距离不小于3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其特征在于:钢套筒的外侧面上下相邻两个注浆孔之间的距离为1m。
CN202320241509.X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Active CN219886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1509.XU CN219886848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1509.XU CN219886848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6848U true CN219886848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408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1509.XU Active CN219886848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684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26518A1 (e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root-type foundation anchorage and bored, root-type cast in-situ pile with anchor bolts
CN102162258B (zh) 一种塔吊钢管混凝土高桩塔基结构及构建方法
CN108487256B (zh) 一种基坑加深超挖的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03225304A (zh) 一种海上基础支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749288B (zh) 既有挡墙的减载加高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1991013U (zh) 一种塔吊钢管混凝土高桩塔基结构
CN219886848U (zh) 一种基坑内支撑立柱结构
CN212052717U (zh) 一种针对预制管桩贯穿溶洞的结构
CN210106749U (zh) 一种软土地基超大断面顶管顶进作业的反力结构
CN111172987A (zh) 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桩的混凝土浇筑装置
CN213508572U (zh) 一种管廊支护结构
CN209162880U (zh) 一种用于大坡度地形的光伏支架基础
CN112160325A (zh) 增强预应力管桩刚度的复合支护结构
CN110984209A (zh) 一种新型陆上风电场eps土工块体施工工艺
CN215406142U (zh) 一种加固预应力管桩的组合桩基
CN218027734U (zh) 一种嵌入注浆管的埋入式隔离桩
CN205313966U (zh) 一种大体积桥梁承台结构
CN110144894A (zh) 一种桩端注浆微型钢管静压桩
CN214738124U (zh) 一种应用转换钢柱头的钢筋混凝土内撑支撑结构
CN218667482U (zh) 一种基坑预制桩连接结构
CN219862951U (zh) 一种逆作法条件下临永转换节点
CN214061557U (zh) 一种回填杂土复合地基结构
CN115030155B (zh) 基于压浆工艺用于较硬地层的光伏支架预制桩施工方法
CN214530755U (zh) 一种钢管柱与混凝土预制管桩的连接结构
CN212772363U (zh) 一种民房建筑物地基施工加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