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6598U -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6598U
CN219886598U CN202320895876.1U CN202320895876U CN219886598U CN 219886598 U CN219886598 U CN 219886598U CN 202320895876 U CN202320895876 U CN 202320895876U CN 219886598 U CN219886598 U CN 2198865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porous
plate
micropore
microplates
sound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58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漫
康毅
彭翰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Zhongchi Sound Barri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Zhongchi Sound Barr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Zhongchi Sound Barri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Zhongchi Sound Barri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58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865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65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65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其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消声衬件,所述外壳包括面板、背板和同时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的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消声衬件设置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消声衬件包括微孔板组,所述微孔板组包括至少两个微孔板,所述微孔板由两个或以上的微孔板段拼接组成,所述两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20~60mm,所述微孔板的两端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其通过对声屏障内部的吸声衬件进行设计,采用双层微孔板,有效延长了吸声衬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本吸声衬件中的微孔板采用分段式组装设计,有效提高了其吸声性能,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噪声防护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背景技术
声屏障,主要用于公路、高速公路、高架复合道路和其它噪声源的隔声降噪。分为纯隔声的反射型声屏障,和吸声与隔声相结合的复合型声屏障,后者是更为有效的隔声方法。指的是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铁路和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隔音墙也称为声屏障。在声源和接收者之间插入一个设施,使声波传播有一个显著的附加衰减,从而减弱接收者所在的一定区域内的噪声影响,这样的设施就称为声屏障。分为交通隔音屏障、设备噪音衰减隔音屏障、工业厂界隔音屏障、公路和高速公路上是使用各类型声屏障最多的地方。
声屏障一般是由声屏障单元板组装而成,声屏障单元板一般是由外壳和位于外壳内的吸声材料组成,最常用的吸声材料是玻璃棉、岩棉等,玻璃棉、岩棉一般用无纺布包裹做成吸声块填充在外壳中,该类材料虽然具有低价格、高吸声系数的优点,但同时缺点也十分明显,如:1.寿命短。其组成纤维在十年内会因为风动气压悉数断裂破碎,此时吸声系数大幅降低;2.对人体有害。玻璃棉、岩棉在生产和切割施工过程中产生许多细纤维,长期、过量吸入会对肺部危害(尘肺病);接触裸露皮肤,部分人会产生瘙痒、红肿等皮肤症状;落入眼中处理不当会患结膜炎和角膜炎,严重者可见角膜混浊和局部脓肿;3.环境污染。岩棉板生产中含有较多的渣球的岩棉被剔出来成为废岩棉渣,熔融的废玻璃体也是岩棉生产过程中废渣废料之一,这些废料由于难降解,会污染环境。因此,现在市场亟需一种寿命长、对人体无害、无环境污染、价格适中的新型吸声材料来弥补此处的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其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消声衬件,所述外壳包括面板、背板和同时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的上侧板和下侧板,所述消声衬件设置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所述消声衬件包括微孔板组,所述微孔板组包括至少两个微孔板,所述微孔板由两个或以上的微孔板段拼接组成,所述两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20~ 60mm,所述微孔板的两端嵌设在所述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
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组包括靠近所述面板侧的前微孔板和靠近所述背板测的后微孔板,所述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30~50mm。
优选的,所述前微孔板与所述面板之间距离为5~20mm。
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由三个微孔板段拼接组成,至少两个所述微孔板段的高度不相等。
优选的,所述两微孔板之间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至少一微孔板为非平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前微孔板与所述后微孔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变截面空腔。
优选的,所述变截面空腔为包括一个或数个两头窄中间宽或者两头宽中间窄的渐变结构单元。
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的厚度为0.8~1.5mm。
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的厚度为1.2mm。
优选的,所述微孔板组包括靠近所述面板侧的前微孔板、靠近所述背板侧的后微孔板和位于所述前微孔板和所述后微孔板之间的中微孔板,所述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30~8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通过对声屏障内部的吸声衬件进行设计,采用双层微孔板,有效延长了吸声衬件的使用寿命,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本吸声衬件中的微孔板采用分段式组装设计,通过不同重量的微孔板段的共振吸声,拓宽了其吸声频域,其综合吸声系数达到0.9,相比采用整块微孔板组成的一体式双微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0.8,吸声系数提高了10%以上,有效提高了其吸声性能,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中A、B为本实用新型两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透视图;
图2中A、B、C、D、E、F、G、H、I、J为本实用新型10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其包括外壳和位于该外壳内的消声衬件,外壳可选择为金属外壳或者非金属外壳。外壳包括面板11、背板12和同时连接所述面板11和背板12的上侧板13和下侧板14,面板11上开设有透声孔,消声衬件设置在外壳内,位于上侧板13和下侧板14之间。消声衬件包括微孔板组,所述微孔板组包括至少两个微孔板,微孔板的两端嵌设在所述上侧板13和下侧板14之间,两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20~60mm,微孔板由两个或以上的微孔板段拼接组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微孔板由三个微孔板段拼接而成,上微孔板段和下微孔板段均短于中微孔板段。作为第一种拼接方式,如图1所示,外壳内上下各设置一龙骨,位于上面的龙骨固定上微孔板段和中微孔板段,位于下面的龙骨固定连接下微孔板段和中微孔板段,上、中、下微孔板段位于同一平面上组成一整块微孔板,作为其他拼接方式,微孔板也可由两个微孔板段拼接而成,上微孔板段与下微孔板段的高度不等,微孔板段之间由螺钉固定连接或者粘结而成,各微孔板段的高度比例可以变动。一个微孔板组也可以包括三个或以上的微孔板,各微孔板之间相距一定的距离,各微孔板段之间的高度比例关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侧板和下侧板上设置有凹凸配合的凸起和凹槽,为防止微孔板移位,微孔板的两端部均设置有与上述凸起和凹槽相贴合的弯折部,装配状态时,微孔板嵌设在上侧板和下侧板之间,弯折部分别贴合上述凸起和凹槽,形成无刚性连接结构,也可在微孔板段之间增设一支撑板,微孔板段均固定在该支撑板上,为防止微孔板移位,支撑板的前后顶住面板和背板。通过测试对比,采用上述分段式微孔板组成的分离式双微孔板结构的吸声系数达到0.9,相比采用整块微孔板组成的一体式双微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系数0.8,吸声系数提高了10%以上,从声学理论上来分析,极可能的原因是,微孔板本身具备机械共振能力,双微孔板与面板、背板共同构成薄板共振结构,一体式双微孔板吸声结构中的微孔板与面板、背板刚性连接,使得两块微孔板的共振频率等同于面板、背板的共振频率,吸声频域窄,吸声系数相对较低。而分离式双微孔板结构内部为大小不同的四块或六块微孔板段,大小不同即质量不同,所以振动频率也不同,这六块或四块微孔板拓宽了吸声频域,从而使分离式双微孔板吸声结构的吸声能力优于一体式双微孔板吸声结构。
作为具体的参数选择,微孔板组包括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前微孔板靠近面板,后微孔板靠近背板,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30~ 50mm,实验证明,前后微孔板存在一个最优距离,过小或者过大都会降低吸声系数,优选的,前后微孔板的间距为30~45mm。前微孔板与面板之间距离为5~20mm,为保证高的吸声系数,需要在微孔板和面板、背板之间形成不同的共振频率,故微孔板由三个微孔板段拼接组成,至少两个微孔板段的高度不相等。作为其他结构选择,微孔板组包括靠近面板侧的前微孔板、靠近背板侧的后微孔板和位于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的中微孔板,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30~80mm,中微孔板位于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并与前后微孔板均相隔一定的距离。
为进一步提升吸声系数,需要增加共振腔的变化,前微孔板与后微孔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变截面空腔,变截面空腔为包括一个或数个两头窄中间宽或者两头宽中间窄的渐变结构单元。具体地,如图1B、图2B所示,仅前微孔板纵截面设置为弯折状,该弯折的顶点朝向所述面板,或者如图2F、I所示,仅后微孔板的纵截面设置为弯折状或者弧形,该弯折的顶点朝向或者远离前微孔板,或者,如图2中D、E、H、J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的纵截面均设置为弯折状,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类似于平行设置,弯折的顶点均朝向面板方向,或者顶点相对设置,或者,如图2中G所示,后微孔板设计成多道弯折,与前微孔板形成包括数个渐变结构单元的空腔,或者前微孔板设计成多道弯折,与后微孔板形成包括数个渐变结构单元的空腔。前微孔板的厚度翼板选择为0.8~1.5mm,实验证明,当微孔板厚度为1.2mm时,其吸声系数最高。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其包括外壳和位于所述外壳内的消声衬件,所述外壳包括面板(11)、背板(12)和同时连接所述面板和背板的上侧板(13)和下侧板(14),所述消声衬件设置在所述上侧板(13)和下侧板(14)之间,所述消声衬件包括微孔板组,所述微孔板组包括至少两个微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由两个或以上的微孔板段拼接组成,所述两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10~ 60mm,所述微孔板的两端嵌设在所述上侧板(13)和下侧板(14)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组包括靠近所述面板侧的前微孔板和靠近所述背板测的后微孔板,所述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3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微孔板与所述面板之间距离为5~2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由三个微孔板段拼接组成,至少两个所述微孔板段的高度不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微孔板之间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至少一所述微孔板为非平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微孔板与所述后微孔板之间形成的空腔为变截面空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截面空腔为包括一个或数个两头窄中间宽或者两头宽中间窄的渐变结构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的厚度为0.8~1.5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的厚度为1.2mm。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金属吸声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板组包括靠近所述面板侧的前微孔板、靠近所述背板侧的后微孔板和位于所述前微孔板和所述后微孔板之间的中微孔板,所述前微孔板和后微孔板之间的距离为30~80mm。
CN202320895876.1U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Active CN2198865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5876.1U CN219886598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5876.1U CN219886598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6598U true CN219886598U (zh) 2023-10-24

Family

ID=88396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5876.1U Active CN219886598U (zh) 2023-04-20 2023-04-20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865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399734B1 (ko) 흡음구조체
CN202595645U (zh) 一种适用于轨道交通的声屏障
CN102926334B (zh) 杯形降噪吸声构件
CN111058391B (zh) 一种含共振悬臂梁新型声屏障
CN202577174U (zh) 降噪声屏障
EP1430215B1 (en) Engine intake manifold made of noise barrier composite material
CN105803965A (zh) 一种宽频带吸声单元板
CN102842303A (zh) 一种微孔纤维复合吸声板
CN1644802A (zh) 双面吸声啮合空腔无棉声屏障
CN111501594A (zh) 一种基于仿生学原理的交通噪声防治声屏障结构
CN210639979U (zh) 一种吸隔声复合件和一种变压器
CN219886598U (zh) 一种微孔金属吸声体
CN101725119B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
CN211113371U (zh) 公路隧道前的缓冲吸能墙面结构
CN112712784A (zh) 一种低频宽带平板吸声结构
CN114044013B (zh) 一种局域共振系统及减震降噪车体型材板件
KR20130045497A (ko) 광대역 차음 복층유리
CN114645592A (zh) 一种吸音墙板
CN213038228U (zh) 适于音频较宽的噪音的吸声单元屏障
CN215164854U (zh) 一种声屏障用透明隔声装置
CN201713768U (zh) 一种用于高速铁路的声屏障的连接结构
CN115418894A (zh) 一种基于声学黑洞的钢轨动力吸振器及减振钢轨
CN220953040U (zh) 一种微孔陶瓷吸声板
CN217871227U (zh) 一种建筑施工隔音幕墙
CN2908603Y (zh) 高效铝纤维多腔双面声屏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