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6016U -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 Google Patents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6016U
CN219876016U CN202320881770.6U CN202320881770U CN219876016U CN 219876016 U CN219876016 U CN 219876016U CN 202320881770 U CN202320881770 U CN 202320881770U CN 219876016 U CN219876016 U CN 2198760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nd
elastic sealing
rear cover
sealing r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177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贡维勇
吴海全
窦力才
张波
郭世文
迟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177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60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60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60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Obtaining Desirable Characteristics In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发声模块,包括:喇叭座,喇叭座设有过音部,且喇叭座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围绕过音部设置;喇叭,喇叭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发音部件,壳体具有开口的一侧与弹性密封圈相抵,并使发音部件朝向过音部设置;以及后盖,后盖与喇叭座连接并盖设于喇叭,且后盖与壳体远离过音部的一侧相抵。本实用新型的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能够提高其密封性能的可靠性,并能够降低喇叭被压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背景技术
头戴式降噪耳机有很高气密性要求,其气密性越好,降噪效果就会越好,音效和音质也能得到改善。
相关技术中,喇叭与喇叭座之间就存在着一定的配合间隙,为了密封这部分间隙,传统的做法是在该间隙内涂胶,但是,涂胶一方面存在环境污染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需要等待胶水变干,耗时长,并且,喇叭容易因振动而移位,使得密封胶被撕开,失去密封效果,可靠性低,另外,当喇叭受压后,密封胶也无法起着缓冲效果,喇叭容易被压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声模块,能够提高其密封性能的可靠性,并能够降低喇叭被压坏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发声模块的头戴式耳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声模块,包括:喇叭座,所述喇叭座设有过音部,且所述喇叭座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围绕所述过音部设置;喇叭,所述喇叭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发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开口的一侧与所述弹性密封圈相抵,并使所述发音部件朝向所述过音部设置;以及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喇叭座连接并盖设于所述喇叭,且所述后盖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过音部的一侧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音模块,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音模块中,利用弹性密封圈可以密封壳体与喇叭座之间的间隙,保证气密封,从而保证音质和音效;另外,由于弹性密封圈自身具有回弹性,因此,弹性密封圈具有缓冲效果,可以降低喇叭被挤坏的风险;另外,后盖与壳体远离过音部的一侧相抵,一方面可以使得壳体与弹性密封圈抵紧,保证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喇叭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喇叭因振动发生移位的风险,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的发音模块利用弹性密封圈进行密封,相较于采用涂胶进行密封的方式,喇叭即使受到挤压,也难以导致弹性密封圈被破坏而影响密封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密封圈为注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密封圈包括密封底壁、以及与所述密封底壁连接的密封侧壁,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开口的端面与所述密封底壁相抵,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侧壁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垫片,所述后盖的内壁形成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与所述垫片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环形定位部,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环形定位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喇叭座与所述后盖的二者之一设有卡扣,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喇叭座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后盖的侧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装配孔;
所述发声模块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弹性密封圈包括第一弹性密封部以及第二弹性密封部,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围绕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设置,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相抵,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为一体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声模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头戴式耳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中,利用弹性密封圈可以密封壳体与喇叭座之间的间隙,保证气密封,从而保证音质和音效;另外,由于弹性密封圈自身具有回弹性,因此,弹性密封圈具有缓冲效果,可以降低喇叭被挤坏的风险;另外,后盖与壳体远离过音部的一侧相抵,一方面可以使得壳体与弹性密封圈抵紧,保证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喇叭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喇叭因振动发生移位的风险,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的发音模块利用弹性密封圈进行密封,相较于采用涂胶进行密封的方式,喇叭即使受到挤压,也难以导致弹性密封圈被破坏而影响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发声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发声模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喇叭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发声模块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
100、喇叭座;110、过音部;120、弹性密封圈;121、第一弹性密封部;1211、密封底壁;1212、密封侧壁;122、第二弹性密封部;130、扣接块;131、卡槽;140、连接柱;150、紧固件;
200、喇叭;210、壳体;211、开口;212、环形定位部;220、发音部件;230、垫片;
300、后盖;310、抵接柱;320、卡扣;330、连接块;331、第二装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涉及的发声模块,包括喇叭座100、喇叭200以及后盖300,喇叭200设置在喇叭座100上,后盖300用于罩住喇叭200并与喇叭座100连接。
如图4所示,喇叭座100设有过音部110,且喇叭座100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圈120,弹性密封圈120围绕过音部110设置。
具体地,过音部110能够使声音通过,其中,过音部110可以是过音口或者是过音孔,弹性密封圈120设置于喇叭座100的其中一侧,并围绕过音部110设置。
如图6所示,喇叭200包括具有开口211的壳体210、以及设置于壳体210内的发音部件220,结合图4与图6,壳体210具有开口211的一侧与弹性密封圈120相抵,并使发音部件220朝向过音部110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发音部件220包括振膜,振膜在振动时能够发出声音;发音部件220发出的声音可以通过开口211向外传播。壳体210具有开口211的一侧与弹性密封圈120相抵,并使发音部件220朝向过音部110设置,如此,发音部件220发出的声音可以进一步通过过音部110向外传播。
需要说明的是,壳体210具有开口211的一侧与弹性密封圈120相抵,弹性密封圈120能够起到密封作用,保证气密性。
如图3、图6所示,后盖300与喇叭座100连接并盖设于喇叭200,且后盖300与壳体210远离过音部110的一侧相抵,后盖300用于挤压壳体210,并使得壳体210具有开口211的一侧与弹性密封圈120抵紧,从而保证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音模块中,利用弹性密封圈120可以密封壳体210与喇叭座100之间的间隙,保证气密封,从而保证音质和音效;另外,由于弹性密封圈120自身具有回弹性,因此,弹性密封圈120具有缓冲效果,可以降低喇叭200被挤坏的风险;另外,后盖300与壳体210远离过音部110的一侧相抵,一方面可以使得壳体210与弹性密封圈120抵紧,保证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喇叭200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喇叭200因振动发生移位的风险,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的发音模块利用弹性密封圈120进行密封,相较于采用涂胶进行密封的方式,喇叭200即使受到挤压,也难以导致弹性密封圈120被破坏而影响密封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圈120为注塑件。
具体地,喇叭座100采用注塑的方式成型,而弹性密封圈120则采用二次注塑的方式成型于喇叭座100上。如此,可以保证弹性密封圈120与喇叭座100紧密连接在一起,并且,采用这种方式,弹性密封圈120后续不会与喇叭座100发生相对位移,
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密封圈120的材质为硅胶。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密封圈120也可以采用胶水粘附在喇叭座100上。
如图4、图5所示,进一步地,弹性密封圈120包括密封底壁1211、以及与密封底壁1211连接的密封侧壁1212,结合图5与图6,壳体210具有开口211的端面与密封底壁1211相抵,壳体210的外侧壁与密封侧壁1212相抵。换而言之,密封底壁1211和密封侧壁1212可以分别对壳体210的底部端面和外侧壁相抵,以实现密封,密封效果更好。
结合图4与图5,在其中一个实施中,弹性密封圈120包括第一弹性密封部121以及第二弹性密封部122,第二弹性密封部122围绕第一弹性密封部121设置,壳体210具有开口211的一侧与第一弹性密封部121相抵,后盖300与第二弹性密封部122相抵。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密封部121用于对壳体210和喇叭座100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作用,而第一弹性密封部121具有密封底壁1211、以及与密封底壁1211连接的密封侧壁1212。
第二弹性密封部122用于对后盖300和喇叭座100之间的间隙起到密封作用,并且,第二弹性密封部122也能够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后盖300与喇叭座100之间的作用力太大而致使后盖300和/或喇叭座100受损。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密封部121与第二弹性密封部122为一体结构,因此,采用注塑的方式可以一起将第一弹性密封部121与第二弹性密封部122成型出来。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密封部121与第二弹性密封部122也可以是分开设置的。
如图6、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壳体210远离开口211的一侧连接有垫片230,后盖300的内壁形成有抵接柱310,抵接柱310与垫片230相抵。
具体地,壳体210与喇叭座100固定连接在一起,壳体210借助抵接柱310挤压壳体210远离开口211的一侧,使得壳体210与弹性密封圈120抵紧,而垫片230作为抵接柱310与壳体210之间的中间件,可以避免抵接柱310与壳体210直接接触,避免壳体210被刮坏。
需要说明的是,垫片230为环状结构,抵接柱310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抵接柱310沿垫片23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抵接柱310均与垫片230相抵,如此,可以使得壳体210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使得壳体210与弹性密封圈120的密封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壳体210远离开口211的一侧形成有环形定位部212,垫片230套设于环形定位部212,环形定位部212用于对垫片230进行定位,防止垫片230在环形定位部212的径向发生位移。
具体地,垫片230套设于环形定位部212,并且垫片230的内侧壁与环形定位部212相接触。
如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喇叭座100与后盖300的二者之一设有卡扣320,另一者设有与卡扣320卡接配合的卡槽131。如此,喇叭座100与后盖300可以预先进行固定。
具体地,喇叭座100靠近喇叭200的一侧设置有具有卡槽131的扣接块130,后盖300的外侧壁设有卡扣320,当后盖300盖设于喇叭200后,卡扣320能够卡入卡槽131内,以使得后盖300与喇叭座100预固定。
如图3所示,更具体地,喇叭座100上设有多个扣接块130,多个扣接块130沿喇叭200的周向间隔设置,后盖300的外侧壁设置有多个卡扣320,多个卡扣320沿后盖30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卡扣320一一对应地卡接在多个扣接块130的卡槽131内。
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后盖300上设置具有卡槽的扣接块,而在喇叭座100上设置卡扣。
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喇叭座100上设置有连接柱140,连接柱140设有第一装配孔,后盖300的侧部设置有连接块330,连接块330设有与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装配孔331;发声模块还包括紧固件150,紧固件150穿设于第一装配孔以及第二装配孔331。如此,当后盖300与喇叭座100预固定后,可以利用紧固件150,进一步将后盖300与喇叭座100锁紧。其中,在后盖300与喇叭座100预固定的情况下,后盖300与喇叭座100的相对位置被固定,紧固件150的安装操作会更加简单。
具体地,紧固件150为螺钉,第一装配孔为螺孔,第二装配孔331为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紧固件150的数量为多个,具有第一装配孔的连接柱14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柱140沿喇叭200的周向间隔设置,具有第二装配孔331的连接块330的数量也为多个,多个连接块330沿后盖300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连接块330与多个连接柱140一一对应,每个紧固件150用于穿设于一个连接块330和与该连接块330对应的连接柱140内。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声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头戴式耳机中,利用弹性密封圈120可以密封壳体210与喇叭座100之间的间隙,保证气密封,从而保证音质和音效;另外,由于弹性密封圈120自身具有回弹性,因此,弹性密封圈120具有缓冲效果,可以降低喇叭200被挤坏的风险;另外,后盖300与壳体210远离过音部110的一侧相抵,一方面可以使得壳体210与弹性密封圈120抵紧,保证密封性,另一方面可以对喇叭200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喇叭因振动发生移位的风险,可靠性高。本实用新型的发音模块利用弹性密封圈120进行密封,相较于采用涂胶进行密封的方式,喇叭200即使受到挤压,也难以导致弹性密封圈120被破坏而影响密封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喇叭座,所述喇叭座设有过音部,且所述喇叭座上设置有弹性密封圈,所述弹性密封圈围绕所述过音部设置;
喇叭,所述喇叭包括具有开口的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发音部件,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开口的一侧与所述弹性密封圈相抵,并使所述发音部件朝向所述过音部设置;以及
后盖,所述后盖与所述喇叭座连接并盖设于所述喇叭,且所述后盖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过音部的一侧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圈为注塑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圈包括密封底壁、以及与所述密封底壁连接的密封侧壁,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开口的端面与所述密封底壁相抵,所述壳体的外侧壁与所述密封侧壁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垫片,所述后盖的内壁形成有抵接柱,所述抵接柱与所述垫片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侧形成有环形定位部,所述垫片套设于所述环形定位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座与所述后盖的二者之一设有卡扣,另一者设有与所述卡扣卡接配合的卡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座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有第一装配孔,所述后盖的侧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孔对应的第二装配孔;
所述发声模块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装配孔以及所述第二装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圈包括第一弹性密封部以及第二弹性密封部,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围绕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设置,所述壳体具有所述开口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相抵,所述后盖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弹性密封部为一体结构。
10.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发声模块。
CN202320881770.6U 2023-04-17 2023-04-17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Active CN2198760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770.6U CN219876016U (zh) 2023-04-17 2023-04-17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770.6U CN219876016U (zh) 2023-04-17 2023-04-17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6016U true CN219876016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2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1770.6U Active CN219876016U (zh) 2023-04-17 2023-04-17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60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2054B2 (en) Sound device
CN106414264A (zh) 防水壳体
JP3194097U (ja) ケースアセンブリ
CN219876016U (zh) 发声模块及头戴式耳机
US2015028904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embly method of electronic device
US11445292B2 (en) Speaker system and vehicle door
CN215500032U (zh) 电子设备
US20220095041A1 (en) Earphone
CN212543977U (zh) 一种无线控制车载音响
CN113225653B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JP2008053807A (ja) 無指向性ダイナミックマイクロホン
CN114615579A (zh) 远场语音安装结构及智能投影设备
CN109714657B (zh) 扬声器组件、便携式电子设备及扬声器组件的组装方法
CN220586453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JP4404721B2 (ja) スピーカユニット
CN217825218U (zh) 一种微型扬声器模组
CN210491131U (zh) 一种扬声器线材密封组装结构及智能设备
CN210518809U (zh) 扬声器组件
JPH10322045A (ja) 電子機器ケースの防水構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防水型無線装置
CN217825219U (zh) 微型扬声器模组
CN112398989B (zh) 发声器件和电子设备
CN112423203A (zh) 声学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9164688U (zh) 音频设备
CN216599932U (zh) 音响结构件及音响
CN219105971U (zh) 按键结构和耳机充电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