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4175U -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4175U
CN219874175U CN202320988159.3U CN202320988159U CN219874175U CN 219874175 U CN219874175 U CN 219874175U CN 202320988159 U CN202320988159 U CN 202320988159U CN 219874175 U CN219874175 U CN 219874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or
housing
bottom plate
data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8815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清森
陈俊灵
邓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v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8815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4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4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4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连接器包括:外壳、装配件、内模以及电连接端子。外壳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外壳的壳面上开设有安装孔。装配件具有限位体和底板,限位体设置于安装孔内,底板设置于外壳内,底板的面积大于安装孔的孔面积。内模设置于外壳内,内模和底板相接触或相抵接。电连接端子的一端置于外壳内,并和内模连接,电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端延伸至外壳的外侧。当装配件安装在外壳上时,限位体位于安装孔内,通过安装孔可实现对限位体的位置进行限制。底板的面积大于安装孔的孔面积,通过外壳的内壁和内模的外壁可以对底板起到夹击固定作用。安装在外壳上的装配件无法发生相对移动,装配件牢固、稳定的安装在外壳上。

Description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连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作为一种连接器件,在电子设备上发挥重要作用。通常连接器上会设有装配件,通过装配件起到装饰或铭牌的作用。现有连接器一般通过点胶和背胶的方式来在外壳上固定装配件。在点胶和背胶工艺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少打胶、漏打胶的情况,使得装配件的安装具有一定的品质隐患。在后续使用连接器的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点胶和背胶固定工艺容易受高温、低温以及潮湿等环境影响导致装配件脱落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由于用户使用产生的摩擦、碰撞或汗液等也会降低胶水的粘性,无法保障装配件的安装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连接器上装配件的安装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沿着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壳的壳面上开设有安装孔;
装配件,所述装配件具有相连接的限位体和底板,所述限位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面积;
内模,所述内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模和所述底板相接触或相抵接;以及
电连接端子,所述电连接端子的一端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和所述内模连接,所述电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体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骨位,所述骨位和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抵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沿着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过渡位,所述过渡位用于和所述外壳的弧形内壁处贴合。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内模的一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凸起件,所述凸起件和所述内模抵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内模靠近所述第一端一侧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模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厚度,所述内模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接触或相抵接。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呈矩形体状,所述外壳的壳面为四周侧面中的任意一面,所述限位体的面积占所述外壳壳面的面积的20%-80%。
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屏蔽壳,所述电连接端子和所述屏蔽壳连接形成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内模的内部;和/或,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外模,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内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外模的一端置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内部,并且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外模和所述安装槽凹凸配合。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线,包括连接器和线缆,所述连接器为上述连接器。
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扩展坞,包括数据线和扩展坞本体,所述数据线为上述数据线。
根据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数据线和适配器,所述数据线为上述数据线。
依据上述实施例中的连接器,在外壳上开设和装配件中限位体相对应的安装孔,当装配件安装在外壳上时,限位体位于安装孔内,通过安装孔可实现对限位体相对外壳壳面的位置进行限制。底板的面积大于安装孔的孔面积,通过外壳的内壁和内模的外壁可以对底板起到夹击固定的作用,进而使得安装在外壳上的装配件无法发生移动,装配件能够牢固、稳定且持久的安装在外壳上,不易受加工、外界环境以及后续使用等因素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数据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数据线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外壳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装配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装配件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数据线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数据线装配工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外壳、11.第一端、12.第二端、13.安装孔、14.安装槽、20.装配件、21.限位体、22.底板、23.骨位、24.过渡位、25.凸起件、26.标记位、30.内模、40.电连接端子、50.屏蔽壳、60.外模、70.线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连接器,包括:外壳10、装配件20、内模30以及电连接端子40。外壳10沿着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11和第二端12,外壳10的壳面上开设有安装孔13。装配件20具有相连接的限位体21和底板22,限位体21设置于安装孔13内,底板22设置于外壳10内,底板22的面积大于安装孔13的孔面积。内模30设置于外壳10内,内模30和底板22相接触或相抵接。电连接端子40的一端置于外壳10内,并和内模30连接,电连接端子40的另一端通过第一端11延伸至外壳10的外侧。
采用上述连接器,在外壳10上开设和装配件20中限位体21相对应的安装孔13,当装配件20安装在外壳10上时,限位体21位于安装孔13内,通过安装孔13可实现对限位体21相对外壳10壳面的位置进行限制。底板22的面积大于安装孔13的孔面积,通过外壳10的内壁和内模30的外壁可以对底板22起到夹击固定的作用,进而使得安装在外壳10上的装配件20无法发生相对移动,装配件20能够牢固、稳定且持久的安装在外壳10上,不易受加工、外界环境以及后续使用等因素的影响。
如图5所示,限位体21和底板22为相叠放的一体结构,以便于加工制造。限位体21呈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或块状结构,以便于被安装孔13限制位置,电连接端子40为USB端子、Type-C端子等,通过电连接端子40可实现和电子设备的电连接,所说的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
如图3-图4所示,外壳10呈矩形体状,外壳10的壳面为四周侧面中的任意一面,限位体21的面积占外壳10壳面的面积的20%-80%。限位体21远离底板22一端的面可用于装饰或铭牌,例如在限位体21的端面上印制商家logo信息,再例如在限位体21的端面上设置条纹结构,既能增加连接器的美观度,又能增加连接器和用户之间的摩擦,以便于插拔连接器。限位体21的面积占外壳10壳面面积的百分比越大,装配件20的限位体21上可操作的空间也就越大,具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如图5所示,装配件20和外壳10的形状相适配,以便于实现装配件20的安装固定,对应的,装配件20中的限位体21和底板22均呈矩形板状。限位体21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骨位23,骨位23和安装孔13的侧壁抵接。例如在限位体21四周的周侧分别设置两个间隔分布的骨位23,骨位23结构较小,为便于加工,骨位23和限位体21为一体结构。骨位23为弹性材质,限位体21和骨位23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当骨位23为弹性材质时,能够更好的和安装孔13的侧壁进行弹性抵接,有一定的安装余量,便于安装装配件20。
如图5所示,底板22沿着外壳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过渡位24,过渡位24用于和外壳10的弧形内壁处贴合。外壳10的宽度方向和外壳10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矩形体状的外壳10为便于使用,四角均做了圆弧或倒角处理。因此,为了提高底板22沿着外壳10宽度方向的两侧和外壳10内壁之间的贴合度,在底板22沿着外壳1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了过渡位24。过渡位24为逐渐变薄(越靠近底板22的边缘处越薄)的板状结构或者为底板22两侧开设的台阶状结构,通过底板22两侧的过渡位24,能够降低底板22两侧的厚度,提高底板22两侧的变形量,这样位于外壳10内的底板22在受到外壳10和内模30的挤压时,会产生适应性的变形,以保障底板22和外壳10内壁之间的贴合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底板22的形状和外壳10内壁之间拥有更高的贴合度,还可以直接将底板22沿着外壳10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做弧形板处理,但开模加工底板22难度相对更大一些。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底板22朝向内模30的一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凸起件25,凸起件25和内模30抵接。具体的,凸起件25为弹性材质,便于和内模30有个适应性的抵接。凸起件25呈块状、板状、条状或凸点状等。例如凸起件25为条状,此时可以在底板22朝向内模30的一侧设置多个凸起件25,以保障底板22在外壳10内的固定效果。多个凸起件25,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的凸起件25。在底板22朝向内模30的一面上还可以设置标记位26,通过标记位26给用户提供组装方位,例如呈箭头状的标记位26。
如图7所示,内模30靠近第一端11一侧的厚度小于内模30靠近第二端12一侧的厚度,内模30靠近第二端12一侧的外壁和外壳10的内壁相接触或相抵接。内模30靠近第一端11一侧的厚度小于内模30靠近第二端12一侧的厚度,便于给装配件20上的底板22在外壳10内留有一定的装配空间。具体的,将内模30分为左右两部分,左侧内模30的厚度小于右侧内模30的厚度。左侧内模30的上侧和外壳10的安装孔13之间间隔设置,以给底板22留有装配空间,左侧内模30的下侧和外壳10的内壁之间相接触,以便于给外壳10内的底板22提供更稳定的支撑力。
如图1-图2所示,连接器还包括位于外壳10内的屏蔽壳50,电连接端子40和屏蔽壳50连接形成连接组件,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于内模30的内部。和/或,连接器还包括外模60,外壳10靠近第二端12一侧的内部开设安装槽14,外模60的一端置于外壳10靠近第二端12一侧的内部,并且置于外壳10内的外模60和安装槽14凹凸配合。
具体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器包括屏蔽壳50和外模60,以更好的使用连接器,并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屏蔽壳50,例如选择马口铁材质,通过屏蔽壳50,一方面可以起到屏蔽作用,保障连接器的正常有效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屏蔽壳50还可以增加电连接端子40在连接器上的安装稳定性,例如将电连接端子40的一端焊接固定在屏蔽壳50上。连接器的外模60通常采用注胶的方式固定在外壳10上,当内模30靠近第二端12一侧的外壁和外壳10的内壁相接触或相抵接时,能够有效阻止外模60的成型胶水向外壳10的第一端11一侧流动。
如图7所示,外模60的右侧呈锥形状,即从外壳10的第一端11一侧向外壳10的第二端12一侧,外模60的径向尺寸不断变小,这样在外壳10第二端12的内部能够留有一定的空间便于设置外模60,便于将外模60的部分结构固定在外壳10内部。由于外模60采用注胶工艺,为保障成型后外模60的安装位置稳定性,在外壳10第二端12的内部开设有和外模60凹凸配合的的安装槽14,以避免外模60从外壳10上脱落。例如,在外壳10内部正对的两侧上分别开设一个安装槽14,以更均匀、稳定的将外模60固定在外壳10上。
限位体21的面积占外壳10壳面的面积的20%-80%,当限位体21的面积占外壳10壳面面积的百分比越大时,对应的,外壳10上固定外模60的部分也会越少,进而可能会影响外模60固定在外壳10上的牢固性。例如,当限位体21的面积占外壳10壳面面积的40%时,外壳10上固定外模60的空间相对能大一些,此时对于外壳10上的安装槽14要求不大,采用常规的凹槽形状,例如如图7所示的矩形体状的凹槽。当限位体21的面积占外壳10壳面面积的80%时,外壳10上固定外模60的空间相对小一些,此时对于外壳10上的安装槽14就需要注意下,应适当提高安装槽14给外模60提供的限位固定作用,例如安装槽14为锯齿状的凹槽,以便于增强对外模60的固定作用。
如图3-图4所示,外壳10的第一端11处开设倒角状的端口,以便于组装电连接端子40,外壳10第二端12处的端口面积相对更大一些,以便于安装内模30。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外壳10第二端12的内部还可以设置凸起结构,外模60置于外壳10内部的结构上形成和外壳10凸起结构相对应的凹槽结构,外壳10和外模60仍继续以凹凸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外壳10的形状除了为矩形体,还可以为圆柱状、椭圆柱状、正方体状、球体状等,装配件20的形状和外壳10的形状相适配,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设定,在本申请中不进行限制。
本申请所设计上述连接器,通过外壳10、内模30、安装孔13、装配件20上的限位体21(骨位23)以及底板22,能够有效限制装配件20的位置,并能防止装配件20从外壳10上脱落,有效保障外壳10上装配件20的牢固性。所设计的连接器的结构,增加产品对使用环境的适用性,避免生产加工点胶胶量不稳定性因素,提升产品生产效率,提升产品使用寿命。
实施例2
一种数据线,包括连接器和线缆70,连接器为上述实施例1中的连接器。线缆70穿过内模30和外壳10内的电连接端子40电连接。所设计的数据线能够用于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充电线或连接线。数据线包括实施例1中的连接器,故也具有上述实施例1中连接器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数据线的加工工艺依次如图8所示:装配步骤1,将装配件20装入外壳10镂空的安装孔13处,通过限位体21周侧的骨位23和安装孔13的侧壁抵接,能够有效防止装配件20相对外壳10前后左右的晃动或自然脱落,以便于后续组装其他部件。装配步骤2,将电连接端子40、屏蔽壳50以及线缆70组装好后,再包胶成型内模30。内模30靠近外壳10第一端11的一侧厚度相对小一些,给外壳10内的底板22留有足够的空间。装配步骤3,将组装好后的电连接端子40、屏蔽壳50、线缆70以及外模60通过外壳10的第二端12装入外壳10内,电连接端子40的部分结构穿过外壳10的第一端11延伸至外壳10的外侧。内模30装入外壳10后,内模30的外壁和底板22相抵接。装配步骤4,内模30在外壳10内装配好后,外模60成型灌胶填满外壳10内部以及安装槽14,进而形成所设计的数据线。
实施例3
一种扩展坞,包括数据线和扩展坞本体,数据线为上述实施例2中的数据线。扩展坞包括实施例2中的数据线,故也具有上述实施例2中数据线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在其他实施例中,扩展坞也可以包括连接器和扩展坞本体,连接器为上述实施例1中的连接器,通过内部线材将连接器和扩展坞本体连接即可。
实施例4
一种充电器,包括数据线和适配器,数据线为上述实施例2中的数据线,适配器用于将交流电转为直流电。充电器包括实施例2中的数据线,故也具有上述实施例2中数据线的优势,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实施例中所说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仅为更清楚地阐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沿着长度方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外壳的壳面上开设有安装孔;
装配件,所述装配件具有相连接的限位体和底板,所述限位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底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孔面积;
内模,所述内模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模和所述底板相接触或相抵接;以及
电连接端子,所述电连接端子的一端置于所述外壳内,并和所述内模连接,所述电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体的周侧设置有至少一个骨位,所述骨位和所述安装孔的侧壁抵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沿着所述外壳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过渡位,所述过渡位用于和所述外壳的弧形内壁处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朝向所述内模的一面上设置至少一个凸起件,所述凸起件和所述内模抵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靠近所述第一端一侧的厚度小于所述内模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厚度,所述内模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外壁和所述外壳的内壁相接触或相抵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呈矩形体状,所述外壳的壳面为四周侧面中的任意一面,所述限位体的面积占所述外壳壳面的面积的20%-8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内的屏蔽壳,所述电连接端子和所述屏蔽壳连接形成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设置于所述内模的内部;和/或,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外模,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内部开设安装槽,所述外模的一端置于所述外壳靠近所述第二端一侧的内部,并且置于所述外壳内的所述外模和所述安装槽凹凸配合。
8.一种数据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器和线缆,所述连接器为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9.一种扩展坞,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线和扩展坞本体,所述数据线为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数据线。
10.一种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线和适配器,所述数据线为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数据线。
CN202320988159.3U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Active CN219874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159.3U CN219874175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88159.3U CN219874175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4175U true CN219874175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1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88159.3U Active CN219874175U (zh) 2023-04-19 2023-04-19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4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51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terminal with two contact parts and a solder part
KR101610228B1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의 제조방법
US9178296B2 (en) Connector for placement in board opening
JP6799629B2 (ja) 低背の電力およびデータ接点
TWI631774B (zh) 鍵盤、接觸點結構及組裝接觸點結構之方法
CN103379779B (zh) 电子装置组合结构
CN204167540U (zh) 电连接器
KR101919380B1 (ko) 케이블용 착탈식 마그네틱 커넥터
CN103682765A (zh) 通用串行总线插槽及其相关电子装置
US8753132B2 (en) Euro power plug
CN204577749U (zh) 电连接器
US9142908B2 (en) Low profile male connector
US20200099184A1 (en) Low-profile ac inlet
EP2712470B1 (en) Usb connector having vertical to horizontal conversion contacts
CN219874175U (zh) 一种连接器、数据线、扩展坞以及充电器
CN214798073U (zh) Type-c连接器
CN106785611B (zh) 电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05790595U (zh) 电连接器
TWM505087U (zh) 電連接器結構
CN215989578U (zh) Usb接口及电子设备
CN210692887U (zh) 一款薄型防水Micro USB连接器
CN220934435U (zh) 母座连接器
TWM451680U (zh) 線纜連接器組合
CN207282835U (zh) 电连接器及具有该电连接器的盖体
CN201213174Y (zh) 通用串行总线电连接器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