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3371U -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3371U
CN219873371U CN202320062196.1U CN202320062196U CN219873371U CN 219873371 U CN219873371 U CN 219873371U CN 202320062196 U CN202320062196 U CN 202320062196U CN 219873371 U CN219873371 U CN 2198733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reaker
shell
wiring structure
conductive
current transfor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621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旷荣昌
李若亚
王晋
胡德
张宝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eqing Hoyou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Wenzhou Aike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eqing Hoyou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Wenzhou Aike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eqing Hoyou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Wenzhou Aike Electric Applianc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eqing Hoyou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621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33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33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33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包括有用于安装在断路器主体部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零序电流互感器,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上预先穿设有预留线缆;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贯通有用于供断路器主体部内的引线穿入的进线孔。本申请具有省去了需要将引线依次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步骤,简化了装配步骤,方便了装配工作,提高了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的装配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断路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断路器保护模块的作用是当断路器发生漏电或电弧故障时,能够迅速切断供电电路,从而避免人体和设备受到危害。目前断路器保护模块的类型主要包括有电子式与电磁式。断路器保护模块主要包括有零序电流互感器以及电磁脱扣器,当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到主电路中进线端与出线端之间的电流矢量合不为 0时,即意味着主电路出现了故障情况。此时零序电流互感器将产生感生电压,从而来控制电磁脱扣器实现脱扣动作。
相关技术中,在将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进行装配时,需要先将断路器主体部上的引线依次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后,再将引线重新接回至断路器主体部内,由于断路器内部的空间十分有限,来回穿线的装配方式将导致整个接线过程十分繁琐,同时也降低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的装配效率,简化装配步骤,本申请提供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在断路器主体部外部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零序电流互感器,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上预先穿设有预留线缆;所述壳体外侧壁上贯通有用于供断路器主体部内的引线穿入的进线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上已预先穿设有预留线缆,因此在将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进行装配时,只需将断路器主体部内的引线通过进线孔穿入至壳体内,接着再将引线与对应的预留线缆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装配工作;省去了需要将引线依次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步骤,简化了装配步骤,方便了装配工作,提高了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的装配效率。
可选的,所述预留线缆端部均设置有导电接线片,所述导电接线片用于与穿入至壳体内的引线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穿入至壳体内的引线与预留线缆进行连接时,可将引线与对应的导电接线片进行焊接;导电接线片一方面方便了引线的接线工作,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引线与预留线缆连接完毕后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导电接线片上形成有固线槽,所述固线槽用于供穿入至壳体内的引线插入,并将引线进行限位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引线插入在对应导电接线片的固线槽内,通过固线槽能将引线进行初步限位,预防引线与导电接线片发生相互脱离,提高了引线的稳定性,方便后续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上设置有用于供导电接线片插入的插槽,所述导电接线片分别插入在各自对应的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导电接线片插入在对应的插槽内,从而能实现导电接线片与壳体内侧壁之间的连接固定;通过将导电接线片限位固定在壳体内,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引线与导电接线片连接处的稳定性,减小引线在壳体内发生的摆动,实现了对引线的定位。
可选的,所述插槽朝向导电接线片插入方向的侧壁上形成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斜面用于引导导电接线片插入至插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导电接线片插入至对应插槽内时,通过导向斜面能使导电接线片更加顺利的对准并插入至插槽内,对导电接线片起到了导向的作用。
可选的,所述限位座呈周向环绕设置在零序电流互感器周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导电接线片分别插入在对应的插槽内时,由于限位座呈周向环绕设置在零序电流互感器周围,因此通过导电接线片与插槽的相互插接配合,预留线缆能够实现将零序电流互感器进行限位,使零序电流互感器在壳体内保持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磁脱扣器,所述电磁脱扣器输入端与其中一根预留线缆电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电磁脱扣器的输入端已预先与其中一根预留线缆进行电连接,因此进一步节省了电磁脱扣器的接线步骤,从而能适应批量化生产的需求,方便了装配工作。
可选的,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呈周向环绕设置在电磁脱扣器周围,且所述限位件围绕形成有限位腔,所述电磁脱扣器通过限位件限位在限位腔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磁脱扣器放置在限位腔内,再通过设置在电磁脱扣器周围的限位件进行限位,从而能确保电磁脱扣器在壳体内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了电磁脱扣器的安装工作。
可选的,所述电磁脱扣器与零序电流互感器均位于壳体同侧,所述壳体另一侧形成有可用于放置线路板的容纳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了壳体内部的空间布局,使壳体内部能留有额外的容纳腔,从而能满足安装额外线路板的需求,进而使第一壳体能够布局AC型、A型、B型、AB型、AFDD型、A+AFDD型、B+AFDD型等功能线路板,以满足不用类型的漏电保护与电弧故障保护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省去了需要将引线依次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的步骤,简化了装配步骤,方便了装配工作,提高了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的装配效率;
2.优化了壳体内部的空间布局,使壳体内部能留有额外的容纳腔,从而能满足安装额外线路板的需求,进而使第一壳体能够布局AC型、A型、B型、AB型、AFDD型、A+AFDD型、B+AFDD型等功能线路板,以满足不用类型的漏电保护与电弧故障保护的功能;
3.提高引线与导电接线片连接处的稳定性,减小引线在壳体内发生的摆动,实现了对引线的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将本申请壳体安装在断路器主体部外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10、进线孔;11、导电接线片;110、固线槽;12、限位座;120、插槽;121、导向斜面;13、限位件;14、限位腔;15、容纳腔;2、零序电流互感器;3、预留线缆;4、电磁脱扣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参照图1、图2,断路器接线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在断路器主体部外部的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零序电流互感器2以及电磁脱扣器4。
如图2、图3所示,零序电流互感器2上预先穿设有预留线缆3,预留线缆3端部从零序电流互感器2内穿出,穿出后的预留线缆3端部焊接固定有导电接线片11,导电接线片11用于与穿入至壳体1内的引线进行焊接固定,壳体1外侧壁上贯通有用于供断路器主体部内的引线穿入的进线孔10。导电接线片11端部形成有呈半圆弧形的固线槽110,固线槽110用于供穿入至壳体1内的引线插入,并将引线进行初步限位固定,通过将引线插入至固线槽110内,此时通过固线槽110便能将引线限位在导电接线片11上。
如图2、图3所示,壳体1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多组限位座12,限位座12呈周向围绕在零序电流互感器2四周。限位座12上开设有用于供对应的导电接线片11单独插入的插槽120,插槽120的形状与导电接线片11相适配。导电接线片11分别插入并固定在各自对应的插槽120内。
如图2、图3所示,插槽120朝向导电接线片11插入方向的开口面侧壁上形成有导向斜面121,导向斜面121呈倾斜设置,且导向斜面121用于引导导电接线片11顺利插入至各自对应的插槽120内。在将穿入至壳体1内的引线与预留线缆3进行连接时,可将引线与对应的导电接线片11进行焊接固定。导电接线片11一方面方便了引线的接线工作,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引线与预留线缆3连接完毕后的可靠性。将引线插入在对应导电接线片11的固线槽110内,通过固线槽110能将引线进行初步限位,预防引线与导电接线片11发生相互脱离,提高引线稳定性的同时,还能方便后续焊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如图2、图3所示,壳体1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多个限位件13,限位件13呈周向环绕设置在电磁脱扣器4周围。多个限位件13围绕形成有用于放置电磁脱扣器4的限位腔14,电磁脱扣器4放置在限位腔14内,且限位件13朝向电磁脱扣器4的侧壁与电磁脱扣器4外侧壁相互贴合抵触。电磁脱扣器4通过限位件13限位在限位腔14内。将电磁脱扣器4放置在限位腔14内,再通过设置在电磁脱扣器4周围的限位件13进行限位,从而能确保电磁脱扣器4在壳体1内的稳定性,同时也方便了电磁脱扣器4的安装工作。
如图2、图3所示,电磁脱扣器4与零序电流互感器2相互靠近,且均位于壳体1的同侧,壳体1内部的另一侧形成有可用于放置线路板的容纳腔15。电磁脱扣器4的输入端与其中一根预留线缆3通过导电线缆或导电金属片实现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的实施原理为:由于零序电流互感器2上已预先穿设有预留线缆3,因此在将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进行装配时,只需将断路器主体部内的引线通过进线孔10穿入至壳体1内,接着再将引线与对应的预留线缆3进行连接即可完成装配工作。省去了需要将引线依次穿过零序电流互感器2的步骤,简化了装配步骤,方便了装配工作,提高了保护模块与断路器主体部的装配效率。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包括有用于安装在断路器主体部外部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零序电流互感器(2),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2)上预先穿设有预留线缆(3);所述壳体(1)外侧壁上贯通有用于供断路器主体部内的引线穿入的进线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留线缆(3)端部均设置有导电接线片(11),所述导电接线片(11)用于与穿入至壳体(1)内的引线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接线片(11)上形成有固线槽(110),所述固线槽(110)用于供穿入至壳体(1)内的引线插入,并将引线进行限位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多组限位座(12),所述限位座(12)上设置有用于供导电接线片(11)插入的插槽(120),所述导电接线片(11)分别插入在各自对应的插槽(120)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120)朝向导电接线片(11)插入方向的侧壁上形成有导向斜面(121),所述导向斜面(121)呈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斜面(121)用于引导导电接线片(11)插入至插槽(1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座(12)呈周向环绕设置在零序电流互感器(2)周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电磁脱扣器(4),所述电磁脱扣器(4)输入端与其中一根预留线缆(3)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限位件(13),所述限位件(13)呈周向环绕设置在电磁脱扣器(4)周围,且所述限位件(13)围绕形成有限位腔(14),所述电磁脱扣器(4)通过限位件(13)限位在限位腔(14)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脱扣器(4)与零序电流互感器(2)均位于壳体(1)同侧,所述壳体(1)另一侧形成有可用于放置线路板的容纳腔(15)。
CN202320062196.1U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Active CN2198733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2196.1U CN21987337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62196.1U CN21987337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3371U true CN219873371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4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62196.1U Active CN219873371U (zh) 2023-01-09 2023-01-09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33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487547A (zh) 电磁保护和控制组件
CN110534945A (zh) 一种弯头连接器
CN219873371U (zh) 一种断路器接线结构
EP3998485A1 (en) Power monitoring device
KR20150028966A (ko) 차량 장치용 상호 연결 조립체 및 상호 연결 방법
CN210429532U (zh) 一种结构紧凑的电流互感器
CN115173166A (zh) 一种集成式连接器
CN215682078U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交流输出铜排与电机相线连接结构
CN109672060A (zh) 两个电路体的导线线束的连接构造
CN21278412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插座
CN210923843U (zh) 一种电力监测装置
CN210224511U (zh) 电源连接器
CN216959536U (zh) 一种永磁高压电机用的接线盒
CN212571411U (zh) 一种复合型的电气连接装置
CN220065591U (zh) 一种高效安装的智能断路器
CN218005687U (zh) 一种空气绝缘金属铠装开关柜与全绝缘浇注母线的连接结构
CN220306586U (zh) 一种短路器
CN220774902U (zh) 线路连接器和光伏设备
CN216902740U (zh) 具有内置式子线路板的智能断路器
CN112672584B (zh) 一种电控箱的结构和电器设备
CN214624646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散热外壳
JP2001035343A (ja) 漏電遮断器
CN213845551U (zh) 一种用于冷通道pdu的快速接线端子
CN220776382U (zh) 电气设备和光伏设备
CN216648683U (zh) 一种连接器的引线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