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70169U -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70169U
CN219870169U CN202321462483.8U CN202321462483U CN219870169U CN 219870169 U CN219870169 U CN 219870169U CN 202321462483 U CN202321462483 U CN 202321462483U CN 219870169 U CN219870169 U CN 2198701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positioning
cylindrical battery
ejector rod
ej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2483.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辛塍
陈锐
张常勇
邓庆雄
黄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e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62483.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701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701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701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包括支架、顶块、顶杆和充气管,其中,支架具有相对设置的左纵板和右纵板;顶块设置在左纵板朝向右纵板的一面上;顶杆与右纵板通过螺纹连接并贯穿右纵板,且顶杆的端部与顶块相对;充气管滑动设置在左纵板上,充气管一端朝向右纵板。如上述结构,通过转动顶杆,便可通过顶块和顶杆对圆柱电池的两端进行夹持,该种结构不受电池型号的限制,在圆柱电池直径和长度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实现圆柱电池的夹持固定,且充气管与左纵板采用滑动连接,因此可调整充气管相对顶块的间距,以适应注液孔位置的变化,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工装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水分对于锂电池性能和安全的影响极为重要,因此需要对锂电池进行气密性检测,主要是依靠氦检及打压检测,打压检测时,需要先将电池固定,然后向电池内部充气,在此过程中,固定电池的工装和电池整体置于水箱内,以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从而判断电池的气密性。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1155321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简易圆柱锂电池气密性测试工装,包括L型底座,所述L型底座的水平段顶部安装有支撑座,L型底座的另一端设有可伸缩夹紧装置,L型底座的竖直段上设有密封槽,密封槽贯通连接有进气嘴,进气嘴连通有测压部件,所述可伸缩夹紧装置和竖直段上设有密封槽将电池夹持在二者之间后,进气嘴对卡入到密封槽中的电池正极充气嘴端进行充气,同时测压部件对充入气压检测。
如上述技术方案中,其采用支撑座用作圆柱电池的支撑,且用于给圆柱电池充气的进气嘴固定设置在L型底座上,该结构的工装,仅能对单一型号的圆柱电池进行检测,无法实现电池的换型检测,一旦电池型号改变,电池的大小发生了变化,上述工装便不再适用,其通用性较差,因此需要一种通用性好的检测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检测不同型号圆柱电池的气密性检测工装,以解决现有工装仅能对单一型号电池检测、通用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包括支架、顶块、顶杆和充气管,其中,
支架,具有相对设置的左纵板和右纵板;
顶块,设置在左纵板朝向右纵板的一面上;
顶杆,与右纵板通过螺纹连接并贯穿右纵板,且顶杆的端部与顶块相对;
充气管,滑动设置在左纵板上,充气管一端朝向右纵板。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其中,
第一定位块,可拆卸的安装在顶块上,第一定位块朝向顶杆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
第二定位块,可拆卸的安装在顶杆上,第二定位块朝向顶块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定位螺栓,第一定位螺栓与顶块螺纹连接;
第一定位块,与顶块插接;
第一定位螺栓穿过顶块并抵持第一定位块与顶块插接的部分。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连接筒和第二定位螺栓,其中,
连接筒,与顶杆朝向顶块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定位块,与连接筒插接;第二定位螺栓,与连接筒螺纹连接,且第二定位螺栓穿过连接筒并抵持第二定位块与连接筒插接的部分。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第一定位孔及第二定位孔为矩形孔或圆形孔。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支架为U型支架。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滑板,左纵板上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其中,
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相互垂直开设,且第一滑槽朝向右纵板;
滑板,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充气管,与滑板螺纹连接,且充气管贯穿第一滑槽。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滑板经第二滑槽从两侧延伸至左纵板外。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橡胶垫圈,橡胶垫圈设置在充气管朝向右纵板的端面上。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手柄,手柄在顶杆和充气管上均设置有一个。
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支架上设置有顶块和顶杆,且顶杆与支架的右纵板通过螺纹连接,通过转动顶杆,便可通过顶块和顶杆对圆柱电池的两端进行夹持,该种结构不受电池型号的限制,在圆柱电池直径和长度发生变化时,依然能够实现圆柱电池的夹持固定,且充气管与左纵板采用滑动连接,因此可调整充气管相对顶块的间距,以适应注液孔位置的变化,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本工装的通用性;
(2)在顶块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块,在顶杆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块,如此一来,可对圆柱电池的极柱进行限位,从而提高本工装对电池定位的便利性,在定位时,可使顶块和顶杆对齐圆柱电池的轴线,以避免对圆柱电池造成夹伤;
(3)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是通过第一定位螺栓和第二定位螺栓进行安装,因此其为可拆卸的结构,针对不同型号的电池,更换不同大小、具有不同形状定位孔的定位块即可,从而在能够实现电池定位的同时,保证本工装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点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夹持电池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的爆炸图;
图6为一种圆柱电池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圆柱电池的主视图;
图中:支架1、左纵板111、右纵板112、第一滑槽101、第二滑槽102、顶块2、顶杆3、充气管4、第一定位块5、第一定位孔501、第二定位块6、第二定位孔601、第一定位螺栓7、连接筒8、第二定位螺栓9、滑板10、橡胶垫圈11、手柄12、圆柱电池S、极柱100、注液孔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包括支架1、顶块2、顶杆3、充气管4、第一定位块5、第二定位块6、第一定位螺栓7、连接筒8、第二定位螺栓9、滑板10和橡胶垫圈11,其用于固定圆柱电池S,并经注液孔00向圆柱电池S内充气,以进行圆柱电池S的气密性检测。
其中,支架1,具有相对设置的左纵板111和右纵板112;顶块2,设置在左纵板111朝向右纵板112的一面上;顶杆3,与右纵板112通过螺纹连接并贯穿右纵板112,且顶杆3的端部与顶块2相对;
如上述结构,在对圆柱电池S进行检测时,将圆柱电池S的一个极柱100抵持到顶块2上,然后转动顶杆3,使顶杆3向圆柱电池S位移,以配合顶块2夹持圆柱电池S即可;该种固定结构,不受圆柱电池S长度和直径的限制,通用性较强。
充气管4,滑动设置在左纵板111上,充气管4一端朝向右纵板112;
由于圆柱电池S直径发生变更后,注液孔00相对极柱100的距离也可能发生变动,充气管4若固定在左纵板111上,在本工装夹持圆柱电池S后,充气管4可能无法对准注液孔00,而在将充气管4设置为滑动结构时,便可调整充气管4相对顶块2的距离,以此也就能够调整充气管4的位置,以使充气管4对应圆柱电池S的注液孔00。
优选的,支架1为U型支架,其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自然具有左纵板111和右纵板112。
具体的,左纵板11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102,其中,第一滑槽101,与第二滑槽102相互垂直开设,且第一滑槽101朝向右纵板112;滑板10,与第二滑槽102滑动连接;充气管4,与滑板10螺纹连接,且充气管4贯穿第一滑槽101;
如上述结构,当圆柱电池S的直径发生变更后,若圆柱电池S的注液孔无法对准充气管4,此时可滑动滑板10,以滑板10带动充气管4进行位移,从而使充气管4对齐注液孔00;
在调整充气管4到位后,转动充气管4,充气管4与滑板10的螺纹配合,可使充气管4相对圆柱电池S进行位移,使充气管4的端部抵持到圆柱电池S的端面上,从而使注液孔00与充气管4贯通,之后便可向圆柱电池S内进行充气加压。
进一步的,滑板10经第二滑槽102从两侧延伸至左纵板111外;如此一来,当需要调整充气管4的位置时,通过移动滑板10延伸至左纵板111外的部分,带动滑板10及充气管4进行位移即可。
进一步的,橡胶垫圈11设置在充气管4朝向右纵板112的端面上;如上述结构,在充气管4抵持圆柱电池S时,是以橡胶垫圈11抵持到圆柱电池S的端面上,这有利于提高充气管4与注液孔0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手柄12在顶杆3和充气管4上均设置有一个;如上述结构,当需要调整顶杆3及充气管4相对圆柱电池S的位置时,通过手柄12转动顶杆3及充气管4即可,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仅通过顶块2抵持圆柱电池S,对安装要求较高,不方便对圆柱电池S进行夹持定位,因此设置有第一定位块5和第二定位块6,其中,第一定位块5,可拆卸的安装在顶块2上,第一定位块5朝向顶杆3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501;第二定位块6,可拆卸的安装在顶杆3上,第二定位块6朝向顶块2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601;
如上述结构,在对圆柱电池S进行定位时,将圆柱电池S的一个极柱100插接在第一定位孔501内,然后转动顶杆3,顶杆3带动第二定位块6位移,通过第二定位块6的第二定位孔601对圆柱电池S的另一个极柱进行限位即可。
如上述结构,只适用于对圆柱状的极柱100进行定位,若圆柱电池S的两个极柱100均为方形极柱,在第一定位块5对一个极柱100定位后,转动顶杆3会导致第二定位块6的第二定位孔601与方形的极柱100发生干涉,第二定位孔601无法卡合到极柱100上,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结构;
具体的,通过设置连接筒8即可解决上述问题,连接筒8,与顶杆3朝向顶块2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定位块6,与连接筒8插接;
如上述结构,在转动顶杆3时,由于连接筒8可相对顶杆3转动,因此可通过连接筒8使得第二定位块6不跟随顶杆3转动,即顶杆3做轴向运动和周向运动,而连接筒8和第二定位块6仅做轴向运动,此时便可将第二定位块6的第二定位孔601顺利与方形的极柱100进行卡合;
现提供一种连接筒8的转动结构:在顶杆3上套设一个轴承,然后将连接筒8的一端套至轴承上,即可完成连接筒8与顶杆3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通过第二定位螺栓9保证连接筒8与第二定位块6的插接稳定性,第二定位螺栓9,与连接筒8螺纹连接,且第二定位螺栓9穿过连接筒8并抵持第二定位块6与连接筒8插接的部分;
如上述结构,在将第二定位块6插接到连接筒8上后,拧紧第二定位螺栓9将第二定位块6与连接筒8进行相对固定即可。
适应性的,第一定位螺栓7与顶块2螺纹连接;第一定位块5,与顶块2插接;第一定位螺栓7穿过顶块2并抵持第一定位块5与顶块2插接的部分;
如上述结构,第一定位螺栓7是用于顶块2与第一定位块5的相对固定使用,如此第一定位块5和第二定位块6均为可拆结构,根据极柱100形状、大小的不同,松动第一定位螺栓7和第二定位螺栓9,对第一定位块5和第二定位块6进行插拔更换即可,这提高了本装置的通用性。
目前的圆柱电池S,一般情况下,两个极柱100均为圆柱状,也有部分圆柱电池S的极柱采用方形柱状,或一个极柱100为方形柱状,而另一个极柱100为圆柱状,本工装通过可拆卸式的定位块,可适配上述的各种电池结构,即使圆柱电池S的极柱100采用其它形状,仅需改变第一定位孔501和第二定位孔601的形状进行适配即可。
优选的,第一定位孔501及第二定位孔601为矩形孔或圆形孔。
具体实施步骤:
首先将圆柱电池S的一个极柱100插接到第一定位块5的第一定位孔501内,然后转动顶杆3,以顶杆3带动第二定位块6进行位移,直至圆柱电池S的另一个极柱100与第二定位孔601进行卡合,如此便完成了圆柱电池S的定位;
移动滑板10,带动充气管4进行位移,直至充气管4对准圆柱电池S端面上的注液孔00,再转动充气管4,依靠充气管4与滑板10的螺纹配合,使充气管4向圆柱电池移动,直至充气管4通过橡胶垫圈11抵持到圆柱电池S的端面上,充气管4与注液孔00贯通;
将充气管4与气泵进行连接,然后将圆柱电池S连同本工装一并放置到水箱内,通过气泵及充气管4向圆柱电池S内充气,观察有无气泡,从而实现对圆柱电池S的气密性检测及加压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顶块(2)、顶杆(3)和充气管(4),其中,
所述支架(1),具有相对设置的左纵板(111)和右纵板(112);
所述顶块(2),设置在所述左纵板(111)朝向所述右纵板(112)的一面上;
所述顶杆(3),与所述右纵板(112)通过螺纹连接并贯穿所述右纵板(112),且所述顶杆(3)的端部与所述顶块(2)相对;
所述充气管(4),滑动设置在所述左纵板(111)上,所述充气管(4)一端朝向所述右纵板(1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块(5)和第二定位块(6),其中,
所述第一定位块(5),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顶块(2)上,所述第一定位块(5)朝向所述顶杆(3)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501);
所述第二定位块(6),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顶杆(3)上,所述第二定位块(6)朝向所述顶块(2)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60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定位螺栓(7),所述第一定位螺栓(7)与所述顶块(2)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定位块(5),与所述顶块(2)插接;
所述第一定位螺栓(7)穿过所述顶块(2)并抵持所述第一定位块(5)与所述顶块(2)插接的部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筒(8)和第二定位螺栓(9),其中,
所述连接筒(8),与所述顶杆(3)朝向所述顶块(2)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定位块(6),与所述连接筒(8)插接;
所述第二定位螺栓(9),与所述连接筒(8)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定位螺栓(9)穿过所述连接筒(8)并抵持所述第二定位块(6)与所述连接筒(8)插接的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501)及所述第二定位孔(601)为矩形孔或圆形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U型支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板(10),所述左纵板(111)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01)和第二滑槽(102),其中,
所述第一滑槽(101),与所述第二滑槽(102)相互垂直开设,且所述第一滑槽(101)朝向所述右纵板(112);
所述滑板(10),与所述第二滑槽(102)滑动连接;
所述充气管(4),与所述滑板(10)螺纹连接,且所述充气管(4)贯穿所述第一滑槽(10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0)经所述第二滑槽(102)从两侧延伸至所述左纵板(111)外。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橡胶垫圈(11),所述橡胶垫圈(11)设置在所述充气管(4)朝向所述右纵板(112)的端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12),所述手柄(12)在所述顶杆(3)和所述充气管(4)上均设置有一个。
CN202321462483.8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Active CN2198701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2483.8U CN21987016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2483.8U CN21987016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70169U true CN219870169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207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2483.8U Active CN21987016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701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70169U (zh) 一种圆柱电池气密性检测工装
CN203069201U (zh) 一种车身检具夹紧机构
CN213956684U (zh) 一种阀门泄漏检验装置
CN213396991U (zh) 一种活塞销孔检测设备
CN218956004U (zh) 一种管路气密性检测快换夹具
CN216621658U (zh) 一种聚氯乙烯波纹管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14354077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冷却头气密性检测用夹具
CN212158976U (zh) 一种沟槽管件密封性检测装置
CN201163258Y (zh) 拉力机零件下夹紧装置
CN214843850U (zh) 一种锂电池气密性测试装置
CN217765857U (zh) 一种塑料阀门试压装置
CN113900023B (zh) 一种氢燃料电池测试装置及方法
CN217276747U (zh) 一种漏气检测装置
CN218895901U (zh) 一种工件密封检测设备
CN211347255U (zh) 一种用于压力罐的测漏工装
CN213579939U (zh) 一种不锈钢管出水检测装置
CN205352838U (zh) 一种自动拉力机夹具
CN215893907U (zh) 一种气体制造罐体气密性检测用固定架
CN219348089U (zh) 一种电池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15617500U (zh) 一种气囊封堵外顶管装置
CN220622134U (zh) 一种移动式车空压机测试装置
CN218444909U (zh) 一种液压马达壳体用的检测工具
CN216484372U (zh) 机动车轮胎气门受压测试仪
CN215726609U (zh) 一种水没台车泄漏检查机
CN219161585U (zh) 一种水龙头气密性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