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7197U - 三轴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三轴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7197U
CN219867197U CN202320470613.6U CN202320470613U CN219867197U CN 219867197 U CN219867197 U CN 219867197U CN 202320470613 U CN202320470613 U CN 202320470613U CN 219867197 U CN219867197 U CN 219867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shaft
pivot
self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7061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彦凯
钟川珉
刘文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filed Critical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7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7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 Transition And Organic Metals Composition Catalysts For Addition Polymerization (AREA)
  •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Electrochemical Machining, And Combined Machining (AREA)
  • Superconductor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for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轴向结构,包括:一附载单元;一双轴向模块,包含:一纵向轴杆,沿一枢转轴线穿设该附载单元;一枢转座,套设该纵向轴杆,并能以该枢转轴线为轴心而枢转;一横向轴杆,沿一倾转轴线设置于该枢转座;及一自转向穿孔,沿一自转轴线贯通形成于该枢转座;一承载单元,枢接于该横向轴杆,并包含:一自转向轴杆,沿该自转轴线设置;以及一弹性件,沿该自转轴线设置;其中,该枢转轴线、该倾转轴线及该自转轴线相交于一交接点,该交接点落于该枢转座中。

Description

三轴向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轴向结构,特别是倾角轴、直/横式旋转轴以及水平枢转轴交于同一点的三轴向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三轴向结构通常是球形万向接头(ball joint),是由相匹配的球形结构与球形内凹槽所构成,此种球形万向接头仅能依靠球形结构与球形内凹槽之间的摩擦力来维持两者的相对位置,并不具有额外的补偿力,故承载例如较重的显示器时,在倾斜角度上可能无法有足够的补偿力,导致显示器因重力而容易变成视角朝下,应用上有所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轴向结构,用以将一第一物件可转动地连接一第二物件,包括:一附载单元,包含一附载件及一定位柱,该附载件供该第一物件设置,该定位柱设置于该附载件并沿一自转轴线延伸;一双轴向模块,包含:一纵向轴杆,沿一枢转轴线穿设该附载件;一枢转座,套设该纵向轴杆,并能以该枢转轴线为轴心而枢转;一横向轴杆,设置于该枢转座,并具有一第一杆身,该第一杆身沿一倾转轴线延伸;及一自转向穿孔,沿该自转轴线贯通形成于该枢转座;一承载单元,包含: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框及一底板,该第一框套设于该第一杆身,该底板固设于该第一框;一主板,枢接于该底板,并能以该自转轴线为轴心相对该底板自体旋转,当施加一旋转外力,使该主板相对该底板旋转,借此使该主板能以该自转轴线为轴心于一直摆位置及一横摆位置之间旋转变换,当移除该旋转外力时,该主板随停于该直摆位置及该横摆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及一自转向轴杆,沿该自转轴线穿设该主板及该底板;以及一弹性件;其中,当该弹性件沿该自转轴线设置,施加一第一外力,能使该枢转座及该横向轴杆相对该纵向轴杆旋转,借此使该附载单元能以该枢转轴线为轴心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变换,并弯折该弹性件,当移除该第一外力时,该弹性件回弹使该附载单元复位;当该弹性件沿该倾转轴线设置,施加一第二外力,能使该连接件相对该横向轴杆旋转,借此使该主板能以该倾转轴线为轴心于一第一倾斜位置及一第二倾斜位置之间旋转变换,当移除该第二外力时,该主板随停于该第一倾斜位置及该第二倾斜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枢转轴线、该倾转轴线及该自转轴线相交于一交接点,该交接点落于该枢转座中。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附载件还包含一附载本体、一顶片及二转体片,该顶片固接于该附载本体,所述转体片相间隔地分别自该顶片的两侧垂直地朝外延伸,该定位柱自该顶片朝外延伸并位于所述转体片之间,该枢转座夹设于所述转体片之间并与该顶片相间隔,且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第一侧面及一纵向穿孔,该纵向穿孔贯通该顶面及该底面且垂直地连通该自转向穿孔,并供该纵向轴杆穿设,该第一杆身形成于该第一侧面。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所述转体片分别具有一凹槽,该枢转座具有二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沿平行该枢转轴线的方向分别自该顶面及该底面朝外延伸且伸入所述凹槽,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抵靠所述凹槽的一头端,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抵靠所述凹槽的一尾端。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承载单元还包含一外罩壳,该附载单元还包含一枢转壳,该外罩壳固接于该主板并具有一开口,该枢转壳固接于该顶片并自该开口朝外延伸,且具有一通孔,该附载本体穿设该通孔而外露。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主板具有一弧穿槽及一开孔,该底板具有一凸片及一贯通孔,该自转向轴杆穿设该开孔及该贯通孔并与该底板同动,该凸片滑设于该弧穿槽。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枢转座还具有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该横向轴杆还具有设置于该第二侧面的一第二杆身,该连接件还具有套设于该第二杆身的一第二框,该第一杆身与该第二杆身实质共线并沿该倾转轴线分别延伸。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第一框具有一第一缺口槽,该第二框具有一第二缺口槽,该枢转座还具有二第二限位凸块,沿平行该倾转轴线的方向分别自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朝外延伸并分别深入该第一缺口槽及该第二缺口槽,在该第一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分别抵靠该第一缺口槽及该第二缺口槽的一顶端,在该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分别抵靠该第一缺口槽及该第二缺口槽的一底端。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弹性件包含一第一压簧及一第二压簧,该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容设于该自转向穿孔及套设于该定位柱,该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容设于该自转向穿孔及套设该自转向轴杆。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双轴向模块还包含套设于该第一杆身的一第一摩擦组。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第一摩擦组具有套设于该第一杆身的多个第一止动华司、一第一摩擦片及一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止动华司分别固设于该第一框及该第一侧面,该第一摩擦片夹设于所述第一止动华司及该第一螺母之间,该第一螺母对应螺设于该第一杆身的末端。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弹性件包含一扭簧,该扭簧套设于该第一杆身。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双轴向模块还包含一纵向摩擦组,该纵向摩擦组套设于该纵向轴杆。
如前述的三轴向结构中,该纵向轴杆具有一削边杆身,该纵向摩擦组具有一螺帽,所述转体片分别具有一长形贯孔,该削边杆身匹配地穿设于该长形贯孔并经由该螺帽锁固于所述转体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运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4及图5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中附载单元及双轴向模块的不同角度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中承载单元的分解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一倾斜位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第二倾斜位置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横摆位置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一实施例于直摆位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运用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三轴向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0 三轴向结构 271 第二止动华司
2000 第一物件 272 第二摩擦片
3000 第二物件 2721 第二摩擦孔
1 附载单元 273 第二碗型华司
11 附载件 274 第二螺母
111 附载本体 3 承载单元
112 顶片 31 连接件
113 转体片 311 底板
1131 凹槽 3111 凸片
11311 头端 3112 贯通孔
11312 尾端 312 第一框
1132 长形贯孔 3121 第一枢转孔
12 定位柱 3122 第一缺口槽
13 枢转壳 31221 顶端
131 通孔 31222 底端
2 双轴向模块 313 第二框
21 纵向轴杆 3131 第二枢转孔
211 杆头 3132 第二缺口槽
212 削边杆身 31321 顶端
22 枢转座 31322 底端
221 横本体 32 主板
222 纵本体 321 弧穿槽
223 顶面 322 开孔
224 底面 33 自转向轴杆
225 第一侧面 331 轴头
226 第二侧面 332 削边轴体
227 纵向穿孔 34 外罩壳
228 第一限位凸块 341 开口
229 第二限位凸块 35 自转摩擦组
23 横向轴杆 351 自转向止动华司
231 第一杆身 352 自转向摩擦片
232 第二杆身 3521 自转向摩擦孔
24 自转向穿孔 353 自转向碗型华司
25 第一摩擦组 354 自转向螺母
251 第一止动华司 4,5 弹性件
252 第一摩擦片 41 第一压簧
2521 第一摩擦孔 42 第二压簧
253 第一螺母 51 扭簧
254 第一垫片 F1 第一外力
2541 第一垫片孔 F2 第二外力
26 纵向摩擦组 F3 旋转外力
261 纵向止动华司 G 重力方向
262 纵向摩擦片 P 交接点
2621 纵向摩擦孔 PX 自转轴线
263 纵向碗型华司 SX 枢转轴线
264 螺帽 TX 倾转轴线
27 第二摩擦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本申请三轴向结构1000用以将一第一物件2000可转动地连接一第二物件3000,并包括一附载单元1、一双轴向模块2、一承载单元3及一弹性件4,附载单元1连接第一物件2000,双轴向模块2枢接于附载单元1,承载单元3枢接于双轴向模块2并连接第二物件3000,弹性件4设置于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之间与双轴向模块2及承载单元3之间。以下将详述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部分图式绘制有一重力方向G、一自转轴线PX、一枢转轴线SX及一倾转轴线TX,自转轴线PX、枢转轴线SX与倾转轴线TX彼此相交,且在第一实施例中,重力方向G平行于自转轴线PX,第一物件2000及第二物件3000沿重力方向G上下排列,此时第一物件2000可以是麦克风、控制器等,第二物件3000可以是桌面、底盘(桌上型支撑装置)或天花板(吊挂式支撑装置)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请同时参阅图4及图5,附载单元1包含一附载件11、一定位柱12及一枢转壳13。附载件11供第一物件2000设置,并具有一附载本体111、一顶片112及二转体片113,附载本体111沿自转轴线PX延伸设置,并概略呈长方体。顶片112固接于附载本体111的一端,并分别沿枢转轴线SX自附载本体111朝外延伸,借此顶片112及附载本体111整体概略呈T形,而第一物件2000通过例如锁固或插设等方式设置于附载本体111的另一端,但并不以此为限。所述转体片113分别自顶片112的两侧垂直地沿自转轴线PX朝外延伸,且其延伸方向相反于附载本体111。各所述转体片113分别具有一凹槽1131及一长形贯孔1132,所述凹槽1131沿自转轴线PX凹陷形成,并具有相对的一头端11311及一尾端11312。所述长形贯孔1132沿枢转轴线SX贯通形成并彼此相对应,且其截面为非圆形。定位柱12沿自转轴线PX自顶片112朝外延伸形成,并位于所述转体片113之间。枢转壳13概略呈中空碗状体,固接于顶片112并具有一通孔131,通孔131的截面与附载本体111的截面相匹配,并供附载本体111穿设,借此使附载本体111外露于枢转壳13。
双轴向模块2包含一纵向轴杆21、一枢转座22、一横向轴杆23、一自转向穿孔24、一第一摩擦组25、一纵向摩擦组26及一第二摩擦组27。纵向轴杆21沿枢转轴线SX穿设所述长形贯孔1132,并具有一杆头211及一削边杆身212,杆头211位于所述转体片113的上方,其截面积大于所述长形贯孔1132的截面积。削边杆身212连接杆头211,其径向截面与所述长形贯孔1132相匹配,借此纵向轴杆21能与附载件11同动。
枢转座22夹设于所述转体片113之间且与顶片112相间隔,并具有一横本体221、二纵本体222、一顶面223、一底面224、一第一侧面225、一第二侧面226、一纵向穿孔227、二第一限位凸块228及二第二限位凸块229。横本体221概略呈圆柱体,沿倾转轴线TX设置,所述纵本体222分别概略呈圆柱体,分别沿枢转轴线SX自横本体221的相对二侧面朝外延伸,使横本体221及纵本体222整体概略呈十字状。顶面223及底面224分别形成于所述纵本体222的末端,第一侧面225及第二侧面226分别形成于横本体221的相对二端。纵向穿孔227贯通顶面223及底面224并由横本体221及纵本体222所围绕界定,并供削边杆身212穿设,其中,纵向穿孔227具有圆形截面,借此枢转座22能以枢转轴线SX为轴心相对纵向轴杆21而枢转。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28沿平行枢转轴线SX的方向分别自顶面223及底面224的边缘朝外延伸,并分别伸入所述凹槽1131,且与纵向穿孔227相间隔,借此限制枢转座22相对纵向轴杆21枢转的角度范围。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9沿平行倾转轴线TX的方向分别自第一侧面225及第二侧面226的边缘朝外延伸。
横向轴杆23设置于枢转座22,并具有一第一杆身231及一第二杆身232。第一杆身231沿倾转轴线TX延伸并形成于第一侧面225,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9相间隔,且具有非圆形截面。第二杆身232沿倾转轴线TX延伸并形成于第二侧面226,与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9相间隔,且实质与第一杆身231共线,并具有非圆形截面。自转向穿孔24沿自转轴线PX贯通形成于横本体221,并与纵向穿孔227垂直地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枢转轴线SX、倾转轴线TX及自转轴线PX相交于一交接点P,该交接点P落在枢转座22,也就是与球形万向接头一样是三个枢转轴交于一点。
第一摩擦组25具有三第一止动华司251、一第一摩擦片252及一第一螺母253,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具有圆孔)套设于第一杆身231,且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固设于第一侧面225。第一摩擦片252套设于第一杆身231并抵靠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并具有一与第一杆身231相匹配的第一摩擦孔2521,借此第一摩擦片252与第一杆身231同动。第一螺母253对应螺设于第一杆身231的末端,并与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共同夹设第一摩擦片252,经由调整第一螺母253的位置能决定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及第一摩擦片252之间的预设迫紧度。
纵向摩擦组26具有五纵向止动华司261、一纵向摩擦片262、一纵向碗型华司263及一螺帽264,所述纵向止动华司261(具有圆孔)套设于纵向轴杆21,其中之二所述纵向止动华司261分别固设于顶面223及底面224,其中之一所述纵向止动华司261固设于所述转体片113其中之一,其中另二所述纵向止动华司261则固设于所述转体片113其中另一的相对两侧。纵向摩擦片262套设于纵向轴杆21并抵靠所述纵向止动华司261,且具有一与削边杆身212相匹配的纵向摩擦孔2621,借此纵向摩擦片262与纵向轴杆21同动。纵向碗型华司263(具有圆孔)套设于纵向轴杆21并抵靠纵向摩擦片262。螺帽264对应螺设于纵向轴杆21的末端,并抵靠纵向碗型华司263,经由调整螺帽264的位置能决定所述纵向止动华司261、纵向摩擦片262及纵向碗型华司263之间的预设迫紧度,且纵向轴杆21也能经由螺帽264锁固于所述转体片113。
第二摩擦组27具有三第二止动华司271、一第二摩擦片272、一第二碗型华司273及一第二螺母274,所述第二止动华司271(具有圆孔)套设于第二杆身232,其中之一所述第二止动华司271固设于第二侧面226。第二摩擦片272套设于第二杆身232并抵靠所述第二止动华司271,并具有一与第二杆身232相匹配的第二摩擦孔2721,借此第二摩擦片272与第二杆身232同动。第二碗型华司273(具有圆孔)套设于第二杆身232并抵靠第二摩擦片272。第二螺母274对应螺设于第二杆身232的末端,并抵靠于第二碗型华司273,经由调整第二螺母274的位置能决定所述第二止动华司271、第二摩擦片272及第二碗型华司273之间的预设迫紧度。
请同时参阅图6及图7,承载单元3包含一连接件31、一主板32、一自转向轴杆33、一外罩壳34及一自转摩擦组35。连接件31具有一底板311、一第一框312及一第二框313,底板311具有一凸片3111及一贯通孔3112,凸片3111沿平行自转轴线PX的方向延伸形成。贯通孔3112沿自转轴线PX贯通形成,并与凸片3111相间隔,且其截面为非圆形。第一框312的一端固设于底板311的一端,另一端套设于第一杆身231,并供两个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固设于其上,且具有一第一枢转孔3121及一第一缺口槽3122。第一枢转孔3121沿倾转轴线TX贯通形成,供第一杆身231穿设,且其截面为圆形,借此第一框312能以倾转轴线TX相对于枢转座22而枢转。第一缺口槽3122沿自转轴线PX凹陷形成,供其中之一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9伸入于其中,并具有相对的一顶端31221及一底端31222,借此限制第一框312相对枢转座22枢转的角度范围。第二框313的一端固设于底板311的另一端,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杆身232,并供其中另二所述第二止动华司271固设于其上,且具有一第二枢转孔3131及一第二缺口槽3132。第二枢转孔3131沿倾转轴线TX贯通形成,供第二杆身232穿设,且其截面为圆形,借此第二框313能以倾转轴线TX相对于枢转座22而枢转。第二缺口槽3132沿自转轴线PX凹陷形成,供其中另一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9伸入于其中,并具有相对的一顶端31321及一底端31322,借此限制第二框313相对枢转座22枢转的角度范围。
主板32枢接于底板311的一侧并用以连接第二物件3000,概略为正方形板件,且具有一弧穿槽321及一开孔322。弧穿槽321为半圆环状,供凸片3111滑设于其中,开孔322沿自转轴线PX贯通形成,且其截面为圆形。自转向轴杆33沿自转轴线PX穿设主板32及底板311,并具有一轴头331及一削边轴体332,轴头331位于主板32外侧,其截面积大于开孔322的截面积。削边轴体332连接轴头331并依序穿设开孔322及贯通孔3112,其径向截面与贯通孔3112相匹配,借此自转向轴杆33能与连接件31同动。外罩壳34概略为中空圆台体,固接于主板32并具有一开口341,枢转壳13自开口341朝外延伸。
自转摩擦组35具有三自转向止动华司351、一自转向摩擦片352、二自转向碗型华司353及一自转向螺母354,所述自转向止动华司351套设于自转向轴杆33,其中之二所述自转向止动华司351固设于主板32的相对两侧,其中另一所述自转向止动华司351固设于底板311的一侧(也就是夹设于底板311及主板32之间)。自转向摩擦片352套设于自转向轴杆33,并夹设于轴头331与所述自转向止动华司351之间,并具有一与削边轴体332相匹配的自转向摩擦孔3521。所述自转向碗型华司353套设于自转向轴杆33,并抵靠底板311的另一侧。自转向螺母354对应螺设于削边轴体332的末端,并抵靠于所述自转向碗型华司353,经由调整自转向螺母354的位置能决定所述自转向止动华司351、自转向摩擦片352及所述自转向碗型华司353之间的预设迫紧度,且自转向轴杆33也能经由自转向螺母354锁固于底板311及主板32上。
弹性体4沿自转轴线PX设置,并包含一第一压簧41及一第二压簧42,第一压簧41的一端套设于定位柱12,另一端容设于自转向穿孔24并抵接纵向轴杆21,同时第一压簧41夹设于附载件11及枢转座22之间,并位于所述转体片113之间。第二压簧42的一端套设于自转向轴杆33并抵接自转向螺母354,另一端容设于自转向穿孔24并抵接纵向轴杆21,同时第二压簧42夹设于枢转座22及底板311之间,并位于第一框312及第二框313之间。
请同时参阅图8及图9,当施加第一外力F1于第一物件2000,使附载单元1能以枢转轴线SX为轴心相对于双轴向模块2及承载单元3旋转,也就是双轴向模块2及承载单元3不动,借此附载单元1能于一第一位置(图8)及一第二位置(图9)之间旋转变换。当附载单元1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28抵靠所述凹槽1131的所述头端11311。当附载单元1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228抵靠所述凹槽1131的所述尾端11312。不论附载单元1是在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皆会弯折第一压簧41,使第一压簧41套设于定位柱12的一端略微偏离自转轴线PX。而在移除第一外力F1时,第一压簧41回弹使附载单元1复位,也就是让附载单元1从偏离自转轴线PX的状态复位至位于自转轴线PX的状态。
请同时参阅图10及图11,当施加第二外力F2于第一物件2000,使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能以倾转轴线TX相对于承载单元3旋转,也就是承载单元3不动,借此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能于一第一倾斜位置(图10)及一第二倾斜位置(图11)之间旋转变换。当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于第一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9抵靠所述第一缺口槽3122的所述顶端31221及所述第二缺口槽3132的所述顶端31321。当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于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229抵靠所述第一缺口槽3122的所述底端31222及所述第二缺口槽3132的所述底端31322。不论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是在第一倾斜位置还是第二倾斜位置,皆会弯折第二压簧42,使第二压簧42容设于自转向穿孔24的一端略微偏离自转轴线PX。而在移除第二外力F2时,第二压簧42回弹使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复位,也就是让附载单元1从偏离自转轴线PX的状态复位至位于自转轴线PX的状态。
请同时参阅图12及图13,当施加旋转外力F3,使主板32能以自转轴线PX为轴心相对底板311旋转,借此使主板32能于一横摆位置(图12)及一直摆位置(图13)之间旋转变换,主板32相对底板311旋转的角度取决于弧穿槽321,在本实施例中,主板32相对底板311旋转的角度达180度。当移除旋转外力F3,主板32随停于直摆位置及横摆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若主板32所固接的第二物件3000是桌面或天花板时,旋转外力F3可施加在第一物件2000,此时附载件11、双轴向模块2及连接件31能以自转轴线PX为轴心相对主板32旋转,同样能让主板32于直摆位置及横摆位置之间旋转变换。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压簧41及第二压簧42是会回弹的,也就是第一压簧41的回弹力是大于纵向摩擦组26的静摩擦力,第二压簧42的回弹力是大于第一摩擦组25及第二摩擦组27的静摩擦力,借此产生自动复位的效果,但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也可省略第一压簧41及第二压簧42其中一个,还是能自动复位;另外,亦可调整第一螺母253、第二螺母274及自转向螺母354来改变预设迫紧度,也就是增加第一摩擦组25、纵向摩擦组26及第二摩擦组27的最大静摩擦力,使其大于第一压簧41及第二压簧42的回弹力,借此让第一压簧41及第二压簧42不会回弹,此时附载单元1就可以随停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且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也可以随停于第一倾斜位置及第二倾斜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
请参阅图14、图15及图16,于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本申请三轴向结构1000用以将一第一物件2000可转动地连接一第二物件3000,并包括一附载单元1、一双轴向模块2、一承载单元3及一弹性件5,附载单元1连接第一物件2000,双轴向模块2枢接于附载单元1,承载单元3枢接于双轴向模块2并连接第二物件3000,弹性件5设置于双轴向模块2。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仅在于第一摩擦组25及弹性件5的设置位置,并移除了第一压簧41及第二压簧42,以下仅说明差异处,相同技术内容于此不再赘述。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重力方向G是垂直自转轴线PX,第一物件2000及第二物件3000沿垂直重力方向G左右排列,此时第一物件2000可以是直立柱(例如将附载单元1的附载件11固定于直立柱的一滑车上),第二物件3000可以是荧幕,但并不以此为限。
第一摩擦组25具有三第一止动华司251、一第一摩擦片252、一第一螺母253及一第一垫片254,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具有圆孔)套设于第一杆身231,且其中之一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固设于第一侧面225。第一摩擦片252套设于第一杆身231并抵靠所述第一止动华司251,并一具有与第一杆身231相匹配的第一摩擦孔2521,借此第一摩擦片252与第一杆身231同动。第一螺母253对应螺设于第一杆身231的末端,第一垫片254套设第一杆身231,抵靠第一螺母253,并具有一与第一杆身231相匹配的第一垫片孔2541。
弹性体5沿倾转轴线TX设置,并包含一扭簧51,扭簧51套设于第一杆身231,并位于第一垫片254及第一摩擦片252之间,其两端分别固接于第一垫片254及第一框312。
当施加第二外力F2于第二物件3000,使承载单元3能以倾转轴线TX为轴心相对于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旋转,也就是附载单元1及双轴向模块2不动,借此承载单元3能于一第一倾斜位置及一第二倾斜位置之间旋转变换。当移除第二外力F2,承载单元3随停于第一倾斜位置及第二倾斜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若第二物件3000的重量较大时,也可以在第二摩擦组27中增设另一扭簧,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
上述第二实施例是以第一物件2000为直立柱,第二物件3000为荧幕,也就是本申请三轴向结构1000是应用于显示器支撑装置为例来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并不以此为限,第一物件2000也可以是麦克风、控制器,第二物件3000则为墙面,此时本申请三轴向结构1000为壁挂式支撑装置,第二外力F2会从施加在第二物件3000转移到第一物件2000。
综上所述,本申请三轴向结构可以达到相同于现有球形万向接头的运动自由度,并可因应不同的附载环境,各别调整三轴向的补偿力及角度,而可承载较重物体,应用便利且操作手感佳。

Claims (10)

1.一种三轴向结构,用以将一第一物件可转动地连接一第二物件,其特征在于,该三轴向结构包括:
一附载单元,包含一附载件及一定位柱,该附载件供该第一物件设置,该定位柱设置于该附载件并沿一自转轴线延伸;
一双轴向模块,包含:
一纵向轴杆,沿一枢转轴线穿设该附载件;
一枢转座,套设该纵向轴杆,并能以该枢转轴线为轴心而枢转;
一横向轴杆,设置于该枢转座,并具有一第一杆身,该第一杆身沿一倾转轴线延伸;及
一自转向穿孔,沿该自转轴线贯通形成于该枢转座;
一承载单元,包含:
一连接件,具有一第一框及一底板,该第一框套设于该第一杆身,该底板固设于该第一框;
一主板,枢接于该底板,并能以该自转轴线为轴心相对该底板自体旋转,当施加一旋转外力,使该主板相对该底板旋转,借此使该主板能以该自转轴线为轴心于一直摆位置及一横摆位置之间旋转变换,当移除该旋转外力时,该主板随停于该直摆位置及该横摆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及
一自转向轴杆,沿该自转轴线穿设该主板及该底板;以及一弹性件;
其中,当该弹性件沿该自转轴线设置,施加一第一外力,能使该枢转座及该横向轴杆相对该纵向轴杆旋转,借此使该附载单元能以该枢转轴线为轴心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变换,并弯折该弹性件,当移除该第一外力时,该弹性件回弹使该附载单元复位;当该弹性件沿该倾转轴线设置,施加一第二外力,能使该连接件相对该横向轴杆旋转,借此使该主板能以该倾转轴线为轴心于一第一倾斜位置及一第二倾斜位置之间旋转变换,当移除该第二外力时,该主板随停于该第一倾斜位置及该第二倾斜位置之间的一任意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转轴线、该倾转轴线及该自转轴线相交于一交接点,该交接点落于该枢转座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附载件还包含一附载本体、一顶片及二转体片,该顶片固接于该附载本体,所述转体片相间隔地分别自该顶片的两侧垂直地朝外延伸,该定位柱自该顶片朝外延伸并位于所述转体片之间,该枢转座夹设于所述转体片之间并与该顶片相间隔,且具有一顶面、一底面、一第一侧面及一纵向穿孔,该纵向穿孔贯通该顶面及该底面且垂直地连通该自转向穿孔,并供该纵向轴杆穿设,该第一杆身形成于该第一侧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体片分别具有一凹槽,该枢转座具有二第一限位凸块,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沿平行该枢转轴线的方向分别自该顶面及该底面朝外延伸且伸入所述凹槽,在该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抵靠所述凹槽的一头端,在该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凸块抵靠所述凹槽的一尾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单元还包含一外罩壳,该附载单元还包含一枢转壳,该外罩壳固接于该主板并具有一开口,该枢转壳固接于该顶片并自该开口朝外延伸,且具有一通孔,该附载本体穿设该通孔而外露,该主板具有一弧穿槽及一开孔,该底板具有一凸片及一贯通孔,该自转向轴杆穿设该开孔及该贯通孔并与该底板同动,该凸片滑设于该弧穿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枢转座还具有相反于该第一侧面的一第二侧面,该横向轴杆还具有设置于该第二侧面的一第二杆身,该连接件还具有套设于该第二杆身的一第二框,该第一杆身与该第二杆身实质共线并沿该倾转轴线分别延伸,该第一框具有一第一缺口槽,该第二框具有一第二缺口槽,该枢转座还具有二第二限位凸块,沿平行该倾转轴线的方向分别自该第一侧面及该第二侧面朝外延伸并分别深入该第一缺口槽及该第二缺口槽,在该第一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分别抵靠该第一缺口槽及该第二缺口槽的一顶端,在该第二倾斜位置时,所述第二限位凸块分别抵靠该第一缺口槽及该第二缺口槽的一底端。
7.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包含一第一压簧及一第二压簧,该第一压簧的两端分别容设于该自转向穿孔及套设于该定位柱,该第二压簧的两端分别容设于该自转向穿孔及套设该自转向轴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向模块还包含套设于该第一杆身的一第一摩擦组,该第一摩擦组具有套设于该第一杆身的多个第一止动华司、一第一摩擦片及一第一螺母,所述第一止动华司分别固设于该第一框及该第一侧面,该第一摩擦片夹设于所述第一止动华司及该第一螺母之间,该第一螺母对应螺设于该第一杆身的末端。
9.如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件包含一扭簧,该扭簧套设于该第一杆身。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轴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双轴向模块还包含一纵向摩擦组,该纵向摩擦组套设于该纵向轴杆,该纵向轴杆具有一削边杆身,该纵向摩擦组具有一螺帽,所述转体片分别具有一长形贯孔,该削边杆身匹配地穿设于该长形贯孔并经由该螺帽锁固于所述转体片。
CN202320470613.6U 2022-08-03 2023-03-13 三轴向结构 Active CN21986719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94713P 2022-08-03 2022-08-03
US63/394,713 2022-08-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7197U true CN219867197U (zh) 2023-10-20

Family

ID=8738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8913.1U Active CN219492852U (zh) 2022-08-03 2023-03-03 转轴快拆结构
CN202320470613.6U Active CN219867197U (zh) 2022-08-03 2023-03-13 三轴向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8913.1U Active CN219492852U (zh) 2022-08-03 2023-03-03 转轴快拆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19492852U (zh)
TW (2) TWM640720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41120U (zh) 2023-05-11
CN219492852U (zh) 2023-08-08
TWM640720U (zh) 2023-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3456B (zh) 显示器支撑装置
US7564682B2 (en) Display with multiple adjustable positions and angles
JP4169756B2 (ja) モニタ装置
CN211349160U (zh) 可调式支撑座
US20060002228A1 (en) Mixer suspension
US11732840B2 (en) Mounting apparatus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01915343B (zh) 触摸式平板显示器可变仰角支架
US9038972B2 (en) Tilt mechanism for a monitor
US5145134A (en) Tiltable-turntable for display monitor
CN214093646U (zh) 支撑架
CN216079024U (zh) 支撑装置
US20070215761A1 (en) Display support mechanism
US8632042B2 (en) Tilt and swivel mounting for monitors and other devices
CN219867197U (zh) 三轴向结构
US20040159754A1 (en) Universal adjusting mechanism for tripods
US20240117918A1 (en) Rotating shaft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H09326980A (ja) 情報モニター装置
JP2000338891A (ja) フラットデイスプレイ搭載用多関節アーム装置
US2021006296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rotating structure
CN210015402U (zh) 一种双屏式可折叠构造
CN113280037A (zh) 一种转轴及电子设备
CN219889268U (zh) 支撑装置
CN2679736Y (zh) 电脑显示器
CN214368635U (zh) 一种用于医疗设备的可调承重装置
TWM630527U (zh) 支撐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