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89268U - 支撑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89268U
CN219889268U CN202321207461.7U CN202321207461U CN219889268U CN 219889268 U CN219889268 U CN 219889268U CN 202321207461 U CN202321207461 U CN 202321207461U CN 219889268 U CN219889268 U CN 2198892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ntilever
post
hole
cantilever member
piv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746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清辉
邱泊钧
邓名宏
李佩如
陈雅蕙
杨咏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filed Critical Syncmold Enterprise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892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8926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2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 F16M11/24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 F16M11/40Undercarriages with or without wheels changeable in height or length of legs, also for transport only, e.g. by means of tubes screwed into each other by means of coilable or bendable legs or spiral shaped le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05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integral with the apparatus or articles to be support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装置,包括:一基座模块;一悬臂模块,包含一第一悬臂件及一第二悬臂件,该第一悬臂件可枢转地套设于该基座模块,该第二悬臂件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一悬臂件;以及一支架模块,包含:一第一直立柱,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二悬臂件;一第一滑车,设置于该第一直立柱内;及一第一承载件,设置于该第一滑车并用以承载一显示器。本申请支撑装置能调整该第一直立柱相对于该第二悬臂件的相对位置,借此改变该显示器的荧幕法线方向。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是一种所承载的显示装置能够180度翻转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TWM627331披露一种升降装置,包括:一夹持模块;一伸缩套筒组,枢设于该夹持模块;一第一连杆件,与该伸缩套筒组枢接;一第二连杆件,与该第一连杆件枢接;一第三连杆件,与该第二连杆件及该伸缩套筒组枢接;一弹性件,设置于该伸缩套筒组;以及一承载件,设置于该第三连杆件,并用以承载一显示器。该升降装置虽可提供显示器升降功能,但并无法翻转显示器的面对方向。本申请另外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支撑装置,设置于一工作面并用以承载一第一显示器,该第一显示器定义一第一荧幕法线,该支撑装置包括:一基座模块,设置于该工作面,并包含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具有一第一枢接柱;一悬臂模块,包含一第一悬臂件及一第二悬臂件,该第一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一头端及一第一尾端,该第一头端可枢转地套设于该第一枢接柱,该第二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二头端及一第二尾端,该第二头端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一尾端;以及一支架模块,包含:一第一直立柱,具有一第一枢转部,该第一枢转部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二尾端;一第一滑车,设置于该第一直立柱内,并能实质沿一重力方向往复滑动;及一第一承载件,设置于该第一滑车并用以承载该第一显示器;其中,经由枢转该第一头端、该第二头端及该第一枢转部中的至少一个,能改变该第一荧幕法线的方向,当施加一第一外力,能使该第一显示器沿该重力方向在一第一最高位置及一第一最低位置间变换,当该第一外力移除,该第一显示器随停在介于该第一最高位置及该第一最低位置之间的一第一任意位置。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第二悬臂件能以一第一旋轴线为中心相对该第一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一直立柱能以一第一轴心线为中心相对该第二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一旋轴线及该第一轴心线皆实质平行该重力方向。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支撑座还具有一第一定位块,该第一定位块自该第一枢接柱的末端朝外延伸形成,该第一悬臂件还具有凹陷形成于该第一头端的一第一弧状凹槽,该第一定位块滑设于该第一弧状凹槽,借此限制该第一悬臂件相对该支撑座旋转的角度。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第一悬臂件还具有一第一环柱及一第一通孔,该第一环柱自该第一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围绕该第一弧状凹槽,且套设于该第一枢接柱,该第一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一尾端,该第二悬臂件还具有一第二环柱及一第二通孔,该第二环柱自该第二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设于该第一通孔,该第二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二尾端,该第一枢转部设于该第二通孔。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悬臂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一摩擦华司,设于该第一环柱及该第一枢接柱之间、该第一通孔及该第二环柱之间与该第二通孔及该第一枢转部之间。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悬臂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一螺固件,分别穿设该第一通孔并螺固于该第二环柱以及穿设该第二通孔并螺固于该第一枢转部,借此防止该第二悬臂件脱离该第一悬臂件以及防止该第一直立柱脱离该第二悬臂件。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基座模块还包含一夹具及一电信号扩充座,该夹具夹设于该工作面,该电信号扩充座夹设于该夹具及该支撑座之间并具有多个连接端口。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支撑座还具有一第二枢接柱,该第二枢接柱与该第一枢接柱相间隔,该悬臂模块还包含一第三悬臂件及一第四悬臂件,该第三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三头端及一第三尾端,该第三头端可枢转地套设于该第二枢接柱,该第四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四头端及一第四尾端,该第四头端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三尾端,该支架模块还包含一第二直立柱、一第二滑车及一第二承载件,该第二直立柱具有一第二枢转部,该第二枢转部可枢转地设于该第四尾端,该第二滑车设置于该第二直立柱内,并能实质沿该重力方向往复滑动,该第二承载件设置于该第二滑车并用以承载一第二显示器,该第二显示器定义一第二荧幕法线,经由枢转该第三头端、该第四头端及该第二枢转部中的至少一个,能改变该第二荧幕法线的方向,当施加一第二外力,能使该第二显示器沿该重力方向在一第二最高位置及一第二最低位置间变换,当该第二外力移除,该第二显示器随停在介于该第二最高位置及该第二最低位置之间的一第二任意位置。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第四悬臂件能以一第二旋轴线为中心相对该第三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二直立柱能以一第二轴心线为中心相对该第四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二旋轴线及该第二轴心线皆实质平行该重力方向,而该支架模块还包含一第一定力弹簧及一第二定力弹簧,该第一定力弹簧连接该第一直立柱及该第一滑车,该第二定力弹簧连接该第二直立柱及该第二滑车。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支撑座还具有一第二定位块,该第二定位块自该第二枢接柱的末端朝外延伸形成,该第三悬臂件还具有凹陷形成于该第三头端的一第三弧状凹槽,该第二定位块滑设于该第三弧状凹槽,借此限制该第三悬臂件相对该支撑座旋转的角度。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第三悬臂件还具有一第三环柱及一第三通孔,该第三环柱自该第三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围绕该第三弧状凹槽,且套设于该第二枢接柱,该第三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三尾端,该第四悬臂件还具有一第四环柱及一第四通孔,该第四环柱自该第四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设于该第三通孔,该第四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四尾端,该第二枢转部设于该第四通孔。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悬臂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二摩擦华司,分别设于该第三环柱及该第二枢接柱之间、该第三通孔及该第四环柱之间与该第四通孔及该第二枢转部之间。
如前述的支撑装置中,该悬臂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二螺固件,分别穿设该第三通孔并螺固于该第四环柱以及穿设该第四通孔并螺固于该第二枢转部,借此防止该第四悬臂件脱离该第三悬臂件以及防止该第二直立柱脱离该第四悬臂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基座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架模块及悬臂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悬臂件及第三悬臂件分别枢接支撑座的放大透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基座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支架模块及悬臂模块的分解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支撑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第一悬臂件枢接支撑座的放大透视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0:支撑装置 315:第一通孔
2000:第一显示器 32:第二悬臂件
2100:第二显示器 321:第二头端
3000:工作面 322:第二尾端
1:基座模块 323:第二环柱
11:夹具 324:第二通孔
111:卡扣块 33:第一摩擦华司
12:电信号扩充座 34:第一螺固件
121:连接端口 341:第一螺头
122:组配孔 342:第一螺身
13:支撑座 35:第三悬臂件
131:底板 351:第三头端
132:第一枢接柱 352:第三尾端
133:第一定位块 353:第三环柱
134:组配块 354:第三弧状凹槽
135:第二枢接柱 355:第三通孔
136:第二定位块 36:第四悬臂件
2:支架模块 361:第四头端
21:第一直立柱 362:第四尾端
211:第一枢转部 363:第四环柱
22:第一滑车 364:第四通孔
23:第一承载件 37:第二摩擦华司
24:第二直立柱 38:第二螺固件
241:第二枢转部 381:第二螺头
25:第二滑车 382:第二螺身
26:第二承载件 G:重力方向
27:第一定力弹簧 M1:第一荧幕法线
28:第二定力弹簧 M2:第二荧幕法线
3:悬臂模块 X1:第一轴转线
31:第一悬臂件 X2:第二轴转线
311:第一头端 Y1:第一旋轴线
312:第一尾端 Y2:第二旋轴线
313:第一环柱 Z1:第一轴心线
314:第一弧状凹槽 Z2:第二轴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及图3,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中,本申请支撑装置1000设置于一工作面3000上并用以承载一第一显示器2000及一第二显示器2100,支撑装置1000包括一基座模块1、一支架模块2及一悬臂模块3,其中,基座模块1设置于工作面3000,支架模块2设置于悬臂模块3,并用以承载第一显示器2000及第二显示器2100,悬臂模块3设置于基座模块1。以下将详述各元件的结构以及彼此之间的连接关系,其中,部分图式绘制有一重力方向G、一第一荧幕法线M1、一第二荧幕法线M2、一第一轴转线X1、一第二轴转线X2、一第一旋轴线Y1、一第二旋轴线Y2、一第一轴心线Z1及一第二轴心线Z2,而第一轴转线X1、第二轴转线X2、第一旋轴线Y1、第二旋轴线Y2、第一轴心线Z1及第二轴心线Z2实质平行重力方向G。
请同时参阅图2,基座模块1包含一夹具11、一电信号扩充座12及一支撑座13。夹具11能以夹持的方式稳固地安装在工作面3000,并具有概略呈环柱状的一卡扣块111,本实施例是以夹持于一桌板边缘的一桌夹为例,但并不以此为限,夹具11也可以是放置于工作面3000上的一盘体或是锁固于墙面的一固定座。电信号扩充座12概略呈L型,并具有多个连接端口121及一组配孔122,所述连接端口121可以是一通用串行总线或一高清多媒体接口,供第一显示器2000、第二显示器2100的信号线/电源线插设,或供一电脑的连接线材插设,用以提供电力至第一显示器2000、第二显示器2100,或转接来自电脑所发出的显示信号至第一显示器2000、第二显示器2100。组配孔122概略为沿重力方向G贯通形成的圆孔,并供卡扣块111穿设。
支撑座13具有一底板131、一第一枢接柱132、一第一定位块133、一组配块134、一第二枢接柱135及一第二定位块136,底板131概略呈长方形,第一枢接柱132概略呈圆柱体,并自底板131的上表面朝外延伸形成,第一定位块133概略呈弧状体,并自第一枢接柱132的末端朝外延伸形成,组配块134自底板131的下表面朝外延伸形成,并穿设组配孔122而与卡扣块111相互组配,借此将电信号扩充座12夹设于该夹具11及该支撑座13之间。第二枢接柱135概略呈圆柱体,并自底板131的上表面朝外延伸形成且与第一枢接柱132相间隔,第二定位块136概略呈弧状体,并自第二枢接柱135的末端朝外延伸形成。
支架模块2包含一第一直立柱21、一第一滑车22、一第一承载件23、一第二直立柱24、一第二滑车25、一第二承载件26、一第一定力弹簧27及一第二定力弹簧28,第一直立柱21概略沿重力方向G延伸,并具有概略为圆柱体的一第一枢转部211。第一滑车22设置于第一直立柱21内,并部分外露于第一直立柱21,且能实质沿重力方向G往复移动,例如可通过设于第一直立柱21内的滑轨(图未绘示)来往复移动,或是通过滑块与滑道的配合而在第一直立柱21内往复移动。第一承载件23设置于第一滑车22,并用以承载第一显示器2000,且第一承载件23内具有倾转结构及直横摆结构(图未绘示),使第一显示器2000能够在一直摆位置及一横摆位置之间变换,也可以前倾或后仰。第一定力弹簧27设置在第一直立柱21内并连接第一直立柱21及第一滑车22,来恒对第一滑车22提供与重力方向G相反的一上拉力,且此上拉力大致与第一显示器2000、第一滑车22及第一承载件23的总重力相平衡。当施加第一外力时,第一显示器2000沿重力方向G在一第一最高位置及一第一最低位置间变换,当第一外力移除,第一显示器2000随停在介于第一最高位置及第一最低位置之间的一第一任意位置。
第二直立柱24概略沿重力方向G延伸,并具有概略为圆柱体的一第二枢转部241。第二滑车25设置于第二直立柱24内,并部分外露于第二直立柱24,且能实质沿重力方向G往复移动,例如可通过设于第二直立柱24内的滑轨(图未绘示)来往复移动,或是通过滑块与滑道的配合而在第二直立柱24内往复移动。第二承载件26设置于第二滑车25,并用以承载第二显示器2100,且第二承载件26内具有倾转结构及直横摆结构(图未绘示),使第二显示器2100能够在一直摆位置及一横摆位置之间变换,也可以前倾或后仰。第二定力弹簧28设置在第二直立柱24内并连接第二直立柱24及第二滑车25,来恒对第二滑车25提供与重力方向G相反的一上拉力,且此上拉力大致与第二显示器2100、第二滑车25及第二承载件26的总重力相平衡。当施加第二外力时,第二显示器2100沿重力方向G在一第二最高位置及一第二最低位置间变换,当第二外力移除,第二显示器2100随停在介于第二最高位置及第二最低位置之间的一第二任意位置。
请同时参阅图4,悬臂模块3包含一第一悬臂件31、一第二悬臂件32、三第一摩擦华司33、二第一螺固件34、一第三悬臂件35、一第四悬臂件36、三第二摩擦华司37及二第二螺固件38。第一悬臂件31概略呈长柄状,并具有相反的一第一头端311与一第一尾端312、一第一环柱313、一第一弧状凹槽314及一第一通孔315。第一环柱313概略为中空圆柱体,自第一头端311朝外延伸形成,并可枢转地沿第一轴转线X1套设于第一枢接柱132。第一弧状凹槽314由第一头端311凹陷形成,并由第一环柱313围绕,且供第一定位块133滑设于其中,借此限制第一悬臂件31以第一轴转线X1为中心相对支撑座13旋转的角度。第一通孔315概略呈圆孔并沿第一旋轴线Y1贯通形成于第一尾端312。第二悬臂件32概略呈长柄状,并具有相反的一第二头端321与一第二尾端322、一第二环柱323及一第二通孔324。第二环柱323概略呈圆柱体,并自第二头端321朝外延伸形成,且可枢转地沿第一旋轴线Y1设于第一通孔315,借此第二悬臂件32能以第一旋轴线Y1为中心相对第一悬臂件31进行360度旋转。第二通孔324概略呈圆孔并沿第一轴心线Z1贯通形成于第二尾端322,且第一枢转部211可枢转地沿第一轴心线Z1穿设第二通孔324,借此第一直立柱21能以第一轴心线Z1为中心相对第二悬臂件32进行360度旋转。
所述第一摩擦华司33概略呈中空环状体且为聚甲醛材料(POM)所制成,并分别设于第一环柱313及第一枢接柱132之间、第一通孔315及第二环柱323之间,与第二通孔324及第一枢转部211之间,以在第一悬臂件31相对支撑座13枢转、第二悬臂件32相对第一悬臂件31枢转,以及第一直立柱21相对第二悬臂件32枢转时提供摩擦力,借此产生较佳的操作手感。每一所述第一螺固件34分别具有相互连接的一第一螺头341及一第一螺身342,所述第一螺头341的截面是大于第一螺身342、第一通孔315及第二通孔324的截面,所述第一螺身342分别穿设第一通孔315及第二通孔324而螺固于第二环柱323及第一枢转部211,使所述第一螺头341分别抵接第一尾端312及第二尾端322,借此防止第二悬臂件32脱离第一悬臂件31,以及防止第一直立柱21脱离第二悬臂件32。
第三悬臂件35概略呈长柄状,并具有相反的一第三头端351与一第三尾端352、一第三环柱353、一第三弧状凹槽354及一第三通孔355。第三环柱353概略为中空圆柱体,自第三头端351朝外延伸形成,并可枢转地沿第二转轴线X2套设于第二枢接柱135。第三弧状凹槽354由第三头端351凹陷形成,并由第三环柱353围绕,且供第二定位块136滑设于其中,借此限制第三悬臂件35以第二转轴线X2为中心相对支撑座13旋转的角度。第三通孔355概略呈圆孔并沿第二旋轴线Y2贯通形成于第三尾端352。第四悬臂件36概略呈长柄状,并具有相反的一第四头端361与一第四尾端362、一第四环柱363及一第四通孔364。第四环柱363概略呈圆柱体,并自第四头端361朝外延伸形成,且可枢转地沿第二旋轴线Y2设于第三通孔355,借此第四悬臂件36能以第二旋轴线Y2为中心相对第三悬臂件35进行360度旋转。第四通孔364概略呈圆孔并沿第二轴心线Z2贯通形成于第四尾端362,且第二枢转部241可枢转地沿第二轴心线Z2穿设第四通孔364,借此第二直立柱24能以第二轴心线Z2为中心相对第四悬臂件36进行360度旋转。
所述第二摩擦华司37概略呈中空环状体且为聚甲醛材料(POM)所制成,并分别设于第三环柱353及第二枢接柱135之间、第三通孔355及第四环柱363之间,与第四通孔364及第二枢转部241之间,以在第三悬臂件35相对支撑座13枢转、第四悬臂件36相对第三悬臂件35枢转,以及第二直立柱24相对第四悬臂件36枢转时提供摩擦力,借此产生较佳的操作手感。每一所述第二螺固件38分别具有相互连接的一第二螺头381及一第二螺身382,所述第二螺头381的截面是大于第二螺身382、第三通孔355及第四通孔364的截面,所述第二螺身382分别穿设第三通孔355及第四通孔364而螺固于第四环柱363及第二枢转部241,使所述第二螺头381分别抵接第三尾端352及第四尾端362,借此防止第四悬臂件36脱离第三悬臂件35,以及防止第二直立柱24脱离第四悬臂件36。
综上所述,经由第一枢转部211能相对第二悬臂件32枢转,以及第二枢转部241能相对第四悬臂件36枢转,能调整第一直立柱21相对于第二悬臂件32的相对位置,以及调整第二直立柱24相对第四悬臂件36的相对方向,借此能改变第一显示器2000的第一荧幕法线M1的方向与第二显示器2100的第二荧幕法线M2的方向,如图5所示,例如在基座模块1夹持固定于工作面3000的情况下,可以不移动基座模块1的设置位置,就可以将第一显示器2000从正对使用者的方向翻转至背对使用者的方向(也就是旋转180度,但并不以此为限),而第二显示器2100可维持正对使用者的方向,也就是第一显示器2000的第一荧幕法线M1的方向及第二显示器2100的第二荧幕法线M2的方向彼此相反,借此达到双人对向使用。另外,配合第二悬臂件32能相对第一悬臂件31枢转、第一悬臂件31能相对支撑座13枢转、第四悬臂件36能相对第三悬臂件35枢转,以及第三悬臂件35能相对支撑座13枢转,使用者能将第一显示器2000、第二显示器2100调整至最佳人体工学位置,例如单人双荧幕使用状态、双人同向使用状态及双人对向使用状态,而电信号扩充座12能提供信号线材的管理并节省桌面空间。
请参阅图6、图7、图8及图9,于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中,支撑座13仅具有一第一枢接柱132及一第一定位块133,支架模块2仅包含一第一直立柱21、一第一滑车22及一第一承载件23,以及悬臂模块3仅包含一第一悬臂件31、一第二悬臂件32、三第一摩擦华司33及二第一螺固件34,也就是本申请支撑装置1000为单臂型,且技术内容是相同于第一实施例,于此不再赘述。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设置于一工作面并用以承载一第一显示器,该第一显示器定义一第一荧幕法线,其特征在于,该支撑装置包括:
一基座模块,设置于该工作面,并包含一支撑座,该支撑座具有一第一枢接柱;
一悬臂模块,包含一第一悬臂件及一第二悬臂件,该第一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一头端及一第一尾端,该第一头端可枢转地套设于该第一枢接柱,该第二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二头端及一第二尾端,该第二头端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一尾端;以及
一支架模块,包含:
一第一直立柱,具有一第一枢转部,该第一枢转部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二尾端;
一第一滑车,设置于该第一直立柱内,并能实质沿一重力方向往复滑动;及
一第一承载件,设置于该第一滑车并用以承载该第一显示器;其中,经由枢转该第一头端、该第二头端及该第一枢转部中的至少一个,能改变该第一荧幕法线的方向,当施加一第一外力,能使该第一显示器沿该重力方向在一第一最高位置及一第一最低位置间变换,当该第一外力移除,该第一显示器随停在介于该第一最高位置及该第一最低位置之间的一第一任意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悬臂件能以一第一旋轴线为中心相对该第一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一直立柱能以一第一轴心线为中心相对该第二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一旋轴线及该第一轴心线皆实质平行该重力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还具有一第一定位块,该第一定位块自该第一枢接柱的末端朝外延伸形成,该第一悬臂件还具有凹陷形成于该第一头端的一第一弧状凹槽,该第一定位块滑设于该第一弧状凹槽,借此限制该第一悬臂件相对该支撑座旋转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悬臂件还具有一第一环柱及一第一通孔,该第一环柱自该第一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围绕该第一弧状凹槽,且套设于该第一枢接柱,该第一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一尾端,该第二悬臂件还具有一第二环柱及一第二通孔,该第二环柱自该第二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设于该第一通孔,该第二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二尾端,该第一枢转部设于该第二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臂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一摩擦华司,设于该第一环柱及该第一枢接柱之间、该第一通孔及该第二环柱之间与该第二通孔及该第一枢转部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臂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一螺固件,分别穿设该第一通孔并螺固于该第二环柱以及穿设该第二通孔并螺固于该第一枢转部,借此防止该第二悬臂件脱离该第一悬臂件以及防止该第一直立柱脱离该第二悬臂件,该基座模块还包含一夹具及一电信号扩充座,该夹具夹设于该工作面,该电信号扩充座夹设于该夹具及该支撑座之间并具有多个连接端口。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还具有一第二枢接柱,该第二枢接柱与该第一枢接柱相间隔,该悬臂模块还包含一第三悬臂件及一第四悬臂件,该第三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三头端及一第三尾端,该第三头端可枢转地套设于该第二枢接柱,该第四悬臂件具有相反的一第四头端及一第四尾端,该第四头端可枢转地设于该第三尾端,该支架模块还包含一第二直立柱、一第二滑车及一第二承载件,该第二直立柱具有一第二枢转部,该第二枢转部可枢转地设于该第四尾端,该第二滑车设置于该第二直立柱内,并能实质沿该重力方向往复滑动,该第二承载件设置于该第二滑车并用以承载一第二显示器,该第二显示器定义一第二荧幕法线,经由枢转该第三头端、该第四头端及该第二枢转部中的至少一个,能改变该第二荧幕法线的方向,当施加一第二外力,能使该第二显示器沿该重力方向在一第二最高位置及一第二最低位置间变换,当该第二外力移除,该第二显示器随停在介于该第二最高位置及该第二最低位置之间的一第二任意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四悬臂件能以一第二旋轴线为中心相对该第三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二直立柱能以一第二轴心线为中心相对该第四悬臂件进行360度旋转,该第二旋轴线及该第二轴心线皆实质平行该重力方向,而该支架模块还包含一第一定力弹簧及一第二定力弹簧,该第一定力弹簧连接该第一直立柱及该第一滑车,该第二定力弹簧连接该第二直立柱及该第二滑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支撑座还具有一第二定位块,该第二定位块自该第二枢接柱的末端朝外延伸形成,该第三悬臂件还具有凹陷形成于该第三头端的一第三弧状凹槽,该第二定位块滑设于该第三弧状凹槽,借此限制该第三悬臂件相对该支撑座旋转的角度,该第三悬臂件还具有一第三环柱及一第三通孔,该第三环柱自该第三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围绕该第三弧状凹槽,且套设于该第二枢接柱,该第三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三尾端,该第四悬臂件还具有一第四环柱及一第四通孔,该第四环柱自该第四头端朝外延伸形成,并设于该第三通孔,该第四通孔贯通形成于该第四尾端,该第二枢转部设于该第四通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悬臂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二摩擦华司,分别设于该第三环柱及该第二枢接柱之间、该第三通孔及该第四环柱之间与该第四通孔及该第二枢转部之间,该悬臂模块还包含多个第二螺固件,分别穿设该第三通孔并螺固于该第四环柱以及穿设该第四通孔并螺固于该第二枢转部,借此防止该第四悬臂件脱离该第三悬臂件以及防止该第二直立柱脱离该第四悬臂件。
CN202321207461.7U 2022-05-31 2023-05-18 支撑装置 Active CN219889268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47449P 2022-05-31 2022-05-31
US63/347,449 2022-05-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89268U true CN219889268U (zh) 2023-10-24

Family

ID=85619374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8926.5A Pending CN117146159A (zh) 2022-05-31 2022-11-10 卷收式支撑结构
CN202223033094.1U Active CN218720106U (zh) 2022-05-31 2022-11-14 支撑装置
CN202321207461.7U Active CN219889268U (zh) 2022-05-31 2023-05-18 支撑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8926.5A Pending CN117146159A (zh) 2022-05-31 2022-11-10 卷收式支撑结构
CN202223033094.1U Active CN218720106U (zh) 2022-05-31 2022-11-14 支撑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17146159A (zh)
TW (3) TWI81463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306540B1 (ko) * 2015-04-30 2021-09-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롤러블 디스플레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KR102333180B1 (ko) * 2015-08-05 2021-11-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KR102315751B1 (ko) * 2020-01-09 2021-10-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차량용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M620175U (zh) * 2020-10-30 2021-11-21 信錦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9165A (zh) 2023-12-16
TWM640093U (zh) 2023-04-21
CN117146159A (zh) 2023-12-01
TWM645681U (zh) 2023-09-01
CN218720106U (zh) 2023-03-24
TWI814633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27330B1 (en) Adjustable mounting plate assembly
US7995332B2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two or more flat panel devices
CA2512839C (en) Articulated mount
US6963487B2 (en) Pedestal computer docking station
US4621782A (en) Arrangement for mounting apparatus
US20020149906A1 (en) Display device with pivotable base
US8605429B2 (en) All in one computer
US20040190236A1 (en) Flat panel monitor stand
CN211349160U (zh) 可调式支撑座
US10208891B2 (en) Multi-arm display anti-toppling mechanism
GB2426445A (en) Display stand for computer
US8632042B2 (en) Tilt and swivel mounting for monitors and other devices
EP1513045A2 (en) Docking station
CN219889268U (zh) 支撑装置
US20100149438A1 (en) Monitor apparatus
US20120024804A1 (en) Monitor Stand Allowing Various Types of Motion
US20040000031A1 (en) Triaxial hinge for display device
AU2017331498A1 (en) Tilt mechanism
US9292043B2 (en) Flat panel monitor stands
CN211010560U (zh) 一种电力客服现场服务的双屏显示器支撑架
US11564485B2 (en) Adjustable keyboard bracket mechanism
JPS63111517A (ja) コンピュータキーボードの支持アーム
CN217640192U (zh) 平板电脑支架扩展坞
CN220770756U (zh) 多功能支架及显示装置
TWI832215B (zh) 螢幕旋轉結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