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6024U -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6024U
CN219866024U CN202320976763.4U CN202320976763U CN219866024U CN 219866024 U CN219866024 U CN 219866024U CN 202320976763 U CN202320976763 U CN 202320976763U CN 219866024 U CN219866024 U CN 21986602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iston
piston rod
oil
storag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676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鹏
陈松清
刘允壮
陈瑞孟
舒世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LIERNUO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LIERNUO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LIERNUO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LIERNUO MOTORCYC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676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602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602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602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减震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储油管内设有同时调节复原阻力与压缩阻力的流量调节机构,流量调节机构包括活塞杆、套设在活塞杆前端的活塞,活塞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个流道孔,流道孔靠近储油管底部的一端开口设有封堵件,另一端开口设有可随油液流动打开的弹性封堵组件,活塞杆为中空管体,其周向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过油孔,活塞杆内穿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顶杆,活塞杆内设有与顶杆配合实现过油孔开启或关闭的阀芯,顶杆位于活塞杆外的一端安装有调节顶杆轴向移动量的调节手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同步调节压缩阻尼力与复原阻尼力,提高减震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用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背景技术
摩托车在行驶过程中有低速、高速状态,也会有存在路面平整状态和坑洼状态,因此会承受不同的路面和速度的冲击,为此需要在车体上安装减震器,提高驾驶舒适度与安全性。
摩托车在行驶时,产生的震动通过车轮传递给减震器,专利申请号为CN202221653104.9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减震器用阻尼力可调节的双向阀组件,包括沿轴向开设有若干流道孔的活塞、活塞两侧分别设有封堵对应流道的阀片、阀座内设有贯通活塞两侧腔室的回油孔、回油孔中设置有旋入孔中以调节孔内流量的顶杆,减震器中油液一部分推开对应侧阀片流通,另一部分从回油孔中通行,从而调节两侧阀片的封堵力及顶杆的旋入量即能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力,该双向阀组件存在以下缺陷:1、压力增大或减小时,油液有两个流向另一腔室的通道,即活塞上的流道孔及过油孔,在压缩时,油液分别从流道孔、过油孔流过导致油液流量增大无法产生足够的压缩阻尼力,无法实现压缩阻尼力调节的功能;2、需要在减震器内安装复原阀、压缩阀才能满足对抗减震弹簧压缩、复原的实际需求,无法采用单个阀实现调节压缩、复原阻尼力;3、将若干个第一阀片叠放排布,且最外侧的第一阀片抵靠于止位垫片,通过设计第一阀片的数量调节阻尼力,这样的设计增加了生产成本,导致产品的竞争力下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可同步调节压缩阻尼力与复原阻尼力,提高减震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包括储油管、与储油管底部连通的气囊、套设在储油管外的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管内设有同时调节复原阻力与压缩阻力的流量调节机构,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活塞杆、套设在活塞杆前端的活塞,所述活塞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个流道孔,所述流道孔靠近储油管底部的一端开口设有封堵件,另一端开口设有可随油液流动打开的弹性封堵组件,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管体,其周向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过油孔,活塞杆内穿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顶杆,活塞杆内设有与顶杆配合实现过油孔开启或关闭的阀芯,所述顶杆位于活塞杆外的一端安装有调节顶杆轴向移动量的调节手轮。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流道孔靠近储油管底部的开口堵住,使得活塞成为单通阀件,在减震弹簧压缩时,油液只能从过油孔通过,通过调节顶杆与阀芯间的配合间隙,控制过油孔的流量,实现压缩阻尼力的调节,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油液流量,在路况较差或载荷过高时,可以有效增加压缩阻尼力,提高避震效果,减震弹簧复原时,油液流向与减震弹簧压缩时相反,一部分油液仍从过油孔通过产生复原阻尼力,另一部分的油液打开弹性封堵组件,从流道孔穿过后受到封堵件的阻碍,使复原阻尼力增加,提高避震效果,复原阻尼力与压缩阻尼力仅通过调节顶杆与阀芯的配合间隙即可实现同步调节,无需分开调节复原阻尼力与压缩阻尼力,方便驾驶者使用,同时保证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弹性封堵组件包括与活塞端面相贴的第二阀片、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与第二阀片间设有弹片,所述活塞与第二阀片相贴的一端面上设有环状油槽,所述环状油槽的槽壁与活塞外沿形成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上设有若干过油槽,所述过油槽与环状油槽连通。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塞上设置过油槽与环状油槽,在减震弹簧复原时,油液可从过油槽进入环状油槽内从而打开第二阀片,实现了弹性封堵组件可随油液流动打开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所述封堵件为第一阀片,所述活塞端面与第一阀片相贴,所述活塞杆上设有固定第一阀片的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半径小于第一阀片的半径。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活塞端面处设置第一阀片与限位螺母,保证在减震弹簧压缩时,流道孔被封堵,油液只能从过油孔经过,在减震弹簧复原时,油液从流道孔推开第一阀片产生了复原阻尼力;只需设置一个第一阀片,并配合过油孔即可实现减震器在压缩、复原时的阻尼力调节,代替多个阀片叠加,大幅度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设置是:顶杆包括与活塞杆间隙配合的主杆、设置在主杆底部的副杆,所述副杆上套设有小弹簧,所述副杆的直径小于主杆的直径,二者端面形成与小弹簧相抵的台阶面,小弹簧的另一端与阀芯的端面相抵,所述副杆的端部设有圆台,所述圆台的下底半径与阀芯的半径相等。
具有上述特征的本实用新型:顶杆随调节手轮可在活塞杆内轴向移动,通过设置小弹簧,防止因摩托车行驶颠簸导致顶杆自主下滑,同时增加了顶杆调节时的手感。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储油管内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活塞的剖视图。
实施方式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如图1-5所示的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包括储油管1、与储油管1底部连通的气囊2、套设在储油管1外的减震弹簧3,储油管1内设有同时调节复原阻力与压缩阻力的流量调节机构,流量调节机构包括活塞杆4、套设在活塞杆4前端的活塞5,活塞5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呈环形分布的流道孔51,流道孔51靠近储油管底部的一端开口设有封堵件,该封堵件为第一阀片6,活塞5端面与第一阀片6相贴,活塞杆4上设有固定第一阀片6的限位螺母7,流道孔的轴线到活塞轴线的距离大于限位螺母的半径,流道孔51的另一端开口设有可随油液流动打开的弹性封堵组件,弹性封堵组件包括与活塞5端面相贴的第二阀片8、安装螺母9,安装螺母9与第二阀片8间设有弹片10,活塞5与第二阀片8相贴的一端面上设有环状油槽52,环状油槽52的槽壁与活塞5外沿形成环形凸条53,环形凸条53上设有若干过油槽54,过油槽54与环状油槽52连通,活塞杆4为中空管体,其周向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过油孔41,活塞杆4内穿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顶杆11,活塞杆4内设有与顶杆11配合实现过油孔41开启或关闭的阀芯12,顶杆11包括与活塞杆4间隙配合的主杆111、设置在主杆底部的副杆112,副杆112上套设有小弹簧13,副杆112的直径小于主杆111的直径,二者端面形成与小弹簧13相抵的台阶面113,小弹簧13的另一端与阀芯12的端面相抵,副杆112的端部设有圆台114,圆台114的下底半径与阀芯12的半径相等,顶杆11位于活塞杆4外的一端安装有调节顶杆11轴向移动量的调节手轮14。
工作原理:当减震弹簧压缩时,油液只能从活塞杆端口流入阀芯,并从过油孔流出活塞杆,由于封堵件将流道孔的一端堵住,活塞成为单通阀件,通过调节顶杆的相对高度来调节过油孔的开口大小,来调节油液流量,从而调节压缩阻尼力,减震弹簧压缩后开始复原,一部分油液仍从过油孔流过产生复原阻尼力,另一部分的油液从过油槽、环状油槽挤入第二阀片与活塞之间,将第二阀片打开,即打开弹性封堵组件,由于流道孔的轴线到活塞轴线的距离大于限位螺母的半径,油液经过流道孔后推开第一阀片,同时产生了复原阻尼力,由于该流量调节机构的设置,实现了复原阻尼力与压缩阻尼力的同步调节,复原阻尼力与压缩阻尼力可通过调节顶杆与阀芯的配合间隙来改变,无需分开调节复原阻尼力与压缩阻尼力,方便驾驶者操作,同时,由于设置了封堵件,提高了减震器的减震效果。
若摩托车行驶于较差的路况上或者摩托车载荷较大时,可将阀芯与顶杆间隙调小,减少过油量,从而增大压缩阻尼力与复原阻尼力,起到减震效果,若摩托车行驶于较好的路况上或者摩托车载荷较小时,可将阀芯与顶杆间隙调大,增加过油量,从而减小压缩阻尼力与复原阻尼力。
由于在本实用新型中,气囊的结构不属于重点,且减震器中的气囊属于现有技术,故油液与气囊之间的流动关系不做阐述,但压缩阻尼力与复原阻尼力一部分产生于气囊。

Claims (4)

1.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包括储油管、与储油管底部连通的气囊、套设在储油管外的减震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管内设有同时调节复原阻力与压缩阻力的流量调节机构,所述流量调节机构包括活塞杆、套设在活塞杆前端的活塞,所述活塞上沿轴向开设有若干个流道孔,所述流道孔靠近储油管底部的一端开口设有封堵件,另一端开口设有可随油液流动打开的弹性封堵组件,所述活塞杆为中空管体,其周向设有与内部连通的过油孔,活塞杆内穿设有可沿轴线移动的顶杆,活塞杆内设有与顶杆配合实现过油孔开启或关闭的阀芯,所述顶杆位于活塞杆外的一端安装有调节顶杆轴向移动量的调节手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封堵组件包括与活塞端面相贴的第二阀片、安装螺母,所述安装螺母与第二阀片间设有弹片,所述活塞与第二阀片相贴的一端面上设有环状油槽,所述环状油槽的槽壁与活塞外沿形成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上设有若干过油槽,所述过油槽与环状油槽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件为第一阀片,所述活塞端面与第一阀片相贴,所述活塞杆上设有固定第一阀片的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的半径小于第一阀片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其特征在于:顶杆包括与活塞杆间隙配合的主杆、设置在主杆底部的副杆,所述副杆上套设有小弹簧,所述副杆的直径小于主杆的直径,二者端面形成与小弹簧相抵的台阶面,小弹簧的另一端与阀芯的端面相抵,所述副杆的端部设有圆台,所述圆台的下底半径与阀芯的半径相等。
CN202320976763.4U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Active CN21986602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6763.4U CN219866024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6763.4U CN219866024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6024U true CN219866024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1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6763.4U Active CN219866024U (zh) 2023-04-24 2023-04-24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602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99154A1 (en) Suspension damper having inertia valve and user adjustable pressure-relief
US20180195573A1 (en) Bicycle damper
AU2010245193B2 (en) Bicycle damper
US7770983B2 (en) Damping force control valve and shock absorber using the same
CN104379960B (zh) 用于减震器的双区间阻尼系统
JP2000110881A (ja) 二段型ショックアブソ―バ
US816211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rotecting a shock absorber from bottoming
EP1203712B1 (en) Linked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CN114046332A (zh) 一种独立排气泄压的减振器
CN219866024U (zh) 一种摩托车后减震器
CN216478641U (zh) 一种具有频率响应特性的减振器阀系
CN220600329U (zh) 复合阀和减振器
EP4108955A1 (en)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CN208057802U (zh) 一种电控减振器电磁阀
CN113958642A (zh) 一种具有频率响应特性的减振器阀系
AU2011253723B2 (en) Bicycle damper
AU2011253712B2 (en) Bicycle damper
CN113958641A (zh) 一种活塞总成及具有活塞总成的双向复原阀、减振器阀系
US20170241505A1 (en) Regressive hydraulic damp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