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5838U - 轴衬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轴衬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5838U
CN219865838U CN202320115933.XU CN202320115933U CN219865838U CN 219865838 U CN219865838 U CN 219865838U CN 202320115933 U CN202320115933 U CN 202320115933U CN 219865838 U CN219865838 U CN 2198658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hing
planar
mating
face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1593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欣欣
王东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r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Lor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rd Corp filed Critical Lord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011593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58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58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58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衬系统,该轴衬系统包括支架、轴衬、螺栓、螺母以及紧固配合元件。本发明的轴衬系统通过紧固配合元件的非平面结构与相应的支架、轴衬、螺栓、螺母的互补面的配合,能够实现长期可靠运行的有效螺栓连接,而减少松动的螺栓连接问题,因此降低了噪音和相关部件损坏的风险。

Description

轴衬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种轴衬系统,尤其是一种自适应轴衬系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对准的自适应轴衬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理想的支架1与轴衬2、螺栓3、螺母6等之间的连接,由于支架的两个臂X和Y是平行的,没有有害公差的角度,所以支架与轴衬、螺栓或螺母之间相对的表面对可以通过所有相应表面上的区域相互接触,参照图1所示。
然而,由于制造过程一致性差,支架的两个臂X和Y不平行和/或角度公差过大,现有的轴衬系统与支架的接触通常为点接触(或部分接触),如图2和图3中圆圈所示。即,螺栓拧紧后,支架与轴衬、螺栓或螺母之间相对的表面对不能相互充分接触。而这样的部分接触面积会导致螺栓连接故障,例如,当在车辆运行过程中受到持续振动时,这种部分接触会导致螺栓松动或弯曲、螺栓扭矩的快速部分或全部损失。而螺栓松动会导致恼人的噪音、永久性损坏,如支架(如U形支架)、螺栓、衬套、螺母等的快速磨损甚至断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架与轴衬、螺栓或螺母等之间不能充分接触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容易松动、产生噪音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对准的自适应轴衬系统。
本发明的轴衬系统包括支架、轴衬、螺栓、螺母以及紧固配合元件,所述螺栓包括头部和杆部,所述头部包括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杆部的第一端附接到所述头部的底面,所述杆部的至少第二端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上分别设置有允许所述杆部穿过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所述轴衬具有容置所述杆部并允许所述杆部穿过的第三贯穿孔;所述杆部依次穿过所述支架的第一臂的第一贯穿孔、所述轴衬的第三贯穿孔、所述支架的第二臂的第二贯穿孔后,所述杆部的第二端上的螺纹与所述螺母接合,以将所述轴衬附接到所述支架上;在所述头部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臂的第一相对面间、所述第一臂与所述轴衬的第二相对面间、所述轴衬与所述第二臂的第三相对面间、所述第二臂与所述螺母的第四相对面间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紧固配合元件;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具有允许所述杆部穿过的贯通孔,和所述紧固配合元件与以下至少其中之一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所述头部的底面、所述轴衬、和所述螺母,且垂直于所述杆部,并且相应的所述头部的底面、所述轴衬、和所述螺母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的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面间和第四相对面间的第一垫片和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垫片面对所述头部的底面的面为非平面,所述头部的底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所述第二垫片面对所述螺母的面为非平面,所述螺母具有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相对面间和第三相对面间的第一帽元件和第二帽元件,所述第一帽元件和第二帽元件与所述轴衬相对的面为非平面,所述轴衬与所述第一帽元件和第二帽元件相对的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帽元件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帽元件的第一表面与所述轴衬的第一端相对,所述第一表面为非平面,所述轴衬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所述第一帽元件的第二表面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一臂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二帽元件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二帽元件的第三表面与所述轴衬的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三表面为非平面,所述轴衬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的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所述第二帽元件的第四表面与所述支架的所述第二臂接触。
可选地,所述第一垫片、所述第二垫片、所述第一帽元件和所述第二帽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在其非平面一侧设置有倒角。
可选地,所述非平面为凹面,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为与所述凹面互补的凸面,所述凹面和所述凸面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非平面为凸面,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为与所述凸面互补的凹面,所述凸面和所述凹面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面接触。
可选地,所述凹面具有共同的中心,所述凸面具有共同的中心,所述凹面和所述凸面具有相同的曲率。
可选地,所述紧固配合元件与所述支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配合接触的面为平面。
可选地,在组装配合过程中,所述紧固配合元件的所述平面与所述支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配合面部分接触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在所述非平面和互补的配合面的配合下绕共同的中心转动直至所述紧固配合元件的所述平面与所述支架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配合面全部接触,达到力矩平衡。
可选地,在所述紧固配合元件的非平面和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之间设置有帽垫片。
可选地,所述帽垫片为具有弹性的软质垫片。
可选地,所述螺母的内螺纹采用DTF防松螺纹。
可选地,所述支架为用于车辆或设备的U形支架。
本发明的轴衬系统通过紧固配合元件的非平面结构与相应的支架、轴衬、螺栓、螺母的互补面的配合,能够实现长期可靠运行的有效螺栓连接,而减少松动的螺栓连接问题,因此降低了噪音和相关部件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理想状态的轴衬系统。
图2和图3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轴衬系统。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轴衬系统。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杆。
图6示出根据图5所述的螺杆的剖视透视图。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帽元件的剖视图。
图8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帽元件的剖视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第一帽元件和第二帽元件。
图10示出根据图4所示的轴衬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垫片。
图12示出图11所示的垫片的剖视侧视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螺母。
图14为图13所示螺母的剖视图。
图1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轴衬的端视图。
图16是图15所示轴衬的侧视图。
图17和图18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轴衬系统的使用过程示意图。
图19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轴衬系统在车辆中实际使用的透视图。
图20为图19所示的轴衬系统的局部剖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为没有限定性的例子,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轴衬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同时应当注意,为了在此说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所述视图将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系统的一般特征。然而,这些视图不是成比例的并且可能不是精确地反应任一给定实施例的特征,并且不应解释为界定或者限定本发明范围内示例性实施例的数值范围或者特性。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轴衬系统的剖视透视图。如图4所示,该轴衬系统包括支架1、轴衬2、螺栓3、螺母6以及紧固配合元件4,5,7,8。
如图4、5、和6所示,螺栓3包括头部31和杆部32,螺栓的头部与杆部可以分多道工序形成,也可以一体成型,优选为一体成型。头部31包括相对的顶面311和底面312。杆部32的第一端附接到头部31的底面312,杆部32的至少第二端设置有螺纹321,例如杆部的与螺母6结合的区域设置有螺纹,杆部的与轴衬2结合的区域也可以设置螺纹或其他结合机构,杆部与支架1结合的区域也可以设置有螺纹或其他结合机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整个杆部上均可以设置螺纹,以便与支架、轴衬、螺母紧密结合。
如图4所示,支架1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以允许杆部32穿过。轴衬2具有第三贯穿孔,以允许杆部32穿过并容置杆部32。杆部32依次穿过支架1的第一臂11的第一贯穿孔、轴衬的第三贯穿孔、支架1的第二臂12的第二贯穿孔后,杆部32的第二端上的螺纹与螺母6接合,以将轴衬2安装到支架1上。
在头部31的底面312与第一臂11的第一相对面间SP1、第一臂11与轴衬2的第二相对面间SP2、轴衬2与第二臂12的第三相对面间SP3、第二臂12与螺母的第四相对面间SP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紧固配合元件。优选地,在第一相对面间SP1和第四相对面间SP4设置紧固配合元件,或在第二相对面间SP2和第三相对面间SP3设置紧固配合元件。更优选地,在第一相对面间SP1、第二相对面间SP2、第三相对面间SP3和第四相对面间SP4均设置有紧固配合元件,从而使得螺栓、螺母及轴衬与支架的接合不易松动或磨损。
为了使杆部32穿过,紧固配合元件4,5,7,8具有贯通孔。紧固配合元件4,5,7,8与头部31的底面312、轴衬2、和螺母6中的至少其中之一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此非平面可以有多种安排的组合如下:
·紧固配合元件与头部31的底面312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
·紧固配合元件与轴衬2的一端或两端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
·紧固配合元件与螺母6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或
·紧固配合元件与头部31的底面312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
并且紧固配合元件与轴衬2的两端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或
·紧固配合元件与头部31的底面312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
且紧固配合元件与轴衬2一端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且紧固配合元件与螺母6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或
·紧固配合元件4,5,7,8与头部31的底面312、轴衬2、和螺母6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
在安装配合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整体上基本垂直于所述杆部32,所述基本垂直是指允许存在公差允许范围内的微小倾斜。具体可为,例如所述非平面顶点的切面基本垂直于所述杆部32。相应的头部31的底面、轴衬2、和螺母6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述非平面的中心部位是允许所述杆部32通过的通孔,所述非平面的顶点是指假想所述非平面不存在上述通孔连续延伸的情况下位于所述非平面中心的点,为避免重复,在不存在其他明确解释的情况下,下文提到的顶点均具有上述相同的含义,不再另行解释说明。
上述非平面可以为凸面、凹面、有纹理的面、同时具有凹部和凸部的面及其具有其他等同结构的非平面。优选地,所述凹面和凸面是轴旋转对称面,对称轴为经过所述凹面和凸面的顶点且垂直于过所述凹面和凸面顶点的切面的直线,所述凹面和凸面同一纬度上的点到所述直线的距离均是基本相等的。更优选地,所述凹面具有共同的中心,所述凸面具有共同的中心,具有共同的中心是指所述凹面或凸面上的每一点到所述中心的距离均是基本相等的,所述基本相等的含义包括严格相等和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相等。
与该非平面相配合的面实质具有与上述非平面互补结构的面,以确保所述非平面和配合面配合时形成面接触,所述面接触是指所述非平面和配合面上的至少大部分点均是相互接触的,从而确保所述非平面和配合面密接配合。轴衬的一个示例可以如图15和图16所示,可为阶梯状的圆柱形,除了所述轴衬两端的配合面外,除了轴衬端面的形状和结构外,本发明不对所述轴衬的其余结构做特别的说明和限定,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轴衬除轴衬端面之外的其他部位的形状和结构属于本发明的一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10、图11和图12所示,紧固配合元件包括位于第一相对面间SP1和第四相对面间SP4的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7。第一垫片4面对头部31的底面312的面为非平面,头部31的底面312为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第二垫片7面对螺母6的面为非平面,螺母6具有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同样地,上述的非平面可以为凸面、凹面、有纹理的面、同时具有凹部和凸部的面及其具有其他等同结构的非平面。与该非平面相配合的面则为可以与上述面形成互补结构的面,从而在非平面和配合面之间形成充分接触并紧密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图8、图9和图10所示,紧固配合元件包括位于第二相对面间SP2和第三相对面间SP3的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与轴衬2相对的面为非平面,轴衬2与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相对的面为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同样地,上述的非平面可以为凸面、凹面、有纹理的面、同时具有凹部和凸部的面及其具有其他等同结构的非平面。优选地,所述凹面和凸面是轴旋转对称面,对称轴为经过所述凹面和凸面的顶点且垂直于过所述凹面和凸面顶点的切面的直线,所述凹面和凸面同一纬度上的点到所述直线的距离均是基本相等的。更优选地,所述凹面具有共同的圆心,所述凸面具有共同的圆心,具有共同的圆心是指所述凹面或凸面上的每一点到所述圆心的距离均是基本相等的,所述基本相等的含义包括严格相等和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的相等
与该非平面相配合的面实质具有与上述非平面互补结构的面,以确保所述非平面和配合面配合时形成面接触,所述面接触是指所述非平面和配合面上的至少大部分点均是相互接触的,从而确保所述非平面和配合面密接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7和图9所示,第一帽元件5包括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第一帽元件5的第一表面51与轴衬2的第一端21相对,第一表面51为非平面,轴衬2的第一端21与第一表面51相对的面为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第一帽元件5的第二表面52与支架1的第一臂11接触,优选地,第二表面52垂直于杆部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8和图9所示,第二帽元件8包括第三表面81和第四表面82,第二帽元件8的第三表面81与轴衬2的第二端22相对,第三表面81为非平面,轴衬2的第二端22与第三表面81相对的面为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第二帽元件8的第四表面82与支架1的第二臂12接触,优选地,第四表面82垂直于杆部32。
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帽元件和第二帽元件可以由金属、合金、树脂等具有足够机械强度和足够耐久性的材料制成。优选地,第一垫片、第二垫片、第一帽元件和第二帽元件均由钢,例如不锈钢等制成,因为金属能够提供足够高的机械强度和相当低的摩擦力,从而使得垫片和帽元件持久耐用并且为接触部件之间提供平滑的接触。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1、图12所示,第一垫片4、第二垫片7、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中的至少一个在其非平面一侧的边缘位置具有倒角结构,用于指示和/或视觉确定垫片或者帽元件的哪侧是非平面侧,从而便于后续的使用安装。作为优选,第一垫片4、第二垫片7、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在其非平面一侧的边缘位置均具有倒角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垫片4,7的非平面一侧的最外边缘处设置倒角40,70用于视觉确认该侧为非平面侧,或者也可以在垫片4,7的中央贯通孔的边缘处设置倒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垫片5,8的非平面一侧的贯通孔边缘处设置倒角50,80用于视觉确认非平面侧,或者倒角也可以设置在非平面侧的最外边缘处。
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如图7-8、图10和图12所示,上述非平面可以为凹面,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可以为与凹面互补的凸面,凹面和凸面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面接触。
作为替代,非平面可以为凸面,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可以为与凸面互补的凹面,凸面和凹面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面接触。
更具体地,凹面可以具有共同的中心,相应地凸面也具有共同的中心,凹面和凸面具有相同的曲率,这意味着凸面上的所有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凹面上的所有点也位于同一球面上。
轴衬和帽元件以及垫片与螺栓、螺母之间的凸面和凹面的表面对使得在配合使用时能够自动调节彼此的接触方向,使得相对的表面对能够在任何方向上对齐,并使得与凹面相对的另一面(优选为平面)与支架的表面全面接触、紧密贴合,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全面接触和紧密贴合包括所述凹面和凸面上的所有点接触,也包括所述凹面和凸面上的绝大部分点接触的情形。
如图4、图7-8和图12所示,优选地,紧固配合元件与支架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配合接触的面为平面,这样紧固配合元件与支架能够充分、全面接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紧固配合元件5,8的非平面和与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之间设置有帽垫片53,83。优选地,该帽垫片可以为具有弹性的软质垫片,如橡胶垫片,帽垫片中央也相应形成供螺栓杆部穿过的贯通孔,帽垫片可以起到进一步限定轴衬的来回晃动。帽垫片与帽元件可以分开形成也可以一体形成,优选地分开形成,以便于在损坏后的更换、维护。
图13和图14为本发明使用螺母6的透视图和剖视图。在优选实施例中,螺母6的内螺纹采用DTF防松螺纹(也可以称为施必牢防松螺纹)。由于独特的结构,施必牢防松螺纹能够有效地解决松动问题,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和图20所示,支架1可以为用于车辆的U形支架。图19示出了轴衬2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到支架1上的实际组件。图20示出了轴衬按入到支架中的示意图。
如图17和图18所示,在组装配合过程中,紧固配合元件的平面与支架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配合面部分接触后,紧固配合元件在非平面和互补的配合面的配合下绕共同的中心转动直至紧固配合元件的平面与支架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配合面全部接触,达到力矩平衡。
具体地,如图17和图18所示,使用螺栓3与螺母6组装轴衬与支架时,当螺栓3被拉紧时沿向右侧箭头方向移动,垫片4的表面a下侧先接触支架的表面A而受到推力F,垫片4的表面a上侧不受力,垫片4失去力矩平衡,从而沿螺栓底面的非平面(例如图示的球形表面)转动,直至表面a完全接触支架表面A,力矩平衡为止。由此,帽元件5与支架1相对的表面全部接触,垫片4与支架1相对的表面全部接触。
可见,当螺栓拧紧时,第一相对面间SP1、第二相对面间SP2、第三相对面间SP3以及第四相对面间SP4设置的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彼此相对旋转,以适应支架1的第一臂和第二臂的角度,从而允许所述紧固配合元件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相对的面与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相对的表面全部接触,从而解决支架与轴衬、螺栓或螺母等之间不能充分接触从而导致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容易松动、产生噪音等问题。
本发明的这种配置能够实现长期可靠运行的有效螺栓连接,而没有螺栓连接松动的问题,因此降低了噪音和损坏的风险。
应当理解的是,附图中示出的部件的布置是出于说明的目的,其他布置也是可能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例如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根据需要自由替换和/或组合;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轴衬系统包括支架(1)、轴衬(2)、螺栓(3)、螺母(6)以及紧固配合元件(4,5,7,8),
所述螺栓(3)包括头部(31)和杆部(32),所述头部(31)包括相对的顶面(311)和底面(312),所述杆部(32)的第一端附接到所述头部(31)的底面(312),所述杆部(32)的至少第二端设置有螺纹;
所述支架(1)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上分别设置有允许所述杆部(32)穿过的第一贯穿孔和第二贯穿孔;
所述轴衬(2)具有容置所述杆部(32)并允许所述杆部(32)穿过的第三贯穿孔;
所述杆部(32)依次穿过所述支架(1)的第一臂(11)的第一贯穿孔、所述轴衬的第三贯穿孔、所述支架(1)的第二臂(12)的第二贯穿孔后,所述杆部(32)的第二端上的螺纹与所述螺母(6)接合,以将所述轴衬(2)附接到所述支架(1)上;
在所述头部(31)的底面与所述第一臂(11)的第一相对面间(SP1)、所述第一臂(11)与所述轴衬(2)的第二相对面间(SP2)、所述轴衬(2)与所述第二臂(12)的第三相对面间(SP3)、所述第二臂(12)与所述螺母的第四相对面间(SP4)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所述紧固配合元件(4,5,7,8);
所述紧固配合元件(4,5,7,8)具有允许所述杆部(32)穿过的贯通孔,和所述紧固配合元件(4,5,7,8)与以下至少其中之一相配合且接触的面为非平面:所述头部(31)的底面(312)、所述轴衬(2)、和所述螺母(6),且垂直于所述杆部(32),并且相应的所述头部(31)的底面、所述轴衬(2)、和所述螺母至少其中之一具有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4,5,7,8)的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相对面间(SP1)和第四相对面间(SP4)的第一垫片(4)和第二垫片(7),所述第一垫片(4)面对所述头部(31)的底面的面为非平面,所述头部(31)的底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所述第二垫片(7)面对所述螺母(6)的面为非平面,所述螺母(6)具有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包括位于所述第二相对面间(SP2)和第三相对面间(SP3)的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所述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与所述轴衬(2)相对的面为非平面,所述轴衬(2)与所述第一帽元件(5)和第二帽元件(8)相对的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帽元件(5)包括第一表面(51)和第二表面(52),所述第一帽元件(5)的第一表面(51)与所述轴衬(2)的第一端(21)相对,所述第一表面(51)为非平面,所述轴衬(2)的第一端(21)与所述第一表面(51)相对的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所述第一帽元件(5)的第二表面(52)与所述支架(1)的所述第一臂(11)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帽元件(8)包括第三表面(81)和第四表面(82),所述第二帽元件(8)的第三表面(81)与所述轴衬(2)的第二端(22)相对,所述第三表面(81)为非平面,所述轴衬(2)的第二端(22)与所述第三表面(81)相对的面为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所述第二帽元件(8)的第四表面(82)与所述支架(1)的所述第二臂(12)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垫片(4)、所述第二垫片(7)、所述第一帽元件(5)和所述第二帽元件(8)中的至少一个在其非平面一侧设置有倒角。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平面为凹面,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为与所述凹面互补的凸面,所述凹面和所述凸面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面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平面为凸面,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为与所述凸面互补的凹面,所述凸面和所述凹面相互配合,从而实现面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具有共同的中心,所述凸面具有共同的中心,所述凹面和所述凸面具有相同的曲率。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具有共同的中心,所述凸面具有共同的中心,所述凹面和所述凸面具有相同的曲率。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与所述支架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配合接触的面为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组装配合过程中,所述紧固配合元件的所述平面与所述支架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配合面部分接触后,所述紧固配合元件在所述非平面和互补的配合面的配合下绕共同的中心转动直至所述紧固配合元件的所述平面与所述支架的第一臂(11)和第二臂(12)的配合面全部接触,达到力矩平衡。
13.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紧固配合元件的非平面和与所述非平面互补的配合面之间设置有帽垫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帽垫片为具有弹性的软质垫片。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6)的内螺纹采用DTF防松螺纹。
16.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轴衬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用于车辆或设备的U形支架。
CN202320115933.XU 2023-01-11 2023-01-11 轴衬系统 Active CN2198658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5933.XU CN219865838U (zh) 2023-01-11 2023-01-11 轴衬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15933.XU CN219865838U (zh) 2023-01-11 2023-01-11 轴衬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5838U true CN219865838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3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15933.XU Active CN219865838U (zh) 2023-01-11 2023-01-11 轴衬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58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808812B2 (ja) ゆるみ止め締結具組立体
US5690457A (en) Eyebolt
US4362449A (en) Fastener assemblies
US5722808A (en) Threaded fastener system
JP2011231927A (ja) 屈曲を最小限に抑えるボルト及びナットの凹凸形状
US10900382B2 (en) Assembly comprising a locked securing stud
CN219865838U (zh) 轴衬系统
CN114738364B (zh) 轴承游隙精准调整及自动防松锁止功能的轴承螺母
US2552004A (en) Washer-capscrew combination
US5376051A (en) Bearing cup and retainer strap for universal joint
CN210034067U (zh) 连接组件和塔筒
CN217735995U (zh) 一种防松脱螺栓机构
CN112268054A (zh) 一种防松紧固螺母垫片套件
CN114738363B (zh) 一种防松的轴承螺母
CN111911516A (zh) 防松连接结构
CN220377099U (zh) 一种自适应背索安装结构
CN1967009A (zh) 轨道机车及车辆用液流交变油压减振器的结构
RU2781093C1 (ru) Способ поз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и фиксации деталей
CN219755902U (zh) 俯仰旋转装置
CN216382197U (zh) 一种耐高温螺纹防松结构
CN109927868B (zh) 调距桨的固定结构
CN218408108U (zh) 一种螺纹连接防松组件
CN219221010U (zh) 一种降低局部应力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用螺栓
CN211423083U (zh) 一种防变形安装构件
CN220118405U (zh) 减震装置及包含其的水泵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