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60879U -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60879U
CN219860879U CN202223429402.2U CN202223429402U CN219860879U CN 219860879 U CN219860879 U CN 219860879U CN 202223429402 U CN202223429402 U CN 202223429402U CN 219860879 U CN219860879 U CN 219860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tower
water tank
full
intermediate water
landfill leach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42940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西明
闵海华
高波
汤萌萌
孙月驰
岳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cheng Institut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42940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60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60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60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Abstract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罐、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中间水罐a、过滤器、物料分离膜、中间水罐b和两级臭氧反应器,所述两级臭氧反应器包括一级臭氧反应塔、中间水罐c和二级臭氧反应塔,所述一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与中间水罐b的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端口与中间水罐c的输入端口连接,中间水罐c的输出端口与二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连接。该系统利用物料分离膜+两级臭氧器组合工艺处理纳滤浓缩液,可实现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解决传统处理工艺系统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无法全量化处理浓缩液等问题,并且运行稳定,节省运行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渗滤液属于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污染成分复杂、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渗滤液处理大多采用“生物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为了确保渗滤液处理出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标准》(GB/T19923-2005),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的表2和表3标准要求,国内渗滤液处理主流工艺采用“两级A/O+MBR+NF/RO”工艺。纳滤(NF)系统在确保出水达标排放的同时产生15%~20%的浓缩液。纳滤浓缩液具有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硬度高、色度大、可生化性差等特点,处理难度大。
目前,国内纳滤浓缩液处理主要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将纳滤浓缩液回灌填埋场,这种方式会造成难降解有机物和盐分在填埋场内长期累积,最终转移到垃圾渗滤液中,从而影响后续渗滤液主体处理工艺正常稳定运行。
2、将纳滤浓缩液回喷垃圾焚烧炉,这种方式在垃圾热值高时可行,但是对于回喷量有严格控制,浓缩液回喷量太大,同样影响垃圾焚烧热值,在垃圾热值低时,则不允许回喷浓缩液,另外长期回喷焚烧炉,对焚烧设备会造成一定的腐蚀。
3、采用蒸发工艺处理纳滤浓缩液,设备投资及运行成本高,由于纳滤浓缩液中含有大量的二价盐,易造成蒸发设备结垢严重,停机检修和清洗频繁,并且蒸发后的剩余残渣有可能定义为危险废物,处置成本高。
4、采用两级物料膜对纳滤浓缩液进行浓缩分离,最终仍然产生一部分高浓度的浓液,很难处理,专利文献CN205603370U从高浓度的浓液中通过树脂吸附和酸洗沉淀,提取出黄腐酸、棕腐酸和黑腐酸等难生化降解的腐殖酸,但是提取工艺复杂,最终产品没有很好的资源化出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物料分离膜+两级臭氧器组合工艺处理纳滤浓缩液,可实现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解决传统处理工艺系统能耗高、运行成本高、无法全量化处理浓缩液等问题,并且运行稳定,节省运行成本。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罐、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间水罐a、过滤器、物料分离膜、中间水罐b和两级臭氧反应器,所述中间水罐a的输入端口与沉淀池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两级臭氧反应器包括一级臭氧反应塔、中间水罐c和二级臭氧反应塔,所述一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与中间水罐b的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端口与中间水罐c的输入端口连接,中间水罐c的输出端口与二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连接。
优选地,所述混合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内部设置立式搅拌器。
优选地,所述物料分离膜孔径介于超滤膜和纳滤膜之间。
优选地,所述一级臭氧反应塔和二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分别与臭氧发生器连接,输出端口分别与尾气破坏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原水罐和混合反应池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a。
优选地,所述中间水罐a和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b。
优选地,所述中间水罐b与一级臭氧反应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c。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纳滤浓缩液依次通过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沉淀池主要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部分Ca2+,Mg2+和SO4 2-等二价盐,降低浓缩液中的硬度,从而可减少对后续工艺系统的影响;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两级臭氧氧化处理物料分离膜的浓液,可确保难降解有机物分步降解,便于后期运行管理,克服单独采用一级臭氧反应塔所造成药剂投加量大,反应不完全等缺陷,且可节省投资和运行成本;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物料分离膜孔径介于超滤膜和纳滤膜之间,能够截留大分子有机物,清液产率可达到80%;所述的物料分离膜透过液(清液)有机物含量少,与纳滤清液一起进入后续RO系统,确保达标排放;所述的物料分离膜截留液(浓缩液)含有难降解大分子有机物,采用两级臭氧反应,去除难降解有机物,降低CODcr,同时提高处理出水的可生化性,出水排至MBR生化系统。
4、本实用新型整体处理工艺及系统能够确保纳滤浓缩液不外排,实现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1是原水罐,2是提升泵a,3是混合反应池,4是絮凝反应池,5是立式搅拌器,6是沉淀池,7是中间水罐a,8是提升泵b,9是过滤器,10是物料分离膜,11是中间水罐b,12是提升泵c,13是一级臭氧反应塔,14是中间水罐c,15是提升泵d,16是二级臭氧反应塔,17是臭氧发生器,18是气源系统,19是尾气破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由原水罐1、混合反应池3、絮凝反应池4、沉淀池6、中间水罐a7、过滤器9、物料分离膜10、中间水罐b11、一级臭氧反应塔13、中间水罐c14和二级臭氧反应塔16依次连接组成,所述一级臭氧反应塔13和二级臭氧反应塔16的输入端口分别与臭氧发生器17连接,输出端口分别与尾气破坏器连接。
所述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通过投加化学药剂,去除部分Ca2+,Mg2+和SO4 2-等二价盐,所述混合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内部设置立式搅拌器5,所述物料分离膜孔径介于超滤膜和纳滤膜之间,能够截留大分子有机物,清液产率可达到80%,所述一级臭氧反应塔和二级臭氧反应塔所用的臭氧来源于臭氧发生器,气源系统18供给空气或氧气给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一级臭氧反应塔和二级臭氧反应塔产生的尾气经过尾气破坏器处理后外排大气,所述原水罐和混合反应池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a,所述中间水罐a和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b,所述中间水罐b与一级臭氧反应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c。
上述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中产生的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的运行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纳滤浓缩液首先进入原水罐1,通过提升泵2提升至混合反应池3,投加化学药剂,去除部分Ca2+,Mg2+和SO4 2-等二价盐,然后进入絮凝反应池4,投加PAC和PAM,经过搅拌器5搅拌混合后进入沉淀池6固液分离,上清液进入中间水罐7暂存,污泥进入污泥脱水系统。
2)中间水罐a中浓缩液通过提升泵b送至过滤器9,去除部分SS后进入物料分离膜10,经过物料分离膜10后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透过液(清液)和纳滤清液一起进入后续RO系统,另一部分截留液(浓缩液)进入中间水罐b。
3)中间水罐b中浓缩液通过提升泵c送至一级臭氧反应塔13,空气或氧气进入臭氧发生器17产生臭氧,进入一级臭氧反应塔13与浓缩液充分反应,去除难降解有机物,一级臭氧反应塔13出水进入中间水罐c暂存,然后通过提升泵d送至二级臭氧反应塔16,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二级臭氧反应塔16出水进入前端MBR生物系统。反应后尾气通过尾气破坏器19处理后外排大气。
所述的化学药剂采用生石灰和纯碱,反应时间宜为30min。
所述的物料分离膜10孔径介于超滤膜和纳滤膜之间,能够截留大分子有机物,清液产率可达到80%。
所述的一级臭氧反应塔13和二级臭氧反应塔16中臭氧与浓缩液反应时间为5~6h,臭氧投加量为5~8g臭氧/gCODcr。
上述实施案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规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或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罐、混合反应池、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连接的中间水罐a、过滤器、物料分离膜、中间水罐b和两级臭氧反应器,所述中间水罐a的输入端口与沉淀池的输出端口连接,所述两级臭氧反应器包括一级臭氧反应塔、中间水罐c和二级臭氧反应塔,所述一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与中间水罐b的输出端口连接,输出端口与中间水罐c的输入端口连接,中间水罐c的输出端口与二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反应池和絮凝反应池内部设置立式搅拌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分离膜孔径介于超滤膜和纳滤膜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臭氧反应塔和二级臭氧反应塔的输入端口分别与臭氧发生器连接,输出端口分别与尾气破坏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水罐和混合反应池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罐a和过滤器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b。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水罐b与一级臭氧反应塔之间的连接管路上安装有提升泵c。
CN202223429402.2U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Active CN219860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9402.2U CN219860879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429402.2U CN219860879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60879U true CN219860879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7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429402.2U Active CN219860879U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60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359876A (zh) 二甲基乙酰胺废水无害化处理方法
CN210711175U (zh) 一种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废水非膜法处理系统
CN208471815U (zh) 一种ao工艺与芬顿系统配套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
CN110228898A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mbr联合处理煤化工废水的工艺
CN112607963A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浓缩液减量系统及方法
CN111470729A (zh)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3771655A (zh) 一种纤维素乙醇发酵废液的处理方法
CN107935300B (zh) 一种非膜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工艺装置和方法
CN113998840A (zh)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全量化处理方法
CN112047566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7002529U (zh) 吡唑酮生产废水处理装置
CN219860879U (zh) 一种用于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CN21231586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
CN212356935U (zh) 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
CN212246699U (zh) 一种硫酸新霉素生产废水处理设备
CN212425797U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装置
CN116354537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运行工艺
CN209307174U (zh) 白酒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112408707A (zh) 一种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工艺
CN215712212U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浓缩液减量化处理系统
CN214735161U (zh) 一种垃圾焚烧厂渗滤液浓缩液减量系统
CN212050998U (zh) 一种木薯淀粉废水处理装置
CN211813831U (zh) 一种沼液处理系统
CN212334935U (zh) 一种甲醇制烯烃装置废碱液预处理系统
CN109534560A (zh) 一种垃圾渗滤液纳滤浓缩液预处理工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1-5, Unit 1, Floor 10, Building 36, Desheng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2 (Desheng Park)

Patentee after: Zhongcheng Institute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5, Unit 1, Floor 10, Building 36, Deshengmenwai Street,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100032 (Desheng Park)

Patentee before: Zhongchengyuan (Beijing)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