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57471U - 一种倒三轮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倒三轮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57471U
CN219857471U CN202320932590.6U CN202320932590U CN219857471U CN 219857471 U CN219857471 U CN 219857471U CN 202320932590 U CN202320932590 U CN 202320932590U CN 219857471 U CN219857471 U CN 2198574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front wheel
stabilizing
connecting piece
shock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3259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璐
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93259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574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574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574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三轮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车座、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架,所述前架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前架上设置有车把,所述前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连接有前轮模块,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架、减震器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所述减震器顶部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底部与位于下侧的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连接件外侧与前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连接件内侧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与前架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前轮组件在拥有较高的运动自由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性。

Description

一种倒三轮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倒三轮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倒三轮车。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使得城镇道路特别拥挤,并且由此产生的汽车尾气也是环境气候的变化和全球气温的变暖的一个重要因素,缓堵保畅、节能减排、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现在各大城市的政府和市民追求的目标,因而环保高效安全舒适的倒三轮电动车也成为了重要研发方向。然而,现有的倒三轮车减震设计不合理、减震性能差,从而使倒三轮车不够安全和舒适。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3460656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减震倒三轮车,包括车架,车架上设置有依次连接的信号处理器、电机、平衡摇臂、减震器和前轮悬挂,方向盘或者方向盘转轴上设置有角度传感器,所述前轮悬挂上设置有速度传感器,所述角度传感器和所述速度传感器均与所述信号处理器连接,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与所述平衡摇臂的中心连接以驱动所述平衡摇臂围绕中心摇摆,所述平衡摇臂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减震器和前轮悬挂连接。
上述文件中,前轮悬挂以及第一减震器不能对前轮提供良好的自由度,一侧前轮进行倾斜时会带动另一侧前轮进行同步倾斜,在进行转弯或者过路障时可能出现侧翻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倒三轮车,其前轮组件在拥有较高的运动自由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倒三轮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车座、前轮组件以及后轮组件,所述前轮组件包括前架,所述前架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前架上设置有车把,所述前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连接有前轮模块,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架、减震器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所述减震器顶部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底部与位于下侧的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连接件外侧与前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连接件内侧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与前架连接。
在本方案中,减震装置设置于前架与前轮模块之间,通过设置减震装置可以减少来自前轮处的震动,减少前轮震动对前架以及车架的影响。在实际使用时,减震装置内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与地面的夹角会随着倒三轮车承载重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小,位于下侧的连接件给减震器的压力会不断增大,通过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可以增加前轮模块活动的自由度,使得前轮模块上下摆动更顺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外侧与前轮模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内侧与固定架转动连接。通过设置连接件将来自前轮模块处的震动传递至减震器进行减震,位于下侧的连接件中的第一连接板与减震器进行连接,使得来自前轮模块处的震动能够通过减震器进行减少,减少对前架的影响,第一连接板外侧与前轮模块连接,第一连接板内侧还与第二连接板连接使得前轮模块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上下摆动,以此提升前轮模块的自由度。
作为优选,所述减震器底部与位于下方的连接件的第一连接板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呈V型且由内至外向下倾斜。通过设置由内至外向下倾斜的连接件,能够更好的提升减震装置的减震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架包括顶架,所述减震器顶部与顶架转动连接,所述顶架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架,所述延伸架与第二连接板内侧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顶架与延伸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与延伸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顶部与顶架固定连接。通过设置连接架,以此增强顶架与延伸架之间的连接强度,避免顶架于延伸架之间因外力而发生变形。
作为优选,所述前架与车架之间设置有转向稳定组件,所述转向稳定组件包括稳定板以及两个稳定杆,所述前架通过转轴与车架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板套设于转轴下端,所述两个稳定杆对称设置于稳定板左右两端,所述稳定杆前端与前架底部连接,所述稳定杆后端与稳定板的顶部连接。通过设置转向稳定组件,当前架因为转向而出现左右倾斜时,与顶架连接的稳定杆能够通过与套设于转轴下端的稳定板提供与倾斜角度反向的力,确保前架转向以及使用时的平稳。
作为优选,所述稳定杆由后至前逐渐向外倾斜。
作为优选,所述前架上设置有车篮,所述车篮内设置有坐垫,所述车篮前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设有与开口匹配的门板,所述门板与车篮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前架底部设置有脚蹬架,所述脚蹬架位于开口正下方。脚蹬架位于开口正下方,方便供使用者上下进出车篮时进行踩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轮组件在拥有较高的运动自由度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设置转向稳定组件以此确保前架转向以及使用时的平稳,前轮组件还具有良好的稳固性,不易受外力挤压而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前轮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减震装置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车架;2、车座;3、后轮组件;4、前轮组件;41、前架;5、车把;6、减震装置;61、固定架;611、顶架;612、延伸架;613、连接架;62、减震器;63、连接件;631、第一连接板;632、第二连接板;7、前轮模块;8、稳定板;81、稳定杆;82、转轴;9、车篮;91、坐垫;92、开口;93、门板;94、脚蹬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倒三轮车,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车架1,车架1上设置有车座2、前轮组件4以及后轮组件3,前轮组件4包括前架41,前架41与车架1通过转轴82转动连接,前架41上设置有车把5,前架4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减震装置6,减震装置6连接有前轮模块7。
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架61、减震器62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63,连接件63呈V型且由内至外向下倾斜,连接件63包括第一连接板631,第一连接板63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板632,第一连接板631外侧与前轮模块7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632内侧与固定架61转动连接,减震器62顶部与固定架61转动连接,减震器62底部与位于下侧的连接件63的第一连接板631转动连接,两个连接件63外侧与前轮模块7转动连接,两个连接件63内侧与固定架61转动连接,固定架61与前架41连接。
固定架61包括顶架611,顶架61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架612,延伸架612与第二连接板632内侧转动连接,顶架611与延伸架612之间设置有连接架613,连接架613的底部与延伸架612固定连接,连接架613的顶部与顶架611固定连接,减震器62顶部与顶架611转动连接。
前架41与车架1之间设置有转向稳定组件,转向稳定组件包括呈圆形的稳定板8以及两个稳定杆81,前架41通过转轴82与车架1转动连接,稳定板8套设于转轴82下端,两个稳定杆81对称设置于稳定板8左右两端,稳定杆81前端与前架41底部连接,稳定杆81后端与稳定板8的顶部连接,稳定杆81由后至前逐渐向外倾斜。
前架41上设置有车篮9,车篮9内设置有坐垫91,车篮9前侧开设有开口92,开口92处设有与开口92匹配的门板93,门板93与车篮9转动连接,前架41底部设置有脚蹬架94,脚蹬架94位于开口92正下方。
在本方案中,减震装置设置于前架与前轮模块之间,减震装置内的减震器可以减少来自前轮处的震动,以此减少前轮震动对前架以及车架的影响。
当需要在车篮内放置重物或者需要人员进入车篮内时,可以打开门板,人员通过脚踩位于开口正下方的脚蹬架进行借力,方便使用者上下进出车篮。
在实际使用时,减震装置内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与地面的夹角会随着车篮处的重量增加而先减小后增加,位于下侧的连接件给减震器的压力会不断增大,使得减震器被不断压缩。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形状一致且与前轮模块滑动连接,可以在保持前轮模块始终与地面垂直的同时增加前轮模块活动的自由度,使得前轮模块上下左右摆动更顺畅。
连接件由内至外向下倾斜设置,以此增大连接件的可倾斜幅度,能够更好的提升减震器对前轮模块的减震性。连接件将来自前轮模块处的震动传递至减震器进行减震,位于下侧的连接件中的第一连接板与减震器进行连接,使得来自前轮模块处的震动能够通过减震器进行减少,以此减少震动对前架的影响,第一连接板外侧与前轮模块连接,第一连接板内侧还与第二连接板连接,使得前轮模块能够带动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上下摆动,以此达到提升前轮模块的自由度的目的。
顶架与延伸架之间设置有用以增加连接强度的连接架,将影响延伸架变形的外力传递至顶架处,减少延伸架因为外力影响而发生变形的风险,确保减震装置的减震性。
在倒三轮车进行转向或车篮处载有重物导致前架发生偏移时,前架的偏移会影响对应一侧的稳定杆,带动稳定杆进行同步偏移,稳定杆与转轴下端的稳定板连接。当稳定杆发生偏移时,稳定板能够给稳定杆一个抵抗前架偏移的力,以此确保前架的平稳。
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把前轮轮距做小,同时还能保证相应的变形量,以及提升底盘内部空间的的利用率,前轮组件中的前轮模块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在摆动的时候更加顺畅。

Claims (10)

1.一种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车座(2)、前轮组件(4)以及后轮组件(3),所述前轮组件(4)包括前架(41),所述前架(41)与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前架(41)上设置有车把(5),所述前架(4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减震装置(6),所述减震装置(6)连接有前轮模块(7),所述减震装置包括固定架(61)、减震器(62)以及上下平行设置的两个连接件(63),所述减震器(62)顶部与固定架(61)转动连接,所述减震器(62)底部与位于下侧的连接件(63)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连接件(63)外侧与前轮模块(7)转动连接,所述两个连接件(63)内侧与固定架(61)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架(61)与前架(4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3)包括第一连接板(631),所述第一连接板(63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内延伸的第二连接板(632),所述第一连接板(631)外侧与前轮模块(7)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632)内侧与固定架(61)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62)底部与位于下方的连接件(63)的第一连接板(631)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3)呈V型且由内至外向下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1)包括顶架(611),所述减震器(62)顶部与顶架(611)转动连接,所述顶架(611)前后两侧对称设有向下延伸的延伸架(612),所述延伸架(612)与第二连接板(632)内侧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611)与延伸架(612)之间设置有连接架(613),所述连接架(613)的底部与延伸架(61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613)的顶部与顶架(611)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41)与车架(1)之间设置有转向稳定组件,所述转向稳定组件包括稳定板(8)以及两个稳定杆(81),所述前架(41)通过转轴(82)与车架(1)转动连接,所述稳定板(8)套设于转轴(82)下端,所述两个稳定杆(81)对称设置于稳定板(8)左右两端,所述稳定杆(81)前端与前架(41)底部连接,所述稳定杆(81)后端与稳定板(8)的顶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杆(81)由后至前逐渐向外倾斜。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41)上设置有车篮(9),所述车篮(9)内设置有坐垫(91),所述车篮(9)前侧开设有开口(92),所述开口(92)处设有与开口(92)匹配的门板(93),所述门板(93)与车篮(9)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倒三轮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架(41)底部设置有脚蹬架(94),所述脚蹬架(94)位于开口(92)正下方。
CN202320932590.6U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倒三轮车 Active CN2198574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2590.6U CN219857471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倒三轮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32590.6U CN219857471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倒三轮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57471U true CN219857471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16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32590.6U Active CN219857471U (zh) 2023-04-23 2023-04-23 一种倒三轮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574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9059099A2 (en) Lockable tilt system for a three-wheeled vehicle
CN102582757B (zh)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CN219857471U (zh) 一种倒三轮车
CN213322544U (zh) 一种主动侧倾系统
CN202481226U (zh) 一种摩托车前悬挂系统
CN210734409U (zh) 双轴线转向组件及三轮摩托车
CN107899252A (zh) 四轮独立驱动车
CN207141268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摇臂结构及前轮摇摆倾斜结构
CN214450099U (zh) 一种具有多级减震装置的汽车悬架
CN201376591Y (zh) 独立悬架式轻型太阳能车转向机构
CN207902076U (zh) 一种汽车吸能减振机构
CN208324808U (zh) 一种纯电动四轮驱动客车前独立悬挂
CN213565304U (zh) 带减震功能的两轮机器人
CN210027727U (zh) 双前轮摩托车的前轮支撑转向机构
CN213566223U (zh) 带减震功能的轮式机器人
CN206086865U (zh) 前轮单边独立悬挂转向式三轮车
CN219077395U (zh) 一种滑板减震装置
CN216942577U (zh) 悬架系统及方程式赛车
CN105667595B (zh) 轮毂电机驱动电动微型跑车
CN215622498U (zh) 一种可倾斜的三轮车
CN219361239U (zh) 一种软尾自行车
CN216546505U (zh) 一种前悬架结构及倒三轮车
CN213677025U (zh) 应用于电动滑板车的减震机构及电动滑板车
CN217022783U (zh) 一种减震独轮体感车
CN219077374U (zh) 一种微型四轮电动休闲全地形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