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6384U - 清洁基站 - Google Patents

清洁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6384U
CN219846384U CN202320560851.6U CN202320560851U CN219846384U CN 219846384 U CN219846384 U CN 219846384U CN 202320560851 U CN202320560851 U CN 202320560851U CN 219846384 U CN219846384 U CN 219846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ase station
air outlet
hous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6085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攀
施博爱
韩川
艾凯凯
石沛
宋永航
邓鹏�
刘征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uach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uach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uach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uacheng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6085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6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6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6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清洁基站包括基站壳体、风机组件以及吸音件。基站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基站壳体设置有基站出风部。风机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腔,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体以及风机件,风机件设置于风机壳体内,风机件设置有风机进风部和风机出风部,风机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风机进风部连通,风机出风部和出风口连通,风机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吸音件盖设出风口。通过吸音件、微孔降噪结构以及第一容置腔的配合,实现三次降噪,可以极大降低风机组件的工作噪音,同时减少降噪模块对风机组件工作的影响,提升风机件对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

Description

清洁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清洁基站。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清洁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清洁机器人配置有清洁基站,清洁基站可以自动收集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盒内的垃圾,降低了人工频繁倾倒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盒内垃圾的繁琐过程,减轻人们在清洁过程中的负担。
清洁基站通过风机工作将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盒内的垃圾收集到清洁基站的集尘仓内。但是风机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现有技术是通过将风机置于多层罩壳中,实现降噪。然而,由于多层罩壳的阻挡,使得风机负压降低,影响风机对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洁基站,能够降低风机工作产生的噪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包括基站壳体、风机组件以及吸音件。基站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基站壳体设置有基站出风部;风机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腔,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体以及风机件,风机件设置于风机壳体内,风机件设置有风机进风部和风机出风部,风机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风机进风部连通,风机出风部和出风口连通,风机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吸音件位于出风口。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吸音件设置于基站壳体并盖设出风口;或者,吸音件设置于风机壳体并盖设出风口。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微孔降噪结构包括若干个降噪孔,降噪孔直径小于或等于3毫米。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风机进风部设置于风机件上部,风机出风部设置于风机件外周,风机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上部和/或下部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风机壳体包括第一风机壳体和第二风机壳体,第一风机壳体盖设于第二风机壳体,用于形成第二容置腔以及出风腔,第二容置腔与出风腔连通,风机件位于第二容置腔内,出风腔远离第二容置腔的一端形成有出风口。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机壳体靠近出风腔的上端和/或第二风机壳体靠近出风腔的下端形成有微孔降噪结构。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风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减振件,第一减振件设置于第一风机壳体和风机件上部之间;
和/或,风机组件还包括第二减振组件,第二减振件套设于风机件、并位于第二风机壳体内。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壳体包括第一基站壳体以及第二基站壳体,第二基站壳体设置于第一基站壳体底部,第二基站壳体设置有第一固定柱,第一固定柱外周套设有第三减振件,风机壳体卡接于第三减振件外周、并通过固定件锁紧于第一固定柱,第一基站壳体设置有基站出风部。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壳体包括第一子基站壳体和与第一子基站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子基站壳体,基站出风部设置于第二子基站壳体,出风口通过吸音件正对第二子基站壳体。
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基站壳体包括集尘仓,风机壳体靠近集尘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外周套设有第四减振件,集尘仓卡接于第四减振件。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清洁基站包括基站壳体、风机组件以及吸音件。基站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基站壳体设置有基站出风部。风机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腔,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体以及风机件,风机件设置于风机壳体内,风机件设置有风机进风部和风机出风部,风机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风机进风部连通,风机出风部和出风口连通,风机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吸音件盖设出风口。吸音件可以有效降低风机组件的工作噪音。在风机壳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可以在进一步降低噪音的同时消除高频噪音。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风机置于多层罩壳中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吸音件、微孔降噪结构以及第一容置腔的配合,实现三次降噪,可以极大降低风机组件的工作噪音,同时减少降噪模块对风机组件工作的影响,提升风机件对清洁基站的集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清洁基站与清洁机器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清洁基站省去第一基站壳体的爆炸图;
图3是图2的剖视图;
图4是本申请风机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爆炸图;
图6是本申请清洁基站省去基站壳体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A的放大图;
图8是图6中B的放大图。
附图标号:1000、清洁基站;2000、清洁机器人;1、基站壳体;11、第一容置腔;12、基站出风部;13、第一基站壳体;132、第二子基站壳体;14、第二基站壳体;141、第一固定柱;142、固定件;15、集尘仓;151、第二固定柱;153、固定孔;2、风机组件;21、风机壳体;211、进风口;212、出风口;213、第一风机壳体;214、第二风机壳体;215、第二容置腔;216、出风腔;22、风机件;221、风机进风部;222、风机出风部;23、微孔降噪结构;24、第一减振件;25、第二减振件;26、第三减振件;27、第四减振件;3、吸音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清洁基站与清洁机器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清洁基站1000与清洁机器人2000配套使用,清洁基站1000可以自动收集清洁机器人2000的集尘盒中的垃圾。清洁机器人2000内置于基站底座内。基站底座上方设置有风机组件。风机组件的进风处设置有集尘仓。通过风机组件工作将清洁机器人2000集尘盒内的垃圾收集到集尘仓内。但风机组件工作时,由于风机件高速转动,风机扇片产生较大噪音,噪声随空气由出风口向外传播,从而影响使用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清洁基站1000。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4,图2是本申请清洁基站省去第一基站壳体的爆炸图;图3是图2的剖视图;图4是本申请风机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清洁基站1000包括基站壳体1、风机组件2以及吸音件3。
基站壳体1形成有第一容置腔11。基站壳体1设置有基站出风部12。基站出风部12用于出风。风机组件2和集尘仓15设置于第一容置腔11内。
风机组件2包括风机壳体21以及风机件22。风机件22设置于风机壳体21内。风机件22设置有风机进风部221和风机出风部222。风机壳体21形成有进风口211和出风口212。进风口211和风机进风部221连通。风机出风部222和出风口212连通。风机组件2工作,外部空气由进风口211进入风机进风部221,空气由风机出风部222进入风机壳体21内,流向出风口212。空气气流也可以从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的微孔降噪结构23流出。
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23。微孔降噪结构23可以设置于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的一个侧面上,也可以设置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的多个侧面上,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三个。
吸音件3盖设于出风口212。吸音件3具有一定吸音功能,能够起到一定降噪作用。当风机组件2工作时,风机件22高速转动,外部空气由进风口211进入风机进风部221,噪声随空气气流由风机出风部222流向风机壳体21内。此时,空气气流撞击出风口212的吸音件3,吸音件3在降低噪音的同时改变空气流向,进行第一次阻性降噪。空气气流转向并通过微孔降噪结构23流出,进行第二次阻性降噪。空气气流进入第一容置腔11内,进行第三次阻性降噪。最后,空气气流通过基站出风部12排出。由此,完成风机的降噪过程。
吸音件3可以有效降低风机组件2的工作噪音。在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23,可以在进一步降低噪音的同时消除高频噪音。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将风机置于多层罩壳中而言,本实施例中通过吸音件3、微孔降噪结构23以及第一容置腔11的配合,实现三次降噪,可以极大降低风机组件2的工作噪音,同时减少降噪模块对风机组件2工作的影响,提升风机件22对清洁基站1000的集尘效率。
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机件22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风机,例如枫叶电机、集成电机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出风口212可以邻近基站出风部12设置,便于第一容置腔11内的空气从基站出风部12快速流出。
在一实施方式中,吸音件3可以是不透气的阻性减振吸音材质,例如降噪棉、海绵橡胶等在此不作限定。在一实施方式中,吸音件3的面积可以是大于或等于出风口212的面积。
在一实施方式中,吸音件3设置于基站壳体1并盖设出风口212,避免气流直接撞击基站壳体1内侧壁,减少噪音发生。具体地,将吸音件3固定在基站壳体1上,需限定出风口212的位置与吸音件3的位置相对应,且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一端的壳体长度需要延伸至吸音件3处,从而使吸音件3可以盖设出风口212。
在一实施方式中,吸音件3设置于风机壳体21并盖设出风口212,直接在出风口212处气流进行降噪,减小噪音发生。此时,可以任意设置出风口212的位置。上述吸音件3与出风口212固定连接,吸音件3与出风口212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是粘接、焊接等,在此不做限定。当空气撞击吸音件3时,空气不会从吸音件3流出。
请参阅图5,图5是图4的爆炸图。结合图2至图4,在一实施方式中,微孔降噪结构23包括若干个降噪孔,可以设置成针对某个频率的噪声进行降噪。为针对特定频率段内的噪声,可以相应设置降噪孔的尺寸和微孔降噪结构23的孔隙率。在本申请中,降噪孔的直径可以为小于或等于3mm。降噪孔的直径可以为0.6mm、1mm、1.5mm、2mm、2.5mm以及3mm等。本实施例中微孔降噪结构23一侧的孔隙率的范围为大于等于3%,且小于等于5%。孔隙率可以为3%、3.5%、4%、4.5%以及5%等。需要说明的是,降噪孔降噪频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机进风部221设置于风机件22上部,风机出风部222设置于风机件22外周。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上部和/或下部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23。在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上部设置微孔降噪结构23。或者,在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下部设置微孔降噪结构23。或者,如图示实施例,在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上部和下部都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23。
图示实施例中,风机件22可以为“T”字形柱体,中间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为风机进风部221,风机件22外周分布的多个通孔为风机出风部222。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风机壳体21靠近出风口212的一端左部和/或右侧也可以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23。
在一实施方式中,风机壳体21包括第一风机壳体213和第二风机壳体214。第一风机壳体213与第二风机壳体214可拆卸连接。第一风机壳体213与第二风机壳体214之间可以通过例如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在此不作限定。第一风机壳体213盖设于第二风机壳体214,用于形成第二容置腔215以及出风腔216。第二容置腔215用于安装风机件22。出风腔216为空气流出去的通道。第二容置腔215与出风腔216连通。风机件22位于第二容置腔215内。出风腔216远离第二容置腔215的一端形成有出风口212。在实际过程中,可以考虑将出风腔216延长设置,减缓空气直接对吸音件3的撞击。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风机壳体213靠近出风腔216的上端和/或第二风机壳体214靠近出风腔216的下端形成有微孔降噪结构23。
具体地,在第一风机壳体213靠近出风腔216的上端设置微孔降噪结构23。或者,在第二风机壳体214靠近出风腔216的下端设置微孔降噪结构23。或者,如图示实施例,在第一风机壳体213靠近出风腔216的上端和第二风机壳体214靠近出风腔216的下端都设置微孔降噪结构23。由此,可以在空气气流撞击吸音件3后,快速从微孔降噪结构23流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微孔降噪结构23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风机壳体214靠近出风腔216的左端和/或右端设置微孔降噪结构23。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继续图2至图5,风机组件2还包括第一减振件24和第二减振件25。第一减振件24设置于第一风机壳体213和风机件22上部之间。和/或,风机组件2还包括第二减振件25,第二减振件25套设于风机件22、并位于第二风机壳体214内。
具体地,第二减振件25可以套设于风机件22的下部。第二风机壳体214可以套设于第二减振件25。风机件22设置在第一减振件24和第二减振件25内。第一减振件24和第二减振件25设置在风机壳体21内。在第一风机壳体213和风机件22上部之间设置第一减振件24。或者,在第二风机壳体214和风机件22之间设置第二减振件25。或者,在第一风机壳体213和风机件22上部之间设置第一减振件24,同时在第二风机壳体214和风机件22之间设置第二减振件25。
在第一风机壳体213与风机件22上部之间设置第一减振件24,可以缓解风机件22振动对第一风机壳体213的影响,同时降低风机件22的工作噪音。在第二风机壳体214与风机件22之间设置第二减振件25,可以缓解风机件22振动对第二风机壳体214的影响,同时降低风机件22的工作噪音。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减振件24和第二减振件25可以是具有减振功能的柔性材料,例如橡胶、硅胶等,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这样设计,在风机工作时,第一减振件24和第二减振件25在降低风机壳体21与风机件22的碰撞的同时缓解风机件22的振动,以及可以起到保护风机件22的作用。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6和图7,图6是本申请清洁基站省去基站壳体的剖视图;图7是图6中A的放大图。第二基站壳体114设置于第一基站壳体113底部。第二基站壳体114设置有第一固定柱141。第一固定柱141外周套设有第三减振件26。风机壳体21卡接于第三减振件26外周、并通过固定件142锁紧于第一固定柱141。第一基站壳体113设置有基站出风部12。
具体地,基站壳体1为柱体结构。第一基站壳体113设置于基站壳体1的外周。第二基站壳体114设置于基站壳体1的底部。第二基站壳体114与第一基站壳体113底部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在此不作限定。
第二基站壳体114设置在风机组件2的下方,第二基站壳体114朝向风机组件2的方向设置有第一固定柱141,风机壳体21上设置有相对应的固定件142。在第一固定柱141与固定件142之间填充有第三减振件26。第三减振件26套设在第一固定柱141外周,固定件142锁紧在第三减振件26外周。第一固定柱141与固定件142之间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在此不作限定。
通过在风机壳体21与第二基站壳体114之间设置第三减振件26,降低风机组件2振动对第二基站壳体114的影响,同时减少第二基站壳体114与风机壳体21连接松脱的问题。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三减振件26可以是具有减振功能的柔性材料,例如硅胶,橡胶等,在此不做限定。
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回阅图2和图3,第一基站壳体113包括第一子基站壳体(图未示)和与第一子基站壳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子基站壳体132,例如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在此不作限定。
基站出风部12设置于第二子基站壳体132,出风口212通过吸音件3正对第二子基站壳体132。基站出风部12和吸音件3相邻设置,可以加快空气气流流出基站壳体1的速度。
请参阅图8,图8是图6中B的放大图。结合图6,基站壳体1包括集尘仓15,风机壳体21靠近集尘仓15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51,第二固定柱151外周套设有第四减振件27,集成仓卡接于第四减振件27。
集尘仓15需要具有一定的密封性,因此在集尘仓15朝向风机壳体21的一侧延伸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51,风机壳体21上设置有对应的固定孔153,第二固定柱151与固定孔153可拆卸连接,例如卡扣连接、螺栓连接等,在此不作限定。
在第二固定柱151与固定孔153之间设置第四减振件27,第四减振件27套设在第二固定柱151外周,接着第二固定柱151与固定孔153连接。
通过在风机组件2与集尘仓15之间设置第四减振件27,降低风机组件2振动对集尘仓15的影响,同时减少集尘仓15与风机壳体21连接松脱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站壳体,形成有第一容置腔,所述基站壳体设置有基站出风部;
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所述风机组件包括风机壳体以及风机件,所述风机件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内,所述风机件设置有风机进风部和风机出风部,所述风机壳体形成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风机进风部连通,所述风机出风部和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至少一侧面设置有微孔降噪结构;
吸音件,盖设所述出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基站壳体并盖设所述出风口;
或者,所述吸音件设置于所述风机壳体并盖设所述出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降噪结构包括若干个降噪孔,所述降噪孔的直径小于或等于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进风部设置于所述风机件上部,所述风机出风部设置于所述风机件外周,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出风口的一端上部和/或下部设置有所述微孔降噪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壳体包括第一风机壳体和第二风机壳体,所述第一风机壳体盖设于所述第二风机壳体,用于形成第二容置腔以及出风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与所述出风腔连通,所述风机件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出风腔远离所述第二容置腔的一端形成有所述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壳体靠近所述出风腔的上端和/或所述第二风机壳体靠近所述出风腔的下端形成有所述微孔降噪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第一减振件,所述第一减振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风机壳体和所述风机件上部之间;
和/或,所述风机组件还包括第二减振件,所述第二减振件套设于所述风机件、并位于所述第二风机壳体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壳体包括第一基站壳体以及第二基站壳体,所述第二基站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基站壳体底部,所述第二基站壳体设置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外周套设有第三减振件,所述风机壳体卡接于所述第三减振件外周、并通过固定件锁紧于所述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基站壳体设置有所述基站出风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壳体包括第一子基站壳体和与所述第一子基站壳体可拆卸连接的第二子基站壳体,所述基站出风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基站壳体,所述出风口通过所述吸音件正对所述第二子基站壳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壳体包括集尘仓,所述风机壳体靠近所述集尘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外周套设有第四减振件,所述集尘仓卡接于所述第四减振件。
CN202320560851.6U 2023-03-15 2023-03-15 清洁基站 Active CN219846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0851.6U CN219846384U (zh) 2023-03-15 2023-03-15 清洁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60851.6U CN219846384U (zh) 2023-03-15 2023-03-15 清洁基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6384U true CN219846384U (zh) 2023-10-20

Family

ID=88344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60851.6U Active CN219846384U (zh) 2023-03-15 2023-03-15 清洁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63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871204B (zh) 吸油烟机
CN211623832U (zh) 一种可降噪的离心通风机
JPS63275313A (ja) 電気掃除機
CN211299813U (zh) 一种出风装置及清洁装置
CN104421223B (zh) 电动送风机组装体
CN219846384U (zh) 清洁基站
CN102082480A (zh) 电机罩
CN210541323U (zh) 一种吸尘器的降噪单元
CN211604680U (zh) 一种降噪机构及吹风机
CN107212809B (zh) 垃圾桶式吸尘器
CN210446897U (zh) 一种清洁设备的消音组件
CN209013438U (zh) 低噪音柜式空气净化器
CN218185667U (zh) 具有降噪功能的高速电吹风机
JP4419586B2 (ja) 電動送風機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内蔵した電気掃除機
CN219126228U (zh) 集尘箱、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CN220713802U (zh) 吸尘器
CN220655480U (zh) 一种清洁器及清洁基站
CN109106276B (zh) 吸尘器
CN221278045U (zh) 风机组件及吸尘设备
CN211489765U (zh) 一种具有吸尘装置的电钻
CN213450932U (zh) 一种具体降噪结构的风机
CN221011441U (zh) 宠物吹吸一体机
CN210931141U (zh) 一种吸风电机组件及其应用的手持式吸尘器
CN218118092U (zh) 一种低噪声轴流通风机
CN217792810U (zh) 旋风吸尘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