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3673U - 车载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载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843673U CN219843673U CN202321119012.7U CN202321119012U CN219843673U CN 219843673 U CN219843673 U CN 219843673U CN 202321119012 U CN202321119012 U CN 202321119012U CN 219843673 U CN219843673 U CN 2198436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mera
- privacy
- light
- driving module
- she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780 transpar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Fittings On The Vehicle Exterior For Carrying Loads, And Device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摄像装置。车载摄像装置包括:壳体、摄像头、隐私盖、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摄像头安装于壳体内并朝向壳体外侧;隐私盖具有隐私位置和非隐私位置,隐私盖在隐私位置时位于摄像头的前侧,并遮挡摄像头的视野;隐私盖在非隐私位置时暴露摄像头的视野;驱动模块和控制模块分别设置于壳体内;驱动模块与隐私盖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控制驱动模块驱动隐私盖相对壳体绕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隐私盖在隐私位置与非隐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方向的轴线平行于摄像头的轴线。隐私盖的隐私位置和非隐私位置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动作而切换,无需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载摄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车载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网约车内通过安装车载摄像装置,在获得必要授权后,可以对车内情况进行录像,并显著提升车内安全。同时,在未获授权或非运营场景下,车载摄像装置并不对车内进行录像,一些车载摄像装置配备了用以遮挡摄像头的隐私盖,但都需要手动控制隐私盖的开合,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自动启动和关闭。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摄像装置,需要手动控制隐私盖的开合,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自动启动和关闭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载摄像装置。
一种车载摄像装置,所述车载摄像装置包括:壳体、摄像头、隐私盖、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朝向所述壳体外侧;
所述隐私盖具有隐私位置和非隐私位置,所述隐私盖在所述隐私位置时位于所述摄像头的前侧,并遮挡所述摄像头的视野;所述隐私盖在所述非隐私位置时暴露所述摄像头的视野;
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隐私盖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隐私盖相对所述壳体绕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隐私盖在所述隐私位置与所述非隐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摄像头的轴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凸出壳,所述凸出壳与所述主壳连接并向前凸出于所述主壳;所述驱动模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出壳内;所述摄像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出壳内;所述凸出壳的前端具有透光区,且所述摄像头的前端位于所述透光区处,以使所述摄像头的视野能透过所述透光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壳的前端具有非透光区,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所述非透光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凸出壳包括侧壁和前壁,所述侧壁的后端与所述主壳连接,所述侧壁的前端与所述前壁连接;所述前壁具有所述非透光区;所述侧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非透光区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呈弧形延伸并围绕所述透光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隐私盖包括相连接的遮挡区和连接区,所述遮挡区用于遮挡所述摄像头的视野;所述连接区凸出于遮挡区,所述连接区位于所述非透光区的前侧,并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补光灯;所述摄像头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用于对所述摄像头进行补光;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所述摄像头沿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隐私盖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摄像头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以使所述隐私盖能转动至所述摄像头沿第三方向的一侧而处于所述非隐私位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隐私盖从所述隐私位置转动至所述非隐私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18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块为伺服马达,其轴线平行于所述摄像头的轴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支撑部、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
上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应用于网约车时,当司机接到订单时,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动作,使驱动模块驱动隐私盖相对壳体绕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隐私盖转动至非隐私位置,从而暴露摄像头视野,进而在订单开始时摄像头可对车内情况进行录像。当司机结束订单时,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动作,使驱动模块驱动隐私盖相对壳体绕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隐私盖转动至隐私位置,从而遮挡摄像头视野,进而保护司机和乘客的隐私。隐私盖的隐私位置(即关闭状态)和非隐私位置(即打开状态)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驱动模块动作而切换,无需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车载摄像装置的隐私盖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车载摄像装置的隐私盖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车载摄像装置的去除前壳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壳体;110、主壳;111、后壳;112、前壳;120、凸出壳;121、透光区;122、非透光区;123、前壁;124、侧壁;1241、第一部分;1241a、第一侧板;1241b、第二侧板;1241c、第三侧板;1242、第二部分;
200、摄像头;300、隐私盖;310、遮挡区;320、连接区;400、驱动模块;500、控制模块;600、补光灯;700、支架;710、底板;711、背胶;720、支撑部;730、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摄像装置,车载摄像装置包括:壳体100、摄像头200、隐私盖300、驱动模块400以及控制模块500。摄像头200安装于壳体100内并朝向壳体100外侧。隐私盖300具有隐私位置和非隐私位置,隐私盖300在隐私位置时位于摄像头200的前侧(即摄像头200的拍摄方向一侧),并遮挡摄像头200的视野。隐私盖300在非隐私位置时暴露摄像头200的视野。驱动模块400和控制模块500分别设置于壳体100内。驱动模块400与隐私盖300连接。控制模块500用于控制驱动模块400驱动隐私盖300相对壳体100绕第一方向X的轴线转动,以使隐私盖300在隐私位置与非隐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第一方向X的轴线平行于摄像头200的轴线。
上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应用于网约车时,当司机接到订单时,可通过控制模块500控制驱动模块400动作,使驱动模块400驱动隐私盖300相对壳体100绕第一方向X的轴线转动,以使隐私盖300转动至非隐私位置(如图1所示),从而暴露摄像头200视野,进而在订单开始时摄像头200可对车内情况进行录像。当司机结束订单时,可通过控制模块500控制驱动模块400动作,使驱动模块400驱动隐私盖300相对壳体100绕第一方向X的轴线转动,以使隐私盖300转动至隐私位置(如图2所示),从而遮挡摄像头200视野,进而保护司机和乘客的隐私。隐私盖300的隐私位置和非隐私位置可通过控制模块500控制驱动模块400动作而切换,无需手动操作,自动化程度高。
其中,可通过在网约车平台的软件程序设定:当司机接到订单时,自动向控制模块500发送指令,使控制模块500自动控制驱动模块400驱动隐私盖300转动至非隐私位置;当司机结束订单时,自动向控制模块500发送指令,使控制模块500自动控制驱动模块400驱动隐私盖300转动至隐私位置。
控制模块500可以是控制电路板、控制器等。
在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隐私盖300位于壳体100外部,具有足够的转动空间。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具有透光区121,摄像头200的前端位于透光区121处。隐私盖300在隐私位置时遮挡透光区121,从而遮挡摄像头200的视野。隐私盖300在非隐私位置时暴露透光区121,从而摄像头200的视野可透过透光区121,即暴露摄像头200的视野。透光区121可以是透光口,也可以是采用透光材质(例如透光玻璃)制成的非开口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主壳110和凸出壳120。凸出壳120与主壳110连接。凸出壳120位于主壳110的前侧并向前凸出于主壳110。驱动模块400至少部分位于凸出壳120内。摄像头200至少部分位于凸出壳120内。通过在主壳110局部设置凸出壳120,可容纳和保护驱动模块400和摄像头200的至少部分结构,结构紧凑。凸出壳120的前端具有透光区121,且摄像头200的前端位于透光区121处,以使摄像头200的视野能透过透光区121。
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200的后端位于主壳110内,前端位于凸出壳120内。驱动模块400的后端位于主壳110内,前端位于凸出壳120内。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凸出壳120的前端具有非透光区122,驱动模块400位于非透光区122沿第一方向X的一侧,从而驱动模块400可以被非透光区122遮挡,避免从外部看到壳体100内驱动模块400的具体结构。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凸出壳120包括侧壁124和前壁123,侧壁124的后端与主壳110连接,侧壁124的前端与前壁123连接。前壁123具有所述非透光区122。侧壁12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1241和第二部分1242,第一部分1241与非透光区122连接,第二部分1242呈弧形延伸并围绕透光区121。第二部分1242呈弧形延伸能适配摄像头200的外周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前壁123为非透光材质,前壁123即为非透光区122。透光区121为透光口结构。前壁123与第二部分1242的前端围设形成透光口(即透光区121)。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前壁具有透光材质部分和非透光材质部分,透光材质部分为透光区(如透光玻璃),非透光材质部分(如塑料)为非透光区。
在其他实施例中,凸出壳也可以不包括前壁,即没有上述的非透光区。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1241包括第一侧板1241a、第二侧板1241b以及第三侧板1241c。第一侧板1241a与第二侧板1241b沿第二方向Y相对设置,并与第二部分1242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板1241a背离第二部分1242的一端和第二侧板1241b背离第二部分1242的一端分别与第三侧板1241c的两端连接。第三侧板1241c位于第二部分1242沿第三方向Z的一侧。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垂直于第三方向Z。
请参考图1和图2,在一实施例中,主壳110包括可拆卸式连接的前壳112和后壳111,可先将壳体100内部的零部件安装至后壳111内,再将前壳112与后壳111对接并固定。凸出壳120设置在前壳112上。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设于壳体100内的补光灯600。摄像头200沿第二方向Y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补光灯600,补光灯600用于对摄像头200进行补光。第二方向Y垂直于第一方向X。
优选地,补光灯600为红外补光灯,可透过非透明的壳体100向外对摄像头200的拍摄进行补光。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模块400位于摄像头200沿第三方向Z的一侧,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分别垂直于第三方向Z。如此,驱动模块400的布置与补光灯600不干涉,便于布置驱动模块400。
如图3和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模块400的输出端与隐私盖300的连接位置位于摄像头200沿第三方向Z的一侧。如此,隐私盖300绕第一方向X的轴线转动时能转动至摄像头200沿第三方向Z的一侧,此时,隐私盖300即处于非隐私位置。如此能够避免隐私盖300遮挡补光灯600,防止对补光灯600的补光效果造成影响。
如图1至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隐私盖300包括相连接的遮挡区310和连接区320。遮挡区310用于遮挡摄像头200的视野。连接区320凸出于遮挡区310设置。连接区320位于非透光区122的前侧,并与驱动模块400的输出端连接。可以令驱动模块400的输出端穿至非透光区122外侧与连接区320连接,或者,也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穿过非透光区122从而将连接区320与驱动模块400的输出端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模块400的输出端与连接区320的连接位置位于摄像头200沿第三方向Z的一侧。如此,隐私盖300绕第一方向X的轴线转动时,遮挡区310能转动至摄像头200沿第三方向Z的一侧,此时,隐私盖300即处于非隐私位置。如此能够避免遮挡区310遮挡补光灯600,防止对补光灯600的补光效果造成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遮挡区310大致呈圆形,与摄像头200前端的形状适配。
在一实施例中,隐私盖300从隐私位置转动至非隐私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180°。
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模块400为伺服马达,其轴线平行于摄像头200的轴线。如此,驱动模块400不需要设置其他传动机构,仅需一伺服马达即可,结构简单。且伺服马达轴线平行于摄像头200的轴线,布置合理紧凑。
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模块可以包括马达及其他传动机构,对此不一一列举。对驱动模块的轴线方向也不做限制。
请参考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支架700,支架700包括底板710、支撑部720、连接部730。底板710用于安装在车辆上。支撑部720一端与底板710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730连接。壳体100安装于连接部730并与底板710间隔设置,方便安装壳体100。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沿第二方向Y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730连接,并且可绕第二方向Y的轴线相对连接部730调节角度,从而可以调节摄像头200的拍摄角度。同时由于壳体100与底板710间隔设置,从而壳体100绕第二方向Y的轴线调节角度时不会与底板710干涉。
在一实施例中,底板710背离支撑部720的一侧设置有背胶711,用于将底板710粘贴在车辆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说明书中所述方案,如涉及个人信息处理,则均会在具备合法性基础(例如征得个人信息主体同意,或者为履行合同所必需,等等)的前提下进行处理,且仅会在规定或者约定的范围内进行处理。用户拒绝处理基本功能所需必要信息以外的个人信息,不会影响用户使用基本功能。
Claims (10)
1.一种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包括:壳体、摄像头、隐私盖、驱动模块以及控制模块;
所述摄像头安装于所述壳体内并朝向所述壳体外侧;
所述隐私盖具有隐私位置和非隐私位置,所述隐私盖在所述隐私位置时位于所述摄像头的前侧,并遮挡所述摄像头的视野;所述隐私盖在所述非隐私位置时暴露所述摄像头的视野;
所述驱动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隐私盖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驱动模块驱动所述隐私盖相对所述壳体绕第一方向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隐私盖在所述隐私位置与所述非隐私位置之间切换,其中,所述第一方向的轴线平行于所述摄像头的轴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和凸出壳,所述凸出壳与所述主壳连接并向前凸出于所述主壳;所述驱动模块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出壳内;所述摄像头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凸出壳内;所述凸出壳的前端具有透光区,且所述摄像头的前端位于所述透光区处,以使所述摄像头的视野能透过所述透光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壳的前端具有非透光区,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所述非透光区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壳包括侧壁和前壁,所述侧壁的后端与所述主壳连接,所述侧壁的前端与所述前壁连接;所述前壁具有所述非透光区;所述侧壁包括相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非透光区连接,所述第二部分呈弧形延伸并围绕所述透光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盖包括相连接的遮挡区和连接区,所述遮挡区用于遮挡所述摄像头的视野;所述连接区凸出于遮挡区,所述连接区位于所述非透光区的前侧,并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内的补光灯;所述摄像头沿第二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补光灯,所述补光灯用于对所述摄像头进行补光;所述驱动模块位于所述摄像头沿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两两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隐私盖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摄像头沿第三方向的一侧,以使所述隐私盖能转动至所述摄像头沿第三方向的一侧而处于所述非隐私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隐私盖从所述隐私位置转动至所述非隐私位置时的转动角度为180°。
9.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为伺服马达,其轴线平行于所述摄像头的轴线。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摄像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板、支撑部、连接部,所述支撑部一端与所述底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并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19012.7U CN219843673U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车载摄像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19012.7U CN219843673U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车载摄像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843673U true CN219843673U (zh) | 2023-10-17 |
Family
ID=8829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19012.7U Active CN219843673U (zh) | 2023-05-10 | 2023-05-10 | 车载摄像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843673U (zh) |
-
2023
- 2023-05-10 CN CN202321119012.7U patent/CN21984367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143338B (zh) | 车辆的集约式顶置控制台组件 | |
JP4718243B2 (ja) |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車載用デジタルカメラ、車載カメラ付きドアミラー | |
EP1056374A1 (en) | Vehicle mounted optical assembly | |
JP2005067594A (ja) | カメラ付きのランプ | |
EP1640215B1 (en) | Outside rear-view mirror assembly for vehicle, which is designed to support an image-detector device | |
CN205365459U (zh) | 一种大角度行车记录仪 | |
CN219843673U (zh) | 车载摄像装置 | |
JP6643585B2 (ja) |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 |
CN219843672U (zh) | 车载摄像装置 | |
KR102415400B1 (ko) | 카메라 모듈 및 자동차 | |
JP4058871B2 (ja) | 車載用カメラ装置 | |
JP6402404B2 (ja) |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 |
CN104709189B (zh) | 行车记录器的固定装置 | |
CN212460259U (zh) | 一种触控防眩后视镜 | |
JPH05338492A (ja) | 可動式車載カメラ装置 | |
CN205788343U (zh) | 行车记录仪 | |
CN114153088A (zh) | 一种触控防眩后视镜 | |
KR20200143840A (ko) | 자동차 사이드 카메라 | |
CN117622003A (zh) | 汽车电子外后视镜总成及汽车 | |
JP2883272B2 (ja) | レンズ把持装置 | |
JP7470627B2 (ja) | 後方視認装置 | |
JP7199113B2 (ja) | 車両用ルームミラー | |
CN220947757U (zh) | 一种带有行车记录功能的机动车灯 | |
CN115571062A (zh) | 车用拍摄装置头及汽车 | |
JP4267381B2 (ja) | 車両用モニ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