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0837U -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0837U
CN219840837U CN202322410764.5U CN202322410764U CN219840837U CN 219840837 U CN219840837 U CN 219840837U CN 202322410764 U CN202322410764 U CN 202322410764U CN 219840837 U CN219840837 U CN 219840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oil
pump
box body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41076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辉
王丹
刘航泊
王睿
赵孟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Pump & Valve General Facto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Pump & Valve General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Pump & Valve General Facto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Pump & Valve General Facto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41076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0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0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0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本申请属于泵技术领域,本申请的离心泵的泵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泵体的右侧安装有泵盖,泵盖的右侧安装有轴承箱体;泵体内设置有叶轮,泵轴穿过轴承箱体,泵轴的左端伸入泵体内连接于叶轮的转轴;轴承箱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空冷散热片,轴承箱体的右侧设置有冷却风扇,冷却风扇安装于泵轴上;轴承箱体内的后部设置有注油腔,注油腔内设置有轴承润滑油,注油腔内设置有轴承水冷盘管,轴承水冷盘管位于轴承润滑油内,轴承水冷盘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轴承箱体外。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泵无法将轴承与泵轴之间高速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离心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电机,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现有的离心泵冷却降温全靠自然散热,因此无法将轴承与泵轴之间高速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热量传递还会对离心泵的电机造成损伤,进而缩短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离心泵无法将轴承与泵轴之间高速摩擦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包括泵体、泵盖、轴承箱体、叶轮、泵轴、冷却风扇、以及轴承水冷盘管;
所述泵体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泵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泵体的右侧安装有所述泵盖,所述泵盖的右侧安装有轴承箱体;
所述泵体内设置有所述叶轮,所述泵轴穿过所述轴承箱体,所述泵轴的左端伸入所述泵体内连接于所述叶轮的转轴;
所述轴承箱体的外侧壁设置有空冷散热片,所述轴承箱体的右侧设置有所述冷却风扇,所述冷却风扇安装于所述泵轴上;
所述轴承箱体内的后部设置有注油腔,所述注油腔内设置有轴承润滑油,所述注油腔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水冷盘管,所述轴承水冷盘管位于所述轴承润滑油内,所述轴承水冷盘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所述轴承箱体外。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箱体内的前部设置有冲洗腔,所述冲洗腔内设置有机械密封和冲洗机构;
所述机械密封套装于所述泵轴上,所述机械密封位于所述冲洗机构的壳体和泵盖形成的冲洗空间内,所述泵盖上设置有冲洗流道,所述冲洗流道连通所述冲洗空间和所述泵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冲洗液出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水冷盘管为U型结构,所述轴承水冷盘管水平设置,所述轴承水冷盘管的外壁设置有换热翅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箱体在注油腔的底部安装有油室盖,所述轴承水冷盘管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所述油室盖焊接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箱体的后部设置有测温孔和测振孔,所述测温孔处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检测端,所述测振孔处安装有测振传感器的检测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箱体在注油腔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注油孔和放油孔,所述放油孔上安装有放油堵;
所述注油孔上安装有注油堵,所述注油堵上设置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连通所述注油腔和外界大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泵轴和所述轴承箱体在注油腔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和角接触球轴承;
所述圆柱滚子轴承和所述角接触球轴承均通过轴承压盖固定,所述轴承压盖设置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或所述角接触球轴承远离所述注油腔的一侧,所述泵轴穿过所述轴承压盖,所述泵轴和所述轴承压盖之间设置有油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圆柱滚子轴承靠近所述注油腔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挡圈。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轴承箱体在安装所述圆柱滚子轴承或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的内壁处设置有回油槽;
所述轴承压盖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或所述角接触球轴承之间设置有过油通道,所述过油通道通过所述回油槽和所述注油腔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泵轴在所述注油腔内的部分的中部安装有油环安装座,所述油环安装座的周向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截面为梯形;
所述油环安装座上偏心安装有甩油环,所述甩油环为环形结构,所述甩油环的一侧卡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甩油环通过紧定螺钉和所述油环安装座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该离心泵的冷却风扇随泵轴转动,进而将轴承箱体的热量带走,从而获得环保、高效、性价比高的冷却效果。轴承箱体外侧壁的空冷散热片均匀分布,增大了轴承箱体的散热面积,因此散热效果好。轴承水冷盘管通过外接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注油腔内的轴承润滑油进行降温,保证轴承内外圈受热均匀。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的轴承与泵轴之间高速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轴承润滑油吸收,通过本实用新型风冷、水冷、空冷形成的三冷一体化结构及时散发热量,因此散热效果好,多余的热量也不会传递至电机使其受损,从而保证了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水冷盘管和油室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轴承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1-泵体;2-泵盖;21-冲洗流道;3-轴承箱体;31-注油腔;32-冲洗腔;33-油室盖;34-测温孔;35-测振孔;36-回油槽;4-叶轮;5-泵轴;6-空冷散热片;7-冷却风扇;8-轴承水冷盘管;81-换热翅片;9-机械密封;10-冲洗机构;101-壳体;102-冲洗液出口;103-冲洗液进口;11-放油堵;12-注油堵;121-排气通道;13-圆柱滚子轴承;14-角接触球轴承;15-轴承压盖;151-过油通道;16-油封;17-弹性挡圈;18-油环安装座;181-环形槽;19-甩油环;20-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包括泵体1、泵盖2、轴承箱体3、叶轮4、泵轴5、冷却风扇7、以及轴承水冷盘管8。
泵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泵体1的右侧安装有泵盖2,泵盖2的右侧安装有轴承箱体3。
泵体1内设置有叶轮4,泵轴5穿过轴承箱体3,泵轴5的左端伸入泵体1内连接于叶轮4的转轴。
轴承箱体3的外侧壁设置有空冷散热片6,轴承箱体3的右侧设置有冷却风扇7,冷却风扇7安装于泵轴5上。
轴承箱体3内的后部设置有注油腔31,注油腔31内设置有轴承润滑油,注油腔31内设置有轴承水冷盘管8,轴承水冷盘管8位于轴承润滑油内,轴承水冷盘管8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轴承箱体3外。
需要说明的是,泵体1底部的排液口连接于排液管路的进液口,离心泵停止工作后,泵内残余的液体通过排液管路排出。泵轴5的右端连接于电机。
轴承箱体3的右侧设置有风扇壳,冷却风扇7设置于风扇壳内。冷却风扇7随泵轴5转动,进而将轴承箱体3的热量带走,从而获得环保、高效、性价比高的冷却效果。轴承箱体3外侧壁的空冷散热片6均匀分布,增大了轴承箱体3的散热面积,因此散热效果好。轴承水冷盘管8通过外接循环流动的冷却水对注油腔31内的轴承润滑油进行降温,保证轴承内外圈受热均匀。本实用新型的离心泵的轴承与泵轴5之间高速摩擦产生的热量通过轴承润滑油吸收,通过本实用新型风冷、水冷、空冷形成的三冷一体化结构及时能够散发热量,因此散热效果好,多余的热量也不会传递至电机使其受损,从而保证了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轴承箱体3内的前部设置有冲洗腔32,冲洗腔32内设置有机械密封9和冲洗机构10。
机械密封9套装于泵轴5上,机械密封9位于冲洗机构10的壳体101和泵盖2形成的冲洗空间内,泵盖2上设置有冲洗流道21,冲洗流道21连通冲洗空间和泵体1内部,壳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冲洗液出口102。
需要说明的是,泵体1内部的流体介质可通过冲洗流道21送入冲洗空间,流体介质能够对机械密封9进行冲洗,从而无需输入专用的冲洗液。当然通过壳体101顶部的冲洗液进口103输入专用的冲洗液也可对机械密封9进行冲洗。冲洗后的冲洗液通过冲洗液出口102排出。本实用新型可采用两种方式使机械密封9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因此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轴承水冷盘管8为U型结构,轴承水冷盘管8水平设置,轴承水冷盘管8的外壁设置有换热翅片81。
需要说明的是,U型结构的轴承水冷盘管8管程长,同时盘管上的换热翅片81能够进一步增大换热面积,从而提高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中,轴承箱体3在注油腔31的底部安装有油室盖33,轴承水冷盘管8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油室盖33焊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水冷盘管8与油室盖33采用焊接一体化设计,拆装快捷。
本实施例中,轴承箱体3的后部设置有测温孔34和测振孔35,测温孔34处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检测端,测振孔35处安装有测振传感器的检测端。
需要说明的是,增设测温、测振安装接口,以便用户检测轴承振动及温度变化情况。测振传感器可采用位移传感器或者加速度传感器,即轴承箱体3的振动可以通过位移或者加速度反应出来。
本实施例中,轴承箱体3在注油腔3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注油孔和放油孔,放油孔上安装有放油堵11。
注油孔上安装有注油堵12,注油堵12上设置有排气通道121,排气通道121连通注油腔31和外界大气。
需要说明的是,注油孔和放油孔分别用于注油腔31的注油和放油。注油堵12的排气通道121用于排除油室气体,注油堵12加长设计,保证注油堵12至油环安装座18的距离大于甩油环19的厚度,即如图1中L1>L2,防止甩油环19脱落。
本实施例中,泵轴5和轴承箱体3在注油腔31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13和角接触球轴承14。
圆柱滚子轴承13和角接触球轴承14均通过轴承压盖15固定,轴承压盖15设置于圆柱滚子轴承13或角接触球轴承14远离注油腔31的一侧,泵轴5穿过轴承压盖15,泵轴5和轴承压盖15之间设置有油封16。
需要说明的是,轴承润滑油能够对圆柱滚子轴承13和角接触球轴承14进行润滑。
本实施例中,圆柱滚子轴承13靠近注油腔3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挡圈17。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圆柱滚子轴承13定位用孔用弹性挡圈17时,可将油室盖33拆卸,从下方伸入快速进行安装,方便快捷。弹性挡圈17能够起到轴向固定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轴承箱体3在安装圆柱滚子轴承13或角接触球轴承14的内壁处设置有回油槽36。
轴承压盖15与圆柱滚子轴承13或角接触球轴承14之间设置有过油通道151,过油通道151通过回油槽36和注油腔3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回油槽36、过油通道151有利于润滑油进入轴承,以提高润滑效果。
本实施例中,泵轴5在注油腔31内的部分的中部安装有油环安装座18,油环安装座18的周向设置有环形槽181,环形槽181的截面为梯形,油环安装座18上偏心安装有甩油环19,甩油环19为环形结构,甩油环19的一侧卡接于环形槽181内,甩油环19通过紧定螺钉和油环安装座18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油环安装座18用于防止甩油环19在泵轴5上来回窜动。甩油环19随泵轴5转动时,能够将轴承润滑油带动并甩起,从而使轴承充分得到润滑,甩油环19还能够提高轴承水冷盘管8的换热效率。油环安装座18的环形槽181的截面为梯形,因此能够减小油环安装座18与甩油环19的接触面积,防止甩油环19沿油环安装座18轴向滑动脱出。
轴承箱体3在注油腔31的侧壁处设置有观察窗20。注油腔31内的轴承润滑油位于观察窗20的1/3到2/3处,若轴承润滑油超出该范围,则通过注油孔注油或者通过放油孔放油。
本实施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泵体(1)、泵盖(2)、轴承箱体(3)、叶轮(4)、泵轴(5)、冷却风扇(7)、以及轴承水冷盘管(8);
所述泵体(1)的左侧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泵体(1)的顶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泵体(1)的右侧安装有所述泵盖(2),所述泵盖(2)的右侧安装有轴承箱体(3);
所述泵体(1)内设置有所述叶轮(4),所述泵轴(5)穿过所述轴承箱体(3),所述泵轴(5)的左端伸入所述泵体(1)内连接于所述叶轮(4)的转轴;
所述轴承箱体(3)的外侧壁设置有空冷散热片(6),所述轴承箱体(3)的右侧设置有所述冷却风扇(7),所述冷却风扇(7)安装于所述泵轴(5)上;
所述轴承箱体(3)内的后部设置有注油腔(31),所述注油腔(31)内设置有轴承润滑油,所述注油腔(31)内设置有所述轴承水冷盘管(8),所述轴承水冷盘管(8)位于所述轴承润滑油内,所述轴承水冷盘管(8)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伸出所述轴承箱体(3)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3)内的前部设置有冲洗腔(32),所述冲洗腔(32)内设置有机械密封(9)和冲洗机构(10);
所述机械密封(9)套装于所述泵轴(5)上,所述机械密封(9)位于所述冲洗机构(10)的壳体(101)和泵盖(2)形成的冲洗空间内,所述泵盖(2)上设置有冲洗流道(21),所述冲洗流道(21)连通所述冲洗空间和所述泵体(1)内部,所述壳体(101)的底部设置有冲洗液出口(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水冷盘管(8)为U型结构,所述轴承水冷盘管(8)水平设置,所述轴承水冷盘管(8)的外壁设置有换热翅片(8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3)在注油腔(31)的底部安装有油室盖(33),所述轴承水冷盘管(8)的进水管和出水管均与所述油室盖(33)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3)的后部设置有测温孔(34)和测振孔(35),所述测温孔(34)处安装有测温传感器的检测端,所述测振孔(35)处安装有测振传感器的检测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3)在注油腔(31)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注油孔和放油孔,所述放油孔上安装有放油堵(11);
所述注油孔上安装有注油堵(12),所述注油堵(12)上设置有排气通道(121),所述排气通道(121)连通所述注油腔(31)和外界大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5)和所述轴承箱体(3)在注油腔(31)的前后两侧之间分别设置有圆柱滚子轴承(13)和角接触球轴承(14);
所述圆柱滚子轴承(13)和所述角接触球轴承(14)均通过轴承压盖(15)固定,所述轴承压盖(15)设置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13)或所述角接触球轴承(14)远离所述注油腔(31)的一侧,所述泵轴(5)穿过所述轴承压盖(15),所述泵轴(5)和所述轴承压盖(15)之间设置有油封(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13)靠近所述注油腔(31)的一侧设置有弹性挡圈(17)。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箱体(3)在安装所述圆柱滚子轴承(13)或所述角接触球轴承(14)的内壁处设置有回油槽(36);
所述轴承压盖(15)与所述圆柱滚子轴承(13)或所述角接触球轴承(14)之间设置有过油通道(151),所述过油通道(151)通过所述回油槽(36)和所述注油腔(31)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5)在所述注油腔(31)内的部分的中部安装有油环安装座(18),所述油环安装座(18)的周向设置有环形槽(181),所述环形槽(181)的截面为梯形;
所述油环安装座(18)上偏心安装有甩油环(19),所述甩油环(19)为环形结构,所述甩油环(19)的一侧卡接于所述环形槽(181)内,所述甩油环(19)通过紧定螺钉和所述油环安装座(18)固定。
CN202322410764.5U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Active CN219840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0764.5U CN21984083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410764.5U CN21984083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0837U true CN219840837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97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410764.5U Active CN219840837U (zh) 2023-09-06 2023-09-06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0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12827B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JP4976630B2 (ja) 電動冷媒ポンプ
CN112271876A (zh) 一种油冷电机
CN107023485B (zh) 旋片真空泵
CN214464524U (zh) 柴油机冷却水泵及柴油机冷却水循环系统
CN201874822U (zh) 螺杆式真空泵
CN219840837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离心泵
JP4995301B2 (ja) 立軸ポンプ設備
CN219287315U (zh) 高速电机的散热系统
CN109058069A (zh) 一种水冷式无油空压机
CN21205667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机轴承的润滑结构
CN112031915A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用冷却水泵
CN114142663B (zh) 电机的冷却结构及电机
CN112160991B (zh) 油浴式发动机联轴装置及发动机试验装置
CN211275049U (zh) 一种直连传动碟式分离机
CN212106347U (zh) 一种基于潜水全贯流泵的轴承润滑结构
CN211231468U (zh) 一种多功能高转速的空气压缩机
CN208950792U (zh) 一种水冷式无油空压机
CN113027780A (zh) 一种静音潜水管道泵
CN219827156U (zh) 一种高抗汽蚀性能的离心泵
JP2000295818A (ja) 液冷式回転電機
CN219980560U (zh) 一种采用滚动轴承的卧式屏蔽电机结构
CN220748388U (zh) 使用寿命长的涡轮增压器中间体
CN110586346B (zh) 一种直连传动碟式分离机
CN215860838U (zh) 直联插入式高温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