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40367U - 一种免凿毛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免凿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40367U
CN219840367U CN202320872719.9U CN202320872719U CN219840367U CN 219840367 U CN219840367 U CN 219840367U CN 202320872719 U CN202320872719 U CN 202320872719U CN 219840367 U CN219840367 U CN 2198403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ressing rod
fixing
upper press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7271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军辉
王爱斌
于飞
程元作
乔军辉
房晓涛
赵洪林
谈军涛
刘海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Bureau Install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7271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403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403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403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凿毛装置,其包括固定杆、固定框、上压杆及下压杆,固定框设置为两个,两个固定框分别设置在固定杆的两端,固定框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压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凹槽内,下压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凹槽内,固定杆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缺口,上压杆靠近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缺口,下压杆靠近固定杆的一侧也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缺口,固定框上设置有驱动上压杆和下压杆滑动的驱动组件,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拼接形成供预埋钢筋穿过的安装孔,通过驱动组件带动上压杆和下压杆移动,本申请具有提高预埋钢筋穿设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免凿毛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免凿毛装置。
背景技术
跳仓法施工是充分利用了混凝土在五到十天期间性能尚未稳定和没有彻底疑固前容易将内应力释放出来的特性原理,它是将建筑物地基或大面积混凝土平面机构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按照“分块规划、隔块施工、分层浇筑、整体成型”的原则施工,其模式和跳棋一样,即隔一段浇一段。相邻两段间隔时间不少于7天,以避免混凝土施工初期部分激烈温差。
采用跳仓法施工,在浇筑本块区域时,会将相邻区域的预埋钢筋进行绑扎固定,然后支模板,混凝土结构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再将预埋钢筋与相邻区域的结构钢筋绑扎。
然而在支模板时为了将预埋钢筋穿过模板,通常会在模板上开设通孔,然后再将预埋钢筋一根一根从通孔中穿过,工序冗杂,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预埋钢筋的施工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免凿毛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免凿毛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免凿毛装置,包括固定杆、上压杆、下压杆及固定框,所述固定框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框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杆的两端,所述固定框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
所述上压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下压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凹槽内;
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缺口,所述上压杆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缺口,所述下压杆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也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缺口;
所述固定框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上压杆和所述下压杆往复滑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拼接形成供预埋钢筋穿过的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该免凿毛装置作为侧模板使用,首先,将上层预埋钢筋从上压杆和固定杆之间的穿过,调整上层预埋钢筋使其卡接在固定杆上的第二缺口中,将下层预埋钢筋从下压杆和固定杆之间穿过,调整下层预埋钢筋使其卡接在下压杆上的第一缺口中,然后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上压杆和下压杆向固定杆方向移动,使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对接形成供预埋钢筋穿过的安装孔,即可浇筑混凝土。通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配合,方便预埋钢筋穿过安装孔,提高预埋钢筋的施工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沿所述固定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压杆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相配合的导向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通孔与导向杆相配合的限位结构能够提升上压杆在第一凹槽内滑动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第一传动杆,所述固定框内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连通,所述第一传动杆转动设置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传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上压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下压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固定框上,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空腔内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埋钢筋的位置调整好后,启动驱动件,驱动件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第一传动杆转动带动第二传动杆和第三传动杆转动;第二传动杆转动又会带动上压杆向固定杆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上压杆上开设的第二缺口与固定杆上侧的第二缺口对接形成供上层预埋钢筋穿过的安装孔;第三传动杆转动又会带动下压杆向固定杆的方向移动,从而使下压杆上开设的第二缺口与固定杆下侧的第二缺口对接形成供下层预埋钢筋穿过的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上压杆远离所述下压杆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压杆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件保持为压缩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弹性件,使上压杆始终受到朝向固定杆方向,从而增强上压杆与固定杆的抵接强度。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所述上压杆及所述下压杆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固定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上压杆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下压杆可拆卸连接;
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相配合的第三缺口,且所述第三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固定杆、上压杆及下压杆上设置有分隔板,将固定杆、上压杆及下压杆三者与混凝土结构分离开来,从而方便三者拆模,并且分隔板上设置有第三缺口,方便预埋钢筋穿过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分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条凸棱,所述凸棱沿所述分隔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凹槽;
所述固定杆、所述上压杆及所述下压杆靠近所述分隔板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棱相配合的第三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凸棱,一方面增强分隔板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凸棱与第三凹槽相配合便于将分隔板安装到固定杆、上压杆及下压杆上;并且通过限位凹槽能够进一步增强分隔板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减小其拆模时被带出混凝土结构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所述上压杆及所述下压杆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固定所述分隔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隔板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在定位板上,使得分隔板能够位于在混凝土结构与固定杆之间,从而在浇筑结构混凝土时,分隔板不易晃动。
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封堵条,所述上压杆和所述下压杆靠近所述固定杆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封堵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封堵条,能够减小固定杆与上压杆之间的间隙、以及固定杆与下压杆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小混凝土泥浆渗出的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该免凿毛装置作为侧模板使用,首先,将上层预埋钢筋从上压杆和固定杆之间的穿过,调整上层预埋钢筋使其卡接在固定杆上的第二缺口中,将下层预埋钢筋从下压杆和固定杆之间穿过,调整下层预埋钢筋使其卡接在下压杆上的第一缺口中,然后启动驱动组件,带动上压杆和下压杆向固定杆方向移动,使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对接形成供预埋钢筋穿过的安装孔,即可浇筑混凝土。通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相配合,方便预埋钢筋穿过安装孔,提高预埋钢筋的施工效率。
2.通过导向通孔与导向杆相配合的限位结构能够提升上压杆在第一凹槽内滑动的稳定性。
3.在分隔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凸棱,一方面增强分隔板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凸棱与第三凹槽相配合便于将分隔板安装到固定杆、上压杆及下压杆上;并且通过限位凹槽能够进一步增强分隔板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减小其拆模时被带出混凝土结构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免凿毛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免凿毛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免凿毛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固定杆;11、第一缺口;12、第三凹槽;13、安装孔;2、上压杆;21、第二缺口;22、导向通孔;3、下压杆;4、固定框;41、第一凹槽;411、导向杆;412、弹性件;42、第二凹槽;43、空腔;5、驱动组件;51、驱动件;52、第一传动杆;521、第一传动轴;522、第二传动轴;53、第二传动杆;54、第三传动杆;6、分隔板;61、第三缺口;62、凸棱;621、限位凹槽;622、内螺纹孔;7、紧固件;8、预埋钢筋;9、封堵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一种免凿毛装置,包括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均采用矩形杆,固定杆1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框4,固定杆1及其两端的固定框4成型为“工”字型结构,两个固定框4上均开设有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两个第一凹槽41正对设置,两个第二凹槽42也正对设置,上压杆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一凹槽41内,下压杆3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第二凹槽42内,固定杆1上下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缺口11,上压杆2靠近固定杆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缺口21,下压杆3靠近固定杆1的一侧也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缺口21,若干个第一缺口11与若干个第二缺口21一一对应设置,固定框4上设置有同时驱动上压杆2和下压杆3沿固定框4长度方向往复滑动的驱动组件5,当上压杆2和下压杆3均与固定杆1的侧面抵接时,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拼接形成供预埋钢筋8穿过的安装孔13。
为了提高上压杆2在第一凹槽41内滑动的稳定性,参照图1和图2,第一凹槽41内设置有两根导向杆411,导向杆411沿固定框4的长度方向设置,导向杆411的一端与第一凹槽41的上侧内壁固定连接,导向杆411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41的下侧内壁固定连接,上压杆2上开设有与导向杆411相配合的导向通孔22,上压杆2通过设置的导向通孔22滑动设置在导向杆411上,当驱动组件5驱动上压杆2移动时,上压杆2能够沿着导向杆411移动从而与固定杆1的上侧面抵接,上压杆2在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更平稳且不易偏位。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杆3与上压杆2的结构原理相同,第二凹槽42内也设置有两根导向杆411,下压杆3上也开设有与导向杆411相配合的导向通孔22,从而提高下压杆3在第二凹槽42内滑动的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件51和第一传动杆5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件51采用电机,固定框4内开设有空腔43,空腔43位于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之间,且空腔43分别与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连通,第一传动杆52转动设置在空腔43内,第一传动杆52中部位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轴521和第二传动轴522,第一传动轴521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52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43的内壁转动连接,为了便于第一传动轴521的旋转,第一传动轴521与空腔43内壁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轴承;第二传动轴522的一端与第一传动杆52的侧面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驱动件5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第一传动杆5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53,第二传动杆53远离第一传动杆52的一端与上压杆2的侧面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54,第三传动杆远离第一传动杆52的一端与下压杆3的侧面转动连接,驱动件51设置在固定框4上,驱动件51的输出轴伸入空腔43内且与第一传动轴521固定连接。
驱动件51驱动第一传动轴521转动,第一传动轴521带动第一传动杆52转动,第一传动杆52转动再分别带动第二传动杆53和第三传动杆54移动,第二传动杆53带动上压杆2沿着导向杆411移动与固定杆1的上侧面抵接,第三传动杆54带动下压杆3沿着导向杆411移动与固定杆1的下侧面抵接,从而将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拼接在一起形成整体。
参照图2,上压杆2远离下压杆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412,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412采用弹簧,弹性件412套设在导向杆411上,弹性件412的一端与上压杆2固定连接,弹性件412的另一端与第一凹槽41的内壁固定连接,弹性件412始终保持在压缩状态。通过设置有弹性件412,使上压杆2始终受到一个朝向固定杆1的推力,从而上压杆2向固定杆1滑动时能够更顺滑,且能够提高上压杆2与固定杆1的抵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下压杆3与上压杆2的结构原理相同,下压杆3远离上压杆2的一侧也设置有弹性件412,从而提高下压杆3与固定杆1的抵接稳定性。
参照图1和图3,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靠近混凝土结构的一侧均设置有分隔板6,分隔板6与固定杆1可拆卸连接,分隔板6与上压杆2可拆卸连接,分隔板6与下压杆3可拆卸连接,分隔板6上开设有与第一缺口11相配合的第三缺口61,当分隔板6安装到固定杆1上后,第一缺口11和第三缺口61对齐,同时第三缺口61与第二缺口21相配合,即分隔板6安装到上压杆2和下压杆3后,第二缺口21与第三缺口61对齐,从而方便预埋钢筋8穿过。
该免凿毛装置作为侧模板使用,在混凝土浇筑前,将该免凿毛装置安装到需要浇筑混凝土的位置,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搭设的脚手架进行固定,分隔板6位于浇筑的混凝土结构和固定杆1之间,浇筑完本区域混凝土结构后,分隔板6固定在混凝土结构中,用于连下一区域的混凝土结构。
为了增强分隔板6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参照图3和图4,分隔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两条凸棱62,凸棱62与分隔板6固定连接,凸棱62沿分隔板6的长度方向设置,当浇筑完混凝土结构后,分隔板6通过设置的凸棱62固定到已经浇筑好的混凝土结构中。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分隔板6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凸棱62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凹槽621,限位凹槽621沿凸棱62的长度方向开设,当凸棱62被混凝土结构覆盖时,混凝土结构能够卡接在限位凹槽621中,从而使分隔板6不易从混凝土结构中脱落。
参照图3和图4,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靠近分隔板6的一侧均设置有与凸棱62相配合的第三凹槽12,当分隔板6安装到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上时,分隔板6上的凸棱62能够卡接到第三凹槽12中,从而方便分隔板6的安装。当混凝土结构浇筑并拆模完成后,外侧的凸棱62能够用于连接相邻区域的混凝土结构。
并且为了提高分隔板6的安装稳定性,参照图4和图5,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紧固件7,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7采用螺栓,紧固件7用于固定分隔板6,分隔板6靠近固定杆1一侧的凸棱62上开设有内螺纹孔622,紧固件7穿过固定杆1螺接在内螺纹孔622内,从而提高固定杆1与分隔板6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通过螺栓连接方便后续拆模。
为了减小在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泥浆流出的量,参照图3和图4,固定杆1的两侧均设置有封堵条9,同时上压杆2和下压杆3靠近固定杆1的一侧也设置有封堵条9,当上压杆2和固定杆1抵接时、下压杆3和固定杆1抵接时,两侧的封堵条9相互抵接,对上压杆2和固定杆1之间的间隙以及下压杆3和固定杆1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堵,从而减少混凝土结构浇筑时泥浆溢出。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通过设置有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并且固定杆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第一缺口11,上压杆2和下压杆3上分别开设有与第一缺口11相配合的第二缺口21,安装该免凿毛装置时,将上下两层预埋钢筋8分别从固定杆1的上侧和下侧穿过,并使预埋钢筋8卡接在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中,启动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带动上压杆2和下压杆3同时向固定杆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缺口11和第二缺口21对接成型为安装孔13,预埋钢筋8卡接在安装孔13内,完成预埋钢筋8的穿设,从而提升预埋钢筋8的穿设效率;通过设置有分隔板6将固定杆1、上压杆2及下压杆3三者与混凝土结构分隔开来,方便后续拆模,并且分隔板6上设置有凸棱62和限位凹槽621,从而增墙分隔板6与混凝土结构的连接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杆(1)、上压杆(2)、下压杆(3)及固定框(4),所述固定框(4)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框(4)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杆(1)的两端,所述固定框(4)上开设有第一凹槽(41)和第二凹槽(42);
所述上压杆(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凹槽(41)内,所述下压杆(3)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凹槽(42)内;
所述固定杆(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若干个第一缺口(11),所述上压杆(2)靠近所述固定杆(1)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第二缺口(21),所述下压杆(3)靠近所述固定杆(1)的一侧也开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缺口(21);
所述固定框(4)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上压杆(2)和所述下压杆(3)往复滑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第一缺口(11)和所述第二缺口(21)拼接形成供预埋钢筋(8)穿过的安装孔(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4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411),所述导向杆(411)沿所述固定框(4)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上压杆(2)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411)相配合的导向通孔(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包括驱动件(51)和第一传动杆(52),所述固定框(4)内开设有空腔(43),所述空腔(43)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41)和所述第二凹槽(42)连通,所述第一传动杆(52)转动设置在所述空腔(43)内,所述第一传动杆(5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传动杆(53),所述第二传动杆(53)与所述上压杆(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5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54),所述第三传动杆与所述下压杆(3)转动连接,所述驱动件(51)设置在所述固定框(4)上,所述驱动件(51)的输出轴伸入所述空腔(43)内且与所述第一传动杆(5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杆(2)远离所述下压杆(3)的一侧设置有弹性件(412),所述弹性件(412)套设在所述导向杆(411)上,所述弹性件(412)的一端与所述上压杆(2)连接,所述弹性件(4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41)的内壁连接,所述弹性件(412)保持为压缩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所述上压杆(2)及所述下压杆(3)的同一侧均设置有分隔板(6),所述分隔板(6)与所述固定杆(1)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板(6)与所述上压杆(2)可拆卸连接,所述分隔板(6)与所述下压杆(3)可拆卸连接;
所述分隔板(6)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缺口(11)相配合的第三缺口(61),且所述第三缺口(61)与所述第二缺口(21)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6)的两侧均设置有若干条凸棱(62),所述凸棱(62)沿所述分隔板(6)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凸棱(62)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凹槽(621);
所述固定杆(1)、所述上压杆(2)及所述下压杆(3)靠近所述分隔板(6)的一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凸棱(62)相配合的第三凹槽(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所述上压杆(2)及所述下压杆(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紧固件(7),所述紧固件(7)用于固定所述分隔板(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免凿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的两侧均设置有封堵条(9),所述上压杆(2)和所述下压杆(3)靠近所述固定杆(1)的一侧也设置有所述封堵条(9)。
CN202320872719.9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免凿毛装置 Active CN2198403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2719.9U CN219840367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免凿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72719.9U CN219840367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免凿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40367U true CN219840367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99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72719.9U Active CN219840367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免凿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403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43838A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连接结构
CN203213346U (zh) 一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剪力墙连接结构
CN112171851A (zh) 一种高强度保温混凝土砌块制作方法
CN113146800A (zh) 一种高强度钢筋混凝土预制楼梯浇筑成型方法
CN219840367U (zh) 一种免凿毛装置
CN117005536B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及其成型装置
CN104329100A (zh) 一种公路隧道水沟电缆槽整体浇注施工方法
CN106677035B (zh) 一种蠕动式滑模装置
CN219451484U (zh) 一种建筑施工浇筑模板
CN2926394Y (zh) 一种新型墙体快速施工装置
CN112388806A (zh) 一种预制柱模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0835983A (zh) 大角度坡屋面砼浇筑的方法
CN215669063U (zh) 一种防撞墙顶面混凝土的抹平工具
CN114852650A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pc构件输送装置及输送方法
KR100361047B1 (ko) 건축물 구축용 거푸집
CN210263909U (zh) 一种预应力带肋叠合板拼缝配模装置
CN216406172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楼梯模板
CN215106262U (zh) 一种装配式墙板的连接结构
CN208379986U (zh) 工业化墙板的装配连接套件
CN215484656U (zh) 一种自制装配式楼梯专用模具
CN220395173U (zh) 一种圆柱旁构造柱模板
CN220285307U (zh) 基于装配式榫卯连接组合结构的免拆模板支撑系统
CN110820938B (zh) 一种钢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9691139U (zh) 一种简易砌块灰缝控制装置
CN203755442U (zh) 基于三侧带凹槽条形预制砼墙板组装的框架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