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9909U -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 Google Patents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9909U
CN219839909U CN202320305943.XU CN202320305943U CN219839909U CN 219839909 U CN219839909 U CN 219839909U CN 202320305943 U CN202320305943 U CN 202320305943U CN 219839909 U CN219839909 U CN 2198399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exhaust
asphalt mixture
old asphalt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059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赖杰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Minsheng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Minsheng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Minsheng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Minsheng High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059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99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99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99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该装置包括滚筒、外罩、排气机构、传动机构、燃烧器和支撑梁,所述外罩设于辊筒外侧且两者之间构成加热腔,所述滚筒位于外罩内侧端为连接有排气机构的内端口,所述滚筒另一端为延伸至外罩外部呈敞口结构的外端口,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与滚筒内端口连接的排气转筒,排气转筒外侧端间隙转动套接有连接筒,所述支撑梁设与外罩底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连接筒连接的转轴、设于转轴与支撑梁之间的轴承和托轮,所述转轴还连接有驱动件。本实用新型有助于解决现有用于旧沥青混合料间接加热的滚筒内侧端尾气排放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养护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背景技术
沥青道路经过长期使用会老化,出现裂缝和坑槽,造成行车隐患,必须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修补。修补大多采用铣刨旧料后再铺上新料,而这些铣刨料能够用于再生利用。目前铣刨料的再生利用主要通过燃烧器进行直接加热或间接加热处理,随后与新料进行混合使用,因这些铣刨料含有沥青,如果燃烧器直接进行加热,容易因其高温火焰破坏沥青性能;而借助滚筒进行间接加热时,目前的滚筒结构为阻断火焰进入筒内,其滚筒内侧端做成密封式结构,另一端做成开口结构用于进出料,这种方式使得位于滚筒内侧端的铣刨料在加热后产生的尾气(粉尘和水蒸气等)难以外排,对该区域的加热效果造成负面影响,使得加热效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有助于解决现有用于旧沥青间接加热的滚筒内侧端尾气排放困难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该加热排气装置包括滚筒、外罩、排气机构、传动机构、燃烧器和支撑梁,所述滚筒为两侧具有圆锥状的筒体结构,其内部用于容纳旧沥青混合料,所述外罩设于滚筒外侧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设置有位于滚筒上下两侧的排烟口和燃烧器,所述滚筒位于外罩内侧端为连接有排气机构的内端口,所述滚筒另一端为延伸至外罩外部呈敞口结构的外端口,所述排气机构包括与滚筒内端口连接的排气转筒,排气转筒外侧端间隙转动套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通过连接筒及排气转筒内部通道与滚筒内端口连通,所述支撑梁设与外罩底部,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连接筒连接的转轴、设于转轴与支撑梁之间的轴承和托轮,所述转轴还连接有驱动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排烟口通过排烟管与滚筒外端口连接,使烟气进入滚筒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滚筒外端口连接有进料机构和出料机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料斗,所述料斗底部设有对应滚筒外端口上半部的出料口。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对应设于滚筒外端口下半部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支撑梁铰接,能够进行翻转动作,所述挡板的翻转动作能够对滚筒外端口的下半部进行开合控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筒的排气口外侧连接有引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充分利用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之间的余热回收,提高旧沥青加热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至少两个如上所述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相向排布组成,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外端口相邻设置,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排烟口分别通过管道与另一侧滚筒的外端口连通,所述管道用于输送热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料斗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料斗底部设有可旋转分别对接两侧的两个辊筒外端口的导料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出料口之间设有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设有能够升降活动,用于提升成品混合料的提升斗。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有助于沥青新旧料的高效混合加热。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包括一个如上所述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以及一个烘干筒,所述烘干筒连接有对其内腔直接加热的燃烧器,所述烘干筒的出料口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出料口相邻设置,且烘干筒的出料口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出料口之间设有搅拌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烘干筒的出料口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料口之间设有用于输送热气的管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筒内侧端设置排气机构,利用排气机构设置于外部的排气口,能够对滚筒内侧端在加热过程中造成的尾气进行及时外排,避免该尾气对旧沥青加热造成加热不均,温度下降等负面影响。
2.本实用新型通过燃烧器外置于滚筒的间接加热方式,使得燃烧器产生的热气不会直接进入滚筒中与旧沥青接触,这有助于避免靠近燃烧器出口一端温度过高,远离燃烧器一端温度过低,这种加热不均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至少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进行相对设置,并利用管道进行余热循环回收,在充分利用加热效率的同时,还能够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尾气处理,使得终端尾气排放更加洁净。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直接加热烘干筒与间接加热的滚筒协同作用,能够用于新旧料的高效加热,余热利用,降低物料造价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中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中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中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再一实施例中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1、滚筒;11、内端口;12、外端口;2、外罩;21、加热腔;22、排烟口;23、排烟管;3、排气机构;31、排气转筒;32、连接筒;321、排气口;4、传动机构;41、转轴;42、轴承;43、托轮;5、燃烧器;6、支撑梁;7、进料机构;71、料斗;72、进料口;73、导料板;8、出料机构;81、挡板;82、出料口;9、提升机构;91、提升斗;a、第一加热室;a1、第一管道;b、第二加热室;b1、第二管道;c、烘干筒;c1、第三管道;d、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该加热排气装置包括滚筒1、外罩2、排气机构3、传动机构4、燃烧器5和支撑梁6。
所述滚筒1为两侧具有圆锥状的筒体结构,其内部中空,用于容纳旧沥青混合料,滚筒1内侧壁上设有螺纹叶片,当滚筒1进行正反两个方向旋转时,利用该螺纹叶片能够将滚筒1内部的物料分别进行左右两个方向的传导,进而实现拌料及进出料输送动作。
所述外罩2为右侧开口的框架结构,外罩2侧壁由保温材质制成,用于保持内部温度。外罩2设于滚筒1外侧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加热腔21,所述加热腔21设置有位于滚筒1上下两侧的排烟口22和燃烧器5,燃烧器5能够为加热腔21输入热量,排烟口22用于加热腔21的尾气排放。
所述滚筒1位于外罩2内侧端为连接有排气机构3的内端口11(图中为左侧端),所述滚筒1另一端为延伸至外罩2外部呈敞口结构的外端口12(图中为右侧端)。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机构3包括与滚筒1内端口11连接的排气转筒31,排气转筒31与内端口11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排气转筒31外侧端间隙转动套接有连接筒32,连接筒32内侧端间隙插入排气转筒31中,且连接筒32与排气转筒31之间设有连通孔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筒32与排气转筒31之间还可通过轴承42连接,所述连接筒32延伸至外罩2外部的外侧端设有排气口321,且排气口321通过连接筒32及排气转筒31内部通道与滚筒1内端口11连通,这使得滚筒1内部内侧端堆积的尾气(因旧沥青加热搅拌中产生的粉尘、水蒸气等)能够由内向外经排气转筒31和连接筒32后,由排气口321输出,避免尾气在滚筒1内部形成堆积而影响加热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梁6设与外罩2底部,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与连接筒32连接的转轴41、设于转轴41与支撑梁6之间的轴承42和托轮43,托轮43和转轴41分别与滚筒1左右两侧连接并起到支撑作用,其中转轴41还连接有驱动件,驱动件具体采用电机、减速器等元件,能够带动滚筒1正反旋转。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排烟口22外侧端连接有排烟管23,排烟管23一端与排烟口22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插入滚筒1的外端口12,这使得加热腔21的热气排放后能够进入滚筒1中进行尾气回收利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所述滚筒1外端口12连接有进料机构7和出料机构8,分别用于旧沥青混合料的进料和出料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机构7包括料斗71,料斗71顶部开口,供作业人员进行注料,料斗71底部设有对应滚筒1外端口12上半部的出料口82,料斗71内的物料能够下行后进入滚筒1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料斗71底部还可设置阀门结构,用于控制物料的下行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机构8包括对应设于滚筒1外端口12下半部的挡板81,所述挡板81与支撑梁6铰接,铰接点位于外端口12的水平中心位置,使得挡板81能够进行翻转动作,所述挡板81的翻转动作能够对滚筒1外端口12的下半部进行开合控制,当混料搅拌时,令挡板81处于闭合状态,当需要下料时,令挡板81处于开启状态,配合滚筒1的旋转方向即可进行物料排放。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或3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滚筒1内部靠近内侧端堆积尾气的外派,所述连接筒32的排气口321外侧连接有引风机,引风机能够作为尾气外派驱动源,进行主动排气操作,也有助于滚筒1内部热气的流动,使各区域加热更加均匀。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该加热机组包括两个如实施例1或3中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两者相向排布组成且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外端口12相邻设置,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排烟口22分别通过管道与另一侧滚筒1的外端口12连通,所述管道用于输送热气,也就是说,其中一个滚筒1的排烟口22输出的热气能够经管道进入另一个滚筒1的外端口12,用于另一滚筒1内部的直接加热,两者结构对称设置,使得两个辊筒排烟口22输出的热气能够再次利用,不会因直接外派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实施例6:
结合图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该加热机组包括两个如实施例2中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两者相向排布组成且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外端口12相邻设置,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排烟口22分别通过管道与另一侧滚筒1的外端口12连通,所述管道用于输送热气,具体的,左侧的滚筒1与外罩2之间为第一加热室a,第一加热室a的出口连接有第一管道a1,第一管道a1的出口插入右侧滚筒1内部,第一加热室a的余热能够经第一管道a1直接输送至右侧滚筒1内部进行直接加热,右侧滚筒1内部尾气经右侧排气机构3输出;对应的,右侧滚筒1与外罩2之间为第二加热室b,第二加热室b的出口连接有第二管道b1,第二管道b1的出口插入左侧滚筒1的内部,第二加热室b的余热能够经第二管道b1直接输送至左侧滚筒1内部进行直接加热,左侧滚筒1内部的尾气经左侧排气机构3的输出。
进一步的,与实施例中结构不同的是,左右两侧滚筒1之间共用一个进料机构7,该进料机构7的料斗71底部设有可旋转分别对接两侧的两个辊筒外端口12的导料板73,通过旋转导料板73,能够控制料斗71内物料是输送至左侧滚筒1内还是右侧滚筒1内,这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工序衔接更加高效。
进一步的,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出料口82之间设有提升机构9,所述提升机构9设有能够升降活动,用于提升成品混合料的提升斗91,提升斗91用于承接左右两个滚筒1的输出的物料,并借助提升机构9的提升轨道升高至运货汽车能装料的高度。
实施例7:
结合图5,本实施例公开一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包括一个如实施例2所述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以及一个烘干筒c,所述烘干筒c连接有对其内腔直接加热的燃烧器5,所述烘干筒c的出料口82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出料口82相邻设置,且烘干筒c的出料口82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出料口82之间设有搅拌器d。
进一步的,所述烘干筒c的出料口82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料口72之间设有用于输送热气的第三管道c1,烘干筒c出口处的余热能够经第三管道c1进入右侧的滚筒1中进行直接加热,提高作业效率。
本实施例中,搅拌器d一端连接烘干筒c的出料口82,另一端连接滚筒1的外端口12,烘干筒c用于加热新料,滚筒1用于加热旧沥青物料,新料经烘干筒c加热至目标温度后输出至搅拌器d,与滚筒1输出的旧料进行搅拌混合,直至成品。在其他实施例中,搅拌器d还可直接连接在烘干筒c的出口与滚筒1的进口之间,使得新料在烘干筒c加热后经搅拌器d混料后能够直接进入滚筒1中与旧料进行混合加热。
在其他实施例中,搅拌器d包括上盖,上盖设有沥青加入口,沥青加入口包括新料进口和旧料进口,使得搅拌器d中的加注物料更加灵活便捷,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进行灵活调配操作。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加热排气装置包括滚筒(1)、外罩(2)、排气机构(3)、传动机构(4)、燃烧器(5)和支撑梁(6),所述滚筒(1)为两侧具有圆锥状的筒体结构,其内部用于容纳旧沥青混合料,所述外罩(2)设于滚筒外侧且两者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构成加热腔(21),所述加热腔(21)设置有位于滚筒(1)上下两侧的排烟口(22)和燃烧器(5),所述滚筒(1)位于外罩(2)内侧端为连接有排气机构(3)的内端口(11),所述滚筒(1)另一端为延伸至外罩(2)外部呈敞口结构的外端口(12),所述排气机构(3)包括与滚筒(1)内端口(11)连接的排气转筒(31),排气转筒(31)外侧端间隙转动套接有连接筒(32),所述连接筒(32)设有排气口(321),所述排气口(321)通过连接筒(32)及排气转筒(31)内部通道与滚筒(1)内端口(11)连通,所述支撑梁(6)设与外罩(2)底部,所述传动机构(4)包括与连接筒(32)连接的转轴(41)、设于转轴(41)与支撑梁(6)之间的轴承(42)和托轮(43),所述转轴(41)还连接有驱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口(22)通过排烟管()与滚筒外端口(12)连接,使烟气进入滚筒(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1)外端口(12)连接有进料机构(7)和出料机构(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7)包括料斗(71),所述料斗(71)底部设有对应滚筒(1)外端口(12)上半部的出料口(82)。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机构(8)包括对应设于滚筒(1)外端口(12)下半部的挡板(81),所述挡板(81)与支撑梁(6)铰接,能够进行翻转动作,所述挡板(81)的翻转动作能够对滚筒(1)外端口(12)的下半部进行开合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32)的排气口(321)外侧连接有引风机。
7.一种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3、4、5任意一项所述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相向排布组成,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外端口(12)相邻设置,两个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排烟口(22)分别通过管道与另一侧滚筒(1)的外端口(12)连通,所述管道用于输送热气。
8.一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如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以及一个烘干筒(c),所述烘干筒(c)连接有对其内腔直接加热的燃烧器(5),所述烘干筒(c)的出料口(82)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出料口(82)相邻设置,且烘干筒(c)的出料口(82)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出料口(82)之间设有搅拌器(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沥青混合料加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c)的出料口(82)与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的进料口(72)之间设有用于输送热气的管道。
CN202320305943.XU 2023-02-24 2023-02-24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Active CN2198399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5943.XU CN219839909U (zh) 2023-02-24 2023-02-24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05943.XU CN219839909U (zh) 2023-02-24 2023-02-24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9909U true CN219839909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4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05943.XU Active CN219839909U (zh) 2023-02-24 2023-02-24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99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54986U (zh) 一种高效节能茶叶滚筒杀青机
CN103776244B (zh) 滚筒烘干机
CN109853332B (zh) 一种厂拌热再生料加热装置
CN215766361U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成型烘干装置
CN219839909U (zh) 旧沥青混合料加热排气装置及其加热机组
CN102322013B (zh) 用于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机上的拌合装置
CN111333285A (zh) 一种桶装制药污泥自动处理系统
CN216245322U (zh) 一种生物酶改性烘焙用粉水分蒸干装置
CN114322303B (zh) 一种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装置
CN202902780U (zh) 滚筒烘干机
CN112030668B (zh) 沥青搅拌站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210104492U (zh) 一种厂拌热再生料加热装置
CN210737289U (zh) 一种可添加沥青再生料的加热装置
CN201801516U (zh) 地上自动晾茬机
CN212400004U (zh) 一种橡胶生产用投料装置
CN210346278U (zh) 全自动结构陶粒烧结机
CN208269567U (zh) 一种锂电池正极材料混合干燥装置
CN209131291U (zh) 一种便于装拆的干燥转笼
CN220793680U (zh) 一种具有均匀搅拌结构的中药炮制机
CN111322846A (zh) 一种干燥设备
CN205940009U (zh) 一种应用于颗粒肥料生产的干燥筒
CN218722793U (zh) 一种滚筒刮板干燥机
CN218778892U (zh) 一种炼焦用煤的高效节能调湿系统
CN220892265U (zh) 一种干污泥混合焚烧的上料装置
CN212158067U (zh) 自动上下料式干燥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