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9284U -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9284U
CN219839284U CN202321000559.5U CN202321000559U CN219839284U CN 219839284 U CN219839284 U CN 219839284U CN 202321000559 U CN202321000559 U CN 202321000559U CN 219839284 U CN219839284 U CN 2198392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ide wall
supporting
annular groove
guid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05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学民
李众
周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oning Yawei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oning Yawe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oning Yawei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oning Yawei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05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92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92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92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排线机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轴、第一滚轮、支撑座、第二滚轮和弹性组件。在进行排线时,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可以使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相抵,进而使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紧紧贴合在一起。并使第二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槽正对,形成用于容纳线材的槽孔。由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分别相对于支撑轴和支撑座转动,因此可以随着线材的绕线而旋转。降低线材绕线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排线过程中对线材的损伤和磨损,从而提高线材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线机构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绕卷过程中需要用到排线机构,以使收卷辊可缠绕更多的线,提高绕线效果。相关技术(公开号:CN217920791U)中公开了一种绕线机的排线机构,包括底板和连接于底板的排线组件。排线组件包括第一驱动件、连接于第一驱动件输出端的转轴、连接于转轴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齿间啮合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连接于第二锥齿轮的螺杆、螺纹连接于螺杆的移动板和和固定于移动板的排线环。其中,移动板可滑动的安装于底板。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排线环在带动线材移动的过程中,二者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力。因此会对线材产生损伤和磨损,对线材的质量产生影响。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以提高线材的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第一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轴,所述第一滚轮包括第一环形槽;支撑座,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上方;第二滚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座,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滚轮包括第二环形槽;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用以提供弹力;其中,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相抵,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正对。
可选地,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侧壁,所述支撑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三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导向轴,穿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方向,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移动,所述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导向轴的一端;固定环,连接于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弹簧,套装于所述导向轴,且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支撑座之间;其中,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直至与所述第一滚轮相抵,使所述第二环形槽正对于所述第一环形槽。
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直线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导向轴安装于所述直线轴承的内部;其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直线轴承相抵。
可选地,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金属垫片,安装于所述导向轴,且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直线轴承的接触处。
可选地,还包括:轴承座,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支撑轴安装于所述轴承座的内部;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支撑轴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密封盖,安装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处;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轴,且与所述密封盖相抵。
可选地,还包括: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的移动端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连。
可选地,还包括: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电动滑台,所述固定板包括通孔。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支撑板、支撑轴、第一滚轮、支撑座、第二滚轮和弹性组件。支撑板用于支撑固定其它零部件。支撑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板,能够相对于支撑板转动。第一滚轮安装于支撑轴,在支撑轴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第一滚轮包括第一环形槽,在排线的过程中,限位被容纳至第一环形槽内。支撑座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滚轮的上方,用于支撑安装第二滚轮。第二滚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座,能够相对于支撑座转动。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第二滚轮位于第一滚轮的正上方,第二滚轮所在平面与第一滚轮所在平面互相重合。第二滚轮包括第二环形槽,在排线的过程中,限位被容纳至第一环形槽内。弹性组件安装于支撑板与支撑座之间,用以提供弹力,以使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相抵。
在进行排线时,在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相抵,使第二滚轮与第一滚轮紧紧贴合在一起。并使第二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槽正对,形成用于容纳线材的槽孔。由于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可分别相对于支撑轴和支撑座转动,因此可以随着线材的绕线而旋转。降低线材绕线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排线过程中对线材的损伤和磨损,从而提高线材质量。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示为类似的元件,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并且其中: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支撑板;20:支撑轴;30:第一滚轮;40:支撑座;50:第二滚轮;60:弹性组件;61:导向轴;62:固定环;63:弹簧;64:直线轴承;65:金属垫片;70:轴承座;80:角接触球轴承;90:密封盖;100:螺母;110:电动滑台;120: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本公开实施例中,术语“上”、“下”、“内”、“中”、“外”、“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公开实施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术语“设置”、“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支撑板10、支撑轴20、第一滚轮30、支撑座40、第二滚轮50和弹性组件60。支撑轴2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板10。第一滚轮30安装于支撑轴20,第一滚轮30包括第一环形槽。支撑座40沿支撑板10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滚轮30的上方。第二滚轮5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座40,沿支撑板10的高度方向,第二滚轮50位于第一滚轮30的正上方,第二滚轮50包括第二环形槽。弹性组件60安装于支撑板10与支撑座40之间,用以提供弹力。其中,在弹性组件60的弹力作用下,第二滚轮50与第一滚轮30相抵,第二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槽正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包括支撑板10、支撑轴20、第一滚轮30、支撑座40、第二滚轮50和弹性组件60。支撑板10用于支撑固定其它零部件。支撑轴2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板10,能够相对于支撑板10转动。第一滚轮30安装于支撑轴20,在支撑轴20的带动下做旋转运动。第一滚轮30包括第一环形槽,在排线的过程中,限位被容纳至第一环形槽内。支撑座40沿支撑板10的高度方向,位于第一滚轮30的上方,用于支撑安装第二滚轮50。第二滚轮50可转动的安装于支撑座40,能够相对于支撑座40转动。沿支撑板10的高度方向,第二滚轮50位于第一滚轮30的正上方,第二滚轮50所在平面与第一滚轮30所在平面互相重合。第二滚轮50包括第二环形槽,在排线的过程中,限位被容纳至第一环形槽内。弹性组件60安装于支撑板10与支撑座40之间,用以提供弹力,以使第二滚轮50与第一滚轮30相抵。
在进行排线时,在弹性组件60的弹力作用下,即可使第二滚轮50与第一滚轮30相抵,使第二滚轮50与第一滚轮30紧紧贴合在一起。并使第二环形槽与第一环形槽正对,形成用于容纳线材的槽孔。由于第一滚轮30和第二滚轮50可分别相对于支撑轴20和支撑座40转动,因此可以随着线材的绕线而旋转。降低线材绕线时受到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排线过程中对线材的损伤和磨损,从而提高线材质量。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支撑板10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侧壁。支撑轴20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连,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与第一侧壁所在平面互相垂直,弹性组件60安装于第二侧壁与支撑座40之间。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相连,第三侧壁所在平面与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沿支撑板10的高度方向,第三侧壁位于第二侧壁的下方。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支撑板10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和第二侧壁,整体呈C型结构。支撑板10呈C型机构的设计,可以提高各零部件间的紧凑性,以降低装置的体积。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弹性组件60包括导向轴61、固定环62和弹簧63。导向轴61穿设于第二侧壁,沿导向轴61的轴向方向,可相对于第二侧壁移动,支撑座40连接于导向轴61的一端。固定环62连接于导向轴61的另一端。弹簧63套装于导向轴61,且位于第二侧壁与支撑座40之间。其中,在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第二滚轮50沿导向轴61的轴向方向移动,直至与第一滚轮30相抵,使第二环形槽正对于第一环形槽。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60包括导向轴61、固定环62和弹簧63。导向轴61穿设于第二侧壁,沿导向轴61的轴向方向,可相对于第二侧壁移动,以使导向轴61相对于第二侧壁的位置发生改变。支撑座40连接于导向轴61的一端,在导向轴61的带动下移动。固定环62连接于导向轴61的另一端,用于限位。弹簧63套装于导向轴61,且位于第二侧壁与支撑座40之间,用于提供弹力。在进行排线时,当线材放置于第一环形槽的内部后。在弹簧63的弹力作用下,第二滚轮50即可沿导向轴61的轴向方向移动,直至与第一滚轮30相抵,使第二环形槽正对于第一环形槽。形成用于容纳线材的槽孔,将线材限制于槽孔内。对线材进行限位,使其能够随着第一滚轮30和第二滚轮50移动,从而进行排线工作。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弹性组件60还包括直线轴承64。直线轴承64安装于第二侧壁,导向轴61安装于直线轴承64的内部。其中,弹簧6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座40和直线轴承64相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60还包括安装于第二侧壁的直线轴承64。导向轴61安装于直线轴承64的内部,以降低导向轴61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提高导向轴61的移动精度。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2所示,弹性组件60还包括金属垫片65。金属垫片65安装于导向轴61,且位于弹簧63与支撑座40和直线轴承64的接触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弹性组件60还包括安装于导向轴61的金属垫片65。金属垫片65位于弹簧63与支撑座40和直线轴承64接触处,用于避免零件表面磨损。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轴承座70和角接触球轴承80。轴承座70安装于第一侧壁,支撑轴20安装于轴承座70的内部。角接触球轴承80角接触球轴承80相对设置,且位于轴承座70和支撑轴20之间。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轴承座70和角接触球轴承80。轴承座70安装于第一侧壁,用于支撑安装角接触球轴承80。角接触球轴承80角接触球轴承80相对的安装于轴承座70的内部,用于支撑安装可转动的支撑轴20。支撑轴20安装于角接触球轴承80的内部,以降低支撑轴20转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提高支撑轴20的旋转精度。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密封盖90和螺母100。密封盖90安装于轴承座70的端面处。螺母100螺纹连接于支撑轴20,且与密封盖90相抵。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轴承座70端面处的密封盖90和螺纹连接于支撑轴20的螺母100。密封盖90用于密封,并起到轴承定位的作用。螺母100与密封盖90相抵,用以轴向固定,确定角接触球轴承80相对于支撑轴20的位置。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还包括电动滑台110。电动滑台110的移动端与第三侧壁相连。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电动滑台110。第三侧壁连接于电动滑块的移动端,支撑板10在电动滑台110的驱动下,往复移动,从而完成排线工作。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4所示,还包括固定板120。固定板120连接于电动滑台110,固定板120包括通孔。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于电动滑台110的固定板120。固定板120包括通孔,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穿过通孔的螺栓即可将装置固定于其它设备,方便了装置的连接固定。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9)

1.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
支撑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板;
第一滚轮,安装于所述支撑轴,所述第一滚轮包括第一环形槽;
支撑座,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方向,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上方;
第二滚轮,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支撑座,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二滚轮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滚轮包括第二环形槽;
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支撑座之间,用以提供弹力;
其中,在所述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滚轮与所述第一滚轮相抵,所述第二环形槽与所述第一环形槽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
第一侧壁,所述支撑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
第二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一侧壁所在平面互相垂直,所述弹性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支撑座之间;
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侧壁相连,所述第三侧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侧壁所在平面互相平行,沿所述支撑板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侧壁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包括:
导向轴,穿设于所述第二侧壁,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方向,可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移动,所述支撑座连接于所述导向轴的一端;
固定环,连接于所述导向轴的另一端;
弹簧,套装于所述导向轴,且位于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支撑座之间;
其中,在所述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所述第二滚轮沿所述导向轴的轴向方向移动,直至与所述第一滚轮相抵,使所述第二环形槽正对于所述第一环形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
直线轴承,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导向轴安装于所述直线轴承的内部;
其中,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直线轴承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
金属垫片,安装于所述导向轴,且位于所述弹簧与所述支撑座和所述直线轴承的接触处。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轴承座,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支撑轴安装于所述轴承座的内部;
角接触球轴承,所述角接触球轴承相对设置,且位于所述轴承座和所述支撑轴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密封盖,安装于所述轴承座的端面处;
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支撑轴,且与所述密封盖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动滑台,所述电动滑台的移动端与所述第三侧壁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板,连接于所述电动滑台,所述固定板包括通孔。
CN202321000559.5U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Active CN2198392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559.5U CN219839284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0559.5U CN219839284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9284U true CN219839284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2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0559.5U Active CN219839284U (zh) 2023-04-28 2023-04-28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92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36865A (zh) 直线运动引导装置
CN104373540A (zh) 马达驱动线性致动器及其马达
CN103918167A (zh) 电动机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19839284U (zh) 一种新型绕线机自动排线装置
CN108045861B (zh) 一种固定角度旋转机构
CN108214479A (zh) 电动夹爪
CN207841328U (zh) 电动夹爪
CN110601707B (zh)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便捷型对讲机
CN208961310U (zh) 一种伸缩旋转装置和焊接设备
CN112536814A (zh) 一种用于机器人转动关节组件的走线方法
CN208158392U (zh) 高精度直线电机环形生产装置
KR100240926B1 (ko) 액츄에이터 및 위치설정 시스템
JP5801105B2 (ja) 自走式電線点検装置
CN219842884U (zh) 一种绕线绕制设备
CN220050786U (zh) 螺丝拧紧机构及其设备
CN212323931U (zh) 一种直线电机位置检测装置
CN213576440U (zh) 轴承旋转扭矩定位装置
CN109883711B (zh) 一种检测治具
CN211504966U (zh) 一种新型电子万能试验机
CN104139391B (zh) 三轴机器人
KR101509510B1 (ko) 중공형 선형 스테핑 모터
CN215402355U (zh) 一种计算机收纳装置
CN113049422A (zh) 一种用于数据线弯曲性能测试的线材折弯装置
CN211623961U (zh) 弧形导轨
CN213615126U (zh) 驱动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