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7745U -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7745U
CN219837745U CN202320923792.4U CN202320923792U CN219837745U CN 219837745 U CN219837745 U CN 219837745U CN 202320923792 U CN202320923792 U CN 202320923792U CN 219837745 U CN219837745 U CN 2198377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hand
elastic
positioning
power to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379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请求不公布姓名
孙益民
黄文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Yat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379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77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77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77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ortable Nailing Machines And Stapl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解决了减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驱动部、工作部和壳体,驱动部包括驱动器和冲击模块,壳体包括用于容纳驱动部的内壳体、以及套装于内壳体的外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用于定位弹性支撑件的定位部以及支撑部,冲击模块进行打针时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相抵接,弹性支撑件与支撑部的抵接方向与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使用结构简单的弹性支撑件,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展示了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属于电动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钉枪是一种常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目前的钉枪一般包括枪体,冲击模块和钉槽,钉枪的工作原理是驱动冲击模块冲击钉槽中的钉子,将钉子打入所需钉入的位置,目前存在电动的钉枪,该类钉枪均采用对冲击弹簧进行蓄力,然后利用冲击弹簧推动冲击模块对钉子进行击打,但是这种结构在击打过程中会有较大的反冲力,稳定性较差,影响用户的体验感。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14723919U)中公开了钉枪缓冲装置包括枪体,所述枪体上设有用于击打的打击块,所述打击块与枪体之间连接有打击弹簧,所述枪体上设有至少一个与打击块移动方向相反的减震杆,所述打击块通过齿轮齿条机构驱动所述减震杆,所述减震杆与枪体之间连接有减震弹簧,该专利中通过减震杆和减震弹簧抵消所述打击块击打过程中产生的反作用力,但是该结构较为复杂,会导致枪体的体积较大,不利于枪体的运输和存放,另外该减震结构的安装和制造难度较大,不利于减震结构的更换和维修,从而提高了钉枪的使用成本和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减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使用结构简单的弹性支撑件,从而降低制作成本。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驱动部、工作部和壳体,驱动部包括驱动器和冲击模块,壳体包括用于容纳驱动部的内壳体、以及套装于内壳体的外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用于定位弹性支撑件的定位部以及支撑部,冲击模块进行打钉时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相抵接,弹性支撑件与支撑部的抵接方向与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平行。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定位部和支撑部,其中定位部对弹性支撑件形成定位,提高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形成抵接,冲击模块在打钉过程中会产生相反的反冲力,反冲力会作用于内壳体并使内壳体产生移动,此时弹性支撑件在定位部和支撑部的作用下受到挤压产生形变,从而产生阻力,降低外壳体所受的反冲力,起到抑制震动的作用,降低用户所受到的震感,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仅通过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置弹性支撑件,便能够有效降低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产生的反震力,且弹性支撑件的结构较为简单,所占用的空间较小,可以减小本实用新型的体积,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运输和存放;同时弹性支撑件的制作难度较小、成本较低,且弹性支撑件处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仅需拆除外壳体便能够对弹性支撑件仅需更换,降低弹性支撑件的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内支撑面和外支撑面,冲击模块进行打钉时,支撑部与外支撑面抵接,定位部与内支撑面抵接。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定位部与内支撑面相抵,可以对弹性支撑件形成定位,提高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另外冲击模块在打钉时,支撑部和定位部分别对弹性支撑件的外部和内部抵接,从而使弹性支撑件发生形变并产生阻力,进而降低外壳体所受的反冲力,起到抑制震动的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件设有供定位部伸入的定位槽,内支撑面为定位槽的内壁。采用前述技术方案,定位部伸入到定位槽从而与定位槽配合,实现对弹性支撑件的定位,提高弹性支撑件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件,支撑部为用于容纳弹性支撑件的凹槽,且凹槽设于外壳体的内壁,定位部设于内壳体的外表面;和/或,支撑部为用于容纳弹性支撑件的通孔,且通孔穿设于内壳体,定位部设于外壳体的内壁。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弹性支撑件,能够有效提高弹性支撑件的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外壳体的凹槽相匹配;和/或,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内壳体的通孔相匹配。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有沿冲击模块运动反向分布的限位槽、以及用于伸入限位槽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使限位块的移动方向与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平行。采用前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使外壳体和内壳体能够沿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当冲击模块在打钉时,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形成抵接,从而减缓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弹性支撑件的减震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外左壳体和外右壳体,内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内左壳体和内右壳体。
作为优选,所述外左壳体和内左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和/或,外右壳体和内右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均沿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进行分布。
作为优选,所述内左壳体与内右壳体呈对称设置,外左壳体与外右壳体呈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外壳体呈C字型结构,外壳体套装于内壳体形成“口”字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中内壳体的内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右视图;
图6为图5中A-A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B-B的剖视图中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6中C-C的剖视图中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0手持式电动工具、2外壳体、20握持部、201开关、21外左壳体、211左限位槽、212左支撑部、22外右壳体、221右限位槽、222右支撑部、23能源部、24外下壳体、242下定位部、3内壳体、31内左壳体、311左限位块、312左定位部、32内右壳体、321右限位块、322右定位部、33左外露部、34右外露部、35内下壳体、352通孔、4工作部、41射钉口、42钉匣、5弹性支撑件、51第一支撑件、511第一外支撑面、512第一内支撑面、52第二支撑件、521第二外支撑面、522第二内支撑面、7驱动器、8传动组件、9冲击模块、91弹簧、92冲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展示了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100,该手持式电动工具100为电动钉枪,包括驱动部、工作部4和壳体,驱动部包括驱动器7、传动组件8和冲击模块9,如图4所示,所述冲击模块9包括弹簧91和冲针92,工作部4包括射钉口41和用于存放钉子的钉匣42,钉匣42将内部的钉子推动至射钉口41,当需要进行打钉时,驱动器7启动调动传动组件8运行,传动组件8带动冲针92向后移动,并对弹簧91进行压缩,当传动组件8与冲击模块9脱离时,冲针92在弹簧91的作用下向前推动冲击射钉口41处的钉子,将钉子打入所需钉入的位置,完成打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驱动部的内壳体3、以及套装于内壳体3的外壳体2,其中所述外壳体2整体呈C型结构,外壳体2的上端用于容纳内壳体3,外壳体2的中部设有供用户握拿的握持部20,握持部20上设有用于控制驱动部启动的开关201,外壳体2的下端设有用于存放电源的能源部23、以及与内壳体3连接的外下壳体24;所述内壳体3整体呈L型结构,外壳体2套装于内壳体3的后端后形成“口”字型结构,内壳体3包括露出于外壳体2的外露部、以及与外下壳体24连接的内下壳体35。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2包括相互拼接的外左壳体21和外右壳体22,外左壳体21与外右壳体22呈对称设置,内壳体3包括相互拼接的内左壳体31和内右壳体32,内左壳体31与内右壳体32呈对称设置,其中外露部包括左外露部33和右外露部34。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外壳体2与内壳体3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5、用于定位弹性支撑件5的定位部以及支撑部,冲击模块9进行打钉时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5相抵接,弹性支撑件5与支撑部的抵接方向与冲击模块9的运动方向平行。
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2与内壳体3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5、定位部和支撑部,其中定位部对弹性支撑件5形成定位,提高弹性支撑件5的稳定性,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5形成抵接,冲击模块9在打钉过程中会产生相反的反冲力,反冲力会作用于内壳体3并使内壳体3产生移动,此时弹性支撑件5在定位部和支撑部的作用下受到挤压产生形变,从而产生阻力,降低外壳体2所受的反冲力,起到抑制震动的作用,降低用户所受到的震感,提高用户的使用舒适性;另外本实施例仅通过在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设置弹性支撑件5,便能够有效降低本实施例使用时产生的反震力,且弹性支撑件5的结构较为简单,所占用的空间较小,可以减小本实施例的体积,有利于本实施例的运输和存放;同时弹性支撑件5的制作难度较小、成本较低,且弹性支撑件5处于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仅需拆除外壳体2便能够对弹性支撑件5进行更换,降低弹性支撑件5的维修难度和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5包括内支撑面和外支撑面,冲击模块9进行打钉时,支撑部与外支撑面抵接,定位部与内支撑面抵接,定位部可以对弹性支撑件5形成定位,提高弹性支撑件5的稳定性;另外冲击模块9在打钉时,支撑部和定位部分别对弹性支撑件5的外部和内部抵接,从而使弹性支撑件5发生形变并产生阻力,进而降低外壳体2所受的反冲力,起到抑制震动的作用。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5设有供定位部伸入的定位槽,内支撑面为定位槽的内壁,定位部伸入到定位槽从而与定位槽配合,实现对弹性支撑件5的定位,提高弹性支撑件5的稳定性;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可以是贯穿弹性支撑件5,也可以仅在弹性支撑件5表面内凹形成定位槽。
如图3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设有沿冲击模块9运动反向分布的限位槽、以及用于伸入限位槽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使限位块的移动方向与冲击模块9的运动方向平行,限位槽和限位块配合使外壳体2和内壳体3能够沿冲击模块9的运动方向进行相对移动,当冲击模块9在打钉时,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5形成抵接,从而减缓外壳体2和内壳体3之间的相对运动,进一步提高弹性支撑件5的减震效果;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槽包括设置于外左壳体21的左限位槽211和设置于外右壳体22的右限位槽221,限位块包括设置于内左壳体31的左限位块311和设置于内右壳体32的右限位块321。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撑件5包括第一支撑件51和第二支撑件52,第一支撑件51设有第一外支撑面511和第一内支撑面,第二支撑件52设有第二外支撑面521和第二内支撑面522512,其中第一支撑件51安装于壳体的上端,第二支撑件52安装与外下壳体24和内下壳体35的连接处。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设置于外左壳体21的左支撑部212、设置于外右壳体22的右支撑部222以及设置于内下壳体35的通孔352,所述定位部包括设置于内左壳体31表面的左定位部312、设置于内右壳体32表面的右定位部322以及设置于外下壳体24的下定位部242,其中左支撑部212和右支撑部222内凹形成用于容纳第一支撑件51的凹槽,第一支撑件51设有两个定位槽,左定位部312和右定位部322的数量均为两个;通孔352用于容纳第二支撑件52,下定位部242穿过第二支撑件52实现定位;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和定位部的位置设置也可以进行互换。另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左壳体21和外右壳体22处均设有两个支撑部,限位槽处于两个支撑部的中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包括驱动部、工作部和壳体,驱动部包括驱动器和冲击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用于容纳驱动部的内壳体、以及套装于内壳体的外壳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弹性支撑件、用于定位弹性支撑件的定位部以及支撑部,冲击模块进行打钉时支撑部与弹性支撑件相抵接,弹性支撑件与支撑部的抵接方向与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内支撑面和外支撑面,冲击模块进行打钉时,支撑部与外支撑面抵接,定位部与内支撑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设有供定位部伸入的定位槽,内支撑面为定位槽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若干个弹性支撑件,支撑部为用于容纳弹性支撑件的凹槽,且凹槽设于外壳体的内壁,定位部设于内壳体的外表面;和/或,支撑部为用于容纳弹性支撑件的通孔,且通孔穿设于内壳体,定位部设于外壳体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外壳体的凹槽相匹配;和/或,所述弹性支撑件包括第二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内壳体的通孔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设有沿冲击模块运动反向分布的限位槽、以及用于伸入限位槽的限位块,限位槽与限位块配合使限位块的移动方向与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外左壳体和外右壳体,内壳体包括相互拼接的内左壳体和内右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左壳体和内左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和/或,外右壳体和内右壳体之间设有至少两个弹性支撑件;弹性支撑件均沿冲击模块的运动方向进行分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左壳体与内右壳体呈对称设置,外左壳体与外右壳体呈对称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呈C字型结构,外壳体套装于内壳体形成“口”字型结构。
CN202320923792.4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Active CN2198377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792.4U CN21983774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792.4U CN21983774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7745U true CN219837745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0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3792.4U Active CN219837745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77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5097423B1 (en) Upper bumper configuration for a power tool
US20080296337A1 (en) Nail gun with a safety assembly
CN214723919U (zh) 钉枪缓冲装置以及钉枪
CN219837745U (zh) 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
US11679482B2 (en) Power tool
US6899260B2 (en) Nailing gun
CN218785542U (zh) 撞针组件、蓄能控制机构以及射钉枪
CN218802051U (zh) 活塞驱动组件、驱动控制机构以及射钉枪
CN214055146U (zh) 电锤
EP3875222A1 (en) Electric nail gun with buffer mechanism
CN201693520U (zh) 一种打钉枪
US20240051103A1 (en) Driving tool
CN114190665B (zh) 手动打耳洞枪
JP4221554B2 (ja) 釘打機のコンタクト部材連結機構
CN213889863U (zh) 打入工具
CN219213035U (zh) 宽型射钉用撞针、射钉单元及其射钉枪
CN218225998U (zh) 电动工具
CN219649807U (zh) 钉枪及电动工具
CN217915142U (zh) 具有减振功能的手持锂电工具
CN219311205U (zh) 一种消防锤
CN220051715U (zh) 转套减震结构及电动工具
JP2024033181A (ja) 打ち込み工具
CN218927702U (zh) 钉匣组件安装单元及射钉枪
CN214105163U (zh) 驱动装置及筋膜枪
CN217992417U (zh) 打钉枪及其防空打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