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5890U - 一种智能消毒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消毒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5890U
CN219835890U CN202320096839.4U CN202320096839U CN219835890U CN 219835890 U CN219835890 U CN 219835890U CN 202320096839 U CN202320096839 U CN 202320096839U CN 219835890 U CN219835890 U CN 2198358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door
ion
fan
disinf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683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练美英
孙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mart Yun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mart Yun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mart Yun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mart Yunli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683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58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58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58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智能消毒门,门体外侧和/或门体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嵌入式消毒模块,嵌入式消毒模块包括外壳、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外壳的顶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碳刷孔以及至少一个出风口;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碳毛刷,至少一个碳毛刷的顶部通过至少一个碳刷孔处于外壳的外部;风扇设置在离子发生器部件的背离外壳的顶面的一侧;智能消毒门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电连接;智能消毒门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上述智能消毒门结合了嵌入式消毒模块和智能门,可以通过负氧离子有效地对入户和居家门口等开放空间进行人机共存、安全有效的病毒和细菌的消杀,而且后期维护难度较低。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消毒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消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消毒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消费者对空气消毒、空气健康和个人防护更为关注。尤其是家里有老人、小孩、孕妇、过敏或者体质较弱的人员,对外出返家或者外卖、快递安全等尤为关注。
常见的消杀方法是使用消毒液、酒精等进行入户消杀,但采用这样的方法一方面需要定期添加相关消毒液体,另一方面,消毒液体不利于人体健康,尤其对小孩或者体弱过敏人员,无法实现安全的消杀和人的共存。也有的使用紫外线杀菌灯(UV)或者臭氧发生器进行入户门口的消杀,但紫外线不能和生活共存,必须在封闭无人的空间进行消杀,而臭氧超标或者泄露也对人体危害较大。所以这两者均不适合作为开放空间(例如入户门)的人机共存消杀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智能消毒门,该智能消毒门结合了离子嵌入式消毒模块和智能门,适用于入户门口等开放空间的消杀,并且能够实现人机共存、安全有效的消杀。
本申请提供一种智能消毒门,包括门体,所述门体外侧和/或所述门体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嵌入式消毒模块,所述嵌入式消毒模块包括外壳、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所述外壳的顶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碳刷孔以及至少一个出风口;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用于生成并释放电子,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碳毛刷,所述至少一个碳毛刷的顶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碳刷孔处于所述外壳的外部;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的背离所述外壳的顶面的一侧;所述智能消毒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和所述风扇电连接;所述智能消毒门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上述的智能消毒门结合了嵌入式消毒模块和智能门,其中采用的嵌入式消毒模块不仅可以通过负氧离子有效地对入户和居家门口等开放空间,进行人机共存、安全有效的病毒和细菌的消杀,从而全方位地防护,而且也不需要更换配件或者添加消毒液体,减少后期维护难度。此外,该智能消毒门还为与其他智能设备模块(包括智能消毒门中的模块和外部的智能设备的模块)进行联动消杀提供了实现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智能消毒门的外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智能消毒门的内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智能消毒门的侧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个示例性的智能消毒门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嵌入式消毒模块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嵌入式消毒模块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嵌入式消毒模块的局部剖视爆炸图。
图7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外壳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外壳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高压发生电路组件和离子发生电极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高压发生电路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高压发生电路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
图10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离子发射电极组件的部分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0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离子发射电极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高压发生电路组件、离子发生电极组件被安装到外壳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高压发生电路组件、离子发生电极组件、风扇被安装到外壳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底座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嵌入式消毒模块与被连接物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示例性的嵌入式消毒模块中的风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门体900;外把手901;操作面板902;电子猫眼903;内把手904;显示屏905;
嵌入式消毒模块800;
外壳100;碳刷孔101;出风口102;凹槽103;第一连接件104;第二连接配合件105;第二连接件108;第三连接配合件106;第三连接件109;第四连接配合件107;第四连接件110;
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高压发生电路板211;变压器2111;第一焊盘2112;导线212;第一离子控制线213;保护壳214;第一过线孔2141;第二过线孔2142;过线槽2143;绝缘材料215;第五连接配合件216;第二离子控制线217;离子发射电极组件220;离子发射电路板221;第二焊盘2211;碳毛刷222;碳毛刷的顶部2221;第六连接配合件223;
风扇300;第七连接配合件301;第一风扇控制线302;第二风扇控制线303;
底座400;进风口401;第一配合件402;第八连接配合件403;第八连接件407;第三过线孔404;第四过线孔405;纳线槽4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清楚、完整地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至图1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消毒门,包括门体900。门体900外侧或门体900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嵌入式消毒模块800。
门体可以采用常规智能门的门体,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能形式的门体,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门体外侧或内侧设置的嵌入式消杀模块的数量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消杀范围等不同情况来进行设置,本申请对于具体数量不作限定。
嵌入式消毒模块800可以包括外壳100、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300。
外壳100至少包括一个顶面,外壳100被安装到门体900中时,顶面的一侧暴露在门体900外,另一侧面向门体900内部。嵌入式消毒模块800可以局部嵌入在门体内,也可以全部嵌入在门体内。当全部嵌入在门体900内时,嵌入式消毒模块800的顶面可以与门体900的内侧表面或外侧表面齐平或接近齐平,如图3所示。
外壳100的顶面上开设有碳刷孔101,用于使碳毛刷的顶部2221能够通过该碳刷孔101伸到外壳100的外部,使该嵌入式消毒模块成为开放式的消毒模块。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对于碳刷孔的形状、尺寸不作限定,只要其能够允许碳毛刷局部穿过即可。外壳的顶面上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碳刷孔,每个碳刷孔可以允许一个/簇或多个/簇碳毛刷穿过。当设置有多个碳刷孔时,其可以呈任意可能的形式排列。示例性地,如图5A和7A所示,顶面上均匀等距设置有多个碳刷孔,这多个碳刷孔排列呈一个圆形,每个碳刷孔穿过一个/簇碳毛刷。
外壳100的顶面上还开设有出风口102,使得风能够经外壳100内部从出风口102喷出至嵌入式消毒模块外部的空气中,并将负氧离子(碳毛刷的顶部2221释放的电子被氧气捕获后形成的负氧离子)携带至嵌入式消毒模块所处的环境中。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对于出风口的形状、尺寸、数量、排列方式也不作限定。示例性地,如图7A和7B所示,每个碳刷孔101外周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对应的小孔作为出风口102,这些小孔可以围绕碳刷孔101排列。采用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将负氧离子大量携带外部空气中,更好地起到消毒杀菌的效果。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100的顶面上向内形成有至少一个凹槽103,前述碳刷孔101和出风口102可以开设在凹槽103中,示例性地可以开设在凹槽103的槽底(如图7A所示)或者槽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凹槽的数量可以与碳毛刷或碳刷孔的数量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凹槽具有一定的深度。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凹槽的深度可以大于或等于碳毛刷暴露在外壳外侧的这部分的高度,采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碳毛刷。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凹槽的深度可以小于碳毛刷暴露在外壳外侧的这部分的高度,采用这样的方式相对而言更有利于负氧离子的释放和快速扩散。
常见的消毒杀菌(消杀)设备按照工作机理主要包括被动式和主动式两类。被动式消杀设备是在动力作用下,将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病毒等污染物吸附到设备内,在设备内完成除尘杀菌消毒等过程。该类设备的净化和消毒场所在设备内。目前常用的设备主要通过风机造成室内空气流动,产生循环风,当空气经过设备内的高效过滤网(HEPA)、紫外线、活性炭等附近时,空气内的微生物或污染物被以上消毒或净化因子去除掉。主动式设备是消毒因子主动将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病毒等污染物清除。这类设备的净化和消毒场所在设备外部的空间中。该类设备自身会产生消毒净化因子,在通过风机驱动力作用下,这些消毒净化因子会随着气流作用扩散到空气内的各个角落,这些因子与空气中的粉尘、细菌、病毒等微粒结合时,将其杀灭或去除。相对来说,被动式消杀设备如果未将设备所在空间内携带微生物或污染物的空气全部有效地循环,则人处在这个空间内仍然会被侵害,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不具备完成实时消毒灭菌能力。而主动式消杀设备主动向设备所处空气中释放消毒净化因子,可将微生物或污染物就在当场消灭掉或者吸附沉降掉,从这个角度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具备实时阻断病毒、细菌传播的概率。主动式消杀设备的消毒净化因子可以采用臭氧或负氧离子等。臭氧一旦过量会对人体等产生伤害,而负氧离子则可以与人体共存,不会产生有害副作用。
本申请实施例的嵌入式消毒模块采用离子发生器部件。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一个或多个碳毛刷222,如前所述,这些碳毛刷的顶部2221穿过碳刷孔101,伸出到外壳100的外部。在离子发生器部件工作时,在负高压的作用下碳毛刷的顶部2221的尖端产生高压电晕,空气不断发生电离,从而形成大量的正负离子对,正离子由于受到负高压的作用而向碳毛刷222的底部移动并最终与之中和,而大量的电子则通过碳毛刷222众多的尖端向空气中快速释放。电子寿命极短(纳秒级),无法在空气中长期存在,且对氧的亲和能远大于N2等空气中其他气体的亲和能,而空气中CO2含量远远低于O2,故电离生成的电子大部分被氧气捕获而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在负高压电场的排斥下远离碳毛刷222的尖端,从而形成负离子风。这种开放式的结构以嵌入式消毒模块所处的整个空间作为静电场正极,使得整个空间内都会充满静电场,这将大大提高负氧离子向周围空间扩散的密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离子发生器部件可以采用现有的离子发生器,也可以采用其他可能的结构。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和离子发生电极组件220。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主要用于将低电压升压,再倍压整流,以得到所需的直流负高压。直流负高压被输入给离子发生电极组件220。离子发生电极组件220采用开放式结构,以碳毛刷222作为负极,周围的物体、大地等作为正极,这样就会在正负极之间形成高压静电场,进而在碳毛刷的顶部2221附近电离空气产生负离子。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可以包括高压发生电路板211。高压发生电路板上可以设置有变压器2111等元器件。离子发生电极组件220可以包括离子发射电路板221。高压发生电路板211的输出端与离子发生电路板221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二者之间可以通过至少一根导线212来实现电连接,该导线212示例性地可以为铁丝、铜丝等电的良导体。如图8至图10B所示,导线212的一端被焊接在高压发生电路板211的焊盘(为便于与其他焊盘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称之为第一焊盘2112)上,另一端被焊接在离子发射电路板221的焊盘(为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称之为第二焊盘2211)上。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为了避免高频电压损坏电路板上的元器件,可以将高压发生电路板211用绝缘材料215封闭保护起来。示例性地,如图8和图9A所示,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还可以包括保护壳214。该保护壳214可以采用任意可能的形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保护壳214的高度可以高于整个高压发生电路板211的厚度。高压发生电路板211设置在保护壳214内,在保护壳214内填充绝缘材料215,使得绝缘材料215能够覆盖高压发生电路板211,将其封闭起来,从而保护高压发生电路板211上的元器件。绝缘材料215示例性地可以是环氧树脂胶等可能的材料。在灌注的时候绝缘材料可以呈流体状,等待一段时间后或者增加特定组分后绝缘材料能够固化,从而使高压发生电路板211、保护壳214和绝缘材料215形成一个固态的整体。这不仅能够保护高压发生电路板211上的元器件,还便于后续的组装等步骤的进行。
可选地,当采用前述保护壳的方案时,可以在保护壳214的侧壁开设第一过线孔2141,用于使得前述导线212能够穿过该第一过线孔2141,连接高压发生电路板211的输出端与离子发生电路板221的输入端。可以理解的是,当保护壳中填充有绝缘材料时,导线的与高压发生电路板连接的一部分也被封闭在绝缘材料中。
可选地,嵌入式消毒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离子控制线213。第一离子控制线213的一端与高压发生电路板211电连接,例如电插接,第一离子控制线213的另一端用于与智能消毒门内部的控制模块(图中未示出)电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控制模块来调整离子的发射电压。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离子控制线213的另一端可以从风扇300侧面和外壳100之间的空隙中走线,如图12所示。
可选地,当采用前述保护壳的方案时,还可以在保护壳214的侧壁开设第二过线孔2142,用于使得前述第一离子控制线213的另一端能够穿过该第二过线孔2142,与智能消毒门中的控制模块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保护壳中填充有绝缘材料时,第一离子控制线的与高压发生电路板连接的一部分也被封闭在绝缘材料中。
可选地,第二过线孔2142可以与过线槽2143连接,过线槽2143的凹槽空间与保护壳214内部连通,用于收纳第一离子控制线213。示例性地,过线槽2143可以平行于保护壳214的底面或者平行于风扇300的径向设置,如图6和图8所示。可以理解的是,保护壳与过线槽可以是独立的能够组装连接的部件,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部件,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前述碳毛刷222分别设置在离子发射电路板221上,碳毛刷的具体分布位置可以与碳刷孔101在外壳100顶面上的分布位置对应,例如等距均匀设置。可选地,碳毛刷222的底部可以焊接在离子发射电路板221上,构成一个整体,操作简单,便于安装,生产效率高,并且质量容易控制。示例性地,离子发射电路板221上可以设置有焊盘(为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称之为第三焊盘),该第三焊盘可以与碳毛刷222的焊盘(为便于区分,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称之为第四焊盘)导通。
前述离子发射电路板221可以设计为任意可能的形状。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离子发射电路板221可以设计为环状,保护壳214的局部从环状的内侧穿过,如图8、图11、图10A和图10B所示。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环状可以是圆环、矩形环、不规则环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当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采用前述保护壳和绝缘材料的方案时,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整体具有一定的厚度,而采用这样的方案,有助于减小嵌入式消毒模块整体的厚度,使嵌入式消毒模块的结构布局更为紧凑。在一些实例中,嵌入式消毒模块的厚度可以仅5~6cm。这使其能够被广泛地被应用在各种不同厚度的智能门门体中,尤其是内嵌在原本厚度就比较薄或者空间比较有限的门体中。
风扇300设置在离子发生器部件的背离外壳的顶面的一侧。也即,离子发生器部件设置在风扇300和外壳的顶面之间。智能消毒门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外壳100的顶面上设置有出风口102,在风扇300的作用下,风从进风口401被吸入,从顶部碳毛刷222周围的出风口102喷出,将碳毛刷222顶部附近形成的负氧离子源源不断地输送扩散至空间中。气流携带负氧离子加速向空气中扩散,能够进一步增强杀菌消毒净化空气的效果。
嵌入式消毒模块被内嵌在门体上,甚至是贯穿门体而设置。其整体或部分部件与门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连接方式,例如螺纹连接、法兰、铰接、卡接等。
示例性地,在一些实现方式中,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可以分别与外壳连接,形成一个整体,通过外壳被安装在门体上。
在另一些实现方式中,嵌入式消毒模块还包括底座,底座可以与门体连接,外壳与底座可拆卸连接,通过底座将外壳连同离子发生器部件、风扇一起安装在门体上。
在又一些实现方式中,离子发生器部件、风扇也可以分别被直接安装在门体中而并不与外壳直接连接,外壳亦可以被直接安装在门体中,三者保持特定的空间位置关系即可。
可选地,当嵌入式消毒模块还包括底座时,底座上设置有能够与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适配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配合件。本申请对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配合件的数量不作限定。第一连接件和第一配合件的适配连接,可以是卡接、铰接、螺纹连接等一种或多种可能的方式的组合。可选地,如图7B和图13所示,第一连接件402可以包括设置在外壳100内侧的卡位,第一配合件402可以包括与卡位一一对应适配的卡槽。采用这样的方式,用户无需借助特殊工具就可以轻松便捷地组装(例如外壳内侧卡位对准底座卡槽后旋转一定角度)或者分离外壳和底座,从而移动或者检修二者之间的离子发生器部件、风扇等零部件。
当嵌入式消毒模块还包括底座时,可选地,外壳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空间。第一容纳空间中可以用于设置可能的零部件,例如离子发生器部件、风扇等。外壳的形状可以为圆筒状、长方体等任意形状,第一容纳空间可以根据外壳形状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地,如图7A和7B所示,外壳100呈圆筒状,包括顶面和圆筒形的侧壁,从而围成一个半包围的结构,形成圆筒状或近似的容纳空间。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设置在第一容纳空间中,并与外壳100连接,从而使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底座与门体连接,外壳与底座连接,从而将整个嵌入式消毒模块安装在门体上。示例性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底座400上可以设置有第八连接配合件403,如一个或多个螺丝通孔;采用第八连接件407,例如螺丝,可以将底座400与门体900内部的某个平面连接在一起。这样,离子发生器部件、风扇300以及外壳100中的一者或多者可以通过底座400被安装在门体上。门体内侧安装的嵌入式消毒模块尤其适合采用这样的结构,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
可选地,前述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离子发生电极组件220、风扇300可以分别与外壳100连接,从而使形成一个整体,能够方便地安装到底座400上,或者从底座400上拆卸下来。如图7B、图8和图11所示,在外壳100上可以设置第二连接配合件105,如一个或多个螺丝柱;在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二连接配合件105适配的第五连接配合件216,例如一个或多个螺丝固定孔位;采用第二连接件108,例如螺钉,可以将高压发生电路组件210与外壳100固接在一起。类似地,如图7B、图8和图11所示,在外壳100上可以设置第三连接配合件106,如一个或多个螺丝柱;在离子发生电极组件220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三连接配合件106适配的第六连接配合件223,例如一个或多个螺丝固定孔位;采用第三连接件109,例如螺钉,可以将离子发生电极组件220与外壳100固接在一起。类似地,如图7B和图12所示,在外壳100上可以设置第四连接配合件107,如一个或多个螺丝柱;在风扇300上可以设置有与第四连接配合件107适配的第七连接配合件301,例如一个或多个螺丝固定孔位;采用第四连接件110,例如螺钉,可以将风扇300与外壳100固接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在外壳100上的第二连接配合件105、第三连接配合件106、第四连接配合件107可以设置在外壳顶面的内侧、内侧壁等可能的位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其与外壳100可以是分别独立的能够组装在一起的零部件,也可以是一体成型的。
当嵌入式消毒模块还包括底座时,可选地,底座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第二容纳空间中可以用于设置可能的零部件,例如离子发生器部件、风扇等。底座的形状可以为圆筒状、长方体等任意形状,第二容纳空间可以根据底座形状的不同而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设置在第二容纳空间中,并与底座连接,从而使三者形成一个整体。在这种情况下,外壳与门体连接,底座与外壳连接,从而将整个嵌入式消毒模块安装在门体上。门体外侧安装的嵌入式消毒模块尤其适合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仅便于从门内侧安装、拆卸和维修,而且也可以有效防止嵌入式消毒模块的主体结构被有心人从外部拆卸下来,防止非法开锁者试图通过拆卸嵌入式消毒模块而尝试开启智能消毒门的门锁。
当嵌入式消毒模块800还包括底座400时,可选地,底座400上也可以开设有至少一个进风口401,以便形成风道,如图13和图15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底座上的进风口与智能消毒门上的进风口可以是同一个进风口(即以底座上的进风口作为智能消毒门上的进风口),也可以是不同的进风口。当它们是不同的进风口时,智能消毒门上的进风口与底座上的进风口能够连通,从而形成完整的风道。
可选地,嵌入式消毒模块还可以包括第一风扇控制线302,第一风扇控制线302的一端与风扇300连接,另一端则可以用于与智能消毒门中的控制模块直接或间接地电连接,从而便于通过控制模块来调整风扇300的风速。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消毒门还包括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可以是处理器或者单片机等可能的形态,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控制模块与离子发生器部件和/或风扇电连接,示例性地可以通过第一风扇控制线302和第一离子控制线213分别实现电连接。此外,控制模块还可以通过有线接口(譬如串口,SPI,USB等)或者智能消毒门中的无线模块接收来自外部的控制命令,从而实现离子发射器部件的离子发射功率,以及风扇风量大小的调节。这一方面使得智能消毒门可以更加方便精准调节杀菌消毒的效果;另一方面也为多嵌入式消毒模块之间、嵌入式消毒模块与智能消毒门中其他零部件之间、智能消毒门与其他设备之间进行智能联动等提供了实现基础。比如,可通过室内空气的健康检测情况自动调整风扇的风速和离子发射电压的大小,从而实现离子杀菌消毒能力的增强或减弱。又比如,当该智能消毒门包括多个嵌入式消毒模块时,控制模块可以根据应用场景或者外部环境的不同来控制这些嵌入式消毒模块的各自工作或者联动工作。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嵌入式消毒模块包括第一离子控制线213时,底座400上还可以开设有设置有第三过线孔404,第三过线孔404用于供第一离子控制线213或者与第一离子控制线213连接的第二离子控制线217穿过底座400。示例性地,第三过线孔404可以开设在底座400的侧边。
可选地,如图13和图14所示,当嵌入式消毒模块包括第一风扇控制线302时,底座400上设置有第四过线孔405,第四过线孔405用于供第一风扇控制线302或者与第一风扇控制线302连接的第二风扇控制线303穿过底座400。示例性地,第四过线孔405可以开设在底座400的中间位置。
可选地,当嵌入式消毒模块包括前述至少一种控制线时,还可以在底座400的背离风扇300的一侧形成纳线槽406。该纳线槽406与第三过线孔404和/或第四过线孔405连通,例如可以设置在第四过线孔405的外周,用来收纳剩余长度的控制线。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嵌入式消毒模块实现了模块化设计,外形简约小巧,内部布局紧凑,厚度较薄,直径示例性地可以为10~15cm,厚度可以为5~6cm,安装维护方便,能够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门体中。其采用开放式离子发生结构,不仅能杀菌消毒,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如PM1.0/PM2.5/PM10、花粉、过敏原等的吸附沉降效果也颇佳。此外,该嵌入式消毒模块还为与智能消毒门中的其他零部件(例如电子猫眼、空气质量检测模块等)或者其他智能家居产品进行智能联动提供了实现基础。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现方式中,门体外侧和内侧均可以设置嵌入式消毒模块。在外侧和内侧设置的嵌入式消毒模块的数量、结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门体900外侧可以设置两个或更多嵌入式消毒模块800,在门体900内侧可以设一个嵌入式消毒模块800。又示例性地,在内侧设置的嵌入式消毒模块可以采用图5A和5B所示的结构,而外侧设置的嵌入式消毒模块可以采用前述的底座形成第二容纳空间的结构。
应理解,上述嵌入式消毒模块或智能消毒门还可以包括或设置有其他可能的零部件或结构。示例性地,在外壳的侧壁的靠近底座的区域还可以开设有其他可能的进风口,以使得当底座上的进风口被其他物体部分或全部遮挡的时候该模块还能够正常工作。又示例性地,该嵌入式消毒模块或者智能消毒门中还可以包括为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供电的供电模块或电源线等。还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智能消毒门的门体外侧还设置有电子猫眼903、操作面板902、外把手901等;门体内侧还设置有显示屏905、内把手904等,从而使得智能消毒门除了能够对入户门口区域进行消杀之外,还能够实现智能门的一些常见的功能,例如支持人脸识别、指纹、密码、临时密码、NFC、钥匙、蓝牙等开锁方式,支持门后大屏显示等功能,支持远程实时视频对讲和本地猫眼等功能。智能消毒门中还可以包括空气质量检测模块、人体测温模块、人体靠近和测距模块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智能消毒门结合了嵌入式消毒模块和智能门,其中采用的嵌入式消毒模块不仅可以通过负氧离子有效地对入户和居家门口等开放空间,进行人机共存、安全有效的病毒和细菌的消杀,从而全方位地防护,而且也不需要更换配件或者添加消毒液体,减少后期维护难度。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一般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方向和位置关系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组装”、“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还应理解,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上述实施例中的不同实现方式,只要不相互矛盾,均可以相互结合。以上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智能消毒门,包括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外侧和/或所述门体内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嵌入式消毒模块,所述嵌入式消毒模块包括外壳、离子发生器部件和风扇;
所述外壳的顶面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碳刷孔以及至少一个出风口;
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用于生成并释放电子,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碳毛刷,所述至少一个碳毛刷的顶部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碳刷孔处于所述外壳的外部;
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的背离所述外壳的顶面的一侧;
所述智能消毒门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和所述风扇电连接;
所述智能消毒门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所述嵌入式消毒模块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能够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适配连接的至少一个第一配合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用于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和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所述底座与门体连接;或者,
所述底座用于形成第二容纳空间,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和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空间中,所述外壳与门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离子发射电路板、高压发生电路板和保护壳;
所述至少一个碳毛刷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上,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和所述高压发生电路板电连接;
所述高压发生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保护壳内,所述保护壳内填充有绝缘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呈环状,所述保护壳的局部从所述环状的内侧穿过并与所述外壳或所述嵌入式消毒模块的底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还包括导线,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和所述高压发生电路板通过穿过所述第一过线孔的所述导线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离子发射电路板和高压发生电路板;所述至少一个碳毛刷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上,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和所述高压发生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高压发生电路板与第一离子控制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离子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和/或,
所述风扇与第一风扇控制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风扇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
所述离子发生器部件包括离子发射电路板和高压发生电路板;所述至少一个碳毛刷的底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上,所述离子发射电路板和所述高压发生电路板电连接;所述高压发生电路板与第一离子控制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离子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和/或,所述风扇与第一风扇控制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风扇控制线的另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三过线孔,所述第三过线孔用于供第一离子控制线或者与所述第一离子控制线连接的第二离子控制线穿过所述底座;和/或,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四过线孔,所述第四过线孔用于供第一风扇控制线或者与所述第一风扇控制线连接的第二风扇控制线穿过所述底座;
所述底座的背离所述风扇的一侧形成与所述第三过线孔和/或所述第四过线孔联通的纳线槽。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外侧还设置有电子猫眼和/或操作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智能消毒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体内侧还设置有显示屏。
CN202320096839.4U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智能消毒门 Active CN2198358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6839.4U CN219835890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智能消毒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6839.4U CN219835890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智能消毒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5890U true CN219835890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3050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6839.4U Active CN219835890U (zh) 2023-02-01 2023-02-01 一种智能消毒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58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61964A (zh) 具有受照射成角度基板的光催化空气净化器系统
CN102962132A (zh) 具有划分成电隔离组的收集电荷板的静电除尘器
CN102962131A (zh) 具有与空气速度相关的电晕接线中的电流的空气清洁器
CN102962133A (zh) 具有可去除电晕单元的静电除尘器箱
US10881757B2 (en) Plasma air purifier
WO2020001068A1 (zh) 空气净化器
US20060150819A1 (en) Electro-optical air purifier with ionizer
CN203694183U (zh) 便携式空气净化器
CN212997586U (zh) 一种空气感染源防护机
KR20220013905A (ko) 공기 정화기
CN219835890U (zh) 一种智能消毒门
CN217031295U (zh) 净化装置和抽油烟机
CN213334856U (zh) 可移动的空气消毒机
CN212481628U (zh) 一种用于通风管道的杀毒装置
CN212870008U (zh) 空调挂机用等离子体空气净化设备
CN211903149U (zh) 外置杀菌模块的碎纸机
CN113944975A (zh) 消毒机
CN111457537A (zh) 一种能杀灭病毒和细菌的新风系统
CN215765635U (zh) 一种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CN217844228U (zh) 一种回风口过滤系统及其消毒装置
CN111076324A (zh) 一种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16308129U (zh) 离子除菌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空调室内机
CN215690217U (zh) 一种多功能插墙式杀菌机
CN212457274U (zh) 一种能杀灭病毒和细菌的新风系统
CN213466188U (zh) 一种杀菌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