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35232U -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 Google Patents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35232U
CN219835232U CN202321031036.7U CN202321031036U CN219835232U CN 219835232 U CN219835232 U CN 219835232U CN 202321031036 U CN202321031036 U CN 202321031036U CN 219835232 U CN219835232 U CN 219835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main body
flexible main
control unit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3103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文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Archi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Arch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Archi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Archi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3103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35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35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35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咽喉理疗装置领域,提供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包括电池、电控单元、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用于围绕于人体脖颈外周的柔性主体,电池、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与电控单元电连接,电控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放电;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于柔性主体上,和/或电池及电控单元设于柔性主体上;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于柔性主体上时,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露于柔性主体的同侧表面,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间距,围巾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部位可柔性变形;在电池及电控单元设于柔性主体上时,电控单元与电池沿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本实用新型适于在用户身体进行正常活动时佩戴,且理疗效果较现有技术更佳。

Description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咽喉理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背景技术
人体咽喉部位在发炎、咳嗽等期间,常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咽喉一旦发炎,就会持续较长时间,且咳嗽等一旦开始,也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频繁发生,导致咽喉在一段时间内经常产生瘙痒、疼痛的不适症状,长时间的瘙痒、疼痛等容易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对此,一些现有技术采用电刺激的方式来缓解咽喉部位的瘙痒、疼痛,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治疗发炎、减少咳嗽的效果。
然而,现有技术仅考虑用户在医院场景下的使用需求,将产生电刺激的电极单独粘贴于人体咽喉部位,这导致用户只能安排专门的时间在静卧/静坐状态下进行咽喉理疗,不仅给用户造成极大不便,而且在未进行理疗的期间,咽喉部位难免仍然存在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不利于为用户持续缓解咽喉不适/持续治疗咽喉病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适于用户在身体正常活动时进行咽喉理疗,且咽喉理疗效果更佳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包括电池、电控单元、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用于围绕于人体脖颈外周的柔性主体,电池、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与电控单元电连接,电控单元用于控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放电;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于柔性主体上,和/或电池及电控单元设于柔性主体上;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于柔性主体上时,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露于柔性主体的同侧表面,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间距,围巾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部位可柔性变形;在电池及电控单元设于柔性主体上时,电控单元与电池沿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由上可见,用户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围巾进行咽喉理疗时,能够借助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的放电刺激,以及柔性主体对咽喉部位的保暖作用,来共同缓解咽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实现咽喉理疗目的,相较于单独采取保温措施或电刺激措施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更有利于缓解用户咽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通过柔性主体的缠绕,一方面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采用柔性主体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覆盖隐藏,避免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裸露在外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另一方面,有利于借助柔性主体缠绕脖颈的力使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能够更稳定可靠地与用户咽喉部位接触,使得用户在身体进行正常活动时也能进行咽喉理疗。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围巾由于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部位可柔性变形,因而能够适应不同用户在咽喉部位的形状差异(尤其是咽喉凸出程度),使其能够在佩戴于不同用户的脖颈部位时确保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与用户的咽喉部位贴合良好,确保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与用户咽喉部位导电接触良好,有利于提升用户佩戴本实用新型围巾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至3厘米。
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柔性主体在展开时呈长条带状,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在柔性主体上沿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再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一极座,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极片和第二极座,第一极座及第二极座均与电控单元电连接,第一极片与第一极座可拆卸地电连接,第二极片与第二极座可拆卸地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柔性主体在展开时呈长条带状,第一极座及第二极座均固设于柔性主体,并且第一极座及第二极座在柔性主体宽度方向上的总跨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柔性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2。
由上可见,这样便于通过沿宽度方向折叠围巾,以将第一极座和第二极座覆盖。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极片与第一极座通过第一金属暗扣可拆地电连接;第二极片与第二极座通过第二金属暗扣可拆卸地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极座及第二极座在柔性主体宽度方向上的总跨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柔性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3。
由上可见,这样便于通过沿宽度方向折叠围巾,以将第一极座和第二极座的正反两面均覆盖。
进一步的方案是,第一极片的表面具有导电凝胶,第二电极的表面具有导电凝胶。
由上可见,导电凝胶的设置有利于确保电极与用户咽喉部位导电接触稳定良好,有利于提升咽喉理疗体验;并且,通过将第一极片与第一极座设为可拆卸,有利于实现带有导电凝胶的第一极片的便捷更换,同理,有利于实现第二极片的便捷更换。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于柔性主体上时,围巾包括可随身携带的控制主机,控制主机与柔性主体分别设置,电控单元及电池均位于控制主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控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的方案是,在电控单元及电池设于柔性主体上时,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与柔性主体分别设置,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控单元电连接。
由上可见,这样在佩戴本实用新型的围巾进行咽喉理疗时,可以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贴于咽喉部位,然后将柔性主体缠绕于脖颈外周,有利于简化佩戴操作过程。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控单元与第一极座通过第一导线电连接,第一导线可拆卸地与电控单元配合,和/或第一导线可拆卸地与第一极座配合;电控单元与第二极座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第二导线可拆卸地与电控单元配合,和/或第二导线可拆卸地与第二极座配合。
由上可见,这样便于将电控单元和电池拆下,以便于将柔性主体用作普通围巾。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控单元、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电池在柔性主体上沿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进一步的方案是,电控单元与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5厘米,电池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5厘米。
由上可见,这样便于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所在的围巾区段缠绕于用户脖颈外周时,使柔性主体的一端与电控单元一起向下悬吊,柔性主体的另一端与电池一起向下悬吊,并且通过电控单元与电池的重力作用,使围绕于用户脖颈外周的围巾区段产生拉扯收紧的效果,进一步有利于使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与用户咽喉部位的电接触稳定良好。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柔性主体具有容置袋,电控单元及电池均被覆盖于容置袋内。
由上可见,这样有利于实现对电控单元和电池的隐藏佩戴,并且,这样也有利于实现电池与柔性主体的可拆卸配合,以及有利于实现电控单元与柔性主体的可拆卸配合。
又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池与柔性主体可拆卸地配合,电控单元与柔性主体可拆卸地配合。
由上可见,这样便于在将电池和电控单元拆下后将柔性主体用作普通围巾。
还一个优选的方案是,电控单元包括MCU单片机、蓄能升压电路和H桥放电电路,MCU单片机分别与蓄能升压电路、H桥放电电路电连接,电池、蓄能升压电路、H桥放电电路依次电连接,H桥放电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电控单元还包括与MCU单片机连接的无线收发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正面)。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正面)。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背面)。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第一实施例中电控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包括柔性主体1、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3和控制主机4,柔性主体1用于围绕于人体脖颈外周且在展开时呈长条带状,控制主机4包括壳体41、电池42及电控单元43,电池42及电控单元43均固设于壳体41的内腔中,电池42电连接于电控单元43以为电控单元43供电,控制主机4与柔性主体1分别设置,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分别通过导线5与控制主机4的电控单元43电连接,电控单元43控制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放电,第一电极2及第二电极3均固设于柔性主体1且露于柔性主体1的同侧表面,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沿柔性主体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围巾在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的部位可柔性变形。
用户在使用本实施例的围巾进行咽喉理疗时,柔性主体1围绕于用户的脖颈外周,第一电极2及第二电极3分别贴于用户咽喉部位的沿脖颈周向的两侧,控制主机4由用户随身携带(例如放置于衣服口袋中),通过电控单元43控制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向用户咽喉部位进行放电刺激,以及结合柔性主体1对咽喉部位的保暖作用,来共同缓解咽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实现咽喉理疗目的,相较于单独采取保温措施或电刺激措施的技术方案而言,本实施例将保温措施与电刺激措施相结合的技术方案更有利于缓解用户咽喉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通过柔性主体1的缠绕,一方面使得本实施例能够采用柔性主体1将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覆盖隐藏,避免将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裸露在外引起不必要的尴尬,另一方面,有利于借助柔性主体1缠绕脖颈的力使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能够更稳定可靠地与用户咽喉部位接触,有利于降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3自用户咽喉部位脱落的风险,使得用户在身体进行正常活动时也能进行咽喉理疗。
并且,相较于医院场景采用的电刺激咽喉理疗方案而言,本实施例针对用户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进行咽喉理疗的场景,能够将控制主机4设置为专门用于电刺激理疗用途,而不用集成其他治疗功能模块,以便于将本实施例的控制主机4设为可随身携带的尺寸。
此外,本实施例的围巾由于在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的部位可柔性变形,因而能够适应不同用户在咽喉部位的形状差异(尤其是咽喉凸出程度),使其能够在佩戴于不同用户的脖颈部位时确保第一电极2及第二电极3均与用户的咽喉部位贴合良好,确保第一电极2及第二电极3均与用户咽喉部位导电接触良好,有利于提升用户佩戴本实施例围巾进行咽喉理疗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优选地,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的间距为2厘米,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的间距是为了适应人体咽喉部位的尺寸,可选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为1厘米、3厘米等,优选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至3厘米。
第一电极2包括第一极座22和第一极片21,第二电极3包括第二极座32和第二极片31,第一极座22及第二极座32均固设于柔性主体1且均与电控单元43电连接,第一极片21与第一极座22通过第一金属暗扣可拆卸地电连接,第二极片31与第二极座32通过第二金属暗扣可拆卸地电连接。
第一极片21的正面覆盖有导电凝胶,第一极片21的背面具有第一金属公扣,第一极座22具有与第一金属公扣配合的第一金属母扣,第一金属公扣与第一金属母扣的组合构成第一金属暗扣。
第二极片31的正面覆盖有导电凝胶,第二极片31的背面具有第二金属公扣,第二极座32具有与第二金属公扣配合的第二金属母扣,第二金属公扣与第二金属母扣的组合构成第二金属暗扣。
本实施例将电极设为极座与极片通过金属暗扣可拆卸电连接的方案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导电凝胶的设置有利于确保电极与用户咽喉部位导电接触稳定良好,有利于提升咽喉理疗体验,并且,通过将第一极片21与第一极座22设为可拆卸,有利于实现带有导电凝胶的第一极片21的便捷更换,同理,有利于实现第二极片31的便捷更换。
优选地,电控单元43与第一极座22通过第一导线51电连接,第一导线51连接于第一极座22的背离第一极片21的一侧,第一导线51与第一极座22可拆卸地配合,并且,电控单元43与第二电极3通过第二导线52电连接,第二导线52连接于第二极座32的背离第二极片31的一侧,第二导线52与第二电极3可拆卸地配合;第一导线51与第一极座22的可拆卸配合方式,以及第二导线52与第二极座32的可拆卸配合方式,均可以参照前述的金属暗扣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这样在用户不需要使用咽喉理疗功能时,也可以将第一导线51和第二导线52拆除,以及将第一极片21和第二极片31拆除,并将柔性主体1用作普通围巾使用。
优选地,第一极座22及第二极座32在柔性主体1宽度方向上的总跨度尺寸等于柔性主体1的宽度尺寸的1/3;柔性主体1在沿宽度方向折叠时可将第一极座22与第二极座32覆盖。这样一方面,使得用户在采用本实施例的围巾进行咽喉理疗时,能够通过沿宽度方向折叠柔性主体1来将连接于第一极座22背面的第一导线51和连接于第二极座32背面的第二导线52覆盖隐藏;另一方面使得用户在将柔性主体1用作普通围巾使用时,能够通过沿宽度方向折叠柔性主体1来将第一极座22和第二极座32的正面和背面均覆盖隐藏,既有利于避免将第一极座22与第二极座32裸露于外侧,又有利于避免使第一极座22与第二极座32接触脖颈;可选择地,还可以将第一极座22及第二极座32在柔性主体1宽度方向上的总跨度尺寸设为小于或等于柔性主体1的宽度尺寸的1/3的其它数值比例,例如1/4、1/5等;当然,如果仅考虑采用本实施例围巾进行咽喉理疗的使用场景,也可以将第一极座22及第二极座32在柔性主体1宽度方向上的总跨度尺寸设为小于或等于柔性主体1的宽度尺寸的1/2的其它数值比例,例如1/2、2/5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控制主机4还包括操作按键44,操作按键44安装于壳体41表面,请参照图3,电控单元43包括MCU单片机431、蓄能升压电路432、H桥放电电路433和无线收发机434,MCU单片机431分别与蓄能升压电路432、H桥放电电路433、操作按键44和无线收发机434电连接,电池42、蓄能升压电路432及H桥放电电路433依次电连接,第一电极2通过第一导线51与H桥放电电路433电连接,第二电极3通过第二导线52与H桥放电电路433电连接。
本实施例由电控单元43周期性产生电流脉冲,具体地,首先MCU单片机431产生PWM信号输入蓄能升压电路432,由该PWM信号控制电池42为蓄能升压电路432中的蓄能电容进行充电,其中,该PWM信号的占空比和信号持续时间跟该蓄能电容充入电能的电压成正比,并且,该PWM信号的占空比和信号持续时间等参数可以由MCU单片机431的强度档位进行预设。当充电过程完毕后,MCU单片机431按照预设时序,打开H桥放电电路433的左桥臂或者右桥臂,将蓄能电容中的直流电压转换为有序的正负电流脉冲通过第一导线51输送到第一电极2,以及通过第二导线52输送到第二电极3,通过电流脉冲对人体咽喉部位进行理疗;当然,电控单元43产生电流脉冲的原理也可以参照现有技术进行设置,例如参照现有技术的颈椎按摩贴、腰椎按摩贴等进行设置,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地,蓄能升压电路432为boost升压电路,无线收发机434为蓝牙模块,这样方便通过蓝牙模块来与手机等智能终端通信,便于用户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来调节本实施例咽喉理疗仪的功能。
第二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围巾取消第一实施例的控制主机4,并将电控单元、电池、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均设于柔性主体,电控单元、电池、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之间的电连接均在柔性主体上走线(例如柔性主体至少具有两层,各导线均在柔性主体的各层之间布线),并且优选将电控单元、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电池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分布,这样通过将电池、电控单元、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在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上分散开,有利于避免围巾在局部区段过于膨胀。
优选地,请参照图5,电控单元43’与第一电极2’之间的间距等于40厘米,电池42’与第二电极3’之间的间距等于40厘米,这样便于在第一电极2’与第二电极3’所在的围巾区段围绕于用户脖颈外周时,使柔性主体1’的一端与电控单元43’一起向下悬吊,柔性主体1’的另一端与电池42’一起向下悬吊,并且通过电控单元43’与电池42’的重力作用,使围绕于用户脖颈外周的围巾区段产生拉扯收紧的效果,进一步有利于使第一电极2’及第二电极3’均与用户咽喉部位的电接触稳定良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电控单元与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以及电池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设为其它尺寸,例如设为35厘米、38厘米、45厘米等,当然,为了便于大多数人在佩戴本实施例的围巾时均能通过电控单元与电池在重力作用下的悬吊作用对围绕于脖颈外周的围巾区段产生拉扯收紧效果,优选将电控单元与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设为大于或等于35厘米,以及将电池与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设为大于或等于35厘米。
具体地,柔性主体上具有第一容置袋和第二容置袋,第一容置袋、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二容置袋沿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电控单元可拆取地置于第一容置袋中,电池可拆取地置于第二容置袋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在使用本实施例围巾进行咽喉理疗时实现对电控单元和电池的隐藏佩戴,另一方面也方便将电控单元和电池取下,以便于用户将柔性主体用作普通围巾;可选择地,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柔性主体设为双层或多层结构,并且将电控单元和电池置于柔性主体的各层结构之间,以实现隐藏佩戴的目的。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同第一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围巾取消第一实施例的控制主机4,将电控单元与电池设于柔性主体,并将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设为与柔性主体分别设置,第一电极与电控单元通过第一导线电连接,第二电极与电控单元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这样在用户使用该实施例的围巾来进行咽喉理疗时,首先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粘贴于咽喉部位的适当位置,然后再将柔性主体缠绕于脖颈外周,通过柔性主体的保温作用与电极放电刺激,共同来缓解咽喉部位的瘙痒、疼痛等不适症状,并且通过柔性主体覆盖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一导线以及第二导线来实现电刺激理疗组件的隐藏佩戴,该实施例由于可以先贴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后将柔性主体围绕于脖颈外周,因而一方面更加便于进行佩戴操作,另一方面也更加便于适应不同用户存在的咽喉部位形状尺寸差异。
优选地,第一导线与电控单元设为可拆卸地配合,第二导线与电控单元设为可拆卸地配合,这样便于在用户不需要使用咽喉理疗功能时将柔性主体用作普通围巾使用。更优选地,电池与柔性主体可拆卸地配合,电控单元与柔性主体可拆卸地配合,例如采用第二实施例在柔性主体设置容置袋,并通过将电控单元和电池均容置于容置袋的方式实现电池与柔性主体的可拆卸配合,以及实现电控单元与柔性主体的可拆卸配合。
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同第一实施例。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包括用于围绕于人体脖颈外周的柔性主体,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电池、电控单元、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电池、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电控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放电;
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柔性主体上,和/或所述电池及所述电控单元设于所述柔性主体上;
在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柔性主体上时,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露于所述柔性主体的同侧表面,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围巾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部位可柔性变形;
在所述电池及所述电控单元设于所述柔性主体上时,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电池沿所述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所述间距为1厘米至3厘米;
所述柔性主体在展开时呈长条带状,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在所述柔性主体上沿所述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极片和第一极座,所述第二电极包括第二极片和第二极座,所述第一极座及所述第二极座均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一极座可拆卸地电连接,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二极座可拆卸地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主体在展开时呈长条带状,所述第一极座及所述第二极座均固设于所述柔性主体,并且所述第一极座及所述第二极座在所述柔性主体宽度方向上的总跨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柔性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极片与所述第一极座通过第一金属暗扣可拆地电连接;
所述第二极片与所述第二极座通过第二金属暗扣可拆卸地电连接;
所述第一极座及所述第二极座在所述柔性主体宽度方向上的总跨度尺寸小于或等于所述柔性主体的宽度尺寸的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极片的表面具有导电凝胶,所述第二电极的表面具有导电凝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所述柔性主体上时,所述围巾包括可随身携带的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与所述柔性主体分别设置,所述电控单元及所述电池均位于所述控制主机,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
在所述电控单元及所述电池设于所述柔性主体上时,所述第一电极及所述第二电极均与所述柔性主体分别设置,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所述电控单元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第一极座通过第一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导线可拆卸地与所述电控单元配合,和/或所述第一导线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一极座配合;
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第二极座通过第二导线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线可拆卸地与所述电控单元配合,和/或所述第二导线可拆卸地与所述第二极座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控单元、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及所述电池在所述柔性主体上沿所述柔性主体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
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5厘米,所述电池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35厘米。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其特征在于:
所述柔性主体具有容置袋,所述电控单元及所述电池均被覆盖于所述容置袋内;
所述电池与所述柔性主体可拆卸地配合,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柔性主体可拆卸地配合;
所述电控单元包括MCU单片机、蓄能升压电路和H桥放电电路,所述MCU单片机分别与所述蓄能升压电路、所述H桥放电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蓄能升压电路、所述H桥放电电路依次电连接,所述H桥放电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电连接;
所述电控单元还包括与所述MCU单片机连接的无线收发机。
CN202321031036.7U 2023-05-04 2023-05-04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Active CN219835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1036.7U CN219835232U (zh) 2023-05-04 2023-05-04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31036.7U CN219835232U (zh) 2023-05-04 2023-05-04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35232U true CN219835232U (zh) 2023-10-17

Family

ID=882990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31036.7U Active CN219835232U (zh) 2023-05-04 2023-05-04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35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78065A (en) Low-frequency therapeutic device having a flexible adhesive sheet electrode
JP2012504013A (ja) 生理痛緩和のための携帯用複合刺激器
CN204017145U (zh) 一种头戴式刺激电极
JP2017502749A (ja) 身体接触携帯用治療器
KR102472838B1 (ko) 골반저근 자극장치
CN219835232U (zh) 具有咽喉理疗功能的围巾
CN103920235A (zh) 一种头戴式刺激电极
CN208990058U (zh) 一种便携神经肌肉电刺激设备
CN210009343U (zh) 一种子午流注穴位刺激装置
CN215691057U (zh)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经络波导仪
CN212662466U (zh) 一种射频微电流红光美容仪
CN210962565U (zh) 一种智能便携式理疗装置
CN210145310U (zh) 一种腰椎治疗仪及其电路
KR100409100B1 (ko) 휴대폰을 활용한 탈부착형 전기자극장치
CN111821566A (zh) 一种便携蓝牙式电针理疗仪
CN219398722U (zh) 咽喉理疗仪
CN205549233U (zh) 一种无级调节的可穿戴低频疏密波治疗仪
CN201181954Y (zh) 具有保健电疗功能的手机
CN217723873U (zh) 一种便于穿脱的电暖腰带
CN211634894U (zh) 便携式脉冲按摩仪
CN216986077U (zh) 一种腕踝式低频理疗仪
CN220158544U (zh) 一种热灸眼罩
CN219558486U (zh) 咽喉理疗仪
CN219231230U (zh) 一种脉冲电磁乳腺治疗仪及充电盒
CN218589520U (zh) 一种电刺激理疗发热腰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