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6537U -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6537U
CN219826537U CN202321121260.5U CN202321121260U CN219826537U CN 219826537 U CN219826537 U CN 219826537U CN 202321121260 U CN202321121260 U CN 202321121260U CN 219826537 U CN219826537 U CN 2198265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door
hinge
frame
wind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2126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艳霞
杨尚华
赵朝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sa Abloy Guoqiang Shando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ssa Abloy Guoqiang Shando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sa Abloy Guoqiang Shando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sa Abloy Guoqiang Shandong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2126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65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65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65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in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铰链结构,包括:框固板、扇固板、连板、铰链副板、铰链主板;框固板包括连接门窗框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扇固板包括连接扇边框的固定部和第三板体;连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三板体的一端,第二端转动连接于铰链副板的连接端;铰链副板的滑动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板体的一侧;铰链主板转动连接于铰链副板的顶部,其一端转动连接于固定部的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板体的另一侧;滑动端能相对第二板体滑动,使扇固板相对框固板进行0°‑180°旋转,以在关闭和最大打开状态间切换,关闭状态下扇、框能够平齐;最大打开状态下扇、框能够平行。本实用新型可使门窗扇相对门窗框旋转180°,避免扇框间的磕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门窗组件。

Description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门窗五金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背景技术
铰链是门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门窗实现开关的重要五金部分。
现有的门窗铰链可分为外露式和隐藏式两种,隐藏式铰链安装时不需要切割胶条,可以更好的保证水密、气密、保温隔热性能。但是,常规的隐藏式铰链开启角度最大在120°左右,使门窗扇无法与门窗框贴合,影响美观度;而且门窗扇开启后探出窗台,会占用较大的室内空间;又因窗扇角部比较尖锐,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为提升门窗的整体美观度,提高门窗性能,门窗厂或型材厂通常将门窗设计为框扇平齐结构,但是,门窗开启时需要与门窗框偏移更大的距离,且使用常规的隐藏式铰链开启时,极易出现门窗扇与门窗框磕碰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常规铰链开启角度小,易出现门窗扇与门窗框磕碰现象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可使门窗扇相对于门窗框旋转180°,同时在用于框扇平齐结构门窗时,能够避免门窗扇和门窗框产生磕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铰链结构,包括:
框固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用于连接门窗框;
扇固板,包括垂直连接的固定部和第三板体,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扇边框;
连板,所述连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
铰链副板,所述铰链副板的连接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板的第二端,所述铰链副板的滑动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
铰链主板,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其转动连接于所述铰链副板的顶部,所述铰链主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所述铰链主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侧;
所述铰链副板的滑动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滑动,以使所述扇固板相对于所述框固板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以在关闭状态和最大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关闭状态,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所述门窗框和所述扇边框平齐;
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所述门窗框和所述扇边框平行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框固板、扇固板、连板、铰链副板和铰链主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和扇固板连接的扇边框(用于安装门窗扇)相对于和框固板连接的门窗框在0°到180°之间旋转,开启角度大,在旋转180°后能够使门窗扇相对于门窗框平行,因此,本申请的铰链结构有效避免了门窗扇和门窗框易产生磕碰的现象;由于门窗扇在旋转0°时相对于门窗框平齐,同时,门窗扇在旋转180°和门窗框平行设置,进而可以有效提升门窗美观度,减少室内占用空间,也降低了门窗扇角较为尖锐引起的危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连板的侧面和所述铰链主板的侧面抵接在所述门窗框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平面,沿所述门窗框的高度方向,所述铰链主板、所述连板、所述铰链副板在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叠合,其中,所述铰链副板位于所述铰链主板和所述连板的下方;
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最大打开状态之间的打开状态,所述连板、所述铰链主板、所述铰链副板、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形成五连杆机构;
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沿所述门窗框的高度方向,所述连板、所述铰链副板在所述第三板体的底部部分叠合,所述铰链副板、所述铰链主板在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部分叠合,其中,所述铰链副板位于所述铰链主板和所述连板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和扇固板连接的扇边框(用于安装门窗扇)相对于和框固板连接的门窗框进行旋转,以在0°的关闭状态和180°的最大打开状态之间切换;门窗扇相对于门窗框旋转0°时,二者能够平齐,同时,门窗扇在旋转180°时,能够和门窗框平行设置,从而提升了美观度,减少室内占用空间,而且降低了门窗扇角较为尖锐引起的危险性;同时,有效避免门窗扇和门窗框产生磕碰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铰链主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铰链主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容纳所述连板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门窗扇关闭状态时,使连板能够扣合在铰链主板的周侧,有效减小铰链结构的结构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铰链主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三凹部,所述铰链副板和所述第三凹部对应的一侧设有第四凹部,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所述第三凹部和所述第四凹部容纳所述扇边框转动180°后的搭接面,以使所述搭接面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下,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和所述门窗框平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铰链主板和铰链副板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三凹部和第四凹部,以对扇边框旋转180°起到避让效果,从而使扇边框旋转180°能够和门窗框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板体的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的首端靠近所述第一板体,所述铰链副板的所述滑动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向左、向右滑动,以使所述扇固板相对于所述框固板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板体设置第一滑槽,使铰链副板的滑动端能够在第二板体上沿直线左右滑动,从而起到滑动配合效果,为整体铰链结构的0°-180°旋转和平移提供必要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铰链副板的所述滑动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所述首端时,所述铰链结构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滑动端在所述第一滑槽中由所述首端向右滑动,所述连板、所述铰链主板、所述铰链副板和所述第三板体围成四边形,以使所述铰链结构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滑动端在所述第一滑槽中向右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尾端时,所述铰链结构达到所述最大打开状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铰链副板的滑动端在第一滑槽的首端和尾端之间滑动,从而起到滑动配合效果,能够使和扇固板连接的扇边框(用于安装门窗扇)相对于和框固板连接的门窗框进行旋转,以在0°的关闭状态和180°的最大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铰链主板转动连接处还设有第二滑槽和调节滑板,所述第二滑槽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滑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和所述铰链主板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铆钉,所述铆钉能够驱动所述调节滑板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向左、向右滑动,以使所述铰链主板带动所述扇边框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向左、向右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滑板通过第二滑槽连接在第二板体上,调节滑板的一端与铰链主板转动连接,从而使得铰链主板转动连接在第二板体上,同时调节滑板的另一端穿设有铆钉(例如偏心铆钉),通过旋转偏心铆钉进而改变偏心铆钉的轴线,以通过调节滑板、第二板体、铰链主板驱动整体的铰链结构向左、向右滑动,以带动扇边框向左、向右移动,从而调节扇边框和门窗框之间的搭接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门窗组件,包括:门窗框、扇边框以及所述的铰链结构,其中,
所述门窗框和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扇边框在关闭状态下面向所述门窗框的一侧面连接有固定部,所述第三板体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门窗框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板体连接于所述扇边框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门窗组件中,扇边框(用于安装门窗扇)能够相对于门窗框在0°到180°之间旋转;门窗扇相对于门窗框旋转0°时,二者能够平齐,同时,门窗扇在旋转180°时,能够和门窗框平行设置,从而提升了美观度,减少室内占用空间,而且降低了门窗扇角较为尖锐引起的危险性;同时,本申请的门窗组件能够有效避免门窗扇和门窗框产生磕碰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门窗框包括垂直连接的立框和横框,所述框固板设于所述立框和所述横框的框角,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立框,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横框,并在所述横框上沿所述立框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扇边框用于固定门窗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扇边框,所述第三板体垂直于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所述铰链结构能够使固定有所述门窗扇的所述扇边框相对于所述门窗框进行0°-180°的旋转,以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最大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的爆炸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扇边框和门窗框的立体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扇边框和门窗框的俯视图;其中,铰链结构处于关闭状态。
图4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扇边框和门窗框的俯视图一;其中,铰链结构处于最大打开状态。
图4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扇边框和门窗框的仰视图一;其中,铰链结构处于最大打开状态。
图5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扇边框和门窗框的俯视图二;其中,铰链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和最大打开状态之间的打开状态。
图5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扇边框和门窗框的仰视图二;其中,铰链结构处于关闭状态和最大打开状态之间的打开状态。
图6a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的俯视图一;其中,扇固板未示出,第一凹部、第二凹部沿铰链主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铰链结构处于关闭状态。
图6b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的俯视图二;其中,第一凹部、第二凹部沿铰链主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铰链结构处于关闭状态。
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扇边框和门窗框的剖视图;其中,调节滑板一端穿设有偏心铆钉。
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门窗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虽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将结合较佳实施例一起介绍,但这并不代表此实用新型的特征仅限于该实施方式。恰恰相反,结合实施方式作实用新型介绍的目的是为了覆盖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而有可能延伸出的其它选择或改造。为了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深度了解,以下描述中将包含许多具体的细节。本实用新型也可以不使用这些细节实施。此外,为了避免混乱或模糊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有些具体细节将在描述中被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实现180°开启的铰链结构1。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的铰链结构1可以适配框扇平齐设计的铝合金型材门窗,也可以适配欧标铝合金型材门窗,本申请实施例对铰链结构1所适用的门窗类型、门窗材料等不做限制,只要能够通过本申请实施例铰链结构1进行0°-180°开合,并使开合时门窗扇、框间不会产生磕碰现象的,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铰链结构的爆炸示意图(未示出门窗框和扇边框),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铰链结构应用于门窗框和扇边框的立体示意图,下文所提及的门窗框的高度方向、门窗框的宽度方向、门窗框的长度方向在图2中分别示为Z方向、X方向、Y方向,由于图1未示出门窗框和扇边框,但需以该三个方向作为参照,因此门窗框的高度方向、门窗框的宽度方向、门窗框的长度方向在图1中分别示为Z’方向、X’方向、Y’方向。
请继续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的铰链结构1包括:框固板10、扇固板20、连板30、铰链主板40和铰链副板50。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1和图2,框固板10呈L型板状,其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第一板体101用于连接门窗框10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板体101上开设通孔,通过螺钉将第一板体101固定在门窗框100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板体101和门窗框100的固定方式,以及示例性示出的螺钉固定方式中的通孔、螺钉数量均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将第一板体101固定在门窗框100上,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扇固板20包括垂直连接的固定部201和第三板体202,固定部201用于连接扇边框20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01为圆柱状铰接件,其中心穿设有用于转动连接的铰接轴,铰接轴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Z方向)的底部转动连接于铰链主板4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201上开设通孔,通过螺钉将固定部201固定在扇边框200上。示例性地,在固定部201的一侧面设置矩形固定板,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矩形固定板和固定部201一体成型。矩形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采用螺钉穿过通孔将固定部201固定在扇边框200上。
上述的第三板体202和固定部201垂直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202和固定部201焊接在一起。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202和固定部201一体成型。当固定部201被固定在扇边框200时,第三板体202也固定于扇边框200的沿图2中示出的Z方向的底部。图2中虽未示出第三板体,但参考图1及说明可便于理解第三板体202和扇边框200的连接位置。
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连板30是第三板体202和铰链副板50之间的连接件,连板30包括两个连接端:第一端30a和第二端30b。第一端30a转动连接于第三板体202的远离固定部201的一端;第二端30b转动连接于铰链副板50的连接端50a,铰链副板50是连板30和第二板体102之间的连接件,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X方向或如图1中示出的X’方向),铰链副板50的滑动端50b滑动连接于第二板体102的左侧,也即沿图1示出的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图1中示出的E方向)的左侧。
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Z’方向),铰链副板50的顶部还设有铰链主板40,铰链主板40转动连接于铰链副板50的顶部,铰链主板40是固定部201和第二板体102之间的连接件,铰链主板40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部201的底部,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E方向),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板体102的右侧。
请参考图1至图4a,在上述的结构中,铰链副板50的滑动端50b能够在第二板体102上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E方向)滑动,以使扇固板20相对于框固板10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即使得和扇固板20连接的扇边框200相对于和框固板10连接的门窗框100进行0-180°的旋转,以在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旋转0°)和图4a示出的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之间切换。
如图3所示,在关闭状态(旋转0°),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3中示出的X方向),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平齐,即,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在X方向上处于同一平面。如图4a所示并结合图2,在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X方向),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平行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框固板10、扇固板20、连板30、铰链副板50和铰链主板40之间的连接结构可以使和扇固板20连接的扇边框200(用于安装门窗扇)相对于和框固板10连接的门窗框100在0°到180°之间旋转,开启角度大,在旋转180°后能够使门窗扇相对于门窗框100平行,因此,本申请的铰链结构1有效避免了门窗扇和门窗框100易产生磕碰的现象;由于门窗扇在旋转0°时相对于门窗框100平齐,同时,门窗扇在旋转180°和门窗框100平行设置,进而可以有效提升门窗美观度,减少室内占用空间,也降低了门窗扇角较为尖锐引起的危险性。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3并结合图1,在关闭状态(旋转0°),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的夹角为0°,连板30的侧面和铰链主板40的侧面抵接在门窗框的长度方向(如图3中示出的Y方向)上的同一平面,即,连板30的第一端30a和第二端30b能够扣合在铰链主板40的一侧,连板30和铰链主板40沿门窗框的长度方向位于同一平面;同时,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Z’方向),铰链主板40、连板30、铰链副板50在第二板体102的顶部叠合,其中,铰链副板50位于铰链主板40和连板30的下方。
请参考图5a和图5b并结合图2,在关闭状态(旋转0°)和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之间的打开状态(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180°),连板30、铰链主板40、铰链副板50、第二板体102和第三板体202形成五连杆机构。
请参考图4a和图4b并结合图2,在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的夹角为180°,如图4b所示,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Z方向),连板30、铰链副板50在第三板体202的底部部分叠合;如图4a所示,铰链副板50、铰链主板40在第二板体102的顶部部分叠合,结合图4a和图4b,铰链副板50位于铰链主板40和连板30的下方。
通过上文描述并结合图1和图3可知,连板30的第一端30a和第二端30b能够扣合在铰链主板40的一侧。示例性地,请参考图6a、图6b并结合图3,在铰链主板40的宽度方向(如图6a中所示的A方向)的上侧设有第一凹部401、第二凹部402;第一凹部401、第二凹部402沿铰链主板的长度方向(如图6a中所示的B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凹部401位于沿B方向向右一侧,以在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下(旋转0°)容纳连板30的第二端30b,第二凹部402位于沿B方向向左一侧,以在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下容纳连板30的第一端30a。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3、图4b并结合图1、图2,扇边框200包括一搭接面2001,搭接面2001在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时,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3中示出的X方向),搭接面2001和门窗框100平齐;在图4b示出的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时,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4b中示出的X方向),搭接面2001和门窗框100平行设置。进一步地,在铰链主板40的宽度方向(如图4b中示出的A方向)的下侧设有第三凹部403,同时在铰链副板50和第三凹部403对应的一侧设有第四凹部501。
请依序参考图3、图5a、图5b和图4b,搭接面2001作为扇边框200的一部分,随扇边框200自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旋转0°)进行图5a、图5b示出的旋转后达到图4b示出的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此时,请参考图4b并结合图3,搭接面2001平行于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4b中示出的X方向),且扣合在第三凹部403和第四凹部501中,第三凹部403和第四凹部501对搭接面2001进行避让,使得在图4b示出的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下,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4b中示出的X方向),搭接面2001和门窗框100平齐,避免搭接面2001和门窗框100发生碰撞。
根据上文的描述,铰链副板的滑动端能够在第二板体上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以使扇固板相对于框固板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下面将详细说明铰链副板的滑动连接。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1和图2,在第二板体102的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E方向)的左侧开设有第一滑槽1021,铰链副板50能够在第一滑槽1021中滑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滑槽1021呈矩形直滑槽,在铰链主板50面向第二板体1021的一侧面设置滑块1022,用于和第一滑槽1021滑动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滑槽1021尺寸、形状、类型不做限制,只要能使铰链副板50在第二板体102上直线滑动,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第一滑槽1021自起始端(即首端1021a)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E方向)向右延伸,首端1021a靠近第一板体101,尾端1021b远离第一板体101。第一滑槽1021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应用进行选择,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滑槽1021的尾端1021b的位置(即尾端1021b到首端1021a的长度)也不做限制。
根据上文的描述可知,铰链副板50包括连接端50a和滑动端50b,连接端50a和连板的第二端30b转动连接,滑动端50b和第一滑槽1021滑动连接。滑动端50b能够在第一滑槽1021中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向左、向右滑动,使扇固板20相对于框固板10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以使和扇固板20连接的扇边框200相对于和框固板10连接的门窗框100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
下面将对铰链结构1开合过程中上述三个状态下的铰链主板50在第一滑槽1021的滑动状态进行详细描述。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1、图2和图3,铰链副板50的滑动端50b位于第一滑槽1021的首端1021a时,铰链结构1处于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旋转0°),此时,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的夹角为0度,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2或图3中示出的X方向)平齐,铰链副板50位于连板30和铰链主板40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Z方向)的下方。
请参考图1、图2、图5a、图5b,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5a中示出的E方向),铰链副板50的滑动端50b在第一滑槽1021中由首端1021a向右滑动,此时,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如图5b所示,连板30、铰链主板40、铰链副板50和第三板体202围成四边形,以使铰链结构1处于图5a和图5b示出的打开状态(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180°)。
请参考图1、图2、图4a、图4b,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4a中示出的E方向),铰链副板50的滑动端50b在第一滑槽1021中向右滑动至第一滑槽1021的尾端1021b时,铰链结构1达到图4a和图4b示出的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此时,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的夹角为180度。
根据上文的描述,铰链副板50的滑动端50b位于第一滑槽1021的尾端1021b,铰链结构现处于上述的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如图4a和图4b所示)。
然后相反地,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4a中示出的E方向),滑动端50b再由尾端1021b向左滑动,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呈大于0°小于180°的夹角,再次达到上述的打开状态(旋转角度大于0°,小于180°;如图5a和图5b所示);此时,如图5b所示,连板30、铰链主板40、铰链副板50和第三板体202围成四边形。
进一步地,滑动端50b持续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向左滑动,直至滑到第一滑槽1021的首端1021a,使铰链结构处于上述的关闭状态(旋转0°,如图3所示);此时,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的夹角为0度,门窗框100和扇边框200沿门窗框的长度方向(如图2或图3中示出的Y方向)平齐,铰链副板50位于连板30和铰链主板40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2中示出的Z方向)的下方。
根据上文的描述,铰链主板是固定部和第二板体之间的连接件,铰链主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固定部的底部,另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二板体的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的右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铰链主板和第二板体可以直接通过铰链轴进行转动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示例性地示出一种转动连接方式,即,请参考图1和图2,在第二板体102上设有第二滑槽1023,第二滑槽1023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E方向)延伸,第二滑槽1023和上述的第一滑槽1021间隔设置,二者位于第二板体102的两端。在第二滑槽1023上配置有调节滑板1024,调节滑板1024能够在第二滑槽1023中滑动。
请参考图1和图7,铰链主板40转动连接在调节滑板1024靠近第一板体101的一端,因此铰链主板40能够随调节滑板1024在第二滑槽1023中滑动;调节滑板1024的另一端设有偏心铆钉1025,偏心铆钉1025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7中示出的Z方向)穿设于调节滑板1024和第二板体102,当旋转偏心铆钉1025时,偏心铆钉1025的轴线L1会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如图7中示出的E方向)向左或向右发生偏移,从而驱动调节滑板1024(配合第二滑槽1023)和第二板体102同时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向左或向右偏移,即,驱动调节滑板1024在第二滑槽1023中向左或向右滑动,以使铰链主板40带动扇边框200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1中示出的X’方向)向左、向右移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滑板1024通过第二滑槽1023连接在第二板体102上,调节滑板1024的一端与铰链主板40转动连接,从而使得铰链主板40转动连接在第二板体102上,同时调节滑板1024的另一端穿设有铆钉(例如偏心铆钉1025),通过旋转偏心铆钉1025进而改变偏心铆钉1025的轴线,以通过调节滑板1024、第二板体102、铰链主板40驱动整体的铰链结构1向左、向右滑动,以带动扇边框200沿向左、向右移动,从而调节扇边框200和门窗框100之间的搭接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门窗组件2,请参考图8和图1并结合图2,示例性地,门窗组件2包括:门窗框100、扇边框200以及铰链结构1,其中,门窗框100和第一板体101连接,第二板体102垂直连接于第一板体101,第二板体102沿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如图8中示出的X方向)延伸;
请参考图8和图1并结合图3,扇边框200在关闭状态(旋转0°)下面向门窗框100的一侧面连接有固定部201,第三板体202垂直连接于固定部201,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如图8中示出的Z方向),第三板体202连接于扇边框200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实施例的门窗组件2中的扇边框200(用于安装门窗扇)能够相对于门窗框100在0°到180°之间旋转,有效减小门窗扇旋转时相对于门窗框100的偏移距离;门窗扇相对于门窗框旋转0°时,二者能够平齐,从而提升了美观度,减少室内占用空间,而且降低了门窗扇角较为尖锐引起的危险性;同时,本申请的门窗组件2能够有效避免门窗扇和门窗框100产生磕碰的现象。
示例性地,请参考图8和图1,门窗框100包括垂直连接的立框1001和横框1002,框固板10固定在立框1001和横框1002的90°框角处,第一板体101和立框1001固定,第二板体102和横框1002固定,且第二板体102在横框1002上沿立框的宽度方向延伸。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在第一板体101和第二板体102上开设通孔,通过螺钉将第一板体101固定在立框1001上,将第二板体102固定在横框1002上。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板体101和立框1001、第二板体102和横框1002的固定方式,以及示例性示出的螺钉固定方式中的通孔、螺钉数量均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实现将第一板体101固定在门窗框上,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请继续参考图8和图1,扇边框200用于安装门窗扇(图中未示出),扇固板20和扇边框200连接,即,扇固板20的固定部201固定于扇边框200。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201为圆柱状铰接件,固定部201的一侧面设有矩形固定板,在矩形固定板上开设通孔,通过螺钉将固定部201固定在扇边框200上;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扇固板20的第三板体202垂直于固定部201,并与固定部201一体成型。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三板体202和固定部201也可以通过焊接工艺焊接在一起。当固定部201被固定在扇边框时,第三板体202也固定于扇边框200的沿图8中示出的X方向的底部。
请继续参考图8,铰链结构1能够使固定有门窗扇(图中未示出)的扇边框200相对于门窗框100进行0°-180°的旋转,也即,使和扇固板20连接的扇边框200相对于和框固板10连接的门窗框100进行0-180°的旋转,以在图3示出的关闭状态(旋转0°)和图4a示出的最大打开状态(旋转180°)之间切换。
虽然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某些优选实施方式,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包括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固板,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用于连接门窗框;
扇固板,包括垂直连接的固定部和第三板体,所述固定部用于连接扇边框;
连板,所述连板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三板体的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
铰链副板,所述铰链副板的连接端转动连接于所述连板的第二端,所述铰链副板的滑动端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
铰链主板,沿门窗框的高度方向,其转动连接于所述铰链副板的顶部,所述铰链主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部,所述铰链主板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板体的另一侧;
所述铰链副板的滑动端能够相对所述第二板体滑动,以使所述扇固板相对于所述框固板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以在关闭状态和最大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所述关闭状态,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所述门窗框和所述扇边框平齐;
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所述门窗框和所述扇边框平行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连板的侧面和所述铰链主板的侧面抵接在所述门窗框的长度方向上的同一平面,沿所述门窗框的高度方向,所述铰链主板、所述连板、所述铰链副板在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叠合,其中,所述铰链副板位于所述铰链主板和所述连板的下方;
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最大打开状态之间的打开状态,所述连板、所述铰链主板、所述铰链副板、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第三板体形成五连杆机构;
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沿所述门窗框的高度方向,所述连板、所述铰链副板在所述第三板体的底部部分叠合,所述铰链副板、所述铰链主板在所述第二板体的顶部部分叠合,其中,所述铰链副板位于所述铰链主板和所述连板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主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沿所述铰链主板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关闭状态,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容纳所述连板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主板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还设有第三凹部,所述铰链副板和所述第三凹部对应的一侧设有第四凹部,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所述第三凹部和所述第四凹部容纳所述扇边框转动180°后的搭接面,以使所述搭接面在所述最大打开状态下,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和所述门窗框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滑槽的首端靠近所述第一板体,所述铰链副板的所述滑动端能够在所述第一滑槽中沿所述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向左、向右滑动,以使所述扇固板相对于所述框固板能够进行0°-180°的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副板的所述滑动端位于所述第一滑槽的所述首端时,所述铰链结构处于所述关闭状态;所述滑动端在所述第一滑槽中由所述首端向右滑动,所述连板、所述铰链主板、所述铰链副板和所述第三板体围成四边形,以使所述铰链结构处于所述打开状态;所述滑动端在所述第一滑槽中向右滑动至所述第一滑槽的尾端时,所述铰链结构达到所述最大打开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板体和所述铰链主板转动连接处还设有第二滑槽和调节滑板,所述第二滑槽沿第二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调节滑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和所述铰链主板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铆钉,所述铆钉能够驱动所述调节滑板在所述第二滑槽中向左、向右滑动,以使所述铰链主板带动所述扇边框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向左、向右移动。
8.一种门窗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门窗框、扇边框以及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铰链结构,其中,
所述门窗框和所述第一板体连接,所述第二板体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门窗框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扇边框在关闭状态下面向所述门窗框的一侧面连接有固定部,所述第三板体垂直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门窗框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三板体连接于所述扇边框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门窗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门窗框包括垂直连接的立框和横框,所述框固板设于所述立框和所述横框的框角,所述第一板体连接于所述立框,所述第二板体连接于所述横框,并在所述横框上沿所述立框的宽度方向延伸;
所述扇边框用于固定门窗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扇边框,所述第三板体垂直于所述固定部并与所述固定部一体成型;
所述铰链结构能够使固定有所述门窗扇的所述扇边框相对于所述门窗框进行0°-180°的旋转,以在所述关闭状态和所述最大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CN202321121260.5U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Active CN2198265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260.5U CN219826537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21260.5U CN219826537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6537U true CN219826537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38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21260.5U Active CN219826537U (zh) 2023-05-06 2023-05-06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65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10232033A1 (en) Hinge for door or window
US20080127565A1 (en) Expandable hinge assembly
US8115098B2 (en) Hinge system and method
CN219826537U (zh)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CN116378521A (zh) 一种铰链结构及门窗组件
RU2494211C2 (ru) Система цельностеклянной двери с защитой от защемления пальцев
CN218644087U (zh) 铰链装置及冰箱
CN111101790A (zh) 一种防坠铰链及门窗组件
KR101040999B1 (ko) 회동식 창호용 스테이바
CN210164360U (zh) 门锁紧机构及箱体
CN216665322U (zh) 适用于门窗的隐形合页及隐藏式门窗
CN219808864U (zh) 限位铰链
EP1298270B1 (en) Pivotable shutter panel assembly
CN219569869U (zh) 铰链及镜柜
CN212507861U (zh) 一种防坠铰链及门窗组件
CN217735191U (zh) 一种合页
CN219158721U (zh) 一种三维可调铝框门阻尼铰链装置
CN218934113U (zh) 一种合页隐藏机构
CN220565905U (zh) 一种带有限位风撑功能的合页
CN217631917U (zh) 隐藏式合页密封调节结构及门窗
CN220014849U (zh) 一种防护铰链
US9739079B1 (en) Hidden hinge for a display case
CN216893923U (zh) 一种窗体用铰链
CN219509440U (zh) 一种窄边扇勾企锁及锁闭结构
CN215291985U (zh) 一种锁定结构及具有其的折叠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