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5719U -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5719U
CN219825719U CN202320524604.0U CN202320524604U CN219825719U CN 219825719 U CN219825719 U CN 219825719U CN 202320524604 U CN202320524604 U CN 202320524604U CN 219825719 U CN219825719 U CN 2198257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el
vertical
composite wall
keels
vertical k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2460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茜
王梓赫
杨春松
唐进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Jiao Green Build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Jiao Green Build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Jiao Green Build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Jiao Green Building New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2460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57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57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57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包括龙骨、轻质夹芯以及轻质夹芯两侧的内模板和叶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是多个竖向布置的组合式龙骨,组合式龙骨包括横截面为C形的三面围合的竖龙骨,竖龙骨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弯折边形成的卡槽,若干水平间隔的连接板适配卡装在所述卡槽中,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弯折并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竖龙骨的背板上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的下边缘设有下翻边,各个竖龙骨中贯穿安装有通过贯通孔的拉杆,拉杆承托在翻边上并与所述龙骨固定;所述轻质夹芯是A级防火保温材料。本实用新型生产、安装工作效率高,结构强度好,克服墙体开裂缺陷,还能降低产品成本,并满足防火隔热高标准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墙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背景技术
2022年3月1日发布实施的JG/T578一2021《装配式建筑用墙板技术要求》行业标准,不再把原传统的各类砌筑砌体的砌体墙、墙材包括蒸压加气发泡砌块材料列入该国家行业标准了,该项业标准把建筑物围护墙糸统的热工(传热糸数K值),及隔声标准提高了,并规定把原保温材料由B1级难燃标准提高到A级不燃的最高标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各类传统技术、产品已很难同时满足上述标准和满足墙体抗震、抗风荷载,满足墙体面密度(容重)以及克服墙体开裂缺陷等设计要求了。此外,如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定制生产,提高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实现成本低、安装施工简单、快捷,提高生产效率,也是需要进一步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生产、安装工作效率高,结构强度好,还能降低产品成本,并满足防火隔热高标准的需求。
为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包括龙骨、轻质夹芯以及轻质夹芯两侧的内模板和叶墙,所述龙骨是多个竖向布置的组合式龙骨,组合式龙骨包括横截面为C形的三面围合的竖龙骨,竖龙骨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弯折边形成的卡槽,若干水平间隔的连接板适配卡装在所述卡槽中,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弯折并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竖龙骨的背板上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的下边缘设有下翻边,各个竖龙骨中贯穿安装有通过贯通孔的拉杆,拉杆承托在翻边上并与所述龙骨固定;所述轻质夹芯是A级防火保温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龙骨包括横截面为C形的三面围合的竖龙骨,为立体结构,而开口侧由多个水平间隔的连接板连接加强,其结构强度高;竖龙骨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弯折边形成的卡槽,一是可以提高龙骨的强度,得到强化,二是通过卡装的方式连接,可以不用焊接,节省焊接工序,不需要使用焊接设备,对生产设施和成本的要求低。如果卡槽形状形成弓字形,通过紧配合,能实现两者的牢固连接。如果卡槽形状是较简单的直角形,加工简单,通过紧配合后还可进行点焊连接。采用A级防火保温材料,其防火、保温、隔热效果更好,能满足标准和市场的需求。
进一步地,所述竖龙骨的横截面为矩形槽状,包括背板和两侧板,背板和侧板上均设有加强筋,在两侧板的边缘设有呈S形反向连接的两个方槽翻边,方槽翻边的端部向内延伸并卷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方槽翻边的内侧面相适配的两个直角台阶并在端部向内延伸并卷边,连接板通过弹性变性卡装在所述卡槽中。侧板的边缘设置一方槽形加强结构,再设置一反向方槽,反向方槽向内延伸并卷边,共同构成强度高,结构较复杂的卡槽,这种结构的卡槽,可与其相适配的连接板冲压后紧配合,无需再进行焊接。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竖龙骨的横截面为矩形槽状,包括背板和两侧板,背板和侧板上均设有加强筋,在两侧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直角翻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直角翻边,连接板的直角翻边内顶重叠在竖龙骨的直角翻边内侧,两者在直角翻边处点焊连接。这种卡槽形状是较简单的直角形,加工简单,与其相适配的连接板冲压装配后最好是再通过点焊加固。
进一步地,所述拉杆是横截面为方槽形的贯通轻钢龙骨,其开口向上,贯通轻钢龙骨的背板与所述翻边通过螺钉连接,该翻边为一平面。平面翻边与贯通轻钢龙骨的背板相贴,两者再通过自攻螺钉快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是与龙骨固定的无孔内模板,填充于内模板内的轻质夹芯是岩棉、玻璃棉或矿棉。无孔内模板可以遮挡叶墙浇筑时的水分,保证岩棉、玻璃棉或矿棉的防火隔热性能。
进一步地,所述无孔内模板是石膏板或硅酸钙板。
进一步地,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拉杆是贯通钢筋,在所述贯通孔的下翻边上开设有捆扎孔,穿过捆扎孔的捆扎丝将贯通钢筋与竖龙骨连接,在贯通钢筋上还固定有竖向的抗震筋。
进一步地,为实现更稳固的连接,在所述竖龙骨的贯通孔下侧的背板上也开设有捆扎孔,捆扎丝穿过背板和下翻边上的捆扎孔将贯通钢筋与竖龙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模板是与龙骨固定的钢筋网,所述轻质夹芯是填充的再生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轻质夹芯的混凝土将拉杆和抗震筋包裹并附着在钢筋网上形成具有厚度的叶墙。所装的贯通钢筋和抗震筋形成保温轻质混凝土附着的中心骨架,而两侧的钢筋网形成附着保温轻质混凝土的叶墙。
进一步地,所述竖龙骨通过连接架与建筑主体结构面连接,所述连接架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竖龙骨的侧面相贴靠连接,第二连接面与建筑主体结构面相贴靠并通过射钉或焊接连接。形成的组合式龙骨通过连接架与建筑主体结构形成一种柔性连接(并可在此设置伸缩缝),具备适应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把墙体材料受温差变化的收缩应力控制在收缩缝内以克服墙体开裂缺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安装工作效率高,结构强度好,克服墙体开裂缺陷,还能降低产品成本,并满足防火隔热高标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组合式龙骨和贯通龙骨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组合式龙骨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组合式龙骨和贯通钢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组合式龙骨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组合式龙骨1复合墙体,包括龙骨、轻质夹芯以及轻质夹芯两侧的内模板和叶墙,所述龙骨是多个竖向布置的组合式龙骨1,组合式龙骨1包括横截面为C形的三面围合的竖龙骨11,竖龙骨11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弯折边形成的卡槽13,若干水平间隔的连接板12适配卡装在所述卡槽13中,所述连接板12的两端弯折并与所述卡槽13相适配;所述竖龙骨11的背板上设置有贯通孔111,贯通孔111的下边缘设有下翻边112,各个竖龙骨11中贯穿安装有通过贯通孔111的拉杆2,拉杆2承托在下翻边112上并与所述龙骨固定。
组合式龙骨1包括横截面为C形的三面围合的竖龙骨11,为立体结构,而开口侧由多个水平间隔的连接板12连接加强,其结构强度高;竖龙骨11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弯折边形成的卡槽13,一是可以提高龙骨的强度,得到强化,二是通过卡装的方式连接,可以不用焊接,节省焊接工序,不需要使用焊接设备,对生产设施和成本的要求低。
所述竖龙骨11的横截面为矩形槽状,包括背板和两侧板,背板和侧板上均设有加强筋114,加强筋为方形槽和圆弧槽构成,在两侧板的边缘设有呈S形反向连接的两个方槽翻边113,方槽翻边113的端部向内延伸并卷边加强;所述连接板12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方槽翻边113的内侧面相适配的两个直角台阶121并在端部向内延伸并卷边加强,连接板12通过弹性变性卡装在所述卡槽13中。侧板的边缘设置一方槽形加强结构,再设置一反向方槽,反向方槽向内延伸并卷边,共同构成强度高,结构较复杂的卡槽13,这种结构的卡槽13,可与其相适配的连接板12冲压后紧配合,无需再进行焊接。
竖龙骨11通过连接架3与建筑主体结构面连接,所述连接架3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31,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竖龙骨11的侧面相贴靠连接,第二连接面31与建筑主体结构面相贴靠并通过射钉或焊接连接。形成的组合式龙骨1通过连接架3与建筑主体结构形成一种柔性连接(并可在此设置伸缩缝),具备适应主体结构的位移能力,把墙体材料受温差变化的收缩应力控制在收缩缝内以克服墙体开裂缺陷。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拉杆2是横截面为方槽形的贯通轻钢龙骨21,其开口向上,贯通轻钢龙骨21的背板与下翻边112通过螺钉连接,该下翻边112为一平面。平面下翻边112与贯通轻钢龙骨21的背板相贴,两者再通过自攻螺钉连接,方便、快速。
内模板是与龙骨螺钉固定的无孔内模板,选用石膏板或硅酸钙板,填充于内模板内的轻质夹芯是A级防火保温材料,其防火、保温、隔热效果更好,能满足标准和市场的需求。本实施例中,轻质夹芯选用岩棉。无孔内模板可以遮挡浇筑叶墙用的轻质混凝土的水分,保证岩棉不粘水分解,避免降低其防火隔热性能。
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各部件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4所示,与竖龙骨11连接的拉杆2是贯通钢筋22,在所述贯通孔111的下翻边112上开设有捆扎孔115,通过捆扎孔115的捆扎丝将贯通钢筋22与竖龙骨11连接,在贯通钢筋22上还固定有竖向的抗震筋(未图示)。为实现更稳固的连接,在所述竖龙骨11的贯通孔111下侧的背板上也开设有捆扎孔,捆扎丝穿过背板和下翻边112上的捆扎孔将贯通钢筋22与竖龙骨11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内模板是与龙骨固定的钢筋网,所述轻质夹芯是填充的再生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轻质夹芯的混凝土将拉杆2和抗震筋包裹并附着在钢筋网上形成具有厚度的叶墙。所装的贯通钢筋22和抗震筋形成保温轻质混凝土附着的中心骨架,而两侧的钢筋网形成附着保温轻质混凝土的叶墙。
实施例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各部件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竖龙骨11两侧板边缘的卡槽13是向内弯折形成直角翻边;所述连接板12的两端设置有直角翻边,连接板12的直角翻边内顶重叠在竖龙骨11的直角翻边内侧,两者在直角翻边处点焊连接。这种卡槽13形状是较简单的直角形,加工简单,与其相适配的连接板12冲压装配后再通过点焊进一步加固。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包括龙骨、轻质夹芯以及轻质夹芯两侧的内模板和叶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是多个竖向布置的组合式龙骨,组合式龙骨包括横截面为C形的三面围合的竖龙骨,竖龙骨的开口两侧分别设有弯折边形成的卡槽,若干水平间隔的连接板适配卡装在所述卡槽中,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弯折并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所述竖龙骨的背板上设置有贯通孔,贯通孔的下边缘设有下翻边,各个竖龙骨中贯穿安装有通过贯通孔的拉杆,拉杆承托在翻边上并与所述龙骨固定;所述轻质夹芯是A级防火保温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龙骨的横截面为矩形槽状,包括背板和两侧板,背板和侧板上均设有加强筋,在两侧板的边缘设有呈S形反向连接的两个方槽翻边,方槽翻边的端部向内延伸并卷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与所述方槽翻边的内侧面相适配的两个直角台阶并在端部向内延伸并卷边,连接板通过弹性变性卡装在所述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龙骨的横截面为矩形槽状,包括背板和两侧板,背板和侧板上均设有加强筋,在两侧板的边缘向内弯折形成直角翻边;所述连接板的两端设置有直角翻边,连接板的直角翻边内顶重叠在竖龙骨的直角翻边内侧,两者在直角翻边处点焊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是横截面为方槽形的贯通轻钢龙骨,其开口向上,贯通轻钢龙骨的背板与所述下翻边通过螺钉连接,该下翻边为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是与龙骨固定的无孔内模板,填充于内模板内的轻质夹芯是岩棉、玻璃棉或矿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孔内模板是石膏板或硅酸钙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是贯通钢筋,在所述贯通孔的下翻边上开设有捆扎孔,穿过捆扎孔的捆扎丝将贯通钢筋与竖龙骨连接,在贯通钢筋上还固定有竖向的抗震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竖龙骨的贯通孔下侧的背板上也开设有捆扎孔,捆扎丝穿过背板和下翻边上的捆扎孔将贯通钢筋与竖龙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模板是与龙骨固定的钢筋网,所述轻质夹芯是填充的再生混凝土、陶粒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轻质夹芯的混凝土将拉杆和抗震筋包裹并附着在钢筋网上形成具有厚度的叶墙。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竖龙骨通过连接架与建筑主体结构面连接,所述连接架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与所述竖龙骨的侧面相贴靠连接,第二连接面与建筑主体结构面相贴靠并通过射钉或焊接连接。
CN202320524604.0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Active CN2198257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4604.0U CN21982571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24604.0U CN21982571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5719U true CN21982571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79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24604.0U Active CN219825719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57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42994B2 (ja) アリ溝型スチールエッジリブ構造を有する発泡セメント複合板及びその接続方法
CN214994585U (zh) 一种钢结构墙体及模块化钢混组合结构建筑结构
CN110565806A (zh) 一种z型承重梁及梁柱复合结构及其防火方法
CN110541518A (zh) 非承重钢筋网薄钢板夹芯复合墙体及其制作方法
CN219825719U (zh) 一种组合式龙骨复合墙体
CN215406825U (zh) 带有临时支撑结构的楼承板
CN104594531A (zh) 一种单元式轻质带筋隔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7975163B (zh) 一种装配式双层外墙板及安装结构和水平竖直防水结构
CN212835999U (zh)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墙体
CN113638521A (zh) 一种适用于模块化建筑的龙骨复合墙围护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6418591U (zh) 一种快捷装配式钢结构房屋
CN212053440U (zh) 非承重钢筋网薄钢板夹芯复合墙体
CN116623855A (zh) 一种超高大跨度抗震双曲面grg吊顶系统
CN106638978B (zh) 装配式pc预制承重墙板结合轻型钢骨架的节点结构
CN1156636C (zh) 夹芯保温轻质墙板
CN110306653B (zh) 预制装配式结构单元及制作方法、房屋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10049404U (zh) 框架和剪力墙组合装配式结构体系
CN207794429U (zh) 装配整体式复合内墙板
CN207130967U (zh) 装配式建筑复合板材及采用该板材的装配式建筑连接结构
CN214302536U (zh) 一种可装配化施工的钢丝网架隔声保温轻质墙板
CN215406899U (zh) 稳定型承重板
CN219622099U (zh) 一种保温结构及轻质墙板
CN215054520U (zh) 装配式墙板结构
CN220203139U (zh) 一种超高大跨度抗震双曲面grg吊顶体系
CN214195059U (zh) 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外墙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