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24749U - 台车行走用轨道 - Google Patents

台车行走用轨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24749U
CN219824749U CN202320394137.4U CN202320394137U CN219824749U CN 219824749 U CN219824749 U CN 219824749U CN 202320394137 U CN202320394137 U CN 202320394137U CN 219824749 U CN219824749 U CN 2198247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lescopic
members
track
connecting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9413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爱辉
刘永军
李瑞全
范韶辉
李金硕
张世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edi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edi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edi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edika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9413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247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247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247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台车行走用轨道,属于机械运输领域,该台车行走用轨道包括两个钢轨和若干连接模组,其中两个钢轨用于引导台车行走,若干连接模组设于两钢轨之间,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伸缩构件,两伸缩构件平行布置或呈夹角布置,伸缩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轨铰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车行走用轨道,通过设于钢轨之间的连接模组,能够使两个钢轨构成一个整体,增强两个钢轨的连接强度。在连接模组中设置的伸缩构件,方便通过伸缩构件的伸缩来调整两个钢轨的间距。并且,两个钢轨能够通过伸缩构件的变形来实现不同位置高度下的固定,以有利于在斜坡等工作场景下铺设钢轨。

Description

台车行走用轨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台车行走用轨道。
背景技术
台车,全称衬砌台车,主要应用于隧道、引水洞和二衬(二次衬砌)等场景,以方便混凝土在上述应用场景中的浇筑。
对于台车本体在上述应用场景中的移动方式来讲,主要有两种:其一为台车利用与应用场景的地面直接接触的行走轮来进行移动。其二为在应用场景的地面上铺设轨道,台车通过滚轮在轨道上进行移动。
在以上两种移动方式中,第一种移动方式准备流程简单,有利于台车的快速部署;第二种移动方式则使台车的移动更为精准,但轨道的铺设较为繁琐,费时费力。
在上文中的第二种移动方式中,预定的工作位置在设置台车之前,需要预先铺设相应的轨道,以方便台车在工作场景下的移动。一般来讲,轨道通常由铺设在预定位置的钢轨组成,钢轨可以是铁路用钢轨或者工字钢和H型钢。在轨道的铺设过程中,需要保障两根轨道彼此之间的平行度,以及相对于地面的垂直度符合要求,施工过程较为繁琐,亟需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台车行走用轨道,旨在解决现有的台车轨道在铺设过程中施工过程繁琐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台车行走用轨道,包括:
两个钢轨;
若干连接模组,设于两所述钢轨之间,所述连接模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伸缩构件,两所述伸缩构件平行布置或呈夹角布置,所述伸缩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钢轨铰接,且铰接轴平行于所述钢轨的长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伸缩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钢轨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杆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
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插接适配,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钢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以及
定位销,穿经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且在两所述伸缩构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对两所述伸缩构件的间距进行固定的锁紧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伸缩构件沿所述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滑动连接;
第二连接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伸缩构件沿伸缩方向滑动连接;以及
螺纹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均设有分别与所述螺纹杆上下两端的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内螺纹旋向相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框体,并套设在位于上方的所述伸缩构件上,所述螺纹杆的上部与所述框体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螺母,两所述连接螺母分别位于下方所述伸缩构件的上下两侧,所述螺纹杆的下部与两所述连接螺母螺纹配合;
对应于所述螺纹杆,在两个所述伸缩构件上分别沿沿伸缩方向开设有滑动通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同一个所述伸缩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所述滑动通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适配,所述第二连接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适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紧件沿所述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连接模组还包括:
安装件,铰接于两个所述伸缩构件的对应端,并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钢轨,所述安装件与所述伸缩构件之间的铰接轴平行于所述钢轨的长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安装件的横向截面呈“U”形,且具有安装板和两个设于所述安装板相对两侧的支臂,所述伸缩构件的端部与两个所述支臂铰接,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钢轨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车行走用轨道,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于钢轨之间的连接模组,能够使两个钢轨构成一个整体,增强两个钢轨的连接强度。在连接模组中设置的伸缩构件,方便通过伸缩构件的伸缩来调整两个钢轨的间距。同时,伸缩构件的两端由于分别与两个钢轨铰接,使得两个钢轨能够通过伸缩构件的变形来实现不同位置高度下的固定,以有利于在斜坡等工作场景下铺设钢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车行走用轨道的立体结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台车行走用轨道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采用的伸缩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采用的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采用的连接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钢轨;
2、连接模组;21、伸缩构件;221、第一连接杆;2210、第一定位孔;222、第二连接杆;2220、第二定位孔;23、锁紧件;231、第一连接件;232、第二连接件;223、定位销;2321、连接螺母;2322、垫片;233、螺纹杆;24、滑动通槽;25、安装件;251、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中的台车行走用轨道进行说明。所述台车行走用轨道,包括:两个钢轨1和若干连接模组2。其中,连接模组2设于两个钢轨1之间,并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伸缩构件21,两伸缩构件21平行布置或呈夹角布置,伸缩构件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钢轨1铰接,且铰接轴平行于钢轨1的长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台车行走用轨道,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设于钢轨1之间的连接模组2,能够使两个钢轨1构成一个整体,增强两个钢轨1的连接强度。在连接模组2中设置的伸缩构件21,方便通过伸缩构件21的伸缩来调整两个钢轨1的间距。同时,伸缩构件21的两端由于分别与两个钢轨1铰接,以通过两个钢轨1与伸缩构件21之间相对位置的改变来实现不同位置高度下两个钢轨1的固定。并且,两个伸缩构件21与两个钢轨1能够形成平行四边形(如图2和图3所示)或梯形(如图6所示),使变形后两个钢轨1的上表面还能相对于地面平行,保证对台车车轮导向的有效性,以有利于在斜坡等工作场景下铺设钢轨1。
具体来讲,在本实施例中,钢轨1可以为工字钢、H型钢和铁路用钢轨1等等。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主要应用在较为狭小的使用场景中,因此可选用为规格较小的工字钢或者H型钢,当然,结构强度符合要求的话,将钢轨1选用为槽钢也是可以的。
可选的,在铺设轨道的过程中,可预先铺设一条基准钢轨1,将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构件21设置在此基准钢轨1上,再将另一条钢轨1连接在伸缩构件21的另一端,如此即可完成钢轨1的铺设。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在一些使用场景下,台车需要浇筑的区域位于工作平面以下,即位于本实施例中的轨道1下方,针对于此种使用场景,仅在钢轨1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设置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模组2即可。并且,一般来讲,为了保障两个钢轨1之间的相对稳定,连接模组2的数量一般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伸缩构件21包括第一连接杆221、第二连接杆222和定位销223,其中,第一连接杆221一端与钢轨1铰接,且第一连接杆221沿杆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2210;第二连接杆22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21的另一端插接适配,第二连接杆222的另一端与钢轨1铰接;且第二连接杆222上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2210对应的第二定位孔2220;定位销223穿经第一定位孔2210和第二定位孔2220,以将第二连接杆222固定在第一连接杆上221上。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连接杆221和第二连接杆222之间的插接,和设置的第一定位孔2210、第二定位孔2220和定位销223,能够使伸缩构件21固定在需要的伸缩长度,从而两个钢轨1能够利用与伸缩构件21的铰接来保持彼此的平行。
可选的,各个第一定位孔2210之间的间隔尺寸可以设置为1cm、1.5cm、2cm等尺寸,以方便现场的工人操作。同时,第二定位孔222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第二定位孔2220的间隔尺寸可设置为整数尺寸,其具体的数值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来灵活设置,于此不做累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6,在两伸缩构件21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对两伸缩构件21的间距进行固定的锁紧件23。
如上设置,通过锁紧件23对两个伸缩构件21的固定,能够防止连接模组2变形,使整个连接模组2成为一个刚性结构,增强固定钢轨1时的稳定性。
具体来讲,两伸缩构件21平行布置时,锁紧件23的两端分别螺接在两个伸缩构件21上,以锁定两个伸缩构件21的间距为原则设置即可。两个伸缩构件21呈夹角设置时,锁紧件23的一端以球接的方式滑动设置在一个伸缩构件21上。另一端通过螺接与另一个伸缩构件21连接,并使锁紧件23垂直于此伸缩构件21,如此,即可利用锁紧件23与此伸缩构件21的垂直,以及伸缩构件21长度可锁定的特点,来对两个钢轨1和两个伸缩构件21所组成的四边形形状进行固定,以使整个连接模组2成为一个刚性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为了进一步地增强连接模组2在钢轨1位置设置完毕后的结构刚度,同时设有锁紧件23、第一连接杆221和第二连接杆222,并设有如上文所述的第一定位孔2210、第二定位孔2220和定位销223。如此设置,在能够对伸缩构件21的长度进行锁定的同时,也能够对两个伸缩构件21之间的间距进行固定;此外,利用伸缩构件21与钢轨1之间的铰接,能够进一步地增强连接模组2的结构刚度,并有利于固定两个钢轨1和伸缩构件21所构成的四边形,进而能够保持两个钢轨1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图中未示出,锁紧件23包括第一连接件231、第二连接件232和螺纹杆233,其中,第一连接件231与位于上方的伸缩构件21沿伸缩方向滑动连接;第二连接件232与位于下方的伸缩构件21沿伸缩方向滑动连接;螺纹杆233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螺纹连接。
如此设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可靠耐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需要先将第一连接件231(或第二连接件232)连接在伸缩构件21上,而后再利用螺纹杆233连接第二连接件232(或第一连接件231),并调整好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之间的间距,伸缩构件21再进行与第二连接件232(或第一连接件231)的连接,如此即可通过锁紧件23固定两个伸缩构件21之间的间距。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螺纹杆233始终与两个伸缩构件21保持垂直,以固定两个伸缩构件21的间距;当然,作为一种备选的实施方式,为保持螺纹杆233始终垂直于第一连接杆221和第二连接杆222,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均被设置为能够沿着伸缩构件21的伸缩方向滑动的筒体,螺纹杆233与两个筒体螺纹配合,以有利于通过旋转螺纹杆233来调整两个伸缩构件的间距。
可选的,附图中未示出,在伸缩构件21上沿伸缩方向开设有横截面呈“T”字型的滑槽,且第一连接件231为板状,第一连接件231的板厚与“T”字型滑槽顶端部位的间隙尺寸等同,以利于第一连接件231在“T”型滑槽的顶部位置滑动,螺纹杆233一端与第一连接件231的中部位置通过螺纹配合而固定连接,且螺纹杆233垂直于第一连接件231的板面,以使螺纹杆233与第一连接件231连接后的形状呈现为“T”型,与滑槽的横截面形状相对应,从而使螺纹杆233能够与第一连接件231共同在滑槽中滑动。螺纹杆233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32螺纹配合。并且,由于螺纹杆233已经与第一连接件231保持垂直并固定连接,因此将第二连接件231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下方的伸缩构件21的连接螺母2321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图中未示出,在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上,均设有分别与螺纹杆233上下两端的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且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上的内螺纹旋向相反。
如此设置,通过旋转螺纹杆233,即可调整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的间距,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可预先分别设置在上下两个伸缩构件21上,而后再通过旋转螺纹杆233来调整两个伸缩构件21的间距,使调节伸缩构件21的操作更为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螺纹杆233的两端分别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第一连接件231为框体,并套设在位于上方的伸缩构件21上,螺纹杆的上部与框体螺纹配合,第二连接件232包括两个连接螺母2321,两连接螺母2321分别位于下方伸缩构件21的上下两侧,螺纹杆233与两连接螺母2321螺纹配合。对应于螺纹杆233,在伸缩构件21上沿长度方向开设有滑动通槽24。
如此设置,使得两个伸缩构件21之间的连接更为稳定,并方便调节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之间的间距。同时,开设的滑动通槽24也是为了方便锁紧件23沿着伸缩构件21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锁紧件23处于合适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螺纹杆233和两个第一连接杆221始终保持垂直,其中,第一连接件231由于被设置为框体,在调节连接模组2形状的过程中,可首先将第一连接件231固定在位于上方的第一连接杆221上,进而使螺纹杆233贯穿位于下方的第一连接杆221,从而固定上下两个第一连接杆221之间的距离,此时,第一连接杆2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已经固定,可以调整第二连接杆222在第一连接杆221中的伸缩长度,长度确认完毕后,将定位销223插进第一定位孔2210和第二定位孔2220中,固定伸缩构件21的伸缩长度,至此,即可对连接模组2的形状进行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仍入图5所示,在连接螺母2321与第一连接杆221接触的位置,设有垫片2322,垫片2322与第一连接杆221所接触的部位随第一连接杆221的形状而设置,以防止垫片2322随连接螺母2321的转动而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在同一个伸缩构件21中,第一连接杆221和第二连接杆222上均开设有滑动通槽24,第一连接件231与位于上方的第一连接杆221滑动适配,和第二连接件232与位于下方的第一连接杆221滑动适配。
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连接件231和第二连接件232分别设于上下两个第一连接杆221上,能够对连接模组2中的两个第一连接杆221进行固定,从而方便调整第二连接杆222在第一连接杆221上的伸缩长度。
当然,上述设置也是考虑到第一连接杆221的结构强度大于第二连接杆222,将锁紧件23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21上也能够保障连接模组2的结构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附图中未示出,为了增强连接模组2的结构强度,在一个连接模组2中锁紧件2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锁紧件23沿伸缩构件21的伸缩方向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为了方便将连接模组2安装在钢轨1上,连接模组2还包括安装件25。具体来讲,安装件25铰接于伸缩构件21的对应端,并固定于对应侧的钢轨1,安装件25与伸缩构件21之间的铰接轴平行于钢轨1的长轴。
可选的,安装件25上设有多个安装孔251,以螺接或者铆接的方式固定在钢轨1的腹板上。安装件25通过连接销轴实现与伸缩构件21之间的铰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3,安装件25的横向截面呈“U”形,且具有安装板和两个设于安装板相对两侧的支臂,两个伸缩构件21的端部与两支臂铰接,安装板固定于钢轨1上。
如此设置,结合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伸缩构件21便于伸缩的特性,方便调整两个钢轨1的间距和相对位置,同时能够保持两个钢轨1之间的相互平行,此外,由于两个伸缩构件21之间的间距以及伸缩构件21的伸缩长度均能够被固定,因此定性后的连接模组2也能够增强两个钢轨1之间的连接强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钢轨;
若干连接模组,设于两所述钢轨之间,所述连接模组包括沿上下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伸缩构件,两所述伸缩构件平行布置或呈夹角布置,所述伸缩构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钢轨铰接,且铰接轴平行于所述钢轨的长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钢轨铰接,且所述第一连接杆沿杆身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孔;
第二连接杆,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插接适配,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钢轨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对应的第二定位孔;以及
定位销,穿经所述第一定位孔和所述第二定位孔,以将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在两所述伸缩构件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对两所述伸缩构件的间距进行固定的锁紧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
第一连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伸缩构件沿所述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滑动连接;
第二连接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伸缩构件沿伸缩方向滑动连接;以及
螺纹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均设有分别与所述螺纹杆上下两端的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上的内螺纹旋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的两端分别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框体,并套设在位于上方的所述伸缩构件上,所述螺纹杆的上部与所述框体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两个连接螺母,两所述连接螺母分别位于下方所述伸缩构件的上下两侧,所述螺纹杆的下部与两所述连接螺母螺纹配合;
对应于所述螺纹杆,在两个所述伸缩构件上分别沿沿伸缩方向开设有滑动通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伸缩构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均开设有相互对应的所述滑动通槽,所述第一连接件与位于上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适配,所述第二连接件与位于下方的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适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锁紧件沿所述伸缩构件的伸缩方向间隔设置。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模组还包括:
安装件,铰接于两个所述伸缩构件的对应端,并固定于对应侧的所述钢轨,所述安装件与所述伸缩构件之间的铰接轴平行于所述钢轨的长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台车行走用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的横向截面呈“U”形,且具有安装板和两个设于所述安装板相对两侧的支臂,所述伸缩构件的端部与两个所述支臂铰接,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钢轨上。
CN202320394137.4U 2023-03-06 2023-03-06 台车行走用轨道 Active CN2198247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4137.4U CN219824749U (zh) 2023-03-06 2023-03-06 台车行走用轨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94137.4U CN219824749U (zh) 2023-03-06 2023-03-06 台车行走用轨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24749U true CN219824749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94137.4U Active CN219824749U (zh) 2023-03-06 2023-03-06 台车行走用轨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247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51316B (zh) 一种减振型磁浮系统轨道伸缩调节结构
CN102648318B (zh) 两个预制元件之间的接合装置及其利用和组装方法
CN102587229B (zh) 一种轨排接头及制造安装方法
CN103434970A (zh) 一种无砟轨道板抬升支架
CN207828715U (zh) 一种钢轨拖拉装置
CN219824749U (zh) 台车行走用轨道
CN105386372A (zh) 用于道岔主动梁与垛梁间的连接装置
CN107740313B (zh) 一种磁浮列车的轨道及其轨道用接头
CN111270703A (zh) 综合管廊导墙的模板结构及搭设方法
CN105350407A (zh) 一种磁悬浮轨道的立体调整装置
CN217651609U (zh) 一种市政桥梁伸缩缝结构
CN216741530U (zh) 一种运用于盾构隧道内的行走平台
CN111705567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道铺设安装方法
CN212316666U (zh) 一种齿轮齿条式桥梁大位移伸缩装置
CN219059744U (zh) 一种高平整度的桥梁伸缩缝
CN210468653U (zh) 一种适用于电缆敷设的新型工井结构
KR100906684B1 (ko) 측방 안내방식 고무차륜형 경량전철 안내레일 체결시스템
CN216809383U (zh) 一种隧道轨道结构及用于隧道轨道结构的调节装置
CN220813247U (zh) 轨道梁限位机构及系统
CN212742030U (zh) 一种煤矿机器人用轨道系统及其刚性连接结构
CN112144326A (zh) 一种用于有砟线路可移动道岔组装平台及相应的作业方法
CN201432672Y (zh) 波形钢腹板运送平车
CN219860200U (zh) 一种天车轨道伸缩缝调整机构
RU198082U1 (ru) Универсальный сборно-разборный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й переезд
CN214752586U (zh) 一种房屋模型自由搭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