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5910U -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5910U
CN219815910U CN202320881679.4U CN202320881679U CN219815910U CN 219815910 U CN219815910 U CN 219815910U CN 202320881679 U CN202320881679 U CN 202320881679U CN 219815910 U CN219815910 U CN 2198159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stirrer
reaction kettle
shell
kettl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8167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庆光
赵桂生
罗明
杨成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Makho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8167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59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59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59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包括外壳和搅拌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腔,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进料通道,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靠近于所述进料通道,所述第二搅拌器靠近于所述出料通道。各组分来料时,从进料通道进入搅拌腔内即会经过第一搅拌器的初步搅拌混合,并经过第二搅拌器的再次搅拌之后,从出料通道进入到反应釜内,能够缩短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而设置的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能够使得各组分更加充分地混合,从而进一步地缩短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加工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一般情况下,是将多个组分输入至反应釜内,经过一段反应时间后,再将混合物从反应釜内输出。然而,在很多情况下,由于输入的各个组分之间存在着流动性等性能的差异性,导致某些组分比较难混合,直接输入反应釜之后,需要经过较长的反应时间,才能完成反应处理,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能够对难混和的组分进行预搅拌处理,缩短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包括外壳和搅拌组件;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腔,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进料通道,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连通的出料通道;所述搅拌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的转轴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的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所述第一搅拌器靠近于所述进料通道,所述第二搅拌器靠近于所述出料通道。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工作时,本预搅拌装置的出料通道连通反应釜,以将搅拌后的混合组分输送至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各组分来料时,从外壳底部的进料通道进入搅拌腔内,各组分刚进入搅拌腔时,即会经过第一搅拌器的初步搅拌混合。各组分不断进入搅拌腔内之后,会在输入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于搅拌腔内上升,而第一搅拌器的搅拌动作也会辐射至搅拌腔内的所有混合组分,使得搅拌腔内的混合组分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同时被不断地搅拌。最后,混合组分经过第二搅拌器的再次搅拌之后,从出料通道进入到反应釜内。因此,本预搅拌装置能够对一些比较难混合的组分进行预搅拌之后,再输送至反应釜内,能够缩短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而设置的第一搅拌器和第二搅拌器,能够使得各组分更加充分地混合,从而进一步地缩短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器的搅拌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搅拌器的搅拌半径。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还包括临时料仓,所述临时料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进料口,顶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进料通道。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所述出料口呈“上端小,下端大”的“喇叭状”,所述进料通道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喇叭状”。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所述临时料仓的容积小于所述搅拌腔的容积。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所述第一搅拌器包括多个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分布的搅拌爪。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多个所述搅拌爪的自由端呈相互聚拢的钩状。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爪的自由端具有滚花纹路。
上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器包括多个沿所述转轴的周向分布的搅拌叶片。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预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在外壳内部的搅拌组件等结构采用透视的方式,以虚线表示)。
附图标号说明:100外壳、110搅拌腔、120进料通道、130出料通道、200搅拌组件、210第一搅拌器、211搅拌爪、220第二搅拌器、221搅拌叶片、230转轴、300临时料仓、310进料口、32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包括外壳100和搅拌组件200;外壳100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腔110,底部开设有与搅拌腔110连通的进料通道120,顶部开设有出料通道130;搅拌组件200包括转动连接于外壳100的转轴230以及连接于转轴230的第一搅拌器210和第二搅拌器220,第一搅拌器210靠近于进料通道120,第二搅拌器220靠近于出料通道130。工作时,本预搅拌装置的出料通道130连通反应釜,以将搅拌后的混合组分输送至反应釜内进行反应。
各组分来料时,从外壳100底部的进料通道120进入搅拌腔110内,各组分刚进入搅拌腔110时,即会经过第一搅拌器210的初步搅拌混合。各组分不断进入搅拌腔110内之后,会在输入动力的作用下不断地于搅拌腔110内上升,而第一搅拌器210的搅拌动作也会辐射至搅拌腔110内的所有混合组分,使得搅拌腔110内的混合组分在不断上升的过程中同时被不断地搅拌。最后,混合组分经过第二搅拌器220的再次搅拌之后,从出料通道130进入到反应釜内。因此,本预搅拌装置能够对一些比较难混合的组分进行预搅拌之后,再输送至反应釜内,能够缩短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而设置的第一搅拌器210和第二搅拌器220,能够使得各组分更加充分地混合,从而进一步地缩短反应釜内的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需要注意的是,此处所说的第一搅拌器210靠近于进料通道120,第二搅拌器220靠近于出料通道130,并不需要限定具体有多靠近,主要是为了表达第一搅拌器210能够实现各组分的初步搅拌,第二搅拌器220能够实现混合组分的再次搅拌。
进一步地,本预搅拌装置还包括临时料仓300,临时料仓30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进料口310,顶部开设有出料口320,出料口320连通进料通道120。各组分首先从多个进料口310进入到临时料仓300并混合在一起,再在各组分的输入动力的作用下,一起从出料口320进入到进料通道120内。混合组分经过进料通道120并进入搅拌腔110时,在流经进料通道120之后即会经过第一搅拌器210的搅拌混合,从而避免各组分大量涌入搅拌腔110之后再进行混合,能够提高搅拌的充分程度。具体地,第一搅拌器210的搅拌半径小于第二搅拌器220的搅拌半径,第一搅拌器210靠近于进料通道120,主要实现混合组分的初步搅拌,因此搅拌半径可以设置得稍微小一些。而第二搅拌器220靠近于出料通道130,实现的是搅拌腔110内的混合组分的输出前的搅拌,因此搅拌半径设置得稍微大一些,以实现混合组分输出前的充分搅拌。需要说明的是,搅拌半径指的是转轴230转动时,第一搅拌器210和第二搅拌器220跟随旋转时所能直接接触搅拌组分的最大半径。
具体地,如图1所示,出料口320呈“上端小,下端大”的“喇叭状”,进料通道120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喇叭状”。临时料仓300主要实现各组分在接触第一搅拌器210前的临时混合,而混合组分从临时料仓300输出时,出料口320呈收口状,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混合组分的混合程度。混合组分流经进料通道120之后,再从扩口的进料通道120进入到搅拌腔110,以便于第一搅拌器210对其进行搅拌。具体地,临时料仓300只起着临时混合的作用,因此,临时料仓300的容积可以设置为小于搅拌腔110的容积。具体地,第一搅拌器210包括多个沿转轴230的周向分布的搅拌爪211,多个搅拌爪211的自由端呈相互聚拢的钩状。此种结构下,搅拌爪211具有一定的柔性,当第一搅拌器210旋转时,搅拌爪211除了能够旋转搅拌,也能一定程度上实现抓揉的动作,从而提高搅拌效果。具体地,搅拌爪211的自由端具有滚花纹路,以提高搅拌效果。具体地,第二搅拌器220包括多个沿转轴230的周向分布的搅拌叶片221,通过搅拌爪211和搅拌叶片221的配合作用,共同实现对混合组分的搅拌。
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如有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均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或第二等的,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和搅拌组件(200);
所述外壳(100)的内部开设有搅拌腔(110),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110)连通的进料通道(120),顶部开设有与所述搅拌腔(110)连通的出料通道(130);
所述搅拌组件(200)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外壳(100)的转轴(230)以及连接于所述转轴(230)的第一搅拌器(210)和第二搅拌器(220),所述第一搅拌器(210)靠近于所述进料通道(120),所述第二搅拌器(220)靠近于所述出料通道(1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210)的搅拌半径小于所述第二搅拌器(220)的搅拌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临时料仓(300),所述临时料仓(300)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进料口(310),顶部开设有出料口(320),所述出料口(320)连通所述进料通道(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320)呈“上端小,下端大”的“喇叭状”,所述进料通道(120)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喇叭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临时料仓(300)的容积小于所述搅拌腔(110)的容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器(210)包括多个沿所述转轴(230)的周向分布的搅拌爪(2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搅拌爪(211)的自由端呈相互聚拢的钩状。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爪(211)的自由端具有滚花纹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器(220)包括多个沿所述转轴(230)的周向分布的搅拌叶片(221)。
CN202320881679.4U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Active CN2198159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679.4U CN21981591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81679.4U CN21981591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5910U true CN219815910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481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81679.4U Active CN219815910U (zh) 2023-04-18 2023-04-18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59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507463U (zh) 反应釜
CN219815910U (zh) 一种反应釜的预搅拌装置
CN210875277U (zh) 一种化工反应釜用混合机构
CN211303044U (zh) 一种高分子聚合反应用搅拌装置
CN104815600A (zh) 同轴乳化搅拌型反应釜
CN206715935U (zh) 一种高强度搅拌釜
CN204564057U (zh) 一种造粒系统搅拌机
CN207221835U (zh) 一种制备西药的混合装置
CN106423016A (zh) 多重搅拌装置
CN214439049U (zh) 一种快速卸料的反应釜
CN202263536U (zh) 一种带有进料装置的卧式搅拌机
CN113908732A (zh) 一种锂电池浆料制造装置
CN106362667A (zh) 二级搅拌自清洗式反应釜结构
CN218131160U (zh) 一种刮板式混合机
CN220258043U (zh) 一种硫酸钙中和装置
CN220661412U (zh) 一种气凝胶复合塑料母料制备装置
CN211514132U (zh) 一种恒温卧式混合釜
CN219355968U (zh) 一种混合效果好的洗衣粉搅拌机
CN215138728U (zh) 一种能替代反应釜的混合器
CN107497385A (zh) 一种机械循环化工反应釜
CN212142623U (zh) 一种反应装置和量子点合成设备
CN210279052U (zh) 一种连续上下料搅拌机
CN211303039U (zh) 适用于醋酸钠生产的反应釜
CN106512897A (zh) 二级自清洗式搅拌装置
CN216093612U (zh) 一种丙烯酸六氟丁酯的制备微波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