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14031U - 水箱结构 - Google Patents

水箱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14031U
CN219814031U CN202320811120.4U CN202320811120U CN219814031U CN 219814031 U CN219814031 U CN 219814031U CN 202320811120 U CN202320811120 U CN 202320811120U CN 219814031 U CN219814031 U CN 2198140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double
rotating shaft
shaf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11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震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Ruil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Ruil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Ruil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Ruila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11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140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140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140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地机器人领域,公开一种水箱结构,包括箱体、箱盖、密封组件和双转轴组件,双转轴组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双转轴器和第二转轴,第一转轴连接于箱盖的内侧面,第二转轴连接于箱体的内壁,密封组件环设于箱盖的扣合部上。且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双转轴器的限位部抵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抵接箱体的侧壁,箱盖位于箱体的外侧;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箱盖位于箱体的正上方;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箱盖盖设于箱体的开口处,密封组件夹设于扣合部和箱体的开口的内壁之间,这一过程中箱盖将相对箱体垂直下降,箱盖和箱体的连接位置将不会与环设的密封组件产生干涉,可保证水箱结构的内部密封性良好。

Description

水箱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地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箱结构。
背景技术
拖地机器人中设置有清水盒和污水盒,清水盒存储清洁地面的清水,污水盒收集清洁过后的污水,同时拖地机器人能够对接基站,基站中设置有大容量的清水箱和污水箱,通过清水箱能够对清水盒进行补给清水作业,同时通过污水箱收集污水盒中的污水。当通过污水箱进行收集时,需要实现污水箱的负压环境,这就需要污水箱的箱盖与箱体紧密连接,不会出现漏气的现象。但现有污水箱通常采用翻转开盖式结构,在箱盖上设置密封圈,当密封时,需要密封圈密封在箱盖和箱体之间,由于箱盖翻转需要,密封圈是一段段与箱体之间密接,由此易出现部分密封圈连接不紧密,导致污水箱出现漏气现象。
因此,亟需一种水箱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箱结构,其箱盖和箱体的密封连接稳定,可有效保证水箱内部处于负压环境。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水箱结构,包括箱体、箱盖、密封组件和双转轴组件,所述双转轴组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双转轴器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连接于所述箱盖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转轴连接于所述箱体的内壁,所述密封组件环设于所述箱盖的扣合部上;
所述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双转轴器的限位部抵接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抵接所述箱体的侧壁,所述箱盖位于所述箱体的外侧;所述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箱盖位于所述箱体的正上方;所述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箱盖盖设于所述箱体的开口处,所述密封组件夹设于所述扣合部和所述箱体的开口的内壁之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转轴具有呈夹角设置的安装面和抵接面,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所述箱盖,所述双转轴组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安装面垂直于所述箱体的开口所在的平面,所述抵接面抵接所述箱体的开口的上壁,所述双转轴组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安装面均平行于所述箱体的开口所在的平面。
可选地,所述双转轴器和所述第一转轴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双转轴器具有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一转轴具有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所述安装面、所述抵接面和转向面;
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双转轴器转动,所述转向面靠近所述第一面,所述第一转轴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双转轴器转动,所述抵接面靠近所述第三面,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
可选地,所述第二转轴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双转轴器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箱体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水箱结构还包括固定件,所述箱体的内壁设置有安装台,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台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双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双转轴器和所述第一转轴上对应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插设于所述双转轴器和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第一转动孔内;
所述双转轴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双转轴器和所述第二转轴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插设于所述双转轴器和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二转动孔内。
可选地,所述双转轴器上的所述第一转动孔成对设置,且所述双转轴器上的所述第一转动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第一转动孔的两侧;
所述双转轴器上的所述第二转动孔成对设置,且所述双转轴器上的所述第二转动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二转动孔的两侧。
可选地,所述双转轴器上设置有减重槽,且所述限位部为设置于所述第三面上的限位凹槽。
可选地,所述双转轴组件具有多个。
可选地,所述箱盖上设置有锁扣,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锁槽,所述箱盖密封扣合于所述箱体的开口,所述锁扣卡设于所述锁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箱结构包括箱体、箱盖、密封组件和双转轴组件,箱盖和箱体通过双转轴组件转动连接,双转轴组件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双转轴器和第二转轴,其中第一转轴连接于箱盖的内侧面,而第二转轴连接于箱体的内壁,密封组件环设于箱盖的扣合部上。且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双转轴器的限位部抵接第一转轴,第二转轴抵接箱体的侧壁,箱盖位于箱体的外侧;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箱盖位于箱体的正上方;双转轴组件位于第三位置时,箱盖盖设于箱体的开口处,密封组件夹设于扣合部和箱体的开口的内壁之间,这一过程中箱盖将相对箱体垂直下降,箱盖和箱体的连接位置将不会对环设的密封组件的设置位置产生干涉,可实现密封组件的整体设置,以保证水箱结构的内部密封性良好,便于实现负压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结构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结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转轴组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无第一转轴,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三位置);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结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转轴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无第一转轴,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结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转轴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无第一转轴,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二位置);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箱结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三位置);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转轴组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无第一转轴,双转轴组件处于第三位置)。
图中:
1、箱盖;11、锁扣;
2、箱体;21、安装台;22、锁槽;
3、双转轴组件;
31、第一转轴;311、抵接面;312、转向面;
32、双转轴器;321、第一面;322、第二面;323、第三面;3231、限位部;324、减重槽;
33、第二转轴;331、连接部;332、固定部;
4、固定件;
5、密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水箱结构,包括箱体2、箱盖1、密封组件5和双转轴组件3,其中箱盖1与箱体2一般设置为转动连接,以便于水箱结构的打开或关闭,但若箱盖1与箱体2直接采用翻转开盖式结构,箱体2和箱盖1的连接则会与环设于箱盖1的扣合部上的密封组件5产生位置干涉,从而使得密封组件5不能为一个整体,这使得箱体2和箱盖1再通过密封组件5密封扣合的时候,会容易产生因部分密封组件5连接不紧密,而导致漏气现象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实施例采用双转轴组件3连接箱体2和箱盖1,双转轴组件3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1、双转轴器32和第二转轴33,其中第一转轴31连接于箱盖1的内侧面,而第二转轴33连接于箱体2的内壁,在此设置之下,使得箱盖1将能够实现相对箱体2的垂直下降,箱盖1和箱体2的连接位置将不会对密封组件5的设置位置产生干涉,可实现密封组件5的整体设置,以保证水箱结构的内部可处于密封,便于实现负压环境。
具体地,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参照图4和图5,双转轴器32的限位部3231抵接第二转轴33,而第一转轴31抵接箱体2的侧壁,此时箱盖1位于箱体2的外侧,也即水箱结构处于完全打开状态。而在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二位置时,参照图6和图7,箱盖1位于箱体2的正上方,此时箱盖1已转动至与箱体2的开口处所在的平面平行,而水箱结构仍处于打开状态。在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三位置时,参照图8和图9,箱盖1已盖设于箱体2的开口处,可知的,密封组件5将夹设于箱盖1的扣合部和箱体2的开口的内壁之间,此时水箱结构处于关闭状态,且因为环设于扣合部的密封组件5可完全填充箱盖1的扣合部和箱体2的开口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因此可保证水箱结构的密封性能。
为确保水箱结构完全打开,箱盖1不遮挡箱体2的开口处,具体实施时,箱盖1位于箱体2的外侧,且使得箱盖1垂直于箱体2的开口设置。可选地,第一转轴31具有呈夹角设置的安装面和抵接面311,其中安装面用于安装箱盖1,因而当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安装面作为与箱盖1平行的面,安装面将垂直于箱体2的开口所在的平面,而抵接面311则抵接箱体2的开口的上壁,以对箱盖1的位置实现限位。除此之外,第二转轴33与双转轴器32的限位部3231的抵接也将限制第一转轴31相对双转轴器32的继续转动,两者共同限位,以保证此时箱盖1与箱体2的相对位置稳定。且在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时,安装面均平行与箱体2的开口所在的平面,也即箱盖1平行于箱体2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因此在水箱结构闭合的过程中,双转轴组件3从第二位置转至第三位置,箱盖1能够垂直下降。
本实施例中,双转轴器32和第一转轴31均为三棱柱结构,其中双转轴器32具有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面321、第二面322和第三面323,而第一转轴31具有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安装面、抵接面311和转向面312。如图4所示,在箱盖1相对箱体2转动的过程中,当第一转轴31相对双转轴器32沿第一方向转动,以使双转轴器32从第一位置转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转轴31的转向面312将不断朝向双转轴器32的第一面321靠近。而在当第一转轴31相对双转轴器32沿第二方向转动,以使双转轴器32从第二位置转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第一转轴31的抵接面311将不断朝向双转轴器32的第三面323靠近。但是受限于箱盖1和箱体2的位置干涉,转向面312和第一面321不会抵接,抵接面311和第三面323也不会抵接。其中第一方向为图4中的oa方向,第一方向是将箱盖1打开的方向,第二方向是将箱盖1扣合于箱体2上的方向,两者互为反方向。
可选地,双转轴组件3具有多个。多个双转轴组件3的设置可增强箱体2和箱盖1转动连接的稳定性,但同时需确保箱盖1可朝一侧相对箱体2转动。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双转轴组件3设置有两个,两个双转轴组件3沿中轴线对称设置。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设置两个双转轴组件3沿中轴线间隔,可根据双转轴组件3的安装位置和面积大小而调整。
另外,具体实施时,双转轴组件3还包括第一连接件,而双转轴器32和第一转轴31上对应设置有第一转动孔,第一连接件转动插设于双转轴器32和第一转轴31的第一转动孔内。同样地,双转轴组件3还包括第二连接件,而双转轴器32和第二转轴33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转动孔,第二连接件转动插设于双转轴器32和第二转轴33的第二转动孔内。本实施例中,在三棱柱的双转轴器32的第一面321和第三面323的夹角处设置第一转动孔,而在第二面322和第三面323的夹角处设置第二转动孔。
且为使得双转轴组件3各部件之间连接稳定,设置于双转轴器32上的第一转动孔和第二转动孔均是成对设置,使双转轴器32上的第一转动孔位于第一转轴31的第一转动孔的两侧,而双转轴器32上的第二转动孔也位于第二转轴33的第二转动孔的两侧。本实施例中,双转轴器32的两个第一转动孔沿自身轴线相对设置,且分别设置于一个凸起A上,而两个凸起A之间具有容置空间,第一转轴31上的第一转动孔也对应设置于一个凸起B上,该凸起B可插入前述两个凸起A之间的容置空间内。双转轴器32与第二转轴33的配合与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可选地,第二转轴33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332和连接部331,连接部331与双转轴器32转动连接,固定部332与箱体2可拆卸连接。固定部332和连接部331为一体件,第一转轴31设置于箱体2的内侧,其中固定部332靠近箱体2的内壁设置,而连接部331凸出设置于固定部332远离箱体2的内壁的一侧,固定部332能够在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与双转轴器32上的限位部3231抵接。本实施例中,为实现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三棱柱结构的双转轴器32与第一转轴31的限位抵接,同时使得双转轴器32的第一面321平行于箱体2的开口所在的平面,双转轴器32的限位部3231设置为限位凹槽。
优选地,双转轴器32上还设置有减重槽324,该减重槽324设置于双转轴器32的第一面321和第二面322,且未沿三棱柱结构的轴向贯通,可有效减轻双转轴器32的重量,同时确保其强度。上述限位凹槽也具有与减重槽324同样地效果。
进一步地,箱体2的内壁设置有安装台21,安装台21一般平行于箱体2的开口所在的平面设置,水箱结构还包括固定件4,固定件4设置于安装台21上,而固定部332与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以此实现双转轴组件3与箱体2的可拆卸连接。可选地,固定件4和固定部332上对应设置有安装孔,固定件4上的安装孔可为螺纹孔,采用紧固件穿过固定部332上的安装孔,而后螺纹连接于固定件4上的安装孔内即可。当双转轴组件3发生损坏时,即可拆卸该紧固件以实现对双转轴组件3的整体替换。
更进一步地,箱盖1上设置有锁扣11,而箱体2上还设置有锁槽22,当箱盖1密封扣合于箱体2的开口处时,锁扣11将卡设于锁槽22内,以使箱体2结构的封闭状态锁定。具体实施时,锁扣11位于密封组件5的外侧,在需要打开水箱结构时可按压锁扣11以使其从锁槽22中脱离,锁扣11具有可伸出的锁舌,该锁舌仅在锁扣11的主体部被按压时收回,而在锁扣11的主体部未被按压时,锁舌伸出即可使该锁扣11被卡设于锁槽22内。即在需要关闭水箱时,可给予箱盖1沿第一方向的力,且按压锁扣11,以使锁舌收回,而当箱盖1密封扣合于箱体2的开口处,停止按压锁扣11,锁舌伸出,以使锁扣11被卡设于锁槽22内。在需要打开水箱时,可给予箱盖1沿第二方向的力,同时按压锁扣11,以使锁舌收回,而当双转轴组件3离开第三位置之后,也可停止按压锁扣11。
以上实施方式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方式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箱盖(1)、密封组件(5)和双转轴组件(3),所述双转轴组件(3)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31)、双转轴器(32)和第二转轴(33),所述第一转轴(31)连接于所述箱盖(1)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转轴(33)连接于所述箱体(2)的内壁,所述密封组件(5)环设于所述箱盖(1)的扣合部上;
所述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双转轴器(32)的限位部(3231)抵接所述第一转轴(31),所述第二转轴(33)抵接所述箱体(2)的侧壁,所述箱盖(1)位于所述箱体(2)的外侧;所述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箱盖(1)位于所述箱体(2)的正上方;所述双转轴组件(3)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箱盖(1)盖设于所述箱体(2)的开口处,所述密封组件(5)夹设于所述扣合部和所述箱体(2)的开口的内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31)具有呈夹角设置的安装面和抵接面(311),所述安装面用于安装所述箱盖(1),所述双转轴组件(3)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安装面垂直于所述箱体(2)的开口所在的平面,所述抵接面(311)抵接所述箱体(2)的开口的上壁,所述双转轴组件(3)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和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安装面均平行于所述箱体(2)的开口所在的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轴器(32)和所述第一转轴(31)均为三棱柱结构,所述双转轴器(32)具有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第一面(321)、第二面(322)和第三面(323),所述第一转轴(31)具有沿自身周向依次连接的所述安装面、所述抵接面(311)和转向面(312);
所述第一转轴(31)沿第一方向相对所述双转轴器(32)转动,所述转向面(312)靠近所述第一面(321),所述第一转轴(31)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双转轴器(32)转动,所述抵接面(311)靠近所述第三面(323),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互为反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33)包括相连接的固定部(332)和连接部(331),所述连接部(331)与所述双转轴器(3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部(332)与所述箱体(2)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结构还包括固定件(4),所述箱体(2)的内壁设置有安装台(21),所述固定件(4)设置于所述安装台(21)上,所述固定部(332)与所述固定件(4)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轴组件(3)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双转轴器(32)和所述第一转轴(31)上对应设置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插设于所述双转轴器(32)和所述第一转轴(31)的所述第一转动孔内;
所述双转轴组件(3)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双转轴器(32)和所述第二转轴(33)上对应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插设于所述双转轴器(32)和所述第二转轴(33)的所述第二转动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轴器(32)上的所述第一转动孔成对设置,且所述双转轴器(32)上的所述第一转动孔位于所述第一转轴(31)的所述第一转动孔的两侧;
所述双转轴器(32)上的所述第二转动孔成对设置,且所述双转轴器(32)上的所述第二转动孔位于所述第二转轴(33)的所述第二转动孔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轴器(32)上设置有减重槽(324),且所述限位部(3231)为设置于所述第三面(323)上的限位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轴组件(3)具有多个。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1)上设置有锁扣(11),所述箱体(2)上设置有锁槽(22),所述箱盖(1)密封扣合于所述箱体(2)的开口,所述锁扣(11)卡设于所述锁槽(22)内。
CN202320811120.4U 2023-04-13 2023-04-13 水箱结构 Active CN2198140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1120.4U CN219814031U (zh) 2023-04-13 2023-04-13 水箱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1120.4U CN219814031U (zh) 2023-04-13 2023-04-13 水箱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14031U true CN219814031U (zh) 2023-10-13

Family

ID=88283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1120.4U Active CN219814031U (zh) 2023-04-13 2023-04-13 水箱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140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814031U (zh) 水箱结构
CN210178149U (zh) 一种多用途锁闭装置及密封盖
CN201105888Y (zh) 人孔结构及具有该人孔结构的物料储运罐体
CN207090238U (zh) 一体化垃圾压缩机尾门锁紧机构
CN215655173U (zh) 一种胶粘剂反应釜
CN203211091U (zh) 加油口盒连接结构
CN207956657U (zh) 一种卸料器快开手孔装置
CN212816175U (zh) 箱门连接结构、洗碗机箱体及水槽式洗碗机
CN217147182U (zh) 一种用于饲料散装仓的料仓人孔
CN217461783U (zh) 开关柜门锁
CN217363496U (zh) 储能机柜
CN216757427U (zh) 一种观察门
CN216468423U (zh) 一种密封口盖组件结构
CN212271871U (zh) 船用冷库门
CN213831332U (zh) 一种燃油箱
CN214364009U (zh) 一种化粪池处理车用真空箱
CN212536700U (zh) 一种双向密封式三偏心蝶阀
CN219072393U (zh) 一种具有防尘结构的水箱水盖
CN217260549U (zh) 一种可拆装型舱口盖
CN215780309U (zh) 一种肝胆外科自动吸引器
CN215157738U (zh) 一种可伸缩砂浆罐出料口封口装置
CN220764679U (zh) 飞行器舱体及飞行器
CN210034503U (zh) 一种软硬双重密封的卸灰球阀
CN212833771U (zh) 转轴式卡件及具有该卡件的自动接种装载器
CN215682890U (zh) 一种卧式混合机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