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803742U - 抓捕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抓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803742U
CN219803742U CN202320598604.5U CN202320598604U CN219803742U CN 219803742 U CN219803742 U CN 219803742U CN 202320598604 U CN202320598604 U CN 202320598604U CN 219803742 U CN219803742 U CN 2198037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turing
sheath tube
clamp
sheath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98604.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598604.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8037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8037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8037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抓捕装置,其包括:鞘管、网罩、抓捕钳和控制端;所述网罩能够收拢或舒张;所述抓捕钳能够抓捕或者松开目标;控制端与所述网罩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收拢或舒张,控制端与所述抓捕钳连接并能够控制其抓捕或者松开目标;所述控制端能够带动所述网罩和/或所述抓捕钳回缩至所述鞘管内或者运动伸出所述鞘管。通过网罩对目标和抓捕钳进行相对定位,可以有效地确保目标准确地被抓捕钳抓捕,从而可以顺利地通过鞘管将目标和抓捕钳一并取出,进而可以便利地达到对封堵器的取出效果,免除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因此可以有效地为患者减小手术创伤及缩短康复时间。

Description

抓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抓捕装置。
背景技术
先天性心脏病行介入封堵术,术中或术后,出于以下原因,封堵器从缺损处脱出游离:
1、封堵器偏小:为封堵器脱落最常见原因;
2、适应证选择不当:如房间隔缺损患者,房间隔缺损边缘过短或无边缘,若强行进行介入封堵,易造成封堵器脱落;
3、介入经验不足:即封堵器未释放到位,介入医生对封堵器的影像学形态判断失误;
4、操作不当:对封堵器进行反复牵拉、粗暴操作,易引起封堵器脱落;
5、封堵系统质量问题:也可能造成封堵器脱落。
封堵器脱落患者会出现低氧血症,呼吸困难,发绀,乏力等,因此,遇封堵器脱落时,须尽快将脱落的封堵器取出。通常使用圈套器,利用介入方法将脱落的封堵器取出,然而,圈套器需要绝对精准圈套住封堵器的栓头才能将其取出,由于圈套器结构、栓头尺寸等所限,具体实现过程操作难度极大,对术者经验及技术要求较高,临床套取成功率较低,一旦失败,则患者将被迫接受外科开胸方式取出封堵器,该术式创伤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抓捕装置,能够便利地将脱落的封堵器取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抓捕装置,包括:鞘管、网罩、抓捕钳和控制端;网罩连接于所述鞘管的端部,所述网罩能够收拢或舒张;抓捕钳设置于所述网罩的内部,所述抓捕钳能够抓捕或者松开目标;控制端连接于所述鞘管远离所述网罩的一端,所述控制端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机构和第二控制机构,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网罩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收拢或舒张,所述第二控制机构与所述抓捕钳连接并能够控制其抓捕或者松开目标;所述控制端能够带动所述网罩和/或所述抓捕钳回缩至所述鞘管内或者运动伸出所述鞘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抓捕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鞘管伸入于患者的体内,并延伸靠近目标位置,网罩可以对目标进行包裹防止目标逃逸,并在网罩收拢后实现抓捕钳和目标的相对定位。随后,即可通过抓捕钳对目标进行抓捕,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端带动抓捕钳和目标回缩至鞘管内,以便于将二者取出。
通过网罩对目标和抓捕钳进行相对定位,可以有效防止目标逃逸,有利于目标准确地被抓捕钳抓捕,从而可以顺利地通过鞘管将目标和抓捕钳一并取出,从而可以便利地回收封堵器,免除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因此可以有效地为患者减小手术创伤及缩短康复时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罩边远离所述鞘管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各个所述罩边环绕所述抓捕钳分布;所述第一控制机构与所述弯曲部连接并能够控制其弯曲运动靠近所述抓捕钳或者弯曲运动远离所述抓捕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导丝,所述导丝穿插于所述罩边内并连接于所述罩边远离所述鞘管的端部;所述导丝与所述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端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导丝运动并使得所述导丝绷紧或者松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导丝包括第一丝部和第二丝部;所述第一丝部和所述第二丝部能够环绕所述罩边的内部进行转动,并对所述罩边的端部施加转向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鞘管内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控制端与所述连接柱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沿所述鞘管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于所述鞘管内;所述连接柱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齿轮,所述鞘管内设置有齿条,所述齿轮啮合连接于所述齿条,所述第一丝部和所述第二丝部套于所述齿轮并能够跟随所述齿轮一并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柱设置有滑钮,所述滑钮滑动安装于所述控制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鞘管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架,各个所述罩边和所述抓捕钳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架;所述控制端与所述连接架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沿所述鞘管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抓捕钳包括连接件和至少两个钳部,至少两个所述钳部均弹性铰接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二控制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的气囊,所述气囊能够膨胀并推压至少两个所述钳部。所述气囊对所述钳部施加的推力方向与所述钳部的弹性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控制端与所述气囊连接并能够控制其膨胀或收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内设置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连通至所述气囊内,并能够对所述气囊的内部进行充气或者抽气,所述控制端处则设置有伸入于所述输气通道内的弹性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抓捕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示出的抓捕装置的罩边的示意图;
图3为图1示出的抓捕装置的网罩的示意图;
图4为图1示出的抓捕装置的第二控制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图1示出的抓捕装置的第一控制机构的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6为图1示出的抓捕装置的第一控制机构的舒张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鞘管100;控制端200;输送管250;网罩300;导丝310;第一丝部313;第二丝部317;罩边330;弯曲部335;柔性网370;抓捕钳400;连接架410;钳部435;连接件450;输气通道455;气囊470;第一控制机构600;滑钮610;齿条630;连接柱650;齿轮670;第二控制机构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抓捕装置,包括:鞘管100、网罩300、抓捕钳400和控制端200;网罩300连接于鞘管100的端部,网罩300能够收拢或舒张;抓捕钳400设置于网罩300的内部,抓捕钳400能够抓捕或者松开目标;控制端200连接于鞘管100远离网罩300的一端,控制端200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机构600和第二控制机构700,第一控制机构600与网罩300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收拢或舒张,第二控制机构700与抓捕钳400连接并能够控制其抓捕或者松开目标;控制端200能够带动网罩300和/或抓捕钳400回缩至鞘管100内或者运动伸出鞘管100。鞘管100伸入患者体内,并延伸靠近目标位置,网罩300可以对目标进行包裹,并在网罩300收拢后实现抓捕钳400和目标的相对定位。随后,即可通过抓捕钳400对目标进行抓捕,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端200带动抓捕钳400和目标回缩至鞘管100内,以便将二者取出。通过网罩300对目标和抓捕钳400进行相对定位,可以有效预防目标逃逸,有助于目标准确地被抓捕钳400抓捕,从而可以顺利地通过鞘管100将目标和抓捕钳400一并取出,进而可以便利地回收封堵器,免除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因此可以有效地为患者减小手术创伤及缩短康复时间。
具体地,上述目标为封堵器,其中,抓捕钳400能够对封堵器的栓头进行夹紧或者放松。当然,上述目标也可以是其他相近似的手术用具,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本抓捕装置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使用:
将鞘管100置入患者血管内,并使得网罩300和抓捕钳400运动靠近目标;
将网罩300从鞘管100内送出,并使网罩300舒张,进而用舒张的网罩300包覆目标;
控制网罩300相对于目标进行收拢;
控制抓捕钳400对目标进行抓捕;
带动网罩300和/或抓捕钳400运动回缩至鞘管100内。
鞘管100通过血管伸入于患者的体内,因此患者无需进行开胸手术。鞘管100伸至目标位置后,网罩300可以在舒张后对目标进行包裹,并在网罩300收拢后实现抓捕钳400和目标的相对定位。随后,即可通过抓捕钳400对目标进行抓捕,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端200带动抓捕钳400和目标回缩至鞘管100内,以便于将二者取出。通过网罩300对目标和抓捕钳400进行相对定位,可以有效地确保目标准确地被抓捕钳400抓捕,从而可以顺利地通过鞘管100将目标和抓捕钳400一并取出,进而可以便利地取出封堵器,可以免除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因此可以有效地为患者减小手术创伤及缩短康复时间。
可以预想的是,抓捕钳400成功对目标进行抓捕后,网罩300可以先收拢,随后再缩回至鞘管100内。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目标平面与抓捕钳400处于非垂直朝向时,先通过闭合状态的抓捕钳400对目标进行碰撞施力并调整目标平面的朝向,再控制抓捕钳400进行张开并对目标进行抓捕。封堵器脱落后,其朝向并不固定,可以通过X光透视后的影像得知。由于抓捕钳400对封堵器的栓头进行抓取,方能有效地实现对封堵器的抓捕效果,因此在X光下观察到封堵器朝向与抓捕钳400之间呈非垂直朝向致使栓头难以被抓捕钳400抓捕时,可以通过闭合状态的抓捕钳400对目标进行轻触碰撞,使封堵器朝向调整变化,进而顺利地使得栓头可以被抓捕钳400抓捕,并确保对封堵器的取出过程能够顺利、有效地进行。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网罩300包括多个设置于鞘管100端部的罩边330,相邻的至少两个罩边330之间连接有柔性网370;罩边330能够运动回缩至鞘管100内或者从鞘管100内伸出;罩边330具有弹性并朝向鞘管100的外周弹性弯曲。罩边330朝向鞘管100的外周进行弹性弯曲时,将会带动柔性网370进行舒张,从而使得网罩300整体得以打开,并可以对目标进行包裹,进而直接、有效地确保网罩300可以顺利地实现对目标的抓捕效果。当罩边330运动回缩至鞘管100内时,罩边330将会被鞘管100的内管壁所挤压,从而使得罩边330朝向中部弯曲,进而实现网罩300的网口收拢效果,因此可以顺利、直接地对网罩300和目标进行回收及取出。
具体地,罩边330为五个,每至少两个罩边330之间均连接有柔性网370。
进一步地,罩边330及柔性网370由可透X线材质制作,但须在局部关键位置加装不透X线的定位Mark标记,便于术者在操作过程中观察二者形态及具体抵达位置。
再进一步地,罩边330的末端为平面、圆弧面或者其他非尖锐形状,从而避免罩边330对患者造成损伤。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罩边330远离鞘管100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335,各个罩边330环绕抓捕钳400分布;第一控制机构600与弯曲部335连接并能够控制其弯曲运动靠近抓捕钳400或者弯曲运动远离抓捕钳400。第一控制机构600带动弯曲部335朝向抓捕钳400进行弯曲时,可以直接、有效地实现网罩300的收拢效果,从而可以顺利地将目标进行包裹避免其逃逸,进而有利于抓捕钳400对目标进行抓捕及带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第一控制机构600包括导丝310,导丝310穿插于罩边330内并连接于罩边330远离鞘管100的端部;导丝310与控制端200连接,控制端200运动时能够带动导丝310运动并使得导丝310绷紧或者松弛。导丝310处于松弛状态时,罩边330将会在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朝向鞘管100的外周进行弯曲,从而使得网罩300处于舒张状态。而当导丝310被控制端200所控制并绷紧时,导丝310将会趋向于绷直状态,从而带动罩边330朝向绷直状态进行运动,进而可以直接、有效地达到趋势网罩300收拢的效果,因此可以有效地对目标进行包裹和固定。
可以预想的是,网罩300和抓捕钳400也可以通过导丝310推动至鞘管100的端部,从而使得网罩300和抓捕钳400能够顺利地抵达目标附近。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导丝310包括第一丝部313和第二丝部317;第一丝部313和第二丝部317能够环绕罩边330的内部进行转动,并对罩边330的端部施加转向力。第一丝部313和第二丝部317环绕罩边330的内部进行转动时,将会在罩边330的内部对罩边330的端部施加转向力,从而可以对罩边330的弯曲方向进行引导,进而可以顺利地的引导罩边330弯曲并使得网罩300进行收拢。
具体地,第一丝部313和第二丝部317首尾连接并形成环状。控制端200能够带动第一丝部313和第二丝部317进行往复环绕转动。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鞘管100内设置有连接柱650,控制端200与连接柱650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沿鞘管1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于鞘管100内;连接柱650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齿轮670,鞘管100内设置有齿条630,齿轮670啮合连接于齿条630,第一丝部313和第二丝部317套于齿轮670并能够跟随齿轮670一并转动。连接柱650在鞘管100内运动靠近目标时,导丝310和罩边330端部之间的距离将会逐渐缩小,因此导丝310将会趋向于松弛状态。在此过程中,罩边330将会在自身的弹性力作用下进行弯曲,且齿轮670将会在齿条630的啮合作用下进行旋转并带动导丝310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导丝310可以给与予罩边330转向力,进而可以有效地引导罩边330朝向抓捕钳400进行弯曲以使得网罩300进行收拢。连接柱650运动远离目标时,导丝310将会处于绷直状态,从而使得罩边330绷直,进而有效地达到收拢网罩300的效果。因此,通过连接柱650的运动,即可直接、有效地达到对网罩300状态的控制效果,进而便于对目标进行抓捕及取出。
具体地,连接柱650设置有滑钮610,滑钮610滑动安装于控制端200。通过滑动滑钮610,即可简单、直接地实现对网罩300的状态控制效果。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鞘管100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架410,各个罩边330和抓捕钳400均连接于连接架410;控制端200与连接架410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沿鞘管1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连接架410可以通过罩边330带动网罩300和抓捕钳400一并进行运动,从而使得二者在顺利抓捕目标后可以快速地缩回至鞘管100内,进而简单、有效地达到对目标、抓捕钳400的取出及回收效果,而无需进行多次的控制操作。
具体地,连接架410通过丝线与控制端200连接,丝线缠绕于控制端200,当控制端200进行转动时,即可直接、有效地实现丝线的放出及回收,进而完成对连接架410的控制效果。
可以预想的是,控制端200也可以连接输送管250,并通过输送管250对鞘管100内部进行气体或液体的输送,从而通过压力对连接架410进行驱动。具体的实施方式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在此不做限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抓捕钳400包括连接件450和至少两个钳部435,至少两个钳部435均弹性铰接于连接件450;第二控制机构700包括设于连接件450的气囊470,气囊470能够膨胀并推压至少两个钳部435。气囊470对钳部435施加的推力方向与钳部435的弹性转动方向相反,控制端200与气囊470连接并能够控制其膨胀或收缩。气囊470中被抽气并处于收缩状态时,气囊470将无法对至少两个钳部435进行施力,因此,至少两个钳部435将会在弹力的作用下进行自动旋转,并使得至少两个钳部435之间的空隙增加,以便于夹紧目标。而气囊470充气膨胀时,则会对至少两个钳部435造成挤压,从而使得至少两个钳部435相互靠近并对目标进行夹紧,进而直接、有效地达到对抓捕钳400的控制效果。
具体地,至少两个钳部435均通过扭簧连接于连接件450的端部。
进一步地,连接件450内设置有输气通道455,输气通道455连通至气囊470内,并能够对气囊470的内部进行充气或者抽气。控制端200处则设置有弹性按钮,通过按下弹性按钮,可以有效地对输气通道455的内部空间进行挤压,进而使得其内部的气体朝向气囊470运动。当松开弹性按钮时,弹性按钮则会弹性复位,进而使得输气通道455扩大并抽取气囊470中的空气。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鞘管(100);
网罩(300),连接于所述鞘管(100)的端部,所述网罩(300)能够收拢或舒张;
抓捕钳(400),设置于所述网罩(300)的内部,所述抓捕钳(400)能够抓捕或者松开目标;
控制端(200),连接于所述鞘管(100)远离所述网罩(300)的一端,所述控制端(200)内设置有第一控制机构(600)和第二控制机构(700),所述第一控制机构(600)与所述网罩(300)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收拢或舒张,所述第二控制机构(700)与所述抓捕钳(400)连接并能够控制其抓捕或者松开目标;所述控制端(200)能够带动所述网罩(300)和/或所述抓捕钳(400)回缩至所述鞘管(100)内或者运动伸出所述鞘管(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罩(300)包括多个设置于所述鞘管(100)端部的罩边(330),相邻的至少两个所述罩边(330)之间连接有柔性网(370);所述罩边(330)能够运动回缩至所述鞘管(100)内或者从所述鞘管(100)内伸出;所述罩边(330)具有弹性并朝向所述鞘管(100)的外周弹性弯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罩边(330)远离所述鞘管(100)的一端设置有弯曲部(335),各个所述罩边(330)环绕所述抓捕钳(400)分布;所述第一控制机构(600)与所述弯曲部(335)连接并能够控制其弯曲运动靠近所述抓捕钳(400)或者弯曲运动远离所述抓捕钳(400)。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机构(600)包括导丝(310),所述导丝(310)穿插于所述罩边(330)内并连接于所述罩边(330)远离所述鞘管(100)的端部;所述导丝(310)与所述控制端(200)连接,所述控制端(200)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导丝(310)运动并使得所述导丝(310)绷紧或者松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丝(310)包括第一丝部(313)和第二丝部(317);所述第一丝部(313)和所述第二丝部(317)能够环绕所述罩边(330)的内部进行转动,并对所述罩边(330)的端部施加转向力。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鞘管(100)内设置有连接柱(650),所述控制端(200)与所述连接柱(650)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沿所述鞘管(1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于所述鞘管(100)内;
所述连接柱(650)上可转动地连接有齿轮(670),所述鞘管(100)内设置有齿条(630),所述齿轮(670)啮合连接于所述齿条(630),所述第一丝部(313)和所述第二丝部(317)套于所述齿轮(670)并能够跟随所述齿轮(670)一并转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柱(650)设置有滑钮(610),所述滑钮(610)滑动安装于所述控制端(200)。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鞘管(100)内活动设置有连接架(410),各个所述罩边(330)和所述抓捕钳(400)均连接于所述连接架(410);所述控制端(200)与所述连接架(410)连接并能够带动其沿所述鞘管(100)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抓捕钳(400)包括连接件(450)和至少两个钳部(435),至少两个所述钳部(435)均弹性铰接于所述连接件(450);所述第二控制机构(700)包括设于所述连接件(450)的气囊(470),所述气囊(470)能够膨胀并推压至少两个所述钳部(435);
所述气囊(470)对所述钳部(435)施加的推力方向与所述钳部(435)的弹性转动方向相反,所述控制端(200)与所述气囊(470)连接并能够控制其膨胀或收缩。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抓捕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450)内设置有输气通道(455),所述输气通道(455)连通至所述气囊(470)内,并能够对所述气囊(470)的内部进行充气或者抽气,所述控制端(200)处则设置有伸入于所述输气通道(455)内的弹性按钮。
CN202320598604.5U 2023-03-14 2023-03-14 抓捕装置 Active CN2198037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8604.5U CN219803742U (zh) 2023-03-14 2023-03-14 抓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98604.5U CN219803742U (zh) 2023-03-14 2023-03-14 抓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803742U true CN219803742U (zh) 2023-10-10

Family

ID=88216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98604.5U Active CN219803742U (zh) 2023-03-14 2023-03-14 抓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8037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92278B2 (en) Endoscopes having multiple lumens for tissue acquisition and removal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
KR100278726B1 (ko) 부착 배리어 도포구
JP5384019B2 (ja) 胃組織に褶壁形成術を施し、胃組織を締め付けるための装置
US5353784A (en) Endoscopic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EP1819266B1 (en) Remote tissue retraction device
US7951159B2 (en) Method for plicating and fastening gastric tissue
JP5253867B2 (ja) 胃組織に褶壁形成術を施し、胃組織を締め付けるための装置
EP1503678B1 (en) Organ retractor
JP2017515620A (ja) 生検デバイス、システム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EP2157917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losure of wounds
US20080188863A1 (en) Uterine artery occlusion
JP5329115B2 (ja) 胃組織に褶壁形成術を施し、胃組織を締め付けるための装置
JP2011528949A (ja) 組織に縫合糸を送出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器具
JP2023126438A (ja) 組織を引き込む為の装置および方法
CN113853166A (zh) 组织牵引带
JP2000005189A (ja) 異物除去用カテーテル
CN219803742U (zh) 抓捕装置
US7815653B2 (en) Method for plicating and fastening gastric tissue
CN113423345A (zh) 深部眼眶入路牵开器
CN211883901U (zh) 一种腹腔镜下膨胀式支撑装置
US20240032903A1 (en) Device for medical specimen retrieval
CN114027913B (zh) 一种吸附式心脏外科用左心耳心外环扎系统
CN216167366U (zh) 一种用于肠镜检查的双气囊辅助装置
CN219963028U (zh) 一种脱落封堵器抓捕工具
CN209529088U (zh) 胶囊式支气管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