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97253U -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97253U
CN219797253U CN202320362359.8U CN202320362359U CN219797253U CN 219797253 U CN219797253 U CN 219797253U CN 202320362359 U CN202320362359 U CN 202320362359U CN 219797253 U CN219797253 U CN 2197972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heat
fixedly connected
box
heat recovery
boi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6235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久岗
王金星
赵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36235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972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972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972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ing Waste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锅炉和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锅炉与箱体之间固定连通有出烟管,所述隔板上方的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过滤净化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出烟管、箱体、隔板、出气管、蛇形换热管、水箱、连接管和抽气泵的设置,可达到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回的目的,通过过滤箱的设置,可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颗粒的设置,可吸入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且方便快速的对过滤箱进行拆装清洗更换,保证过滤净化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是指耗能装置中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对锅炉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节约能量。经检索:授权公布号为CN205784777U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热量回收罐I和热量回收罐II,热量回收罐I连接有进气管和出气管,进气管和出气管之间设置有气体集热管,热量回收罐I内设置有热交换管,气体集热管呈圆柱形螺旋状设置于热交换管外壁上,气体集热管圆柱形螺旋的螺距为热交换管高度的1/12,螺旋角为12.8度;所述热量回收罐II内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中空加热板和若干平行设置的中空受热板。
然而上述中的锅炉余热回收装置还存在有不足之处,虽然可对锅炉排出的烟气中的余热进行收回,但不便对排出的烟气进行过滤净化,烟气直接排放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锅炉和箱体,所述箱体内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锅炉与箱体之间固定连通有出烟管,所述隔板上方的箱体内设置有可拆卸过滤净化组件,所述隔板下方的箱体上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可拆卸过滤净化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安装口内的过滤箱、转动连接在箱体顶部的两个转动轴和固定连接在箱体顶部的两个扭力弹簧,所述过滤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位于同一侧的转动轴和扭力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板,两个限位板均活动抵接在顶盖的顶部,所述过滤箱内活动放置有活性炭颗粒。
优选的,所述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套,所述密封套活动抵接在箱体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转动轴的外侧。
优选的,两个扭力弹簧分别套接于对应的转动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两侧内壁上的水箱、固定连接在箱体一侧的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蛇形换热管,所述蛇形换热管绕设在水箱的外侧,所述蛇形换热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隔板的底部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一侧顶部固定连通有加冷水管,所述水箱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连通有出热水管。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水箱固定套设在两个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出烟管、箱体、隔板、出气管、蛇形换热管、水箱、连接管和抽气泵的设置,因蛇形换热管绕设在水箱的外侧,进而增长了蛇形换热管中的热量与水箱接触的时间,进而使得换热效果更好,使得水箱内的水可充分吸收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升温,进而达到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回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过滤箱的设置,可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颗粒的设置,可吸入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安装口、顶盖、限位板、转动轴和扭力弹簧的设置,方便快速的对过滤箱进行拆装,以便定期对过滤箱和活性炭颗粒进行清洗更换作业,保证过滤净化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出烟管、箱体、隔板、出气管、蛇形换热管、水箱、连接管和抽气泵的设置,可达到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收回的目的,通过过滤箱的设置,可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颗粒的设置,可吸入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且方便快速的对过滤箱进行拆装清洗更换,保证过滤净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箱体;3、水箱;4、出热水管;5、顶盖;6、限位板;7、锅炉;8、出烟管;9、蛇形换热管;10、出气管;11、隔板;12、过滤箱;13、活性炭颗粒;14、加冷水管;15、抽气泵;16、连接管;17、密封套;18、安装口;19、轴承;20、转动轴;21、扭力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锅炉7和箱体2,箱体2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1,锅炉7与箱体2之间固定连通有出烟管8,隔板11上方的箱体2内设置有可拆卸过滤净化组件,隔板11下方的箱体2上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8,可拆卸过滤净化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安装口18内的过滤箱12、转动连接在箱体2顶部的两个转动轴20和固定连接在箱体2顶部的两个扭力弹簧21,过滤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5,位于同一侧的转动轴20和扭力弹簧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板6,两个限位板6均活动抵接在顶盖5的顶部,过滤箱12内活动放置有活性炭颗粒13,通过过滤箱12的设置,可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颗粒13的设置,可吸入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当需要对过滤箱12和活性炭颗粒13进行清洗更换时,向外拨动限位板6,使得限位板6不对顶盖5进行限位,此时扭力弹簧21发生形变蓄能,然后即可把顶盖5、过滤箱12和活性炭颗粒13一起拔出进行清洗更换,当清洗好后,在把顶盖5、过滤箱12和活性炭颗粒13放回原处,然后松开限位板6,此时在扭力弹簧21的作用下,两个限位板6转动复位并抵接在顶盖5的顶部,进而达到对顶盖5进行限位固定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中,顶盖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套17,密封套17活动抵接在箱体2的顶部,通过密封套17,可对顶盖5与箱体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漏气的情况发生。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19,两个轴承19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转动轴20的外侧,方便对转动轴20进行支撑,使其旋转更加平稳。
本实用新型中,两个扭力弹簧21分别套接于对应的转动轴20的外侧,方便对扭力弹簧21进行导向。
本实用新型中,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2两侧内壁上的水箱3、固定连接在箱体2一侧的抽气泵15,抽气泵15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6,连接管16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蛇形换热管9,蛇形换热管9绕设在水箱3的外侧,蛇形换热管9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0,出气管10与隔板11的底部相连通,通过抽气泵15,可把锅炉形成的热烟气抽到出烟管8内,最终进入隔板11上方的箱体2内,而过滤净化后的热烟气进入出气管10内,最终进入蛇形换热管9内,因蛇形换热管9绕设在水箱3的外侧,进而增长了蛇形换热管9中的热量与水箱3接触的面积,进而使得换热效果更好,进而使得水箱3内的水可充分吸热升温,通过出热水管4,可热水可作为生活用水进行使用,而降温后的烟气从连接管16和抽气泵15的出气端排出,不仅减轻能源的损耗,同时避免直接排出造成热污染。
本实用新型中,水箱3的一侧顶部固定连通有加冷水管14,水箱3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连通有出热水管4,方便水箱3的进出水。
本实用新型中,箱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水箱3固定套设在两个安装孔内,方便把水箱3安装在箱体2的两侧内壁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在工作时,通过抽气泵15,可把锅炉形成的热烟气抽到出烟管8内,最终进入隔板11上方的箱体2内,通过过滤箱12的设置,可对烟气中的粉尘进行过滤,通过活性炭颗粒13的设置,可吸入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净化的目的,使得排出的气体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而过滤净化后的热烟气进入出气管10内,最终进入蛇形换热管9内,因蛇形换热管9绕设在水箱3的外侧,进而增长了蛇形换热管9中的热量与水箱3接触的面积,进而使得换热效果更好,进而使得水箱3内的水可充分吸热升温,通过出热水管4,可热水可作为生活用水进行使用,而降温后的烟气从连接管16和抽气泵15的出气端排出,不仅减轻能源的损耗,同时避免直接排出造成热污染,当需要对过滤箱12和活性炭颗粒13进行清洗更换时,向外拨动限位板6,使得限位板6不对顶盖5进行限位,此时扭力弹簧21发生形变蓄能,然后即可把顶盖5、过滤箱12和活性炭颗粒13一起拔出进行清洗更换,当清洗好后,在把顶盖5、过滤箱12和活性炭颗粒13放回原处,然后松开限位板6,此时在扭力弹簧21的作用下,两个限位板6转动复位并抵接在顶盖5的顶部,进而达到对顶盖5进行限位固定的目的,通过密封套17,可对顶盖5与箱体2的连接处进行密封,避免漏气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锅炉(7)和箱体(2),所述箱体(2)内固定连接有隔板(11),所述锅炉(7)与箱体(2)之间固定连通有出烟管(8),所述隔板(11)上方的箱体(2)内设置有可拆卸过滤净化组件,所述隔板(11)下方的箱体(2)上设置有余热回收组件,所述箱体(2)的顶部开设有安装口(18),所述可拆卸过滤净化组件包括滑动套设在安装口(18)内的过滤箱(12)、转动连接在箱体(2)顶部的两个转动轴(20)和固定连接在箱体(2)顶部的两个扭力弹簧(21),所述过滤箱(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5),位于同一侧的转动轴(20)和扭力弹簧(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限位板(6),两个限位板(6)均活动抵接在顶盖(5)的顶部,所述过滤箱(12)内活动放置有活性炭颗粒(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套(17),所述密封套(17)活动抵接在箱体(2)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轴承(19),两个轴承(19)的内圈分别固定套设在对应的转动轴(20)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扭力弹簧(21)分别套接于对应的转动轴(20)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箱体(2)两侧内壁上的水箱(3)、固定连接在箱体(2)一侧的抽气泵(15),所述抽气泵(15)的一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16),所述连接管(16)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蛇形换热管(9),所述蛇形换热管(9)绕设在水箱(3)的外侧,所述蛇形换热管(9)的顶端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0),所述出气管(10)与隔板(11)的底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3)的一侧顶部固定连通有加冷水管(14),所述水箱(3)的另一侧底部固定连通有出热水管(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两侧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水箱(3)固定套设在两个安装孔内。
CN202320362359.8U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Active CN2197972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2359.8U CN219797253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62359.8U CN219797253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97253U true CN219797253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62359.8U Active CN219797253U (zh) 2023-03-02 2023-03-02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972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3877A (zh) 热定型机废热空气净化热能利用热管换热器
CN219797253U (zh) 一种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06352364A (zh) 催化裂化焚烧烟气换热分离一体化方法与装置
CN216307804U (zh) 一种烟气高温除尘脱硝一体化生活垃圾焚烧炉
CN219083140U (zh) 一种食品加工燃气锅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CN213777744U (zh) 一种焚烧炉烟气除尘用分体式吸附-脱附设备
CN110513740A (zh) 一种厨房热能回收利用装置
CN112922697B (zh) 一种柴油机用多功能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CN213395357U (zh) 一种除尘设备
CN210463061U (zh) 一种用于工业明胶生产的燃气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113865376A (zh) 一种分形微通道换热器
CN112944672A (zh) 一种能效高的节能环保型锅炉装置
CN112066363A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锅炉
CN220417343U (zh) 一种高温废气再回收燃烧装置
CN217685245U (zh) 一种利用焚烧炉排烟余热的市政供暖系统
CN214064877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
CN216244302U (zh) 一种垃圾焚烧锅炉加热水软化装置
KR200238406Y1 (ko) 연탄 열풍보일러
CN215892386U (zh) 多蓄热室废气焚烧炉
CN218763497U (zh) 一种烟囱排气热量回收装置
CN215766549U (zh) 一种硫酸生产用带有烟气热交换结构的热回收装置
CN216591657U (zh) 一种节能环保脱硫锅炉
CN219675641U (zh) 烟气检测装置
CN215951360U (zh) 一种燃煤锅炉余热回收装置
CN217560413U (zh) 一种分段燃烧蒸汽锅炉的热能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