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4752U -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4752U
CN219784752U CN202321178228.0U CN202321178228U CN219784752U CN 219784752 U CN219784752 U CN 219784752U CN 202321178228 U CN202321178228 U CN 202321178228U CN 219784752 U CN219784752 U CN 2197847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communication
inner tube
fixed
hexamethyldisilane
lower extre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822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朝磊
温银华
武善杰
刘翠姣
刘在民
邢朝虎
张雷
潘世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uyang Yil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uyang Yil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uyang Yil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Puyang Yili Chem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822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47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47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47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ilic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下端内设置有下搅拌装置,下搅拌装置上方的釜体内固定有内环,内环上方的釜体内固定有内筒,内筒下端内设置有上搅拌装置,内筒的筒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弧形槽,弧形槽内均固定有滤网,内筒下端固定有插柱,插柱贯穿内环,连通气管上端与内筒上方的釜体连通,连通气管下端与曝气环管连通,连通料管上端与内筒连通,连通料管下端与釜体下端连通。本实用新型在保留上搅拌装置和下搅拌装置的前提下,使得釜体内NH3和三甲基氯硅烷在运动过程中再次发生两个接触混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了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反应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六甲基二硅烷,为无色透明液体,能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易水解,放出NH3,生成六甲基二硅氧烷。在催化剂存在下,与醇或酚反应,生成三甲基烷氧基硅烷或三甲基芳氧基硅烷。与无水氯化氢反应,放出NH3或NH4Cl,生成三甲基氯硅烷,可由三甲基氯硅烷与NH3反应来制取。
申请号为CN201721903621.6,发明名称为《一种新型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三甲基氯硅烷与NH3反应效率的反应釜,通过设置一级反应釜和二级反应釜,一级反应釜的设计增加了一道反应工序,保证在进入二级反应釜前提前进行预处理,改善进入二级反应釜的液体的混合程度,也解决了气体和液体之间接触面积的限制的这个问题,提高了反应效率,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NH3与三甲基氯硅烷在一级反应釜内进行预反应后,为了保证NH3与三甲基氯硅烷能够继续在二级反应釜内继续反应,通过设置抽气泵和排气管,进而使得抽气泵将未反应的NH3通过排气管将NH3传送至二级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对NH3进行再次利用。该反应釜解决NH3与三甲基氯硅烷之间接触面积的方案主要是分别在一级反应釜和二级反应釜内设置搅拌装置来实现。如还需要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反应速率需要进一步的对方案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一种能够进一步的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效率的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包括釜体,釜体上端固定有进料管,釜体下端固定有排料管,釜体下端内固定有曝气环管,釜体下端内设置有下搅拌装置,下搅拌装置上方的釜体内固定有内环,内环上方的釜体内固定有内筒,内筒上端开口,内筒下端内设置有上搅拌装置,内筒的筒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弧形槽,弧形槽内均固定有滤网,内筒下端固定有插柱,插柱贯穿内环,插柱外缘与内环的内缘之间设置有间隙,连通气管上端与内筒上方的釜体连通,连通气管下端与曝气环管连通,连通气管上安装有气泵和阀门,连通料管上端与内筒连通,连通料管下端与釜体下端连通,连通料管上安装有料泵和阀门。
具体的,所述连通气管上固定连通的进气管,进气管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NH3在釜体内上行经过插柱与内环内缘之间的间隙时能够与从间隙留下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第一接触混合。NH3穿过滤网进入到内筒中能够与从滤网排出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第二接触混合,本实用新型在保留上搅拌装置和下搅拌装置的前提下,使得釜体内NH3和三甲基氯硅烷在运动过程中再次发生两个接触混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了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反应效率。
2、NH3穿过滤网进入到内筒中与从滤网排出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第二接触混合的过程中,滤网能够起到分布器的作用,能够进一步的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
3、通过设置曝气环管,进一步的增加可NH3与三甲基氯硅烷得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反应效率。
4、三甲基氯硅烷能够在釜体内从下向上循环流动并与NH3混合反应,能够使得NH3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的更加彻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锥台、上搅拌杆和内筒配合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零部件名称为:
1 釜体
2 下电机
3 下搅拌杆
4 曝气环管
5 连通气管
6 进气管
7 气泵
8 进料管
9 排料管
10 连通料管
11 料泵
12 内环
13 内筒
14 滤网
15 插柱
16 上电机
17 上搅拌杆
18 视窗玻璃
19 锥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所示,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上端固定有进料管8,釜体1下端固定有排料管9,釜体1下端内固定有曝气环管4,釜体1下端内设置有下搅拌装置。NH3通过曝气环管4与进入到釜体1底部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接触反应,通过设置曝气环管4,能够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
所述下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釜体1下端的下电机2,下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釜体1内,下电机2的输出轴上同心固定连接有下搅拌杆3,下搅拌杆3贯穿曝气环管4。在曝气环管4和下搅拌杆3的搅动作用下,能够进一步的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
下搅拌装置上方的釜体1内固定有内环12,内环12上方的釜体1内固定有内筒13,所述内筒13上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内筒13上端开口,内筒13的筒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弧形槽,弧形槽内均固定有滤网14。内筒13下端固定有插柱15,插柱15贯穿内环12,插柱15外缘与内环12的内缘之间设置有间隙。
进入到内筒13中的三甲基氯硅烷能够通过滤网14流出,通过滤网14流出的三甲基氯硅烷然后通过插柱15与内环12内缘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NH3在釜体1内上行经过插柱15与内环12内缘之间的间隙时能够与从该间隙留下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第一接触混合。NH3穿过滤网14进入到内筒13中能够与从滤网14排出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第二接触混合,在保留上搅拌装置和下搅拌装置的前提下,使得釜体1内NH3和三甲基氯硅烷在运动过程中再次发生两个接触混合,能够进一步提高了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最终实现提高反应效率的目的。
内筒13下端内设置有上搅拌装置。所述上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插柱15下端的上电机16,上电机16的输出轴贯穿插柱15和内筒13底板,下电机2的输出轴上同心固定连接有上搅拌杆17,上搅拌杆17位于内筒13内部。上搅拌杆17能够对内筒13只中的NH3与三甲基氯硅烷进行搅拌,能够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反应效率。
所述内筒13的底板上端固定有锥台19,上电机16的输出轴贯穿锥台19,上电机16的输出轴与锥台19转动连接。通过设置锥台19,反应完成后,能够避免内筒13中的六甲基二硅烷在内筒13中留存,能够使得内筒13中的六甲基二硅烷通过滤网14彻底排出。
连通气管5上端与内筒13上方的釜体1连通,连通气管5下端与曝气环管4连通,连通气管5上安装有气泵7和阀门。
连通料管10上端与内筒13连通,连通料管10下端与釜体1下端连通,连通料管10上安装有料泵11和阀门。
所述内环12上方的釜体1上开设有视窗,视窗内固定有视窗玻璃18。由于内环12内缘和插柱15外缘之间的间隙对三甲基氯硅烷的限流作用下,内筒13和釜体1之间会有三甲基氯硅烷留存。可以根据视窗玻璃18观察内筒13和釜体1之间三甲基氯硅烷的量,根据内筒13和釜体1之间三甲基氯硅烷的量调整料泵11的转速,进而控制内环12上方釜体1内三甲基氯硅烷的量。
工作时,打开进料管8,将三甲基氯硅烷加入到釜体1内的内筒13中,进入到内筒13中的三甲基氯硅烷能够通过滤网14流出,通过滤网14流出的三甲基氯硅烷然后通过插柱15与内环12内缘之间的间隙向下流动后进入到釜体1底部。然后启动料泵11,使得三甲基氯硅烷在釜体1内从上向下循环流动。打开进气管6上端的阀门,通过进气管6和连通气管5向釜体1内加入NH3,然后启动气泵7,使得NH3在釜体1内从下向上循环流动。NH3在釜体1内上行经过插柱15与内环12内缘之间的间隙时能够与从该间隙留下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第一接触混合。NH3穿过滤网14进入到内筒13中能够与从滤网14排出的三甲基氯硅烷进行第二接触混合。在曝气环管4和下搅拌杆3的搅动作用下,能够进一步的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上搅拌杆17能够对内筒13只中的NH3与三甲基氯硅烷进行搅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NH3与三甲基氯硅烷的接触面积。
NH3与三甲基氯硅烷反应完成后,釜体1内为六甲基二硅烷和剩余NH3。关闭气泵7和料泵11,静置釜体1。六甲基二硅烷位于釜体1下部,剩余的NH3位于釜体1上部内。打开排料管9可以将釜体1内的六甲基二硅烷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包括釜体(1),釜体(1)上端固定有进料管(8),釜体(1)下端固定有排料管(9),其特征在于,釜体(1)下端内固定有曝气环管(4),釜体(1)下端内设置有下搅拌装置,下搅拌装置上方的釜体(1)内固定有内环(12),内环(12)上方的釜体(1)内固定有内筒(13),内筒(13)上端开口,内筒(13)下端内设置有上搅拌装置,内筒(13)的筒壁下端开设有多个弧形槽,弧形槽内均固定有滤网(14),内筒(13)下端固定有插柱(15),插柱(15)贯穿内环(12),插柱(15)外缘与内环(12)的内缘之间设置有间隙,连通气管(5)上端与内筒(13)上方的釜体(1)连通,连通气管(5)下端与曝气环管(4)连通,连通气管(5)上安装有气泵(7)和阀门,连通料管(10)上端与内筒(13)连通,连通料管(10)下端与釜体(1)下端连通,连通料管(10)上安装有料泵(11)和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釜体(1)下端的下电机(2),下电机(2)的输出轴延伸至釜体(1)内,下电机(2)的输出轴上同心固定连接有下搅拌杆(3),下搅拌杆(3)贯穿曝气环管(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搅拌装置包括固定在插柱(15)下端的上电机(16),上电机(16)的输出轴贯穿插柱(15)和内筒(13)底板,下电机(2)的输出轴上同心固定连接有上搅拌杆(17),上搅拌杆(17)位于内筒(13)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3)的底板上端固定有锥台(19),上电机(16)的输出轴贯穿锥台(19),上电机(16)的输出轴与锥台(19)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13)上端与釜体(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气管(5)上固定连通的进气管(6),进气管(6)上安装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12)上方的釜体(1)上开设有视窗,视窗内固定有视窗玻璃(18)。
CN202321178228.0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Active CN2197847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8228.0U CN219784752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8228.0U CN219784752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4752U true CN219784752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75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8228.0U Active CN219784752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47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71444B (zh) 一种气液反应装置
CN101422717B (zh) 一种气液混合进料分布器以及采用该分布器的聚苯醚反应装置
CN219784752U (zh) 一种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CN207996655U (zh) 一种新型六甲基二硅烷制备用反应釜
CN212119990U (zh) 乙酸乙酯反应釜
CN205241667U (zh) 提高溶氧水平的发酵罐
CN206253115U (zh) 一种多相催化反应与膜分离组合装置
CN210965094U (zh) 乙烯基乙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合成用反应釜
CN205392446U (zh) 一种硝基甲烷连续反应器
CN108997082A (zh) 一种催化三羟甲基丙烷缩合反应的方法
CN109876746A (zh) 一种连续流微反应合成橡胶防焦剂ctp的系统和方法
CN212119944U (zh) 乙酰正丙醇生产用反应釜
CN109456325A (zh) 一种4,7-二苯基-1,10-邻菲咯啉的合成方法
CN213295329U (zh) 新型厌氧反应器
CN209237920U (zh) 一种汽柴油加氢阻垢剂的生产设备
CN208049729U (zh) 一种化学实验用药剂防堵塞混合装置
CN221015350U (zh) 一种一氯甲烷提纯的设备
CN205627944U (zh) 一种提高气液混合反应度的反应釜
CN219150145U (zh) 一种聚氯化铁高效反应装置
CN104370288A (zh) 反应器
CN218422465U (zh) 一种污水处理s型加药混合器
CN113680302B (zh) 一种用于制备乙苯过氧化氢的反应装置
CN213590438U (zh) 一种生产聚羧酸减水剂的聚合反应釜
CN106311096A (zh) 反应器
CN214553580U (zh) 新型甲醇催化剂合成反应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