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4377U - 滤芯组件及滤芯 - Google Patents

滤芯组件及滤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4377U
CN219784377U CN202321247380.XU CN202321247380U CN219784377U CN 219784377 U CN219784377 U CN 219784377U CN 202321247380 U CN202321247380 U CN 202321247380U CN 219784377 U CN219784377 U CN 2197843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element
pure water
membrane
wat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4738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小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Sub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Sub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Sub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Subruichi Technolog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43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43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6Tubular membrane modules
    • B01D63/062Tubular membrane modules with membranes on a surface of a support tube
    • B01D63/065Tubular membrane modules with membranes on a surface of a support tube on the outer surface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6Tubular membrane modules
    • B01D63/061Manufactur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3/00Apparatu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3/06Tubular membrane modules
    • B01D63/067Tubular membrane modules with pleated membr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reverse osmosi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nan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 C02F1/44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dialysis, osmosis or reverse osmosis by ultrafiltration or micro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2Non-contaminated water, e.g. for industrial water supp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4Seals, connec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滤芯组件及滤芯,属于净水装置领域。本申请的滤芯组件包括膜袋和中心管,且膜袋环绕中心管;膜袋是由基础膜片沿其第一长边折叠形成,折叠边所在端为纯水出水端;膜袋内侧为原水流道,膜袋外侧具有轴向的纯水流道,使得错流过滤的纯水从纯水出水端流出;滤芯端盖包括:第一本体,第一本体设有第一空腔,基础膜片的纯水出水端安装在第一空腔内;滤芯端盖设有支撑部和汇流腔,支撑部用于支撑基础膜片的端面,在支撑部上形成有引水流道,引水流道与汇流腔连通;纯水出水端流出的纯水通过引水流道进入汇流腔,通过汇流腔将纯水向外部水路输出。本申请的主要用途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短流道滤芯元件的滤芯组件及滤芯。

Description

滤芯组件及滤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净水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及滤芯。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饮水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净水机应运而生,逐渐成为家家户户的必需品。滤芯是净水机的核心部件,滤芯一般包括卷成滤芯的基础膜片,基础膜片的相对侧为原水流道和纯水流道,使用时,原水自原水流道的入口进入原水流道,通过基础膜片后的水成为纯水,纯水进入纯水流道,基础膜片对原水中的杂质进行了过滤。
滤芯端盖起到固定滤芯,并对滤芯中的纯水和原水进行导流的作用。现有滤芯纯水流道较长,纯水在在滤芯内为螺旋式行进状态,最后进入滤芯内部的中心管,通过中心管将纯水引入端盖。一般而言,在端盖的中心设置有专门连接中心管的中心孔。
比如,中国专利文献:CN112076629A公开一种滤芯端盖组件及滤芯,其滤芯端盖呈中空筒状结构,滤膜元件设于滤芯端盖内部,滤芯端盖一端设有顶盖,以使滤芯端盖一端封闭;顶盖中部设有中心孔,中心管设于中心孔内,所述滤膜元件围绕中心管设置,以使原水经过滤膜元件过滤后产生的净水经由集水孔流入中心管;顶盖上设有若干排水孔,经过滤膜元件过滤产生的废水经由排水孔排出。
由于滤芯的结构设计,在该技术方案中,端盖的中心孔仅能用来排放纯水,排水孔仅能用来排除废水。该端盖形成有安装区位,安装区位专用来安装滤膜元件,而且通过打胶的方式对与其相连的滤膜元件的一端进行密封,仅能利用中心孔进行纯水排放,极大的限制了滤芯端盖的使用场景。
在相关技术中,涉及一种短流道的滤芯元件,在该滤芯元件中,纯水不在进行螺旋式行进,而是在该滤芯元件的轴向方向进行流动。纯水可以自该滤芯元件的一端、另一端或者两端流出。对于该种安装该种滤芯元件的滤芯端盖,该技术方案未提供任何技术启示。该种滤芯元件需要一种适用场景更广的滤芯端盖,该滤芯端盖既可以利用端盖现有的中心孔排除纯水,也可以利用中心孔排除原水。
发明内容
1.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相关技术中滤芯端盖无法适配短流道滤芯元件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滤芯组件及滤芯,该端盖与滤芯元件相配合能够实现灵活选择纯水、原水的通道。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滤芯组件,包括:
滤芯端盖和滤芯元件,所述滤芯元件包括膜袋和中心管,且膜袋环绕所述中心管;
所述膜袋是由基础膜片沿其第一长边折叠形成,折叠边所在端为纯水出水端;膜袋内侧为原水流道,膜袋外侧具有轴向的纯水流道,使得错流过滤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出水端流出;
所述滤芯端盖包括:第一本体,所述第一本体设有第一空腔,所述基础膜片的纯水出水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内;
所述滤芯端盖设有支撑部和汇流腔,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基础膜片的端面,在支撑部上形成有引水流道,所述引水流道与汇流腔连通;所述纯水出水端流出的纯水通过引水流道进入汇流腔,通过汇流腔将纯水向外部水路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若干支撑凸台,所述支撑凸台呈环状等距分布,相邻的所述支撑凸台之间的凹槽形成引水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作为引水流道的流入口,并通过引水流道连通至汇流腔。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一环形凸台,环形凸台的内侧壁围成所述汇流腔,引水流道的流出口设置在所述环形凸台的内侧壁。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与第一本体为分体式结构。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和第一本体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设有第二空腔,用于安装所述中心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本体上设置有环形槽,以使滤芯组件能够拆卸。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包括挡胶凸台,所述挡胶凸台与所述第一本体内侧壁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面,所述挡胶凸台用于隔离所述引水流道和所述密封面。
进一步的,所述挡胶凸台为环形,以使所述密封面为环形区域,所述密封面通过注胶方式用于密封部分所述基础膜片。
进一步的,所述中心管设有集水孔,所述集水孔与所述汇流腔相连通,以使纯水进入所述中心管内部。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滤芯,包括:
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滤芯组件,以及膜壳,所述滤芯组件安装在膜壳内。
3.有益效果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滤芯组件,包括滤芯端盖和短流道的滤芯元件,滤芯端盖与短流道的滤芯元件相适配,解决了短流道的滤芯元件纯水原水的输送问题。同时,本申请的滤芯端盖和短流道的滤芯元件相互配合,滤芯端盖支撑部形成引水流道,引水流道连通汇流腔,能够实现纯水的多种出水选择,使纯水既能借助中心管输送,也可自汇流腔直接与外部输送结构连通输送,支撑部对滤芯元件形成支撑,也延长了滤芯元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使得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变得更明显。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的附图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另外,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元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元件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滤芯端盖支撑部和引水流道示意图;
图6为图4的滤芯端盖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端盖的主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端盖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滤芯端盖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端盖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滤芯端盖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端盖的剖视图;
图1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端盖本体和支撑部分体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滤芯端盖本体和支撑部分体的另一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00、滤芯端盖;200、滤芯元件;
210、基础膜片;220、中心管;230、纯水流道;240、原水流道;
110、第一本体;120、第二本体;130、支撑部;140、引水流道;150、密封面;160、挡胶凸台;170、汇流腔;
111、第一空腔;
121、第二凸台;122、第二空腔;
131、支撑凸台;133、环形凸台;
141、流入口;142、流出口;
211、第一长边;212、第二长边;213、第一短边;214、第二短边;
221、集水孔;222、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申请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描述。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申请可实施的范畴。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克服相关技术中的净水器端盖无法适配短流道滤芯元件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滤芯组件及其滤芯端盖100,通过对滤芯端盖100的结构改进,使滤芯端盖100能够适配短流道滤芯元件,短流道滤芯元件与滤芯端盖100相互配合实现了滤芯组件能灵活的选择原水、纯水和浓水的通道。
下面将参考附图1至12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结合图1至图3本申请的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芯端盖100,用于安装滤芯元件200。滤芯元件200作为一种短流道滤芯元件,滤芯元件200包括:膜袋和中心管220,膜袋环绕中心管220。所述膜袋由基础膜片210沿其第一长边211折叠形成双层结构,膜袋的内侧壁形成原水流道240,膜袋的外侧壁形成纯水流道230。由于基础膜片210的折叠式设计使得原水经过基础膜片210错流过滤后,能够在第一长边211流出纯水,而基础膜片210沿中心管220缠绕后形成的滤芯元件200,因此,纯水能够沿着纯水流道230自滤芯元件200端部流出,形成纯水出水端。
结合图4至图7,本申请的滤芯端盖100包括:第一本体110,第一本体110设有第一空腔111,第一空腔111用于安装基础膜片210。展开而言,滤芯端盖100位于滤芯元件200的出水端,滤芯元件200的基础膜片210至少部分被第一空腔111包裹。
结合图4和图7,滤芯端盖100设有支撑部130和汇流腔170。在支撑部130上形成有引水流道140,引水流道140与汇流腔170连通。支撑部130用于支撑基础膜片210的端面,且该基础膜片210端面流出的纯水通过引水流道140进入汇流腔170,通过汇流腔170将纯水向外部输出。通过汇流腔170向外部输出的纯水,可以借助中心管220流出,例如通过中心管将纯水引入到中心管220的另一端流出。汇流腔170也可以是直接与设置在滤芯端盖100上的流道连通,通过滤芯端盖100的流道与外部的出水结构连通,将纯水输送到滤芯端盖100的外部。
支撑部130可以选择多种结构。结合图4,提供一种支撑部130的一种实施方式,其包括若干支撑凸台131,支撑凸台131沿着第一空腔111的中心,呈环状分布,相邻的支撑凸台131之间的凹槽形成引水流道140。为了更好的实现支撑部130对于基础膜片210的支撑,若干支撑凸台131等距分布,因此而形成引水流道140之间也是呈环状均匀分布并且相邻的引水流道140之间的距离相等,将自滤芯元件200的出水端流出的纯水分割成若干均匀的水流,并将水流汇聚到汇流腔170。
对于支撑凸台131的形状可以选择多种结构,例如图4中的支撑凸台131结构为类“山”字型,即支撑凸台131本身的中间高两侧底,支撑凸台131也能够选择阶梯状,靠近第一本体110内壁的支撑凸台131相对较高,其余凸台的高度依次递减。如图8和图9所示支撑凸台131以第一本体110中心为圆心,支撑部130的支撑凸台131为一环台,该支撑凸台131均匀开设若干凹槽,若干凹槽形成引水流道140。
作为支撑部130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10和图11,支撑部130包括一环形凸台133,环形凸台133周向均匀布设若干连通汇流腔170的引水流道140。引水流道140分为流入口141和流出口142,流入口141设置于第一空腔111内,流出口142设置于环形凸台133的内侧壁。经由滤芯元件200的出水端流出的纯水既能够直接进入流入口141,也能够通过环形凸台133的引导进入流入口141,流入口141和流出口142是连通的,若干股纯水水流经由流入口141流进并通过流出口142流出,最终汇聚到汇流腔170内。环形凸台133也能够更好对基础膜片210形成支撑,降低纯水水流过大时,对基础膜片210形成的冲击。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支撑部130包括密封面150,密封面150位于第一空腔111内,密封面150设计为可以设计为多种形状,在滤芯元件200为圆柱形的情况下,密封面150优选为环形,以更好的实现对于滤芯元件200的密封,密封面150的外边缘与滤芯端盖100的内侧壁接触,密封面150用于密封部分基础膜片210的外缘。结合图2和图3,基础膜片210沿相对长边,卷轴方向形成一个圆柱体,靠近中心管220的基础膜片210靠近圆柱体的中轴线,远离中心管220的基础膜片210则远离圆柱体的中轴线。
本申请的滤芯元件200能够实现端部出水,也即在第一长边211的能实现输送纯水,而原水通过原水流道240流动,最终通过基础膜片210相对短边第一短边213或第二短边214流出。当原水从第二短边214流出时,也即原水是自滤芯元件200的外侧面流出,进入外部的原水输送结构。而纯水能够滤芯元件200的出水端也即第一长边211的处流出,第一长边211形成出水端。为隔绝原水与纯水在滤芯元件200的纯水出水端外层设置一密封面150,密封面150通过注胶的方式与远离中心管220的部分基础膜片210接触,并对于其形成密封,从而彻底实现纯水与原水的隔绝。进一步而言,密封面150的面积可以根据所要密封的部分基础膜片210的长度进行调整和选择。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支撑部130包括挡胶凸台160。挡胶凸台160为正多边形或者环形等结构。挡胶凸台160设置于引水流道140与密封面150之间,挡胶凸台160的一个作用是用于隔离引水流道140和密封面150。以挡胶凸台160为边界,挡胶凸台160内侧部分滤芯元件200实现端部出水,而在挡胶凸台160外侧部分的滤芯元件200由于密封面150进行注胶等方式密封则不能实现出水。挡胶凸台160的另一个作用则是挡胶,也即在密封面150对部分基础膜片210进行密封工序时,确保尚未凝固的胶体仅能在密封面150的区域,而不能进入支撑部的其他区域,从而避免造成支撑部130其他部分的污染。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第二本体120的内侧壁与中心管220的外侧壁之间形成汇流腔170。第二本体120形成了第二空腔122。中心管220的部分位于第二空腔122内,中心管为占据的第二空腔122其余空间即形成汇流腔170。对于本申请的滤芯组件,纯水能够选择自中心管输出外部,也可以自汇流腔170直接连通外部结构将纯水输出。
当纯水借助中心管220流出时,中心管220开设集水孔221,集水孔221与汇流腔170相连通,以使纯水进入中心管220内部,通过中心管220内部的空腔将纯水水流流出。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二本体120,第一本体110与第二本体120一体成型。具体连接方式根据实际加工的需求进行选择。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2和图13,由于中心管220外部具有汇流腔170,中心管220的外侧壁并不与第二本体120内侧壁相接触,为了更好的对中心管220进行定位和固定。第二本体120包括第二凸台121,第二凸台121位于第二空腔122内,第二凸台121设置于汇流腔170的下侧,第二凸台121的内壁与至少部分与中心管220伸出基础膜片210的部分的外壁相接触,也即第二凸台121的内径与中心管220的外径基本相同,从而用于定位中心管220。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采用的中心管220为标准的圆柱体的情况下,由于中心管220的部分缠绕有基础膜片210,滤芯元件200带有基础膜片210的部分安装于第一空腔111,而中心管220的部分位于第二空腔122,因此,第一空腔111和第二空腔122均为环形空腔情况下,第一空腔111的直径大于第二空腔122的直径。
作为进一步的实施方式结合图7,滤芯端盖100要与净水器其他结构连接,为了便于滤芯端盖100于其他结构连接,第二本体120设有环形槽222,环形槽222设置在第二本体的外表面,环形槽222可以安装密封圈形成密封,使滤芯端盖100连接外部结构密封连接。当然,滤芯端盖100也可以采用螺纹等多种连接方式将其于外部结构连接。
结合图12和图13,对于支撑部130与滤芯端盖100的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可以是一体成型连接,也可以是分体式连接,由于滤芯端盖100的内部结构相对复杂,其所需要的加工模具也更加复杂,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支撑部130与滤芯端盖100的本体之间采用分体式设计,两者之间设置相应的连接机构,待支撑部130和滤芯端盖100的本体各自加工完毕之后在进行组合。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结合图14,支撑部130还可以为板状结构,支撑部130上开设引流通道,表面形成流入口。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滤芯,包括:上述的滤芯组件以及膜壳,滤芯组件安装在膜壳内。
本申请的滤芯,通过对滤芯端盖100的支撑部130、引水流道140、密封面150和汇流腔170等设计能够满足短流道滤芯元件200的纯水和原水的出水要求。同时,滤芯端盖100和滤芯元件200相互配合,还能使实现纯水输出的多种选择,使纯水可以借助中心管200流出,也可以直接从汇流腔170输出。通过选择原水的原水流道240的方向,亦可以实现中心管220作为原水的输出通道,当然,滤芯端盖100做简单的相应调整。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申请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申请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滤芯端盖(100)和滤芯元件(200),所述滤芯元件(200)包括膜袋和中心管(220),且膜袋环绕所述中心管(220);
其特征在于:所述膜袋是由基础膜片(210)沿其第一长边(211)折叠形成,折叠边所在端为纯水出水端;膜袋内侧为原水流道,膜袋外侧具有轴向的纯水流道,使得错流过滤的纯水从所述纯水出水端流出;
所述滤芯端盖(100)包括:第一本体(110),所述第一本体(110)设有第一空腔(111),所述基础膜片(210)的纯水出水端安装在所述第一空腔(111)内;
所述滤芯端盖(100)设有支撑部(130)和汇流腔(170),所述支撑部(130)用于支撑基础膜片(210)的端面,在支撑部(130)上形成有引水流道(140),所述引水流道(140)与汇流腔(170)连通;所述纯水出水端流出的纯水通过引水流道(140)进入汇流腔(170),通过汇流腔(170)将纯水向外部水路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0)包括若干支撑凸台(131),所述支撑凸台(131)呈环状等距分布,相邻的所述支撑凸台(131)之间的凹槽形成引水流道(1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0)的表面开设有导流孔,作为引水流道(140)的流入口(141),并通过引水流道(140)连通至汇流腔(17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0)包括一环形凸台(133),环形凸台(133)的内侧壁围成所述汇流腔(170),引水流道(140)的流出口(142)设置在所述环形凸台(133)的内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0)与第一本体(110)为分体式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本体(120),所述第二本体(120)和第一本体(110)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本体(120)设有第二空腔(122),用于安装所述中心管(2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本体(120)上设置有环形槽(222),以使所述滤芯组件能够拆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0)包括挡胶凸台(160),所述挡胶凸台(160)与所述第一本体(110)内侧壁之间的区域形成密封面(150),所述挡胶凸台(160)用于隔离所述引水流道(140)和所述密封面(15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胶凸台(160)为环形,以使所述密封面(150)为环形区域,所述密封面(150)通过注胶方式用于密封部分所述基础膜片(210)。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管(220)设有集水孔(221),所述集水孔(221)与所述汇流腔(170)相连通,以使纯水进入所述中心管(220)内部。
11.一种滤芯,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滤芯组件,以及膜壳,所述滤芯组件安装在膜壳内。
CN202321247380.XU 2022-06-21 2023-05-22 滤芯组件及滤芯 Active CN21978437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020922 2022-06-21
CN202210702092.2A CN114849482A (zh) 2022-06-21 2022-06-21 稳流式流道膜元件及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4377U true CN219784377U (zh) 2023-10-03

Family

ID=8262643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2092.2A Pending CN114849482A (zh) 2022-06-21 2022-06-21 稳流式流道膜元件及生产工艺
CN202321247160.7U Active CN220159665U (zh) 2022-06-21 2023-05-22 端面汇流式滤芯组件及滤芯
CN202321247380.XU Active CN219784377U (zh) 2022-06-21 2023-05-22 滤芯组件及滤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02092.2A Pending CN114849482A (zh) 2022-06-21 2022-06-21 稳流式流道膜元件及生产工艺
CN202321247160.7U Active CN220159665U (zh) 2022-06-21 2023-05-22 端面汇流式滤芯组件及滤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3) CN114849482A (zh)
WO (1) WO20232467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49482A (zh) * 2022-06-21 2022-08-05 杭州苏博瑞驰科技有限公司 稳流式流道膜元件及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38601B2 (en) * 2004-12-10 2008-03-04 Uop Llc Membrane separation assemblies
CN101711948B (zh) * 2009-10-30 2011-11-23 艾欧史密斯(上海)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流道网厚度变化的卷式反渗透膜元件
JP2015142911A (ja) * 2013-12-26 2015-08-06 東レ株式会社 分離膜および分離膜エレメント
EP3307424B1 (en) * 2015-06-09 2020-12-16 Evonik Fibres GmbH Hollow fibre membrane cartridge and module for the separation of fluids
US10729991B2 (en) * 2015-06-22 2020-08-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ompact cross-flow contactor
CN207126384U (zh) * 2017-07-25 2018-03-23 艾欧史密斯(南京)水处理产品有限公司 滤芯及其膜元件
CN109019777A (zh) * 2018-09-13 2018-12-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反渗透膜滤芯及净水器
FI20195123A1 (en) * 2019-02-18 2020-08-19 Emp Innovations Oy Room element for inlet duct for cross-flow filter element
CN109999671A (zh) * 2019-04-01 2019-07-12 厦门百霖净水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反渗透膜元件通量的卷膜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211886277U (zh) * 2019-08-02 2020-11-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滤芯组件和净水系统
CN113247991B (zh) * 2021-05-25 2021-12-07 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
CN114849482A (zh) * 2022-06-21 2022-08-05 杭州苏博瑞驰科技有限公司 稳流式流道膜元件及生产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46738A1 (zh) 2023-12-28
CN220159665U (zh) 2023-12-12
CN114849482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84377U (zh) 滤芯组件及滤芯
CN209307052U (zh) 复合滤芯组件
CN107399837A (zh) 一种一体化的反渗透滤芯
CN101816860A (zh) 过滤装置
CN111115883A (zh) 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水处理装置
CN215692084U (zh) 滤芯结构及制冰机
CN111115757A (zh) Ro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复合滤芯、水处理装置
CN214141704U (zh) 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机
CN114618201A (zh) 一种级段式滤芯组件和净水装置
CN209322577U (zh) 一种ro膜与后置炭组合的复合滤芯
CN114146569A (zh) 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
CN102658032B (zh) 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CN207445991U (zh) 一种可冲洗超滤膜卡接式滤芯
CN219744080U (zh) 一种过滤器
CN206444289U (zh) 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器
CN212532499U (zh) 一体式滤芯结构
CN218853679U (zh) 过滤装置
CN213760723U (zh) 一种滤芯组件及净水装置
CN218501730U (zh) 一种反渗透滤芯组件
CN218058627U (zh) Ro逆流膜复合滤芯结构
CN218280798U (zh) 一种包络式复合滤芯
CN220633763U (zh) 一种分体式中空纤维柱式膜
CN220513548U (zh) 一种囊式过滤器
CN210001670U (zh) 一种复合式滤芯组件
CN218392619U (zh) 一种自锁水式滤芯及其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