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2594U -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2594U
CN219782594U CN202321150509.5U CN202321150509U CN219782594U CN 219782594 U CN219782594 U CN 219782594U CN 202321150509 U CN202321150509 U CN 202321150509U CN 219782594 U CN219782594 U CN 2197825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seat
opening
housing
shell
support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5050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贵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un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5050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25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25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25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支撑装置包括外壳、支撑悬臂、关节座和遮挡件。外壳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支撑悬臂设置于容纳腔内。关节座可转动连接于支撑悬臂的端部,外壳对应关节座设有避让开口。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外壳上,关节座与遮挡件驱动连接,关节座能够带动遮挡件运动至避让开口处以遮挡避让开口。通过设置与关节座相连的遮挡件,关节座相对于支撑悬臂转动时能够带动遮挡件在外壳上运动,使得遮挡件能够将避让开口遮挡,从而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避免了漏线问题。本申请的支撑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控制面板的升降支撑,而且能够保证在升降支撑过程中对外壳的避让开口进行遮挡,提升外观效果。

Description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超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背景技术
超声诊断设备是利用超声检测技术进行辅助诊断的设备,其通过测量来了解人体组织结构的数据和形态。超声诊断设备一般包括行走机构,设置在行走机构上方的设备主体,设置在设备主体上的控制面板和设置在控制面板上的显示装置。
目前很多超声诊断设备的控制面板均是利用升降式支撑臂机构与设备主体进行连接。但这种支撑臂机构是利用支撑臂角度的变化实现控制面板升降的高低的,所以当控制面板降到较低位置时,为了防止支撑臂外壳与上、下转轴座干涉,现有一些简单的做法是外壳上直接开口避让。但当控制面板升高时,能明显的看到外壳的开口,影响美观,甚至会漏出里面的过线。还有一些做法是上、下转轴座均增加包裹结构,避免外壳开口,但这种包裹结构一般比较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遮挡开口、提升外观效果的支撑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控制面板,包括:
外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纳腔;
支撑悬臂,设置于容纳腔内;
关节座,可转动连接于支撑悬臂的端部,外壳对应关节座设有用于避让关节座转动的避让开口;以及
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外壳上,关节座与遮挡件驱动连接,关节座转离避让开口能够带动遮挡件运动至避让开口处,使遮挡件遮挡避让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关节座具有相对于支撑悬臂展开的展开位置,关节座转离避让开口至展开位置时,遮挡件完全遮挡避让开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挡件可滑动设置于外壳上,且遮挡件位于容纳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装置还包括驱动连杆,驱动连杆的一端与遮挡件转动连接,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关节座转动连接,关节座通过驱动连杆带动遮挡件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关节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驱动连杆对应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穿设于第一连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遮挡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驱动连杆对应第二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穿设于第二连接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内形成有导向滑槽,遮挡件的侧边滑动设置于导向滑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内设有导向板,导向板与外壳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形成导向滑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合形成容纳腔;
第一壳体的边沿对应关节座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壳体的边沿对应关节座设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共同形成避让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诊断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控制面板,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支撑悬臂具有相对的两端,支撑悬臂的两端分别通过关节座连接设备主体和控制面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与关节座相连的遮挡件,关节座相对于支撑悬臂转动时能够带动遮挡件在外壳上运动,且关节座能够带动遮挡件运动到避让开口处,使得遮挡件能够将避让开口遮挡,从而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避免了漏线问题。本申请的支撑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对控制面板的升降支撑,而且无需增加复杂的包裹结构,仅需要通过简单的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在升降支撑过程中对外壳的避让开口进行有效遮挡,提升外观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使用参考示意图一。
图2为根据一实施例的支撑装置的使用参考示意图二。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支撑装置;20-控制面板;
100-外壳;
110-容纳腔; 120-避让开口;
130-导向滑槽; 140-导向板;
150-第一壳体; 151-第一开口;
160-第二壳体; 161-第二开口;
200-支撑悬臂;
210-长连杆;220-直线伸缩组件;
300-关节座;
310-第一连接孔;
400-遮挡件;
410-第二连接孔;
500-驱动连杆;
510-第一转轴;520-第二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在附图所示的实施例中,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和后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这些元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说明是合适的。如果这些元件的位置的说明发生改变时,则这些方向的指示也相应地改变。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申请的支撑装置10,能够适用于超声诊断设备,用以实现控制面板20相对于设备主体的升降。例如图1所示的通过支撑装置10实现控制面板20相对于设备主体降到较低位置,或者如图2所示的通过支撑装置10可实现控制面板20相对于设备主体升到较高位置。为了防止支撑装置10的外壳100与关节座300之间发生干涉,通常会在外壳100上直接开口避让关节座300。外壳100上的避让开口120虽然能够很好地解决外壳100与关节座300的干涉问题,但在某些状态下可以明显看到外壳100的避让开口,不仅影响了整体的美观,还会漏出里面的过线。而本申请的支撑装置10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请参见图2至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一种支撑装置10,包括外壳100和设置在外壳100内的支撑悬臂200,以及关节座300和遮挡件400。其中,外壳100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110,支撑悬臂200设置于容纳腔110内。关节座300可转动连接于支撑悬臂200的端部,外壳100对应关节座300设有用于避让关节座300转动的避让开口120。遮挡件400可活动地设置在外壳100上,关节座300与遮挡件400驱动连接,关节座300转离避让开口120能够带动遮挡件400运动至避让开口120处,使得遮挡件400遮挡避让开口120。
其中,外壳100可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150和第二壳体160,第一壳体150和第二壳体160围合形成容纳腔110。其中,第一壳体150和第二壳体160相对的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利用螺钉结构实现可拆卸地连接,或者第一壳体150和第二壳体160也可以是利用卡扣结构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参见图3,第一壳体150的边沿对应关节座300设有第一开口151,第二壳体160的边沿对应关节座300设有第二开口161,第一开口151和第二开口161共同形成避让开口120。
本申请中的遮挡件400可以是刚性材料制成的板体结构。遮挡件400可以滑动设置在外壳100上,关节座300转离避让开口120能够带动遮挡件400滑动而将避让开口120遮挡。或者,遮挡件400可以转动设置在外壳100上,关节座300转离避让开口120能够带动遮挡件400转动而将避让开口120遮挡。又或者,遮挡件400还可以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布、塑膜等,关节座300转离避让开口120能够带动遮挡件400展开而将避让开口120遮挡。
本申请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与关节座300相连的遮挡件400,关节座300相对于支撑悬臂200转动时能够带动遮挡件400在外壳100上运动,且关节座300能够带动遮挡件400运动到避让开口120处,使得遮挡件400能够将避让开口120遮挡,从而保证了整体的美观性,避免了漏线问题。本申请的支撑装置10,不仅能够实现对控制面板20的升降支撑,而且能够保证在升降支撑过程中对外壳100的避让开口120进行遮挡,提升外观效果。
本申请中的遮挡件400优选设置于外壳100内,即遮挡件400位于外壳100内部的容纳腔110中。当支撑装置10将控制面板20相对于设备主体降到较低位置时(如图1所示),外壳100上的避让开口120能够避让关节座300,此时遮挡件400可以完全收纳于外壳100内部的容纳腔110中。当支撑装置10将控制面板20相对于设备主体升到较高位置时(如图2所示),遮挡件400在关节座300的带动下能够自外壳100内朝避让开口120所在一侧运动,从而能够将避让开口120逐渐遮挡。通过将遮挡件400设置于容纳腔110内,能够充分利用外壳100的内部空间,避免将遮挡件400突出于外壳100设置,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支撑装置10的外观效果。
一示例中,遮挡件400可滑动地设置于外壳100上。遮挡件400滑动设置于外壳100上的方式可以为:外壳100内形成有导向滑槽130,遮挡件400的侧边滑动设置于导向滑槽130内。参见图3和图4所示,外壳100内设有导向板140,导向板140与外壳100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形成导向滑槽13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外壳100的内侧壁上设置导向筋,对应地在遮挡件400的侧边沿开设与导向筋滑动配合的凹槽。通过导向筋与凹槽的滑动配合实现遮挡件400可靠地滑设于外壳100内。
参见图2所示,当支撑装置10将控制面板20相对于设备主体升到较高位置时,此时关节座300转离避让开口120并相对于支撑悬臂200处于展开状态。当关节座300相对于支撑悬臂200展开至一定程度时,遮挡件400可以完全遮挡避让开口120。详细地,关节座300具有相对于支撑悬臂200展开的展开位置,关节座300转离避让开口120至展开位置时,遮挡件400完全遮挡避让开口120。本示例中,展开位置具体指的是关节座300相对于支撑悬臂200展开至最大角度时的位置,当关节座300相对于支撑悬臂200展开到该展开位置时,遮挡件400能够完全地将避让开口120遮挡住。
本申请中关节座300与遮挡件400驱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支撑装置10还包括驱动连杆500,驱动连杆500的一端与遮挡件400转动连接,驱动连杆500的另一端与关节座300转动连接。关节座300通过驱动连杆500带动遮挡件400滑动。详细地,当关节座300向展开位置运动时能够通过驱动连杆500带动遮挡件400滑动而逐渐地将避让开口120遮挡,当关节座300处于展开位置时遮挡件400正好将避让开口120完全遮挡住。
参见图3,驱动连杆500与关节座300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关节座300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310,驱动连杆500对应第一连接孔310设有第一转轴510,第一转轴510穿设于第一连接孔310内。通过第一转轴510和第一连接孔310的转动配合,可实现驱动连杆500与关节座300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在关节座300上设置转动轴,驱动连杆500上对应设置安装孔,使转动轴转动设于安装孔内。又或者,可以在关节座300和驱动连杆500上对应地设置销孔,利用销轴件穿设于该两个销孔内实现关节座300和驱动连杆500的转动连接。
参见图3,驱动连杆500与遮挡件400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遮挡件400上设有第二连接孔410,驱动连杆500对应第二连接孔410设置有第二转轴520,第二转轴520穿设于第二连接孔410内。通过第二转轴520和第二连接孔410的转动配合,可实现驱动连杆500与遮挡件400的转动连接,结构简单可靠。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在遮挡件400上设置转动轴,驱动连杆500上对应设置安装孔,使转动轴转动设于安装孔内。又或者,可以在遮挡件400和驱动连杆500上对应地设置销孔,利用销轴件穿设于该两个销孔内实现遮挡件400和驱动连杆500的转动连接。
本申请的支撑悬臂200实现升降支撑的方式可以是利用平行四连杆机构。例如图4所示,支撑悬臂200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两个长连杆210,以及连接在两个长连杆210之间的直线伸缩组件220。每个长连杆210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支撑悬臂200两端的两个关节座300上,两个长连杆210与两个关节座300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直线伸缩组件220的一端铰接在其中一个长连杆210靠近其中一个关节座300的端部,直线伸缩组件220的另一端铰接在另一个长连杆210靠近另一关节座300的端部。通过调节直线伸缩组件220的两端的相对位置,可以改变关节座300相对于支撑悬臂200的转动角度,从而实现升降支撑。其中,直线伸缩组件220可以是气弹簧组件或者压缩弹簧组件。或者直线伸缩组件220也可以是直线推杆、直线气缸等。
参见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超声诊断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控制面板20,以及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10,支撑悬臂200具有相对的两端,支撑悬臂200的两端分别通过关节座300连接设备主体和控制面板20。
由于上述的支撑装置10具有以上的有益效果,则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支撑装置10的超声诊断设备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各实施例只是结构的举例性说明,各实施例中的结构之间并非固定搭配的组合结构,在无结构冲突的情况下,多个实施例中的各结构可任意组合使用。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控制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纳腔;
支撑悬臂,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
关节座,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悬臂的端部,所述外壳对应所述关节座设有用于避让所述关节座转动的避让开口;以及
遮挡件,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关节座与所述遮挡件驱动连接,所述关节座转离所述避让开口能够带动所述遮挡件运动至所述避让开口处,使所述遮挡件遮挡所述避让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座具有相对于所述支撑悬臂展开的展开位置,所述关节座转离所述避让开口至所述展开位置时,所述遮挡件完全遮挡所述避让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可滑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遮挡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遮挡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关节座转动连接,所述关节座通过所述驱动连杆带动所述遮挡件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节座上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驱动连杆对应所述第一连接孔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驱动连杆对应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形成有导向滑槽,所述遮挡件的侧边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滑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间隔设置形成所述导向滑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对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第一壳体的边沿对应所述关节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的边沿对应所述关节座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共同形成所述避让开口。
10.一种超声诊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控制面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悬臂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支撑悬臂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关节座连接所述设备主体和所述控制面板。
CN202321150509.5U 2023-05-12 2023-05-12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Active CN2197825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509.5U CN219782594U (zh) 2023-05-12 2023-05-12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50509.5U CN219782594U (zh) 2023-05-12 2023-05-12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2594U true CN219782594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1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50509.5U Active CN219782594U (zh) 2023-05-12 2023-05-12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25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782594U (zh) 支撑装置及超声诊断设备
CN110428730A (zh) 折叠屏及折叠显示装置
CN214432669U (zh) 新型智能医院卫生统计管理用数据统计装置
US20230279898A1 (en) Hinge,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2881434A (zh) 基于5g和区块链的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ES2412504T3 (es) Terminal de comunicaciones
CN110312007A (zh) 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CN110680242B (zh) 一种浮动滚刷组件和扫地机
CN213122966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测试装置
CN220748061U (zh) 一种磁共振用屏蔽门
CN112426543A (zh) 一种杀菌灯隐藏式医疗器械杀菌箱
CN211573009U (zh) 一种屏蔽柜门的插合结构
CN220849269U (zh) 一种用于屏蔽门的铰链结构
CN218163186U (zh) 一种户外显示屏安装箱体
CN211611332U (zh) 升降机构及诊疗床
CN116466493B (zh) 一种医学影像片阅片装置
CN110401743A (zh) 升降机构、折叠显示装置及通讯设备
JP5042620B2 (ja) パーテーションの昇降機構
CN112402647B (zh) 杀菌箱
CN220193057U (zh) 病人端控制台和远程超声设备
CN219176177U (zh) 密封舱
CN216518505U (zh) 一种自动关闭结构的气泵
CN215493711U (zh) 一种车用空调面板的背光测试装置
CN117058981B (zh) 一种曲面液晶显示器
CN215169047U (zh) 一种限制开合铰链的过线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