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1616U -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1616U
CN219781616U CN202320081771.2U CN202320081771U CN219781616U CN 219781616 U CN219781616 U CN 219781616U CN 202320081771 U CN202320081771 U CN 202320081771U CN 219781616 U CN219781616 U CN 2197816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suction nozzle
locking
atomizer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817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道胜
雷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nok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817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16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16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16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壳体、底座、隔板、吸嘴以及弹性滑动件,底座与壳体密封连接,隔板设于壳体内,并将壳体分隔成储液腔以及滑槽,壳体开设有注液孔以及锁扣孔,吸嘴与壳体滑动连接,吸嘴上开设有锁扣槽,在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吸嘴紧密封堵住注液孔以及锁扣孔,锁扣孔与锁扣槽相对设置;弹性滑动件沿壳体的轴向可滑动地设于滑槽内,通过在滑槽内沿壳体的轴向往复移动,弹性滑动件穿过锁扣孔与锁扣槽相互卡合或者相互分离,以实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吸嘴相对于壳体的顶面滑动打开注液孔,能够防止漏液以及防止儿童打开注液孔而误食雾化液导致中毒的情况。

Description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是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部件,雾化器通常包括储液杯以及设置在储液杯内的雾化芯,雾化芯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液体和发热体。雾化器的雾化过程一般为:储液杯中的雾化液先渗透具有毛细孔隙的导液体,然后再传递到雾化芯的发热体进行加热雾化后,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
储液杯中的雾化液的成分中一般含有丙二醇、丙三醇、香料等,由于丙二醇和丙三醇带有甘甜味的口感,且香料中也带有如水果等香味,雾化液对儿童具有诱惑性,容易出现儿童误食的情况。
目前,雾化器的注液口由吸嘴盖遮挡住,在需要加入雾化液时,用手推开吸嘴盖使注液口露出,这种结构虽然使用方便、注液口隐秘,但是容易因误触打开吸嘴盖而漏液;并且,儿童也能轻易打开吸嘴盖而出现误食雾化液导致中毒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雾化器容易因误触打开吸嘴盖而漏液,以及儿童能轻易打开吸嘴盖而出现误食雾化液导致中毒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
壳体,一端开设有安装口;
底座,覆盖于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将所述壳体内分隔成相互隔绝的储液腔以及滑槽,且所述壳体的顶面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孔以及贯通至所述滑槽的锁扣孔;
吸嘴,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吸嘴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面的端面上开设有锁扣槽,在所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吸嘴紧密封堵住所述注液孔以及所述锁扣孔,所述锁扣孔与所述锁扣槽相对设置;以及
弹性滑动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通过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弹性滑动件穿过锁扣孔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卡合或者相互分离,以实现所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或者所述吸嘴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打开所述注液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在所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弹性滑动件穿过所述锁扣孔卡合在所述锁扣槽内,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之间则通过所述弹性滑动件与所述锁扣槽进行锁定;
在所述弹性滑动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并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弹性滑动件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分离,所述弹性滑动件被压缩而产生形变,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之间解除锁定,所述雾化器从所述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在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吸嘴沿打开所述注液孔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直到所述吸嘴至少部分地打开所述注液孔,所述雾化器从所述解锁状态变为注液状态;
在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注液状态时,所述吸嘴沿关闭所述注液孔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直到所述吸嘴完全覆盖所述注液孔以及所述弹性滑动件因其自身回弹力而再次卡合在所述锁扣槽内时,所述雾化器从所述注液状态变为所述锁定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滑动件包括:
弹性部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壳体的顶面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底座上;
锁扣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以及
滑动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设置,所述滑动部件带动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所述锁扣部件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锁扣部件穿过所述锁扣孔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卡合或者相互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至所述滑槽的滑动槽;
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动块以及连接于所述滑动块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槽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设置,所述滑动块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并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相抵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多个弹性块以及多个连接筋,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块之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筋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弹性块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层叠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筋相连接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块为跑道型结构或O字型结构;和/或
所述弹性块的材质为塑胶或金属。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嘴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面的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第一槽壁以及第二槽壁,且所述锁扣槽设于所述限位槽内靠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端;
其中,在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解锁状态且所述吸嘴沿打开所述注液孔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时,所述锁扣部件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分离,且所述锁扣部件露出所述壳体的顶面的部分在所述限位槽内发生移动,直到所述吸嘴完全与所述注液孔相互错位时,所述锁扣部件露出所述壳体的顶面的部分抵接在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二槽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锁扣槽的槽深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槽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吸嘴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顶面还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靠近所述注液孔的一端,在所述锁扣槽跟随所述吸嘴运动至与所述锁扣孔的位置相对时,所述第二滑动件远离所述锁扣槽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挡块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吸嘴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出气道,所述底座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安装孔;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
内管,位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设置,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且所述内管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出气道相连通设置;以及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处,并延伸至所述气道内,且所述雾化芯的外周壁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紧密贴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上任意实施例所述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当锁扣孔与锁扣槽相对设置时,吸嘴紧密封堵住注液孔,当弹性滑动件沿壳体的轴向并沿远离底座的方向运动时,弹性滑动件穿过壳体顶面上设置的锁扣孔并延伸至锁扣槽内,与锁扣槽相互卡合在一起。此时,吸嘴与壳体之间则处于完全锁定的状态,即,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且在该锁定的状态下,吸嘴可以紧密封堵住注液孔,以防止漏液的问题。而当弹性滑动件沿壳体的轴向并沿朝向底座的方向运动时,弹性滑动件穿过壳体顶面上设置的锁扣孔并与锁扣槽相互分离,使得吸嘴与壳体之间解除锁定,即,吸嘴能够相对于壳体的顶面滑动打开注液孔。如此设置,在雾化器的使用过程中,若用户不小心误触到吸嘴时,由于吸嘴与壳体之间通过弹性滑动件和锁扣槽进行锁定,即,在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吸嘴与壳体之间并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而打开注液孔,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雾化液从注液孔处泄漏的问题。并且,儿童需要先将弹性滑动件移动至与锁扣槽相互分离的位置以解除吸嘴与壳体之间的锁定后,再推动吸嘴相对于壳体顶面滑动的两个连贯动作才能打开注液孔,而非通过单一性动作就能够完成,对儿童而言从吸嘴处打开注液孔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可以防止儿童打开注液孔而误食雾化液导致中毒的情况,起到了良好的儿童防护效果,也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另一个角度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处于注液状态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处于注液状态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安装口,12-储液腔,13-滑槽,14-注液孔,15-锁扣孔,16-滑动槽,17-第一滑动件,18-挡块;
2-底座,21-安装孔;
3-隔板;
4-吸嘴,41-锁扣槽,42-限位槽,421-第一槽壁,422-第二槽壁,43-第二滑动件,44-出气道;
5-弹性滑动件,51-弹性部件,511-底端,512-顶端,513-弹性块,514-连接筋,52-锁扣部件,53-滑动部件,531-滑动块,532-连接块;
6-内管,61-气道;
7-雾化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尺寸”、“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参考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雾化器包括壳体1、底座2、隔板3、吸嘴4以及弹性滑动件5。
壳体1的一端开设有安装口11,底座2覆盖于安装口11并与壳体1密封连接,隔板3设于壳体1内,隔板3用于将壳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相互隔绝的储液腔12以及滑槽13,且壳体1的顶面开设有贯通至储液腔12的注液孔14以及贯通至滑槽13的锁扣孔15。吸嘴4与壳体1的顶面滑动连接,吸嘴4朝向壳体1的顶面的端面上开设有锁扣槽41,在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吸嘴4紧密封堵住注液孔14以及锁扣孔15,锁扣孔15与锁扣槽41相对设置。弹性滑动件5沿壳体1的轴向可滑动地设于滑槽13内,通过在滑槽13内沿壳体1的轴向往复移动,弹性滑动件5穿过锁扣孔15与锁扣槽41相互卡合或者相互分离,以实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或者吸嘴4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打开注液孔14。
壳体1的顶面为壳体1远离底座2的一端的端面,参照图4至6中所示上、下方向的标注,壳体1的顶面为壳体1的上端面,而与壳体1的上端面相对的端面为壳体1的下端面。壳体1的下端面开设有安装口11,底座2覆盖于壳体1的下端面的安装口11处,并且,底座2密封连接于壳体1的下端面,此时,壳体1、底座2以及隔板3之间围合形成相互隔绝的储液腔12和滑槽13。
本实施例中,储液腔12内用于存储雾化液。由于壳体1的上端面开设有贯通至储液腔12的注液孔14,即,在储液腔12内的雾化液消耗完后,可将注液孔14打开,并从注液孔14处向储液腔12内添加雾化液,从而能够实现雾化器的重复使用。
滑槽13内用于滑动安装弹性滑动件5。由于壳体1的上端面还开设有贯通至滑槽13的锁扣孔15,在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沿壳体1的轴向并朝向吸嘴4的方向运动且锁扣孔15与锁扣槽41相对设置时,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穿过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的锁扣孔15,并且,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卡合在锁扣槽41内,即弹性滑动件5卡合在吸嘴4上,换言之,吸嘴4无法在壳体1的上端面移动,雾化器则处于锁定状态,此时,吸嘴4紧密封堵住注液孔14,以防止雾化液从注液孔14处泄漏。
需要说明的是,吸嘴4紧密封堵住注液孔14是指,吸嘴4面向壳体1的顶面的一端端面,即吸嘴4的下端面覆盖注液孔14,并紧密贴合在壳体1的顶面。换言之,在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吸嘴4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顶面之间紧密贴合,或者,吸嘴4的下端面与壳体1的顶面位于注液孔14处的区域之间紧密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雾化液不会从注液孔14处泄漏。
优选地,吸嘴4的下端面与注液孔14相对的部位可以设置诸如橡胶、硅胶等具有密封性能的材质,以进一步保证雾化器在锁定状态时的密封性。
在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沿壳体1的轴向并朝向底座2的方向运动时,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与锁扣槽41相互分离,即弹性滑动件5脱离于吸嘴4,换言之,吸嘴4能够在壳体1的上端面进行往复移动,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
在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下,若吸嘴4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打开注液孔14,此时,雾化器处于注液状态,具体可通过注液装置(未图示)从注液孔14处向储液腔12内添加雾化液。需要说明的是,在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时,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可收缩回滑槽13内,也可穿过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的锁扣孔15,此时,弹性滑动件5则处于被压缩的状态。若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仍然穿过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的锁扣孔15(如图6),则吸嘴4靠近壳体1的端面上需要设置用于避让弹性滑动件5的限位槽42,保证吸嘴4在壳体1的上端面的移动不受到影响。
本实施例中,储液腔12的空间体积大于滑槽13的空间体积,只要满足滑槽13的空间体积能够滑动安装弹性滑动件5的使用需求即可,储液腔12的空间体积可以尽可能设置的大一些,以在储液腔12内存储更多的雾化液,从而可以增加雾化器的使用时间,并且,能够避免用户短时间内需要多次添加雾化液的操作,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锁扣孔15与锁扣槽41相对设置时,吸嘴4紧密封堵住注液孔14,当弹性滑动件5沿壳体1的轴向并沿远离底座2的方向运动时,弹性滑动件5穿过壳体1的顶面上设置的锁扣孔15并延伸至锁扣槽41内,与锁扣槽41相互卡合在一起,此时,吸嘴4与壳体1之间则处于完全锁定的状态。即,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且在该锁定的状态下,吸嘴4可以紧密封堵住注液孔14,以防止漏液的问题。
而当弹性滑动件5沿壳体1的轴向并沿朝向底座2的方向运动时,弹性滑动件5穿过壳体1的顶面上设置的锁扣孔15并与锁扣槽41相互分离,使得吸嘴4与壳体1之间解除锁定,即,吸嘴4能够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打开注液孔14。如此设置,在雾化器的使用过程中,若用户不小心误触到吸嘴4时,由于吸嘴4与壳体1之间通过弹性滑动件5和锁扣槽41进行锁定,即,在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吸嘴4与壳体1之间并不会发生相对移动而打开注液孔14,从而可以避免出现雾化液从注液孔14处泄漏的问题。并且,儿童需要先将弹性滑动件5移动至与锁扣槽41相互分离的位置以解除吸嘴4与壳体1之间的锁定后,再推动吸嘴4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的两个连贯动作才能打开注液孔14,而非通过单一性动作就能够完成,对儿童而言从吸嘴4处打开注液孔14的困难程度大大增加。因此,可以防止儿童打开注液孔14而误食雾化液导致中毒的情况,起到了良好的儿童防护效果,也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申请中的雾化器具有三种状态,分别为锁定状态、解锁状态以及注液状态。
所谓的锁定状态是指:在锁扣孔15与锁扣槽41相对设置时,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穿过壳体1的上端面设置的锁扣孔15并延伸至吸嘴4的锁扣槽41内,与锁扣槽41进行卡合,此时,吸嘴4则与弹性滑动件5卡合在一起,此时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如图4)。即,在该锁定状态下,弹性滑动件5穿过锁扣孔15卡合在锁扣槽41内,吸嘴4与壳体1之间则通过弹性滑动件5与锁扣槽41进行锁定,此时吸嘴4紧密封堵住注液孔14,以防止雾化器出现漏液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与锁扣槽41进行卡合是指,将弹性滑动件5靠近吸嘴4的部分插设在锁扣槽41内,且弹性滑动件5与锁扣槽41的槽壁之间紧密抵接,这样,在弹性滑动件5与锁扣槽41的槽壁紧密抵接时,吸嘴4则不会沿壳体1的径向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将弹性滑动件5卡合在锁扣槽41内,从而实现雾化器的锁定,在此并不做限定。
所谓的解锁状态是指:在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弹性滑动件5沿壳体1的轴向并朝向底座2的方向运动(如图7中,弹性滑动件5沿虚线箭头J方向运动),弹性滑动件5穿过锁扣孔15的部分与锁扣槽41相互分离,此时弹性滑动件5被压缩而产生形变,吸嘴4与壳体1之间解除锁定,雾化器从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如图5)。即,在该解锁状态下,若向吸嘴4施加外力,吸嘴4则能够在施加的外力作用下,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沿壳体1的径向滑动。
所谓的注液状态是指:在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时,吸嘴4沿打开注液孔14的方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如图7中,吸嘴4沿虚线箭头I方向运动),直到吸嘴4至少部分地打开注液孔14,雾化器从解锁状态变为注液状态(如图6和7)。这里,吸嘴4沿打开注液孔14的方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即,吸嘴4沿壳体1的径向并朝向壳体1的左侧的方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当然,本实施例中,诸如壳体1的径向、壳体1的左侧等方位词,仅是为了方便结合图示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是对方位的具体限定。
此外,在雾化器处于注液状态,即吸嘴4至少部分地打开注液孔14时,可通过外部的注液装置从注液孔14处向储液腔12内注入雾化液(如图7中的H路线为雾化器的注液路线,当然,图中虚线箭头并非指沿H路线的倾斜角度注液,只要能通过注液孔14向储液腔12内注入雾化液即可)。并且,在雾化液注入完成后,吸嘴4沿关闭注液孔14的方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直到吸嘴4完全覆盖注液孔14以及弹性滑动件5因其自身回弹力而再次卡合在锁扣槽41内时,雾化器从注液状态变为锁定状态。即,在注液完成后,吸嘴4沿壳体1的径向并朝向壳体1的右侧的方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使得吸嘴4逐渐关闭注液孔14,直到吸嘴4完全覆盖注液孔14时,此时,雾化器由注液状态变成解锁状态。而由于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时,弹性滑动件5被压缩而产生形变,此时,若吸嘴4继续沿壳体1的径向并朝向壳体1的右侧的方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直到吸嘴4上的锁扣槽41与锁扣孔15相对设置时,弹性滑动件5因其自身回弹力而再次卡合在锁扣槽41内,从而使得雾化器由解锁状态重新变为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结合图2、4至6所示,弹性滑动件5包括弹性部件51、锁扣部件52以及滑动部件53。弹性部件51沿壳体1的轴向可滑动地设于滑槽13内,且弹性部件51远离壳体1的顶面的一端抵接在底座2上;锁扣部件52与弹性部件51远离底座2的一端连接;滑动部件53与弹性部件51相连接设置,滑动部件53带动弹性部件51以及锁扣部件52在滑槽13内沿壳体1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使得锁扣部件52穿过锁扣孔15与锁扣槽41相互卡合或者相互分离。
弹性部件51远离壳体1的顶面的一端即为弹性部件51的底端511,弹性部件51靠近壳体1的顶面的一端即为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弹性部件51的底端511抵接在底座2上,以在弹性部件51在滑槽13内滑动时,弹性部件51的底端511固定不动,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则沿着壳体1的轴向往复运动,例如,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沿壳体1的轴向并朝向底座2的方向运动时,弹性部件51被压缩;反之,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沿壳体1的轴向并朝向吸嘴4的方向运动时,弹性部件51从压缩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或者,弹性部件51被拉伸。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滑槽13为沿壳体1的轴向贯通壳体1的顶面和底面的通槽,但在本实施例中,滑槽13也可以是远离壳体1的顶面为密封的凹槽,此时,弹性部件51的底端511抵接在凹槽的槽底壁即可。
为了能够使锁扣部件52与锁扣槽41相互卡合或相互分离,锁扣部件52连接于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锁扣部件52则能够跟随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沿壳体1的轴向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锁扣部件52与锁扣槽41之间相互卡合或相互分离。
为了实现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在滑槽13内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在弹性部件51上设置滑动部件53,即通过向滑动部件53施加外力,使得滑动部件53在施加的外力的作用下,带动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以及连接在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的锁扣部件52在滑槽13内沿壳体1的轴向往复移动。具体地,壳体1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至滑槽13的滑动槽16,滑动部件53包括滑动块531以及连接于滑动块531上的连接块532(如图4至6),连接块532远离滑动块531的一端穿过滑动槽16并与弹性部件51相连接设置,滑动块531露出于壳体1的外周,并与壳体1的外侧壁相抵接设置,以便于向滑动块531施加外力。
滑动槽16沿壳体1的轴向贯穿壳体1远离吸嘴4的一端,或者,滑动槽16为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并贯通至滑槽13的滑动通孔,且该滑动通孔沿壳体1的轴向的最小孔径大于连接块532沿壳体1的轴向的最大尺寸。即,本实施例中,滑动槽16沿壳体1的轴向的最小尺寸大于连接块532沿壳体1的轴向的最大尺寸,一方面是为了能够使连接块532穿过该滑动槽16,并连接在弹性部件51上,这样,滑动部件53沿壳体1的轴向移动时,弹性部件52上连接的连接块532也会随之沿壳体1的轴向移动;另一方面是为了连接块532能够在滑动槽16内往复移动时,不会受到阻挡。当然,滑动槽16沿壳体1的轴向的最小尺寸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设定,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为了使弹性部件51具备弹性,如图2和3所示,弹性部件51包括多个弹性块513以及多个连接筋514,相邻两个弹性块513之间通过一个连接筋514连接,以使得多个弹性块513沿壳体1的轴向依次层叠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滑槽13内。即在弹性块513发生弹性形变时,比如,弹性块513被压缩时,弹性部件51处于压缩状态,而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则会沿壳体1的轴向朝向底座2的方向运动;反之,弹性块513被拉伸或从被压缩状态恢复至初始状态时,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则会沿壳体1的轴向朝向吸嘴4的方向运动。
本实施例中,弹性块513为跑道型结构或O字型结构,比如,弹性块513被压缩时,跑道型结构或O字型结构的空间被压缩,变为扁平状。当然,在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设计中,弹性块513还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螺旋型、方型等,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进一步地,弹性块513的材质为塑胶(如尼龙等)或金属(如铜、不锈钢,弹簧钢等)。或者,弹性块513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弹性的物质或结构,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本实施例中,连接块532远离滑动块531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筋514相连接设置。由于连接筋514为连接两个弹性块513的连接部件,即连接筋514本身并不会随着弹性块513的形变而改变形状,如此,将连接块532连接在连接筋514上,一方面可以保证连接块532与连接筋514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避免连接块532从连接筋514上脱落的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压缩或拉伸连接筋514上连接的弹性块513,即,带动弹性部件51的顶端512沿壳体1的轴向往复移动。
进一步地,结合图2、4至6所示,吸嘴4朝向所述壳体1的顶面的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槽42,限位槽42具有第一槽壁421以及第二槽壁422,且锁扣槽41设于限位槽42内靠近第一槽壁421的一端。在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且吸嘴4沿打开注液孔14的方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时,锁扣部件52与锁扣槽41相互分离,且锁扣部件52露出壳体1的顶面的部分在限位槽42内发生移动,直到吸嘴4完全与注液孔14相互错位时,锁扣部件52露出壳体1的顶面的部分抵接在限位槽42的第二槽壁422上。
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时,吸嘴4能够沿壳体1的径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移动。此时,为了防止吸嘴4移动过程中直接滑出壳体1的顶面,本实施例中,锁扣部件52靠近吸嘴4的部分仍然露出于壳体1的顶面,并且,在吸嘴4沿壳体1的径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往复移动的过程中,锁扣部件52靠近吸嘴4的部分则在限位槽42内往复移动,直到锁扣部件52靠近吸嘴4的部分移动至与第一槽壁421相抵接的位置时,吸嘴4无法再向壳体1的右侧移动,并且,锁扣部件52会在弹性部件51的回弹力作用下重新卡合在锁扣槽41内。
此外,锁扣部件52靠近吸嘴4的部分移动至与第二槽壁422相抵接的位置时,吸嘴4无法再向壳体1的左侧移动,并且,锁扣部件52会在弹性部件51的回弹力作用下重新卡合在锁扣槽41内。
进一步地,锁扣槽41的槽深大于限位槽42的槽深,以便于锁扣部件52能够紧密地插设于锁扣槽41内。这里,锁扣槽41的槽深为吸嘴4面向壳体1的顶面的端面(即吸嘴4的下端面)到锁扣槽41的槽顶壁之间的垂直距离,而限位槽42的深度为吸嘴4面向壳体1的顶面的端面到限位槽42的槽顶壁之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3所示,壳体1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滑动件17,吸嘴4靠近壳体1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滑动件43,第二滑动件43与第一滑动件17滑动连接,以使得吸嘴4与壳体1的顶面滑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17和第二滑动件43均为滑轨,通过将第一滑动件17和第二滑动件43相互滑动连接在一起,以使得雾化器处于解锁状态时,吸嘴4能够沿壳体1的径向相对于壳体1的顶面滑动,即第一滑动件17和第二滑动件43为吸嘴4的滑动提供导向和限位的作用,以避免吸嘴4从壳体1的上方脱落。
进一步地,壳体1的顶面还设置有挡块18,挡块18设于第一滑动件17靠近注液孔14的一端,在锁扣槽41跟随吸嘴4运动至与锁扣孔15的位置相对时,第二滑动件43远离锁扣槽41的一端抵接于挡块18上。挡块18的作用是对吸嘴4在壳体1的顶面上的运动位置进行限位,以避免吸嘴4滑出壳体1的顶面。
基于上述实施例,结合图2至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还包括内管6和雾化芯7。其中,吸嘴4沿壳体1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出气道44,底座2沿壳体1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安装孔21;内管6位于储液腔12内,内管6的一端与壳体1相连接设置,内管6的另一端与底座2密封连接,且内管6沿壳体1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气道61,气道61与出气道44相连通设置;雾化芯7穿设于安装孔21处,并延伸至气道61内,且雾化芯7的外周壁与内管6的内壁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中,内管6上开设有出液孔(图中未示出),储液腔12通过出液孔与雾化芯7相连通设置,即储液腔12内的雾化液可以通过出液孔流入雾化芯7内,雾化芯7中的发热体则会对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并产生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气溶胶与外界空气混合后再从气道61和出气道44导出至吸嘴4处,供用户吸食。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雾化器及雾化芯7的其它内容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雾化器的具体结构和所实现的技术效果在前述有关雾化器的实施例已有描述,这里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雾化装置的其它内容请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
壳体,一端开设有安装口;
底座,覆盖于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隔板,设于所述壳体内,将所述壳体内分隔成相互隔绝的储液腔以及滑槽,且所述壳体的顶面开设有贯通至所述储液腔的注液孔以及贯通至所述滑槽的锁扣孔;
吸嘴,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连接,所述吸嘴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面的端面上开设有锁扣槽,在所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吸嘴紧密封堵住所述注液孔以及所述锁扣孔,所述锁扣孔与所述锁扣槽相对设置;以及
弹性滑动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通过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弹性滑动件穿过锁扣孔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卡合或者相互分离,以实现所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或者所述吸嘴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打开所述注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雾化器处于锁定状态时,所述弹性滑动件穿过所述锁扣孔卡合在所述锁扣槽内,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之间则通过所述弹性滑动件与所述锁扣槽进行锁定;
在所述弹性滑动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并朝向所述底座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弹性滑动件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分离,所述弹性滑动件被压缩而产生形变,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之间解除锁定,所述雾化器从所述锁定状态变为解锁状态;
在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吸嘴沿打开所述注液孔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直到所述吸嘴至少部分地打开所述注液孔,所述雾化器从所述解锁状态变为注液状态;
在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注液状态时,所述吸嘴沿关闭所述注液孔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直到所述吸嘴完全覆盖所述注液孔以及所述弹性滑动件因其自身回弹力而再次卡合在所述锁扣槽内时,所述雾化器从所述注液状态变为所述锁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滑动件包括:
弹性部件,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可滑动地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壳体的顶面的一端抵接在所述底座上;
锁扣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远离所述底座的一端连接;以及
滑动部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设置,所述滑动部件带动所述弹性部件以及所述锁扣部件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壳体的轴向往复移动,以使得所述锁扣部件穿过所述锁扣孔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卡合或者相互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侧壁沿其轴向开设有贯通至所述滑槽的滑动槽;
所述滑动部件包括滑动块以及连接于所述滑动块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端穿过所述滑动槽并与所述弹性部件相连接设置,所述滑动块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外周,并与所述壳体的外侧壁相抵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包括多个弹性块以及多个连接筋,相邻两个所述弹性块之间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筋连接,以使得多个所述弹性块沿所述壳体的轴向依次层叠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滑动块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筋相连接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块为跑道型结构或O字型结构;和/或
所述弹性块的材质为塑胶或金属。
8.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朝向所述壳体的顶面的端面上还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第一槽壁以及第二槽壁,且所述锁扣槽设于所述限位槽内靠近所述第一槽壁的一端;
其中,在所述雾化器处于所述解锁状态且所述吸嘴沿打开所述注液孔的方向相对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时,所述锁扣部件与所述锁扣槽相互分离,且所述锁扣部件露出所述壳体的顶面的部分在所述限位槽内发生移动,直到所述吸嘴完全与所述注液孔相互错位时,所述锁扣部件露出所述壳体的顶面的部分抵接在所述限位槽的所述第二槽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槽的槽深大于所述限位槽的槽深。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第一滑动件,所述吸嘴靠近所述壳体的端面设置有第二滑动件,所述第二滑动件与所述第一滑动件滑动连接,以使得所述吸嘴与所述壳体的顶面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顶面还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设于所述第一滑动件靠近所述注液孔的一端,在所述锁扣槽跟随所述吸嘴运动至与所述锁扣孔的位置相对时,所述第二滑动件远离所述锁扣槽的一端抵接于所述挡块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出气道,所述底座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安装孔;
所述雾化器还包括:
内管,位于所述储液腔内,所述内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设置,所述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且所述内管沿所述壳体的轴向设置有中空贯通的气道,所述气道与所述出气道相连通设置;以及
雾化芯,所述雾化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处,并延伸至所述气道内,且所述雾化芯的外周壁与所述内管的内壁紧密贴合。
13.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320081771.2U 2023-01-13 2023-01-13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ctive CN2197816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1771.2U CN219781616U (zh) 2023-01-13 2023-01-13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1771.2U CN219781616U (zh) 2023-01-13 2023-01-13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1616U true CN219781616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803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81771.2U Active CN219781616U (zh) 2023-01-13 2023-01-13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16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9535B (zh) 注液容器和可重复注液系统以及注液方法
US10932488B2 (en) Cover assembly,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CN109588040B (zh) 注液防护装置、雾化器及电子烟
CN219781616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716053A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CN211746942U (zh) 上盖组件、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781553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1938199A (zh) 雾化器、雾化设备及电子烟
KR200446883Y1 (ko) 수동식 이중 분사장치
CN21835468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2488457U (zh) 雾化器、雾化设备及电子烟
US20240090580A1 (en) Atomizing assembly and atomizing device
CN211323046U (zh) 一种雾化器注油开关
CN215189457U (zh) 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1631784U (zh) 一种雾化发生器及电子烟
CN218921622U (zh) 一种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420720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270625U (zh) 一种带有童锁的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112120286A (zh) 一种雾化装置
CN221012006U (zh) 童锁结构及具有其的雾化器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3549690U (zh) 电子烟雾化装置
CN219781547U (zh) 一种雾化器及应用其的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284752U (zh) 储液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9229031U (zh) 密封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9330738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