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81562U -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 Google Patents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81562U
CN219781562U CN202320893940.2U CN202320893940U CN219781562U CN 219781562 U CN219781562 U CN 219781562U CN 202320893940 U CN202320893940 U CN 202320893940U CN 219781562 U CN219781562 U CN 2197815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sheet
resistance
resistance heating
heating
she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9394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晏华斌
杞瑞
董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Peg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9394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815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815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815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发热模组及其电子烟具。其中发热模组包括基体;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包括第一电阻加热片,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设于所述基体的外壁,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用于对所述基体进行加热;以及测温线路,所述测温线路包括第二电阻加热片,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设于所述基体的外壁,所述测温线路用于监测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值。本申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具中为了监控温度而导致成本过高的问题。

Description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烟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加热不燃烧电子烟具通过电加热方式对烟草进行烘烤加热,以减少有害成分的释放。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电子烟为了可以准确控制烤制温度或者需要检测内部的温度是否有异常时,通常会设置温度传感器来对内部的发热部件的温度进行监控。然而该方案由于需要额外设置温度传感器与发热部件进行连接,从而导致电子烟的成本过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及其电子烟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烟具中为了监控温度而导致成本过高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包括:
基体;
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包括第一电阻加热片,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设于所述基体的外壁,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用于对所述基体进行加热;以及
测温线路,所述测温线路包括第二电阻加热片,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设于所述基体的外壁,所述测温线路用于监测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值。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间隔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多段所述第一弯折段沿所述基体的周向排列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位于相对两端部的两所述第一弯折段均连接有第一焊盘,两所述第一焊盘位于所述基体的同一端。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二弯折段,多段所述第二弯折段沿所述基体的周向排列设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一所述第二弯折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让位间隙内。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为不同材料,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的电阻温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温度系数。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重叠位置。
可选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于所述加热线路和测温线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值控制所述加热线路。
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烟具,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中如以上所述的发热模组。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和电子烟具。其中发热模组包括基体,加热线路以及测温线路。加热线路包括第一电阻加热片,第一电阻加热片设于基体的外壁,第一电阻加热片用于对基体进行加热。测温线路包括第二电阻加热片,第二电阻加热片设于基体的外壁,测温线路用于监测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值。
本申请的加热线路通电后使第一电阻加热片对基体进行加热,基体的温度上升会带动第二电阻加热片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得第二电阻加热片的阻值变化。测温线路通电后通过监测第二发热电阻片的阻值变化,从而以获得对应的温度变化,进而达到监控温度的效果以保证电子烟具的安全使用。如此不仅可以保证对基体的加热温度上升速率较快,也可以保证对温度的监测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同时省去了温度传感器的设置,降低了发热模组监测温度方案的物料成本,以避免了装配温度传感器所带来的工艺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发热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阻加热片和第二电阻加热片组装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热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发热模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具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热模组及其电子烟具。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发热模组100。其中发热模组100包括基体10,加热线路20以及测温线路30。加热线路20包括第一电阻加热片21,第一电阻加热片21设于基体10的外壁,第一电阻加热片21用于对基体10进行加热。测温线路30包括第二电阻加热片31,第二电阻加热片31设于基体10的外壁,测温线路30用于监测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电阻值。
本申请的加热线路20通电后使第一电阻加热片21对基体10进行加热,基体10的温度上升会带动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温度上升,从而使得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阻值变化。测温线路30通电后通过监测第二发热电阻片的阻值变化,从而以获得对应的温度变化,进而达到监控温度的效果以保证电子烟具1000的安全使用。如此不仅可以保证对基体10的加热温度上升速率较快,也可以保证对温度的监测保持在较高的水准,同时省去了温度传感器的设置,降低了发热模组100监测温度方案的物料成本,以避免了装配温度传感器所带来的工艺难度。
其中,基体10的材质为不锈钢、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或镁合金等金属材质,如此以提高基体10的导热效率。而该基体10可以呈平面片状的、柱状的、针状的、管状的、锥形等设置。该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可以通过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类材料粘接固定在基体10的外壁。
加热线路20的阻值设计需求满足以下需求:需要满足加热线路20的第一电阻加热片21在通电工作时可以迅速升温,在满足电流安全的前提下,加热线路20部分可以通过更多的电流,可以提供更大的加热功率,使温度迅速升高。综上,加热线路20部分的初始阻值需要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小,例如阻值可以选取为0.4Ω-0.5Ω之间。
测温线路30的阻值设计原则:测温线路30的阻值设计需要满足以下需求:测温线路30需要有较高的精度识别测温线路30电阻的变化值。
可以理解的是,该测温线路30可以通过将第二电阻加热片31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当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阻值发生变化时,其对应的电压就会发生变化,之后可以直接测量第二电阻加热片31和定值电阻的电压进行比较,以得到两者比例关系,从而可换算出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当前阻值。通过预先确定第二电阻加热片31在常温的阻值,并结合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电阻温度系数,如此当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阻值发生变化后,如此便可以推算出此时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温度,进而实现对发热模组100的温度进行监控的效果。
可选地,发热模组100还包括控制模块(未图示),控制模块分别于加热线路20和测温线路30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电阻值控制第一电阻加热片21。其中,该控制模块通过获取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阻值发生变化后,推算出此时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温度,进而得到此时基体10的温度值。此后基于用户需求或者安全考虑,可以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加热线路20的电流大小,从而调节第一电阻加热片21的加热效率,以达到控温效果。
参照图1至图3,可选地,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间隔设置。其中,为了防止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接触短路,如此以使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间隔设置。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既可以在基体10的长度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或者也可以分别设置在基体10相对的外壁面处以间隔设置。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体10的外壁凹设有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第一电阻加热片21设于第一安装槽内,该第二电阻加热片31设于第二安装槽内,如此以提高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安装效率。
可选地,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为同种材料。如此该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可以在加工时用同一种材料通过蚀刻加工制作一体成型,两者通过连接筋300连接。连接筋300的作用是让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在组装装配前是一个整体,有利于简化组装制作工艺,其连接筋300在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组装过程后通过冲裁、裁切等方式去除,去除连接筋300后,就完全被分为两个部分。其中,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为同种材料,从而需要同时考虑到加热线路20的设计需求和测温线路30的设计需求。而为了提高测温的准确性,测温线路30需要利用电阻温度系数,因此所选择的电阻加热片的材质一定需要是具备相对较大的电阻温度系数。其电阻温度系数在20℃时需要TCR≥1000。一般可选择的材料有:镍铬合金、镍铁合金、不锈钢、铁铬铝、钛金属、镍金属。
参照图1至图3,可选地,第一弯折段211的截面宽度大于第二弯折段311的截面宽度。如此在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为同种材料时,由于第一电阻加热片21用于加热,而第二电阻加热片31用于测温,如此为了提高加热效率和提高测温的准确性,如此以使第一电阻加热片21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阻值,从而第一弯折段211的截面宽度大于第二弯折段311的截面宽度。同理,第一电阻加热片21的长度可以小于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长度,以同样实现第一电阻加热片21的阻值小于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阻值。
可选地,第一电阻加热片21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211,多段第一弯折段211沿基体10的周向排列设置。其中,为了增大第一电阻加热片21与基体10的接触面积,如此将第一电阻加热片21设置为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211,进而不仅保证第一电阻加热片21设置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第一电阻加热片21对基体10的加热效率。
更进一步地,位于相对两端部的两第一弯折段211均连接有第一焊盘40,两第一焊盘40位于基体10的同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电阻加热片21通过第一焊盘40与加热线路20的其他部分进行连接,如此以实现为第一电阻加热片21进行供电。通过使两第一焊盘40位于基体10的同一端,如此以更便于连接,减少占用空间,提高安装效率。
参照图1至图3,可选地,第二电阻加热片31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二弯折段311,多段第二弯折段311沿基体10的周向排列设置。其中,为了增大第二电阻加热片31与基体10的接触面积,如此将第二电阻加热片31设置为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二弯折段311,进而不仅保证第一电阻加热片21设置后的稳定性,同时提高第二电阻加热片31更能准确的反应基体10的温度。此外,位于相对两端部的两第二弯折段311均连接有第二焊盘50,第二电阻加热片31通过第二焊盘50与测温线路30的其他部分进行电连接。而为了提高与第二焊盘50连接的稳定性,位于相对两端部的两第二弯折段311的端部形成与第二焊盘50相对应的焊盘部3111,焊盘部3111的横截面积大于位于中部的第二弯折段311的横截面积,如此以增大与第二焊盘50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地,相邻的第一弯折段211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212,一第二弯折段311的至少部分位于让位间隙212内。如此在保证了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与基体10的接触面积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弯折段211和第二弯折段311的形状相适配,以使得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较为紧凑,以提高基体10的外壁面的利用率。
参照图4和图5,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的发热模组100与第一实施例的发热模组100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为不同材料,第一电阻加热片21的电阻温度系数小于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电阻温度系数。其中,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由于为不同材料,从而可以分别单独成型,即只用来做加热功能的加热线路20的第一电阻加热片21可以选用电阻温度系数很小的材料,使第一电阻加热片21在加热过程中的电阻变化忽略不计,可以使加热线路20的加热功率不会被阻值变化影响变低。测温线路30的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材质可以选用电阻温度系数较大的材料,可以更加灵敏的检测到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阻值的变化,可以使发热模组100的监测温度精度更高。
可选地,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发热模组100还包括绝缘层,绝缘层设于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之间,并位于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重叠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该绝缘层可以为通过聚酰亚胺(Polyimide,PI)薄膜类材料制成,该绝缘层可以使得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分隔开以避免短路。而通过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至少部分重叠设置并由绝缘层进行分隔,如此以使得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加热片31的体积不会被基体10的外壁面的面积所限制,以使得第一电阻加热片21和第二电阻片可以适应更多尺寸的基体10。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加热效率,可以使第一加热电阻片设置于第二加热电阻片靠近基体10的一侧,即使得组装顺序为:可以先将第一电阻加热片21贴设于基体10的外壁,之后设置绝缘层覆盖第一电阻加热片21后,再将第二电阻加热片31贴设于基体10的外壁,如此以保证第一电阻加热片21与基体10的接触面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测温精度,可以使第二加热电阻片设置于第一加热电阻片靠近基体10的一侧,即使得组装顺序为:可以先将第二电阻加热片31贴设于基体10的外壁,之后设置绝缘层覆盖第二电阻加热片31后,再将第一电阻加热片21贴设于基体10的外壁,如此以保证第二电阻加热片31与基体10的接触面积。
相应地,参照图6,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烟具1000,包括外壳200和设置于外壳200中的如以上的发热模组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烟具1000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发热模组100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发热模组及其电子烟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发热模组,应用于电子烟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包括:
基体;
加热线路,所述加热线路包括第一电阻加热片,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设于所述基体的外壁,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用于对所述基体进行加热;以及
测温线路,所述测温线路包括第二电阻加热片,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设于所述基体的外壁,所述测温线路用于监测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一弯折段,多段所述第一弯折段沿所述基体的周向排列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位于相对两端部的两所述第一弯折段均连接有第一焊盘,两所述第一焊盘位于所述基体的同一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包括多段依次连接的第二弯折段,多段所述第二弯折段沿所述基体的周向排列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弯折段之间形成有让位间隙,一所述第二弯折段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让位间隙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为不同材料,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的电阻温度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温度系数。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至少部分重叠设置;
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电阻加热片和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重叠位置。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中所述的发热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模组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于所述加热线路和测温线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阻加热片的电阻值控制所述加热线路。
10.一种电子烟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和设置于所述外壳中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发热模组。
CN202320893940.2U 2023-04-19 2023-04-19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Active CN2197815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3940.2U CN219781562U (zh) 2023-04-19 2023-04-19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93940.2U CN219781562U (zh) 2023-04-19 2023-04-19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81562U true CN219781562U (zh) 2023-10-03

Family

ID=8815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93940.2U Active CN219781562U (zh) 2023-04-19 2023-04-19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815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4636B1 (ko) 에어로졸 생성 장치용 히터
JP3983304B2 (ja) 加熱素子
WO2021143831A1 (zh) 一种复合型升控温一体式发热元件和控温方法
WO2022095306A1 (zh) 加热组件、测温方法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1932567U (zh) 一种复合型升控温一体式发热元件
US9155129B2 (en) Microstructured hot stamping die
CN219781562U (zh) 发热模组及电子烟具
CN111132396A (zh) 一种电动汽车热排放系统的厚膜加热器及其制备方法
JPH0684584A (ja) ヒーター
CN110636648B (zh) 一种厚膜加热器以及蒸汽发生器
CN209573237U (zh) 一种电子烟的加热体
US20060002448A1 (en) Expiration indicator
CN211267128U (zh) 一种具有ptc功能的电热膜
CN113163534A (zh) 管状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CN210129966U (zh) 厚膜加热器
JP2001056257A (ja) 温度センサ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温度センサ
CN216568399U (zh) 一种发热组件及电子雾化设备
US6153861A (en) Heating element for lambda sensors
CN214483280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7609533U (zh) 温度传感器、发热组件和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5499627U (zh) 管状加热装置及加热系统
CN211509309U (zh) 贴片式热敏元件及基于该贴片式热敏元件的加热装置
CN217791474U (zh) 加热组件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KR20100063942A (ko) 고대기용 히터
CN215075531U (zh) 加热不燃烧烟具及其发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