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3294U -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3294U
CN219763294U CN202320907316.3U CN202320907316U CN219763294U CN 219763294 U CN219763294 U CN 219763294U CN 202320907316 U CN202320907316 U CN 202320907316U CN 219763294 U CN219763294 U CN 2197632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annular
internal circulation
air heating
cover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0731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剑民
顾寅辰
朱德祥
韦烨
任黎
何国栋
吉美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32090731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32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32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32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包括筒状壳体、前盖环、后盖环;所述筒状壳体内设有四根连接管,四根连接管中间区域为腹腔镜安装空间;所述前盖环的内圈上缠绕有环形电热丝;所述后盖环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区域由环形封板封住;所述区域内设有与所述四根连接管一一对应的四个环形孔,四个环形孔分为两组,每组环形孔中间设有一动力通风组件,且每组环形孔在两侧用挡片隔开,使得:所述动力通风组件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环形孔之间形成气体循环通道。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防雾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腹腔镜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医疗器械,其运用数字摄像技术将腹腔镜的镜头拍摄到的图像信息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信号处理系统,并在显示器上显示,以辅助医生操作手术器械和进行腹腔镜内部的检查等。
由于手术室环境相对于人体体温较低,腹腔镜镜头在插入患者腹腔中时,由于腹腔内外的温度差较大,人体体内的湿气对在相对较冷的镜头上凝聚,形成水雾,遮盖并影响镜头拍摄的图像,导致腹腔镜镜头所输出的拍摄图像存在残缺,影响手术或检查过程。
针对于这样的情况:
中国专利CN218279612U采用电热丝直接加热腹腔镜镜头,使之保持和人体相似的温度,从而不容易产生干扰视线的雾气。然而,此法容易使镜头内的内窥镜因受热面较为集中而发生形变,同时对腹腔镜内的电子器件和镜面造成损害,十分影响整个镜头的拍摄效果。
中国专利218279611U使用外部通入加热气体方式防止腹腔镜术中起雾,术中有效提高整个腹腔镜的整体温度,避免水汽在光学镜头上凝结,影响手术。此法采用保护气体加热的方式,能够有效缓和对光学镜头的加热,减少光学镜头的形变量。然而,该方式需要外接循环装置进行通气,还需提前储备和预热通入气体,准备步骤繁琐、耗时耗力;通入气体需先沿通道才能达到镜头预加热处,热量损耗大;另外,该专利光学镜头可拆卸,其与镜杆的连接仅设置了单处环槽密封圈,其气密性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结合上述结合两者的优势,将加热元件和通气循环的理念相结合,通过营造一个密闭空间,在电热丝加热内部空气和吹风机循环内部空气的相互配合下,使镜头处于一个接近人体温度的“保护罩”中,从而防止腹腔镜在手术过程中起雾。
本实用新型具体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包括筒状壳体、前盖环17、后盖环25;所述筒状壳体内设有四根连接管7,四根连接管7中间区域为腹腔镜安装空间;所述前盖环17的内圈上缠绕有环形电热丝11;所述后盖环25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区域由环形封板27封住;所述区域内设有与所述四根连接管7一一对应的四个环形孔14,四个环形孔14分为两组,每组环形孔14中间设有一动力通风组件12,且每组环形孔14在两侧用挡片24隔开,使得:所述动力通风组件12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环形孔14之间形成气体循环通道。
优选的,筒状壳体在四根连接管内侧内设有内壳体3,外侧设有外壳体2,所述内壳体3内部为所述腹腔镜安装空间。
优选的,前盖环17包括可螺纹拆卸的前端旋钮盖4,后盖环25包括可螺纹拆卸的后端旋钮盖26。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3内侧靠近前盖环17一端设有镜头固定环9,所述镜头固定环9与内壳体3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体3内层覆有防滑层6,后端旋钮盖26的中间凸起部上设有弹力固定环8;所述防滑层6与弹力固定环8共同阻止腹腔镜滑脱并保障气密性。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环17的内圈为前置电热丝固定环10;所述前端旋钮盖4中心为前端透明防护盖5,其周围设有环形海绵垫19,在前盖环17的本体与前端旋钮盖4拆卸过程中,环形海绵垫19保护前端透明防护盖5防止其被前置电热丝固定环10刮蹭,起到缓冲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通风组件12为吸风通风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前盖环17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环形电热丝11的通断电。
进一步的,所述四根连接管7两两相邻的空间内放置电池和线路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前盖环7上与所述两两相邻的空间对应的部位,设有供电热丝导线穿过的电热丝导线孔1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营造气体循环的密闭空间,在电热丝加热内部空气和吹风机循环内部空气的相互配合下,使镜头处于一个接近人体温度的“保护罩”中,从而防止腹腔镜在手术过程中起雾,且不易受到人体内环境的影响;
2)结构紧凑,装置小巧,可在狭小手术空间中使用;
3)可拆解,零件更替简单,方便实用;
4)仅对循环空气进行加热,对腹腔镜影响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含立体外形、水平剖视、斜45°剖视)。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含立体透视、前盖环局部放大、环形电热丝局部节点放大)。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含后盖环局部放大、后盖环主视)。
图4是与图3对应的附图,用以展示两个气体循环通道。
图5是另一幅与图3对应的附图,用以展示两个气体循环通道。
附图中所示标号:1、腹腔镜安装空间;2、外壳体;3、内壳体;4、前端旋钮盖(包括内旋纹);5、前端透明防护盖;6、防滑层;7、连接管;8、弹力固定环;9、镜头固定环;10、前置电热丝固定环;11、环形电热丝;12、动力通风组件;13、操作按钮;14、环形孔;15、电热丝导线孔;16、温度传感器;17、前盖环(包括侧面旋纹);19、环形海绵垫;21、前置电热丝固定环方形传热孔道;22、绝缘瓷卡槽结构;24、挡板;25、后盖环(包括侧面旋纹);26、后端旋钮盖(包括内旋纹);27、环形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关于腹腔镜防雾装置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途经,分别是:加热装置、镜面涂料改进、雨刷装置……镜面涂料涉及材料化学因而排除;雨刷装置效率不高因而排除;而加热装置中以直接加热腹腔镜镜面、镜身为主,然而此类方式弊端明显,易损害腹腔镜,影响拍摄效果,因而本申请转变思路,从加热空气入手。
本申请是通过营造一个密闭空间,通过电热丝加热空气、吹风机循环空间,使镜头处于一个接近人体温度的“保护罩”中,从而防止腹腔镜在手术过程中起雾,具体实施方式阐述如下:
本实用新型由前盖环17、后盖环25、和四根连接管7组成主要结构,连接管通过前盖环、后盖环上的环形孔14与前盖环17、后盖环25连接。在四根连接管内侧内含装置内壳体3、外侧覆盖装置外壳体2。
前盖环17包括前端旋钮盖4、后盖环25包括后端旋钮盖26,各自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相互结合,起到可拆卸功能,方便元器件更换。
四根连接管7两两相邻的空间内放置电池和线路板(附图未具体展示),在此基础上,所述前盖环7上与所述两两相邻的空间对应的部位,设有供电热丝导线穿过的电热丝导线孔15,如图2所示。
在本实例中,主要是将腹腔镜从腹腔镜安装空间1插入,抵住镜头固定环9,与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下称“装置”)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再通过环形电热丝11,加热装置内空气,以及通过后盖环25内的吸风通风组件12形成装置内气体内循环,从而使装置内温度上升且水汽不易凝结,防止腹腔镜书中起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内壳体3内层覆有防滑层6,与后端旋钮盖26所连接的弹力固定环8共同保障腹腔镜与装置不会滑脱并保障气密性。
前端旋钮盖4中心为前端透明防护盖5,其周围有环形海绵垫19,在前盖环17与前端旋钮盖4拆卸过程中,保护前端透明防护盖5防止被前置电热丝固定环10刮蹭,起到缓冲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环形电热丝11节点部位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关于前置电热丝固定环方形传热孔道21的原理说明如下:循环的热空气是通过镜头固定环上的方形传热孔道21到达腹腔镜前区域,保持腹腔镜镜面所处环境处于接近人体的温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后盖环25内含2台吸风通风组件12和4块挡片24,通过4根连接管7与前盖环相同,前盖环17的内圈上缠绕有环形电热丝11;后盖环25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区域由环形封板27封住;所述区域内设有与所述四根连接管7一一对应的四个环形孔14,四个环形孔14分为两组,每组环形孔14中间设有一动力通风组件12,且每组环形孔14在两侧用挡片24隔开,如图4-5所示,使得:所述动力通风组件12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环形孔14之间形成气体循环通道,保障装置内气体能充分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前盖环内设有温度感受器16,通过自动控制环形电热丝11的通断电,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并起到智能调节温度的功能。
术前将腹腔镜和防雾装置消毒后,将装置套在腹腔镜前端,点击装置侧面的操作按钮13,装置即可开始工作。
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营造气体循环的密闭空间,在电热丝加热内部空气和吹风机循环内部空气的相互配合下,使镜头处于一个接近人体温度的“保护罩”中,从而防止腹腔镜在手术过程中起雾,且不易受到人体内环境的影响;结构紧凑,装置小巧,可在狭小手术空间中使用;可拆解,零件更替简单,方便实用;仅对循环空气进行加热,对腹腔镜影响较小。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换或改进,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总的构思的前提下,这些变换或改进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筒状壳体、前盖环(17)、后盖环(25);
所述筒状壳体内设有四根连接管(7),四根连接管(7)中间区域为腹腔镜安装空间;
所述前盖环(17)的内圈上缠绕有环形电热丝(11);
所述后盖环(25)的内圈和外圈之间的区域由环形封板(27)封住;
所述区域内设有与所述四根连接管(7)一一对应的四个环形孔(14),
四个环形孔(14)分为两组,每组环形孔(14)中间设有一动力通风组件(12),且每组环形孔(14)在两侧用挡片(24)隔开,使得:
所述动力通风组件(12)和与其相邻的两个环形孔(14)之间形成气体循环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筒状壳体在四根连接管内侧内设有内壳体(3),外侧设有外壳体(2),所述内壳体(3)内部为所述腹腔镜安装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前盖环(17)包括可螺纹拆卸的前端旋钮盖(4),后盖环(25)包括可螺纹拆卸的后端旋钮盖(2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内侧靠近前盖环(17)一端设有镜头固定环(9),所述镜头固定环(9)与内壳体(3)形成密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3)内层覆有防滑层(6),后端旋钮盖(26)的中间凸起部上设有弹力固定环(8);所述防滑层(6)与弹力固定环(8)共同阻止腹腔镜滑脱并保障气密性。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环(17)的内圈为前置电热丝固定环(10);所述前端旋钮盖(4)中心为前端透明防护盖(5),其周围设有环形海绵垫(19),在前盖环(17)的本体与前端旋钮盖(4)拆卸过程中,环形海绵垫(19)保护前端透明防护盖(5)防止其被前置电热丝固定环(10)刮蹭,起到缓冲作用。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通风组件(12)为吸风通风组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环(17)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环形电热丝(11)的通断电。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连接管(7)两两相邻的空间内放置电池和线路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环(17)上与所述两两相邻的空间对应的部位,设有供电热丝导线穿过的电热丝导线孔(15)。
CN202320907316.3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Active CN2197632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7316.3U CN219763294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07316.3U CN219763294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3294U true CN219763294U (zh) 2023-09-29

Family

ID=88132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07316.3U Active CN219763294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32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82640B1 (en) Luminous optical laryngoscope
EP1737336B1 (en) Scope warming device
CN101810464B (zh) 防雾和免消毒便携式鼻喉检查内窥镜
US8206288B2 (en) Endoscope with resistance heater
CN105249919A (zh) 内窥镜系统
KR20140065968A (ko) 내시경
US10383507B2 (en) Sterile sleeve for a medical viewing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edical viewing instrument
CN219763294U (zh) 一种基于空气加热内循环的腹腔镜防雾装置
Hensman et al. Total radiated power, infrared output, and heat generation by cold light sources at the distal end of endoscopes and fiber optic bundle of light cables
CN201912044U (zh) 耳部检查内窥镜及鼻喉检查内窥镜配套用一次性套管
CN101810462B (zh) 耳部检查内窥镜及鼻喉检查内窥镜配套用一次性套管
WO2013008555A1 (ja) 加熱機能付きトロッカー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TWI708587B (zh) 用於內視鏡加熱的系統以及方法
CN101810463B (zh) 免消毒便携式耳部检查内窥镜
JPH02257926A (ja) 内視鏡装置
CN108523820A (zh) 一种带有加热供氧的内窥镜
CN217218959U (zh) 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内窥镜
CN215838940U (zh) 一种泌尿科腹腔镜手术防雾装置
JPH05293079A (ja) 電子内視鏡
CN218279611U (zh) 一种防起雾的腹腔镜
CN210095667U (zh) 一种防雾型高清晰手持内窥镜
CN108742486A (zh) 一种带有加热供氧的内窥镜
CN216396289U (zh) 一种洁净无菌恒温的气体发生器
CN215017036U (zh) 一种内窥镜加热器
CN219895688U (zh) 一种治疗仪内窥镜除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