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60167U -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60167U
CN219760167U CN202321174271.XU CN202321174271U CN219760167U CN 219760167 U CN219760167 U CN 219760167U CN 202321174271 U CN202321174271 U CN 202321174271U CN 219760167 U CN219760167 U CN 2197601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ongue plate
contact
insulator
grou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742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建强
罗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ongqi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ongqi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ongqi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ongqia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742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601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601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601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设置在绝缘体上的两个端子组,绝缘体具有基部、设置在基部上的舌板;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每一端子具有显露出舌板的接触部,一个端子组的接触部沿舌板的上顶面自左向右排列,另一个端子组的接触部沿舌板的下底面自右向左排列;接地端子还包括自接触部弯折而成并设置在舌板上的固定侧部,固定侧部自接触部的侧端弯折并向前延伸而成,固定侧部显露出舌板的侧表面;实际使用时,接地端子接触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实现接地,固定侧部接触显露出舌板的侧端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外壳实现接地,实现连接器插接时接地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作为电子产品的信号传输、电源传输的主要构件,是各个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之一,电连接器的形状构造多种多样,为了便于电连接器插接时的便捷性,可正反插接的电连接器(例如,Type-c电连接器等)已经是常用的连接器的一种,现有技术中可正反插接的电连接器基本都配置有接地件,接地件主要经由接触对接端子实现接地,接地方式单一,容易导致接地的不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接地端子接触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实现接地,固定侧部接触显露出舌板的侧端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外壳实现接地,实现连接器插接时接地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设置在绝缘体上的两个端子组,绝缘体具有基部、设置在基部上并用于与外界的对接连接器插接的舌板;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每一端子具有显露出舌板的接触部,一个端子组的接触部沿舌板的上顶面自左向右排列,另一个端子组的接触部沿舌板的下底面自右向左排列;接地端子还包括自接触部弯折而成并设置在舌板上的固定侧部,固定侧部自接触部的侧端弯折并向前延伸而成,固定侧部显露出舌板的侧表面。
其中,接地端子还包括自接触部弯折而成并设置在舌板上的固定头部,固定头部自接触部的前端弯折并向前延伸而成,固定头部、接触部的弯折处为平滑弧面。
其中,沿舌板的宽度方向,两个端子组的所有端子彼此间隔设置。
其中,舌板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沿舌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舌板,多个定位孔分别配合两个端子组的接触部,定位孔用于容设外界的顶针,顶针自舌板远离接触部的一侧插入定位孔内并用于支撑顶住接触部。
其中,接触部为直条平板状,接触部沿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舌板设有缺口槽,缺口槽位于固定侧部与基部之间,缺口槽自舌板的侧表面凹设而成。
其中,两个端子组的电源端子位于两个端子组的接地端子之间,两个端子组的信号端子位于两个端子组的电源端子之间。
其中,端子组的所有端子与绝缘体注塑成型,端子组的每个端子还包括用于卡持在绝缘体上的卡持部,卡持部具有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位于接触部与第二卡板之间,第一卡板的宽度大于接触部的宽度及第二卡板的宽度。
其中,端子组的每个端子还包括自第二卡板弯折而成的焊接部,接触部自第一卡板弯折而成,两个端子组的所有端子的焊接部共面设置,两个端子组的所有端子的卡持部共面设置。
其中,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还包括套设在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金属壳环绕舌板形成用于容设对接连接器的容置腔,金属壳具有焊接在外界的电路板上的接地脚。
其中,基部的两侧具有第一凹孔及第二凹孔,金属壳具有伸入第一凹孔内的第一凸起及伸入第二凹孔内的第二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接地端子接触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实现接地,固定侧部接触显露出舌板的侧端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外壳实现接地,实现连接器插接时接地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接地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
1—绝缘体 2—端子组 3—基部
4—舌板 5—接地端子 6—电源端子
7—信号端子 8—固定侧部 9—金属壳
11—接地脚 12—第一凹孔 13—第二凹孔
14—第一凸起 15—第二凸起 16—固定头部
17—定位孔 18—卡持部 19—第一卡板
21—第二卡板 22—焊接部 23—缺口槽
24—容置腔 100—接触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1、设置在绝缘体1上的两个端子组2,绝缘体1具有基部3、设置在基部3上并用于与外界的对接连接器插接的舌板4。绝缘体1采用绝缘塑料制成,基部3的宽度大于舌板4的宽度,基部3的厚度大于舌板4的厚度,舌板4自基部3一体凸设而成。
端子组2包括接地端子5、电源端子6及信号端子7,端子组2的各个端子采用导电金属制成,例如,端子组2的各个端子采用铝合金制成,每一端子具有显露出舌板4的接触部100,一个端子组2的所有端子的接触部100沿舌板4的上顶面自左向右排列,另一个端子组2的所有端子的接触部100沿舌板4的下底面自右向左排列;两个端子组2的端子关于舌板4的中间基准平面不对称设置。
接地端子5还包括自接触部100弯折而成并设置在舌板4上的固定侧部8,固定侧部8自接触部100的侧端弯折并向前延伸而成,固定侧部8显露出舌板4的侧表面。借助接触部100与固定侧部8的弯折构造,当固定侧部8安装在绝缘体1的舌板4上之后,利用舌板4挡止限位接触部100及固定侧部8,防止固定侧部8相对舌板4发生位置移动,确保固定舌板4稳固地定位在舌板4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接地端子5接触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实现接地,固定侧部8接触显露出舌板4的侧端并导通对接连接器的外壳实现接地,实际使用时,对接连接器的外侧与两个端子组2的接地端子5的固定侧部8接触导通,实现连接器插接时接地的稳定性。
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还包括套设在绝缘体1外侧的金属壳9,例如,金属壳9为铁壳,金属壳9环绕舌板4形成用于容设对接连接器的容置腔24,金属壳9具有焊接在外界的电路板上的接地脚11。当对接连接器插接到容置腔24内之后,对接连接器的外壳夹持在固定侧部8与金属壳9之间,且外壳、固定侧部8、金属壳9三者之间导通,保证连接器接地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基部3的前后两侧具有第一凹孔12及第二凹孔13,第一凹孔12、第二凹孔13自基部3的外表面凹设而成,金属壳9具有伸入第一凹孔12内的第一凸起14及伸入第二凹孔13内的第二凸起15。当金属壳9套设安装在绝缘体1的基部3上之后,利用第一凸起14、第二凸起15夹持基部3,从而防止金属壳9与绝缘体1彼此脱开。
接地端子5还包括自接触部100弯折而成并设置在舌板4上的固定头部16,固定头部16自接触部100的前端弯折并向前延伸而成,固定头部16、接触部100的弯折处为平滑弧面。借助固定头部16与接触部100的弯折构造,使得舌板4限位住接地端子5的接触部100,防止其相对舌板4发生移动。借助固定头部16、接触部100的弯折处的平滑弧面的构造设置,当对接连接器插接到容置腔24内时,使得对接连接器的端子可以经由平滑弧面平稳移动导通接触部100,避免因固定头部16、接触部100的弯折导致插接不良。
沿舌板4的宽度方向,两个端子组2的所有端子彼此间隔设置。沿舌板4的厚度方向,两个端子组2的所有端子互相不遮挡,彼此错位设置,如此设置,增大两个端子组2的端子之间的爬电距离,同时避免两个端子组2的端子彼此干扰而使用不良。
舌板4上安装设置有多个定位孔17,定位孔17沿舌板4的厚度方向贯穿舌板4,多个定位孔17分别配合两个端子组2的接触部100,定位孔17用于容设外界的顶针,顶针自舌板4远离接触部100的一侧插入定位孔17内并用于支撑顶住接触部100。在绝缘体1与端子的组装过程中,利用顶针顶住接触部100,防止接触部100发生变形而生产不良。优选地,每一端子的接触部100对应两个顶针,两个顶针分别顶持住端子的接触部100的前后两端,确保接触部100的两端受力均衡。
接触部100为直条平板状,接触部100沿舌板4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借助接触部100的长条形状构造,保证端子导通的稳定性,相较于小尺寸的接触部100,避免接触部100没有接触到对接连接器的端子而使用不良。舌板4所设有缺口槽23,缺口槽23位于固定侧部8与基部3之间,缺口槽23自舌板4的侧表面凹设而成。当对接连接器插接到容置腔24内之后,对接连接器配置有深入缺口槽23内的弹性勾,利用缺口槽23的内槽壁挡止抵触弹性勾,避免对接连接器受到意外的碰触拉扯而从容置腔24内脱出。
两个端子组2的电源端子6位于两个端子组2的接地端子5之间,借助两个端子组2的接地端子5沿舌板4的宽度方向对电源端子6进行屏蔽防护,避免电源端子6受到外界的信号干扰。两个端子组2的信号端子7位于两个端子组2的电源端子6之间,借助两个端子组2的接地端子5、电源端子6沿舌板4的宽度方向对信号端子7进行屏蔽防护,确保信号端子7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端子组2的所有端子与绝缘体1注塑成型,相较于端子组2的端子与绝缘体1组装装配,避免端子相对绝缘体1移动而导致信号传输不良。端子组2的每个端子还包括用于卡持安装在绝缘体1上的卡持部18,卡持部18具有第一卡板19、第二卡板21,第一卡板19位于接触部100与第二卡板21之间,第一卡板19的宽度大于接触部100的宽度及第二卡板21的宽度。借助第一卡板19的宽度、接触部100的宽度、第二卡板21的宽度的宽度变化设置,使得舌板4稳固限位住端子组2的端子,避免端子组2的端子在插接过程中因受到挤推力而相对绝缘体1发生移动。
端子组2的每个端子还包括自第二卡板21弯折而成的焊接部22,接触部100自第一卡板19弯折而成,借助第二卡板21与焊接部22的弯折构造,使得绝缘体1稳固限位住卡持部18与焊接部22,确保焊接部22稳固设置在绝缘体1上。两个端子组2的所有端子的焊接部22共面设置,两个端子组2的所有端子的卡持部18共面设置,借助焊接部22的共面设置,提升焊接部22的焊接良率。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体、设置在绝缘体上的两个端子组,绝缘体具有基部、设置在基部上并用于与外界的对接连接器插接的舌板;其特征在于:端子组包括接地端子、电源端子及信号端子,每一端子具有显露出舌板的接触部,一个端子组的接触部沿舌板的上顶面自左向右排列,另一个端子组的接触部沿舌板的下底面自右向左排列;接地端子还包括自接触部弯折而成并设置在舌板上的固定侧部,固定侧部自接触部的侧端弯折并向前延伸而成,固定侧部显露出舌板的侧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地端子还包括自接触部弯折而成并设置在舌板上的固定头部,固定头部自接触部的前端弯折并向前延伸而成,固定头部、接触部的弯折处为平滑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沿舌板的宽度方向,两个端子组的所有端子彼此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舌板设有多个定位孔,定位孔沿舌板的厚度方向贯穿舌板,多个定位孔分别配合两个端子组的接触部,定位孔用于容设外界的顶针,顶针自舌板远离接触部的一侧插入定位孔内并用于支撑顶住接触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接触部为直条平板状,接触部沿舌板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舌板设有缺口槽,缺口槽位于固定侧部与基部之间,缺口槽自舌板的侧表面凹设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两个端子组的电源端子位于两个端子组的接地端子之间,两个端子组的信号端子位于两个端子组的电源端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组的所有端子与绝缘体注塑成型,端子组的每个端子还包括用于卡持在绝缘体上的卡持部,卡持部具有第一卡板、第二卡板,第一卡板位于接触部与第二卡板之间,第一卡板的宽度大于接触部的宽度及第二卡板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端子组的每个端子还包括自第二卡板弯折而成的焊接部,接触部自第一卡板弯折而成,两个端子组的所有端子的焊接部共面设置,两个端子组的所有端子的卡持部共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还包括套设在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金属壳环绕舌板形成用于容设对接连接器的容置腔,金属壳具有焊接在外界的电路板上的接地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基部的两侧具有第一凹孔及第二凹孔,金属壳具有伸入第一凹孔内的第一凸起及伸入第二凹孔内的第二凸起。
CN202321174271.XU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Active CN2197601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271.XU CN21976016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74271.XU CN21976016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60167U true CN219760167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2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74271.XU Active CN219760167U (zh) 2023-05-16 2023-05-16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601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82367B (zh) 背板连接器
JP2591579Y2 (ja) コネクタ装置
US749770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housing
CN109390803B (zh) 电连接器
CN110098505B (zh) 电连接器与连接器组件
CN112736524B (zh) 端子模组以及背板连接器
CN112260010A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114024160A (zh) 插头连接器组件、插座连接器组件以及连接器组合件
CN107196114B (zh) USB Type-C连接器
US793868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ligning means and assembly combination thereof
CN219760167U (zh) 一种正反插接非对称电连接器
CN110061391B (zh) 电连接器
US6416360B1 (en) Input/output connector having firmly assembled insulative housing and shell
CN114784548A (zh) 电连接器
CN211376973U (zh) 电连接器
CN109560405B (zh) 电连接器
CN219760013U (zh) 一种Type-c电连接器构造
CN215119293U (zh) 板对板电连接器
CN216488865U (zh) 电连接器
CN213484116U (zh) 电连接器组合及其电连接器
CN217589514U (zh) 电源连接器
US20240039199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9244734B (zh) 高速连接器
CN215184654U (zh) 正反插一体的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CN215119343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