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59802U -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59802U
CN219759802U CN202223256821.0U CN202223256821U CN219759802U CN 219759802 U CN219759802 U CN 219759802U CN 202223256821 U CN202223256821 U CN 202223256821U CN 219759802 U CN219759802 U CN 2197598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plate
battery
outer side
structura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2568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帅
熊栋
叶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inta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2568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598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598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598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包括:第一结构单元,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一外侧板和处于内侧的第一内侧板,第一内侧板交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段和多个第一分离段;第二结构单元,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二外侧板和处于内侧的第二内侧板;第二外侧板与第一外侧板连接,第一连接段与第二内侧板连接,第一分离段与第二内侧板分离,并在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内侧板之间形成第一通孔;第一结构单元和/或第二结构单元内具有贯穿第一结构单元和/或第二结构单元两端的第一通道,且第一通孔与第一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中,将热失控通道设置在电池箱的端部的边框处,无需在整体成型之后再进行开孔等工序,减少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背景技术
电池箱是一种用于固定多个电池单体的结构部件,通过将多个电池单体在电池箱内串联或并联,组成一大容量的电池包。
如申请人在2022年11月28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22111977062”,专利名称为“一种具有热失控通道的电池箱下壳体”的申请文件的记载,其在第一托盘上开设有多个释放孔,在第二托盘上开设有多个出口,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之间具有释放通道,电池热失控之后的产生的热量由释放孔传递至释放通道,并由出口排出电池箱外部。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托盘为一整体的板材,在板材整体成型之后需要再进行开孔以成型释放孔;第二托盘两端的连接座也需要在整体成型之后再次进行开孔以成型出口,第一托盘和第二托盘的制造工序繁多,导致成本上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热失控通道成型工序繁多导致制造成本升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包括:
第一结构单元,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一外侧板和处于内侧的第一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交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段和多个第一分离段;
第二结构单元,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二外侧板和处于内侧的第二内侧板;
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外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内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第二内侧板分离,并在所述第一分离段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形成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结构单元内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结构单元两端的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构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内侧板与所述第一顶板远离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内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
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内侧板合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远离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结构单元方向弯折形成所述弯折段,所述第二内侧板与所述弯折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所述第二结构单元均由一板材弯折形成。
进一步地,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在所述电池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的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在所述电池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梁,两个所述边框和两个所述侧梁合围形成一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且所述电池模组朝向所述边框的一端设置有电芯防爆口,且所述电芯防爆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进一步地,在所述边框的内侧还设有第一支架单元,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包括第一上支架和第一下支架,所述第一上支架与所述第一内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与所述第二内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架交替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段和多个第二分离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分离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分离,并在所述第二分离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之间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芯防爆口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处设有防爆阀。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包括第三内侧板,所述第三内侧板的两端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第三顶板和第三底板;
所述第三顶板远离所述第三内侧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三外侧板,所述第三外侧板远离所述第三顶板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分隔段,所述分隔段与所述第三内侧板连接;
所述第三底板远离所述第三内侧板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四外侧板,且所述第四外侧板与所述第三外侧板连接;
在所述侧梁的内侧还设有第二支架单元,所述第二支架单元包括第二上支架和第二下支架,所述第二上支架和所述第二下支架连接并同时固接于所述第三内侧板;
在所述第二支架单元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填充有封胶。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由同一型材弯折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若干电池模组,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还设有一所述侧梁;
在所述电池模组下方设有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连接;在所述电池托盘的下方还设有底护板,所述底护板同时与所述侧梁和所述边框连接;
在所述电池模组的上方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上方还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同时与所述侧梁和所述边框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热失控通道设置在电池箱的端部的边框处,相较于原有在电池托盘上设置释放孔的方案,本申请第一结构单元在成型时即冲切好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分离段;组装时,只需将第一连接段和第二内侧板焊接,即可形成多个第一通孔。在整体成型之后,第一结构单元和/或第二结构单元内部中空,即形成第一通道,无需在整体成型之后再进行开孔等工序,减少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2)利用边框原本就存在的内部空腔,以用作第一通道,在原有的边框结构的基础上,第一通道的设置并未增加多余的制造工序。
(3)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均通过一板材辊压成型,而后再将第一结构单元和第二结构单元焊接。相较于原有的电池托盘后期开孔的方案,本申请的加工工序更少,制造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电池箱的爆炸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中电池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电池箱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侧梁和第二支架单元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中边框和第一支架单元的示意图;
图中:
100、边框;101、第一通道;110、第一结构单元;111、第一通孔;112、第一内侧板;113、第一顶板;114、第一外侧板;115、第一底板;116、弯折段;120、第二结构单元;121、第二内侧板;122、第二外侧板;130、第一支架单元;131、第一上支架;132、第一下支架;133、第二通道;134、第二通孔;
200、侧梁;201、第三内侧板;202、第三顶板;203、第三外侧板;204、第四外侧板;205、第三底板;206、分隔段;210、第二支架单元;211、第二上支架;212、第二下支架;
300、上盖板;
400、隔板;
500、电池模组;510、电芯防爆口;
600、连接支架;
700、电池托盘;
800、底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6和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包括:
第一结构单元110,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一外侧板114和处于内侧的第一内侧板112,所述第一内侧板112交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段和多个第一分离段;
第二结构单元120,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二外侧板122和处于内侧的第二内侧板121;
所述第二外侧板122与所述第一外侧板114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内侧板121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第二内侧板121分离,并在所述第一分离段和所述第二内侧板121之间形成第一通孔111;
所述第一结构单元110和/或所述第二结构单元120内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结构单元110和/或所述第二结构单元120两端的第一通道101,且所述第一通孔111与所述第一通道101连通。
具体地说,在第一内侧板112的下边缘交替设置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分离段,使第一连接段与第二内侧板121连接,第一分离段与第二内侧板121分离,进而使第一分离段和第二内侧板121之间形成第一通孔111。
第一结构单元110和第二结构单元120中空,或者第一结构单元110中空,或者第二结构单元120中空,以形成第一通道101,电池热失控所产生的热量可经由第一通孔111传递至第一通道101,并由第一通道101的两端排出电池箱外部,以避免热量无法散出而导致起火等危险。
本申请将热失控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一通孔)设置在电池箱的端部的边框100处,相较于原有在电池托盘700上设置释放孔的方案,本申请第一结构单元110在成型时即冲切好第一连接段和第一分离段;组装时,只需将第一连接段和第二内侧板121焊接,即可形成多个第一通孔111。在整体成型之后,第一结构单元110和/或第二结构单元120内部中空,即形成第一通道101,无需在整体成型之后再进行开孔等工序,减少加工工序,降低生产成本。
更进一步地,在电池箱领域中,边框100内部均呈中空设置,以实现减重的目的。因此,本申请实质上是利用边框100原本就存在的内部空腔,以用作第一通道101,在原有的边框100结构的基础上,本申请的第一通道101的设置并未增加多余的制造工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构单元110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外侧板114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底板115和第一顶板113,所述第一内侧板112与所述第一顶板113远离所述第一外侧板11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内侧板121与所述第一底板115连接;
所述第一顶板113、所述第一外侧板114、所述第一底板115和所述第一内侧板112合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10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115远离所述第一外侧板114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结构单元120方向弯折形成所述弯折段116,所述第二内侧板121与所述弯折段116连接。
设置弯折段116,可增大第一结构单元110和第二结构单元120的连接面积,增强两者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结构单元110和所述第二结构单元120均由一板材弯折形成。
具体地说,第一结构单元110和第二结构单元120均通过一板材辊压成型,而后再将第一结构单元110和第二结构单元120焊接。相较于原有的电池托盘700后期开孔的方案,本申请的加工工序更少,制造成本更低。
请参照图1-图7,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池箱,在所述电池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的电池箱的边框100结构,在所述电池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梁200,两个所述边框100和两个所述侧梁200合围形成一用于安装电池模组500的容纳空间,且所述电池模组500朝向所述边框100的一端设置有电芯防爆口510,且所述电芯防爆口510与所述第一通孔111连通。
具体地说,电池箱两端分别设置一个边框100,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梁200,使侧梁200和边框100连接,并合围形成用以安装电池模组500的容纳空间。其中,每个电池模组500均包括有多个电池单体,每个电池单体的侧面均设有一个电芯防爆口510,且每个电芯防爆口510均朝向一个第一通孔111。当其中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出现故障导致热失控时,所产生的热量由电芯防爆口510传递至第一通孔111,而后由第一通道101排出电池箱外部。
进一步地,在所述边框100的内侧还设有第一支架单元130,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30包括第一上支架131和第一下支架132,所述第一上支架131与所述第一内侧板112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132与所述第二内侧板121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架131交替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段和多个第二分离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132连接,所述第二分离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132分离,并在所述第二分离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132之间形成第二通孔134,所述第二通孔134与所述第一通孔111相通,且所述第二通孔134与所述电芯防爆口510之间形成第二通道133。
具体地说,当电池模组500热失控之后,所产生的热量由电芯防爆口510传出,而后以此经过第二通道133、第二通孔134和第一通孔111,最后由第一通道101排出电池箱外。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通孔111和/或所述第二通孔134处设有防爆阀。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200包括第三内侧板201,所述第三内侧板201的两端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第三顶板202和第三底板205;
所述第三顶板202远离所述第三内侧板201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三外侧板203,所述第三外侧板203远离所述第三顶板202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分隔段206,所述分隔段206与所述第三内侧板201连接;
所述第三底板205远离所述第三内侧板201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四外侧板204,且所述第四外侧板204与所述第三外侧板203连接;
在所述侧梁200的内侧还设有第二支架单元210,所述第二支架单元210包括第二上支架211和第二下支架212,所述第二上支架211和所述第二下支架212连接并同时固接于所述第三内侧板201;
在所述第二支架单元210与所述电池模组500之间填充有封胶。
具体地说,侧梁200与边框100的整体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侧梁200由一个板材弯折而成,边框100由两个板材弯折后焊接而成。
第一支架单元130和第二支架单元210的整体结构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第一支架单元130上交替开设有第二通孔134,第二支架单元210上未开设有第二通孔134。其中,为了降低成本,省去重新设计和制造第二支架单元210,也可将第一支架单元130直接用作第二支架单元210,其上的第二通孔134被侧梁200上的第三内侧板201所封闭,热量不会从此处泄露,以防止其在侧梁200内无法排出而导致一系列的危险。
进一步地,所述侧梁200由同一型材弯折成型。
进一步地,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若干电池模组500,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500之间还设有一所述侧梁200;
在所述电池模组500下方设有电池托盘700,所述电池托盘700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30和所述第二支架单元210连接;在所述电池托盘700的下方还设有底护板800,所述底护板800同时与所述侧梁200和所述边框100连接;
在所述电池模组500的上方还设有隔板400,所述隔板400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130和所述第二支架单元210连接;在所述隔板400的上方还设有上盖板300,所述上盖板300同时与所述侧梁200和所述边框100连接。
更进一步地,在边框100和侧梁200的外侧均设置有多个用于与车身连接的连接支架600。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一”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结构单元,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一外侧板和处于内侧的第一内侧板,所述第一内侧板交替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段和多个第一分离段;
第二结构单元,其包括处于外侧的第二外侧板和处于内侧的第二内侧板;
所述第二外侧板与所述第一外侧板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第二内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分离段与所述第二内侧板分离,并在所述第一分离段和所述第二内侧板之间形成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结构单元内具有贯穿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或所述第二结构单元两端的第一通道,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单元还包括分别与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两端连接的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内侧板与所述第一顶板远离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内侧板与所述第一底板连接;
所述第一顶板、所述第一外侧板、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内侧板合围形成所述第一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远离所述第一外侧板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结构单元方向弯折形成弯折段,所述第二内侧板与所述弯折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单元和所述第二结构单元均由一板材弯折形成。
5.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箱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在所述电池箱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侧梁,两个所述边框和两个所述侧梁合围形成一用于安装电池模组的容纳空间,且所述电池模组朝向所述边框的一端设置有电芯防爆口,且所述电芯防爆口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边框的内侧还设有第一支架单元,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包括第一上支架和第一下支架,所述第一上支架与所述第一内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下支架与所述第二内侧板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架交替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段和多个第二分离段,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连接,所述第二分离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分离,并在所述第二分离段与所述第一下支架之间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相通,且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电芯防爆口之间形成第二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孔和/或所述第二通孔处设有防爆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包括第三内侧板,所述第三内侧板的两端分别向外侧弯折形成第三顶板和第三底板;
所述第三顶板远离所述第三内侧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形成第三外侧板,所述第三外侧板远离所述第三顶板的一端向内弯折形成分隔段,所述分隔段与所述第三内侧板连接;
所述第三底板远离所述第三内侧板的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四外侧板,且所述第四外侧板与所述第三外侧板连接;
在所述侧梁的内侧还设有第二支架单元,所述第二支架单元包括第二上支架和第二下支架,所述第二上支架和所述第二下支架连接并同时固接于所述第三内侧板;
在所述第二支架单元与所述电池模组之间填充有封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由同一型材弯折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纳空间内设有若干电池模组,在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之间还设有一所述侧梁;
在所述电池模组下方设有电池托盘,所述电池托盘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连接;在所述电池托盘的下方还设有底护板,所述底护板同时与所述侧梁和所述边框连接;
在所述电池模组的上方还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支架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架单元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上方还设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同时与所述侧梁和所述边框连接。
CN202223256821.0U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Active CN2197598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6821.0U CN219759802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256821.0U CN219759802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59802U true CN219759802U (zh) 2023-09-26

Family

ID=88086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256821.0U Active CN219759802U (zh) 2022-12-05 2022-12-05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598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92584B1 (en) Battery module
CN111279516B (zh) 设置有排气流路的电池组
US7951477B2 (en) Battery module
JP2022517213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自動車
EP2634834B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improved durability
JP2023522470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自動車
JP2023522472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自動車
JP2022545267A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及びそれを含む自動車
CN210984839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电动车
CN113224437B (zh) 机动车辆牵引电池模块
CN219759802U (zh)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JP2022522745A (ja) エネルギー蓄積装置
CN116154385A (zh) 一种电池箱的边框结构及电池箱
CN217158449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车辆
CN113782899B (zh) 一种电池包外壳、电池包及电动车
CN211957754U (zh) 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电池保持架
CN220821814U (zh) 电池包
CN220796957U (zh) 用于电池包的电池托盘及具有其的电池包
CN219884104U (zh) 无人机机架和无人机
CN218896739U (zh) 电池包
CN212991222U (zh) 一种多型号用电动车电池固定盒
CN218241976U (zh)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219067077U (zh) 电池壳、电池包及新能源汽车
US11888168B2 (en) Battery modul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19959214U (zh) 一种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