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41976U -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Google Patents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41976U
CN218241976U CN202221992251.9U CN202221992251U CN218241976U CN 218241976 U CN218241976 U CN 218241976U CN 202221992251 U CN202221992251 U CN 202221992251U CN 218241976 U CN218241976 U CN 2182419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attery
cavity
cooling
batter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22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
刘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22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419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419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419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电池模组包括框架、多个电池与多个冷却件,框架限定有腔体;多个电池沿厚度方向依次堆叠于腔体,冷却件装配于相邻两个电池之间,冷却件包括边框与加强板,边框包括相连接底板、顶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并形成冷却腔,第一侧板开设有与冷却腔相连通的进风口,第二侧板开设有与冷却腔相连通的出风口;加强板位于冷却腔,加强板的下端与底板相连接,加强板的上端与顶板相连接。通过加强板的设置,加强板冷却件的整体强度,冷却件能够稳定支撑相邻电池,减小电池在膨胀时对冷却件的损坏,保证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池模组包括框架与多个电池以及多个分隔件,多个电池沿自身厚度方向堆叠于框架内,各个分隔件设置于相邻电池之间,使电池之间形成用于冷却电池的冷却通道;然而,现有的分隔件的强度较差,分隔件的使用寿命较短,从而导致电池组件的使用寿命较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提高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池模组的动力电池包。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电池模组,包括:
框架,限定有腔体;
多个电池,多个所述电池沿厚度方向依次堆叠于所述腔体;
多个冷却件,所述冷却件装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之间,所述冷却件包括边框与加强板,所述边框包括底板、顶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以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冷却腔,所述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方案中电池模组的冷却系统同时能够对冷却件两侧的电池进行散热,而且冷却空气与两个电池的接触面积较大,并更靠近电池的集中发热区,由此,电池模组的散热系统能够快速对各个电池进行快速散热,保证了电池模组的散热效果;此外,通过加强板的设置,加强板提高底板与顶板之间的强度,从而提高冷却件的整体强度,冷却件能够稳定支撑相邻电池,减小电池在膨胀时对冷却件的损坏,保证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第一侧板到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电池的侧面相抵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两个分隔板,一个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底板的内壁相连接,另一个与所述顶板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加强板连接于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一个所述电池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另一个所述电池的侧面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电池粘接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电池相抵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溢胶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与所述电池相抵持的定位凸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分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框架设有腔体、排气孔与通风口,所述腔体包括两个容置腔与位于两个所述容置腔之间的集气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集气腔相连通,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多个所述电池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堆叠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集气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通风口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并形成通风腔,沿所述冷却件的厚度方向,所述通风腔依次包括装配腔、所述冷却腔与另一个所述装配腔,所述电池的一部分装配于所述装配腔;其中,所述加强板的一边沿与所述第一侧板分隔设置,另一边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隔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箱;
多个上述的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装配于所述电池箱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动力电池包,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动力电池包采用上述的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中相邻两个电池之间设有冷却件,冷却件形成位于相邻两个电池之间的冷却腔,使得冷却空气能够大面积接触电池,电池模组的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与冷却件散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冷却件的一角度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冷却件内通风腔的布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冷却件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的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框架内腔体的布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
电池模组10;
框架100、本体110、侧梁111、通风口1111、端盖112、排气孔1121、中间底梁120、中间顶梁130、腔体140、容置腔141、集气腔142;
电池200;
冷却件300、边框310、底板311、第一侧板312、进风口3121、顶板313、第二侧板314、出风口3141、通风腔315、冷却腔3151、装配腔3152、分隔板320、第一侧面321、溢胶槽3211、第二侧面322、定位凸起3221、加强板330、条形凸起3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10,参照图1至图4,包括框架100、多个电池200与多个冷却件300,框架100限定有腔体140;多个电池200沿厚度方向依次堆叠于腔体140;冷却件300装配于相邻两个电池200之间,冷却件300包括边框310与加强板330,边框310包括底板311、顶板313、第一侧板312与第二侧板314,底板311、第一侧板312、顶板313与第二侧板314首尾依次连接,并形成通风腔315,其中,沿冷却件300的厚度方向,通风腔315依次包括装配腔3152、冷却腔3151与另一个装配腔3152,第一侧板312开设有与冷却腔3151相连通的进风口3121,第二侧板314开设有与冷却腔3151相连通的出风口3141,电池200的一部分装配于装配腔3152;加强板330位于冷却腔3151,加强板330的下端与底板311相连接,加强板330的上端与顶板313相连接,加强板330的一边沿与第一侧板312分隔设置,另一边沿与第二侧板314分隔设置。
具体的,当电池200冷却时,冷却空气通过进风口3121进入冷却腔3151,冷却腔3151的冷却空气通过出风口3141排出;其中,由于冷却件300两侧的电池200装配于装配腔3152,电池200的侧面位于冷却腔3151的一侧,所以冷却空气在流经冷却腔3151时,冷却空气对冷却件300两侧的电池200进行冷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液冷板对电池200的底部进行散热,本申请方案中电池模组10的冷却系统同时对冷却件300两侧的电池200进行散热,而且冷却空气与两个电池200的接触面积较大,并更靠近电池200的集中发热区,由此,电池模组10的散热系统能够快速对各个电池200进行快速散热,保证了电池模组10的散热效果;其中,通过加强板330的设置,加强板330提高底板311与顶板313之间的强度,从而提高冷却件300的整体强度,冷却件300能够稳定支撑相邻电池10,减小电池在膨胀时对冷却件300的损坏,保证了电池模组的使用寿命。
而且,加强板330与第一侧板312及第二侧板314分隔设置,如此,冷却腔3151的冷却空气与电池200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保证电池模组10的散热效果。
此外,冷却件300采用上述结构,电池200的一侧部通过装配腔3152装配于一个冷却件300上,该电池200的另一侧部通过装配腔3152装配于另一个冷却件300。由此,多个冷却件300与多个电池200依次间隔连接,冷却件300对相邻两个电池200进行定位,从而使多个电池200与多个冷却件300能够整齐地堆叠至一起。
进一步地,加强板330靠近电池200的侧面均设置有条形凸起331,条形凸起331沿冷却件300的宽度方向延伸设置,即第一侧板312到第二侧板314的方向。条形凸起331设置有多个,条形凸起331与电池200的侧面相抵持,相邻两个条形凸起331形成连接通道,从而保证冷却腔3151中冷却空气能够自进风口3121正常流向出风口3141。此外,条形凸起331还具有提高加强板330强度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图3与图5,冷却件300还包括两个分隔板320,两个分隔板320均竖向设置于冷却腔3151。一个分隔板320的下边沿与底板311的内壁相连接,加强板330的下端部与该分隔板320相连接,另一个分隔板320的上边沿与顶板313的内壁相连接,加强板330的上端部与该分隔板320相连接。分隔板320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侧面321与第二侧面322,第一侧面321与一个电池200的侧面相连接,第二侧面322与另一个电池200的侧面相连接。
通过分隔板320的设置,分隔板320限制电池200的侧面贴合至一起,使得边框310内预留有空间作为冷却腔3151,供冷却空气流动。而且,冷却件300采用上述结构,冷却件300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降低了电池模组10的制备成本,并且冷却件300两侧的电池200装配较紧凑。
进一步地,分隔板320的一端与第一侧板312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侧板314相连接。通过分隔板320的设置,下侧的分隔板320提高了边框310的底部的整体强度,上侧的分隔板320提高了边框310的顶部的整体强度,由此,两个分隔板320提高了边框310的整体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面321通过胶水与一个电池200的一侧面粘接连接,第二侧面322与相邻的一个电池200相抵持。由上可见,一个电池200与一个冷却件300通过胶水固定至一起,该电池200与该冷却件300定义为一个电池组件。具体的,电池模组10组装时,多个电池模组件依次堆叠,从而快速完成多个电池200与多个冷却件300的堆叠,电池模组10组装较方便。
进一步地,第一侧面321开设有溢胶槽3211。具体的,电池200的侧面与分隔板320的第一侧面321相粘接时,胶水可注入溢胶槽3211内,电池200的侧面与分隔板320的第一侧面321相贴合,溢胶槽3211中的胶水与电池200的侧面相粘接,从而将电池200固定于分隔板320的第一侧面321。其中,通过溢胶槽3211的设置,溢胶槽3211能够防止胶水溢流。
更进一步地,第二侧面322具有定位凸起3221,电池200的侧面与定位凸起3221相抵持,如此,电池200的侧面与分隔板320的第二侧面322具有间隙,从而增加了电池200与冷却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冷却系统对电池200的散热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5、图6与图7,腔体140包括容置腔141与集气腔142,容置腔141与集气腔142相连通。框架100还设有排气孔1121与通风口1111,排气孔1121与集气腔142相连通,通风口1111与容置腔141远离集气腔142的一侧相连通。多个电池200沿框架100的长度方向依次堆叠于容置腔141,进风口3121与通风口1111相连通,出风口3141与集气腔142相连通。
具体的,外部的抽气装置与排气孔1121相连接,抽气装置启动时,抽气装置抽走集气腔142中的空气,此时,电池模组10的外部的冷却空气通过进风口3121进入冷却件300的冷却腔3151,冷却空气对电池200进行冷却,并通过出风口3141进入集气腔142。由上可见,相比于框架100的外部设有收集管道,框架100集成有集气腔142,冷却电池200后的冷却空气能够集中排入集气腔142中,并通过排气孔1121集中排出,如此,电池模组10结构简单,制备成本低,且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地,腔体140包括两个容置腔141,集气腔142位于两个容置腔141之间,集气腔142的一侧与一个容置腔141相连通,另一侧与另一个容置腔141相连通;其中,电池模组10包括两个电池单元,电池单元分别置于两个容置腔141。电池单元包括多个电池,多个电池200沿自身厚度方向装配于容置腔14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两个容置腔141,使得电池模组10能够收纳足够多的电池200,提高电池模组10的电容量;集气腔142设置于两个容置腔141之间,集气腔142能够接收两个容置腔141的排出的冷却空气,如此,在提高电池200数量的前提下,减小电池模组10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00包括本体110、中间底梁120与中间顶梁130,本体110限定有腔体140,中间底梁120与本体110的底部相连接,中间顶梁130与本体110的顶部相连接,中间底梁120与中间顶梁130相对设置,中间底梁120与中间顶梁130之间的空间为上述的集气腔142,集气腔142左右两侧的空间为上述的容置腔141,由上可见,中间底梁120与中间顶梁130将腔体140分成集气腔142以及两个容置腔141。框架100采用上述结构,框架100的结构较简单,且制作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本体110包括两个端盖112与四个侧梁111,四个侧梁111的横截面均为L型,四个侧梁111的一端部分别与一个端盖112的四个边角部相连接,四个侧梁111的另一端部分别与另一个端盖112的四个边角部相连接,两个端盖112与四个侧梁111之间限定出上述的腔体140,其中,至少一个端盖112开设有排气孔1121。中间底梁120的一端部与一个端盖112的下边沿相连接,中间底梁120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个端盖112的下边沿相连接,中间顶梁130的一端部与一个端盖112的上边沿相连接,中间顶梁130的另一端部与另一个端盖112的上边沿相连接。多个电池200分别堆叠于两个容置腔141中,并自一个端盖112向另一个端盖112依次堆叠,堆叠方向为电池200的自身厚度方向。冷却件300设置于相邻两个电池200之间,进风口3121设置于冷却件300远离集气腔142的一侧,并通过两个侧梁111之间的通风口1111与框架100的外部相连通,出风口3141设置于冷却件300靠近集气腔142的一侧,并与集气腔142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两个侧梁111、中间底梁120与中间顶梁130配合对电池200及分冷却件300的四周进行定位,使得容置腔141中的电池200能够整齐的堆叠。
框架100采用上述结构,其一,框架100采用四个侧梁111、中间底梁120、中间顶梁130以及两个端盖112焊接而成,框架100的结构较简单,且重量较低;其二,框架100形成闭环设计,结构强度好,避免了侧梁111发生振动变形;其三,电池200大面积不接触框架100,并且两个电池200之间具有冷却腔3151,电池模组10散热效果好,有效地解决了电池200膨胀引起的框架100变形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包,包括电池箱与多个上述的电池模组10,多个电池模组10装配于电池箱。具体的,动力电池包采用上述的电池模组10,电池模组10中相邻两个电池200之间设有冷却件300,冷却件300形成位于相邻两个电池200之间的冷却腔3151,使得冷却空气能够大面积接触电池200,电池模组10的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较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Claims (10)

1.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架,限定有腔体;
多个电池,多个所述电池沿厚度方向依次堆叠于所述腔体;
多个冷却件,所述冷却件装配于相邻两个所述电池之间,所述冷却件包括边框与加强板,所述边框包括底板、顶板、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相对设置,以及,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形成冷却腔,所述第一侧板开设有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进风口,所述第二侧板开设有与所述冷却腔相连通的出风口;所述加强板位于所述冷却腔,所述加强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连接,所述加强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侧板到所述第二侧板的方向,所述加强板靠近所述电池的一侧设置有条形凸起,所述条形凸起与所述电池的侧面相抵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两个分隔板,一个所述分隔板与所述底板的内壁相连接,另一个与所述顶板的内壁相连接,所述加强板连接于两个所述分隔板之间;
其中,所述分隔板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一个所述电池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另一个所述电池的侧面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电池粘接连接,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电池相抵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开设有溢胶槽。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具有与所述电池相抵持的定位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有腔体、排气孔与通风口,所述腔体包括两个容置腔与位于两个所述容置腔之间的集气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集气腔相连通,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容置腔相连通,多个所述电池沿所述框架的长度方向依次堆叠于所述容置腔,所述出风口与所述集气腔相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通风口相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二侧板首尾依次连接,并形成通风腔,沿所述冷却件的厚度方向,所述通风腔依次包括装配腔、所述冷却腔与另一个所述装配腔,所述电池的一部分装配于所述装配腔;其中,所述加强板的一边沿与所述第一侧板分隔设置,另一边沿与所述第二侧板分隔设置。
10.一种动力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
多个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模组,多个所述电池模组装配于所述电池箱内。
CN202221992251.9U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Active CN2182419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2251.9U CN218241976U (zh)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2251.9U CN218241976U (zh)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41976U true CN218241976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7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2251.9U Active CN218241976U (zh) 2022-07-27 2022-07-27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419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65114B (zh) 动力电池包及电动车
US20220037726A1 (en) Battery pack
US8632906B2 (en) Battery-cell module structure of battery
JP4572019B2 (ja) 組電池
EP2634834B1 (en) Battery pack having improved durability
WO2022193792A1 (zh) 支撑架和电池模组
JP2023522472A (ja) 電池パック及び電気自動車
CN112514145A (zh) 车辆用的电池系统和搭载该电池系统的车辆
JPWO2019021779A1 (ja) バッテリシステム及びこのバッテリシステムを備える車両
CN210984839U (zh) 一种电池包箱体、电池包和电动车
US20230057377A1 (en) Air-Cooled Battery Pack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14171825A (zh) 一种风冷结构及电池包
CN218241976U (zh) 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CN109560215B (zh) 电池模组
CN214589150U (zh) 电池包结构
CN218241975U (zh) 电池模组
WO2021232705A1 (zh) 一种电池包外壳、电池包及电动车
KR20220038848A (ko) 냉각성능이 향상된 전지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KR20210125723A (ko) 전지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9717151U (zh) 一种电池框架、电池包及电动车
KR102411971B1 (ko) 배터리 모듈 냉각 케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CN220021407U (zh) 电池支架、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CN219959139U (zh) 风冷电池包
CN217158328U (zh) 电池风冷系统
CN219959214U (zh) 一种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1-2 Floor, Building A,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 18 Tangjianan Road,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Xinwangda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Xinwangda Industrial Park, No.18, Tangjia south, Gongming street, Guangming New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NWODA ELECTRIC VEHICLE BATTERY Co.,Ltd.